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环境对园林的影响。 2、寺观园林为什么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兴盛的局面?

作者&投稿:益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寺观园林为什么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兴盛的局面~

1)园林的规模由大入小,造景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由写实趋于写实与写意的结合。 2)园林形式多元化,建筑斗拱、粱架的完备。 3)山水画的理论和表现技巧对园林创作的布局、构图、手法等起一定的作用。 4)山水为主题的造园风格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第一个转折期.这一阶段,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分裂并未禁锢人们的思想,造园活动在帝王至贵族这一特定人群中普遍活跃,园林的发展相当繁荣,儒道佛玄诸家争鸣,彼此阐发。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艺术领域的开拓,也给予园林发展以很大的影响。造园活动普及到民间,园林的经营完全转向与以满足作为人的本性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为主,并升华到艺术创作的新境界,并最终形成皇家、私家、寺观园林三大主流类型共同进步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个长期的混乱时代。这时期的哲学主要有两大 派,一是以“玄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一是以“无君论”和“神灭论”为代表的 唯物主义。这一时期的宗教相当发展,也主要有两种,一为佛教,一为道教。 东晋统治阶级提倡信仰佛教,西域的许多僧侣东来,中国人西去求教的也不少。 名僧法显曾到古印度求法,带回大量经典。他所著的《佛国记》,汉名《法显传》 一书,是极重要的历史文献。当时的名僧还有佛图澄、释道安、慧远等。随着佛教 勃兴,佛寺建筑大为发展,木塔、砖塔也就在南北朝时代兴建。 伴随佛教而来的信奉宗教的绘画艺术、人物肖像画出现了繁荣的新面目,雕刻 艺术就是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北魏开始开凿的敦煌千佛洞、炳灵寺石窟、麦积山 石窟、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等,都被称为中国艺术的大宝库。东晋顾恺之等人的绘 画及绘画理论都有极高的成就,现有顾恺之的摹本《女史箴》,是我国文化的珍品。 王羲之父子的书法以及当时的音乐、戏剧等都有很大的成就。 二、魏晋南北朝的园林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对我国园林艺 术创作中的布局、构图、手法等,都有较大的影响。他的六法其一是“气韵生动”, “气韵”是一幅画的总的艺术效果和它的艺术感染力。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要 求一幅绘画作品有真实感人的艺术魅力。 其二是“骨法用笔”,即绘画的造型技巧。“骨法”一般指事物的形象特征; “用笔”指技法,用墨“分其阴阳”,更好地表现大自然的阴阳明晦、远近疏密、 朝幕阴晴,以及山石的体积感、质量感等。下笔之前要充分“立意”,作到“意在 笔先”, 下笔后“不滞于手, 不凝于心”, 一气呵成, 画完后又能作到“画尽意在”。 其三是“应物象形”,即物体所占有的空间、形象、颜色等。 其四是“随类赋彩”,即画家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观不同的对象。我国古代画家 把用色得当和表现出的美好境界,称为“浑化”,在画面上看不到人为色彩的涂痕, 看到的是“秾纤得中”,“灵气惝恍”的形象。我国山水画家在色彩运用上的这种 “浑化”的境界,与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建筑、绿化、山水等色彩处理上的清淡雅致 等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但自然中的景色入画,画的色彩是不变的,而园林艺术的色 彩却可以随着一年四季,或一天内早中晚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园林与绘画的不同特 点,也是绘画达不到的。 其五是“经营位置”,即考虑整个结构和布局,使结构恰当,主次分明,远近 得体,变化中求得统一。我国历代绘画理论中谈的构图规律,疏密、参羡、藏露、 虚实、呼应、简繁、明暗、曲直、层次以及宾主关系等,既是画论,更是造园的理 论根据。如画家画远山则无脚,远树无根,远舟见帆而不见船身,这种简繁的方法, 既是画理,也是造园之理。园林中的每个景点,犹如一幅连续而不同的画面深远而 有层次,“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这都是藏露、虚实、呼应等在园 林建筑中的应用,宜掩则掩,宜屏则屏,宜敞则敞,宜隔则隔,抓住精华,俗者屏 之,使得咫尺空间,颇能得深意。 其六是“传移模写”,即向传统学习。 从魏晋开始,南北朝的园林艺术向自然山水园发展,由宫、殿、楼阁建筑为主, 充以禽兽。其中的宫苑形式被扬弃,而古代苑囿中山水的处理手法被继承,以山水 为骨干是园林的基础。构山要重岩覆岭、深溪洞壑,崎岖山路,涧道盘纡,合乎山 的自然形势。山上要有高林巨树、悬葛垂萝,使山林生色。叠石构山要有石洞,能 潜行数百步,好似进入天然的石灰岩洞一般。同时又经构楼馆,列于上下,半山有 亭,便于憩息;山顶有楼,远近皆见,跨水为阁,流水成景。这样的园林创作方能 达到妙极自然的意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文人雅士厌烦战 争,玄谈玩世,寄情山水,风雅自居。豪富们纷纷建造私家园林,把自然式风景山 水缩写于自己私家园林中。如西晋石祟的“金谷园”,是当时著名的私家园林。石 祟,晋武帝时任荆州刺史,他聚敛了大量财富广造宅园,晚年辞官后,退居洛阳城 西北郊金谷涧畔之“河阳别业”,即金谷园。据他自著《金谷诗》:“余有别庐在 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田四十顷,羊二百口,鸡 猪鹅鸭之类莫不毕备。又有水礁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晋代著名文 学家潘岳有诗咏金谷园之景物,说明石祟经营的金谷国,是为老年退休之后安享山 林之乐趣,并作为吟咏作乐的场所。地形既有起伏,又是临河而建,把金谷涧的水 引来,形成园中水系,河洞可行游船,人坐岸边又可垂钓,岸边杨柳依依,又有繁 多的树木配置,养鸡鸭等,真是游玩、吃喝皆具了。 北魏自武帝迁都洛阳后,大量的私家园林也随之经营起来。据《洛阳伽兰记》 记载:“当时四海晏清,八荒率职……。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 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竞争,祟门丰室、洞房连户,飞馆生风、重楼起雾。 高台芸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入其 后园,见沟读赛产,石蹬碓尧。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 从以上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洛阳造园之风极盛。在平面的布局中,宅居与 园也有分工,“后园”是专供游憩的地方。石蹬碓尧,说明有了叠假山。朱荷出池, 绿萍浮水。桃李夏绿,竹柏冬青的绿化布置,不仅说明绿化的树木品种多,而且多 讲究造园的意境,也即是注意写意了。 私家园林在魏晋南北朝已经从写实到写意。例如北齐庚信的《小园赋》,说明 了当时私家园林受到山水诗文绘画意境的影响,而宗炳所提倡的山水画理之所谓 “坚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回”,这成为造园空间艺术处理中极好 的借鉴。 自然山水园的出现,为后来唐、宋、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三、佛教与佛寺丛林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寺建筑兴起,佛寺特多。梁武帝时,仅建康一地的佛寺多 达五百余所,僧尼十余万人。较大的寺院都拥有大量田地和其他财产,奴役一般为 “僧尼”、“白徒”、“养女”或贫苦农民,为他们耕种田地。他们还经营商业, 放高利贷,这就是寺院经济。东晋释道恒曰:“憎尼或垦植田圃,与农夫齐流,或 商旅博易,与众人竞利……,或聚蓄委积, 颐养有余,或指空谈,坐食百姓。”(《弘 明集》第六释道桓《释驳沦》)。 自从北魏奉佛教为国教,更是大建佛寺。《洛阳伽兰记》记载,从汉末到西晋 时只有佛寺四十二座,到北魏时,洛阳城内外就有一千多座,其他州县也建佛寺。 到了北齐时全国佛寺约有三万多所,可见当时佛寺的盛况。 在佛教兴盛时代,因为魏朝提倡和宣传与信仰的关系,帝王贵族豪华宫殿建筑 也大量地用在佛寺建筑上,因此佛寺建筑都装饰得华丽和金碧辉煌,与帝王的宫城 一样豪华和大气派。 佛教建筑在总的布局上,有供奉佛像的殿宇和附属的园林部分,这和私家园林 居住与园林部分类似,因此构成佛寺园林。 佛寺园林的建造,都需要选择山林水畔作为参禅修炼的洁净场所。因此,他们 选址的原则是:一是近水源,以便于获取生活用水;二是要靠树林,既是景观的需 要,又可就地获得木材;三是地势凉爽、背风向阳和良好的小气候。具备以上三个 条件的往往都是风景幽美的地方,“深山藏古寺”就是寺院园林惯用的艺术处理手 法。 这种佛寺园林建筑即使在城市中心地段,也多采用树木绿化来点缀,创造幽静 的环境,而在近郊的佛寺建筑总是丛林培植,花木取胜。如今保存完好的佛寺建筑, 如泉州的开元寺,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千年古刹,它是由佛教建筑与塔组成的寺院丛 林。当时最大的寺院,应推建康(今南京)的同泰寺(今鸡鸣寺),杭州的灵隐寺和苏 州的虎丘云岩寺、苏州北寺塔等,皆在此时陆续兴建。 佛寺园林不同于一般帝王贵族的苑囿。寺院丛林已经有了公共园林的性质。帝 王臣贵各造范囿宅园,独享其乐,而穷苦的庶民百姓,只有到寺院园林中去进香游 览。由于游人多,求神拜佛者都愿施合,这又从经济上大大促进了我国不少名山大 川,如庐山、九华山、雁荡山、泰山、杭州的西湖等的开发。 四、皇家园林 洛阳是东汉、魏、西晋、北朝历代的首都,城址在今洛阳市区东面约十五公里。 东汉末年,在洛阳已有皇家园林十余所之多,魏、晋时期在汉旧有的基础上又加以 扩建,如芸林苑就是其中之一,它是魏明帝时加以扩建的。 芸林苑在洛阳城内北偏东,汉之旧苑:“景初元年(公元 237 年)……帝愈增祟 宫殿,雕饰楼阁,取白石英及紫石英五色大石子太行谷城之山,起景阳山于芸林之 园。树松竹草木,捕禽兽以充其中。于是百役繁兴,帝躬自掘土,率群臣三公以下 莫不居力”(《魏春秋》)。扩建芸林苑时皇帝也亲自率百官参加,可见芸林苑是重 要的一座皇家园林了。 “青龙三年(235 年)……于芸林苑中起陂池,楫棹越歌。又于列殿之北立八坊, 诸才人以次序处其中……。自贵人以下至尚保及给掖庭洒扫习技歌者各有数千。通 引水过九龙殿前为玉片绮栏。蟾蜍含受,神龙吐水,使博士马均作司市东水转百戏。 岁首建巨兽,鱼龙曼延,弄马倒骑备如汉西京之制……。景初元年起土山于芸林宛 西阪,使公卿群僚皆负土成山,树松竹杂木善草于其上,捕以禽兽置其中”。(《魏 略》) 芸林苑可以说是仿写自然,人工为主的一个皇家园林,园内的西北面以各色文 石堆筑为土石山,东南面开凿水池,名为“天渊池”,引来谷水绕过主要殿堂前, 形成园内完整的水系。沿水系有雕刻精致的小品,形成很好的景况。又有各种动物 充其中和种树木花草,还有供演出活动的场所。从布局和使用内容来看,既继承了 汉代苑囿的某些特点,而又有了新的发展,并为以后的皇家园林所模仿。 北魏洛阳的皇家园林,在《洛阳伽兰记》记载中还有“千秋门内北有西游园, 园中有凌云台,那是魏文帝(苔五)所筑者,台上有八角井。高视于井北造凉风观, 登之远望,目极洛川。……” 从记载中可以略见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园林的简单情况。比起当时的私家园 林来看,它已具有规模大、华丽、建筑量大,但却没有私家园林富有曲折幽致、空 间多变的特点。


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建安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开端,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曹操、曹丕、曹植等。这一时期的文学风格以诗歌为主,呈现出慷慨悲凉、雄浑豪放的特色。曹氏父子开创了五言诗的新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建安七子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学团体,他们以诗歌、散文等文体,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两晋时期是...

魏晋南北朝时间轴
魏晋南北朝主要分三个阶段,三国时期(220年-280年),两晋(265年-420年)与南北朝(420年—589年)。1、三国时期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
一、分裂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仅维持了21年,从280年司马氏灭吴到301年“八王之乱”全面爆发。在此之前,三国鼎立;在此之后,直至隋朝统一,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始终分属不同政权,黄河流域更是常常存在两个以上甚至十多个政权。二、民族关系复杂:周边的边疆民族频繁南下北上、东进西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有什么显著特征?请简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它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又由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决定而创立许多制度,具有鲜明时代特征。(1)士族制度贯穿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最具时代特征的政治制度,决定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士族制度形成于...

简述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立法内容上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严格区别律令界限,提高正律地位;(2)篇章设置更加合理,法律条文简要得体;(3)法律概念进一步规范;(4)在内容上“礼律并重”;(5)规定保护地主官僚特权的法律制度。2、东晋——沿袭。南北朝时期立法 1、南朝: 实际沿用《晋律》。南朝齐梁陈三代,曾分别颁布《永明律》(未施行)、《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1、江南迅速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 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2、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3、士族庄园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东晋南朝盛行士族制度,士族地主广占田地,...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继承了前代的成就,在数学、农学、地理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冶炼技术、医学等许多方面又多有创新。 数学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最为显著的学科之一,圆周率的推算又是古代数学发展最显著的成就。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了“周三径一”,即圆周率为3。随着生产的发展...

历史,关于魏晋南北朝 时期的
②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③外来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建筑、绘画、文学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富了它的文化的内涵。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成果,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有...

简述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诗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汉末魏初,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背景下面,文人诗歌创作进入了“五言腾踊”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曹操,曹丕、...

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宗法封建性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而引起的生产关系的变革,由于按照家族系统分配政治、经济权利而出现的门阀政治,由于民族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剧烈运动而造成的动荡、对峙、分裂局面,使得这一时期的等级性、宗法性、民族性、宗教性四个特征尤为强烈与明显。其中,以宗法性与等级性为内核的...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7665362798: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环境对园林的影响. 2、寺观园林为什么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兴盛的局面? -
容竹吗替: 1.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上最不稳定的时期. 2.长期分裂战乱;深重灾难;生死无常、悲观失望;消极颓废的思想发展起来 3.崇尚虚无、逃避现实的老庄学说备受欢迎,儒家圣人之道不受尊重,旧礼教崩溃...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7665362798: 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状况 -
容竹吗替:[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方面: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直到公元581年,北周大臣杨坚篡夺称帝,国号曰...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7665362798: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容竹吗替: 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状况: 第一,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766536279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原因及其表现! -
容竹吗替: 原因: 1、社会环境: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导致各民族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为中原文化增添了新的因素 2、经济方面:江南等地迅速开发,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政治方面:统治者重视农业和科技发展 4、以前代的灿烂文化为基础 表现: 1、科学技术的进步:刘徽一处圆周率计算方法,祖冲之精确计算圆周率并著有《缀数》,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裴秀的《禹贡地域图》,郦道元《水经注》 2、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3、文学的新发展:建安文学的出现——曹操的《蒿里行》,陶渊明的田园诗 4、艺术:王羲之的书法《兰亭集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云冈龙门石窟的壁画 一定要采纳哦~!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766536279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有何特点??????? -
容竹吗替: 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2.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3.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4.士族制度及其庄园经济发展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7665362798: 魏晋时期,北朝时期,东晋南朝时期社会经济状况是什么样的及原因 -
容竹吗替: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主要原因是: ①北方战乱,北方大量农民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也带来了比较进步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比较安定,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大战争都发生在北方,基本没有波及江南地区.如最著名的官渡、赤壁和泥水之战都发生在江北. ③江南的一些统治者采取发展经济的措施,如三国时期,蜀汉实行减轻赋税、奖励农耕政策.南朝刘裕比较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在宋初30多年里,南方出现了东晋以来少有的安定局面. 南方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①水利的兴修,②生产技术.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7665362798: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历史特征是什么
容竹吗替: 政治上: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除了西晋有过短暂统一) 经济上: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开始赶上北方 社会制度:氏族阶层形成,逐步占据统治地位,但最终衰落 民族上: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文化科技上:佛教盛行,科技进一步发展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766536279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容竹吗替: 总的特征: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政治 经济 北方经济的破坏与恢复 江南经济的... 有利用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科学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7665362798: 北魏时期的政治格局,详细的,主要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和阶级矛盾点 -
容竹吗替: 北魏孝文帝,政治上实行汉化.穿汉服,说汉话,和汉姻.经济上实行均田制.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766536279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特征征 -
容竹吗替: 1.社会分裂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除西晋短期统一以外,魏晋南北朝多数时间处在分裂割据状态,或三国鼎立,或南北对峙.南北对峙下的南方和北方,又时常呈现不同的分裂割据局面. 2.民族融合 少数民族开始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