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难封的典故

作者&投稿:平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李广还是很值得我们来研究看看的,想必大家也都听说过这个李广难封的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还有这个李广难封的主客观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李广难封的典故

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难封:李广一生屡经磨难,战功卓越却未得封爵。但是这样一个名将,在连年用兵、军功易得的汉武帝时代,居然没有博得封侯。用以慨叹功高不爵,命运多舛。同李广未封。

李广难封的主客观原因

李广难封。千百年来,李广成为怀才不遇的典型,而王维更是以一句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作为这场两千年前的封侯之争的结论。李广为何难封?

一、身世背景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史记:李将军列传》)。从《史记》的记载不难看出,李广出身出身高贵,名门之后,资历也非浅,军旅出身,对敌经验丰富。而卫青的出身,可谓是最低的。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卫青是私生子,少时为平阳公主家的骑奴,因姐姐卫子夫受汉武帝的宠幸,从而得以改变命运。但是也正是因为二人的不同出身,为他们今后的命运沉浮埋下了伏笔。

李广出身高贵,但正因为其出身、名望、经验的累赘,使得李广出身已经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自以为是的泥潭。李广最大的缺点在于自负,当然,李广的自负是有底气的,其骑术和箭术在那个时代独步天下,几次与匈奴的交战为他树立了孤胆英雄的形象,也让他养成了好斗的性格。早在汉景帝时期,典属国公孙昆邪就曾经对景帝说李广的勇武天下无双,但总是轻易和匈奴战斗,恐怕白白折损了这么一个栋梁,于是李广被调到中央,不再驻守边地。

二、治军作战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韂,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忧,然虏卒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史记:李将军列传》)。从这些文字中,不难看出,李广治军简易,人人自便,士兵轻松自在,但是如果匈奴突然攻击他,士兵会因松懈丧失了战斗力。从军事角度看,这样的做法有一得一失,得在李广能让士兵乐意为他效力,失在降低了部队的警惕性与战斗力。相较而言,失大于得,为名将所不取。不过李广一生驰骋沙场,都靠着远远派出侦察兵,并未遇到这样的情况。看来说李广数奇,还真不那么严谨。还有一处记载: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爱惜士卒,人所共知。只有身先士卒,才能让部下人人争先。《史记》中还用大量篇幅记载了李广深夜射石,孤身脱险的精彩故事。

三、性格品质

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布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 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虽然兵不厌诈,但李广杀了手无寸铁的降兵,就如当年项羽坑杀秦军一样,有违道德。汉景帝时爆发的七国之乱,李广随周亚夫平乱,李广在关键性战役中表现英勇,乱军中夺得敌军军旗,这兴许应是他封侯的绝佳机会。但以梁王受广将军印,还,赏不行错过了这次机会,按照汉律,中央官员如果私下接触诸侯王是要严惩的,李广当时虽不像周亚夫般位高权重,但他早已名声在外,接触汉景帝最不喜欢的梁王刘武,无疑是给本来还很看好他的汉景帝心中添堵。李广的政治头脑实在是相当拙劣。还有一件事,可以看出李广的心胸不够开阔。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将军,后韩将军徙右北平。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史记:李将军列传》),霸陵尉不让李广过关本来是照章办事,而且霸陵尉当时醉酒,就算语气冲撞也只是无心之失,可就为了这件小事,李广竟然在国家任用他的时候,利用职权将霸陵尉斩了。李将军心胸狭隘,可见一斑。

四、时代变化

无论怎样,在冷兵器时代,将领能否封侯,主要还是看他的战绩。军功奖励制度早在商鞅变法时已经实行,而到了汉代,高祖刘邦更是确立了无功不得侯的祖制。况且李广与卫青所处的时代,正是大汉王朝由无为而治转向有为进取的时代,在军事上,被动防御也随即转变为主动出击,千里奔袭,强化主力兵种的建设,大规模发展骑兵,运用骑兵军团纵深突袭战法,对匈奴贵族势力实施歼灭性打击。在这一点上,卫青可谓是开创了骑兵千里奔袭战法。而同为名将的李广,在运用骑兵方面,则远远逊色于被动防守打遭遇战。李广虽然与匈奴打了大小七十余战,然而进攻战绩乏善可陈,五次大战,三次无功而返,两次全军覆没。作为对付像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的有效战法,长途奔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如何避免在茫茫草原迷路,寻找到匈奴的主力,以运动战歼灭之。然而李广出塞最后一次因失道误期,最后含恨自刎。虽然现在无从知晓卫青是怎样避免在茫茫草原千里奔袭而能准确找到匈奴主力,迅速给予打击,但是在战役开始前的侦查和谋划一定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加之卫青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沉着冷静,随机应变,采用正确有效的战略战术,这才铸就了七战七捷的奇迹。反观李广,则只能称其为勇将但是作为大运动战的将领,李广则不可谓合格。




李广难封的典故是什么
“李广难封”的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后遂用“李广难封”“李广未封”“李广不侯”等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远扬,匈...

为什么李广难封
李广难封的有两大点,其一就是指挥水平太次李广成名于七国之乱,名垂于汉匈战争。匈奴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其优势在于机动骑兵的运用。尽管晁错的“马复令”对汉军实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等数量正面对决依然是不利于汉军的,集中优势兵力打埋伏围歼追击战才是最佳选择。而李广自恃神勇,常喜欢带领少量...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什么典故?
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匈奴又来侵犯边,汉武帝又广征贤良,有人推举冯唐,可是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来任职。 后来,人们就用冯唐易老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就有这个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什么意思
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滕王阁序》原文: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译文:唉!命运不顺,路途艰险。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把贾谊贬到长沙,并不是没有贤明的君主:梁鸿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

历史上李广有哪些典故?
其中最著名的典故之一是他被称为“飞将军”,因为他在抗击匈奴和维护边疆安定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的治军思想和军事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个典故是“李广难封”,这个典故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中下,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表达的是什么深意?
这两句诗出自大名鼎鼎的《滕王阁序》,是一篇文辞极为华美的骈体文,四六并用,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韵律,笔者幼年也曾全文背诵,至今很多句子仍然熟记于心。其中就有这两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两句诗,用了两个典故来表达诗人“人生无常、怀才不遇”的忧虑。如果加上前两句就更好理解“嗟乎!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到底什么意思呀?给我简单点说
由于冯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罢官。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匈奴又来侵犯边,汉武帝又广征贤良,有人推举冯唐,可是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来任职。后来,人们就用冯唐易老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就有这个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比喻什么?
比喻诗人怀才不遇。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李广:汉武帝时的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大,却终身没有封侯。该句出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所在段落原文: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什么意思?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勃之手,他的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我们首先来看,“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实际上是两个典故,王勃在这里引用了两个 历史 人物,一个冯唐,一个李广。 先谈谈“冯唐易老” 这个典故出自于《...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王波在桌上即兴《檄英王鸡》,自己感慨:“运气参差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冯唐老得很快“凤堂易衰老”的典故来自《滕王阁序》。汉文帝时,冯唐为臣。他一开始就以孝顺著称,被拜为中央刺史。因为他正直无私,勇于建言,自私自利,所以总是处处被排挤,直到头发花白,老了,没有被提拔,只是个大臣。以...

子长县15760005253: 李广难封(汉语成语) - 搜狗百科
衷鸿舒平: 李广一生经历了文帝、景帝、武帝三朝,是西汉 的名将.汉文帝时,李广担任皇帝的侍从武官,保护 文帝的安全.每次出行时,他都奋勇当先,和猛兽搏斗,为文帝扫除...

子长县15760005253: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典故. -
衷鸿舒平: 冯唐易老 “冯唐易老”这个典故出自于《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冯唐是一位大臣,他当初以孝悌而闻名,拜为中郎署.由于他为人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所以时时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年事已高,也没有得到升迁,...

子长县15760005253: 李广难封的故事.200字 -
衷鸿舒平: 成语,出自唐代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是我国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一生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致使匈奴人闻风丧胆,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然而,这位战功卓著、倍受士卒爱戴的名将,却一生坎坷,终身未得封爵.因此这个成语被用以慨叹功高不爵,命运多舛.同“李广未封”.

子长县15760005253: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什么意思 -
衷鸿舒平:[答案]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释义 形容老来难以得志,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冯唐是一位颇负盛名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汉文帝时年龄已经较大了,但官职卑微,不受重用.到景帝时,略有...

子长县15760005253: 东方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该典故从何而来?
衷鸿舒平: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个东方典故的来源:语出王勃的《秋曰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遭遇放逐,途中他在即兴题写《滕王阁序》时感慨自己:“时...

子长县15760005253: 苏轼经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故事简介 -
衷鸿舒平: 1.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2. “冯唐易老”这个典故出自于《史记.冯唐列传》.冯唐,西汉人,祖籍赵国,后移居安陵.因行孝出名,年老时...

子长县15760005253: 李广难封出自何处 -
衷鸿舒平: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篇名.唐王勃作.滕王阁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作者“无路请缨”的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子长县15760005253: 李广难封是什么意思?
衷鸿舒平: 李广前后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屡立战功,却始终未能得到封侯,曾 同他一起为郎中的堂弟李蔡,人品才能不及中等,名声也远在李广之下, 却先后被封为轻车将军.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