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的晚年生活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宾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人的一生中有着很多种选择,但是却很难界定哪些选择会是正确的,哪些又是错误的。而这些选择也全部都取决于人的心态。在我国近代历史上,国家出现了很多军事将领,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然而当这些轰轰烈烈的生活过去之后,有些人可能还无法适应那些安逸的生活。但是有些人就能够享受安逸,用粗茶淡饭了却此生。

刀光剑影的前半生

阎锡山,1883年出生的山西人。八十年代的那个时候正是国门大开的年代,国家遭受如此屈辱,有志之士自然纷纷投入军营为国家护航。可能是受到这些思想的熏陶,阎锡山自小在武营上学。似乎那个时候的人依旧有着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他的父亲就为儿子做出的这一次选择而憧憬着,希望有朝一日阎锡山可以成为威风的将军。

求学之路哪里没有艰辛的,但阎锡山信奉着做事最怕没恒心,一日勤劳半日懒有始无终不能成事;做事尤怕没方法,没方法终日忙忙不见功。有苦无智不能成功当戒之。这句话,也在学业上名列前茅,之后又为因为成绩突出而被选择去日本留学。

正所谓志同道合,当时在日本留学的有志青年不在少数,孙中山先生也是在这时成立了同盟会。阎锡山有幸接触之后就立即加入,自然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革命组织。学成归来,阎锡山已然是一名合格的军人,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山西。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陷入从未有过的困境,但这些困境目前只是处于萌芽的状态,其中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帝国主义的血腥掠夺狠狠地指向人民。曾经接受过革命精神的阎锡山和其他人一样认为,要改变这样的状况最重要的就是推翻清政府。

但事实又是如何,清政府推翻了可国内的矛盾依旧在增加,一任又一任带着帝国主义面具的侩子手屠杀着国家的臣民。实业救国似乎也是一个极妙的主意,阎锡山拥护袁世凯的继位在山西成为当地的一个领导者,这期间他主张建立了许多金融和军事方面的企业。但最终的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举措依旧失败了。

在国民还处于水生火热之际,浩浩荡荡地抗日战争来了,阎锡山选择了加入国民政府。从一个侧面来看,阎锡山的心思十分活跃。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阎锡山能够牢牢的把握自己的地位,首先的一点便是能够看清楚形势做出选择。

他投入蒋先生门下,但刚开始两个人确实出现了一些矛盾,但通过努力两个人的矛盾还是消磨了。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来临时国内并不是一片团结的状态,两支队伍曾经也进行过数次交锋,而在蒋先生门下的阎锡山自然是拥护自己的阵营。

但很快,面对国内的大趋势,他开始产生合作的想法。八年抗战最终到了尽头,国内却爆发了内战,阎锡山的部对也曾各为其主参与过战争,也因为如此他由山西来到了台湾。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当时的年代,每一个从大陆来到台湾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但台湾和大陆在那样的情况下又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两岸断交,受伤的不仅仅是阎锡山他们这一批从大陆来到台湾的人,台湾和大陆同为祖国的一部分紧紧相连,普通民众的家属亲戚也分布两岸。

这湾海峡最终抵挡住了人们回家的步伐。阎锡山半生戎马,可到了台湾以后他主动辞去自己身上的职务,开始闲云野鹤的生活。这一刻地阎锡山不再是在战场上厮杀的将领,而是一个有文化的作家。自1950年来到台湾到1960年的这十年间没有身份加持的阎锡山门前冷落。

但他丝毫没有任何落差,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情,仅仅写书就已经多达二十多本,更不用提闲暇时候的那些书法作品。从舞刀弄剑到琴棋书画的转变,足以看出阎锡山是一个各方面都十分杰出的人才,甚至连蒋先生也夸奖他,说效仿多个国家的事例却不如一个阎锡山管理的山西。

除了写书之外,阎锡山内心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家乡。国人心里都拥有着这样的坚持,就是落叶归根,甚至在弥留之际更是希望在自己的故居。阎锡山的有五个儿女,但都没有在自己身边留着,他们有的在国外,有的则战死沙场。面对这样的境况,大部分人都会感到凄凉,阎锡山也是。

为了减少自己的凄凉境况和思念家乡的感情,他自己动手修建了一个窑洞。可想而知,山西地处北方,且北方的冬季十分寒冷,因此当时的大部分人居住的地方就是窑洞,而窑洞这样的建筑结构最大的好处就是防寒。

可能居住在窑洞了就可以暂时减少一些思乡的情谊,但台湾处于湿热地带,当地的环境不适合修建窑洞,最后成型的屋子也只是形象而已。

人们想象中的血性汉子大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形象,但阎锡山却不是如此,他来到台湾之后开始简朴的生活,每天都是青菜馒头。

青菜是大部分都会吃的,但是馒头是北方人的特色,阎锡山常吃馒头这一点也是因为思念自己的家乡。就这样在台湾简单的生活却持续了不过十年,阎锡山就去世了。因为一些政治因素,当时去祭奠他的人很少也只有一两个同乡,甚至自己的儿子也远在国外无法来看他。

尽管阎锡山的晚年看似凄凉,但这是他的选择,类似他这样有些极强意志的人是不会因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委屈,因此这样看似朴素的生活恰恰是他所开心的。人是很少有主动权的,有机会能够接触自己想过的生活是一件幸运的事。

从后人的评说来看,阎锡山实在是一个全才。要说引起国内巨大的改变倒是不明显,但对于山西来说他就是一个功臣,能够在把握军队的同时,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这是很多带兵打仗的人所办不到的。因此,抛开一切政治因素不谈,阎锡山真的是一位腾空出世的人才。




形容梅园景色的诗句
那边锡山寺塔,这里梅园香花。 手把茶壶看晚霞,一带江山如画。 梅园距无锡市区7公里,坐落在西郊的东山、浒山和横山之间。园前临太湖万顷,背靠龙山九峰。以梅饰山,倚山植梅,花径蜿蜒,湖石玲珑。古雅的亭台楼阁,点缀在香海里,窈窕多姿。每年早春,山坡上的群梅,冲寒怒放,山翠梅艳,风光旖旎,是久享盛誉的江南赏梅胜地...

民乐县13985134680: 阎锡山晚年的女人是谁 -
烛牵浪宁: 原配·徐竹青 阎锡山的元配夫人徐竹青,是离他家10里路的五台县大逢村人.这门亲事是阎锡山父亲定下的.徐竹青没读过书,也没生孩子.她跟着阎锡山一起去台湾,88岁高龄时去世. 二夫人·徐兰森 阎锡山还有个偏房徐兰森,山西大同人,为他生了多个孩子.1946年,徐兰森病逝于太原,终年48岁. via百度百科

民乐县13985134680: 阎锡山是怎么死的? -
烛牵浪宁: 1959年阎锡山77岁,一天晚上,他伏案写作完毕,忽感心脏不适.第二天,便到台湾大学附属医院检查身体.经医生诊断,阎锡山患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医生劝他住院治疗.但因他记挂尚未完稿的《三百年中国》一书,只住了一个多月,没等痊愈,便匆匆赶回菁山.1960年元月,《三百年中国》终于定稿,虽然阎锡山仍雄心勃勃地制订了研读二十五史及十三经的计划,但他此时的身体确实已经不行了.这年的5月2日,阎锡山突然腹泻不止.第二天又发现腿部浮肿.5月20日开始气喘.经台大医生诊断为急性肺炎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病情十分严重.5月23日,阎锡山送进医院抢救,中午1点30分抢救无效,心脏停止跳动,时年78岁

民乐县13985134680: 阎锡山的生平简介是什么?
烛牵浪宁: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百川、伯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

民乐县13985134680: 阎锡山的一生的简介有哪些呢?
烛牵浪宁: 阎锡山同蒋介石发生尖锐的利害冲突,8月联合冯玉祥反蒋,在北平另组国民政府,任主席

民乐县13985134680: 阎锡山的后代混的怎么样?
烛牵浪宁:阎锡山的大夫人徐竹青(1883—1970),五台县大建安村人,1897年与阎结婚,一生没有生育,随阎去了台湾,1970年3月21日病逝于台北.二夫人徐兰森(1901—1948),本姓许,大同人,1914年1月15日与阎结婚,1948年2月9日病逝于...

民乐县13985134680: 阎锡山晚年的女人是谁
烛牵浪宁: 赵薇

民乐县13985134680: 阎锡山有哪些轶事 阎锡山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
烛牵浪宁: 阎锡山生性叩门,不喜打牌,一次在北京赴宴,怕别人拉他下场,又怕却之不恭,于是想出计策,在别人背后观牌,见一家手上有一对白板,故作惊讶地喊道:“哦!这张牌为什么没有花?”众人都笑他不会打牌,于是不但没人请他下场,连旁观也谢绝了.

民乐县13985134680: 山西军阀阎锡山的简介有哪些呢?
烛牵浪宁: 1928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参加对奉系军阀张作霖部队的作战

民乐县13985134680: 阎锡山的事迹有哪些?
烛牵浪宁: 阎锡山( 1883年一 1960年),字百川,山 西五台人,掌权山西38载的军阀.在北洋军阀 混战的年代,他曾联同冯玉祥、李宗仁另组国民政府,引发中原大战.抗战爆发后,他任第 二战区司令长官,并指挥太原会战等抗日战争 中的许多大小战斗.国共内战期间,阎锡山所 辖军区被解放军徐向前部攻占,最后只剩太原及大同两座孤城,最终无奈离开自己的根据地 山西,逃往台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