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

作者&投稿:员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八王之乱

290年(太熙元年)晋武帝驾崩,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了晋惠帝。 据史书记载,晋惠帝智商接近白痴,无能力治理朝政,后来引发宗室、外戚的权力之争。

晋武帝病重时下诏书,存放中书省,诏书中命汝南王司马亮和外戚杨骏共同辅佐晋惠帝。杨骏害怕失势,曾向中书省借诏书,见后不还。 

当时的中书鉴华库很害怕,主动向杨骏请求诏书,但杨骏迟迟没有归还。 武帝病情恶化时,杨骏要求他单独辅政,帝点头默许。

杨骏受中华书鉴华暠、中华书令何劭之召,口宣帝有意杨骏单独辅助政治作为遗嘱。 赵成后华庙、何劭二人给晋武帝看,帝看后无言,两天后驾崩。 武帝死后,司马亮大概是杨骏以他为要害,逃到许昌的。

杨骏曾是个非常人臣。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是开国元老贾充的女儿,大司马衷两岁,长得丑凶多诈,妄图操纵晋惠帝把持朝政。杨骏辅政时,有诏书,晋惠帝过目后交给杨太后。 

然后直接分发执行。 杨骏知贾南风很难控制,为了抵御贾南风,阻挠其擅权,遂任命其亲信禁军,引起皇亲国戚和部分大臣的不满。

杨骏的两个弟弟杨珧、杨济常不看好他的做法,劝他小心灾祸,但杨骏没有接受。贾南风为了阻止杨骏垄断政权,暗中与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取得联系,下令率军他人进京讨伐杨骏。 

楚王司马玮从荆州率兵进入洛阳。 杨骏一向害怕楚王司马玮,但并没有阻止这件事。嘉皇后得到楚王司马玮的支持,291年3月,嘉皇后下令晋惠帝下诏,设计杨骏叛变,洛阳全城戒严,楚王司马玮率军保卫皇宫,围攻杨骏府第。

杨骏是个胆小懦弱的人,事发时诡计多端,司马玮率军放火烧了那座宅邸,杨骏逃进府中马厩被杀。 贾后以晋惠帝的名义下诏书,废除杨芷的皇太后之位,贬为平民,投洛阳城外金墉城。

此外,诛杀杨骏三族、连坐死亡的共有数千人,至此,杨骏的政治势力消失。

291年杨骏被杀后,朝政大权由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大臣卫瓘共同担任,楚王司马玮因杀杨骏功绩被任命为卫将军兼领北军侯,甲皇后的亲戚也担任要职。

但是,各人之间还是有心角的。嘉皇后对没能垄断权力也非常不满。 那年六月,她又让楚王司马玮杀了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兔角,牝鸡司晨司马玮杀司马亮和卫瓘后,他的朋友岐盛借机扩张权力,司马玮犹豫不决。 

另一方面,贾南风觉得司马玮的权力太大,想关掉。 杀司马亮的第二天,用了晋惠帝和张华的计谋。

派中将军宫殿去司马玮那里,司马玮宣布伪造手诏。 司马玮的部下听到诏书后放下武器散开,但司马玮束手无策,被捕获。 之后,在司马玮伪造手诏中以司马亮、卫瓘的罪名被处决。 其朋友岐盛也是夷三族。

据此,朝政大权被贾皇后掌握,她的亲戚党羽被委以许多重任。 例如,该族的哥哥甲模、内侄子嘉谡、母舅郭彰等亲党。 嘉皇后还起用当时的名士张华为司空,世族的裴为尚书仆射,裴为中书令,王戎为司徒。

贾失策被杀,司马伦夺权称帝太子是才子谢玖生的,和贾南风一直不和。

299年,贾南风想杀太子。 她找人把太子灌醉,然后让太子抄下答应惠帝退位的文章,太子喝醉了,大部分都抄不完。

嘉皇后又亲自模拟笔迹补充。奉送惠帝。晋惠帝读了太子的信,要处决太子。 

皇后制止,让惠帝马上执行。 讨论到傍晚还没决定。 贾皇后害怕拖延对自己不利,于是向晋惠帝下达废除司马迁太子地位的诏书,并被囚禁在洛阳郊外的金墉城。

赵王司马伦当时是太子太傅,多讨好贾南风,为贾南风所信赖。 掌握了保卫皇宫的军队。 太子被废时,司马伦企图推翻孙秀等人和嘉皇后的党羽。 

但孙秀认为废太子司马迁聪明过人,只要重置,就会接近圣贤、孙秀等人得不到重用。

孙秀指出司马伦一直被认为是嘉皇后一党,即使救了太子,太子也不会嘉赏他们,救了太子是自己的祸。 

于是司马伦、孙秀等人决定先等等,让贾南风杀了太子再着手为太子报仇。这样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司马伦、孙秀劝贾南风一党赶快杀太子,断绝大家重置太子的希望。 不久,太子在金冢城被杀了。

司马伦、孙秀等人因伪造晋惠帝诏书、杀太子罪,出兵缉拿甲皇后及其党羽,将甲皇后作为庶人,囚禁于建始殿。张华、裴韦等人当时被杀,许多官吏被罢免。

司马伦伪造诏书封国,孙秀等人都封大郡,掌握兵权。 司马伦一党掌握了朝政大权。 司马伦一党道德低下,缺乏治理国家的能力。 

在党和翅膀之间进行暗斗。 政治上没有场面。 301年,赵王司马伦废惠帝自立为帝,

晋惠帝被软禁在金冢城。诸王乱政三王伸张正义,齐王掌权赵司马伦称帝,人心不稳。 

在许昌的齐王司马圆,与关中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联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乘机起兵讨伐司马伦。 

司马伦与孙秀兴兵反击,战败,死亡近十万人。 司马伦后来被囚禁在冢城,被赐予金屑酒而死。

司马伦一党的许超、士猗、孙弼、谢惟等人也被杀害。 司马伦一党被毁灭了。 司马圆杀司马伦后,迎来司马衷的回归,亲自担任大司马一职,主理朝政。 司马颙、司马颖二王被封高爵,拥兵自重。

但是,司马圆没有很好地利用皇位恢复之功的大名,在独占政权后,不能成为一世,没有臣子之礼,就好像自己是皇帝一样。

然后沉迷于女色,政事粗暴,结果给了拥有其余野心勃勃的争权的国王讨伐的借口。

李含煽动,长沙有利翎军校尉李含带着我(为谋欲,去圆,权归颍,得其宿志)从洛阳逃回长安。 矫诏劝河间王司马颙去除当时的司马圆。

302年(太安元年)末,司马颙在考虑了诸多利害之后答应了,并在上表中陈述了司马圆的罪状。兴兵讨伐首都洛阳,主张当时驻扎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为内应。 

司马圆据传来的情报,派遣了董艾攻击袭乂,乂和其党羽百余人一起,开车驰骋皇宫,以奉天子的名义攻击了日元。 司马圆府第放火,圆在战败中被杀,儿子被囚禁在金冢城,

圆党羽被毁灭了。

诛杀司马乂,司马颖掌权司马颙见计谋无果,被司马乂垄断了政权。 

司马颙多次派人去暗杀司马乂,但都不行。 太二年,司马颉令部率兵张方讨伐洛阳7万大军和司马颖20多万大军。

晋惠帝命司马乂为大都督,兴兵迎击。 连续战斗了好几个月,司马乂战胜司马颙,司马颖军斩杀俘虏6万5000人。 虽然战争时间太长,司马乂军粮短缺,但官兵们希望有效地去死,坚持洛阳。

司马颉部觉得张方难赢,建议班师回长安。

304年初(永安元年(在朝廷内理所当然地工作的东海王司马越骑司马乂军累了,与几个禁军将军勾结,晚上捕获司马乂,送到金墉城。 晋惠帝要重用司马越,撤去司马乂的职位。 

司马乂被活活烧死了。司马颖在朝野一向威望很高,而且军事实力很强,进入洛阳后被封为二十个郡,拜见了总理。 

河间王司马颙也是官升太宰,东海王司马越是尚书令。 司马颙在上表中认为司马颖应该成为皇位继承人,废除皇太子司马覃,立司马颖为皇太弟。

首相的位置不变。

荡阴兵败,胁持天子晋惠帝以东海王司马越为大都督,云集10多万士兵讨伐司马颖。司马越大败,晋惠帝被捕后送到邺城,司马越逃回东海。另外司马颙大将张方进驻洛阳。

司马颖大为惊震,想要逃跑,其部下劝其不要,司马颖就召集各人商量对策。东安王司马繇认为皇帝亲自来讨伐,应该投降请罪,司马颖不肯。

参军崔旷劝司马颖迎战,司马颖赞同,派遣奋武将军石超率五万兵马到汤。司马颖的两位弟弟司马匡与司马规亲自到司马越军中,声称邺城中司马颖部下听到皇师到来已经离散。

司马越信以为真,军队于是防备松懈。石超赶到荡阴,大败司马越军,晋惠帝被捕获。石超把晋惠帝送到邺城,司马颖改年号为建武,杀死之前劝司马颖投降的东安王司马繇。

司马越在兵败时先逃到下邳,当时的徐州都督、东平王司马茂不接纳他,司马越就逃回其封地东海(山东郯城北)。司马颖以同是宗室兄弟的名义,下令宽恕司马越,要招他回朝,司马越不应命。

援引鲜卑,退据关中,司马越败后,其亲弟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及王浚,杀死司马颖所置的幽州刺史和演。于是司马颖出兵讨伐司马腾。

司马腾与王浚结合异族乌丸、羯朱等势力共同攻击司马颖。司马颖派遣新选的幽州刺史王斌及石超、李毅等人抵抗司马腾等人,被羯朱打败。

失败的消息传到邺城后,人心惶惶,官僚士兵相续逃跑。司马颖甚是恐慌,与几十个将军连同晋惠帝连夜逃到洛阳。

羯朱的军队一路追赶司马颖等人到朝歌,不及而还。

洛阳由颙的部将张方控制,张方又挟持惠帝,颖到长安,颙废除颖的皇太弟之位,要颖离开回封地。

颙自行选置百官,改秦州为定州。司马颙又让晋惠帝下诏,要立远在东海的司马越为太傅,要越回朝与太宰颙共同辅政。越不受。



八王之乱

290年(太熙元年)晋武帝驾崩,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了晋惠帝。 据史书记载,晋惠帝智商接近白痴,无能力治理朝政,后来引发宗室、外戚的权力之争。

晋武帝病重时下诏书,存放中书省,诏书中命汝南王司马亮和外戚杨骏共同辅佐晋惠帝。杨骏害怕失势,曾向中书省借诏书,见后不还。 

当时的中书鉴华库很害怕,主动向杨骏请求诏书,但杨骏迟迟没有归还。 武帝病情恶化时,杨骏要求他单独辅政,帝点头默许。

杨骏受中华书鉴华暠、中华书令何劭之召,口宣帝有意杨骏单独辅助政治作为遗嘱。 赵成后华庙、何劭二人给晋武帝看,帝看后无言,两天后驾崩。 武帝死后,司马亮大概是杨骏以他为要害,逃到许昌的。

杨骏曾是个非常人臣。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是开国元老贾充的女儿,大司马衷两岁,长得丑凶多诈,妄图操纵晋惠帝把持朝政。杨骏辅政时,有诏书,晋惠帝过目后交给杨太后。 

然后直接分发执行。 杨骏知贾南风很难控制,为了抵御贾南风,阻挠其擅权,遂任命其亲信禁军,引起皇亲国戚和部分大臣的不满。

杨骏的两个弟弟杨珧、杨济常不看好他的做法,劝他小心灾祸,但杨骏没有接受。贾南风为了阻止杨骏垄断政权,暗中与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取得联系,下令率军他人进京讨伐杨骏。 

楚王司马玮从荆州率兵进入洛阳。 杨骏一向害怕楚王司马玮,但并没有阻止这件事。嘉皇后得到楚王司马玮的支持,291年3月,嘉皇后下令晋惠帝下诏,设计杨骏叛变,洛阳全城戒严,楚王司马玮率军保卫皇宫,围攻杨骏府第。

杨骏是个胆小懦弱的人,事发时诡计多端,司马玮率军放火烧了那座宅邸,杨骏逃进府中马厩被杀。 贾后以晋惠帝的名义下诏书,废除杨芷的皇太后之位,贬为平民,投洛阳城外金墉城。

此外,诛杀杨骏三族、连坐死亡的共有数千人,至此,杨骏的政治势力消失。

291年杨骏被杀后,朝政大权由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大臣卫瓘共同担任,楚王司马玮因杀杨骏功绩被任命为卫将军兼领北军侯,甲皇后的亲戚也担任要职。

但是,各人之间还是有心角的。嘉皇后对没能垄断权力也非常不满。 那年六月,她又让楚王司马玮杀了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兔角,牝鸡司晨司马玮杀司马亮和卫瓘后,他的朋友岐盛借机扩张权力,司马玮犹豫不决。 

另一方面,贾南风觉得司马玮的权力太大,想关掉。 杀司马亮的第二天,用了晋惠帝和张华的计谋。

派中将军宫殿去司马玮那里,司马玮宣布伪造手诏。 司马玮的部下听到诏书后放下武器散开,但司马玮束手无策,被捕获。 之后,在司马玮伪造手诏中以司马亮、卫瓘的罪名被处决。 其朋友岐盛也是夷三族。

据此,朝政大权被贾皇后掌握,她的亲戚党羽被委以许多重任。 例如,该族的哥哥甲模、内侄子嘉谡、母舅郭彰等亲党。 嘉皇后还起用当时的名士张华为司空,世族的裴为尚书仆射,裴为中书令,王戎为司徒。

贾失策被杀,司马伦夺权称帝太子是才子谢玖生的,和贾南风一直不和。

299年,贾南风想杀太子。 她找人把太子灌醉,然后让太子抄下答应惠帝退位的文章,太子喝醉了,大部分都抄不完。

嘉皇后又亲自模拟笔迹补充。奉送惠帝。晋惠帝读了太子的信,要处决太子。 

皇后制止,让惠帝马上执行。 讨论到傍晚还没决定。 贾皇后害怕拖延对自己不利,于是向晋惠帝下达废除司马迁太子地位的诏书,并被囚禁在洛阳郊外的金墉城。

赵王司马伦当时是太子太傅,多讨好贾南风,为贾南风所信赖。 掌握了保卫皇宫的军队。 太子被废时,司马伦企图推翻孙秀等人和嘉皇后的党羽。 

但孙秀认为废太子司马迁聪明过人,只要重置,就会接近圣贤、孙秀等人得不到重用。

孙秀指出司马伦一直被认为是嘉皇后一党,即使救了太子,太子也不会嘉赏他们,救了太子是自己的祸。 

于是司马伦、孙秀等人决定先等等,让贾南风杀了太子再着手为太子报仇。这样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司马伦、孙秀劝贾南风一党赶快杀太子,断绝大家重置太子的希望。 不久,太子在金冢城被杀了。

司马伦、孙秀等人因伪造晋惠帝诏书、杀太子罪,出兵缉拿甲皇后及其党羽,将甲皇后作为庶人,囚禁于建始殿。张华、裴韦等人当时被杀,许多官吏被罢免。

司马伦伪造诏书封国,孙秀等人都封大郡,掌握兵权。 司马伦一党掌握了朝政大权。 司马伦一党道德低下,缺乏治理国家的能力。 

在党和翅膀之间进行暗斗。 政治上没有场面。 301年,赵王司马伦废惠帝自立为帝,

晋惠帝被软禁在金冢城。诸王乱政三王伸张正义,齐王掌权赵司马伦称帝,人心不稳。 

在许昌的齐王司马圆,与关中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联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乘机起兵讨伐司马伦。 

司马伦与孙秀兴兵反击,战败,死亡近十万人。 司马伦后来被囚禁在冢城,被赐予金屑酒而死。

司马伦一党的许超、士猗、孙弼、谢惟等人也被杀害。 司马伦一党被毁灭了。 司马圆杀司马伦后,迎来司马衷的回归,亲自担任大司马一职,主理朝政。 司马颙、司马颖二王被封高爵,拥兵自重。

但是,司马圆没有很好地利用皇位恢复之功的大名,在独占政权后,不能成为一世,没有臣子之礼,就好像自己是皇帝一样。

然后沉迷于女色,政事粗暴,结果给了拥有其余野心勃勃的争权的国王讨伐的借口。

李含煽动,长沙有利翎军校尉李含带着我(为谋欲,去圆,权归颍,得其宿志)从洛阳逃回长安。 矫诏劝河间王司马颙去除当时的司马圆。

302年(太安元年)末,司马颙在考虑了诸多利害之后答应了,并在上表中陈述了司马圆的罪状。兴兵讨伐首都洛阳,主张当时驻扎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为内应。 

司马圆据传来的情报,派遣了董艾攻击袭乂,乂和其党羽百余人一起,开车驰骋皇宫,以奉天子的名义攻击了日元。 司马圆府第放火,圆在战败中被杀,儿子被囚禁在金冢城,

圆党羽被毁灭了。

诛杀司马乂,司马颖掌权司马颙见计谋无果,被司马乂垄断了政权。 

司马颙多次派人去暗杀司马乂,但都不行。 太二年,司马颉令部率兵张方讨伐洛阳7万大军和司马颖20多万大军。

晋惠帝命司马乂为大都督,兴兵迎击。 连续战斗了好几个月,司马乂战胜司马颙,司马颖军斩杀俘虏6万5000人。 虽然战争时间太长,司马乂军粮短缺,但官兵们希望有效地去死,坚持洛阳。

司马颉部觉得张方难赢,建议班师回长安。

304年初(永安元年(在朝廷内理所当然地工作的东海王司马越骑司马乂军累了,与几个禁军将军勾结,晚上捕获司马乂,送到金墉城。 晋惠帝要重用司马越,撤去司马乂的职位。 

司马乂被活活烧死了。司马颖在朝野一向威望很高,而且军事实力很强,进入洛阳后被封为二十个郡,拜见了总理。 

河间王司马颙也是官升太宰,东海王司马越是尚书令。 司马颙在上表中认为司马颖应该成为皇位继承人,废除皇太子司马覃,立司马颖为皇太弟。

首相的位置不变。

荡阴兵败,胁持天子晋惠帝以东海王司马越为大都督,云集10多万士兵讨伐司马颖。司马越大败,晋惠帝被捕后送到邺城,司马越逃回东海。另外司马颙大将张方进驻洛阳。

司马颖大为惊震,想要逃跑,其部下劝其不要,司马颖就召集各人商量对策。东安王司马繇认为皇帝亲自来讨伐,应该投降请罪,司马颖不肯。

参军崔旷劝司马颖迎战,司马颖赞同,派遣奋武将军石超率五万兵马到汤。司马颖的两位弟弟司马匡与司马规亲自到司马越军中,声称邺城中司马颖部下听到皇师到来已经离散。

司马越信以为真,军队于是防备松懈。石超赶到荡阴,大败司马越军,晋惠帝被捕获。石超把晋惠帝送到邺城,司马颖改年号为建武,杀死之前劝司马颖投降的东安王司马繇。

司马越在兵败时先逃到下邳,当时的徐州都督、东平王司马茂不接纳他,司马越就逃回其封地东海(山东郯城北)。司马颖以同是宗室兄弟的名义,下令宽恕司马越,要招他回朝,司马越不应命。

援引鲜卑,退据关中,司马越败后,其亲弟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及王浚,杀死司马颖所置的幽州刺史和演。于是司马颖出兵讨伐司马腾。

司马腾与王浚结合异族乌丸、羯朱等势力共同攻击司马颖。司马颖派遣新选的幽州刺史王斌及石超、李毅等人抵抗司马腾等人,被羯朱打败。

失败的消息传到邺城后,人心惶惶,官僚士兵相续逃跑。司马颖甚是恐慌,与几十个将军连同晋惠帝连夜逃到洛阳。

羯朱的军队一路追赶司马颖等人到朝歌,不及而还。

洛阳由颙的部将张方控制,张方又挟持惠帝,颖到长安,颙废除颖的皇太弟之位,要颖离开回封地。

颙自行选置百官,改秦州为定州。司马颙又让晋惠帝下诏,要立远在东海的司马越为太傅,要越回朝与太宰颙共同辅政。越不受。




中国西晋时期,八王之乱因何而起?
八王之乱 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历时十六年。 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 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

八王之乱是哪几个王呢?你认为有什么影响呢?
八王之乱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原本是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的一场内乱,但是后来却转变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八王之乱是哪八王 八王之乱的主要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其实在当时还有...

八王之乱有什么影响?
八王之乱主要影响是加速了西晋的灭亡。一、八王之乱始末:公元265年,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晋武帝死后,晋惠帝无能力治理朝政,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引发引起八王争权夺利,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

“八王之乱”是谁弄得?
但杨骏也不是个大公无私的好人,辅政大权在手的他结党架空皇权试图独揽朝政,贾南风借此由头派人游说司马炎当年分封的诸王,楚王司马玮起兵干掉了杨骏一族,这是八王之乱的第一步。此后,汝南王司马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轮番登场相互残杀...

西晋的八王之乱,最后是如何被平息的?
因此而导致了曹魏的灭亡。于是开国之初司马炎就大肆封分同宗子弟为王,用以制衡士族。晋武帝司马炎总共封了二十七个王,之后不断的将这些王的权力扩大,他们可以培养军队、任命封国之内的百官、收取租税等等,已然让这些封国成为了国中之国。这也为将来内乱埋下极大的隐患。八王之乱的起因 晋武帝司马炎...

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
继武帝位的晋惠帝是个白痴,皇后与皇太后展开争权斗争,并引起了长达16年(公元291-306)的八位诸侯王(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长沙王乂、河间王、东海王越及成都王颖)争夺皇位的混战,同室操戈,骨肉相残,是为“八王之乱”。这给了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以可乘之机,到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

八王之乱是怎么回事?
反观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你会发现,那个时代真是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时代。那个时代,不存在什么“正义”、“公正”,高层统治者也没有什么道德高尚的品质。人人都可以为了自己的权力,杀害别人的生命,毁掉伦理纲常。先来说一下“八王之乱”的背景。晋武帝司马炎宅心仁厚,分封司马家族很多人成诸侯...

什么是八王之乱?
他们先后掌握了别人都非常羡慕的国家大权,又先后被杀死,有的死于非命,最终成为了新晋王朝中的灭亡,中国也因此进入了长达三百年的最黑暗的南北朝时期,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王。小编今天就告诉大家一定要多了解一下八王他们,都有着非常卓著的贡献。二、什么是八王之乱?杨骏死后,汝南王司马亮按照...

八王之乱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西晋原本是一个强盛的王朝,司马家族经过多年的鏖战,终于统一了三国,建立西晋。百姓终于可以修生养息,安享太平,谁知一场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再次将百姓置于水深火热之中,饱受战乱之苦。也直接将西晋推向了灭亡。导致“八王之乱”起因是什么呢?其一,晋武帝司马炎大肆分封同姓诸王。西晋建国初期...

八王之乱发生在什么时期 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
西晋时期,中国发生,、司马伦、司马越等八王发动夺权内战,最终东海王司马越攫取朝纲,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八王之乱发生在什么时期 291年—306年,八王之乱爆发,它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八王之乱与永嘉之乱 首先永嘉之乱是匈奴发起的想要夺取西晋...

犍为县17252756632: 八王之乱 - 搜狗百科
良封鑫贝:[答案] 中国西晋时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291~306)之久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 从此,诸王为争夺统治权,展开极其凶残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先是,统领禁军的赵王伦联合齐王冏起兵杀贾后.永元年(301...

犍为县17252756632: 八王之乱指什么? -
良封鑫贝: 八王之乱的略述: 一、惠帝继位,贾后专政:晋武帝立国后,分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以屏藩皇室,孰料竟造成外重内轻、尾大不掉之局势.永熙元年(二九年),武帝死,子惠帝(二九 -- 三六)继...

犍为县17252756632: 西晋八王之乱指的是那八王 -
良封鑫贝:[答案]八王之乱 晋元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晋皇室诸王争夺中央朝权的作战.其代表人物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史称“八王之乱”. ...

犍为县17252756632: 西晋的“八王之乱”是怎么回事? -
良封鑫贝:[答案]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太熙元年(290...

犍为县17252756632: “八王之乱”指的是哪八王?
良封鑫贝: 中国西晋时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291~306)之久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

犍为县17252756632: 八王之乱的本质是什么? -
良封鑫贝: 八王之乱 加速了 西晋王朝 的灭亡 让 本以 陷入 绝地的西晋更加无力改变局面 直接导致了后来北方胡人的入侵 攻城掠地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西晋是不战而亡的

犍为县17252756632: 西晋的“八王之乱”是怎么回事? -
良封鑫贝: 八王之乱 晋元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晋皇室诸王争夺中央朝权的作战.其代表人物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

犍为县17252756632: 为何说西晋的八王之乱是必然?
良封鑫贝: 为何说西晋的八王之乱是必然?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晋爆发八王之乱,既有制度的毛病,但最关键的还是人的问题.不过这里的“制度毛病”,...

犍为县17252756632: 为什么会发生“八王之乱”? -
良封鑫贝: 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其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惠帝.惠帝痴呆,皇后贾南风借楚王司马玮之手杀死执掌政权的杨骏,又借“擅杀”之名杀死司马玮,以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这件事引起了诸王的不满.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杀贾后,第二年废惠帝,自称皇帝,诸王混战开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