为什么在微观经济学中W/P叫劳动的实际工资?实际工资和工资有什么不同?

作者&投稿:严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经济学中工资怎么算~

应发工资,包括应缴纳的社保等。计算经济补偿金需要弄清晰发生劳动争议之日倒推十二个月的总收入计算出月平均工资,对于每个月的工资发放,应按应发工资计算,不考虑个人所得税或其他扣除。劳动关系的解除有多种方式,双方协商解除是其中之一。但用人单位提出并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应根据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法》(劳部发[1994]481号)第五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四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给予劳动者本人一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一)用人单位依据本条例第二十九条(参见)规定提出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第二十九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本条例第四十二条(参见)中的本单位工作年限,满六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以上条文说明单位提出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应根据员工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满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计算经济补偿金所依据的月工资性收入如何计算呢?《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法》(劳部发[1994]481号)第十一条本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四十五条本条例第四十二条(参见)、第四十四条(参见)中的工资收入按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计算,劳动者月平均工资收入低于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另《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根据相关规定,经济补偿金应以劳动关系解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性收入为计算标准。劳动者每月应得工资与实得工资的主要差别在于各类扣款和费用,包括个人应当承担的社会保险金,税费或工会费等。由于用人单位代扣的社会保险金、税费等均为个人劳动所得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只是承担代缴义务。因此,该部分款项应当计入工资性收入,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应当一并予以考虑。

(1)在长期,一国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决定着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首先,gdp是衡量一国经济福利的一项重要指标。实际gdp衡量了该国满足其居民需要和愿望的能力。从一定程度讲,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了gdp的水平和gdp的增长。其次,在长期,gdp依赖于劳动、资本和技术在内的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增加和技术水平提高时,gdp增长。
(2)在短期,总需求能够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虽然经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是长期中决定gdp的基础,但在短期,gdp也依赖于经济的总需求,进而所有影响总需求的变量的变化能够引起经济波动。更高的消费者信心、较大的预算赤字和较快的货币增长都可能增加产量和就业,从而减少失业。
(3)预期在决定经济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居民和企业如何对政策的变化做出反应决定了经济变化的规模,甚至有时还决定着经济变动的方向。
(4)在长期,总产出最终会回复到其自然水平上。这一产出水平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资本存量和技术的状态。
(5)无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还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承认,经济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取得的劳务的数量,它较确切地反映了工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在生活资料价格和劳务收费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的增长就表现为实际工资的提高;如果生活资料价格和劳务收费提高,以及赋税等等加重,那么,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提高时,实际工资就会呈现下降趋势。
实际工资是货币工资水平与生活费用的比例,它与货币工资水平成正比,而与生活费用的上涨呈反方向变动。
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消费者物价=货币工资/价格指数=W/P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区别
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
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联系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有密切的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变动是一致的,即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也就越高,反之亦然。
但两者的变动也经常不一致,即名义工资不变甚至提高,而实际工资却可能降低,这是因为,实际工资的水平不仅取决于货币工资的高低,还取决于物价的高低。如果名义工资不变,物价上涨,或者名义工资的提高赶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实际工资就会下降。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趋势。
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是,名义工资一般呈上升趋势,实际工资有时提高有时降低,从长期看是提高趋势。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比实际工资提高得更快,因而在实际工资提高的同时,剥削程度仍会加重。


微观经济学中Tc,Q等这些字母代表的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中Tc代表的是总成本,因为总成本的英文是total cost,Q代表的是数量,因为数量的英文是Quantity。总成本指产品从研制、生产、使用、直到淘汰整个时期的成本,记作 TC。数量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只是资本主义经济,还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并从理论研究扩展到各种应用研究,为企业和国家的计划、管理、预测...

边际效益在微观经济学哪一章
边际效益在微观经济学第四章。边际效益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大体可以这样理解,即一个市场中的经济实体为追求最大的利润,多次进行扩大生产到一个零界点后,每一次投资所产生的效益都会较上一次投资产生的效益少,这种效益减小的现象就叫做边际效益。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

微观经济学中dr\/dq 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中dr\/dq 是边际收益——MR 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部分收入可以用来补偿生产中的固定成本,甚至超过固定成本,为企业带来...

微观经济学中什么是短期?什么是长期?二者有什么不同?
在长期中厂商可以全部改变它所使用的资源。短期和长期的区别在于:短期内,厂商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够进行调整;而在长期,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进行调整。总的来说,在短期,企业只能通过增加可变要素(工人、原料等)来提高产量;而在长期,企业可以通过扩建厂房、增添设备以更经济有效地增加产量。

在微观经济学ltc是什么意思
长期成本曲线,Long-Run Total Cost (LTC)。在经济学中,成本函数表示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最低成本。在长期成本曲线是成本函数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最小的成本,这意味着投入是不固定的。使用长期成本曲线,企业可以扩大生产资料的规模以降低生产商品的成本。微观经济分析中使用了三个主要成本函数(或...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假设分别是什么
条件如此之苛刻,以致很多西方经济学家也坦言: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真正符合这四个条件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再次,完全信息不成立。完全信息假设在微观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信息是完全的,那么市场价格机制才会是有效的,资源就能实现最优配置。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往往却是不完全、不对称的...

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规模由什么因素决定?
在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规模又称工厂规模,它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本数量决定的,其实是物形态具体表现为机器、设备和厂房,资本的数量越大,机器、设备和厂房的数量越多,则意味着生产规模越大。因此在微观经济学中,往往以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本数量来作为生产规模的代表。通常对于企业而言,生产规模...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文章目录
在微观经济学的世界中,市场机制是核心概念。首先,我们构建模型来理解市场的运作,通过最优化和均衡分析,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描绘出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市场均衡的实现,让我们看到如何通过供求关系找到价格和数量的平衡点。比较静态分析则深入探讨在不变的总量条件下,如何调整要素以达到最优状态。配置住房的...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处理经济问题;回答“应该是什么”。⒍什么是均衡分析?均衡是指经济现象或过程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均衡分析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分析经济均衡状态形成的条件、原因、过程及其作用。⒎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什么是动态分析法
在微观经济学,都个别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平衡分析,个别厂商的价格,产量平衡分析,使用的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动态分析一直进展不大,在微观经济学中,只有这样的研究在蛛网定理(蜘蛛网定理),局部均衡的基础上,动态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主要用于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杨凌区19820503517: 为什么在微观经济学中W/P叫劳动的实际工资,实际工资和工资有什么不同 -
宜若增抗: 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取得的劳务的数量,它较确切地反映了工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在生活资料价格和劳务收费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的增长就表现为实际工资的提高;如果生活资料价格和劳务收费...

杨凌区19820503517: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中,为什么要素价格w等于工资? -
宜若增抗: 不知道你是否理解了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中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可由一阶最大化条件得出 那么在只考虑 劳动投入L(这一个要素)可变的模型中 边际成本就是要素价格w,边际收益就是工人劳动创造的边际产量的价值为实际工资率你回答的那些作文都是无聊写的么 ,厉害e

杨凌区19820503517: 谁能说明一下微观经济学中那么多公式都是怎么来的,不 -
宜若增抗: 这个公式是新古典综合派用以改造菲利普斯曲线的根据之一.由来是这样的:微观经济学中有货币工资等于劳动边际产品价值的公式:W=P*MP(1),w为工资,p为社会平均价格水平,MP为劳动边际产品.讲这三个量动态化,将他们对时间t求导,得到W'=P'*MP+M'P*P用该式除以(1)式,变形后得到P'/P=W'/W-M'P/MP含义就是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说通俗点就是如果大家没做那么多事却拿了那么多钱,那就说明钱多了,多出来的就是通货膨胀的数量.

杨凌区19820503517: 微观经济学mp和p乘积什么意思 -
宜若增抗: 微观经济学中各个字母缩写对应的中文意思如下:P:价格Q:数量D:需求S:供给E:均衡(或期望)e:弹性ed:需求的价格弹性es:供给的价格弹性exy: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U:效用TU:总效用MU:边际效用CS:消费者剩余MRS:商品...

杨凌区19820503517: 在西方经济学中,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VMP=W -
宜若增抗: 一般地说,厂商要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选择的最优的要素投入量就必须保证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在不同的厂商那里,这一原则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的价格,此即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则等于要素的市场价格W.因此,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表述为VMP=W.

杨凌区19820503517: 在微观经济学中,为什么说一般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能降低成本? -
宜若增抗: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则意味着对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会提升. 1.对生产资料的利用率提升,减少了原材料的使用即可完成一定的生产量,使成本降低. 2.对生产力的利用率提升,减少了员工的人数也可完成一定的产量,使成本降低. 微观经济学(...

杨凌区19820503517: 微观经济学 -
宜若增抗: 1、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首先,正如你所说,L1点确实是最佳平衡点,过此点后每增一个可变生产生产的东西是没以前多了,但要看到,MP线仍然是正的,也就是说边际生产效率还是递增的,只是这个递增的幅度减小了,只要...

杨凌区19820503517: 为什么微观经济学vc=wl? -
宜若增抗: 这是微观经济学数学表达在简化的模型中,固定投入设为K,可变投入设定为L,此时:VC=wL,FC=rK,同时,TC= WL+rK(微观经济学成本曲线的方程),其中,L劳动投入量,K是资本投入,w劳动价格,r是资本价格.供参考.

杨凌区19820503517: 微观经济学的弹性公式中,为什么Q除以P -
宜若增抗: 比如价格从10元涨到15元,需求从500单位降到200单位.那么 dQ/dP = (200-500)/(15-10) = -300/5 = -60.如果你能得出Q关于P的方程式,比如Q = f(P),那么 dQ/dP = f'(P),是关于P的方程f的一阶导

杨凌区19820503517: 高级微观经济学中p>>0是什么意思 -
宜若增抗: p是一个向量,p=(p1,...,pn) 所以p>>0 表示对pn>0对所有n=1,...,N 这与在书中常见的x>>y是一样的道理,x,y同样是个R+ L=n的向量,采用这样的形式使x的每一个dimension有一个值,即对于多个商品的组合,每一个商品的价格是不同的.即x*p=(x1,...,xn)*(p1,...,pn)T.如果使用的教材是MWG,建议亲仔细阅读书本前言(preface),在其中的关于数学符号(on mathematical notation)中有对书本使用符号的总结解释.reference:MWG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