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课外古诗有哪些

作者&投稿:章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所有古诗~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下册古诗词有以下十首:
1、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 清明
(宋 * 范成大) (唐 * 杜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清明时节雨纷纷,
村庄儿女各当家。 路上行人欲断魂。
童孙未解供耕织, 借问酒家何处有,
也傍桑阴学种瓜。 牧童遥指杏花村。
3、塞下曲 4、望庐山瀑布
(唐 * 卢纶) (唐 * 李白) 林暗草惊风, 日照香炉生紫烟, 将军夜引弓。 遥看瀑布挂前川。 平明寻白羽, 飞流直下三千尺, 没在石棱中。 疑是银河落九天。
5、绝句 6、滁州西涧
(唐 * 杜甫) (唐 * 韦应物) 两个黄鹂鸣翠柳,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一行白鹭上青天。 上有黄鹂深树鸣。 窗含西岭千秋雪, 春潮带雨晚来急, 门泊东吴万里船。 野渡无人舟自横。
7、《滕王阁序》(唐*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8、《时间》
像一条小河永不停息地流淌。流过每个人的身边,一直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无穷的宝藏,懒惰的人只能捞起后悔和失望。
9、《古今贤文*环保篇》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树木成阴,空气清新。
绿了大地,润了人心。
功在当代,造福子孙。
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
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
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
10、《明日歌》(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1/3页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一、《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坐:因为;由于。
  赏析: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

村居 江畔独步寻花 春 日 [清]高鼎 [唐]杜甫 [宋] 朱熹 草长莺飞二月天, 黄四娘家花满蹊, 胜日寻芳泗水滨, 拂堤杨柳醉春烟。 千朵万朵压枝低。 无边光景一时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留连戏蝶时时舞, 等闲识得东风面, 忙趁东风放纸鸢。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万紫千红总是春。 大林寺桃花 峨眉山月歌 宿建德江 [唐]白居易 唐 李白 唐 孟浩然 人间四月芳菲尽, 峨眉山月半轮秋, 移舟泊烟渚, 山寺桃花始盛开。 影入平羌江水流。 日暮客愁新。 长恨春归无觅处, 夜发清溪向三峡, 野旷天低树, 不知转入此中来。 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清月近人。 牧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唐吕岩 宋 杨万里 草铺横野六七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笛弄晚风三四声。 风光不与四时同。 归来饱饭黄昏后, 接天莲叶无穷碧, 不脱蓑衣卧明月。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年级上册古诗苏教版及注释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

...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关于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小学数学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 4、正...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下周上公开课;《卧薪尝胆》和《小露珠》哪一课...
在一次交流课中,我在《鞋匠的儿子》和《小露珠》中选的《小露珠》。其实要看个人的教学风格,《小露珠》操作性强一些。富有趣味性,毕竟是篇童话故事。课堂气氛会很活泼!设计时一定要体现趣味性,采取多种手段,让儿童感知美,教师的语言尽量儿童化,把孩子带入一种充满童真童趣的境界里。《卧薪尝...

三年级上册语文书上40页的我来编童话怎么写? 人教版怎么编故事?三年级...
三年级编童话 童话(1)小白兔和狐狸 “叮铃铃”考试铃声响了,动物学校的小动物们进了考场之后,一个个紧张地盯着门口,等待着老师的到来。接着,欢欢老师严肃地走进了考场,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考的是地理,需要用到的工具是指南针,如果没带,总分扣5分。”小白兔带了指南针,可狐狸却没有带...

《花的学校》的作者是谁?
《花的学校》的作者是泰戈尔,《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新月集》,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2018年秋季修订版)新选入的课文 ,并特邀张蕾录音。诗里着力描绘的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诗人致力讴歌的是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童真。他以天才之笔塑造了一批神形兼备、熠熠闪光的...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解读(知识树思维导图式)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研课标说教材本册目标编写特点编写体例说教材内容结构教学建议说建议说课标三年评价建议级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册一、说课标,明方向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简要转述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五位数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2、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视频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视频,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班共有学生41名,男生20人,女生22人。班风比较活跃,班上半数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习方向,但有少数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好胜心强,乐于学习,勇于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思维活跃...

求冀教版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神农尝百草》课文原文(作者林汉达...
神农尝百草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位太阳神炎帝。他发现了稻、黍、稷、麦、豆等“五谷”,还制作了农具,教人们耕种和收割。人们尊称他为“神农”。神农对人类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治疗疾病的各种草药。他走遍山山水水,品尝各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看它们是苦是甜,是寒是热。...

哪位大侠有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全册教案及配套的PPT啊?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套教案 http:\/\/www.flyedu.cn\/ViewDownInfo-46272.html 该教案特别实用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周1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2.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

保康县15953469462: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古诗 -
在贞瑞达: 一、《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路.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5.坐:因为;由于.赏析:诗歌通...

保康县15953469462: 苏教版三年级上下册古诗快!帮帮忙找三年级的古诗是苏教版的哦! -
在贞瑞达:[答案]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

保康县15953469462: 苏教版三年级上下册古诗 -
在贞瑞达: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

保康县15953469462: 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全部古诗(包括练习)
在贞瑞达: 1、 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夜书所见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4、 竹石 (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6、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保康县15953469462: 苏教版三年级上下册语文课本里的古诗有10首是哪些? -
在贞瑞达: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下册古诗词有以下十首: 1、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 清明 (宋 * 范成大) (唐 * 杜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清明时节雨纷纷, 村庄儿女各当家. 路上行人欲断魂. 童孙未解供耕织, 借问酒家何处有, 也傍桑阴学种瓜. ...

保康县15953469462: 小学3年级苏教版上下册古诗!(4首的)
在贞瑞达: 【第五册】 古诗两首: 江畔独步寻花 唐朝·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菊花 唐朝·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古诗三首: 鹿柴 唐朝·王维 ...

保康县15953469462: 三年级必背课外古诗有几首? -
在贞瑞达: 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夜书所见》、《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咏柳》等.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

保康县15953469462: 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大全 -
在贞瑞达: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保康县15953469462: 三年级有什么古诗? -
在贞瑞达: 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古诗两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古诗两首(乞巧、嫦娥)

保康县15953469462: 语文苏教版1一3年级古诗 -
在贞瑞达: 苏教版古诗有好多首,我只记得有以下几首.《鸟鸣涧》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悯农》二首 唐 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山行》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