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和西戎交战中犯了什么错误 该战争为何持续了数百年之久

作者&投稿:褒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秦国早期的战略失误
这段时期大致从秦国立国开始,到秦穆公“遂霸西戎”为止。从秦仲时期到秦穆公时代,秦国一共经历了大约十三次规模较大的战争,七次征战西戎胜利五次,六次征战中原胜利两次。秦国从秦仲时代就开始了对西戎的战争,秦仲和秦襄公都因此而死。
文公继位以后,秦国将战斗方向转向东部,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土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扩张。文公之后的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则专注于巩固国内,增强秦国的实力,尤其是秦德公时期迁都雍地,是秦国与西戎的距离进一步拉开。
自从秦穆公继位,秦国开始出现一系列战略上的失误。当时,晋国作为中原诸侯国势头正盛,相继兼并多个部族,是秦国向东发展的道路受到阻碍。于是秦穆公继位以后便停止原本向西扩张的策略,将作战目标转向晋国。
此期秦国与中原诸国之间交战六次,以结果来看是秦国取胜,单从长远的战略环境来看,对秦国无疑是不利的。当时的晋国无论是领土面积还是军事力量都在秦国之上,这种向东扩张的策略使两国关系恶化,为日后战争的爆发埋下祸根。
取得河西之地以后,秦国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对中原各诸侯国的干涉,没有集中对付西戎。秦攻郑灭滑,又与晋国开战,导致最终又失去河西之地,损失巨大。原本就需要应付强大的西戎,同时还要处理与晋国之间的纷争,秦国的发展受到严重拖累,发展路线也有所偏离。
与晋国的战争结束以后,秦国立刻投入导致征服西戎的战争中。从由余入秦这段史料中可以推知,当时的秦国在生产力和国力上都远超西戎,但秦穆公的战略失误使秦国在中原纷争中损耗甚巨。公元前623年,秦国虽然取得了“遂霸西戎”的战绩,但并非最后胜利。
二、秦国中期的战略失误
从秦康公到秦出公这段时间,秦国的国力一直处于下滑阶段。秦穆公以后,秦国仍然持续东进策略,不断介入中原诸侯的纷争当中,直到秦厉共公时期才进行了战略的调整,展开对西部戎族的兼并。从秦康公开始,秦国对西戎的战略失误就不断出现。
首先,数任秦君都没能利用秦穆公留下“遂霸西戎”的有利局面解决西戎问题,而是频繁与晋国开展,介入中原的诸侯纷争当中。从秦康公到秦哀公,秦国参与和发动的对外战争共九次,败多胜少,极大消耗了秦国的精力。其次,秦国忽视了戎人的进步。秦国正与中原诸国交战,不断消耗国力的时候,西戎却在不断发展进步。
最后,秦厉共公继位以后,虽然多次对西戎采取措施,但因时间跨度太大,已经失去有利的时机。总体来看,秦康公继位以后,秦国面临着严重的军事威胁,与晋国持续交战,而西方的戎人不断发展进步,造成策略上的重大失误。
三、秦国晚期的战略失误
从秦宪公到秦惠文王时期,秦国进入决战阶段,与中原诸国和西戎之间的征战更加频繁。从秦献公继位到秦昭襄王消灭义渠,百余年内秦国发动和参与的战争多达三十五次,与前两个阶段相比在数量和范围上都呈现出增大趋势。秦献公时期,秦国开始对内部进行改革,但秦孝公继位之后秦国又出现战略失误。
首先,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国力不断增强,但注意力集中在与中原诸国的周旋之中,未将西戎消灭。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在秦国主持了一系列变法运动,秦国的实力迅速增强。秦孝公刚即位不久就消灭了戎獂王,但未将仅存的义渠戎消灭。如果说秦献公参与和发动与东部诸侯之间的战争是出于对东部安全问题的关心,那么秦孝公在位时,秦国的境遇已然改善,国家仍未解决戎的问题,不得不说是战略失误。
其次,在义渠之战中取得重大胜利以后,半途而废。当时秦国的局面十分有利,但秦竟然停止进攻义渠转向对东部韩、赵、魏发动战争,给日后秦国称霸中原的战争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等到秦昭襄王继位以后,不得不利用宣太后与秦昭襄王私通的手段阻止义渠介入秦国与中原诸国的争霸战争。
四、造成秦国出现战略失误的客观因素
第一,造成秦国早期出现战略失误的客观因素。秦人国家意识的转变。在与戎的战争中,秦仲死,其长子继续征伐,后秦襄公也在与戎的战争中丧命。秦国立国之初一直按照周宣王的命令,不断对西戎发动进攻,作为周王朝西部的安全屏障。周平王东迁之时,秦襄公护送有功,因此周平王将岐丰之地赐给秦襄公,至此立国封侯,本质上仍是利用秦人作为保护周朝的屏障。
周平王这次封赏对秦人意义重大,秦国从此成为真正的诸侯国。因此,平王东迁以后,秦国改变了对西戎的作战方式,有选择、有目的性地为秦国利益而战,并在征战过程中不断扩大领土范围。
秦文公继位以后,秦国作战方向再次改变,目标从较为强大的西戎转向较弱的东部戎人。由于国家意识的准变,秦国兼并大量东部戎族以后,为了进一步增强实力,将防御和进攻中心转向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东部中原诸侯国。
戎部族散布各处,交通不发达,给秦国的征伐造成阻碍。据相关史料记载,渭水上游和洛水上游地区有大量戎人部族,秦人立国之前就处于戎的包围圈中。秦穆公“遂霸西戎”以后,仍有大量戎部族散布在秦国周围。秦穆公击败戎王以后,其领地也被秦国占领,这些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发达的地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善。
第二,造成秦国中期出现战略失误的客观因素。内部权力斗争导致国力衰弱,从而阻碍了秦国对戎族展开大规模军事进攻。商鞅变法以前,秦国主要由君主和贵族共同管理,庶长作为贵族阶级的代表具有极大权力,加上秦国不分嫡庶的继承制度,庶长甚至可以左右君主的废立。
庶长是秦国中期最大统治集团,操控着国家的军政事务,君主成了名不符实的摆设。秦国的政治左右在数名庶长手中,庶长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发生内部争斗,甚至自相残杀。这种内部的损耗极大削弱了秦国国力,使秦国在对外战争中败多胜少。内部斗争不断,外部又或主动或被动参与到诸侯国的争斗中,与戎的兼并战争自然受到阻碍。
落后的习俗和生产模式阻碍了秦国的发展。早期秦国的崛起与戎关系紧密,兼并战争中占领土地的同时也控制了大量戎部族人口,出现秦戎杂处的境况,于是秦国人也染上戎的风俗习惯。由于远离中原,秦国的文化习俗和生产模式比中原文明缓慢得多。虽然占领了大量戎人的土地,但秦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游牧的生产方式,从而限制了秦国实力的发展。
第三,造成秦国晚期出现战略失误的客观因素。中原诸侯争霸的加剧牵制了秦国的力量。通过优越的地理优势和商鞅变法,秦国晚期国力已大大超越众诸侯国,这种进步也导致秦国与中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规模更大,频率更高,极大牵制了秦国的力量。从公元前430年到公元前318年,义渠戎数次击败秦军,秦国北部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秦国在与义渠的作战中屡屡失败,不仅是因为义渠实力的强大,更大程度上是秦国北部力量空虚,都被牵制在与中原诸国的作战中。为了限制秦国的发展,中原诸侯国也不断利用西戎的力量。戎人诸部与秦国征战数百年,实力已大不如前,其实在根本上无法威胁到秦国的安全。秦国利用宣太后与易趣网私通的政策麻痹义渠虽然有失颜面,但与征调军队相比代价最小,也符合当时的战略目标。
数百年内,秦国总体上呈现出对戎不断兼并和消灭的趋势,早、中、晚期出现的战略失误延缓了秦国兼并戎人的进程,同时也拖延了秦国崛起的时间。虽然在各个时期秦国都有足够的时间能可更正错误,但都没有把握好时机。不过,秦在与戎的兼并战争中出现也有其客观因素,如国家意识的转变、戎所处位置、秦国的习俗、秦国内部斗争及中原各诸侯国的牵制等。
参考文献:《史记》《春秋》


四夷的西戎
《诗经》中常有周朝与西戎战争的史诗,比如“赫赫南仲,薄伐西戎。”夏朝时称西戎为昆仑、析支、渠搜等。《史记.匈奴列传》记秦穆公时有西戎八国,即绵诸(今甘肃东部);绲戎(今甘肃东部);翟、镕之戎(今陕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陕西韩城与洛川之间);泾水、漆水以北有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大荔(今陕西大荔东)...

秦国真的是西戎国家吗
至于文化的话,还是周朝的礼乐制度的衍生版,和西戎真没太大关系。秦国的国君,可是用由余等人,才击破西戎,夺回被犬戎占据的丰镐两京的。说秦国是西戎国家的话,就是不知道西戎那些被秦国打死的首领们的心情了。而且,秦国在最后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时候,可以说,早就完成了自身的周朝化很久了。说秦...

秦本纪译文
帝太戊听说,便卜问是否可让中衍来驾车,卜的结果是吉,便召中衍来驾车并赐女为妻。从太戊以来,中衍的后代,世世辅佐殷国有功,所以赢姓中有不少显名于世,终于成为诸侯。原文: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

关于秦国的地理位置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秦国最初由于地处偏僻,不被其他诸侯国重视。直到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秦国多位君王死于讨伐西戎,秦人与戎人常年交战造就了秦人...

西戎背世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西夏的十万军队背弃世代的盟约。出自北宋诗人苏舜钦《庆州败》,原文:无战王者师,有备军之志。天下承平数十年,此语虽存人所弃。今岁西戎背世盟,直随秋风寇边城。译文:王者之师不必交战即可使敌人屈服,战争必须有备始能无患。而当前承平日久,这个道理却被人们忘记了。西夏的十万军队背弃世代...

秦穆公为何不去称霸中原,而是称霸西戎
在此基础上,按照《史记》中的观点,秦穆公是和齐桓公、晋文公相提并论的春秋霸主。秦穆公在位时,用计将从晋国投奔到戎人的由余招来作谋士。秦国根据由余的计划,逐渐灭掉西戎建立的诸侯国12个(一说20个)。秦穆公对西戎的胜利,周王室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西戎进攻;秦穆公于周...

为什么周平王只是迁了一下都,周天子就开始被诸侯吊打呢?
由于他生性懦弱,导致继位后西周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国势不断衰落,在与西戎的交战中屡屡吃亏,后来不得不把都城都迁走了。小编认为,平王东迁之后,东周因何没有振兴,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周天子人心尽失。周天子的统治,一靠实力二靠法统。但是从周懿王之后,天子的形象非常烂。国人暴动的时候,...

拒晋败楚——助周驱戎威镇中原独霸西戎
同时,秦国和晋国的西北边境地区,也经常受到允姓陆浑戎的侵袭,为了两国边境的安全,秦穆公与晋文公共同出兵,将他们驱逐到了伊川一带。由于秦国在救助东周和攻打戎狄中的英勇表现,因而声威大振。这年秋天,晋国主动邀请秦国一块去伐,借以抗拒楚国。秦国欣然前往,但在具体进军过程中,秦军却拒绝晋军参战,单...

古代-戎人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7. 秦穆公得由余后,西戎八国归服于秦。8. 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击败西戎,收周余民,并献地至岐给周。9. 西羌是西戎的别支,主要从事牧羊。10. 西戎文化中陶器的主要特征是铲足鬲,单耳罐与双耳罐。11. 《史记·秦本纪》中有多条与西戎族相关的来往或交战记录,如申骆重婚,西戎归服...

《史记》中的秦穆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穆公在位期间,广纳贤士,大胆任用非本国的人才,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在他的感召下,号称“五羖大夫”的百里奚、相马专家伯乐及九方皋纷纷投其门下。由于他在用人方面,始终采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的相马之法,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军事上:称霸西戎,与晋相争...

康定县19436258617: 战国时期秦国的外交故事 -
栋菊米曲: 秦穆公时在今陕甘宁一带,生活著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如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翟,泾北有义渠、乌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他们生产落后,披发衣皮, 各有君长,不相统一.他们常常突袭秦的边地,抢掠粮食...

康定县19436258617: 崤山大战的简介是怎样的?
栋菊米曲: 秦国的大军想偷袭郑国,晋国那边早就得到情报.晋国的大将先轸认为这是打击秦国的好机会,劝说新即位的晋襄公在崤山(今河南洛宁县北,崤音yáo)地方拦击. 晋襄...

康定县19436258617: 六国为什么被秦国灭亡 -
栋菊米曲: 秦国灭六国在当时并不奇怪 早在秦昭襄王时人们便看出秦要灭六国了 郑国渠便是乏秦之计 但对于秦灭六国只能起延缓作用.秦国地处西垂 前期多位君主死于对西戎的战斗中 秦穆公时开始参与中原事务 视图东出 不过当时晋国太强大 穆公放弃...

康定县19436258617: 秦霸西戎对应的历史人物 -
栋菊米曲: 秦霸西戎对应的历史人物是秦穆公.秦霸西戎是指秦穆公统治时期征服西北方国部落的活动.秦穆公在位时,任用百里奚、蹇叔等名臣治国,成一时“富国强兵”之势.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企图向东发展,争霸中原.公元前627年,秦袭郑,...

康定县19436258617: 秦晋崤之战的过程 -
栋菊米曲: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

康定县19436258617: 初一历史上册选择题100题...最好附加答案 -
栋菊米曲:[答案] 1、推翻秦朝统治的决定性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2、汉武帝的“罢黜百家”... 河西走廊 今 地区 欧洲的大秦 (3)这条交通要道的开辟,发挥了什么作用?(3分) 五、 题(9分) 想一想,江南...

康定县19436258617: 秦国为什么私斗那么厉害 -
栋菊米曲: 国府和民情都有关系 秦国在当时算是边塞 是受周王室之命抵御西戎的 秦国有多位君主在与西戎的战斗中战死 这在列国中是非常罕见的 民风也是非常彪悍 虽然秦国和西戎格格不入 但仍被东方诸国视为蛮夷

康定县19436258617: 秦国的一些问题“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
栋菊米曲: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这句口号虽是电视剧中的虚构,但电视剧中的相关情节却不完全是虚构的,这和秦国的尚武传统有关. 有一个例子,产生于春秋时期的《诗经·秦风·小戎》是一首妻子怀念征夫的诗.秦师出征时,家人必往送行,征人...

康定县19436258617: 春秋,不得不得说的那些人,那些事21 -
栋菊米曲: 赢非子养马有功被封地建国到秦襄公这辈,秦人除了做周朝的马仔打打杀杀立了功,却始终不能被周朝重用.和秦国相邻的西戎势力强大,秦国几乎是在夹缝里生存,稍有不慎便有被西戎灭国的危险, 秦襄公充分发扬了两只手做好两手准备的战...

康定县19436258617: 甘肃与陕西谁是秦人
栋菊米曲: 甘肃与陕西,甘肃是秦人,秦人是华夏族(汉族古称)西迁的一支,其早期祖先是殷... 秦国多位君王死于讨伐西戎,秦人与戎人常年交战造就了秦人能征善战.秦孝公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