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什么要逼死他?

作者&投稿:谯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西汉的历史上,也有一次诸侯王因为皇帝削藩而爆发的七国之乱,不过好在有大将周亚夫,没用多久,这一次的叛乱就被平息掉了,可以说,周亚夫对于西汉朝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然而,汉景帝最终却想办法把周亚夫给逼死了,这件事情外表看起来好像是恩将仇报,皇帝杀功臣,但其实在事情的背后,却还有着一段历史渊源。
1.汉景帝的父亲汉文帝,就是在周亚夫的父亲周勃的主持下,才从边远的代王被迎入长安,立为皇帝,继承大统。不过,汉文帝登基之后的第二年,就强行命令仍然在世的汉朝开国功臣就封,也就是各自回到各自的封地上去,不允许留在京城了。
汉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汉文帝本来是刘邦的儿子中并不怎么起眼的一个,所以才被分封到边远的代国去了。汉惠帝时期,吕后逐渐专政,汉惠帝死后,吕后直接称制,吕后的兄弟子侄吕产、吕禄等人掌握禁军,控制朝廷,刘邦打下的江山,差点就改姓了吕。吕后死后,周勃等人刘邦长子刘肥的齐王系后人的政治和军事支持下,才发动政变,铲除了吕氏势力,汉朝才没有被颠覆。
在齐王系子孙参加铲除吕氏势力的时候,他们都认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贡献最大,出钱出力出人,铲除诸吕之后,要从高祖子孙中找人来继承帝位,他们当然是最有优势的。所以,齐王系诸侯都很卖力,冒了很大风险才取得成功。
但周勃、陈平等开国功臣并不这么看,他们有自己的打算。他们冒着杀头的风险铲除诸吕,不只是为了安刘氏,更是为了保住他们作为军功集团的特权地位。在他们看来,刘氏子孙当皇帝,作为汉朝开国功臣集团的共主,这是他们愿意接受的局面,但他们并不需要一个过于强势、能够威胁到他们的权势的皇帝。所以,齐王系诸侯并没有被他们视为合适的人选,最后选择了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实力的汉文帝。
所以,文帝当时得到要去长安继承帝位的消息之后,很犹豫,不敢去,怕自己完全变成功臣集团的傀儡,最后没有好下场。他的下属就劝他,这时候刘邦子孙还有很多实力很强大的诸侯,有他们在外面策应,功臣集团不敢把你怎么样。文帝这才到长安就登基。
2.文帝当皇帝之后,自然也不愿意当一个傀儡皇帝,而是希望能够有所作为的皇帝。所以,他登基不久,就和功臣集团之间发生了冲突。他想给舅舅封侯,提高舅舅家的政治地位,功臣集团表示反对,非刘氏不得王,非功臣不得侯,这是高祖皇帝和功臣集团的约定,谁都不能违约。
文帝受挫之后,很快就意识到了功臣集团对他的制约是非常强大的。
当时还有一个潜规则是,九卿以上的朝廷高官基本上都由功臣集团垄断,丞相也基本上都由功臣集团尤其是丰沛从龙的功臣担任,其他人不能染指,哪怕是皇帝非常信任的人,也不行。更重要的是,当时皇帝的内廷机构还很小,朝廷日常行政事务处理主要是丞相把持。功臣垄断了丞相位置,就等于实际上垄断了对国家的日常管理权。而这时的皇帝正是周勃。
所以,到第二年,文帝在基本上站稳脚跟,稳住基本盘之后,就断然下令,要求在长安的已经封侯的开国功臣们都各自回到各自的封地去,不许继续在长安待着了。功臣们虽然很不满,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这里面的原因不难理解,因为功臣集团并不是铁板一块,总有人会投机。比如陈平在吕后时期就马上倒向吕后了,并没有完全和功臣集团站在一边。
3.文帝的做法当然也很聪明,并不是马上就用自己的人,而是让周勃就封之后,让当初和周勃一起铲除诸吕的灌婴继任丞相。所以,周勃虽然有些犹豫,但很快也就接受了命令,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了。一直到文帝四年,灌婴死后,才由文帝从代国带来的亲信宋昌继任丞相。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时候功臣集团妥协是有条件的,也就是他们的爵位不仅可以由子孙继承,而且很大程度上也继承了他们的政治特权,也就是他们的子孙可以继续担任朝廷高官,把持朝廷的军政事务。也就是说,这时候文帝并不是一次性完全剥夺功臣集团的特权,而是逐步往里面掺沙子,来分化和瓦解功臣集团。
所以,到汉景帝继位的时候,虽然已经出现了个别非功臣出身的高级官员,但主体仍然是功臣集团的子孙,也就是二代们。比如周亚夫就是周勃的儿子,灌婴的儿子灌夫这时候地位也比较高,汉朝中央政权仍然大体上在刘氏皇帝和开国功臣集团共享权力的结构之下,实际上有些类似于贵族共和政体,皇权并不绝对。
4.景帝即位之初,对他威胁最大的主要还不是功臣集团,而是关东诸侯,也就是他的叔伯兄弟的那些藩国们。所以,他刚一继位,就和晁错等人筹划着削藩的事情,从而引发了七国之乱。不过,在周亚夫主持之下,这次叛乱只持续了三个月,很快就被平定了。景帝继位之初的第一个目标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也就是打压诸侯王,扩大中央集权。
关东刘氏诸侯王与中央的功臣集团实际上构成了文帝时期的一个国家政治平衡机制,一方面时用诸侯王来制衡朝廷的功臣集团,另一方面也是用功臣集团来震慑诸侯王,毕竟相比之下,功臣集团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经验更丰富。
七国之乱后,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既然诸侯王的威胁已经不存在了,那么相应的功臣集团的权力就必须缩小,否则就会危及乃至侵蚀皇权。此外,这时候汉朝建立已经将近六十年了,皇帝已经经历了汉高祖、汉惠帝、吕后称制和汉文帝四个时期,而功臣集团也延续到了第二代,如果这时候还不能打破功臣集团的政治垄断,皇权就很难扩张。
5.在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本身就需要找一个理由和机会来打压功臣集团。而这时候功臣集团二代的领袖毫无疑问就是刚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功的周亚夫,拿他开刀就能敲山震虎,起到震慑功臣集团的作用。所以,在接到举报之后,周亚夫就被下狱调查,结果他很配合的就自杀了。
在周亚夫自杀之后,汉初军功集团也就步入了衰退期,政治上的特权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开国功臣后人以各种原因被削除爵位,有的甚至被族诛。到汉武帝继位时,功臣集团基本上就已经七零八落了,已经无法继续威胁皇权。这样,汉武帝才能建立起前所未有的皇帝集权制度,之后又北却匈奴,南服百越,成为千古一帝。


司马迁怎样看待周勃父子
周勃父子都是汉朝初期的有功之臣。周勃是诛吕安刘的主要决策者和组织者,为挽救刘氏政权立了大功,所以司马迁把他作为汉初的主要功臣之一列入世家。周亚夫是平定“七国之乱”的汉军统帅,为削弱诸侯王的割据势力和巩固汉王朝的中央政权立了大功。父子二人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有功于汉室,这样的功臣理应受到恩宠与殊荣,...

宋代历史周亚夫是什么样的人
其三,周亚夫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帮着汉景帝贯彻“一石击二鸟”的方针,使梁国蒙受的损失很大,因此梁王刘武每次上朝,都在母亲窦太后和兄长景帝的面前数说周亚夫的坏话。窦太后是从一开始就站在小儿子梁孝王的立场痛恨周亚夫。汉景帝开始时是指使周亚夫这么做的,后来事过境迁,好了伤疤忘了疼,渐渐地也和他的母亲...

古代亚夫的意义,为什么称亚夫
周亚夫(前199-前143),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汉族,沛县(今江苏沛县)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后人但凡提到【亚夫遗风】,其实为的是这件事:汉文帝六年(前158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文帝命宗正刘礼为将军,屯...

历史上周亚夫有没有打胜仗
如即有缓急,周亚夫可任将兵。及汉景帝即位,为车骑将军。景帝前元三年(前154),以太尉身份率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五年后,迁丞相。后因谏废栗太子刘荣等诸事触犯景帝,梁孝王又数言其短,致遭猜忌。后元元年(前143),其子被人告发盗买官器。因受牵连,召诣廷尉,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周亚夫》历史评价与正史事迹,《周亚夫》人物故事小传
吴楚七国之乱暴发,汉景帝封周亚夫为太尉,命其平定叛乱。时叛军势盛,围攻梁国甚急。周亚夫明察军情,果断决策,不救梁国之危,直抵战略要地昌邑(今山东金乡西北),深沟高垒,以逸待劳。同时派兵迂回叛军侧后,断其粮道。叛军攻梁不下,反扑昌邑。周亚夫坚壁不出,待其久战粮绝,被迫撤退时,挥军追击,大破吴楚叛军,不久...

周亚夫军细柳文言文读音
群臣均为之吃惊,以为周亚夫目中无上,傲慢无礼。但汉文帝却不见怪,对周亚夫治军严明大加赞赏。 汉文帝死后,汉景帝继位,暴发了“七王之乱”,叛军号称五十万,近逼京都。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会集大军迎击叛军,只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 周亚夫军细柳这则历史故事,摘自《资治通鉴》。《史记》中也叙述甚详。 [...

为什么称周亚夫是真将军
一、周亚夫是汉朝的一位杰出将领和丞相,他对汉朝有着重大的贡献。在匈奴进犯时,他坚守细柳,军纪严明,得到了汉文帝的赞赏。他提出的战略,成功平定了七国之乱。然而,他因两件事受到皇帝和太后的不满。首先,他拒绝了梁王的援军请求,导致太后对他不满。其次,他反对封匈奴头目为侯,这使得皇帝对他...

亚夫是什么意思
曹操案行诸营,不少士兵出阵围观,唯有徐晃部下军营整齐,将士驻阵不动。曹操暗暗赞叹他有亚夫之遗风。4、周亚夫(前199-前143),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汉族,沛县(今江苏沛县)人。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的军事家,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

以法率军,忠正刚直的周亚夫,有哪个致命弱点?
周亚夫为将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精通兵法,智勇兼全,正确贯彻古代“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按客观规律指挥作战。这个特点,是他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建树丰功伟绩的关键所在。早在刘邦建国之初,就开始大封同姓子弟为王,共保刘家天下。《汉书・诸侯王表》记载每一诸侯...

学习周亚夫的精神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学习周亚夫的精神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现在生活的人们都应该学习周亚夫的一些精神。便于能更好的工作与学习。1、当今时代,每一位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甚至工程设计师、一线工人等等他们的工作岗位就是一道“防线,只要发扬周亚夫的这种敬业精神,恪尽职守,敬业乐业,我们的事业终会取得辉煌的成就。2、新...

扶绥县17563355690: 汉景帝为何要杀周亚夫? -
尧熊康力: 说起西汉的名将,除了大家熟悉的卫青霍去病之外,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周亚夫.周亚夫是汉景帝时期的名将,不仅是汉初名将周勃的儿子,还是平定七国之乱的功臣.但就是这样出身好,功劳大的名将为何会被逼的在狱中绝食吐...

扶绥县17563355690: 周亚夫死后景帝后悔吗? -
尧熊康力: 弄死周亚夫是景帝的安排.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以后,也是比较骄横跋扈的.此时的景帝又在为自己的接班人物色辅佐之人,同时扫清那些对继任者不利的人.周亚夫的无礼,让景帝看出了他绝非可以辅助自己的接班人的人.于是除掉周亚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何来后悔之说.

扶绥县17563355690: 汉景帝为何把周亚夫关在牢里活活饿死? -
尧熊康力: 这是因为周亚夫这个人虽然有一定的军事能力,并且为汉朝立下了相当大的功劳,但是他却没有对皇帝表现出来足够的工具,所以汉景帝很希望把他给弄死,但是周亚夫毕竟为国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用武器把他杀掉判处他直接的死刑,会影响朝中大臣的.人心的,所以呢,只用采用这种办法把他饿死,这样就不算是直接把他给处死了,这样的话呢,在古代的伦理,认识当中算是给周亚服一个善终,这样的话就是皇帝生下了沙子主要负责目的,而又给了重要负一定的面子.不至于过分的激怒朝中的大臣.

扶绥县17563355690: 针对"七国之乱",汉景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
尧熊康力: 景帝立即派中尉周亚夫(绛侯周勃的次子)为太尉,率36位将军迎击吴楚叛军,派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率兵解齐之围,并命窦婴(窦太后堂兄之子)为大将军,驻荥阳督战. 景帝内心却摇摆不定,景帝听信了刘濞之臣袁盎的蛊惑腰斩晁错于东市,并诛其九族.景帝虽诛晁错,然七国仍不罢兵.景帝后悔莫及,武力平叛之心才坚决.周亚夫率汉军很快平定了七国之乱.

扶绥县17563355690: 周亚夫(? - 前143),西汉名将沛县(今属江苏)人周勃之子
尧熊康力: 周亚夫是汉朝开国将军周勃的儿子,可以算是名将之后,他通晓兵法,善于治军,也... 平定七国叛乱,周亚夫功劳很大,赢得了人们的一致称誉,汉景帝也重用了他. 景帝...

扶绥县17563355690: 汉景帝怎么平定的七国之乱? -
尧熊康力: 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濞起兵广陵(今江苏扬州),有众二十余万,还兼领楚国兵.他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并派遣间谍和游军深入肴渑地区活动.吴楚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将闾据守的临淄,赵...

扶绥县17563355690: 七国之乱时什么? -
尧熊康力:[答案]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154年发生的一次叛乱,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 发生的原因是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还有当时的皇后——吕后专权等原因.汉景帝平定了王国叛乱,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

扶绥县17563355690: 周亚夫详介 -
尧熊康力: 继承爵位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的儿子.汉文帝后二年,袭父爵为绛侯.[2] 开始,周亚夫做河内郡守,当时有个老妇人许负,以善于看面相著名.有次,周亚夫请她到自己的官府中,为自己看相.许负对他说:“您的命相比较尊贵,...

扶绥县17563355690: 汉景帝为什么杀了晁错? -
尧熊康力: 晁错出任御史大夫之后,上《削藩策》给汉景帝,提出:“早削,诸侯也反;晚削,诸侯也反,还不如早削.”汉景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景帝三年(前154年)冬天,楚王因为在薄太后丧服期间淫乱,封地被削减;胶西王则因为卖官事件被削地...

扶绥县17563355690: 周亚夫是怎样平叛七国之乱的?
尧熊康力: 汉景帝刘启杀了晁错后,但吴、楚七国并没有停止战争行动,还是继续向长安方向进攻.刘启无奈,只好派精通兵法和作战艺术的太尉周亚夫去平叛.周亚夫率军平叛途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