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汉语拼音的时候人是怎么认字的

作者&投稿:阎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的时候,没有拼音人们如何认字?~

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两类:以字注字、双拼制。
1、以字注字
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
比如“读若”法:儡,相败也,„„读若雷。(《说文解字》)
比如“读为”法:父义和(《文侯之命》),郑玄注:“义读为仪。”
比如“直音”法:“肇”注“兆”。(《尔雅》)
2、双拼制
用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声”,用另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韵”和“调”,把它们拼合成被注字的读音的方法。其中,反切法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一种双拼制注音法。即反切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比如:缓,胡管切。(《广韵》)“缓”字的读音,就是取“胡”字的声(h),取“管”的韵和调(uan),然后拼合成(huan=h+uan)。

扩展资料
古代没有拼音,但有着类似拼音的思路。自上古开始一直没有“声”、“韵”的概念,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之前很长时间并没有意识到一个音节可以分成辅音和元音等部分,一直是以音节为单位整体教整体学的。
后来随着东汉佛教传入,梵文经典进入中原。梵文是一种拼音文字,辅音元音分得很清楚,人们受梵文的启发,觉得汉语似乎也可以这样分开,于是才有了声韵分开的意识。
与此相对应,中国古代以书面形式记录汉字读音,主要有直音法和反切法两种方法。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注 音,打比方说就像是“箱,读如香。”这样写法时,“读如”两个字后面的那个字就是用来注音的。
一般都是用一个简单字为复杂字注音,但如果你连那个简单的也不认识,那就没啥办法了。在这种方法之下,还是有大量的字需要口传的,因为一方面要知道一系列的简单字,另一方面是有些复杂字同音字几乎没有,直音法也注不出来。
在有了声韵分开的意识之后,古人发明了反切法,即用两个字注一个音,常写作像是“夸,苦瓜切。”其中最后一个“切”字与读音没有关系,表示前面的两个字是反切注音用的。前面的“苦瓜”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后一个叫反切下字。取上字的声母k,取下字的韵母和声调 ua1,合起来就是“夸”的读音。
这样的注音方法还是必须要口传一些简单字,但是它至少解决了同音字很少的难字的注音问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拼音

现在我们入学的第一步就是学习汉语拼单,所使用的一套汉语拼音,是共和国成立后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至1957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的,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普通化的一种音票。
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注音,这样便产生了不同的注音方试,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于汉代,例如“材,才声”意思是说“材”这个字的读音应该读成“才”直音法简单易懂,有时也会出现某个汉字没有同意字的情况,有时候这个字虽然有直音。

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汉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难懂,还有一种注音法跟直音法相似用同音不同调的字来注音,这种注音方法比直音法进步,但是由于需要改变音调才能读出字音,所以不是很方便。
在东汉至明清一千多年时间里还有一种音法对汉字标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反切法。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读若”之后创制的一种注音方称“反”、“切”、“翻”、“反语”等。反切的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反切在汉代已经发展成熟,反切法比直音法有进步但还是有缺陷,反切上下都有多余的成分,拼合时有一定障碍;上下字用的字过多,使用的人难于掌握;有些容韵,不得不偶尔借用其他韵的字作反切下字,造成切音不准确的弊病。
但是无论怎样,用汉字注音都会带有局限性,在明朝以后中国开始出现了用字母注音的方法,是在中国传教的西方传教士发明的。

最早是根据拉丁文发明的二十六个声母和四十四个韵母的拼音方案发明的,也引发了以后几百年用字母拼音的潮流。所以古人即使没有汉语拼音,先人们的智慧还是让我们敬佩的。

  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省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样,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确的读音来。因此,为了便于传授和学习汉字,自古以来人们创造了许多给汉字注音的方法。

  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下面两类:

  1.以字注字

  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比如“读若”法:

  儡,相败也,……读若雷。(《说文解字》)

  比如“读为”法:

  父义和(《文侯之命》),郑玄注:“义读为仪。”

  比如“直音”法:

  “肇”注“兆”。(《尔雅》)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果知道“雷”“仪”“兆”字的读音,也就顺理成章地会读“儡”“义”“肇”字了。

  2.双拼制

  用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声”,用另一个汉字或注音符号表示“韵”和“调”,把它们拼合成被注字的读音的方法。

  其中,反切法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一种双拼制注音法。即反切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比如:缓,胡管切。(《广韵》)

  “缓”字的读音,就是取“胡”字的声(h),取“管”的韵和调(uan),然后拼合成(huan=h+uan)。

  此外如:

  哀,乌开切。

  敖,五劳切。

  收,式州切。

  器,去冀切。

  矣,于纪切。

四角号码是民国发明的 古代有自己的一套注音符号 查字典的时候 拼音后的符号就是那个注音法。另外以字注字、反切(前一个字的声母加后一个字的韵母声调跟一个切或者反字)在书籍中常用

你知道“切”吗?同就是涂红切,音取前者声母,后者韵母来,这就是古代注音的一种办法。而且在汉语拼音前中国有一套自己的注音符号,新华字典上有,在每个字的汉语拼音后有几个奇奇怪怪的符号,含义在附录里

自己学

夫子教的。


中国古代有没有拼音的,在什么时候开始有~
中国古代没有拼音,拼音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简介: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

在没有普及汉语拼音之前,以前的中文汉字是如何注音的?
很久以前,正体字时代,汉语是没有拼音的。但是祖宗上发明了很多注音方法的,很多今天还在用,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而已。古代注音里面,主要有读若法、譬况法、直音法和反切法。读若法,今天依然使用,比如 “圐圙,读若“哭略”等。譬况法已经不用了,就是描述汉字发音。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来标注读音,比如“??音居”...

汉语拼音是何时出现的?古人没有拼音怎样识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

古代有拼音吗?
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元朝,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

古代没有汉语拼音,每个汉字的读音是怎么传承下来的
学习语言有共通性。大家还记得小时候咱们英语学得不好时怎么办吗?咱们使用汉字标注英文单词。就像那个笑话:“爸死”——“bus”;“妈死”——“mouth”。当然这只是搞笑,不过我估计大家都用过这种方式。而咱们古人就是用这种方式来传承汉字读音,只不过用汉字标注汉字而已。这也就是上面书里面标注“...

古代其实没有汉语拼音,古人怎么学习汉字?
古代其实并没有汉语拼音,当时古代人有三种方法来学习汉字。这三种方法可以说都并没有现在学习汉语拼音那么容易过程都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人们下非常多的功夫。第一种学习方法就是直音标注。只因顾名思义就是当时古人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的话,就可以把一些相同音节的字来写在这个字的附近。如果两个字都是...

没有拼音的唐代诗歌,为什么今天读起来仍然押韵?
所以在当时虽然没有拼音的存在,还是会有韵律的出现。而且在中华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汉字的发音其实是没有经历很大的变化的,所以在1958年第一部汉语拼音方案出现之后,也是由之前的语言习惯和历史文献记载共同编纂的,这时候其实也就是规定了我们的发音规则并没有发生变换。所以在古诗的流传过程中,我们背诵...

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为什么那时的诗词都押韵
例如,"蹭(cèng)、糗(qiǔ)"等就没有同音字,无法用直音法注音;"然"的同音字只有"燃、蚺、髯"三个字,它们都比"然"字生僻,用其中的任何一个为"然"字注音,都难以帮助认读。后来创造了反切法,弥补了直音法的不足。反切法流行于东汉末年,盛行于唐宋各代,是指用两个字来注另一个字...

中国古代有拼音吗
中国古代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用两个汉字注出一个汉字的读音.是一种传统的注音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第一个字为反切上字,表示被切字的声母;第二个字为反切下字,表示韵母和...

中国人在没有拼音之前,是怎么给汉字注音的?
在世界上的主要文字中,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广泛使用和高度发展的表意文字系统和语素文字。语素字不是音标字,也就是说汉字与汉字的发音没有关系,这与音标字有根本的区别。一丶拉丁字母 摘要现行汉语拼音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作为普通话(现代标准汉语)音标的拼音方案,是汉语罗曼拼音的国际标准规范。第十八...

宝应县19231946161: 古代没有拼音,怎么认字? -
察侍血栓: 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则是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省...

宝应县19231946161: 古代的时候,没有拼音人们如何认字? -
察侍血栓: 古人对汉字的注音方法主要有两类:以字注字、双拼制. 1、以字注字 用一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方法. 比如“读若”法:儡,相败也,„„读若雷.(《说文解字》) 比如“读为”法:父义和(《文侯之命》),郑玄注:“义读为仪...

宝应县19231946161: 古时没有拼音古人是怎么识字的? -
察侍血栓: 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来注音.这样便先后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 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于汉代.这一点在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

宝应县19231946161: 古代没有汉语拼音,怎么识字啊,就靠口耳相传吗 -
察侍血栓:[答案] 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来注音.这样便先后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 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于汉代.这一点在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说文解字》中...

宝应县19231946161: 古人没有拼音,是怎么学汉字的? -
察侍血栓:[答案] 用一种名叫“反切”的方法,用两个汉字来为一个字注音. 例如要给“塑”字注音,就是“塑,桑故切.”意思是 ,用“桑”的声母跟“故”的韵母及声调相拼.“桑”的声母是s,“故”的韵母和声调是ù 两者相拼就是 sù, 这正是“塑”的读音.

宝应县19231946161: 古时候没有拼音古人们怎么识字读字 -
察侍血栓: 你好:古时候没有拼音古人们这样识字读字,古人认字大法:汉字中有很大一类字是形声字,这类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类别,而声旁就是表示读音啦!所以,没有拼音古人也可以轻松认...

宝应县19231946161: 很久以前的人们,没有拼音的时候,怎么读汉字?如题 -
察侍血栓:[答案] 汉语拼音的古代史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

宝应县19231946161: 在没有汉语拼音前,古代人是怎样识字读音的? -
察侍血栓: 有汉语拼音的.你可以到现代汉语词典附录里看到的.应该说以前的音母还更多呢,很多不用.可在方言里还听得到

宝应县19231946161: 中国古代没有汉语拼音,是怎么识汉字的?什么叫反切法 -
察侍血栓:[答案] 一楼说的绝对是错的!那个注音的方法是民国以及国民政府所沿用的注音方法,绝对不是什么古代的"拼音",可以参看大学教材的,上面有详细的说明!不懂就不要到处乱说误导别人,凡事要弄清楚再跟别人说,不然会贻笑大方! 二楼和三楼说的...

宝应县19231946161: 古人汉字没有拼音,怎么念汉字呢? -
察侍血栓:[答案]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古代人们为了学习汉字,曾创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给汉字注音. 直音法盛行于汉代,是指用一个比较容易认识的字来标注跟它同音的字的方法,如"盅,音古" "毕,音必""畔,音叛".这种方法简单明了,直到现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