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创作背景

作者&投稿:扈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史成汉的:我与地坛的写作背景~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是文章的一、二两部分,从内容上看是紧密联系的,第一部分是写了我与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写了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下我与母亲的故事,从主题思想上看,也是浑然一体,地坛使我平和豁达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母亲使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么活的问题。地坛、母亲,都给过我生命的启示,可以这么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心中永远的地坛。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小说《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礼拜日》《舞台效果》等。还有散文集《爱情问题》《学习对话》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做“方泽坛”,坐落在北京老城的东北角安定门外路东,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清朝乾隆时又加以扩建,是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呈方形,象征大地,主建筑是“皇祗室”和拜台。“皇祗室”中设地神牌位,拜台为二层方台,四周开沟贮水。此外还有神库、神厨、斋官、宰牲亭、祭器库等建筑。每年夏至,皇帝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辛亥革命后祭祝活动废止。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平民公园”,但是在战乱年代,此处曾被驻军占用,园内建筑屡遭毁坏。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等原因,园址荒芜。现在皇祗室、拜台、斋宫等主要建筑保存尚好,恰如作者所说,“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近些年来,这座古园又获得新生,经过整饬,成为现代化城市里的一座闹中取静的公园,是人们晨昏锻炼身体和休闲的好去处,每年春节还在园中举行大型的“庙会”活动。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课文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第二两个部分。所选部分涉及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作者在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于生死的深沉思考,一个问题是作者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史铁生和地坛总是有着一些深刻的联系。“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 ”,这是那著名的《我与地坛》中开篇第一句话。直到他 2002 年刚刚出版的新书《病隙碎笔》,他还是对地坛唠唠叨叨、念念不忘。读中学的时候,我看了《我与地坛》,就想象那 荒芜冷落古迹,野地将怎样延展,老柏树怎样成长,花儿怎样开放,还有朱漆剥落成何等惨状,雕栏着了怎样的风霜。我盼望着看看地坛,盼望了三年。三年间也有过几次从南京出发停留北京的机会,但每每还是和地坛错过了。于是,盼望就成了一块心病,隐没在心里,很少敢向别人提及,因为这太耗费我解释的工作,毕竟,解释史铁生,解释地坛,解释史铁生的地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来北京上学的冬天,偶然遇见了一个愿意陪我游荡北京城的朋友,他问:“ 你想去哪儿?”“地坛。”我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说了这心病,于是就去了。如今的地坛已经不是一个荒芜的故园了,商业文明带来的开发热潮冷酷的嘲弄着历史和古迹,地坛是幸运的,并没有太多人有心情跑来看这么一个古园。所以,除了一个冰雕展览,并没有什么生硬牵强的开发。天气太冷了,游客也少,所以光秃秃的树还是能激发人的灵感,我想史铁生并不是随意就选择了地坛,地坛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意象或者寓言成为史铁生创作的一个象征,这个寓言如此切合史铁生的创作,几乎成为再造了一种“文化景观”,吸引着和我有同样阅读体验的人们。那么,史铁生为什么选择地坛?
  地坛是一个祭坛。这不是废话。四百年的时间里面,一个国家高贵的王者仰仗着这样的祭坛,祭奠,并获得神明的庇佑,从而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一个又一个至高无上者在这里敬拜、屈膝,向神明宣告自己的无能为力,宣告自己是有限的,向神明俯首。这样的敬拜是一个重要的姿态,表明再高明的君王还是要从上天那里获得权利,获得保护,祈求是必须的,祈祷是必须的。更进一步说,这样的姿态实际上隐含着一种人类社会的残缺和病态,我们需要另外的力量来插手,否则我们就可能陷入困境或者迷途,我们面临着许多终极的困境,我们自己无能为力,这就是祈祷和祭祀的必要了。
  史铁生是敏感而有历史感的人。与地坛相关的“人类的残缺”和“无力”正好切合着他的创作背景。他 20 岁出头就因为意外事故双腿残疾,成为“残疾人”。生活一下子停顿、并且转向。失业、失恋,连串的打击让他一度精神压抑。直到写作,并且比较成功,成了家。几年前,史铁生又身患尿毒症,天天透析。他说他的职业就是生病,业余写作。
  所以,史铁生首先是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对于自己的审视和剖析使他看到个体生存的困境,并且开始反思人心灵的残疾。正如他所说:上帝是要用残疾人证明人的残疾。史铁生的生活面对的是比较彻底和绝对的“无能为力”,对此,一般人很难有他那样深切的体验和思索。于是,史铁生就和地坛有了某种超越地理联系的内在精神渊源。地坛隐喻着残缺、无力,而史铁生遭遇着残缺和无力。可以说,史铁生和地坛是精神上的弟兄。
  残缺也可以是美的,或者说,残缺更可能是美的。悲剧的美就属于此类。但是,地坛和史铁生又有着重要的区别:地坛是美的,这一点在我走进地坛的那一刻就确信无疑了。地坛的魅力是因为所谓“距离感”。历史的疏离,由于疏离营造出的神秘,以及关于天、帝王、人的种种庄严的遐想都构成了地坛的美。史铁生的文字也是美的。这种美不同于地坛的神圣庄严,他文字的美更多是一种对于残缺和苦难的思索和体认。不是膜拜,而是人和命运之神的窃窃私语。不是疏离,而是对于人生艰难本质的触摸。
  由此看来,史铁生创作中浓厚的地坛情结就并不是偶然。他创作的美感的来源不是完美,不是来源于人类的斗志昂扬,不是来源于生活的欣欣然,而是来源于残缺不全,来源于受挫。在残缺和受挫之中,史铁生洞见人生的真相。这正是地坛赋予人们的思考。
  内在的心灵取向
  地坛被设计成圆形,实在也是有着一种深刻的象征:这是一个封闭的模型,不同于山川,不同于河流,不同于各种散落的亭台楼阁,它给人的印象不是敞开,不是兴奋的四处张望。相反,圆形的封闭表明地坛暗示着集中精力,心无旁骛,专心与神明沟通。所以,地坛是内向的。
  那么,史铁生呢?史铁生的创作是直逼人的心魂的。《务虚笔记》就是很好的一个证明。

《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一万三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看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作者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赛罕区17848913649: 我与地坛(201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 搜狗百科
邬嵇多维: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赛罕区17848913649: 史铁生为什么要写《我与地坛》?越深刻越好. -
邬嵇多维:[答案] 他在他最热血的年纪突然就失去了双腿,这对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无疑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他开始消沉,感到人生的无望,整日流连于家附近的地坛不知何去何从.他亲爱的妈妈,看到儿子这样也愁足了心.他写这篇文章第一是为了...

赛罕区17848913649: 《我与地坛》人物介绍 -
邬嵇多维: 写作背景作者是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赛罕区17848913649: 我与地坛名词解释 -
邬嵇多维:[答案] 首先说明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写作背景 其次,说明文章的主要内容 最后,可以说一说文章的艺术手法,写作技巧之类的 嗯,我们老师说过,一般名词解释都是分三点来写的,最起码我考试是分三点进行名词解释的

赛罕区17848913649: 我与地坛的简要概括 -
邬嵇多维: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在《我与地坛》一文中,除了我们在节选为课文的部分里所见到的内容外,作者还写了在古园中的见闻和所遇到的人与事,述说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对于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

赛罕区17848913649: 分析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以及表现主题的艺术方式. -
邬嵇多维: 分析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以及表现主题的艺术方式.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1)《我与地坛》以北京的地坛公园为背景,通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坛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凝神冥想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