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拿来主义》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沙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拿来主义》是一篇杂文,以强烈的战术性和高度的艺术性而著称,与此同时,先生逻辑的论证与严密的说明吸引着众人,但是如何深入了解文章背后的现实意义,挖掘文章的本质与内涵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关于“《拿来主义》现实意义的文本解读”尤为重要。 2.《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探析 鲁迅先生在创作《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时候,主要的目的是对当时极为盛行的“复古主义”与“卖国主义”以及其它左翼混乱思想的批判,同时推崇“拿来主义”,寓意深刻,但是在教学中如果想让学生真正把握文章的核心意义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2.1“拿来主义”是建立在爱国基础之上的 “拿来主义”必须以爱国为前提,如果丧失了爱国的基本原则,那么“拿来主义”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积极意义。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从清政府的腐败到开明民国这百余年的时间里,我国可以说都是典型的“送去主义”,无论是战败还是胜利,割地、赔款似乎成为一种“惯例”。这样不仅仅是对民族尊严的践踏,更不利于未来的发展。“拿来主义”必须建立在爱国主义基础之上,只有民族的尊严得到了良好的维护,发展才能成为一种现实。 “拿来主义”必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拿来主义”如果随意性太强,或者缺乏实用性,那么这种“拿来”就失去了为其应用的意义。“拿来”的东西必须是对自己有用的,必须是我们切实需要的,必须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不能抱着“连国外月亮都比国内圆”的偏执想法,如果这样的话,“拿来”的东西就是垃圾,就失去了应有的实用性价值。为此,一定要有选择性地“拿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拿来”的东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地创新与改进,将其真正内化成为自身所需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有力支撑,这种重任自然就落在了年轻一代人的身上。 “拿来主义”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文本解析 首先,“拿来主义”与现代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拿来主义”的核心与内涵就在于“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纵观学者们的研究,不难发现,最受欢迎的观点就是“文化遗产”是拿来的主要对象,而且人们通过“大宅子”这一经典、贴切的比喻,自然就可以让人更加容易理解为对本国文化遗产的继承,随着又可以慢慢发现针对国外,又出现了开头的闭关与送去等字眼,这样就实现了“外国文化借鉴”与“本土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机结合。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准确把握概念的基础上,展开有效的逻辑训练是尤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与“外国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拿来”的对象是谁,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仅要尽快确定,而且务必要准确、到位。我们回到先生的“全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杂文中的实际逻辑关系和各种比喻意义,我们认为最恰当的说法应该就是“外国文化”。 立足当时的写作背景,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坚持“闭关锁国”,不仅仅自己不愿意走出去,而且也不允许别人走进来,后来被枪炮攻破国门,就彻底成为了送去主义。先生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懂得如何与别人交往,甚至根本就不想与他人交往,一直将自己封锁在自己的世界里,先生对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是极为痛恶的,同时也非常痛心于因为这种政策而造成了中国的落后与无能;后来随着国民政府的建立,我们又开始任由他人进来,不仅仅是经济的,同时还有文化的,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坏了,甚至就连一些原本意识清新的年轻人,也开始陷入了恐怖的状态,而此时,我们依然没有意识到不仅仅可以送去,可以送来,还要学会拿来。先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葆有清晰、勇敢与无畏心理,提出了“拿来主义”。 其次,培养学生的文化交流与创新意识 不同的教材版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价值的设定方面都是存在某种程度差异的,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文章的主要内容,去实现对学生文化交流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此,笔者建议可以这样展开教学。教师可以以当前的社会现象为主要对象,让学生围绕现象来发表观点和看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待学生基本了解了“拿来主义”的内涵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或者学生自我搜索的方式,依托小组讨论或者辩论赛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写的激情或者是说的欲望,让学生准确把握“拿来主义”的精髓,同时又能够将这种精髓准确应用到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体会先生文章中所特有的“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对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笔者建议一定要关注其内涵,如果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就可以明确最为贴切、恰当的说法就是“拿来主义”的对象就是“外国文化”。 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仅仅把先生的文章作为一篇议论文,而非一篇杂文的话,就会影响到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影响到其后续的应用。 杂文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写作的幽默与讽刺,这也恰恰是最能够吸引人的地方,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此为有力的依托,实现个性化杂文阅读的构建,具体来说就是从品味语言的角度初步体会出鲁迅杂文“匕首、投枪”般的力量;并在体会中分析出杂文批判和主张的人物形象;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最后探究杂文的主旨深意。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拿来主义”的理解和解读必须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行,不仅仅要去品味先生在杂文写作过程中的语言特点,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解读去深入感受先生在杂文写作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超越时空的”意义,这种意义是现实性的、是由针对性的、而是富有哲学性的。 先生的杂文是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是对当时大环境的一种真实写照,政治感、时代感以及历史感并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背景资料是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杂文中挖出来,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回到历史的现场中去,而不应是被老师加进去的。背景的挖掘和理解,是为了更好体会杂文语言背后作者的情感倾向所服务的。先生的杂文一向被公认为擅长漫画取像来刻画人物,形象生动地讲明道理,部分批判意味较强的杂文通过夸张、反语等手段极尽讽刺之能事,又幽默风趣、读来忍俊不禁,同时蕴藏着鲁迅先生成熟的理智思考和浓郁的感情色彩,让人读罢掩卷深思。《拿来主义》作为鲁迅杂文中的经典之作,若零散地让学生选几句话来品读一番,恐怕只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支离破碎的记忆及鲁迅只会讥讽嘲笑别人的印象了,便失去了《拿来主义》本身的意义。 再次,通过对不同“主义”的对比,理解“拿来”的内涵 无论是学者,还是教师的文本解决,都无法脱离开文本的论证思路以及对文本论证方法的解析。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往往会把文章作为一篇极为典型的议论文来教,常用的思路就是对论证结构以及论证方法的分析,有很多老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将其作为杂文进行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便是提到了,也只是分析文章在语言方面的幽默性与讽刺性,这样就不便于学生准确把握文章内涵,进而加以正确应用。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主动发现文章中的几点见解,如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以及拿来主义等。送来主义离不开教师的实际引导,通过引导学生可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至于闭关主义,不仅仅是自己不出去,更是指别人也不能进来,而送来主义就是无论好坏,只要是来自于国外的,我们统统都要。其实这一切论述都是为了反衬尽快实施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这种对此,学生们往往就能更加自然地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不仅仅是占有与挑选,更重要的则是创新。 来源:文理导航


鲁迅认为什么是"拿来主义
鲁迅正是在这个时候发出了战斗的怒吼:反对卖国的“送去主义”,也反对帝国主义者恶意的“送来”;我们要爱国,要让贫弱的祖国富强起来,为此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头脑、有眼光、有辨别、有挑选,沉着而勇猛地把富强的西方国家的长处和优点统统“拿来”。鲁迅本人就是自己所提出的“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对中国文学产生的影响
《拿来主义》是一篇不朽之作,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虽已过半个多世纪,但读来仍感亲切。显然,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人们去重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毫无疑问,读者们需要“拿来主义”。对于广大青年来说,正是在学科学长知识的时期,更需放开眼界,博采众长,尽量丰富自己,这就要“...

鲁迅的拿来主义是属于议论文还是散文中的杂文?
杂文:文艺性的论文,属于散文的一种,以抒情与政论相结合,不拘一格,迅速反映生活事变和人们思想感情为特点,熔逻辑力量与战斗激情于一体,把精辟论述寓于形象之中。以短小、精悍、明快、锋利见长,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尖锐的战斗性和充分的艺术说服力。杂体文章.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

拿来主义的相关评价
本文名为《拿来主义》,但一开头却大谈“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好像绕了一个大弯子。其实这正是鲁迅杂文极有章法、极有功力的表现。先破字当头,切中时弊地展开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批判,然后立在其中,提出了“拿来主义”的观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是“拿来主义”的对立物,正好和“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有散文的成分吗
拿来主义有散文的成分。《拿来主义》是一篇杂文,杂文是现代散文的一种,偏重议论,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篇幅短小精悍,语言尖锐泼辣。杂文:1、指诗、赋、赞、颂、箴、诔诸体以外的其他文体。《晋书·干宝传》:“宝又为《春秋左氏义外传》,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及杂文集皆行於世。2、...

《拿来主义》7—10段,思考鲁迅先生是如何论述“拿来主义”的?
迅先生是采取了博苑的手波论的手法先破后立。

拿来主义导学案 什么是送去主义
1)《拿来主义》一开始就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是什么? 2)怎样理解文中画线的“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一句的含义。 3)“送去”“送来”与“拿来”的实质性区别是什么?有什么的不同的后果? 4)文中为什么要举尼采的例子? 4、阅读7-10自然段,回答问题。 1)...

在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为什么说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
从我的观点看,为全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当然是好事,你要是不同意我也没办法。“尼采”当时很时髦,做个类比很正常(如果你常写也会理解的)。其实迅哥是讽刺咱们过于自大,以为中国文化拯救全世界,最终八成要“疯”的。

嗨矣!日本(一)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让当时的日本迅速进入了社会发展的快车道,佛教也漂洋过海成为了日本的国教,以至于一度高僧比天皇的权力还要大。鉴真和尚受尽了苦难6次东渡日本,为日本倾囊而出,也就是当时没有知识产权这一说,我大唐又那么有大国风范,把这个小兄弟一路帮到底。(我说着说着就狭隘了),同时说明小兄弟也是爱学习,学得...

鲁迅的名著推荐卡?
1. 《朝花夕拾》:这本书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通过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一些生活片段,展现了鲁迅先生对乡土、自然、人性和道德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这本书不仅让我们了解鲁迅先生的成长历程,也让我们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2. 《西游记》:这是一部中国古代经典小说,...

株洲县13234649181: 鲁迅写拿来主义的目的
法绿桂附: 批判与讽刺....

株洲县13234649181: 拿来主义 段落大意 -
法绿桂附: 第1~2段:着重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 第3~5段:着重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 第6~7段:...

株洲县13234649181: 鲁迅所写的《拿来主义》这一标题的含义 -
法绿桂附: 是说我们在接受外国东西时,要选择性的拿,好的我们学习,不好的我们要拒绝.学习别人的长处,师夷长技以制夷.

株洲县13234649181: 拿来主义作者认为什么是"拿来主义 -
法绿桂附: 拿来主义一词是鲁迅首倡的.中国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最集中、最剧烈的莫过于五四前后,与以往历次的文化革新不同,这次新文化的倡导者对旧文化几乎彻底发生了怀疑,传统中国似乎 “老旧”得只剩下了小脚、八股文和染缸似的大家庭,...

株洲县13234649181: 《拿来主义》一开始就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这样写的目的是?A、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后面论证了“拿来主义”的正确,起到了对比烘托... -
法绿桂附:[答案] A对两种主义的否定,就是从后面论证了“拿来主义”的正确,起到了对比烘托的作用.

株洲县13234649181: 鲁迅的《拿来主义》 中的 “抛来” 、“抛给”、“送来” 有什么意义...? -
法绿桂附: .“占有”,即“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作者批判了那种在旧的遗产面前吓破了胆、无所措手足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表示自己的“左”而故意毁坏遗产的“昏蛋”,为正确地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扫除障碍.

株洲县13234649181: 拿来主义主要是指什么 -
法绿桂附: 拿来主义一词是鲁迅首倡的.鲁迅在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拿来主义”的含义. 鲁迅的文章说:“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

株洲县13234649181: 拿来主义是鲁迅写的对待什么问题?拿来主义是鲁迅写的对待什么问题的
法绿桂附: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所作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鲁迅在文中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

株洲县13234649181: 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就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怎么去理解? -
法绿桂附: 意思是:只有不断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推陈出新,才会产生共产主义战士,教会制造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拿来"是前提,"成为新"教师目的.鲁迅在此,提示了实行"拿主义"的伟大意义.

株洲县13234649181: 参看下面的资料,说说《拿来主义》一文的现实意义,你认为当今实行“拿来主义”的最大障碍和困难是什么. 资料一:《拿来主义》的写作背景 《拿来主... -
法绿桂附:[答案] 略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要不要拿来”、尤其是“怎么拿”和“拿什么”的问题.最大障碍可能还是观念问题.这个题目可以在班级组织讨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