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为什么是罗锅(刘墉是刘罗锅么)

作者&投稿:颛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刘墉为什么是罗锅(刘墉是刘罗锅么)

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有关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当代的影视剧作家也很了解民众这种渴盼清官的心理,于是,刘墉成了清代大臣中“上镜率”最高的大臣之一(其他两位是和珅和纪晓岚)。在剧作家的安排下,他和大贪官和珅成了死对头和欢喜冤家,和珅在他面前总是显得笨手笨脚,经常弄巧成拙,想算计人反遭算计。

乾隆皇帝对他又爱又恨、又有点无可奈何。这个人物寄托了中国老百姓太多的理想和愿望,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正义的化身,甚至连他的罗锅儿也让人不惟不觉其丑陋,反成为他的标志性特征。其实,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从形象到事迹有许多地方源自剧作家的想像。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清代的取士、选官标准。在封建社会,选官向来是以“身、言、书、判”作为首要条件的。所谓身,即形体,需要五官端正,仪表堂堂,否则难立官威。所谓言,即口齿清楚,语言明晰,否则有碍治事。所谓书,即字要写得工整漂亮,利于上级看他的书面报告。所谓判,即思维敏捷,审判明断,不然便会误事害人。

在这四条标准之中,“身”居首位,是最重要的。因为观瞻所系,不能不特别强调。刘墉系科甲出身,必在“身言书判”四方面合格,方可顺利过关。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刘墉不会是“罗锅儿”。姜纬堂先生早在1996年时,就曾在《北京晚报》上专门撰文《刘墉绰号“罗锅”考》,指出过这一点。

还有一个旁证,可以从侧面说明一定的问题。按照当时制度,举人应会试三科不中者,还可以应“大挑”一科。这一科不考文章,只论相貌,标准是“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八个字,以字形喻体形、相貌。“同”指长方脸,“田”指四方脸,“贯”指人的头大而身体直长,“日”指身体端直而高矮肥瘦适中。

以上这四个字是好字,符合者有中选的可能;“身”指身体不正,“甲”指头大身子小,“气”指一肩高耸,“由”指头小身子大。这四个字是不好的字,沾上一个就会落选。可见,清代选官很重视被选者的相貌,所以,刘墉即使算不上仪表堂堂,总也不至于体有残疾。

当然,“刘罗锅”的称号,也事出有因。史书上记载,嘉庆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可见他确实有些驼背。不过,刘墉当时已经年届80岁,难免会驼背弯腰,这就很可以理解了。如果以此认定刘墉年轻时即为“罗锅”,那就不准确了。可见,从形象言之,历史上的刘墉与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中的刘墉并不一致。

那么,从为官行事的角度看,历史上的刘墉是不是像剧作家描写的那样清廉干练,不畏权势,是不是真的能将大贪官和珅戏弄于股掌之中,在乾隆皇帝面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刘墉出身于山东诸城刘氏家族,这个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人很多。

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为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ぃ╭ǐ)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为官清廉果敢,乾隆帝说他“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




“刘罗锅”的外号 为什么叫刘罗锅
是思维敏捷,聪颖过人,不愧为罗锅之内藏智慧啊!” 从此,大学士刘墉便在朝野上下得了个“刘罗锅”的绰号。 外号刘罗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特别推荐 肾不好的人,睡觉时有什么表现?

刘墉被百姓亲切地称为什么?
此后民间有传言刘墉个子很高,常年躬身读书写字,背看上去有点驼,因此产生了“刘罗锅”的说法。也有史料指出,嘉庆皇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而成为“刘罗锅”说法的出处。不过刘墉当时已是年届八十岁的老人,有些驼背弯腰本在情理之中,并不能成为刘墉是“罗锅”的证据。刘墉(1720年-1805年1月24日\/2...

为什么刘墉的官一直高不过和珅呢 刘墉的罗锅绰号是怎么来的呢_百度知...
清朝的大官人刘墉不是传说中的刘罗锅,刘罗锅是传奇化的人物。刘墉他是清朝的进士,但是依据清朝的考进士标准:身 言 书 判。If:刘墉=刘罗锅;Then:身不正,所以根本就没有考进士的资格。所谓的身,就是形象长得不会得罪人;言,就是出口成章;书,就是写的一手好字;判,便是考前要先做“案...

为什么有人说平庸的刘墉比贪腐和珅副作用更大?
刘墉的尸骨早已出土,仅小腿骨就有45厘米,推算真实身高大概1米9左右,尤其和皇帝说话,出于礼貌要弯腰,到了晚年有些自然驼,所以被称为刘罗锅。刘墉靠父亲刘统勋发迹,制造了多起文字冤案,一次由学政升为太原知府,一次由学政升为户部右侍郎,虽说清廉,但能力一般,身居高位而能力一般无异于尸位素...

历史上有刘墉这个人吗
据清史记载,刘墉生于1719年 ,“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清史稿》说“墉工书,有名于时”; 嘉庆九年十二月(...

那个大作家刘墉是不是刘罗锅啊?
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字崇如,号石庵、青原、香岩、日观峰道人。统勋子。乾隆进士、官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谥文清。书法浑厚雄劲,得钟太傅、颜鲁公神髓,一时名满天下。在乾隆之际,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刘墉并享书法声誉。当时人们称翁、梁、王、刘“四大家”。

请问宰相刘罗锅也就是刘庸的出生年份是我们的哪个生肖?
那块覆盖在刘子平公的牌匾上刘观得公的牌匾,许多村民都看过,可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作为木料卖给粤中船厂,未能保存下来。刘 墉: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是东阁大学士刘统勋的长子,比纪晓岚年长4岁,是一位将门虎子,自幼聪慧过人.刘墉出身于山东诸城刘氏家族,祖父刘棨(qǐ)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

清朝官吏刘墉和刘统勋是什么关系?
刘统勋和刘墉是父子关系,在民间,刘墉刘罗锅可以说家喻户晓。再加上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渲染,刘墉想不出名都难。不过,在真实的历史里,刘墉的父亲刘统勋名气要比刘墉大多了。墉参加考试的身份是恩荫举人,也就是说,刘墉是靠着父亲刘统勋的关系才获得的考试机会。当然,凭刘墉的才华硬考,也...

刘墉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刘墉(1720~1805年 ),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 人。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大学士刘统勋长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江宁知府、内阁学士,迁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参与办理和珅。嘉庆九年 ,去世,享年...

背驼负乾坤,胸高满经纶。 刘墉这首是是刘的原创吗?
这是宰相刘罗锅这个大作弄出来的庸绝对不是罗锅,清朝也不称人宰相,没这职位,但这剧很经典,用的夸张手法,老艺术家传承名作,十分有意思。片头也说明了,那个大印印在屏幕上几个字就是:不是历史!只是个喜剧而已,编剧的才华横溢,这诗很经典,大家之作。研究历史的去看史书,追剧的看宰相刘罗锅...

彬县14720306747: 历史上的刘墉真的是个弯腰驼背的罗锅吗 -
倚若坤宁: 《宰相刘罗锅》里,刘墉一直被人叫做刘罗锅,因为是个驼子,顶个罗锅,乾隆帝和和珅没事就拿他开刷.虽然其貌不扬,但刘罗锅是个刚正廉明、足智多谋的清官,很有智慧,经常让和中堂出丑,大快人心,就连丑陋的“罗锅”也显得十分可...

彬县14720306747: 宰相刘墉真的是个罗锅吗 -
倚若坤宁: 刘墉与纪昀、和珅并称为乾隆朝三大中堂,相传其人聪明绝顶、为官刚正,在民间有着“刘罗锅”的称呼.然而历史上的刘墉是否真是个罗锅,又是否曾中状元,并无确凿史据可考.据一些杂文笔记记载,刘墉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相传当年殿试前十名卷册被递到乾隆皇帝面前,刘墉卷本来列为第一,但乾隆想提拔一位平民才俊,刘墉由于出身相门而被降格,与状元失之交臂. 此后民间有传言刘墉个子很高,常年躬身读书写字,背看上去有点驼,因此产生了“刘罗锅”的说法.也有史料指出,嘉庆皇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而成为“刘罗锅”说法的出处.不过刘墉当时已是年届80岁的老人,有些驼背弯腰本在情理之中,并不能成为刘墉是“罗锅”的证据.

彬县14720306747: 历史上的刘墉真是个罗锅吗?
倚若坤宁: 刘墉系科甲出身,必在“身言书判”四方面合格,方可顺利过关.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刘墉不会是“罗锅儿”.姜纬堂先生早在1996年时,就曾在《北京晚报》上专门撰文《刘墉绰号“罗锅”考》,指出过这一点.

彬县14720306747: 为什么刘墉外号叫做刘罗锅 -
倚若坤宁: 刘罗锅字刘墉,清朝人,祖籍现山东高密人. 1、刘墉死后谥号“文清”,因此其清官的形象基本上无可置疑. 2、刘墉乃是乾隆朝进士,但是中进士前从未考过秀才、举人.我们都知道,科举取士是按照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这样一级一级...

彬县14720306747: 为什么说刘墉非宰相?为什么说刘墉非宰相,更非罗锅?
倚若坤宁: 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不仅引起了全国关于反腐败的大讨论,轰动一时,而且剧中主人公那刚正清廉、不畏权贵、幽默诙谐的“罗锅...

彬县14720306747: 为什么刘墉的官一直高不过和珅呢 刘墉的罗锅绰号是怎么来的呢 -
倚若坤宁: 和珅(1750-1799),钮祜禄氏,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由护卫擢部侍郎兼军机大臣,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公.乾隆四十一年后,和珅的官运达到了顶峰,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国史馆总裁、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等一连串令人眼...

彬县14720306747: 刘罗锅是什么人物是做什么的
倚若坤宁: 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有关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当代的影视剧作家也很了解民众 这种渴盼清官的心理,于是,刘墉成了清代大臣中“上镜率”最高的大臣之一(其他两位是和珅和纪晓岚).在剧作家的安排下,他和大贪官和珅成了死对头和欢喜冤家,和珅在他面前总是显得笨手笨脚,经常弄巧成拙,想算计人反遭算计.乾隆皇帝对他又爱又恨、又有点无可奈何.这个人物寄托了中国老百姓太多的理想和愿望,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正义的化身,甚至连他的罗锅儿也让人不惟不觉其丑陋,反成为他的标志性特征.其实,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从形象到事迹有许多地方源自剧作家的想像. 来源:百度百科

彬县14720306747: 刘庸不是罗锅,为什么他的外号叫罗锅呢! -
倚若坤宁: 那么,为什么都管他叫刘罗锅儿呢?这里边儿有来历.是因为皇上封他为“罗锅儿”.封官儿有封罗锅儿的吗?他……这……也不是真正封的,是他跟皇上讨的.说了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因为刘墉这个人,能写会画,学问好.老趴桌子...

彬县14720306747: 《宰相刘罗锅》主要讲什么内容? -
倚若坤宁: 刘罗锅在京城因缘际巧的碰上了当今皇上,并与皇上下了一盘棋,没想到从此与皇上的宠臣礼部侍郎和绅结下了不解怨恨.因为背负罗锅,刘墉又称“刘罗锅”.在比棋招亲中,战胜各方棋手,被招为六王爷的女婿,相约中了状元就成婚.刘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