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霍面是如何被发现的

作者&投稿:斗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莫霍面被发现的由来:莫霍洛维奇在研究1909年的一次地震时发现,某些地震波到达观测站比预计的快。在该界面附近,纵波的速度从7.0km/s左右突然增加到8.1km/s左右;横波的速度也从4.2km/s突然增至4.4km/s。其出现的深度在大陆之下平均为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为7km,平均深度为17km。这个速度变化,后经研究发现是全球性的。人们为了纪念莫霍洛维奇先生,称此界面为莫霍面,即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

莫霍面,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是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

莫霍面是如何被发现的

莫霍洛维奇在研究1909年的一次地震时发现,某些地震波到达观测站比预计的快。在该界面附近,纵波的速度从7.0km/s左右突然增加到8.1km/s左右;横波的速度也从4.2km/s突然增至4.4km/s。其出现的深度在大陆之下平均为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为7km,平均深度为17km。这个速度变化,后经研究发现是全球性的。人们为了纪念莫霍洛维奇先生,称此界面为“莫霍面”,即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

地球界面

古登堡面

是具有高密度的固体地幔与具有液态性质的外核之间的界面(核幔界面)。位于地下2900km深度,横波到达这一界面即告消失;纵波能够通过,但通过后其速度明显减慢,由13.72km/s降为8.06km/s。同时,纵波到达该界面还明显地发生反射与折射,出现纵波阴影带(图7-14),即纵波在地表的一定区间不能被接收的地带。为纪念最早(1914年)研究这一界面的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将此核幔界面称为古登堡面。

康拉德面

位于地壳内部,表现为纵波速度从6km/s突变为6.6km/s。康拉德1925年最先提出了这一界面,故称为康拉德面。此界面将地壳分为上、下两个不同密度的层圈,上层为花岗岩层,下层为玄武岩层。然而,前苏联在科拉半岛所打的12km深的超深钻孔并未发现该界面,在理论界面附近也未发现岩层性质的变化。因此,人们对此界面是否具有全球普遍性,认识并不一致。

内外地核的界面

位于地下大约5120km深度。在此面附近,纵波速度由10.36km/s增到11.03km/s,并且出现由纵波转换出来的横波。由此可见,从这里开始,物质属于固态,故可将地核分为液态外核与固态内核两部分。精确地说,在内外核之间还有一个过渡带,其深度位于地下4703~5154km处。




霍维斯面包简史:使这座山成为英国最著名的山的面包
即使在小麦胚芽中的维生素含量被发现之前,该公司就一直在宣传面包对健康的益处。在2006年的一项民意调查中,一则20世纪70年代的霍维斯电视广告被评为“有史以来最好的电视广告”。这家公司现在是一家大公司,但在大多数英国人的心目中,这条面包的“家常”形象经久不衰。利用蒸煮使小麦胚芽保留在面粉...

九岁女孩总霍霍面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你好,九岁女孩总霍霍面,可能是她对面感兴趣,但是你要告诉她,面不是玩具,面是吃的东西,要做成馒头和包子的,要是都霍霍了,就吃不成包子和馒头了。然后你可以去发面,让她全程参与和面和蒸馒头的过程,这样她就知道了,不能霍霍面了。

海拔越高冒霍面越深?
(莫霍面,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是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

霍霍面粉是哪个霍?
霍霍面粉,霍霍是山东方言就是浪费的意思,霍霍面粉就是说浪费面粉。

霍霍面粉还是嚯嚯面粉
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开始查阅关于面粉的资料,发现家庭烹饪、烘培在主料面粉的选择、使用上还是很有道道的。同时网上的资料也很乱,众说不一,很多论述并不是作为普通家庭饮食需要了解的重点,就一个“高筋粉是怎样的制作工艺”就有很多的专家版本,对于家庭需要的了解很不实用。作为家庭厨艺,我们只需...

霍霍面是什么意思
霍霍面,地方方言,指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从而浪费或糟蹋了面粉。

海拔越高冒霍面越深?
一座大山就如同大海里的巨轮,轮船越大,吃水越深!高原和大山的基座会下沉至地幔很深!

《终极笔记》结局是什么?
《终极笔记》大结局是:密码错误,王胖子和小哥生死未卜,吴邪戴上面具装扮成三叔又踏入新的旅途。在最后一集里,霍秀秀早就摆脱开绳索,使计从霍老太手上取得第三张照片,但最后还是被迷晕送走。霍秀秀再醒来,衣兜中仅有1封霍老太让她守好霍家的信。霍老太将照片亲自送下去,和张起灵一行人继续前进...

面粉被老鼠霍霍了,不舍得扔,有别的用途吗
面粉除了可以吃之外,也可以用,毕竟面粉可以吸油吸尘,所以有些女生喜欢用面粉自制面膜,或者用面粉搞卫生,清洗油烟机之类的,不过你面粉已经被老鼠霍过了,就算不用来吃,用来搞卫生,心理上依然感觉怪怪的,所以还是扔了吧。

俊媳妇不锈钢手动压面机为啥霍面要开水烫面
俊媳妇不锈钢手动压面机霍面要开水烫面是因为用开水烫出来的面柔软,这样做出的成品即使放凉了也不会变硬。

锡山区13369764137: 莫霍面在哪一年被发现?是怎样发现的? -
曹是齐多:[答案] 莫霍面,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是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 莫霍洛维奇在研究1909年的一次地震时发现,某些地震波到达观测站比预计的快.在该界面附...

锡山区13369764137: 地理中的莫霍面指什么? -
曹是齐多:[答案] 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在着另一个...

锡山区13369764137: 古登堡面和莫霍面的位置
曹是齐多: 莫霍面指地壳与地幔间的分界面.1909年,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研究了发生在库尔帕河谷一带的地震记录,发现纵波在地下50公里一带速度突然增大.进一步的研...

锡山区13369764137: 莫霍面如何测的
曹是齐多: 地震波经过莫霍面之后速度会突然增加,所以测量莫霍面就观测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即可.1909年人们首次发现了地震波在传播中的速度变化,1910年莫霍洛维奇根据这一现象提出地球存在分层,分层的界面就被命名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

锡山区13369764137: 人类是怎样得知地球内部结构的? -
曹是齐多:[答案] 这是地震波的功劳.科学家们发现,地震波速度在地球内部的某个深度会发生突然变化,并且表现为全球性.1909年,克罗地亚科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波速在地下33千米处发生不连续跳跃,确定了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莫霍面”.1...

锡山区13369764137: 莫霍界和古登堡界名称的由来 -
曹是齐多: 地球内部的构造及其物质状态,无法直接观察.主要借助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作为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的依据.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在地震学上称为不连续面. 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1909年...

锡山区13369764137: 莫霍面是指什么? -
曹是齐多: 20世纪初,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忽然醒悟:原来地震波就是我们探察地球内部的“超声波探测器”!地震波就是地震时发出的震波,它有横波和纵波两种,横波只能穿过固体物质,纵波却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任一种物资中自由通行. 通过的物质密度大,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就快,物质密度小,传播速度就慢.莫霍洛维奇发现,在地下33千米的地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猛然加快,这表明这里的物质密度很大,物质成分也与地球表面不同.地球内部这个深度,就被称为“莫霍面”. 地震波就是地震时发出的震波,它有横波和纵波两种

锡山区13369764137: 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为什么被称为莫霍洛维奇界面? -
曹是齐多: 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是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故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地幔与上下层不同物质的分界处称为不连续面.外面的被命名为莫霍不连续面,深处的则是古...

锡山区13369764137: 莫霍面地震波是怎样变化的 -
曹是齐多: 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1909年,奥地利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当地震波通过地下33公里处时,纵波速度由 7.6公里/秒急增到 8.1公里/秒,横波由4.2公里/秒增至4.6公里/秒有一个明显的不连续面,后经各地观测证实,这个不连续面...

锡山区13369764137: 关于地球的科学发明关于地球(最好是地球内部) 的科学发明.也不知道怎么说.是怎么来证明 地球 那些那些的. -
曹是齐多:[答案] 第一节 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一)划分依据 限于科学技术水平,人类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地下深度十分... 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Moho discontinuity)该不连续面是1909年由前南斯拉夫学者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的.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