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79回中,宝玉修改《芙蓉女儿诔》后,黛玉为何忡然变色又满心狐疑

作者&投稿:化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一句悼念词中,能看出黛玉在不在乎晴雯吗?~


红学界一向认可''晴有林风,袭乃钗副''的说法,晴雯死了,林黛玉怎么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如若是这样,那么,晴为黛影这种说法也就不成立了,而且也不符合曹雪芹“草蛇灰线,伏行千里”的创作风格。
第78回,晴雯死后,贾宝玉为其作了《芙蓉女儿诔》,在夜月下,将诔文挂于芙蓉枝上,泣涕念读,这情景刚好被林黛玉撞见,很显然这是作者的刻意安排。请注意林黛玉在此回的出场方式,一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小丫环吓得大叫“不好,有鬼,晴雯真来显魂了”。宝玉细看,却是黛玉。

宝玉问黛玉这诔文是否有要修改的地方,黛玉便拿了原稿细细品读,长篇大论的文章,她只记得一句“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垅中,女儿薄命。”,两人在这一句的修改上,也显现了黛玉与晴雯的情分。
林黛玉对宝玉说,完全可以用现成的真事,贾府所用的都是霞影纱糊的窗隔,于是建议将“红绡帐里”改为“茜纱窗下”。于是有了第一改:“茜纱窗下,公子多情,黄土垅中,女儿薄命。”

但是宝玉不敢用“茜纱窗下”,说是唐突闺阁,意思就是怕辱没了闺阁之名,并特别提到黛玉平日对晴雯甚厚,于是有了第二改:“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垅中,丫环薄命。”。
但是黛玉又不乐意了,说晴雯又不是她的丫头,何况小姐和丫环用词也不典雅。最后有了宝玉的第三改:“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垅中,卿何薄命。”
此句一出,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虽有无限的狐疑乱拟,外面却不肯露出。林黛玉为何会有如此反应,很显然她GET到了这句的精髓。


“红绡帐里”这句出自宝玉,宝玉对于自己的才华一向没有自信,每次作诗,他总是力撑林妹妹,还不忘记自我调侃。但这一句并不是指宝玉是庸才,而是鉴于晴雯的身份,她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微小的尘埃,没有地位甚至没有父母,而像她这样的女孩,在那个时代在贾府并不是个例。这是她俗世的一面。因此,宝玉悼念她用滥熟于世的“红绡帐里”非常合适,亦并无不妥。
但是,黛玉一看,便要将“红绡帐里”改为“茜纱窗下”,俗味瞬间蒸发掉了一半。茜指代红色,也是红楼梦的主色调,女儿红,血的颜色,悲剧的象征,更是青春的热情。

还记得贾母将黛玉窗户的“霞彩纱”改为“软烟罗”吗?前者是绿色,后者是红色。黛玉的更改不自觉的将自己的品性放入其中,正是她口中所说的“现成的真事”。我们也看出,这是作者在自觉的将晴雯之死过渡到黛玉身上,从而引出黛玉的看法。
宝玉在林妹妹面前从不说个“不”字,几乎都是顺从。但是这次,宝玉连说了一二十句“不敢”,他不敢用“茜纱窗下”的原因,是怕唐突闺阁。宝玉说茜纱窗是黛玉的窗,而晴雯是他的丫环,这样就变成了黛玉悼念晴雯了,因此,他将公子和女儿改成了小姐和丫环来与其相配。

正是此处的关键一改,从身份上对她们做了区分,一位贵族小姐悼念一位平民少女,体现出了黛玉对晴雯的悼念之情。
宝玉为了成全“茜纱”新句,宁愿将自己的情感掩埋,成全黛玉的妙句,并且还把情感做了一个移植,从自己身上转嫁到了黛玉身上,这既体现了宝玉的性格,也是作者有意将晴雯的命运转向叙述黛玉命运的关节点。

但是黛玉觉得这样也不妥,晴雯不是她的丫环,即使对她有情,也不能占用宝玉的情感。最后贾宝玉将公子、女儿、小姐、丫环都去掉,直接变成了我和你,即“我本无缘,卿何薄命”,这个卿字,在古代是夫妻之间的爱称,是很私密的称呼。
在林黛玉看来,不论是公子女儿,还是小姐丫环,这都是附加在世人身上的符号,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最后宝玉一改,句中只剩下了“我”和“你”,当脱离了一切的外在形式,还原到两个个体生命的对话时,对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而言,任何外在的压力对于他们都是无所顾忌的,只有“我”和“你”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这句话,又是从宝玉嘴里说出来,黛玉在贾府又面临重重困境,她听后忡然变色,已然是想到了她和宝玉的结局。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种非现实的分离在她的心中翻江倒海,对她的触动很深。
一句话改了三次,共产生了四个版本,仔细品读这四个版本,由俗到雅,由浅入深,从梦想到现实,从晴雯的命运到黛玉的结局,都 一一呈现了出来。贵族小姐也好,平民少女也罢,除却身上的符号,都是彼此的镜子。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她的结局自然是读者关注的重点。
曾有人断言,读不懂林黛玉就读不懂红楼梦,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有些道理。
由于曹雪芹原稿的佚失,《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的故事如何进展,我们无从知晓,但曹公在这部作品运用最多的写作手法就是所谓的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若想知道《红楼梦》八十回后发生了什么,还得从文本入手。通过对诸多伏笔的分析,推测出故事的大概走向。
林黛玉的结局如何?笔者从文本中找出几个证据。

第一条证据就是林黛玉的画册和判词。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来到“薄命司”打开了金陵十二钗的正册。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和后面的判词“堪叹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都是说的黛玉。
在此之前,我们要明白一个前提,在前八十回,贾迎春、晴雯、香菱的判词都已经兑现,这说明,关于十二钗的真正结局,从画册和判词是可以推断出的,并没有那么复杂,也没必要过度的解读。
从林黛玉的画册和判词来看,一个“悬”一个“挂”已经充分揭示了黛玉的死因是悬梁自尽。这一证据如此的浅显,导致很多人都不相信,说曹雪芹怎么可能把女主角结局写的如此直白?
来看香菱的画册和判词:
“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够直白吧。两地生孤木不就是桂吗?伏的是香菱遭薛蟠和夏金桂两夫妻虐待落下病根而死。
再看迎春的画册和判词:
“后面忽见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迎春的结局同样的直白。

第二个证据,便是黛玉的《葬花吟》。
这首作品哀婉动人,借花喻己。明写花,暗写己。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写的是黛玉在贾府的处境。其时宝黛二人情分尚未确定,对方心意还有疑虑,加上金玉良缘从中作梗,导致寄居在贾府的黛玉如身处刀剑之下。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伏的是黛玉的死。父母双亡,家中没有一个至亲,花落黛玉葬,葬黛玉者何人?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伏的是黛玉死在春末夏初之际。

第三个证据,是黛玉的《桃花诗》。
宝玉看到此诗时,便偷偷流下眼泪。并且无论他人怎么说,都断定是黛玉所作,两人真不愧为知音啊。《桃花诗》选段: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从这首诗来看,黛玉自比桃花,“花之颜色人之泪”,桃花总会凋谢,人泪终会流尽。花谢之时就是泪尽之日。伏的是黛玉泪尽,对人生再也没有任何留恋,在一个春尽之日,悬梁自尽,结束了短暂的一生。泪尽的原因,自然是心中的至爱宝玉娶了别人。

第四个证据是宝玉过生日,群芳为其庆祝占花名抽签玩。
黛玉默默的想道:“不知还有什么好的被我掣着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巧了,黛玉抽中的是芙蓉,而睛雯死后也说去当芙蓉花神去了,宝玉伤心之下作了一篇《芙蓉女儿诔》祭奠她。宝玉念罢祭文,黛玉不知从哪冒出来,夸他写的好,可与曹曹娥碑并传的了。又讨论“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这几句怎么改才好。
宝玉道:“我又有了,这一改可妥当了。莫若说:‘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黛玉听了,忡然变色,脂砚斋批语直接点出实诔黛玉也。
晴雯的样貌和性格多多少少都有黛玉的影子。晴雯是怎么死的?被王夫人赶出贾府,气病了,又没人为她请医问药,死后还被王夫人冤枉是得了女儿痨。
黛玉的遭遇呢?会不会是王夫人作主令宝玉和宝钗成婚,并找借口把黛玉“送”出了贾府,帮黛玉找了个婆家,或是为拆散宝玉和黛玉,借口说黛玉的“病”如何如何。
不管王夫人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待黛玉,晴雯的死都预示着黛玉走上绝路最直接的原因是王夫人的棒打鸳鸯。很多人说黛玉是得了肺结核即痨病而死,这是误解,就像晴雯是被冤枉的,黛玉也是被冤枉的。

第五个证据是黛玉的柳絮词《唐多令》。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此词同样是黛玉自身的写照,感叹自己的身世“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伏的是黛玉身死的地点。
那么,红楼梦里有百花州和燕子楼这样一个地方吗?”
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八十回后,贾母还没得及为宝黛二人主持婚事便归天了,王夫人作主将宝玉和宝钗凑成一对,导致黛玉泪尽心死,贾府为了解决黛玉这个麻烦,可能会为其找一个婆家,而这个婆家可能就在别称为百花州这个地方,所住之处是燕子楼。
第二个可能就是曹雪芹故意为之,试想,如果把这两句改成“粉堕大观园,香残潇湘馆”这首词就下乘了。所以,百花州只是一个代称,大观园中的女孩众多,宝玉过生日的时候,姑娘们占花名玩,大家都抽中了自己所属的花,大观园称为百花州也不无道理。
燕子楼就更好解释了,古代的建筑大多会有燕子在屋檐下或屋内筑巢。黛玉所住的潇湘馆自然也有,称为燕子楼也是可以的。此词伏黛玉死在大观园潇湘馆也是没有什么破绽的。

第六个证据是第七十六回,黛玉和史湘云中秋夜联诗。
两人你来我往,佳句不断,当湘云吟道“寒塘渡鹤影”之后,黛玉深思熟虑后用了“冷月葬花魂”这句才对上。
笔者认为“冷月葬花魂”伏的是黛玉死亡的时间。前面分析过,黛玉死在春尽之日,这冷月预示的是具体的时间,就是晚上。只有当夜深人静,月挂中天,丫鬟婆子都睡了,值夜的也在打盹,黛玉在得知宝玉和宝钗成婚的消息后,万念俱灰之下,才选择了悬梁自尽。
根据以上证据,黛玉的结局已经比较明确了。那就是在贾母死后,王夫人作主令宝玉和宝钗成婚,或许有或者没有将黛玉“送”出贾府,黛玉得知消息后,万念俱灰,于一个春尽之日,冷月之时,在“百花州”的“燕子楼”里悬梁自尽而死,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黛玉为什么没有选择坚强的活下去,而是选择了这条绝路,是因为接连受到重大打击后身患抑郁症。
当然,全书关于黛玉结局的伏笔不只这六处,大家细心寻找还会有更多新的发现。这也是大家阅读《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的一大乐趣吧。

因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女儿命薄”是一句谶语,敏感的黛玉立刻感觉到了,这句话在冥冥之中预示着她的结局。

因为改了之后好像变得写黛玉自己

按《红楼梦》小说情节,《芙蓉女儿诔》是贾宝玉用来诔丫鬟晴雯的。然细思发现,此诔内容多有与晴雯身份不合之处。脂批暗透,此诔“名为诔晴雯,实为诔黛玉也。”在“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处庚辰本有夹批曰:“观此句,便知诔文实不为晴雯所作也”。
红学家们都认为晴雯是林黛玉的影子,《芙蓉女儿诔》表面上是诔晴雯,实际上是诔林黛玉。诔文中原来的“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陇中,女儿命薄!”改成“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后,连林黛玉都陡然变色,满腹狐疑,感到是在诔自己的了。
我认为作者原来的计划,这篇诔文肯定是用在诔林黛玉的。理由如下:
(1)
芙蓉女儿诔是最体现贾宝玉文采的一篇诗文,林黛玉是贾宝玉心目中占第一位的女性。只有祭奠生平第一知己林黛玉才能激起他的满腹怨恨,吐出如此文才的作品来。
(2)
很多内容安在晴雯身上不合适。如“花原自怯,岂奈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联系到葬花词,只能是描述黛玉。晴雯平时没有那么多愁善感。晴雯连字也不认得,宝玉用这样一篇文绉绉到了极点的诔文去祭她,不是与她开玩笑吗?

传说中的谶语~~本来是诔晴雯的却变成诔黛玉了


红楼梦的每一回情节概括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贾母怜爱黛玉如宝玉;宝钗来后,人多倾向之,黛玉不忿;宝玉视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亲密后生口角。 贾母等去宁府赏梅。秦氏(乃贾母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领宝玉去她房中安睡。梦中观看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及又副册。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举报| 答案纠...

红楼梦回目大全集《1-120回》
第56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57回 慧紫娟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第58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第59回 柳叶渚边嗔莺叱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第60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出茯苓霜 第61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第62回 憨湘云醉眠...

红楼梦大结局中各个人的下场?
宝钗和宝玉结合后怀有一子,名贾桂,寓意为‘兰桂齐芳|’独守空房,抚养儿子。宝玉出家做了和尚。黛玉是在宝玉宝钗的新婚夜焚诗稿,断痴情,呕血身亡。元春出场已是宫妃,又被贤德妃,后因中年发福痰疾去世,终年43岁。贾探春远嫁他乡。贾迎春因父亲贾赦欠了孙家5000两银子,而被父亲嫁到孙家,被中山...

红楼梦每回梗概
宝玉的姐姐贾元春十几岁就入宫当才女,后来被选为贵妃,家里为了她回家省亲,修盖了一座很大很豪华的花园,叫“大观园”,里面楼台亭阁、山水花鸟,样样都有,元春叫家中的姐妹寡嫂以及在姐妹丛中长大的宝玉,一起住进园中,宝玉住的是“怡红院”,黛玉住的是“潇湘馆”,宝钗住的是“蘅芜院”。景致优美的园林,又住了...

四大名著章回名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红楼梦人物分析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开篇交待《石头记》(红楼梦)的来由:一僧一道携无缘补天之石(通灵宝玉)下凡历练,逢姑苏甄士隐。甄士隐结交并接济了寄居于隔壁葫芦庙内的胡州人氏贾化(号雨村)。某日,贾雨村造访甄士隐,无意中遇见甄家丫鬟娇杏,以为娇杏对其有意。中秋时节,甄士隐于家中宴请贾雨村,得知贾雨村...

红楼梦每章概括
第1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2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3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4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第5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第6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老老一进荣国府 第7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

关于红楼梦好句
1、通灵宝玉反面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后面。但其真体最小,方从胎中小儿口中衔下,今若按式画出,恐字迹过于微细,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所以略展放些,以便灯下醉中可阅。今注明此故,方不至以胎中之儿口有多大怎得衔此狼蠢大之物为诮。2、水蛇腰,削肩膀,钗軃鬓松...

红楼梦的好词
百依百顺(79回)、翻天覆地(105回)、横行霸道(9回)、眉开眼笑(2回)、一模一样(62回)、无法无天(33回)、终身大事(8回)、心神不定(16回)、美中不足(5回)、称心如意(57回) 哀哀欲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 耳边风 (清·曹雪芹《红楼...

原著红楼梦结局是什么
问题一:曹雪芹原著的红楼梦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小说结局就在第五回的判词里 央视87版的结局是最贴切的 可以看看 总的来说曹雪芹判词中的结局与高鹗续写的结局还是有很大出入的 概括来讲判词中的结局应该是 宝玉出家 宝钗守寡 探春远嫁 惜春出家 曹雪芹的原意是这些人物都很悲惨 但是高鹗又给弄喜庆了点 问题二...

山亭区19496157173: 《红楼梦》中,宝玉曾作《芙蓉女儿》来凭吊一位红颜知己,简述她临终时宝玉前来看过的经过 -
晨斌复方: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晴雯死后,贾宝玉相信丫鬟说的晴雯作了芙蓉神,因作《芙蓉女儿》,诗文刚好被黛玉听见,两人一起改诗,最终宝玉将“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垄中,女儿命薄”之句,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

山亭区19496157173: 红楼梦80回到120回每十回概括 -
晨斌复方: 第一到十回 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士隐与贾雨村结识.英莲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雨村娶士隐丫头娇杏.雨村给林如海女儿林黛玉教书.冷子兴和贾雨村谈论贾府危机.黛玉母逝进贾府;凤辣子出场;宝黛初会.雨村补...

山亭区19496157173: 形容晴雯美丽的话我记得有一句好像是夸晴雯的娇媚,多一分.少一分.,请记得的亲告诉我,谢谢! -
晨斌复方:[答案] 这句话很可能不是出自《红楼梦》的文本叙述中,而可能是从古自今一些热爱《红楼梦》的文人写的.不过,在《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宝玉为晴雯写的《芙蓉女儿诔》中的“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一句最能概括晴雯的美貌.另在其判词中的“风...

山亭区19496157173: 《红楼梦》中最长的诗名《芙蓉女儿诔》,是谁为谁写的 -
晨斌复方: 晴雯死后,公子情深的贾宝玉为芙蓉之神作《芙蓉女儿诔》.《芙蓉女儿诔》是为晴雯而作.

山亭区19496157173: <<红楼梦>>五十回以后的梗概,100到200字 -
晨斌复方: 女娲炼石补天,有一颗石头未用,这石头修炼通灵,由一僧一道变幻为美玉,带入尘世历练.适逢神瑛侍者对一株绛珠仙草有浇灌之恩,后来又动了凡心下凡游历人间,绛珠仙草后修炼成女体,闻讯亦随之下凡,打算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山亭区19496157173: 红楼梦经典故事 -
晨斌复方: 有一天,宝玉的“宝玉”突然不见了,丫头仆人们园里园外寻了个遍也没找着,贾母王夫人着急,派人到外面贴寻物启事,有些人为得赏钱,就做了个假的来哄骗,贾宝玉闹出了“假宝玉”,宝玉渐渐的痴呆疯颠起来,接着元春病故,王夫人作...

山亭区19496157173: 形容晴雯美丽的话 -
晨斌复方: 这句话很可能不是出自《红楼梦》的文本叙述中,而可能是从古自今一些热爱《红楼梦》的文人写的.不过,在《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中宝玉为晴雯写的《芙蓉女儿诔》中的“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一句最能概括晴雯的美貌.另在其判词中的“风流灵巧招人怨”也从侧面反映了晴雯的美貌.另外在抄检大观园的故事情节中都有相对应的描写.

山亭区19496157173: 跪求红楼梦第七十八回简介(350字左右) -
晨斌复方: 打发走晴雯等,王夫人有找个机会向贾政回明晴雯的种种不是.贾母虽一向喜欢晴雯,却也无奈;又听说袭人的种种好处,便对宝玉身边的事放了心.王夫人和凤姐劝宝钗再回园里住,终未成功.而宝玉看到宝钗已去,有想到晴雯、司棋等人,心中正伤感时被贾政叫去.原来众人正谈论“风流携逸,忠义慷慨”的林四娘,兴致所到,贾政便命宝玉、贾环和兰儿分别作诗一首,赢得众人的一致赞赏.晴雯死后,宝玉伤感不已,做《芙蓉女儿沫》祭祀.正准备回去,不想从芙蓉花中走出一人,把他吓了一跳. “沫”字还要在这基础上两横中间再加一横 因为我打不出来 所以在着亲你说下 莫怪莫怪- -

山亭区19496157173: 红楼梦的第78回的主要内容150字左右? -
晨斌复方: 老学士闲征诡画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芳官等去后,王夫人去贾母处省晨,见贾母喜欢,回明晴雯之事,贾母说诸丫头模样爽利言谈针线不及晴雯.王夫人说晴雯不大沉重,美妾也要性情和顺举止沉重的才行,故选中袭人. 宝玉回来,说这次去会客作诗不但未丢丑,还得了许多东西.宝玉从小丫头口中得晴雯已死. 宝玉见园中去了司棋等五个,又去了宝钗一处……大观园不久要散,悲痛不已,只想与黛玉、袭人可能会同死同归.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睛雯.

山亭区19496157173: 《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个人是谁 -
晨斌复方: 一种说法: 第一个是宝玉和黛玉. 我觉得他们是分不开的.都都敢于不尊礼教,追求自由爱情.而且看不起当时的追逐功名利禄的世风.更为注重修身. 另外宝玉更有叛逆性,他有平等思想,竟然把女儿致于男儿之上,说女儿是水,男人就是浊物,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