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投稿:仇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抒写了边关战士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任用,建功立业的决心。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原文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振武军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814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以下情感:
1. 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诗中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这些英勇战士的深深敬意和赞美。
2. 忠诚与报国决心:诗人通过描述战争的紧张和激烈,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尽忠报国的决心,以及渴望得到任用、建功立业的愿望。
3. 悲壮与决绝:诗中的语言和意象充满了悲壮和决绝的气氛,反映出战争的残酷和不可避免,以及在生死关头的坚定信念。
4. 对胜利的信心:尽管面临严峻的战争形势,诗中仍透露出对胜利的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
综上所述,《雁门太守行》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主义的崇尚,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在战争中的决心和信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战争残酷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胜利的期待。


雁门太守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该诗表达了诗人尽忠报国的雄心壮志。《雁门太守行》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用浓重的色彩点染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通过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地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首句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第二句写城内守军,以与城外的...

李贺雁门太守行描写了一副怎样的场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李贺《雁门太守行》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为自己的国家担忧,希望战争尽快结束,希望国家的百姓都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为边关将士雄姿...

雁门太守行的影响或者意义
《雁门太守行》意义:全诗用奇丽的色彩点染战斗的气氛,讴歌了战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烈的爱国主义之情。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

雁门太守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想要效忠国家的感情。《雁门太守行》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想奔赴战场为国家效忠,而且也想平定海内,建功立业的决心和思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用奇丽的色彩点染战斗的气氛,讴歌了战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

雁门太守行主旨及诗意
主旨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这首诗用奇丽的色彩点染战斗的气氛,讴歌了战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诗意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

雁门太守行主旨及诗意
改写后的文章:在《雁门太守行》这首诗中,诗人李贺以独特的艺术手法,通过浓墨重彩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壮烈与边塞的苍凉。首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如同一幅紧张而威武的画面,黑云象征着敌军的气势汹汹,而甲光与日光的对比,则突显了守军的坚韧与决心。接下来,“角声满天秋色里,...

《雁门太守行》表达了什么情感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那么网友们还知道《雁门太守行》表达了什么情感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2、 首句写景又写事,...

《雁门太守行》的主题情感和名句赏析
《雁门太守行》出自唐代诗人李贺 原文如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白话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

《雁门太守行》、《凉州词》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雁门太守行》1.边关战士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 2.作者渴望得到任用,建功立业的决心 王翰的《凉州词》表达的是:作者的悲凉之意,也流露出了对将士的命运的同情之心。

雁门太守行的中心思想
《雁门太守行》中心思想: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作品原文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

张家港市19323268407: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急啊!!! -
驹疤明目:[答案] 1.边关战士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 2.作者渴望得到任用,建功立业的决心 (我自己备课总结的,大该是这样)

张家港市19323268407: 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急 -
驹疤明目:[答案] 1.边关战士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 2.作者渴望得到任用,建功立业的决心 (我自己备课总结的,大该是这样)

张家港市19323268407: 雁门太守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驹疤明目: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后称“乐府诗”.多介绍战争场景. 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

张家港市19323268407: 雁门太守行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驹疤明目: 表达诗人:作者热情地歌颂那些浴血奋战、以身殉国的将士,正表现了他对当时叛乱不定、国无宁日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热切希望朝廷能重用贤才,平定海内的思想感情.

张家港市19323268407: 雁门太守行的主旨是什么 -
驹疤明目: 雁门太守行的主旨是:这首诗用奇丽的色彩点染战斗的气氛,讴歌了战士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原文:...

张家港市19323268407: 雁门太守行末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驹疤明目:[答案] 主要是引用(典故).表达感情我个人认为有两种:1.将士们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2.也是李贺自身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

张家港市19323268407: 雁门太守行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
驹疤明目: 表现了他对当时叛乱不定、国无宁日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热切希望朝廷能重用贤才,平定海内的思想感情

张家港市19323268407: 《雁门太守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李贺的《雁门 -
驹疤明目: 这是一首边塞诗 主题是歌颂边塞生活 主要表达了作者打算投笔从戎,建功立业,但又得不到赏识的一种“英雄无用”的悲哀.

张家港市19323268407: 谁知道"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驹疤明目: 《雁门太守行》一开头便点明战争的危急形势:敌人兵临城下大军压境,有如乌云重重压下要把城墙摧垮.接着极力渲染战场惨烈的气氛:号角声声在秋风中回荡,天寒霜重鼓声不扬,战士的鲜血染红了土地,在夜幕降临时映出紫色的霞光.诗的末尾抒写危城守将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张家港市19323268407: 雁门太守行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驹疤明目:[答案] 诗意写的是战士报效国家的决心,也可以引申为诗人表达“士为知己者亡”的思想感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