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出现了那些武将说完了加50!!还要补,要分魏,蜀,吴,黄巾还有各自为武的。

作者&投稿:澄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回答以下<<三国演义>>的问题!!!!!!!!!!满意追加50分!!!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关羽、赵云、姜维……等等,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纵观这些英雄人物,性格最为复杂,并且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于一身者,唯有曹操一人而已。
《三国演义》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忠义,表现出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将曹操刻画成为一个残暴不仁、玩弄权术、奸诈狡猾的“乱世之奸雄”。作者罗贯中通过汝南许劭、南阳何颙之口,对曹操的一生作了总的定性。尽管如此,他们也不能不承认曹操是“治世之能臣”,“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用聂绀弩先生的话说,“曹操是实干家”、“大军事家”、“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于所谓‘炎刘’实有大功”;“曹操站的地位高,形象大,方面广,脑子复杂,非封建史家、世俗说话人及一般听众所能理解”。
近年来,随着《三国演义》、《曹操与杨修》、《曹操与蔡文姬》等影视剧的播出,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较大的“三国热”。这些影视作品和随之产生的影评、剧评,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分析研究,多受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强烈的“拥刘反曹”倾向的影响,重在突出其欺君罔上、窃国谋逆、玩弄权术、残暴不仁、虚假伪善、奸诈狡猾的“乱世奸雄”这一负面,而忽略了他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这一正面。
为此,笔者在反复阅读《三国演义》原著,并结合晋代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和部分学者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评述后认为:“乱世奸雄”曹操,性格最为复杂;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一生功大于过;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下面,笔者就从曹操性格的多元化、前后两期曹操的对比和一生的是非功过、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三个方面,对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抛砖引玉、求教于名家指点。
一.曹操性格的多元化。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是最为复杂的,很难用一句话两句话给他作结论。“奸诈”,可以说是曹操比较突出的性格特征,但正如“多愁善感”说明不了林黛玉一样,“奸诈”也远远不能把曹操这一形象的丰厚意蕴囊括无余。
曹操形象复杂性格的出现,是罗贯中有意识的艺术追求。法国文学家雨果说,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有“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观察一切事物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才能”。罗贯中正是这样一位作家。他在保持曹操形象的“定性”的同时,写出了其情感的丰富性和性格内在的复杂性,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从而使该形象获得了真实性、审美性和永久的艺术魅力。
1、鲜明独特、反差巨大的性格。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最具有典型性,不仅鲜明独特、而且反差巨大。作品一开始,作者便借用汝南许劭之口规定了这一人物的“主导情感”:“乱世之奸雄”。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概念的抽象描述,而是用大量生动的具体描写赋予这一概念以丰满可感的血肉。曹操替父复仇进攻徐州时,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疯狂,滥杀无辜,显得特别残暴不仁,但当他在行军途中目睹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时,却又动了真情实感;“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对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益州刘璋等群雄的评价入木三分,表现出敏锐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但却对刘备后园种菜、闻雷失箸的韬光养晦之计毫无察觉,又显得十分愚顿;曹操一方面极力搜罗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却又嫉妒人才,斩杀聪明过人的杨修;在曹氏集团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曹操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充分展示了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但“梦中杀近侍”又显露出内心的狐疑和空虚;曹操有时广开言路,从谏如流,甚至打了胜仗还要奖赏事前劝阻之人,有时则刚愎自用、无比骄横,故有濮阳之狼狈,赤壁之败绩;“焚书不问”、“赦免张辽”、“义释关羽”,曹操的宽宏大度令人叹为观止,而荀彧、荀攸这些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智谋之士稍有冒犯,便翻脸不认人,其气量之狭窄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人物就是这样在时空的变迁中,展现着自己的丰富侧面。这些乍看起来互不见容的侧面融为一体,形成了曹操多姿多彩的性格世界。
作者在写出曹操诸多性格鲜明而巨大的反差的同时,还提供了形成这些反差的真实可信的内在依据。曹操生逢乱世,置身于你死我活的政治舞台上,较之常人其社会关系更加特殊;曹操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权势欲,有志于“削平天下”,其生存意志比常人更加强烈;曹操的文韬武略,不仅芸芸众生难望项背,而且当时的群雄即使是刘备、孙权也无法相提并论,不得不曲居其下让他三分。凡此种种,决定了曹操这个人物既可以建树重大的德行,也可以制造重大的罪恶,他的性格内部的冲突更加尖锐而多样,诸多性格之间的辩证内容更加丰富而突出。罗贯中对曹操性格诸元素相反相成的表现,符合生活与人物性格的逻辑,体现着艺术的辩证法。
2、复杂多变、正反交叉的性格。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是最为复杂多变的。以“赦免张辽”这一情节为例,曹操初欲手刃张辽,暴露出易于冲动和气量狭窄。但听了刘备、关羽的劝谏,又马上一改前态,掷剑而笑,并“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显现出惊人的反应控制能力和过人的度量。他爱惜张辽之才是真诚的,但说什么“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就显得十分虚伪了。这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有失风范的丑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抵消刘备、关羽救保张辽的影响。曹操从拔剑到掷剑、从恼羞成怒到笑脸相迎,张辽由阶下囚到座上客,是在转瞬之间完成的,反映了即使是在一件小事上,曹操的性格元素也是表现得异常活跃和丰富的。
曹操的性格之中,反中有正,正中有反,是正反交叉的。曹操攻破下邳,首先想到的是先差人进城安民,稳定民心;击败袁绍之后,深感河北百姓之苦,尽免其当年赋税。这些举措,不能全以“虚伪”视之,作为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与一味杀伐的董卓不同,深知以民为本的道理。但攻冀州时,号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如有杀人鸡犬者,如杀人之罪,“于是军民震服,曹操亦心中暗喜”,则又见出他爱民的伪善。曹操性格中的“豁达乐观”,大多表现为胸襟开阔、积极进取、不计前嫌,但赤壁之战中几十万军队顷刻间“灰飞烟灭”,不得不率领残兵败将落荒而逃,此刻他反而三次大笑,这时的乐观就是一种强打精神、可笑可怜的自我解嘲了。
再如曹操的“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高的智慧,所以有时并不觉得可憎可鄙,而是显得很机智、巧妙,让人虽不能心悦但却能诚服。就连鲁迅也说,罗贯中“要写曹操的奸,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以“望梅止渴”为例,说他奸诈、愚弄将士也可,因为梅林毕竟是虚造的幻影;说他机智、爱护将士也可,因为在行军途中将士缺水口渴的情况下,他巧妙地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达到了将士“不渴”的目的,奸诈中有机智,愚弄中有爱护。其余事例,如“装病谗叔”、“刺卓献刀”、“借头稳军心”、“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是如此。既有奸诈狡猾、虚假伪善的一面,也有机智勇敢、以身作则、求贤若渴的一面。
二.前后两期曹操的对比和一生的是非功过。
出于正统的需要,在罗贯中的笔下,在后世许多学者的文里,在文学艺术之中,在舞台艺术之中,曹操总是得不到半点“好处”,人们对他总是贬多于褒,将他塑造成为花脸式的“大奸臣”。只有现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等少数学者,敢于站出来为他“叫屈”,替他“平反”。
纵观《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活动,以赤壁之战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曹操与后期的曹操比较,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曹操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总的说来,功是大于过的。
1、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
前期的曹操虽已开始“挟天子”,但目的却在“令诸侯”。他此时面临的主要是与中原各个军阀的矛盾,所致力的是壮大实力、削平群雄、统一北方。作者在表现曹氏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创业过程中,重在表现曹操的“雄”、“智”和“可爱”。后期的曹操主要处理的是与蜀、吴的矛盾,尤其与以恢复汉室相号召的刘备集团的矛盾更为突出,其最终目的是“扫清四海”,统一天下,取刘汉而代之。此时作者重在表现曹操的“奸”、“愚”和“可恨”。曹操的形象是流动变化的,大致说来,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
作者罗贯中在表现曹操的奸与雄、智与愚、可爱与可恨时,并不是截然分明、纯粹平行的,而是交叉混杂、互相包容的。奸是雄者之奸,雄是奸者之雄;愚是智者之愚,智是愚者之智;恨是爱者之恨,爱是恨者之爱。例如曹操大宴铜雀台时,臣下有劝进之意,他当即宣称:“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这些话,当然不无自我开脱、自我粉饰的成分,但他毕竟没有称帝,却是不争的事实。宋贤评曹操诗云:“虽秉权衡欺幼主,尚存礼义效周文”,对曹操的评价比较恰如其分。这也是曹操“藏奸”的地方。
2、曹操之功。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曹操的发绩,是从镇压黄巾起义开始的。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通过招兵买马、诱降义军、招降敌将、招降敌兵等手段,网罗了许多人才,扩充了军事实力。先是高举“忠义”大旗,矫诏聚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然后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逐步削平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以后,为了解决军粮缺乏的问题,在北方分兵屯田,兴修水利,对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他用人唯贤,重视人才,敢于打破世族门第的观念,罗致了许多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他还对那些称霸一方的地方豪强加以抑制,不至使他们尾大不掉,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和军阀权力。这些举措,不但巩固了摇摇欲坠的汉末中央政权,而且使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北方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处于和平环境之中,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国力得到了不断加强,为曹操死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最终三国归晋天下一统奠定了基础。
(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对建安风骨的形成和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围绕在曹操的身边,不仅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人,更有曹丕、曹植两个独具文学天赋的儿子。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汉末朝堂文学氛围十分浓厚,涌现出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曹七子”。他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清峻整洁。在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他触景生情,吟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美妙的诗句。就凭曹操能诗能文这一点,也是其他三国群雄所难于相比的。
3、曹操之过。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开国皇帝和英雄人物,都曾镇压过农民起义,他们的双手都粘满了人民的鲜血。无论是历史上的曹操还是《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也不例外。“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充当了一个朝廷刽子手的角色。此后,他又跟随皇甫嵩讨张梁,“斩张梁于曲阳”,“发张角之棺,戮尸枭首”,残酷得连死人也不放过。董卓、王允死后,青州黄巾军再次起义,曹操与济北相鲍信负责镇压义军,鲍信战死,曹操却“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并“择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曹操不仅靠着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先是除“济南相”、任“典军校尉”,后是封“镇东将军”,而且逐步扩大了军事力量,有了逐鹿中原削平群雄的资本。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曹操在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所有的朝廷大事,从军事征伐到人事任免,从内政事务到外交联系,曹操根本不听献帝和朝臣的意见,都是个人说了算。献帝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傀儡、一个“儿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过是一个装饰“门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曹操在擒杀吕布之后,“威名日盛”,脑海深处便产生了窃国谋逆的念头,如果不是顾虑“朝廷肱股尚多”,只怕早就“行王霸之事”了。为了观察动静,曹操特地邀请天子“许田围猎”,群臣将校向献帝齐呼万岁,他竟“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并借天子弓箭不还,自行悬带。当献帝深感曹操欺君罔上、有窃国谋逆之心后,随即密赐衣带诏,令董承、刘备、马腾等人合力讨贼。事后衣带诏泄露,曹操诛杀了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仍不解恨,连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贵妃也不放过,尽管献帝和伏后一再哀求,还是将董贵妃勒杀于宫门之外。如果不是程昱即时劝谏,恐怕就连献帝本人也要被废黜了。此后,曹操权势更盛,作威作福,不可一世。只要是曾经反对过他的人,都被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除而后快,马腾父子三人被诱杀,伏后、伏完“为国捐生”,耿纪、韦晃等“五臣死节”。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历史上的阴谋家、野心家都喜欢玩弄权术,曹操更是得心应手,将权术玩弄于股掌之间。寿春伐袁术时,曹军与袁军相持月余,粮食“不敷支散”,曹操便让管粮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权且救一时之急”。管粮官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将士的愤怒,纷纷传言丞相欺众。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借用毫无过错的王垕之头来稳住军心,平息众怒。多年来,曹操杀人不眨眼,结下了不少仇家,常害怕被人谋杀死于非命。为了掩饰自己怕死的丑态,便编造谎言,说自己“梦中好杀人”,要左右亲信在他睡着后“切勿近前”。当一个大白天忠于职守的近侍替他覆盖落被时,他便“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假装吃惊地问“何人敢杀吾近侍?”,还假惺惺地痛哭,命人后葬。曹操的这些举动,一来是为了证实自己“梦中好杀人”,二来也是为了收买人心替他卖命。当耍弄权术的手段被杨修识破后,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曹操便借故斩杀了杨修,让这个秘密永远石沉大海,不为人知。
曹操的残暴不仁,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颍川之战”,曹操对义军不分青红皂白,“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报父仇攻徐州”,曹操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刺卓逃难”,曹操明知自己错杀了吕伯奢全家,还要一错再错,耍弄阴谋手段将沽酒归来的吕伯奢挥剑砍死。“杀吉平”,曹操更加显得无比残暴,先是将吉平打得体无完肤,然后截去吉平的九个手指,割掉吉平的舌头,吉平撞阶而死后,曹操仍不解恨,还要“分其肢体号令”。“顺我者倡,逆我者亡”,成了曹操最大的人生信条。
(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
曹操的伪善和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多的智慧,所以有时并不觉得可憎可鄙,让人虽不能心悦但却能诚服。青少年时代的曹操,“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为了达到我行我素、游荡闲逛、逃避责难的目的,他曾“装病谗叔”,故意挑拨离间父与叔的兄弟关系。董卓进京后独霸朝纲,废少帝立献帝,擅杀朝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义愤。曹操自告奋勇去刺杀董卓,不料被董卓从衣镜中窥见拔刀动作,他随即跪下献刀,掩盖刺杀的失败,“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董卓虽然见疑,但仍被他瞒过,任他逃脱。其余典型事例,如“望梅止渴”、“割发权代首”、“跣足迎许攸”等,也都可以证明曹操的虚假伪善和奸诈狡猾。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5)骄奢淫逸,嫉贤妒能。
历朝历代的许多皇帝和英雄人物,一旦他们的根基逐步稳固、事业蓬勃发展到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时期,他们便开始骄傲自满、追求起声色犬马和个人享乐来,即使是有着强烈进取心和权势欲的曹操也不例外。曹操进宛城,见张济妻美,不惜用甜言蜜语来打动她,“吾为夫人故,特纳张绣之降;不然灭族也”,并许以还都后扶为正室,每日与之取乐,不思归期。其实张绣之降在此事之前,全与张济妻无涉;曹操本以“妓女”视之,岂有扶为正室之理?以曹操当时的地位,对阶下一个弱女子尚且如此,他的贪恋美色和狡诈本色可见一斑。当曹操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志得意满时,个人的骄横无比和刚愎自用便显露无余,“宴长江赤壁赋诗”,刘馥只不过指出“丞相何故说出不吉之言”,便惹来杀身之祸,曹操大怒说,“汝安敢败吾兴”,“手起一槊,刺死刘馥”。曹操还在漳河之上修建壮丽无比的铜雀台,并“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供自己晚年享乐。
曹操嫉贤妒能的典型事例,莫过于“斩杀杨修”。杨修具有过人的聪明才智,“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筑园在门上书一“活”字、塞北送酥在盒盖上写“一合酥”三字、梦中杀近侍、曹丕曹植兄弟争宠斗智等,都被杨修一一识破,让杨修所助的一方占据了上风。曹操虽然在表面上对杨修“称美”、“喜笑”,但在内心深处却“甚忌之”,“心恶之”,“愈恶之”,最后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斗中,寻了个“乱我军心”的借口,将杨修斩杀了事。可叹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糊里糊涂地成了曹操嫉贤妒能的牺牲品。
曹操所犯下的过错,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在结束军阀割据、追求国家统一当中所犯下的过错。曹操的一生,功是大于过的。
三.曹操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社会动乱中,曹操本来“名微而众寡”,凭着他的强烈的进取心和权势欲,凭着他的雄才伟略,一跃成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确立了“乱世奸雄”的地位。尽管曹操有这样或那样的许多错误,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政治家曹操
(1)目光远大,胆识过人;
作为一个政治家,要在群雄林立的动乱社会中求得生存,占有一席之地,没有远大的目光和过人的胆识是不行的。曹操之所以能够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就是因为他具有这样的目光和胆识。当汉末中央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曹操大胆采纳了谋士荀彧的建议,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此后,他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利用朝廷的名义行事,而且可以逐步扩大自己的地盘,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通过对当时的群雄逐一进行分析后认为,淮南袁术是“冢中枯骨”、河北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荆州刘表“虚名无实”、江东孙策“藉父之名”、益州刘璋“乃守户之犬耳”,他们都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曹操本人和刘皇叔具备“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气质,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这些评价都十分中肯,入木三分。
(2)求贤若渴,重视人才;
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对人才求贤若渴,极力搜罗,加以重用。在他的麾下,“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机智深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敦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正是这些文臣武将的运筹谋划和拼死战斗,才使得曹操的势力逐步扩大,最终削平了群雄、统一了北方。曹操宛城征张绣时,见张绣的使者贾诩才思敏捷,“应对如流,甚爱之,欲用为谋士”,贾诩以不弃张绣婉言相拒,他亦不为过,反待之甚厚。官渡之战期间,袁绍的谋士许攸来投,曹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先拜于地”。以曹操当时贵为丞相的地位,对投诚自己的布衣谋士尚且如此,这种识才、爱才、重才之心,可见一斑。
(3)胸襟开阔,豁达乐观。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若论胸襟开阔、豁达乐观,曹操当首屈一指。”白门楼吕布殒命”一回中,曹操擒住张辽,本打算亲手杀了他,但听了刘、关的劝谏,马上一改前态,掷剑而笑,并“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张绣降而复反,曹操幸亏典韦死拒寨门,才得以保全性命,其长子曹昂、爱侄曹安民也死于乱军之中。脱险后,曹操设祭祭奠典韦,“哭而奠之”,并对诸军将士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结果,“众皆感叹主公之爱士,过于亲子”。关羽降汉不降曹后,曹操待之甚厚,不但赐与府第给关羽和刘备两位夫人居住,还赠与关羽异锦战袍、赤兔宝马、美女金帛。关羽得知刘备确切消息,封金挂印护嫂寻兄,曹操“叱退蔡阳,不令追赶”,并亲自为关羽送行,赠与路资锦袍。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曹操也不深究。官渡之战后,发现了大量“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曹操“命尽焚之,更不再问”,足见其开阔的胸怀和豁达的气度。
2、军事家曹操
(1)军纪严明、爱护百姓。
曹操治军素以“军法甚严”著称,对百姓也颇为爱护。宛城征张绣时,正值麦熟之期,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于是“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夏侯敦所领青州之兵“劫掠民家”,于禁领兵“于路剿杀,安抚百姓”,青州之兵诬告于禁谋反。曹操查明真相,不仅惩责了夏侯敦治兵不严之过,而且对于禁大加褒奖,“赐以金器一副,封益寿亭侯”。攻冀州时,曹操曾号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如有杀人鸡犬者,如杀人之罪”;平定冀州后,又下令尽免河北百姓当年租赋。这其中虽有伪善的一面,但更多的却是爱民之举,毕竟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2)豪爽多智,指挥若定。
曹操的机智,在《三国演义》中可以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就连鲁迅也说,罗贯中“要写曹操的奸,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曹操“濮阳诈死破吕布”、“安众设伏破张刘”、“抹书间韩遂”、“望梅止渴”、“割须弃袍”等,无不体现了他过人的智慧。
曹操的指挥才能,在《三国演义》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在削平群雄的大小战斗中,曹操总是指挥若定,胜不骄,败不馁,屡出奇计,或转败为胜,或化险为夷。
(3)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曹操多年征战,不避箭矢,不避斧钺,常常亲自领兵上阵,与群雄厮杀,曾被兵卒所擒,被徐荣射中肩膊,被马超追杀得“割须弃袍”。他的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激励了全军将士莫不死战,最终削平了群雄,统一了北方。
曹操的以身作则,要数“割发权代首”这一事例最为典型。宛城征张绣时,曹操惊马践坏了大块麦田。他“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最后还是郭嘉以《春秋》之义劝阻,免死“割发权代首”,并“以发传示三军”。
(4)善于总结,著述颇丰。
在长年的军事生涯之中,曹操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形成了系列的军事理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著有《孟德新书》,历史上的曹操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
综上所述,“乱世奸雄”曹操,性格最为复杂。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爱后可恨,一生功大于过。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扩展资料:
1、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
《三国演义》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三国人物大全(魏)
姓名 字 生卒 祖籍 官至 爵位
曹操 孟德 155~220 沛国谯县 丞相 魏王 追魏太祖武皇帝
曹丕 子桓 187~226 沛国谯县 魏文帝
曹睿 元仲 205~239 沛国谯县 魏明帝
曹芳 兰卿 232~274 沛国谯县 齐王
曹髦 彦士 241~260 沛国谯县 高贵乡公
曹奂 景明 246~302 沛国谯县 魏元帝
曹仁 子孝 168~223 沛国谯县 大司马 假节 陈侯
曹洪 子廉 169~232 沛国谯县 骠骑将军 特进 乐城侯
曹纯 子和 170~210 沛国谯县 虎豹骑督 高陵亭侯
曹真 子丹 ?~230 沛国谯县 大司马
曹休 文烈 ?~228 沛国谯县 大司马
曹爽 昭伯 ?~249 沛国谯县 大将军
曹植 子建 192~232 沛国谯县 征虏将军 陈王 (曹操之子)
曹昂 子修 ?~197 沛国谯县 丰王 (曹操之子)
曹彰 子文 ?~223 沛国谯县 任城王 (曹操之子)
曹冲 仓舒 196~208 沛国谯县 邓王 (曹操之子)
曹羲 ?~249 沛国谯县 中领军 安乡侯
(曹真之子)
曹训 ?~249 沛国谯县 武卫将军 列侯
(曹真之子)
曹彦 ?~230 沛国谯县 散骑常侍 列侯
(曹真之子)
夏侯渊 妙才 ?~219 沛国谯县 征西将军 假节 博昌亭侯
夏侯敦 元让 157~220 沛国谯县 大将军 高安乡侯
夏侯茂 子林 沛国谯县 镇东将军 假节 关内侯(夏侯敦之子)
夏侯衡 伯权 沛国谯县 安宁亭侯
夏侯霸 仲权 ?~261 沛国谯县 魏右将军征蜀护军 蜀车骑将军
夏侯称 叔权 沛国谯县
夏侯威 季权 沛国谯县 兖州刺史 关内侯
夏侯荣 幼权 207~219 沛国谯县
夏侯惠 稚权 沛国谯县 乐安太守 关内侯
夏侯和 义权 沛国谯县 光禄勋 乡侯
夏侯尚 伯仁 ?~225 沛国谯县 征南大将军 荆州牧 昌陵乡侯
夏侯玄 太初 209~254 沛国谯县 征西将军 太常
司马懿 仲达 179~251 河内温县 太傅 晋宣帝
司马师 子元 208~255 河内温县 晋景帝
司马昭 子上 211~265 河内温县 大将军 晋王 追文皇帝
钟会 士季 225~264 颍川长社 司徒 假节 都督关中诸军事 县侯
邓艾 士载 ?~264 义阳棘阳 太尉 邓侯
羊祜 叔子 221~278 泰山南城 征南大将军 南城侯
杜预 元凯 222~284 京兆杜陵 镇南大将军 当阳县侯
王浚 士治 206~285 弘农湖县 镇军大将军 襄阳县侯
唐彬 儒宗 234~294 鲁国邹县 前将军 西戎校尉 雍州刺史 使持节 上庸县侯
郭淮 伯济 ?~255 太原阳曲 车骑将军 仪同三司 都督 假节 阳曲侯 追赠大将军
许褚 仲康 谯国谯县 武卫将军 牟乡候
典韦 ?~197 陈留己吾 武猛校尉
张辽 文远 169~222 雁门马邑 前将军 征东将军 晋阳侯
臧霸 宣高 泰山华县 执金吾 特进 良成侯
鲜于辅 幽州渔阳 虎牙将军 特进 昌县亭侯
徐质 ?~254 讨蜀护军
徐晃 公明 ?~227 河东杨县 右将军 假节 阳平侯
王基 伯舆 190~261 东莱曲城 司空 征南将军 东武侯
文聘 仲业 177~226 南阳宛县 江夏太守 后将军 新野侯
张郃 儁乂 ?~231 河间鄚县 征西车骑将军
胡遵 ?~256 安定临泾 卫将军 阴密侯 追赠车骑将军
孙观 仲台 兖州泰山 振威将军 青州刺史 假节 吕都亭侯
吕虔 子恪 兖州任城国 威虏将军 徐州刺史 万年亭侯
乐进 文谦 ?~218 阳平卫国 右将军
于禁 文则 ?~221 泰山钜平 左将军安远将军 益寿亭侯
朱灵 文博 冀州清河 后将军 高唐亭侯
车胄 ?~199 徐州刺史
车骑将军
徐邈 景山 172~249 燕国蓟县 凉州刺史
李通 文达 168~209 江夏平春 汝南太守 都亭侯
孙礼 德达 180~250 涿郡容城 司空 大利亭侯
陈骞 休渊 201~281 广陵东阳 安东将军 车骑将军
申仪 楼船将军 魏兴太守 真乡侯
申耽 义举 怀集将军 员乡侯
庞德 令明 ?~219 南安狟道 立义将军 关门亭侯
庞会 南安狟道 中尉将军 临渭乡侯
李典 曼成 山阳巨鹿 破虏将军
吕昭 子展 兖州东平 镇北将军
阎柔 广阳 度辽将军
贾逵 梁道 180~234 河东襄陵 建威将军 阳里亭侯
田豫 国让 171~252 渔阳雍奴 太中大夫 长乐亭侯
秦朗 元明 198~? 新兴 骁骑将军 给事中
王双 子全 ?~228 陇西狄道 虎威将军
前部大先锋
高览 ?~201 偏将军 东莱侯
郭嘉 奉孝 170~207 颍川阳翟 军师祭酒 洧阳亭侯
贾诩 文和 147~224 武威姑臧 太尉 魏寿亭侯
蒋济 子通 ?~249 楚国平阿 太尉 昌陵亭侯
满宠 伯宁 162~242 山阳昌邑 太尉 昌邑侯
辛敞 泰雍 颖川阳翟 卫尉 颍乡侯
程昱 仲德 141~220 东郡东阿 卫尉 安乡侯
钟繇 元常 151~230 颍川长社 太傅 定陵侯
华歆 子鱼 157~231 平原高唐 太尉 御史大夫 司徒 安乐乡侯
王朗 景兴 152~228 东海郯县 司徒 兰陵侯
王肃 子雍 ?~265 东海郯县 中领军 散骑常侍 兰陵侯
追赠卫将军
贾充 公闾 217~282 河东襄陵 太尉 太子太保 录尚书事 鲁郡公
追赠太宰
杜畿
伯侯 163~224 尚书仆射 丰乐亭侯 追赠太仆
杜袭 子绪 太中大夫 平阳乡侯
追赠少府
傅嘏 兰石 208~255 雍州北地泥阳 尚书仆射 阳乡侯
追赠太常
毛玠 孝先 陈留平丘 尚书仆射
杨彪 文先 142~225 弘农华阴 光禄大夫 临晋侯
刘劭 孔才 广平邯郸 散骑常侍 关内侯 追赠光禄勋
山涛 巨源 205~283 河内怀县 右仆射 光禄大夫 侍中 新沓伯 追赠司徒
郭修 孝先 ?~253 凉州西平 中郎 追长乐乡侯
王戎 浚冲 234~305 琅琊临沂 司徒 安丰县侯
韩暨 公至 159~238 南阳堵阳 司徒 南乡亭侯
董昭 公仁 152~232 济阴定陶 司徒 乐平侯
陈矫 季弼 ?~237 广陵东阳 司徒
荀攸 公达 157~214 颍川颍阴 尚书令 陵树亭侯
荀彧 文若 163~212 颍川颍阴 侍中 守尚书令
荀顗 景倩 205~289 颍川颍阴 太子太傅 侍中 太尉 临淮公
(荀彧之子)
温恢 曼基 太原祁县 凉州刺史
护羌校尉
张既 德容 170~223 冯翊高陵 凉州刺史 西乡侯
李立 建贤 幽州涿郡 荆州刺史
刘馥 元颖 ?~208 沛国相县 扬州刺史
刘晔 子扬 淮南成德 太中大夫 东亭侯
孔融 文举 153~208 鲁国 太中大夫
孟建 公威 豫州汝南 征东将军
凉州刺史
卫瓘 伯玉 220~291 河东安邑 司空 太保
陈登 元龙 169~207 下邳淮浦 伏波将军
东城太守
华表 伟容 204~275 平原高唐 太中大夫
观阳伯
杨济 文通 弘农华阴 太子太傅
张华 茂先 232~300 范阳方城 右光禄大夫 侍中 中书监 壮武郡公
裴秀 秀彦 224~271 河东闻喜 司空 钜鹿公
高堂隆 升平 ?~237 泰山平阳 光禄勋 关内侯
蒯越 异度 ?~214 南郡延中庐 光禄勋 (蒯通之后)
杨阜 义山 天水郡冀县 少府 关内侯
李丰 宣国 ?~254 冯翊东县 中书令
徐奕 季才 ?~219 徐州东莞 谏议大夫
邢颙 子昂 ?~223 河间鄚县 太常 关内侯
薛悌 孝威 兖州东郡 尚书
鲍勋 叔业 ?~226 泰山平阳 宫正
冯紞 少胄 冀州安平 侍中 散骑常侍
许攸 子远 荆州南阳 将军
陈群 长文 ?~236 颍川许昌 司空
陈泰 玄伯 ?~260 颍川许昌 尚书左仆射 镇军将军
何晏 平叔 190~249 南阳宛县 侍中尚书
刘靖 文恭 ?~254 沛国相县 镇北将军 (刘馥之子)
丁仪 正礼 ?~220 豫州沛郡 右刺奸椽
丁廙 敬礼 ?~220 豫州沛郡 黄门侍郎
向秀 子期 ?~275 河内怀县 黄门侍郎
散骑常侍
管宁 幼安 158~241 北海朱虚 不仕
杨修 德祖 175~219 弘农华阴 丞相主簿
刘桢 公干 ?~217 东平 丞相掾属
傅干 彦材 凉州北地 丞相仓曹属
石韬 广元 豫州颍川 御史中丞
蒋干 子翼 扬州九江 幕僚
管辂 公明 209~256 冀州平原 少府丞
杜夔 公良 司州河南 太乐令 协律都尉
王粲 仲宣 177~217 山阳高平 侍中
徐干 伟长 170~217 北海郡 司空 军师祭酒掾属 五官将文学
陈琳 孔璋 156~217 广陵射阳 军谋祭酒 典记室
阮咸 仲容 陈留尉氏 散骑侍郎 始平太守
阮瑀 元瑜 165~212 陈留尉氏 仓曹掾属
阮籍 嗣宗 210~263 陈留尉氏 步兵校尉
应玚 德琏 ?~217 南顿县 五官中郎将文学 司空掾
嵇康 叔夜 223~262 谯国铚县 中散大夫
刘伶 伯伦 沛国 建威参军

三国人物大全(蜀)
姓名 字 生卒 祖籍 官至 爵位
刘备 玄德 161~223 幽州涿郡涿县 蜀汉昭烈帝 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禅 公嗣 207~271 幽州涿郡涿县 蜀汉后主魏安乐公
刘永 公寿 幽州涿郡涿县 蜀甘陵王
魏奉车都尉 乡侯 刘备之子
刘禅之弟
刘理 奉孝 ?~224 幽州涿郡涿县 安平王
刘谌 ?~263 幽州涿郡涿县 北地王 刘禅第五子
诸葛亮 孔明 181.4.14~234.8.28 徐州琅邪阳都 丞相 领司隶校尉 益州牧 录尚书事 假节 号:卧龙
武乡侯
庞统 士元 179~214 荆州襄阳 军师中郎将 号:凤雏
追赐关内侯
关羽 云长 162~219 司州河东解良 前将军 假节钺 汉寿亭侯
张飞 翼德 167 ~ 221 幽州涿郡涿县 车骑将军 司隶校尉 假节 西乡侯
阆中牧
赵云 子龙 168 ~229 冀州常山真定 镇军将军 永昌亭侯
马超 孟起 176~222 司州扶风茂陵 骠骑将军 凉州牧 假节 犛乡侯
黄忠 汉升 148~220 荆州南阳 后将军 关内侯
姜维 伯约 202~264 凉州天水 大将军 凉州刺史 假节 平襄侯
魏延 文长 174~234 荆州义阳 征西大将军前军师 凉州刺史 假节 南郑侯
马岱 司州扶风茂陵 平北将军 陈仓侯
关兴 安国 ?~234 并州河东解良 侍中 中监军 汉寿亭侯
张苞 197 ~231 幽州涿郡涿县 西乡侯
关平 178~219 并州河东解县
廖化 元俭 190~264 荆州襄阳中卢 右车骑将军 并州刺史 假节 中乡侯
张翼 伯恭 ?~264 益州犍为武阳 左车骑将军 冀州刺史 假节 都亭侯
王平 子均 ?~248 益州巴西宕渠 镇北大将军前监军 汉中太守 安汉侯
陈到 叔至 ?~230 豫州汝南 征西将军 永安都督 亭侯
吴懿 子远 166~237 兖州陈留 车骑将军 雍州刺史 假节 济阳侯
吴班 元雄 ?~234 兖州陈留 骠骑将军 假节 绵竹侯
李严 正方 ?~234 荆州南阳 中都护 骠骑将军 都乡侯
胡济 伟度 荆州义阳 右骠骑将军 兖州刺史 假节 成阳亭侯
蒋斌 ?~264 荆州零陵湘乡 绥武将军 汉城护军 安阳亭侯
(蒋琬之子)
诸葛瞻 思远 226~263 徐州琅邪阳都 行都护 卫将军 平尚书事 武乡侯
罗宪 令则 218~270 荆州襄阳 冠军将军 西鄂侯 追赠安南将军
马忠 德信 ?~249 益州巴西阆中 镇南大将军 彭乡侯
李恢 德昂 ?~231 建宁俞元 安汉将军 建宁太守 汉兴亭侯
刘敏 荆州零陵泉陵 左护军 扬威将军 云亭侯
邓芝 伯苗 163~251 荆州义阳新野 尚书令 车骑将军 假节 阳武亭侯
(汉司马邓禹之后)
张嶷 伯岐 ?~254 巴西南充国 荡寇将军 关内侯
高翔 右将军 玄乡侯
辅匡 元弼 荆州襄阳 右将军 中乡侯
阎宇 文平 荆州南郡 右大将军
句扶 孝兴 益州巴西汉昌 左将军 宕渠侯
向宠 巨违 ?~240 荆州襄阳宜城 中领军 都亭侯
刘琰 威硕 ?~234 荆州豫州鲁国 卫尉 行中军师 车骑将军 都乡侯
赵统 常山真定 虎贲中郎 督行领军 永昌亭侯
杨戏 文然 ?~261 犍为武阳 护军监军 梓潼太守射声校尉
诸葛乔 伯松 204~228 徐州琅邪阳都 驸马都尉 (诸葛瑾子)
刘邕 南和 荆州义阳 后将军 监军 关内侯
邓方 孔山 ?~222 南郡 安远将军 庲降都督
霍弋 绍先 南郡枝江 南中都督 列侯
李球 ?~263 建宁俞元 羽林右部督
赵累 ?~219 都督
黄权 公衡 ?~240 巴西阆中 蜀镇北将军 魏车骑将军 仪同三司 育阳侯
傅佥 ?~263 荆州义阳 关中都督
刘封 192~220 荆州长沙 副军将军
霍峻 仲邈 177~217 南郡枝江 梓潼太守 裨将军
冯习 休元 南郡 领军
张南 文进
刘巴 子初 182~222 零陵烝阳 尚书令
吕乂 季阳 ?~251 荆州南阳 尚书令
黄崇 ?~263 巴西阆中 尚书郎
张遵 ?~263 幽州涿郡 尚书
陈式 ?~231 巴西安汉 将军
严颜 ?~219 巴郡临江 太守 宾客
徐庶 元直 ?~约232 颍川郡 右中郎将 御史中丞
蒋琬 公琰 ?~246 零陵湘乡 行都护 领益州刺史 大将军 录尚书事 假节 安阳亭侯
费祎 文伟 ?~253 江夏鄳县 大将军 录尚书事
领益州刺史 成乡侯
董厥 龚袭 荆州义阳 相国参军 散骑常侍 南乡侯
陈祗 奉宗 ?~258 豫州汝南 镇军将军 侍中 尚书令 列侯
李福 孙德 梓潼涪县 前监军 大将军司马 平阳亭侯
法正 孝直 175~220 司州扶风郿县 尚书令 护军将军
宗预 德艳 ?~264 荆州南阳安众 镇军大将军 兖州刺史 关内侯
向朗 巨达 ?~247 荆州襄阳宜城 左将军 长史 显明亭侯
王连 文仪 荆州南阳 屯骑校尉 丞相长史 平阳亭侯
费观 宾伯 江夏鄳县 振威将军 都亭侯
孙乾 公佑 北海营陵 秉忠将军
简雍 宪和 涿郡 昭德将军
糜竺 子仲 东海郡朐县 安汉将军
来敏 敬达 165~261 荆州义阳新野 执慎将军
伊籍 机伯 兖州山阳郡 昭文将军
左将军从事中郎
杨洪 季休 ?~228 益州犍为武阳 蜀郡太守 越骑校尉 关内侯
张裔 君嗣 ?~230 蜀郡成都 辅汉将军 丞相长史
董允 休昭 ?~246 南郡枝江 侍中 尚书令
卫继 子业 ?~264 汉嘉严道 奉车都尉 大尚书
李撰 钦仲 梓潼涪县 中散中大夫 右中郎将
杨颙 子昭 荆州襄阳 巴郡太守 主簿
谯周 允南 200~270 巴西西充国 蜀光禄大夫 晋散骑常侍
张绍 幽州涿郡 蜀侍中 晋尚书仆射 列侯 (张飞之子)
邓良 荆州义阳新野 蜀驸马都尉 晋广汉太守 蜀阳武亭侯
(邓芝之子)
郤正 令先 ?~278 河南偃师 蜀秘书令
晋巴西太守
廖立 公渊 武陵临沅 长水校尉
王甫 国山 ?~222 益州广汉郪县 荆州议曹从事
杨仪 威公 ?~235 荆州襄阳 中军师
费诗 公举 益州犍为南安 谏议大夫
杜微 国辅 梓潼涪县 谏议大夫
五梁 德山 益州犍为南安 谏议大夫 五官中郎将
刘豹 议郎 阳泉侯
向举 议郎 青衣侯
尹默 思潜 ?~234 梓潼涪县 太中大夫
董和 幼宰 南郡枝江 掌军中郎将
许靖 文休 149~222 汝南平舆 司徒
马良 季常 187~222 襄樊宜城 侍中
王谋 元泰 益州汉嘉 太常 关内侯
杜琼 伯瑜 ?~250 益州蜀郡成都 太常
秦宓 子敕 ?~226 益州广汉绵竹 大司农
孟光 孝裕 司州河南洛阳 大司农
许慈 仁笃 荆州南阳 大长秋
何宗 彦英 益州蜀郡郫县 大鸿胪
韩冉 ?~221 军谋掾
周群 仲直 益州巴西阆中 儒林校尉
陈震 孝起 ?~235 荆州南阳 尚书令
程畿 季然 益州巴西阆中 从事祭酒
樊建 长元 荆州义阳 给事中
殷观 孔休 别驾从事
陈寿 承祚 223~297 益州巴西安汉 太子中庶子
孟达 子度 ?~228 司州扶风 散骑常侍 建武将军 新城太守 平阳亭侯
射援 文雄 司州扶风 从事中郎
射坚 文固 司州扶风 蜀郡太守
李密 令伯 224~287 益州犍为武阳 汉中太守
吕凯 季平 ?~225 益州永昌不韦 云南太守 阳迁亭侯
庞宏 巨师 荆州襄阳 涪陵太守 关内侯
王伉 益州蜀郡 永昌太守 亭侯
马谡 幼常 190~228 荆州襄阳宜城 越希太守
彭羕 永年 184~220 益州广汉 江阳太守
黄皓 中常侍 奉车都尉

三国人物大全(吴)
姓名 字 生卒 祖籍 官至 爵位
孙权 仲谋 182~252 扬州吴郡富春 东吴大帝
孙亮 子明 243~260 扬州吴郡富春 会稽王
孙休 子烈 235~264 扬州吴郡富春 吴景帝
孙皓 元宗 242~284 扬州吴郡富春 乌程侯
孙坚 文台 154~191 扬州吴郡富春 破虏将军 豫州刺史 乌程侯
孙策 伯符 175~200 扬州吴郡富春 讨逆将军 会稽太守 吴侯
孙和 子孝 224~253 扬州吴郡富春 南阳王 追谥文皇帝
孙邵 长绪 163~225 青州北海 丞相 威远将军 阳羡侯
孙峻 子远 219~256 扬州吴郡富春 丞相 大将军 督中外诸军事 假节 富春侯
顾雍 元叹 168~243 扬州吴郡吴县 丞相 平尚书事 醴陵侯
陆逊 伯言 183~245 扬州吴郡吴县 上大将军 右都护 丞相 昭侯
步鹭 子山 177~248 临淮淮阴 丞相 临湘侯
滕胤 承嗣 ?~256 丞相 大司马 都亭侯
张悌 巨先 236~280 荆州襄阳 丞相
周瑜 公瑾 175~210 庐江舒县 偏将军 南郡太守
鲁肃 子敬 172~217 临淮东城 横江将军 汉昌太守
吕蒙 子明 178~220 汝南富陂 左护军 虎威将军 南郡太守 孱陵候
孙韶 公礼 188~241 扬州吴郡富春 镇北将军 假节 幽州牧
孙桓 叔武 198~222 扬州吴郡富春 建武将军 丹徒侯
孙静 扬州吴郡富春 昭义中郎将
孙瑜 仲异 177~215 扬州吴郡富春 奋威将军 丹杨太守
孙皎 叔朗 ?~219 扬州吴郡富春 征虏将军
孙贲 伯阳 ?~218 扬州吴郡富春 豫章太守 征虏将军 都亭侯
孙翊 叔弼 184~204 扬州吴郡富春 丹杨太守
朱然 义封 182~249 丹杨故鄣 大都督 左大司马 右军师 兖州牧 当阳侯
全琮 子璜 198~249 扬州吴郡钱唐 右大司马 左军师 徐州牧 钱唐侯
程普 德谋 右北平土垠 荡寇将军 江夏太守
甘宁 兴霸 163~222 巴郡临江 西陵太守 常胜将军 折冲将军
周泰 幼平 九江下蔡 汉中太守 奋威将军 平虏将军 陵阳侯
蒋钦 公奕 ?~220 九江寿春 右护军 荡寇将军 西部都尉 讨越中郎将
丁奉 承渊 ?~271 庐江安丰 右大司马 安丰侯
徐盛 文向 ?~227 琅琊琅邪莒 安东将军 芜湖侯
潘璋 文珪 ?~234 东郡发干 右将军 溧阳侯
诸葛靓 仲思 琅邪阳都 右将军
留赞 正明 183~255 会稽长山 左将军 左护军
施绩 公绪 ?~270 扬州丹杨故鄣 上大将军 左大司马
吕岱 定公 161~256 广陵海陵 大司马 都乡侯
朱治 君理 156~224 丹阳故鄣 吴郡太守 安国将军 毗陵侯
鲁淑 217~272 临淮东城 昭武将军 假节 夏口督 都亭侯
虞汜 世洪 ?~258 会稽余姚 交州刺史 冠军将军 馀姚侯
贺齐 公苗 ?~227 会稽山阴 后将军 徐州牧 假节 山阴侯
张承 仲嗣 177~244 徐州彭城 奋威将军 卫尉 豫章太守 都乡侯
钟离牧 子干 会稽山阴 前将军 武陵太守 假节(汉鲁相意七世孙) 都乡侯
太史慈 子义 166~207 青州东莱黄县 建昌都尉
韩当 义公 153~223 辽西令支 昭武将军 冠军太守
沈莹 ?~280 左将军 丹杨太守
黄盖 公覆 零陵泉陵 武陵太守 偏将军
祖茂 大荣 ?~190 扬州吴郡富春 将军
凌统 公绩 189~237 扬州吴郡馀杭 偏将军
董袭 元代 ?~216 会稽余姚 偏将军
陈武 子烈 ?~215 庐江松滋 偏将军
吕范 子衡 ?~228 汝南细阳 前将军 扬州牧 假节 追赠大司马 南昌侯
步阐 仲思 ?~272 临淮淮阴 卫将军 仪同三司 侍中 假节 交州牧 宜都公
步玑 ?~272 临淮淮阴 左将军 散骑常侍 庐陵太守 江陵侯
楼玄 承先 沛郡蕲县 散骑中常侍 大司农 会稽太守 宫下镇禁中候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后代,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蜀汉昭烈皇帝。
刘禅,字公嗣,后主。自缚投降。
刘永,字公寿,先主子,鲁王。
刘理,字奉孝,后主庶弟,梁王。
刘辑,理子,奉车都尉,封乡侯。
刘胤,理子,哀王。
刘承,胤子,殇王。
刘封,刘备义子,有武艺,气力过人,副军中郎将。被赐死。
甘皇后,沛人。
穆皇后,陈留人。
孙夫人,东吴宗室。
敬哀皇后,张飞长女,后主皇后。
张皇后,敬哀之妹,后主皇后。
王贵人,敬哀张皇后侍人。
刘璇,字文衡,后主太子。死于乱军中。
刘瑶,后主子,安定王。
刘琮,后主子,西河王。
刘瓒,后主子,新平王。
刘谌,后主子,北地王。蜀灭亡时自杀。
刘恂,后主子,新兴王。
刘虔,后主子,上党王。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病死于军中,时年54岁。
诸葛瞻,字思远,亮子,行都护卫将军。临阵战死,时年37。
诸葛尚,瞻长子。与父亲一起战死涪城。
诸葛京,瞻次子。
诸葛均,亮弟,长水校尉。
诸葛乔,字伯松,瑾次子,驸马都尉。
诸葛攀,乔子,行护军翊武将军。
诸葛显,攀子。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前将军,假节钺,壮缪侯。被东吴偷袭兵败被杀。
关兴,字安国,关羽子,侍中、中监军,壮缪侯。
关统,兴子,官至虎贲中郎将,壮缪侯。
关彝,兴庶子,彝壮缪侯。
关平,羽义子。与关羽一起被杀。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桓侯。被部下张达、范强暗杀。
张苞,飞长子,桓侯。
张遵,苞子,尚书。
张绍,飞次子,侍中、尚书仆射,桓侯。
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威侯。
马岱,马超弟,平北将军,陈仓侯。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后将军,刚侯。
黄叙,忠子。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镇军将军,顺平侯。
赵统,虎贲中郎,督行领军,顺平侯。
赵广,牙门将。随姜维出征沓中,临阵战死。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司马徽称他为南州士之冠冕。军师中郎将,关内侯。围攻雒县,为流矢所中,时年36。
庞宏,字巨师,统子,涪陵太守。
庞林,统弟,荆州治中从事。随黄权投魏。
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郿人,尚书令、护军将军,翼侯。
法邈,关内侯,奉车都尉、汉阳太守。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善于评价人,太傅。
许钦,靖子。
许游,钦子,尚书。
陈祗,字奉宗,汝南人,许靖兄外孙,侍中守尚书令,加镇军将军。
陈裕,祗子,黄门侍郎。
吕义,字季阳,南阳人,尚书令。
吕辰,义子,成都令。
吕雅,义次子,有文才,著《格论》十五篇。
麋竺,字子仲,东海朐人,安汉将军。
麋威,竺子,虎贲中郎将。
麋照,威子,虎骑监。
麋芳,字子方,东海人,南郡太守。降吴。
孙乾,字公佑,北海人,从事中郎,秉忠将军。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昭德将军。
伊籍,字伯机,山阳人,昭文将军。
秦宓,字子敕,广汉绵竹人,大司农。
夏侯纂,广汉太守。
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掌军中郎将。
董允,字休昭,和子,侍中守尚书令。
董宏,允孙,晋巴西太守。
刘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尚书令。
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马良眉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其兄弟五人被称为“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左将军掾,夷陵之战中阵亡,36岁。

马秉,良子,骑都尉。
马谡,字幼常,良弟,为人言过其实,绵竹成都令,越希太守,街亭之战失误,被斩,39岁。
陈震,字孝起,南阳人,卫尉,城阳亭侯。
陈济,震子,城阳亭侯。
孟达,字子敬,宜都太守。
彭漾,字永年,广汉人,阳江太守。
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长水校尉。被流放汶山郡。
李严,字正方,南阳人,骠骑将军,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因误军机流放梓潼郡。
李丰,严子,朱提太守。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固陵太守,都乡侯。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南郑侯。孔明死后与杨仪不和被杀。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有才干,丞相参军长史,绥军将军。因不满地位被流放汉嘉郡,自杀。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梓潼太守、裨将军。
霍弋,字绍先,峻子,监军、翊军将军,建宁太守。
王连,字文仪,南阳人,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
王山,连子,江阳太守。
向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左将军,显明亭侯。
向条,朗子,御史中丞。
向宠,朗兄子,中领军。延熙三年,征汉嘉蛮夷,阵亡。
向充,宠弟,射声校尉、尚书。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辅汉将军,领留府长史。
张毣,裔子,三郡守、监军。
张郁,毣子,太子中庶子。
杨洪,字季休,犍为武阳人,蜀郡太守,越骑校尉,关内侯。
黄元素,汉嘉太守。
费诗,字公举,犍为南安人,谏议大夫。惧罪降魏。
王冲,广汉人,牙门将。
杜微,字国辅,梓潼涪人,谏议大夫。
五梁,字德山,犍为南安人,习儒学,谏义大夫、五官中郎将。
周群,字仲直,巴西阆中人,儒林校尉。
张裕,蜀郡人,善相,州后部司马。
杜琼,字伯瑜,蜀郡成都人,精通究安术,左中郎将、大鸿胪、太常。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善郑氏学,学士。
许勋,慈子,博士。
胡潜,字公兴,学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汉太尉孟郁之族。符节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
来敏,字敬达,义阳新野人,来歙后代。父来艳,汉朝司空。官至执慎将军。
来忠,敏子,博览经学,参军。
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通诸经史,大中大夫。
尹宗,默子,博士。
李撰,字钦仲,梓潼涪人,中散大夫、右中郎将。
陈术,字申伯,汉中人,博学多闻,著《释部》七篇,《益部耆旧传》,《志》,三郡太守。
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中散大夫。
谯熙,周长子。
谯贤,周次子。
谯同,周三子,最像谯周。
郤揖,都督。
郤正,字令先,河南偃师人,揖子,祖父俭,灵帝末为益州刺史。官至令史。
张通,汝南人,殿中督。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曾出谋破杜濩、朴胡,杀夏候渊,据汉中。治中从事。不得已降魏。
黄邕,权子。
黄祟,权子,尚书郎。
李恢,字德昂,建宁俞元人,安汉将军,建宁太守,汉兴亭侯。
李遗,恢子,汉兴亭侯。
李球,恢弟子,羽林右部督。随诸葛瞻拒邓艾,死于绵竹。
吕凯,字季平,永昌不韦人,云南太守,阳迁亭侯。为叛夷所害。
吕祥,凯子,阳迁亭侯。
王伉,亭侯,永昌太守。
马忠,字德信,巴西阆中人,为人宽济有度量,镇南大将军,彭乡亭侯。
马修,忠子。
阎芝,巴西太守。
阎宇,有功干,于事精勤,右大将军。
张表,时名士。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原来市魏将,不受重用投向刘备,为人忠勇而严整,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后与魏将徐质交锋,临阵阵亡。

王训,平子,左将军,封宕渠侯。
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为人识断明果。荡寇将军,关内侯。
张瑛,嶷长子,西乡侯。
张护雄,嶷次子,关内侯。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孔明称之“社稷之器”,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大将军、录尚书事、安阳亭侯。

蒋斌,琬子,绥武将军、汉城护军。为乱兵所杀。
蒋显,琬子,有才学,为太子仆。为乱兵所杀。
刘敏,左护军、扬威将军,云亭侯。
费祎,字文伟,江夏人,宽济而博爱,大将军,录尚书事,领益州刺史,成乡侯。被降将郭循所杀。
费承,祎子,黄门侍郎。
费恭,祎子。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好郑氏学,有文有武,督中外军事,大将军,平襄侯。被乱兵杀死。
胡济,镇西大将军。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汉司徒邓禹后代,领兖州刺史,阳武亭侯,大将军。
邓良,芝子,尚书左选郎,阳武亭侯。
张翼,字伯恭,犍为武阳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都亭侯。为乱兵所杀。
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关内侯。
廖化,字元俭,襄阳人,以果烈称,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中乡侯。
杨戏,字文然,犍为武阳人,护军、监军,梓潼太守,射声校尉。
张表,尚书,督庲降、后将军。
邓方,字孔山,南郡人,安远将军、庲降都督。
费观,字伯宾,江夏人,巴郡太守、江州都督,都亭侯,加振威将军。
王谋,字元泰,汉嘉人,太常,关内侯。
赖恭,零陵人,太常。
赖厷,恭子,丞相西曹令史。
黄柱,南阳人,光禄勋。
何宗,字彦英,蜀郡郫人,精究安术,大鸿胪。
何双,宗字,有淳于髡、东方朔之风。
吴壹,字子远,陈留人,督汉中,车骑将军,假节,雍州刺史,济阳侯。
吴班,字元雄,族弟,骠骑将军,假节,封绵竹侯。
陈到,叔至,汝南人,名位常亚赵云,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
辅匡,字元弼,襄阳人,右将军,中乡侯。
刘邕,字南和,义阳人,监军、后将军,关内侯。
刘式,邕子,关内侯。
刘武,邕少子,有文才,与樊建齐名,尚书。
卫文经。
韩士远。
张存,字处仁,南阳人,广汉太守。
殷观,字孔休,荆州主簿、别驾从事。
习祯,字文祥,襄阳人,广汉太守。
习忠,祯子,尚书郎。
王甫,字国山,广汉郪人,荆州议曹从事。
王佑,甫子,尚书右选郎。
马勋,字盛衡,巴西阆中人,州别驾从事。
马齐,字承伯,巴西阆中人,尚书。
李朝,字伟南,别驾从事。
李邵,字永南,朝弟,广汉郪人,治中从事。
姚伷,字子绪,阆中人,尚书仆射。
李福,字孙德,梓潼涪人,尚书仆射,封平阳候。
龚禄,字德绪,巴西安汉人,益州太守。
冯习,字休元,南郡人,领军。猇亭之战阵亡。
张南,字文进,猇亭之战阵亡。
傅肜,义阳人,猇亭之战阵亡。
傅佥,肜子,关中都督。死于军中。
程畿,字季然,巴西阆中人,从事祭酒。猇亭之战阵亡。
程祁,字公弘,畿子。
程郁,畿子。
宠羲,巴西太守。
博士仁,字君义,广阳人,将军。降吴。
郝普,字子太,义阳人,零陵太守。降吴。
潘浚,字承明,武陵人,荆州治中。降吴。
刘璋,字季玉,原益州刺史,后降刘备,振威将军。
刘循,璋子,奉车中郎将。
关索,关羽三子。
罗宪。

三国人物大全(魏)
姓名 字 生卒 祖籍 官至 爵位
曹操 孟德 155~220 沛国谯县 丞相 魏王 追魏太祖武皇帝
曹丕 子桓 187~226 沛国谯县 魏文帝
曹睿 元仲 205~239 沛国谯县 魏明帝
曹芳 兰卿 232~274 沛国谯县 齐王
曹髦 彦士 241~260 沛国谯县 高贵乡公
曹奂 景明 246~302 沛国谯县 魏元帝
曹仁 子孝 168~223 沛国谯县 大司马 假节 陈侯
曹洪 子廉 169~232 沛国谯县 骠骑将军 特进 乐城侯
曹纯 子和 170~210 沛国谯县 虎豹骑督 高陵亭侯
曹真 子丹 ?~230 沛国谯县 大司马
曹休 文烈 ?~228 沛国谯县 大司马
曹爽 昭伯 ?~249 沛国谯县 大将军
曹植 子建 192~232 沛国谯县 征虏将军 陈王 (曹操之子)
曹昂 子修 ?~197 沛国谯县 丰王 (曹操之子)
曹彰 子文 ?~223 沛国谯县 任城王 (曹操之子)
曹冲 仓舒 196~208 沛国谯县 邓王 (曹操之子)
曹羲 ?~249 沛国谯县 中领军 安乡侯
(曹真之子)
曹训 ?~249 沛国谯县 武卫将军 列侯
(曹真之子)
曹彦 ?~230 沛国谯县 散骑常侍 列侯
(曹真之子)
夏侯渊 妙才 ?~219 沛国谯县 征西将军 假节 博昌亭侯
夏侯敦 元让 157~220 沛国谯县 大将军 高安乡侯
夏侯茂 子林 沛国谯县 镇东将军 假节 关内侯(夏侯敦之子)
夏侯衡 伯权 沛国谯县 安宁亭侯
夏侯霸 仲权 ?~261 沛国谯县 魏右将军征蜀护军 蜀车骑将军
夏侯称 叔权 沛国谯县
夏侯威 季权 沛国谯县 兖州刺史 关内侯
夏侯荣 幼权 207~219 沛国谯县
夏侯惠 稚权 沛国谯县 乐安太守 关内侯
夏侯和 义权 沛国谯县 光禄勋 乡侯
夏侯尚 伯仁 ?~225 沛国谯县 征南大将军 荆州牧 昌陵乡侯
夏侯玄 太初 209~254 沛国谯县 征西将军 太常
司马懿 仲达 179~251 河内温县 太傅 晋宣帝
司马师 子元 208~255 河内温县 晋景帝
司马昭 子上 211~265 河内温县 大将军 晋王 追文皇帝
钟会 士季 225~264 颍川长社 司徒 假节 都督关中诸军事 县侯
邓艾 士载 ?~264 义阳棘阳 太尉 邓侯
羊祜 叔子 221~278 泰山南城 征南大将军 南城侯
杜预 元凯 222~284 京兆杜陵 镇南大将军 当阳县侯
王浚 士治 206~285 弘农湖县 镇军大将军 襄阳县侯
唐彬 儒宗 234~294 鲁国邹县 前将军 西戎校尉 雍州刺史 使持节 上庸县侯
郭淮 伯济 ?~255 太原阳曲 车骑将军 仪同三司 都督 假节 阳曲侯 追赠大将军
许褚 仲康 谯国谯县 武卫将军 牟乡候
典韦 ?~197 陈留己吾 武猛校尉
张辽 文远 169~222 雁门马邑 前将军 征东将军 晋阳侯
臧霸 宣高 泰山华县 执金吾 特进 良成侯
鲜于辅 幽州渔阳 虎牙将军 特进 昌县亭侯
徐质 ?~254 讨蜀护军
徐晃 公明 ?~227 河东杨县 右将军 假节 阳平侯
王基 伯舆 190~261 东莱曲城 司空 征南将军 东武侯
文聘 仲业 177~226 南阳宛县 江夏太守 后将军 新野侯
张郃 儁乂 ?~231 河间鄚县 征西车骑将军
胡遵 ?~256 安定临泾 卫将军 阴密侯 追赠车骑将军
孙观 仲台 兖州泰山 振威将军 青州刺史 假节 吕都亭侯
吕虔 子恪 兖州任城国 威虏将军 徐州刺史 万年亭侯
乐进 文谦 ?~218 阳平卫国 右将军
于禁 文则 ?~221 泰山钜平 左将军安远将军 益寿亭侯
朱灵 文博 冀州清河 后将军 高唐亭侯
车胄 ?~199 徐州刺史
车骑将军
徐邈 景山 172~249 燕国蓟县 凉州刺史
李通 文达 168~209 江夏平春 汝南太守 都亭侯
孙礼 德达 180~250 涿郡容城 司空 大利亭侯
陈骞 休渊 201~281 广陵东阳 安东将军 车骑将军
申仪 楼船将军 魏兴太守 真乡侯
申耽 义举 怀集将军 员乡侯
庞德 令明 ?~219 南安狟道 立义将军 关门亭侯
庞会 南安狟道 中尉将军 临渭乡侯
李典 曼成 山阳巨鹿 破虏将军
吕昭 子展 兖州东平 镇北将军
阎柔 广阳 度辽将军
贾逵 梁道 180~234 河东襄陵 建威将军 阳里亭侯
田豫 国让 171~252 渔阳雍奴 太中大夫 长乐亭侯
秦朗 元明 198~? 新兴 骁骑将军 给事中
王双 子全 ?~228 陇西狄道 虎威将军
前部大先锋
高览 ?~201 偏将军 东莱侯
郭嘉 奉孝 170~207 颍川阳翟 军师祭酒 洧阳亭侯
贾诩 文和 147~224 武威姑臧 太尉 魏寿亭侯
蒋济 子通 ?~249 楚国平阿 太尉 昌陵亭侯
满宠 伯宁 162~242 山阳昌邑 太尉 昌邑侯
辛敞 泰雍 颖川阳翟 卫尉 颍乡侯
程昱 仲德 141~220 东郡东阿 卫尉 安乡侯
钟繇 元常 151~230 颍川长社 太傅 定陵侯
华歆 子鱼 157~231 平原高唐 太尉 御史大夫 司徒 安乐乡侯
王朗 景兴 152~228 东海郯县 司徒 兰陵侯
王肃 子雍 ?~265 东海郯县 中领军 散骑常侍 兰陵侯
追赠卫将军
贾充 公闾 217~282 河东襄陵 太尉 太子太保 录尚书事 鲁郡公
追赠太宰
杜畿
伯侯 163~224 尚书仆射 丰乐亭侯 追赠太仆
杜袭 子绪 太中大夫 平阳乡侯
追赠少府
傅嘏 兰石 208~255 雍州北地泥阳 尚书仆射 阳乡侯
追赠太常
毛玠 孝先 陈留平丘 尚书仆射
杨彪 文先 142~225 弘农华阴 光禄大夫 临晋侯
刘劭 孔才 广平邯郸 散骑常侍 关内侯 追赠光禄勋
山涛 巨源 205~283 河内怀县 右仆射 光禄大夫 侍中 新沓伯 追赠司徒
郭修 孝先 ?~253 凉州西平 中郎 追长乐乡侯
王戎 浚冲 234~305 琅琊临沂 司徒 安丰县侯
韩暨 公至 159~238 南阳堵阳 司徒 南乡亭侯
董昭 公仁 152~232 济阴定陶 司徒 乐平侯
陈矫 季弼 ?~237 广陵东阳 司徒
荀攸 公达 157~214 颍川颍阴 尚书令 陵树亭侯
荀彧 文若 163~212 颍川颍阴 侍中 守尚书令
荀顗 景倩 205~289 颍川颍阴 太子太傅 侍中 太尉 临淮公
(荀彧之子)
温恢 曼基 太原祁县 凉州刺史
护羌校尉
张既 德容 170~223 冯翊高陵 凉州刺史 西乡侯
李立 建贤 幽州涿郡 荆州刺史
刘馥 元颖 ?~208 沛国相县 扬州刺史
刘晔 子扬 淮南成德 太中大夫 东亭侯
孔融 文举 153~208 鲁国 太中大夫
孟建 公威 豫州汝南 征东将军
凉州刺史
卫瓘 伯玉 220~291 河东安邑 司空 太保
陈登 元龙 169~207 下邳淮浦 伏波将军
东城太守
华表 伟容 204~275 平原高唐 太中大夫
观阳伯
杨济 文通 弘农华阴 太子太傅
张华 茂先 232~300 范阳方城 右光禄大夫 侍中 中书监 壮武郡公
裴秀 秀彦 224~271 河东闻喜 司空 钜鹿公
高堂隆 升平 ?~237 泰山平阳 光禄勋 关内侯
蒯越 异度 ?~214 南郡延中庐 光禄勋 (蒯通之后)
杨阜 义山 天水郡冀县 少府 关内侯
李丰 宣国 ?~254 冯翊东县 中书令
徐奕 季才 ?~219 徐州东莞 谏议大夫
邢颙 子昂 ?~223 河间鄚县 太常 关内侯
薛悌 孝威 兖州东郡 尚书
鲍勋 叔业 ?~226 泰山平阳 宫正
冯紞 少胄 冀州安平 侍中 散骑常侍
许攸 子远 荆州南阳 将军
陈群 长文 ?~236 颍川许昌 司空
陈泰 玄伯 ?~260 颍川许昌 尚书左仆射 镇军将军
何晏 平叔 190~249 南阳宛县 侍中尚书
刘靖 文恭 ?~254 沛国相县 镇北将军 (刘馥之子)
丁仪 正礼 ?~220 豫州沛郡 右刺奸椽
丁廙 敬礼 ?~220 豫州沛郡 黄门侍郎
向秀 子期 ?~275 河内怀县 黄门侍郎
散骑常侍
管宁 幼安 158~241 北海朱虚 不仕
杨修 德祖 175~219 弘农华阴 丞相主簿
刘桢 公干 ?~217 东平 丞相掾属
傅干 彦材 凉州北地 丞相仓曹属
石韬 广元 豫州颍川 御史中丞
蒋干 子翼 扬州九江 幕僚
管辂 公明 209~256 冀州平原 少府丞
杜夔 公良 司州河南 太乐令 协律都尉
王粲 仲宣 177~217 山阳高平 侍中
徐干 伟长 170~217 北海郡 司空 军师祭酒掾属 五官将文学
陈琳 孔璋 156~217 广陵射阳 军谋祭酒 典记室
阮咸 仲容 陈留尉氏 散骑侍郎 始平太守
阮瑀 元瑜 165~212 陈留尉氏 仓曹掾属
阮籍 嗣宗 210~263 陈留尉氏 步兵校尉
应玚 德琏 ?~217 南顿县 五官中郎将文学 司空掾
嵇康 叔夜 223~262 谯国铚县 中散大夫
刘伶 伯伦 沛国 建威参军

三国人物大全(蜀)
姓名 字 生卒 祖籍 官至 爵位
刘备 玄德 161~223 幽州涿郡涿县 蜀汉昭烈帝 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禅 公嗣 207~271 幽州涿郡涿县 蜀汉后主魏安乐公
刘永 公寿 幽州涿郡涿县 蜀甘陵王
魏奉车都尉 乡侯 刘备之子
刘禅之弟
刘理 奉孝 ?~224 幽州涿郡涿县 安平王
刘谌 ?~263 幽州涿郡涿县 北地王 刘禅第五子
诸葛亮 孔明 181.4.14~234.8.28 徐州琅邪阳都 丞相 领司隶校尉 益州牧 录尚书事 假节 号:卧龙
武乡侯
庞统 士元 179~214 荆州襄阳 军师中郎将 号:凤雏
追赐关内侯
关羽 云长 162~219 司州河东解良 前将军 假节钺 汉寿亭侯
张飞 翼德 167 ~ 221 幽州涿郡涿县 车骑将军 司隶校尉 假节 西乡侯
阆中牧
赵云 子龙 168 ~229 冀州常山真定 镇军将军 永昌亭侯
马超 孟起 176~222 司州扶风茂陵 骠骑将军 凉州牧 假节 犛乡侯
黄忠 汉升 148~220 荆州南阳 后将军 关内侯
姜维 伯约 202~264 凉州天水 大将军 凉州刺史 假节 平襄侯
魏延 文长 174~234 荆州义阳 征西大将军前军师 凉州刺史 假节 南郑侯
马岱 司州扶风茂陵 平北将军 陈仓侯
关兴 安国 ?~234 并州河东解良 侍中 中监军 汉寿亭侯
张苞 197 ~231 幽州涿郡涿县 西乡侯
关平 178~219 并州河东解县
廖化 元俭 190~264 荆州襄阳中卢 右车骑将军 并州刺史 假节 中乡侯
张翼 伯恭 ?~264 益州犍为武阳 左车骑将军 冀州刺史 假节 都亭侯
王平 子均 ?~248 益州巴西宕渠 镇北大将军前监军 汉中太守 安汉侯
陈到 叔至 ?~230 豫州汝南 征西将军 永安都督 亭侯
吴懿 子远 166~237 兖州陈留 车骑将军 雍州刺史 假节 济阳侯
吴班 元雄 ?~234 兖州陈留 骠骑将军 假节 绵竹侯
李严 正方 ?~234 荆州南阳 中都护 骠骑将军 都乡侯
胡济 伟度 荆州义阳 右骠骑将军 兖州刺史 假节 成阳亭侯
蒋斌 ?~264 荆州零陵湘乡 绥武将军 汉城护军 安阳亭侯
(蒋琬之子)
诸葛瞻 思远 226~263 徐州琅邪阳都 行都护 卫将军 平尚书事 武乡侯
罗宪 令则 218~270 荆州襄阳 冠军将军 西鄂侯 追赠安南将军
马忠 德信 ?~249 益州巴西阆中 镇南大将军 彭乡侯
李恢 德昂 ?~231 建宁俞元 安汉将军 建宁太守 汉兴亭侯
刘敏 荆州零陵泉陵 左护军 扬威将军 云亭侯
邓芝 伯苗 163~251 荆州义阳新野 尚书令 车骑将军 假节 阳武亭侯
(汉司马邓禹之后)
张嶷 伯岐 ?~254 巴西南充国 荡寇将军 关内侯
高翔 右将军 玄乡侯
辅匡 元弼 荆州襄阳 右将军 中乡侯
阎宇 文平 荆州南郡 右大将军
句扶 孝兴 益州巴西汉昌 左将军 宕渠侯
向宠 巨违 ?~240 荆州襄阳宜城 中领军 都亭侯
刘琰 威硕 ?~234 荆州豫州鲁国 卫尉 行中军师 车骑将军 都乡侯
赵统 常山真定 虎贲中郎 督行领军 永昌亭侯
杨戏 文然 ?~261 犍为武阳 护军监军 梓潼太守射声校尉
诸葛乔 伯松 204~228 徐州琅邪阳都 驸马都尉 (诸葛瑾子)
刘邕 南和 荆州义阳 后将军 监军 关内侯
邓方 孔山 ?~222 南郡 安远将军 庲降都督
霍弋 绍先 南郡枝江 南中都督 列侯
李球 ?~263 建宁俞元 羽林右部督
赵累 ?~219 都督
黄权 公衡 ?~240 巴西阆中 蜀镇北将军 魏车骑将军 仪同三司 育阳侯
傅佥 ?~263 荆州义阳 关中都督
刘封 192~220 荆州长沙 副军将军
霍峻 仲邈 177~217 南郡枝江 梓潼太守 裨将军
冯习 休元 南郡 领军
张南 文进
刘巴 子初 182~222 零陵烝阳 尚书令
吕乂 季阳 ?~251 荆州南阳 尚书令
黄崇 ?~263 巴西阆中 尚书郎
张遵 ?~263 幽州涿郡 尚书
陈式 ?~231 巴西安汉 将军
严颜 ?~219 巴郡临江 太守 宾客
徐庶 元直 ?~约232 颍川郡 右中郎将 御史中丞
蒋琬 公琰 ?~246 零陵湘乡 行都护 领益州刺史 大将军 录尚书事 假节 安阳亭侯
费祎 文伟 ?~253 江夏鄳县 大将军 录尚书事
领益州刺史 成乡侯
董厥 龚袭 荆州义阳 相国参军 散骑常侍 南乡侯
陈祗 奉宗 ?~258 豫州汝南 镇军将军 侍中 尚书令 列侯
李福 孙德 梓潼涪县 前监军 大将军司马 平阳亭侯
法正 孝直 175~220 司州扶风郿县 尚书令 护军将军
宗预 德艳 ?~264 荆州南阳安众 镇军大将军 兖州刺史 关内侯
向朗 巨达 ?~247 荆州襄阳宜城 左将军 长史 显明亭侯
王连 文仪 荆州南阳 屯骑校尉 丞相长史 平阳亭侯
费观 宾伯 江夏鄳县 振威将军 都亭侯
孙乾 公佑 北海营陵 秉忠将军
简雍 宪和 涿郡 昭德将军
糜竺 子仲 东海郡朐县 安汉将军
来敏 敬达 165~261 荆州义阳新野 执慎将军
伊籍 机伯 兖州山阳郡 昭文将军
左将军从事中郎
杨洪 季休 ?~228 益州犍为武阳 蜀郡太守 越骑校尉 关内侯
张裔 君嗣 ?~230 蜀郡成都 辅汉将军 丞相长史
董允 休昭 ?~246 南郡枝江 侍中 尚书令
卫继 子业 ?~264 汉嘉严道 奉车都尉 大尚书
李撰 钦仲 梓潼涪县 中散中大夫 右中郎将
杨颙 子昭 荆州襄阳 巴郡太守 主簿
谯周 允南 200~270 巴西西充国 蜀光禄大夫 晋散骑常侍
张绍 幽州涿郡 蜀侍中 晋尚书仆射 列侯 (张飞之子)
邓良 荆州义阳新野 蜀驸马都尉 晋广汉太守 蜀阳武亭侯
(邓芝之子)
郤正 令先 ?~278 河南偃师 蜀秘书令
晋巴西太守
廖立 公渊 武陵临沅 长水校尉
王甫 国山 ?~222 益州广汉郪县 荆州议曹从事
杨仪 威公 ?~235 荆州襄阳 中军师
费诗 公举 益州犍为南安 谏议大夫
杜微 国辅 梓潼涪县 谏议大夫
五梁 德山 益州犍为南安 谏议大夫 五官中郎将
刘豹 议郎 阳泉侯
向举 议郎 青衣侯
尹默 思潜 ?~234 梓潼涪县 太中大夫
董和 幼宰 南郡枝江 掌军中郎将
许靖 文休 149~222 汝南平舆 司徒
马良 季常 187~222 襄樊宜城 侍中
王谋 元泰 益州汉嘉 太常 关内侯
杜琼 伯瑜 ?~250 益州蜀郡成都 太常
秦宓 子敕 ?~226 益州广汉绵竹 大司农
孟光 孝裕 司州河南洛阳 大司农
许慈 仁笃 荆州南阳 大长秋
何宗 彦英 益州蜀郡郫县 大鸿胪
韩冉 ?~221 军谋掾
周群 仲直 益州巴西阆中 儒林校尉
陈震 孝起 ?~235 荆州南阳 尚书令
程畿 季然 益州巴西阆中 从事祭酒
樊建 长元 荆州义阳 给事中
殷观 孔休 别驾从事
陈寿 承祚 223~297 益州巴西安汉 太子中庶子
孟达 子度 ?~228 司州扶风 散骑常侍 建武将军 新城太守 平阳亭侯
射援 文雄 司州扶风 从事中郎
射坚 文固 司州扶风 蜀郡太守
李密 令伯 224~287 益州犍为武阳 汉中太守
吕凯 季平 ?~225 益州永昌不韦 云南太守 阳迁亭侯
庞宏 巨师 荆州襄阳 涪陵太守 关内侯
王伉 益州蜀郡 永昌太守 亭侯
马谡 幼常 190~228 荆州襄阳宜城 越希太守
彭羕 永年 184~220 益州广汉 江阳太守
黄皓 中常侍 奉车都尉

三国人物大全(吴)
姓名 字 生卒 祖籍 官至 爵位
孙权 仲谋 182~252 扬州吴郡富春 东吴大帝
孙亮 子明 243~260 扬州吴郡富春 会稽王
孙休 子烈 235~264 扬州吴郡富春 吴景帝
孙皓 元宗 242~284 扬州吴郡富春 乌程侯
孙坚 文台 154~191 扬州吴郡富春 破虏将军 豫州刺史 乌程侯
孙策 伯符 175~200 扬州吴郡富春 讨逆将军 会稽太守 吴侯
孙和 子孝 224~253 扬州吴郡富春 南阳王 追谥文皇帝
孙邵 长绪 163~225 青州北海 丞相 威远将军 阳羡侯
孙峻 子远 219~256 扬州吴郡富春 丞相 大将军 督中外诸军事 假节 富春侯
顾雍 元叹 168~243 扬州吴郡吴县 丞相 平尚书事 醴陵侯
陆逊 伯言 183~245 扬州吴郡吴县 上大将军 右都护 丞相 昭侯
步鹭 子山 177~248 临淮淮阴 丞相 临湘侯
滕胤 承嗣 ?~256 丞相 大司马 都亭侯
张悌 巨先 236~280 荆州襄阳 丞相
周瑜 公瑾 175~210 庐江舒县 偏将军 南郡太守
鲁肃 子敬 172~217 临淮东城 横江将军 汉昌太守
吕蒙 子明 178~220 汝南富陂 左护军 虎威将军 南郡太守 孱陵候
孙韶 公礼 188~241 扬州吴郡富春 镇北将军 假节 幽州牧
孙桓 叔武 198~222 扬州吴郡富春 建武将军 丹徒侯
孙静 扬州吴郡富春 昭义中郎将
孙瑜 仲异 177~215 扬州吴郡富春 奋威将军 丹杨太守
孙皎 叔朗 ?~219 扬州吴郡富春 征虏将军
孙贲 伯阳 ?~218 扬州吴郡富春 豫章太守 征虏将军 都亭侯
孙翊 叔弼 184~204 扬州吴郡富春 丹杨太守
朱然 义封 182~249 丹杨故鄣 大都督 左大司马 右军师 兖州牧 当阳侯
全琮 子璜 198~249 扬州吴郡钱唐 右大司马 左军师 徐州牧 钱唐侯
程普 德谋 右北平土垠 荡寇将军 江夏太守
甘宁 兴霸 163~222 巴郡临江 西陵太守 常胜将军 折冲将军
周泰 幼平 九江下蔡 汉中太守 奋威将军 平虏将军 陵阳侯
蒋钦 公奕 ?~220 九江寿春 右护军 荡寇将军 西部都尉 讨越中郎将
丁奉 承渊 ?~271 庐江安丰 右大司马 安丰侯
徐盛 文向 ?~227 琅琊琅邪莒 安东将军 芜湖侯
潘璋 文珪 ?~234 东郡发干 右将军 溧阳侯
诸葛靓 仲思 琅邪阳都 右将军
留赞 正明 183~255 会稽长山 左将军 左护军
施绩 公绪 ?~270 扬州丹杨故鄣 上大将军 左大司马
吕岱 定公 161~256 广陵海陵 大司马 都乡侯
朱治 君理 156~224 丹阳故鄣 吴郡太守 安国将军 毗陵侯
鲁淑 217~272 临淮东城 昭武将军 假节 夏口督 都亭侯
虞汜 世洪 ?~258 会稽余姚 交州刺史 冠军将军 馀姚侯
贺齐 公苗 ?~227 会稽山阴 后将军 徐州牧 假节 山阴侯
张承 仲嗣 177~244 徐州彭城 奋威将军 卫尉 豫章太守 都乡侯
钟离牧 子干 会稽山阴 前将军 武陵太守 假节(汉鲁相意七世孙) 都乡侯
太史慈 子义 166~207 青州东莱黄县 建昌都尉
韩当 义公 153~223 辽西令支 昭武将军 冠军太守
沈莹 ?~280 左将军 丹杨太守
黄盖 公覆 零陵泉陵 武陵太守 偏将军
祖茂 大荣 ?~190 扬州吴郡富春 将军
凌统 公绩 189~237 扬州吴郡馀杭 偏将军
董袭 元代 ?~216 会稽余姚 偏将军
陈武 子烈 ?~215 庐江松滋 偏将军
吕范 子衡 ?~228 汝南细阳 前将军 扬州牧 假节 追赠大司马 南昌侯
步阐 仲思 ?~272 临淮淮阴 卫将军 仪同三司 侍中 假节 交州牧 宜都公
步玑 ?~272 临淮淮阴 左将军 散骑常侍 庐陵太守 江陵侯
楼玄 承先 沛郡蕲县 散骑中常侍 大司农 会稽太守 宫下镇禁中候

管亥 张燕 周仓 何曼 廖化 孙观 卞喜 裴元绍 张宝 张角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洪、司隶、缘城、罗市、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蝤
可能是

这玩意实在太多了,自个翻三国演义慢慢分吧,估计得上千人。


三国演义里主要人物的兵器
青龙偃月刀是偃月刀的其中一种。根据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偃月刀在宋朝开始出现,因重量关系,主要用于练习臂力,而非实战中的武器。在中国小说《三国演义》中,青龙偃月刀为关羽所使用的兵器,书中描述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又名冷艳锯,关羽用其斩杀了不少武将,所以后世也称青龙偃月刀为关刀。在关羽被...

三国演义中都出现过哪些兵器?大神们帮帮忙
一,长兵器 青龙偃月刀 因刀背如锯齿,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一种刀刃部分为半月形,刀上铸刻有龙的大刀。偃月,半弦月。偃月刀,出现于唐宋时代,用于操练,以示威武雄壮,并非实战所用。 《三才图会·器用》卷六:“关王偃月刀,刀势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无不屈者。刀类...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三国演义里出现的各种武器,如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等...
吕布:方天画戟 典韦:镔铁双戟 张辽:黄龙钩镰枪 赵云:亮银枪 张飞:丈八蛇矛 关羽:青龙堰月刀 刘备:双股剑 曹操:倚天剑 黄忠:乱环刀 纪灵:三尖两刃刀 周仓:流星锤 袁绍:思召剑 魏延:泼风刀 徐晃:金顶开山钺 许楮:瓮金锤

三国演义里,五虎将的武器都叫什么名字?
1、关羽——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刀长九尺五寸,重八十二斤,刀身上镶有蟠龙吞月的图案,因而得名。青龙偃月刀就象是拥有灵魂的东西,他会自己去选择自己的主人!所以他在拥有了巨大的力量的同时也拥有最完美的主人!他得到最大极限的发挥!2、张飞——丈八蛇矛 古代兵器名。又名丈...

三国演义的所有人物武器的武器名字...
赵云的嘛,青釭剑,龙胆亮银枪。其他的。张飞 丈八蛇矛。马超 雪木梨花枪 。黄忠 画鹊铁胆弓 冷艳锯。曹操 倚天剑 许褚 九环刀 张合 日月双刀 张辽 钩镰刀 徐晃 开山鏖金斧 典韦 陨铁双戟 甘宁 骑枪 当然。很多可能历史上压根没有,只是杜撰出来的。

三国演义中出现过的有名的武将
三国演义中出现过的有名的武将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匿名用户 2017-02-22 展开全部 蜀 关羽 张飞 姜维 马超 赵云吴 周瑜 鲁肃 陆逊 徐盛 黄盖魏 张辽 徐晃 张颌 曹仁 夏侯渊三国第一条好汉,非吕布莫属。向来众口一词。有力的铁证:三英战吕布。当时张飞先与之交手,连斗五十余...

三国演义里有哪些兵器?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看三国题材的电视剧,这自然是得益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故事打斗激烈,到处都是传奇。有英雄战将,自然就有厉害的武器,现在很出名的有吕布的方天画戟,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枪,还有很多小伙伴都不注意的刘备的雌雄双股剑.说起刘关张的武器,其实这里面是有一个小故事的。话说...

三国各大名将使用兵器
历史上,方天画戟通常是一种仪设之物,较少用于实战,不过并非不能用于实战,对使用者的要求极高。2、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是偃月刀的其中一种。根据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偃月刀在宋朝开始出现,因重量关系,主要用于练习臂力,而非实战中的武器。在中国小说《三国演义》中,青龙偃月刀为关羽所使用的...

三国演义中名将都用什么武器 叫什么
关羽: 青龙偃月刀(冷艳锯)张飞:丈八蛇矛 赵云:涯角枪 黄忠:凤嘴刀 马超:龙骑枪 吕布:方天画戟 典韦:双铁戟 孙坚:古锭刀 王允 :七星剑 徐晃 双刃斧 乐进的弧月刀 王双: 流星锤 程普: 铁脊蛇矛 曹操:三把好剑(倚天,青虹,七星)纪灵 :三尖刀 关兴: 青龙刀 祝融 :丈八长标...

《三国演义》中各名武将所使用的武器分别是什么?
武安国也用长柄铁锤,可只重五十斤。 铁蒺藜骨朵 番王沙摩柯的兵器,古代两种兵器的混称。蒺藜,即蒺藜棒,棒头附以铁刺、铁丁,如刺猬毛,因其壮如蒺藜,故名。此兵器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骨朵,也属兵器棒类,一端如蒜头状,用以打击敌人。 大斧 徐晃的兵器,通常用这兵器的武将都是猛将型的,如西凉大将韩德,零陵...

饶阳县17548188689: 三国演义中都有哪些名将 -
笪娄来佳: 魏:张辽、乐进、于禁、张合、徐晃 张辽:字文远,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曹操麾下五大将之首.其指挥才能在合淝战役时发挥得淋漓尽致,仅以八百精兵就大破东吴十万大军,威震逍遥津. 乐进:字文谦.本是曹操麾下的文官,后来转为武...

饶阳县17548188689: 三国演义里的英雄都有哪些
笪娄来佳: 武将: 1,三国第1高手是吕布,虽然有勇无谋,但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足以体现其价值! 2,典韦,曹操手下龙将,武功死高,为了救淫人妻子的曹操而死!当时曹操大儿子也死了,曹操在哭泣的时候不为儿子却为典韦! 3,赵云,三国中的偶...

饶阳县17548188689: 三国演义有哪些人物?
笪娄来佳: 《三国演义》中,东汉末年,天下三足鼎立,兵分三国:魏、蜀、吴.其中人物最典型的有:(蜀: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魏:曹操)(吴:孙权、周瑜、黄盖)其次:袁邵、司马懿、赵云、鲁肃、吕布、董卓、貂禅(美人计主角)、蔡瑁、张允、孟获、司马师、司马昭等.〔实在有点多,你看吧,又不知道要多久,就找了几个熟悉的!〕

饶阳县17548188689: “三国演义”里有哪些人物? -
笪娄来佳: 主角: 魏:曹操、曹昂、曹丕、曹植、曹冲、夏侯渊、夏侯惇、夏侯杰、夏侯淳、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许褚、张辽、荀彧、荀攸、杨修、(郭嘉)等 蜀: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刘禅、关兴、张苞、关平、周仓、马岱、魏延、杨仪、姜维、等 吴:孙权、周瑜、黄盖、韩当、周泰、阚泽、严峻、程秉、朱桓、陆绩、张温、张昭、吕蒙、鲁肃、陆逊、徐盛、潘璋、丁奉、等

饶阳县17548188689: 三国演义有那些名将 -
笪娄来佳: 三国名将排行榜 1 吕布]:看过很多三国迷的武将排行榜,基本上都将吕布列在第一位,偶尔也有标新立异者试图将吕布列在别人之后,也只是贻笑大方罢了.

饶阳县17548188689: 谁有三国演义名将所有人物的介绍 快啊 -
笪娄来佳: 蜀:刘备字玄德,诸葛亮字孔明,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益德,赵云字子龙,孙乾字公佑,糜竺字子仲,简雍字宪和,马超字孟起,魏延字文长,徐庶字元直,黄忠字汉升,庞统字士元,马良字季常,马谡字幼常,蒋琬字公琰,刘禅字公嗣,廖化...

饶阳县17548188689: 三国演义里有哪些人物 -
笪娄来佳: 1.刘备 事迹: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礼让徐州,煮酒论英雄,三顾茅庐,西川称帝,东征伐吴,永安托孤.性格特点:宽厚,仁慈,爱民如子,礼贤下士,后期刚愎自负.2.曹操 事迹:孟德献刀,挟天子令诸侯,讨伐张秀,煮酒论英雄,...

饶阳县17548188689: 三国时候有名的武将都有哪些人? -
笪娄来佳: 三国武将排名 按:平生喜爱“三国”故事,书存十余种,时长十五载,读达百余遍.稍有闲暇,捧书或一览到底,或精究某处.少时初读之精装本“三国”,已破旧不堪,且每页皆有愚见二三处,有袭三国裴注之嫌.一日偶读“隋唐”,书中为...

饶阳县17548188689: 三国演义有哪些人物 -
笪娄来佳: 《三国演义》中有以下人物; 曹操,刘备,刘琦,刘棕,孙权,孙坚,孙策,关羽,关平,关索,关兴,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董卓,吕布,诸葛亮,司马一家,曹植,曹丕,曹彰,曹洪,夏侯淳,夏侯渊,夏侯霸,夏侯恩,曹仁,夏侯兰,许褚,典韦,貂禅,孟获,祝融,迷当大王,猊来,彻里吉,诸葛谨,诸葛珞,黄盖,韩当,陆逊,周瑜,太史慈,程普,刘表,刘璋,刘禅,刘封,曹睿,曹熊,曹洪,曹冲,曹嵩,藏霸,马超,马岱,马腾,袁绍,袁术,扬休,庞统等.

饶阳县17548188689: 三国演义的英雄有哪些? -
笪娄来佳: 典韦,曹操,吕布,孙坚,孙策,赵云,关羽,张飞,马超,张辽,徐晃,许褚,黄忠,周瑜,吕蒙,陆逊,夏侯兄弟,马岱,曹彰……不过在郭嘉,司马懿,卧龙凤雏面前他们都是掌上玩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