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乐不思蜀发生在哪一年?

作者&投稿:爰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演义的乐不思蜀指的是哪个故事~

刘禅的故事、详细如下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魏帝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其实阿斗当时也是为了自保,若是刘禅也是表现出十分怀念蜀国的样子,那司马昭很可能出手杀了阿斗、以绝后患。

“蜀”三国时期的蜀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渊追谥)刘禅。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在旁的人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不能辅佐,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么能吞并他呢。”
有一天,司马昭问他说:"是否会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国。”知道了这事,随侍刘禅的郤正就指点他说:“如果司马昭再问起时,你应哭泣著回说:‘先人的坟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后来司马昭再次问他时,刘禅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话回答。司马昭于是说:“为何像是郤正的语气呢?”刘禅听了大惊,睁眼望著司马昭说:“您的话确实没有错。”左右的人都笑了。
对于原故事的解读,也有一种历史客观的讲法,当年刘备死前曾问诸葛亮刘禅如何?诸葛亮曾夸奖刘禅大智若愚,可见刘禅并非庸碌之人更非“扶不起的阿斗”根据这一情况看,蜀国灭亡并不能光怪刘禅,而许多历史爱好者曾分析“乐不思蜀”是为了保命,是刘禅在司马昭面前“作秀”来表现自己的无能,唯有留得青山不怕没柴烧嘛~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来形容有些人安于现状,乐而忘返。还形容有些人乐而忘本。

是成语没错,而且很经典。
“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者表示身处幸福之中却忘了过去的痛苦。
典故出于《三国志·蜀书·后主禅传》。三国末期,魏国灭蜀后,蜀后主刘禅被迫迁居到洛阳。司马昭为了试探刘禅是否有复国之意,于是请刘禅喝酒,席间特意安排表演了蜀地的舞蹈,当时在场随刘禅一起被迫迁居洛阳的前蜀的大臣看了都感触颇深,十分难过,可是刘禅却毫不在意,还笑嘻嘻地欣赏。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感慨地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随后司马昭问刘禅想不想蜀国,刘禅高兴地说:“此间乐,不思蜀!”

“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者表示身处幸福之中却忘了过去的痛苦。
典故出于《三国志·蜀书·后主禅传》。三国末期,魏国灭蜀后,蜀后主刘禅被迫迁居到洛阳。司马昭为了试探刘禅是否有复国之意,于是请刘禅喝酒,席间特意安排表演了蜀地的舞蹈,当时在场随刘禅一起被迫迁居洛阳的前蜀的大臣看了都感触颇深,十分难过,可是刘禅却毫不在意,还笑嘻嘻地欣赏。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感慨地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随后司马昭问刘禅想不想蜀国,刘禅高兴地说:“此间乐,不思蜀!”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时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当年的阿斗扶不起来,最后蜀国被魏所灭,刘禅也成了俘虏,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用这个词语来形容热恋中的人忘记了自己的朋友.

265年前


三国小故事
失街亭 就是在空城计之前了,马谡自告奋勇去守街亭,结果反了低级错误。被司马懿打败。蜀军被断了咽喉之路。被迫撤兵。斩马谡 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非常生气。想起了刘备临死前嘱咐他的话“吾观马谡,言过其实也”。后悔不已。悲痛了斩了立了军令状的马谡。舌战群儒 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还很小,...

要100至150字的成语故事7个,字数必须少。我有急用!!快快!!!多了不给...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来形容有些人安于现状,乐而忘返。还形容有些人乐而忘本。 南柯一梦 这个成语来源于公元九世纪中国唐代作家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 有一个叫淳于棼的人,平时喜欢喝酒。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晚风习习,树影婆娑,是一个乘...

成语故事的典故和意思
” 宋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品行高超,一般的人不能了解,所以有人说三道四。 “和”(音贺)指跟着别人唱;“寡”是少的意思。 这个成语后来比喻言论、作品很深,能理解的人很少。有时也用来讽刺别人自命不凡。 乐不思蜀:故事发生在三国,涉及人物是刘禅,司马昭.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

这个故事出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里面还有好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关云长刮骨疗伤”三国的故事荟萃人口,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出自三国的故事几乎是张口就来。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桃园三结义 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

少见的中国成语故事(有寓意),如:乐不思蜀,映雪读书等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

三国演义的故事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

有关三国成语小故事
孔明对此却早有所备,他用火攻将乌戈国兵士皆烧死于一山谷中。孟获第七次被擒,孔明故意要再放了他。孟获忙跪下起誓:以后将决不再谋反。孔明见他已心悦诚服,觉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蛮之地,孟获等听后不禁深受感动。从此孔明便不再为南蛮担心而专心对付魏国去了。乐不思蜀 当时魏军入川,...

三国演义小故事
曹操向前望了一会后,急中生智地说道:“哇,前面好大的一片梅林,那梅子又大又好吃,一定解渴。”士兵们一听,嘴里不禁生出了唾液,也不觉得可了,终于来到了水源之地,痛快地喝了一回。【乐不思蜀】司马昭一次与刘禅及受降的蜀官会宴,故意地将蜀人扮蜀乐在宴前舞戏,众蜀官因思乡之情无不...

我要11篇成语故事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出处《左传·闽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释义 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 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 家就不得安宁。故事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去。在庄公同母弟弟公子友的支持 下,公子般当了国君。庄公的异母弟弟庆父,是个贪婪残暴、权欲熏 心...

1.”乐不思蜀“成语的主人公是谁? 2.《中国民间故事》中写到的清官有...
1.蜀后主刘禅 主人公只有这一个哦。2.包拯(包青天),海瑞,西门豹,狄仁杰 3.祖先是(黄帝)和(炎帝).

乌鲁木齐市18260078169: 乐不思蜀故事简介 -
脂昆安坤:[答案]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

乌鲁木齐市18260078169: “乐不思蜀”的典故出自哪里? -
脂昆安坤: 人们常把乐以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

乌鲁木齐市18260078169: 乐不思蜀典故 -
脂昆安坤: 乐不思蜀 人们常把乐以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

乌鲁木齐市18260078169: 乐不思蜀的成语故事 -
脂昆安坤: 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在旁的人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不能辅佐,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

乌鲁木齐市18260078169: 三国演义的乐不思蜀指的是哪个故事 -
脂昆安坤: 刘禅的故事、详细如下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魏帝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其实阿斗当时也是为了自保,若是刘禅也是表现出十分怀念蜀国的样子,那司马昭很可能出手杀了阿斗、以绝后患.

乌鲁木齐市18260078169: 乐不思蜀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简短) -
脂昆安坤: 乐不思蜀发生在邓艾灭蜀后主刘禅被俘送往洛阳,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后,有一天司马昭问刘禅想不想故国,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从此留下乐不思蜀的成语,比喻没心没肺,忘记亡国灭家之恨.

乌鲁木齐市18260078169: 历史上乐不思蜀指的是哪位皇帝 -
脂昆安坤: 是刘禅,刘备的儿子.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乌鲁木齐市18260078169: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谁? -
脂昆安坤: 刘禅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刘禅.刘禅,蜀汉怀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是刘禅.刘禅(shàn)(...

乌鲁木齐市18260078169: 指鹿为马,精忠报国,卧薪尝胆,乐不思蜀,入木三分.分别是哪个年代的? -
脂昆安坤: 指鹿为马,秦朝,赵高.精忠报国,宋朝,岳飞.卧薪尝胆,春秋,勾践.乐不思蜀,西晋,刘婵.入木三分,东晋,王羲之.

乌鲁木齐市18260078169: 乐不思蜀是说的那个朝代的名人,叫什么名字 -
脂昆安坤: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