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的?

作者&投稿:字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具体一些)~

有这么几段时期:
1、顺治十二年之前,并没有海禁。
2、顺治十二年海禁,顺治十八年颁布迁界令,直至康熙二十三年才开海。这段时间的海禁,主要是为了对抗郑氏的海军。康熙二十三年开海后,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四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称为“四口通商”。
3、康熙五十六年部分海禁(禁止与南洋贸易),雍正五年开禁放洋。这段时间的海禁,主要是由于康熙担心米谷的大量出境会造成不良后果。
4、乾隆二十二年,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三口,只允许广州一地为通商口岸,称为“一口通商”。
5、1842年,《南京条约》,“广厦福宁上”,五口通商。在这之后,清朝的门户就逐渐打开了。
由此可见,清朝全面的闭关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不过话说回来,清朝对出海贸易控制十分严格:
限制外国商人的行为(例如乾隆二十四年颁布的“防夷五事”);
限制中国商民的出海贸易(例如禁止私人出海);
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例如乾隆二十二年起,严禁粮食、五金、书籍的出口);
推行牙行制度和公行制度,垄断对外贸易(例如广州“十三行”)。

有这么几段时期:
1、顺治十二年之前,并没有海禁。
2、顺治十二年海禁,顺治十八年颁布迁界令,直至康熙二十三年才开海。这段时间的海禁,主要是为了对抗郑氏的海军。康熙二十三年开海后,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四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称为“四口通商”。
3、康熙五十六年部分海禁(禁止与南洋贸易),雍正五年开禁放洋。这段时间的海禁,主要是由于康熙担心米谷的大量出境会造成不良后果。
4、乾隆二十二年,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三口,只允许广州一地为通商口岸,称为“一口通商”。
5、1842年,《南京条约》,“广厦福宁上”,五口通商。在这之后,清朝的门户就逐渐打开了。
由此可见,清朝全面的闭关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不过话说回来,清朝对出海贸易控制十分严格:
限制外国商人的行为(例如乾隆二十四年颁布的“防夷五事”);
限制中国商民的出海贸易(例如禁止私人出海);
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例如乾隆二十二年起,严禁粮食、五金、书籍的出口);
推行牙行制度和公行制度,垄断对外贸易(例如广州“十三行”)。

1723年(雍正元年),因与罗马教廷间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白热化,雍正帝禁止天主教,不许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国内传教,并限制贸易,被视为锁国的开始。

到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

清代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鸦片)的英国商人,马克思曾在他的文章中接受了这一观点,后来这一观点于20世纪50年代纳入了当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写入了教科书,并且形成了一个观点认为“清代闭关锁国”。

拓展资料:

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也因此中国的整体国力及发展落后予西方国家。

其正面影响是从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限制了猖獗的海上走私以及海盗行为。对沿海地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负面影响是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致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闭关锁国



应该叫海禁,闭关锁国是后来人对这一政策的贬义称呼。明朝就有类似政策,清朝开始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两百多年来,乾隆的这道圣旨一直被视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祸根。那么,当时正值鼎盛时期的大清帝国,为何会有这种举动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防范郑成功反攻,清朝实行海禁政策   原来早在明朝败亡后,郑成功等政治势力一直矢志反清复明,并长期依靠海上力量与清朝周旋。据史料记载,一些西方人士曾直接参与南明政权与清朝的军事斗争;而郑成功也曾向日本的德川家族请求过援助。因此,自清朝立国以来,就一直厉行闭关政策,只不过在乾隆之前,其主要意图是隔绝大陆与台湾郑氏抗清力量的交往,并防范新的反清力量集聚海上。   1655年6月,在闽浙总督的建议下,清政府严令禁止官民擅自出海贸易,违者按通敌罪论处。如果有人胆敢出洋将违禁货物贩往外国,或“潜通海贼(即郑成功)”,都将交给刑部治罪。人们即使将船只租售给洋人,也属重罪。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政府认为郑成功能够多次在沿海袭击清军,就是因为沿海人民支持和接济了他。为了断绝沿海居民与郑成功的联系,清廷又连下三道迁界令,将东南沿海的村庄居民全部内迁50里,房屋、土地全部焚毁或废弃,不准沿海居民出海。清政府规定:凡将牛马、军需、铁货、铜钱、绸缎和丝棉带出境贸易者,杖一百;若将人口或兵器偷运出境者则处以绞刑。清朝收复台湾后,康熙皇帝在1685年曾一度开放海禁,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 南巡目睹洋商纷至,乾隆发布锁国命令   乾隆即位后,在海禁方面基本上沿袭了先祖的政策。18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开始工业革命,其海外贸易日益扩张。特别是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首的西方商人,一直强烈渴望寻找机会打开中国市场。当时,在中国沿海的4个通商港口,前来进行贸易与投机的洋商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南洋一带也经常发生涉及华人的事端,这些情况很快引起了清朝政府的警觉和反感。   乾隆五年(1740年),荷兰殖民者在南洋的爪哇大肆屠杀华侨,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红溪惨案”。消息传来后,举国震惊。同时,澳门等外国人聚集的地方也经常有洋人犯案,使一向厌恶司法纠纷的清政府不胜其烦。另一方面,当时的英国商人为了填补对华贸易产生的巨额逆差,不断派船到宁波、定海一带活动,企图就近购买丝、茶。巧合的是,乾隆皇帝十分热衷于到江南一带巡游。据说当乾隆第二次南巡到苏州时,从地方官那里了解到,每年仅苏州一个港口就有一千多条船出海贸易,其中竟有几百条船的货物卖给了外国人。乾隆还亲眼看到,在江浙一带海面上,每天前来贸易的外国商船络绎不绝,而这些商船大多携带着武器,他不禁担心宁波会成为第二个澳门。于是在1757年南巡回京后,乾隆断然发布了那道著名的圣旨,并规定洋商不得直接与官府交往,而只能由“广州十三行”办理一切有关外商的交涉事宜,从而开始实行全面防范洋人、隔绝中外的闭关锁国政策。 挑战清朝封关政策,洋商驾船北上告御状   就在乾隆闭关锁国的圣旨发布后不久,一起由英国东印度公司挑起的讼案,又进一步坚定了乾隆皇帝的决心,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洪任辉事件”。   英国人洪任辉,原名詹姆士·弗林特,当时是东印度公司的一名翻译。1755年,在东印度公司的指示下,洪任辉带领商船前往宁波试航,希望扩大贸易范围,开辟新的贸易港。当他们抵达宁波港时,受到当地官员的热烈欢迎。更令他们惊喜的是,浙海关关税比粤海关低,各种杂费也比广州方面少很多。于是,在此后两年中,英国东印度公司屡屡绕开了广州口岸,派船去宁波贸易,致使粤海关关税收入锐减。两广总督等官员急忙向乾隆上奏,希望禁止洋船前往宁波贸易。本就对外商没有好感的乾隆皇帝便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不料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颇感无奈的乾隆只好在1757年关闭了宁波等地的口岸,只留广州一口通商。 :

有这么几段时期:
1、顺治十二年之前,并没有海禁。
2、顺治十二年海禁,顺治十八年颁布迁界令,直至康熙二十三年才开海。这段时间的海禁,主要是为了对抗郑氏的海军。康熙二十三年开海后,指定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四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称为“四口通商”。
3、康熙五十六年部分海禁(禁止与南洋贸易),雍正五年开禁放洋。这段时间的海禁,主要是由于康熙担心米谷的大量出境会造成不良后果。
4、乾隆二十二年,关闭漳州、宁波、云台山(今江苏连云港)三口,只允许广州一地为通商口岸,称为“一口通商”。
5、1842年,《南京条约》,“广厦福宁上”,五口通商。在这之后,清朝的门户就逐渐打开了。
由此可见,清朝全面的闭关的时间并不是很长。

不过话说回来,清朝对出海贸易控制十分严格:
限制外国商人的行为(例如乾隆二十四年颁布的“防夷五事”);
限制中国商民的出海贸易(例如禁止私人出海);
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例如乾隆二十二年起,严禁粮食、五金、书籍的出口);
推行牙行制度和公行制度,垄断对外贸易(例如广州“十三行”)。

早在明朝是明成祖为了防止远逃海外的允文回国讨回他的皇位就实行了海禁 清朝是有康熙皇帝开始的 雍正 乾隆时期都 积极仿效 因为如此中国在短短的一、二百年间就与世界拉开了距离

闭关锁国
词 目 闭关锁国

发 音 bì guān suǒ guó

释 义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出 处 《周易·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示 例 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西学东渐开了先河。(柯灵《<近代文学丛谈>序》)

“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清王朝严格限制和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清朝统治者的短视和无知是“闭关锁国”的直接原因

2、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对外来商品有较强的抵制作用,这是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3、清朝统治的需要。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系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它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因为闭关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统治者愚昧无知,妄自尊大,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闭关锁国是哪个朝代
闭关锁国发生在明朝和清朝时期。以下是对闭关锁国的 闭关锁国是指明清两代对外实行的一种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明朝中后期,由于海禁政策的实施,开始逐渐限制对外交流。到了清朝,特别是清朝晚期,闭关锁国的政策更为明显,限制对外贸易和交往,仅在广州等少数地方开放贸易口岸,并设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

中国闭关锁国从什么时候开始
没有明确的时间点,明末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时就已经开始实行闭关,认定中国清代前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一、明朝时期实施海禁 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贡除外) 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

明朝闭关锁国多少年
问题四: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的,哪个皇帝? 对于此问题没有确切时间,也不可能确定到某个时间点上,只能是大体时间:明末倭寇骚扰我东南沿海时就已经开始实行闭关,清王朝入主中原后为避免沿海人民支援郑氏(成功)反清复明,更是“寸板不得下海,片帆不得入口”,而且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百里,以免郑氏劫掠沿海物资...

闭关锁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没有明确的时间点,明末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时就已经开始实行闭关,认定中国清代前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认定中国清代前期实行了"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

哪朝皇帝使用闭关政策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开始闭关政策了,到了中后期因为倭患便完全闭关锁国了。

闭关锁国是什么时候
闭关锁国始于明朝嘉靖年间。下面是详细解释: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主要指的是明清时期实行的一种对外交往限制政策。这一政策的形成有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明朝嘉靖年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面临外来海上威胁的情况愈发严重,因此在海上进行了一系列防务建设和封锁措施。这一时期的闭关锁国主要是为了...

闭关锁国最早在什么时候
清朝 政府开始禁教,不许外国 传教士 进入中国国内传教,被视为锁国的一部分。到 1757年 ( 乾隆 二十二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 广州 一地外,停止 厦门 、 宁波 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 一口通商 ”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 清政府 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是从明朝开始的。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自元朝开始的海禁政策 。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贡除外)。 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

我国古代闭关锁国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哪些影响?
闭关锁国,可以说的上是我国历史中饱受诟病的一笔,不少人直到如今都对闭关锁国这一曾经的政策有诸多不满。那么我国曾经闭关锁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闭关锁国又造成了哪些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我国古代闭关锁国是从清朝开始,但实际上这只是因为闭关锁国这一政策的坏处在清朝得到了最大体现,而且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的朝代有哪些,对外开放的朝代有哪些?
闭关锁国的朝代有明朝和清朝,正因为两个朝代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差点让中国毁灭。而开放的朝代最典型的就是唐朝了,那时候是真正的万国来朝,还有很多国家的留学生,包容开放是唐朝的特点。

嵩明县13233451408: 清朝什么时候开始闭关锁国的? -
员湛一君: 早在明朝是明成祖为了防止远逃海外的允文回国讨回他的皇位就实行了海禁 清朝是有康熙皇帝开始的 雍正 乾隆时期都 积极仿效 因为如此中国在短短的一、二百年间就与世界拉开了距离

嵩明县13233451408: 清朝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闭关政策 -
员湛一君: 康熙年间开始 1683年清朝攻占台湾后,康熙接受东南沿海官员请求,停止了清初的海禁政策.但是康熙的开海禁是有限制的,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不许与西方贸易.康熙曾口谕大臣们:“除东洋外不许与他国贸易”,并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 .而且此时日本的德川幕府为了防止中国产品对日本的冲击,对与清朝的贸易采取严格的限制.因此,此时的海外贸易与明末相比,已经大为衰弱.到了乾隆以后,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 直到1848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放5处经商口岸,被迫结束闭关锁国政策.

嵩明县13233451408: 闭关锁国最早在什么时候 -
员湛一君: 最早在明朝,真正的锁国是在清朝1723年 ( 雍正 元年),因与罗马教廷间有关 中国礼仪之争 的白热化, 清朝 政府开始禁教,不许外国 传教士 进入中国国内传教,被视为锁国的一部分.到 1757年 ( 乾隆 二十二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 广州 一地外,停止 厦门 、 宁波 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 一口通商 ”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 清政府 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嵩明县13233451408: 清朝是从乾隆开始闭关锁国的吗
员湛一君: 是的.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一切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政策.

嵩明县13233451408: 清朝闭关锁国的形成过程 -
员湛一君: 清初,为了削弱、消灭郑成功等抗清力量一度实行海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平定台湾.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正式开海,准许百姓对外贸易,并在“粤东之澳门(一说广州)、福建之漳州府、浙江之宁波府、江南之云台山”分别设立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作为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的机构.江浙闽粤四大海关总领各自所在省的所有海关口岸,通常下辖十几至几十个海关口岸.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以海防重地规范外商活动为理由,谕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广东通商,是谓“一口通商”.直至鸦片战争后的1842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被迫向英国“五口通商”.

嵩明县13233451408: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
员湛一君: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是从明朝开始的.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自元朝开始的海禁政策 .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贡除外). 明永...

嵩明县13233451408: 康熙前清朝还是比较开放,为何到了雍正就开始闭关锁国? -
员湛一君: 因为乾隆比较骄傲自大,认为大清国物产丰富什么都不缺,为了防范外国人的渗透,减少麻烦,他就下令闭关锁国只留下广东进行外贸交易.

嵩明县13233451408: …急需帮忙、急需帮忙历史上中国是从几几年开始闭关锁国的
员湛一君: 1839年6月

嵩明县13233451408: 清朝是哪个皇帝下令“闭关锁国”的? -
员湛一君: 闭关锁国政策: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 所以清朝乾隆年间就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