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礼 什么是礼?如何为礼?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礼? 急急急啊 急求

作者&投稿:闵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语中的“礼”是什么?~

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因为孔子认为: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因为周代的礼借鉴了夏商两个朝代,又对此有了增减,所以变得完美丰富了。概括地讲,周礼包括三个层面——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大到政治、军事,小到穿衣、吃饭、摆设几乎无所不包。礼俗就是周人的社会风俗和道德习惯,他比礼节更细,更繁琐。礼的目的是为了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

《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是外部规范与内心自觉之间的关系.学术界主流意见一直认为在这对关系中仁居于主导地位.这种意见始终忽略一个起点处的问题,孔子为什么无条件地相信礼应该是人生的引导规范?本文由追踪这个起点问题入手,一步步探讨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发生的观念运动---礼如何取代神成为精神支柱,这种取代的意义是什么,孔子如何继承这个观念运动并加以改造.以此思想史背景的梳理为依据,本文指出礼与仁之间一种特别的双向关系.

关键词 礼 精神支柱 古典教育 仁

《论语》中礼与仁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学术界已有许多讨论.这个问题之所以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往的讨论充分注意了仁的内涵的丰富性,对礼的理解则过于简单.由于礼的内涵不能充分理解,礼仁之间关系的真实涵义,并未被我们完全认识.

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礼是外部规范、行为准则;仁是内心自觉,成德的志愿.多数学者相信,在礼与仁之间,孔子更重视仁.因为孔子虽然尊崇礼,却反感礼的虚文化和形式化,要追求礼的实质,仁就代表了追求礼的实质的态度,也代表了礼的实质的体现.对于仁体现了礼的实质本文并无异议,但认为在礼仁关系中,有一个本来应该在起点处的问题一直被漠视了,这就是礼作为外部规范为什么是必须遵守的.这个问题从"仁"的观念求不到答案,仁是要揭示和履践规范中的本质,这个态度已经预先确定了礼是好的,问题只是要把礼中虚浮的东西抛掉,把好的东西提取出来.可是,孔子为什么相信礼是好的,这就是起点处的问题.事实上,孔子对礼的信念有另外的渊源,这渊源先于仁观念.这另外的渊源深刻地影响了礼仁关系.仁固然是实质,礼却是一个"先验"(先于个人体验、知识、意愿)的尺度,在礼仁关系中,不仅有仁体现礼的本质("人而不仁如礼何"),而且有礼规定仁的方向("克己复礼为仁").正因为漠视了"礼为什么是必须遵守的"这个起点处的问题,礼仁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双向关系,长期被主流观点理解为以仁释礼的单向关系.

一、起点处的问题

在礼与仁关系中,礼处于某种"前定"的位置.礼先于我而存在,是历史积累而成的规范.礼仪规范既有组织社会秩序的效用,又有训练个人品行的功能.礼仁关系主要涉及个人品行的训练与修养.关于个人品行的修养,《论语》有一个态度是人所共知的,就是主张以礼为准则和前导,一个人开始学习做人时,他还没有学识作为判断的基础,先要无条件地遵循礼的规范.孔子相信礼仪规范是引导人成就德性的正确道路和衡量尺度,这个信念逻辑上处于"仁"的意识之先,仁是要防止礼的虚浮和外在化,要追寻礼的本质,让我的内在生命与这个本质一体.这个意识的前提就是预先肯定了礼是正确道路和衡量尺度.

这样,我们在研究《论语》中的礼仁关系时,首先就要面对一个起点处的问题:孔子为什么认定礼是修身的正确道路,为什么相信礼代表了最根本的人生价值?这个起点处的问题表现为孔子师生对话中随处可见的一种信念:相信古典礼仪提供了人生的意义基准.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以往从未被提到的问题,这种对礼仪的信念,是一个很特异的精神现象,历史上并不常见.礼仪准则是常见的,礼仪准则受到尊奉,能或深或浅地介入人类生活,这也是常见的.可是人们观念上把礼仪视为人生的意义根据,视为精神支柱,这情形却十分罕见.《论语》中对礼的信任就是这种自觉以礼为精神支柱的情形,而不是一般提倡尊奉礼仪准则.孔子何以会形成这样对礼的信念呢?如果不回答这问题,我们就无法理解礼观念的真正含义.也无法真正深入探讨原始儒学中外部规范与内在自觉之间的关系.

然而如果要回答这问题,就不能不追溯到孔子之前.如果孔子之前只有礼的制度尚无礼的观念,那我们就要探究,孔子何以会形成这样的观念?如果孔子之前礼的观念已经形成,那我们就要研究,这种观念为什么会形成,它的意义是什么?孔子的礼观念与这个此前就已经形成的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总之,《论语》中对"礼"的前定地位的信念不能只作为无需讨论的事实,这信念的起源和意义是要探究的,只有先解决这起点处的问题,礼仁关系的研究才可望真正深入.

有一种流行意见,把"礼"的渊源追溯到西周,这不能算错,却没有能区分开礼的制度和礼的观念.《论语》中尊奉的礼确实来源于西周$! %,但以礼为精神根据这种态度和信念,却不见于西周.西周有礼仪制度,西周中后期是礼仪系统建设的时期,西周贵族当然也有尊奉礼仪规则的习惯,但是直到西周后期,我们在可靠文献中仍然找不到礼的观念,也就是说,找不到以礼为解决政治和人生问题的根据的说法.西周的观念是信神的,天神祖神以及山川百物之神是贵族精神世界中的支柱.那么,相信礼仪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以礼仪为精神支柱的信念是何时形成的呢?如果《左传》所记材料可靠,那么我们可以明确回答,这种历史上不常见的观念是形成于春秋时期.《诗经》晚期的诗如小雅和国风,已经可以见到礼观念的萌芽,《左传》所记贵族言论,则全以礼为中心.从最基本的意义上可以说,《左传》中关于礼的观念,与《论语》中礼的观念是前后相关联的.孔子的礼观念首先可以理解成是对春秋前期开始形成的一场精神运动的坚持.

我们从确切的文献可以肯定,以礼为意义根据的看法形成于孔子之前的春秋早期.在此之前的西周时代,贵族是尊奉礼仪的,但他们观念上却以神(主要是天神与祖神)为精神的支柱,恰当的礼仪是通向这个支柱的途径,并无另外的意义.在此之后,贵族已不只是通过礼仪求告神,更重要的是把礼仪视作了独立的精神支柱.春秋时代贵族大谈礼,当然是有维系贵族社会秩序和身份地位的意思,但礼成为精神支柱,意义决不止于此.贵族实际上是在礼仪中发现了某种更深的原则,在神的信仰不能维系人心以后,这个原则便成为给人类生活提供意义的源泉.这原则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古典教育,只有经过古典文化教育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能制约自己的性情欲望,担当大任;才能简朴谦抑,对优美的东西有鉴赏力.礼仪的最深刻的说服力,来自它代表合宜的教育途径.对礼仪的信赖是对特定文化指向的教育路径的信赖,这特定文化指向便是古典的德性气质.实际上不止是礼仪,其它的古典遗产,诸如诗歌、乐舞、文诰、格言、圣贤传说、英雄故事等等,全都是这种古典文化气质的教育路径的源泉,礼仪最有代表性,可视为这场重新审视古典遗产的观念运动的的象征.

春秋时礼仪观念的兴起,是古代思想史上一场深刻的精神转变的起点.在此之前,礼乐诗书在观念中没有独立价值,它们是祭祀文化的附属物,以礼乐诗书的古典气质教育人的意识也从未成为自觉的意识.在此之后,礼乐诗书的独立观念和以古典文化教育人的意识逐渐形成,并进入到早期儒家起源与形成的过程之中.依据雅思倍尔斯"轴心时代"的概念,作这样一种对比也许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精神转变的宏观特征.在公元前世纪以后的古代犹太,上帝信仰出现危机,犹太先知以一种神与人关系的新解释重建信仰,这一解释最终导出了基督教;公元前# 世纪以后的希腊,传统诸神的信仰出现危机,希腊哲人以形而上学的探究建立对宇宙秩序的新信仰,这种探究引导出古希腊的哲学;公元前# 世纪以后的中国,传统的天神与祖神信仰出现危机,贵族思想家以礼的观念为依据重建社会与人生的精神支柱,这一观念运动引导出了先秦儒学.如果要简洁地概括礼观念代表的精神转变的特征,那么可以认为是一种人文教育的观念取代敬畏神灵的观念成为人们心灵上的支柱,从此形成一个绵延到儒学中的信仰,必有古典文化的教育,才有健全的人和良好的政治.

春秋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精神转变?礼为什么会取代神成为精神支柱?因为以往的研究一般不注意区分礼的制度和礼的观念,往往认为春秋礼观念是西周旧观念的延续,所以对此问题从未注意.实际上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涉及平王东迁以后贵族社会内部结构的变化,以及夷狄入侵带来的巨大压力,本文不能对此展开讨论.这里只说明一点.礼观念兴起是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孔子思想的形成,有一部分重要的背景因素学术界至今仍未充分了解$ % &.

二、孔子礼观念的使命

春秋时代"礼"观念兴起,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标志一种关于人的根本价值的信念开始萌芽,这就是古代人文主义的信念.中国古典人文主义是以"人"为中心,这一点过去许多人提到,但这样说并没有抓住关键.古代以礼为标志的人文观念不仅是以人为中心,而且是以人的教育为中心.礼实际上是一个有关古典教育的概念,礼是合宜的途径,使人受到纪律的训练和规范的约束,同时礼仪象征一种古典的德性,这种德性被认为是人的理想和政治的支柱.世俗生活意义上的"人"在中国古典思想中一直没有重要地位,古代只有对作为国家基础的"民"的重视,没有对世俗意义的"人"的重视$ ' &.这其实是一个明显的事实,然而却始终没有得到很好澄清,由此引出颇多研究上的混乱,对古代人文思想的理解就是一例.

当春秋礼观念兴起时,以古典教育为中心的人文观念已经萌芽,但是这个观念的表达并不明确.春秋贵族在对礼的热烈赞美中,赋予了礼过多的意义,而所有这些意义又与贵族特别的身份讲究混合在一起.那时贵族相信,一个在会盟场合注重礼典的人是他们国家的干城,一个娴熟礼乐诗书的人可以统率三军;反过来,一个在外交或祭祀场合礼仪不规范的人将会把国家弄垮,或者他本人的寿命也很快会完结$ ( &.在所有这类说法中,关于古典教育是人的精神根据的意识都已经出现,但都和贵族特别的身份讲究混合在一起.到春秋中后期,随着贵族对礼仪的重视成为时尚,讲求礼典的人处处受到赞美,又渐渐产生出礼仪形式化空洞化的弊病.在一般尊重礼仪的社会,礼仪的讲究决不至于导致这样的弊病,在那里人们要做的只是,遵礼而行就可以了.只有在礼仪超出一般习俗的意义,成为更深层次上的精神根据和价值担当系统时,才会有群趋追捧而变成形式虚文的弊端.我们看中国乡间礼俗,看现代欧美社会的礼俗,(现代中国城市是礼仪习俗最贫乏的社会),就觉得那根本不可能变成泛滥的虚文,因为根本不存在那样的动力.使礼仪成为虚文有特别的动力,就是观念上对礼特别重视.春秋中后期,正是因过于重视礼仪而使礼仪虚浮之风盛行的时代,孔子的礼观念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孔子礼观念的使命,一是从贵族特别的身份讲求中把礼的普遍意义挖掘出来,一是从形式化的虚浮风格中把礼的本质拯救出来.

前面提到,《论语》中孔子师生有关礼的对话有一个特点,就是对礼的权威和价值有一种不言自明的确认.孔子从不解释,为什么个人成德必须要以礼为规范,为什么不可以有别的途径.美国哲学家芬格莱特在其影响甚大的着作《孔子:即凡而圣》中,把第二章标题定为:"一个没有十字路口的大道",意指孔子思想中没有"选择"的问题.如果单就《论语》本身而言,似乎芬格里特说的是对的,在确认最高的根本性的规范这一层次上,《论语》中没有选择性的讨论,这一规范是已经被确认的.

但是如果把《论语》与《诗经》、《左传》等典籍联系起来看,把孔子的思想与此前贵族"礼"观念联系起来看,我们就会明白,古代人文思想在起源与形成过程中,在根本规范问题上是经历过选择的,"礼"观念兴起取代"神"成为中心观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孔子对礼的不证自明的确认,严格地说并不是对根本性规范不加选择,而是在确认前代贵族思想家所作选择的基础上,进哲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 年第# 期一步把这个选择的意义明确化.礼的深层含义是教育,是相信必须以古典文化的精神规模来培养人的品格.《论语》对礼的尊崇,实质是对古典教育理念的尊崇.孔子与此前贵族思想家不同的是,他要以更简洁也更有普遍意义的形式把这个意识表达出来,这一重新表达的要求造成孔子对礼观念的改造.孔子对礼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民化,二是实质化.

什么是平民化?在春秋贵族礼观念中,礼是贵族的规范,贵族通过礼仪寻求贵族层级之间的合作,寻求在纪律,自我约束和教养中锻铸品质,所有这些都与平民无关,是一个特权阶级自我确认高贵身份的方式.孔子却把礼扩大成人本身的规范,通过古典教育成就德性不再是贵族集团的身份标识,而是所有人的目标.固然孔子推行礼乐教化是从少部分人开始,不是直接从大众开始,但是首先,这少部分人并不是贵族出生,而是好学上进的平民青年,事实上孔子寄以厚望的弟子绝大多数都不是贵族出身,而是来自平民阶层;其次,少部分人修行礼乐,成就德性,最终目标是要以礼治民,让所有人都依礼的途径成就德性,所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把礼的规范推向平民,实质是认为礼仪规范中包含的精神价值不只是某个集团的价值,而是人类的价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尺度.在这样的理解中,古典教育不再是少部分人的要求,而是人之为人的普遍要求.春秋贵族礼观念中的人文意识到孔子这里从集团意识的束缚下解放成一种人类意识.

什么是实质化?礼的实质化是针对形式化与虚文化.礼仪的形式化与虚文化有两层含义,其一,贵族礼仪本是一些复杂的仪式,演行仪式往往需要精美的物资,从青铜器玉器到车马礼服之类,若这样的讲求不变,则礼仪不可能走向平民,不可能转变为普遍意义的人类规范.所以孔子要求简化礼仪中的器物,保留行为的虔敬.不过这一点在《论语》中并未十分强调,战国时的儒家文献也有不同的说法.毕竟礼仪是与身份等级有关,即使转变为普遍的人类规范,也是由品格优秀的君子(不论他原先的出身是什么)在一个层级结构的社会中领导大众,所以关乎阶层身份的器用物资不可能全免.孔子肯定要求仪文器物简化,但适度的简化标准是什么则始终没有明确说出.其二,春秋中后期贵族讲求礼仪常常变成排场,春秋早期礼观念兴起时的内在热情普遍衰退,鲁国有一些"小人儒"乃至以礼仪知识为谋食之具$ % &.孔子由此提出仁为礼仪之本,要求从礼的规范仪文中寻求精神实质,不要徒以仪文排场为目标.孔子改造礼观念,此点最具深意.《论语》中的礼、仁关系,仁居于主导地位,实际上是孔子提出一种特别的途径,从人的理解、意愿、情感诸内在因素出发,去寻求礼的真生命的展示和表达,此为礼的实质化.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本文开头提出的《论语》礼仁关系研究"起点处的问题",礼为何是一个不言自明的规范?简单的答案就是,从春秋前期到孔子,有一个以礼为中心的精神运动旨在建立古典教育为支柱的意义世界.孔子是这个观念运动的传人,孔子的使命是把这个观念运动从贵族小圈子引导到平民之中,把这个观念运动的内在本质揭示出来,孔子处于这个观念运动走向成熟的时期,他的问题不是置疑这个运动的根本预设,而是把这个预设以新的更简捷有力的方式表述出来.

所以礼的权威性是无庸置疑的,礼所代表的古典文化对生命的引领意义是无庸置疑的,全部问题是,礼的权威或者说引领意义的本质是什么?由此而引导出仁的概念.

三、"光源"与"辨识"的双向关系

仁也是一个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出现的概念,但出现频度不高,在《左传》所记录的春秋贵族观念中,仁的重要性远不能与礼相比.在《论语》中,仁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至少可以确信,仁与礼一样重要.孔子在各种情境下反复说到仁,仁的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学术界对"仁"的涵义的讨论,也远比对"礼"涵义的讨论深入.概略地说,仁是指人的内心状态,与礼指外部规范形成对照.仁所指的内心状态极为丰富,但有两个基本的意思比较突出,其一,仁是指主观意愿,我愿意或者说我立志成为一个有德的人,这种内心状态便是"仁"者心态;其二,仁是对他人的关心,我愿意和立志成为有德的人,也要帮助关心他人成为有德的人,或至少不能把我所不愿的事强加给别人.这两个基本意思是相互配合的,第二层意思是第一层意思的题中应有之意.

我立志成德,我不是孤立的个人,我的志向中自然就包含与他人的关系.但这两层意思又各有特别的问题,可以分开讨论.本文探讨礼仁关系,与第一层意思关系密切,与第二层意思关系较远,故暂不涉及第二层意思$ ' &.

仁是一种内在的态度,是一种成德的意愿.与礼相对照来看,就是我愿意或立志按礼的规范尺度做人.到了礼仪虚浮化形式化的风气下,这个态度和意愿具有决定性意义,它使得礼仪内在价值直接地呈现出来.所以不少学者认为在礼仁关系中仁是主导性的,这样的判断本文完全赞同.

实际上,在孔子之前贵族礼观念的发展中,要求从礼仪形式中把握本质的努力就一直存在.这种努力是礼观念作为一种思想运动本身所要求的.

这里的关键就是礼观念是一场思想运动,而不是一般意义的提倡尊重礼俗.礼观念作为思想运动赋予了礼重大的意义,这形成特别的动力,一方面引发了对礼的群趋追捧,导致礼仪的形式化虚浮化,这一点已如前文所述;另一方面,这种动力也同样要求把礼仪的本质从虚文中解脱出来.在孔子之前,已有贵族思想家不断尝试解脱虚文把握礼仪本质# $ %.孔子提出的仁观念是最成功的一次思想努力,仁观念不仅把礼仪的价值由贵族圈子引导到整个社会,而且立足于内心的丰富精神世界,使春秋礼观念思想运动对古典教育价值的认识得到最有人类意识深度和情感深度的表达.

若无孔子仁观念出现,礼观念运动将随过分的虚文而耗竭内在生命之源,原初的内在预设将无从实现.所以从礼观念本身的发展也可证明"仁为本质"这一判断.

但是学术界在对《论语》礼、仁两个概念的讨论中,往往对仁的主导意义作出过强的诠释,在这种诠释中,礼作为外部规范的独立意义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以致礼、仁不能构成一种"关系".礼的独立意义之所以容易被忽略和消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礼往往只是被理解为行为规范,而未注意其古典教育的深层含义.作为行为规范,具体的仪式规定总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形调整,虽然孔子似乎仍然坚持许多旧的仪式,但从理论上说,这些仪式都是可以根据仁的原则加以调节的.可是,礼所代表的古典教育,却指示着一个不可动摇的方向,就是以古典气质为人的典范.礼所指示的这个方向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复古,不是回到贵族社会,而是把从贵族文化遗产中抽取出来的精神,作为人的尺度.换句话说,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由历史性的"前定"的精神尺度引领的.在《论语》的对话中,我们常能感到孔子师生被一种人生的宏大境界感召鼓舞,把修身努力作为日夜不息的功课,"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种人生的宏大境界正是植根于古典文化精神对个人生活意义的引领.原始儒学整个地可以说就是在历史积累的文化价值中汲取意义,古代的礼仪、诗歌、乐舞、圣贤传说,英雄故事,所有这些构成对个人生命的引领,礼的规范就是这种引领的象征.因此孔子虽然反对礼的虚浮,但始终保持对礼仪作为一种外部规范的敬意.在礼、仁关系中,礼作为外部规范的具体仪节是可以简化的,可是礼作为古典教育的"前定"的权威性和引领意义却是不能被消解的.

仁是遵礼而行的内在意愿,同时也是拒绝礼仪虚文和把握礼仪本质的实践态度.拒绝虚文和把握本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精神内在理解的过程,是发现伟大精神矿源而激动喜悦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发现真实自我的过程,但尽管如此,这个过程仍是由古典文化的独特气质所引领的.礼仪规范的意义要从仪文形式中提炼出来,这个过程由仁的意愿态度主导,在这个意义上,仁是内在本质;可是仁的意愿态度归根结底又是发源于古典文化对生命意义的引领,在这个意义上,礼又是仁的前导.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象征性的词:光源,用以对比礼仁的相互关系.孔子和弟子"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定是有一个精神光源在引导.这光源在何处?是源于礼的外部规范,还是源于"仁"的内在自觉?我认为最初的光源是在礼仪规范中,礼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历史文化中的古典气质,是孔子所确认的理想社会的意义之本.当然,人内心的情、意、智是接引和辨认光源的主体,没有这个主体,源于历史文化的光源就会被过多的形式埋没.从孔子以后,儒学思想史上就有一个一再出现的精神运动,即在坚持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一次又一次回到内心的知、情、意世界,这些回归运动充满寻找简朴真理的激情.极大地荡涤了由于崇尚外部权威而形成的僵化虚伪繁琐种种毛病.但回归内心感知的简朴真理,并不是回归单纯的内心感觉,而是回归内心对古典文化价值的最真切的把握.孔子是第一个发起回到内心感知真实性运动的人,《论语》中的"仁"就代表了这个回归心灵世界的诉求.但同时孔子强有力地坚持了对礼代表的外部规范的敬意.《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就是这样相互支持,这种关系一直延续到儒家思想后来的发展中.

四、结语

本文认为,《论语》中的礼仁关系是一个始终未被准确把握的关系.学术界一向把注意力倾注于仁的内涵,以为礼仪作为行为规范并无深意.

其实问题的复杂性首先来自礼.一套上层社会的行为准则为什么会被赋予那样重大的意义,竟可以成为孔子心目中人生价值的引领原则B是什么历史机缘使贵族传统礼仪在原始儒学创生过程中发生那样大的作用B这个问题若不能回答,我们则对《论语》以至整个早期儒学的精神本质都始终有一层隔膜.

对《论语》中礼仁关系的误读,一定程度上来自孟子以后心性天道学说的有力影响.孔子以后,孟子是再次强调回到内心感知真实性的精神导师.孟子思想很大程度上代表脱离贵族古雅气质的简朴化运动,他把引领人培养德性的最初光源,从古典文化的古雅魅力转移到内心的情意系统.后来的《中庸》又以天道作为这个情意系统的形而上根源,由此形成儒学一个新的富有深刻哲理含义的"关系",即心与性之间、人于天之间的关系.这一对新的关系出现,使儒学思想的发展出现新的格局,但是新关系的出现并未取消从孔子开始的外部规范与内心自觉之间的关系,只是不同的"关系"之间从此处于微妙复杂的交互渗透影响之中.这已经超出本文的论域,本文要说的是,《论语》中礼与仁的关系,实质是古典文化的引领之力与内心感知体认之间的关系,这一组关系的内涵及其在儒家思想史上的长远影响,至今未被学术界充分认识.

注释《论语�6�1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由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西周之礼当然还有更古老的渊源,但周礼是夏商礼仪的集大成,孔子明确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所以大体可以说,孔子尊奉的礼仪制度,来源于西周.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礼在《论语》中的含义
  (一)礼制,指全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   (二)礼仪,指具体的礼节仪式。   (三)礼貌,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如恭敬、和顺、谦让)。

礼的介绍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在封建时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见孔丘)说,殷因于夏礼,而有所损益,周因于殷礼,而有所损益。由此可知夏、殷时代已有礼。孔子又说,他能讲述夏礼和殷礼,但由于文献不足,他虽能言之,却不能“征之”。也就是说礼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不能当作绝对不变的僵化的内容而一味复古。   周公制礼,典章制度较前代更为完备,发展到了“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的程度,使孔子赞叹不已,宣称“吾从周”。周人本以“尊礼”著称,到了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等级制度破坏,统治者内部对于礼任意僭用,礼崩乐坏,所以司马迁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史记·孔子世家》)。但由于周代礼制非常完善、周密,仍为士大夫所向往,力图予以恢复。春秋时代,孔子以前的人,如师服、内史过等,与孔子同时的人,如叔向、晏婴、游吉等,论礼的很多。但论礼最多,并自成体系的首推孔子。他一生以诗书礼乐教弟子,《论语》中有34处记载孔子论礼。他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礼与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编辑本段礼的本质
  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所以古人指出礼的特征为“别异”(《荀子·乐论》)或“辨异”(《礼记·乐记》)。春秋、战国和汉代论礼的人,一致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点最能说明礼的涵义和本质。荀子(见荀况)云:“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又云:“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韩非子(见韩非)云:“礼者……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董仲舒云: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白虎通德论》云:礼所以“序上下、正人道也。”这些话都证明礼是有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决非普遍适用于一切人的一般规范。   礼既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举例来说,八佾舞是天子的礼,卿大夫只许使用四佾,鲁季氏以卿行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孔子认为非礼,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树塞门和反坫是国君所用的礼,管仲采用,孔子批评他不知礼。历代冠、婚、丧、祭、乡饮等礼,都是按照当事人的爵位、品级、有官、无官等身份而制定的,对于所用衣饰器物以及仪式都有繁琐的规定,不能僭用。在家族中,父子、夫妇、兄弟之礼各不相同。夜晚为父母安放枕席,早晨向父母问安,出门必面告,回来必面告,不住在室的西南角(尊者所居),不坐在席的中央,不走正中的道路,不立在门的中央,不蓄私财,是人子之礼。只有通过不同的礼,才能确定家族内和社会上各种人的身份和行为,使人人各尽其本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便是此意。   统治阶级内部和庶人都受礼的约束。所谓“礼不下庶人”,并非庶人无礼,只是说庶人限于财力、物力和时间,不能备礼,更重要的是贵族和大夫的礼不适用于庶人。例如庶人无庙祭而祭于寝。
编辑本段礼的范围
  礼的内容繁多,范围广泛,涉及人类各种行为和国家各种活动。《礼记》说“以之居处有礼故长幼辨也,以之闺门之内有礼故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礼故官爵序也,以之田猎有礼故戎事闲也,以之军旅有礼故武功成也。是故宫室得其度……鬼神得其飨,丧纪得其哀,辨说得其党,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可见其范围之广,“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
编辑本段礼的作用
  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上的作用,提出礼治的口号。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云:“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可见礼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持其统治的重要工具。“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儒家认为推行礼治即是为政。师服云:“礼以体政”;孔子说:“为国以礼”;晏婴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左传》引君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女叔齐云:“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荀子云:“国之命在礼”。从这些话里可以充分看出礼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国之治乱系于礼之兴废。所以荀子说:“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礼记》云:治国以礼则“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治国无礼则“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结论是:“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显而易见,放弃礼和礼治,儒家心目中的理想封建社会便无法建立和维持了。
编辑本段礼的原则
  “尊重”原则:要求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 宋刻本《礼记》
“遵守”原则:遵守社会公德,遵时守信,真诚友善,谦虚随和。   “适度”原则:现代礼仪强调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自律”原则:交流双方在要求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
以礼入法
  儒家主张礼治,以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即礼作为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的工具,同法家主张法治,以同一性的行为规范即法作为维持社会、政治秩序的工具,原是对立的。在先秦百家争鸣的时代,儒、法两家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抨击对方的学说,互不相让。秦、汉法律都是法家拟订的。商鞅的秦法渊源于魏李悝的《法经》,萧何定汉律又承秦制,为法家一脉相承的正统,完全代表法家精神,为儒家所不能接受。汉武帝标榜儒术,法家逐渐失势,儒家抬头后,开始以儒家思想改变法律的面貌。汉儒在这方面的努力,主要表现在撰写法律章句来解释法律和以经义决狱两件事上。据《晋书·刑法志》,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诸儒章句十有余家,家数十万言,断罪所当由用者合26272条,7732200余言。以经义决狱者有儿宽、董仲舒、应劭等人,将儒家经典作为判罪量刑的标准,说明儒家思想在司法上发挥了实际作用,意义重大。自魏以后,儒家参与制订法律,他们更有机会将体现儒家中心思想的礼糅杂在法律条文里,使法律发生了重大变化,影响深远。商鞅定异子之科,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与“父母在,不有私财”的礼背道而驰,为儒家人物贾谊等所深恶痛绝。魏时除异子之科,使父子无异财。《周礼》有八议之说,魏始以八议入律。自魏、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直至隋、唐、宋、明,皆载于律,到了清代才不复引用。《礼记·王制》:“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儒家自来主张亲亲,重视尊卑、长幼、亲疏之别。晋律“竣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开后代依服制定罪之先河。北魏定犯罪留养祖父母、父母之条。为了体现刑不上大夫的精神,又有以官爵当刑的规定。留养之法为历代所遵行,官当亦为隋、唐、宋所沿用。《周礼》不孝为乡八刑之一。《孝经》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北齐列不孝为重罪十条之一,犯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隋采用,并置十恶条,自唐迄清皆沿用。北周完全模仿《周礼》,法律全盘礼化。但因《周礼》不合实情,不能适应当时环境,所以隋承袭北齐律,兼采魏、晋刑典,而不采用北周之制。翻阅因袭隋律而修订的唐律,更可完整地看出有关礼的内容。除八议、官当、十恶、不孝、留养、按服制定罪等条外,还有不少条文是来源于礼的。礼,子当孝事父母,于是子孙违犯教令、供养有缺成为专条,徒二年;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父母老疾无侍、委亲之官徒一年,并免所居官。礼,父母之丧三年,于是匿不举哀、释服从吉、冒哀求仕、居丧生子、嫁娶、兄弟别籍异财皆有罪。《大戴礼》有七出、三不去(见封建婚姻制度)之文,于是成为法定的离婚条件,应去应留皆以礼为根据。儒家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于是律许容隐,不要求子孙作证,更不许告祖父母、父母,告者绞。荀子云:“礼者养也”,《礼记》云:“礼节民心”。欲望的满足,物质的享受,都区别贵贱而有所制约,详细规定于礼书中。唐律于是规定营造舍宅、车服、器物及坟茔石兽之属于令有违者杖一百,并令改正。以上种种规定,都足以说明礼在法律上的重要性。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唐律一准乎礼。”以礼入法的过程亦即法的儒家化过程。始自魏、晋,历南北朝至隋、唐而集其大成。《宋刑统》沿用唐律,明、清律亦深受唐律影响,除官当外,上述有关礼的规定大体保留在法典中,只是处分有所不同而已。   以礼入法,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一件大事,法律因此发生了重大的深远的变化,礼成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法律为礼教所支配的局面。古人所谓“明刑弼教”,实质上即以法律制载的力量来维持礼,加强礼的合法性和强制性。礼认为对的,就是法认为合法的;礼所不容许的,也就是法所禁为、所制载的。诚如东汉廷尉陈宠疏中所云:“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明丘濬《大学衍义补》云:“人心违于礼义,然后入于刑法”。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   “礼”原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仪态,《说文解字》就说:“礼,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可知,“礼”原来并没有等级制度的伦理道德方面意义,在阶级社会出现后,人类开始有等级之分,宗教祭祀也随之出现了身份的限制和区分,于是,作为宗教祭祀仪态的“礼”便开始具有了社会身份区分的内容。逐渐转化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一种身份制度。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礼就产生了,它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用外之物以饰内情,它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礼物,就是行礼所用的宫室、衣服、器皿及其他物质的东西。二、礼仪。就是使用礼物的仪容动作。三、礼意。它是由礼物和礼仪所表达的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内容、旨趣或目的。这就要求礼物和礼仪必须适当,在逐渐完善的礼曲实践中证明为无过不及、恰到好处。   “礼”具有社会身份制度方面的意义,最迟在殷商时代已经存在;但是,作为一种较为严格的社会制度,则是周朝初年的事情。周朝初年,周武王伐纣灭殷,为着巩固自己的统治,周公便在殷礼的基础上,重新制订礼乐,将作为社会身份意义的“礼”制度化,系统化。   我们说的封建礼数的“礼”有着作为政治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两个方面的属性,作为等级制度的“礼”,强调的是“名位”。也就是孔子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作为伦理道德的“礼”的具体内容,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等。   在“礼”两个方面的属性中,等级制度为“礼”的本质。而伦理道德方面的属性则为等级制度的外在显现。封建礼数实际上是通过向人们灌注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把这些外在于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变为人的内在需求,去束缚人们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为,把人们变为统治阶梯的忠实奴仆,以达到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封建礼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不二法门。   自从民国以来,我国的礼仪制度在不断变得简单化、人性化,吸收了西方一些可以借鉴的模式。“礼”,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而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不再受到“礼”的约束,甚至把儒家文化等一味地看成是陈腐的,而把西方文明看成是完美无缺的。实际上,我们所鄙弃的只是“礼”中的糟粕,对于儒家文化中占据相当分量的高尚的东西,我们还是要继承并发扬;而在另一个方面,西方的文明也不见得完全像我们所见所闻的那样人性。随着中国的一步步发展,“礼”无与伦比的魅力必将会再度大放异彩,使世界眼中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开放的民族,而中国当然就是一个文明、开放的国度。可以说,中国的形象,将会因为“礼”而更加亮丽,清新。

礼仪的“礼”字指的是尊重,即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古人讲“礼仪者敬人也”,实际上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我们通常说“礼多人不怪”,如果你重视别人,别人可能就重视你。礼仪的“仪”字顾名思义,仪者仪式也,即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总之礼仪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表现形式,进而言之,礼仪其实就是交往艺术,就是待人接物之道。际场合中的交往艺术........ 1 使用称呼就高不就低  在商务交往中,尤其应注意使用称呼就高不就低。例如某人在介绍一位教授时会说:“这是……大学的……老师”。学生尊称自己的导师为老师,同行之间也可以互称老师,所以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在介绍他人时往往会用受人尊敬的衔称,这就是“就高不就低”。 2 入乡随俗  一般情况,也许你会习惯性地问:“是青岛人还是济南人?”但是,当你人在济南时,就应该问:“济南人还是青岛人?”这也是你对当地人的尊重;当你到其他公司拜访时,不能说主人的东西不好,所谓客不责主,这也是常识。 3 摆正位置  在人际交往中,要摆正自己和别人的位置。很多人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关键一点就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下级要像下级,上级要像上级,同事要像同事,客户要像客户。摆正位置才有端正态度可言,这是交往时的基本命题。 4 以对方为中心  在商务交往过程中,务必要记住以对方为中心,放弃自我中心论。例如,当你请客户吃饭的时候,应该首先征求客户的意见,他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不能凭自己的喜好,主观地为客人订餐,这就叫摆正位置。如果你的客户善于表达,你可以夸他说话生动形象、很幽默,或者又有理论又有实践,但你不能说“你真贫,我们都被你吹晕了”!  交往以对方为中心,商务交往强调客户是上帝,客户感觉好才是真好。尊重自己尊重别人,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就能妥善地处理好人际关系。交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   换一个角度,还可以给礼仪下一个定义,即:礼仪是沟通技巧。 1 语言技巧  现代交往中,大家都明白一个常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求,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可能大不一样。例如从事外事工作的人有一个特点:说话比较中庸,如果你问他们:这场球赛你认为谁会赢?他们不会告诉你谁会赢或者谁会输,而是告诉你都有胜的可能,不偏不倚,模棱两可。这就是职业使这些人形成的语言特点.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中“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现代社会的“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而是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规范。


丹东市18352077375: 《论语》中的礼 什么是礼? 如何为礼? 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礼?急求 -
荀弯银屑:[答案] 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现代社会的“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

丹东市18352077375: 论语中的“礼”是什么? -
荀弯银屑: 礼,是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孔子最为推崇的是周礼,因为孔子认为: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因为周代的礼借鉴了夏商两个朝代,又对此有了增减,所以变得完美丰富了.概括地讲,周礼包括三个层面——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大到政治、军事,小到穿衣、吃饭、摆设几乎无所不包.礼俗就是周人的社会风俗和道德习惯,他比礼节更细,更繁琐.礼的目的是为了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

丹东市18352077375: 《论语》中的“礼”作何解释? -
荀弯银屑: 人无礼无以立 .“礼”是一套等级制度,社会上不同的人,按照礼的要求都能明确自己的定位. 所谓“礼”,就是礼仪,也就是将内心的敬意表现在身行上的行为规范.在《论语》中,孔夫子曾指出“礼后乎”,也就是“礼”后面的那个“敬意”才是真正的“礼”;即使如此,也不如《老子》中所一针见血地指出的“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更能说明其实质.

丹东市18352077375: 《论语》中的“礼”作何解释? -
荀弯银屑:[答案] 人无礼无以立 . “礼”是一套等级制度,社会上不同的人,按照礼的要求都能明确自己的定位.所谓“礼”,就是礼仪,也就是将内心的敬意表现在身行上的行为规范.在《论语》中,孔夫子曾指出“礼后乎”,也就是“礼”后面的那个“敬意”才是真...

丹东市18352077375: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的“礼”应包含哪些内容?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
荀弯银屑:[答案] 《于丹〈论语〉心得》的第47页,引用了《论语·子罕》中的一段话:“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 其后又提出“为国以礼”的“礼”是“礼让”.在于丹的笔下孔子成了任人打扮的新娘,孔子所说的礼,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丹东市18352077375: 论语中的礼是什么? -
荀弯银屑: 论语中讲礼的句子有很多,举两例:【原文】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注释】(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

丹东市18352077375: 孔子的政治主张中"制国以礼"中的礼具体指什么? -
荀弯银屑: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际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认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 孔子不满当时“天下无道”,动荡不安的社会,抱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世...

丹东市18352077375: 儒家经典中的“礼”指的是什么?
荀弯银屑: 孔子曾在论语说过:“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其中的礼在儒家经典中指的是周礼,当时孔子提出的背景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认为西周的分封制是造成其具有八百多年稳定性的原因,希望春秋各国能够按照西周时的做法.所以,儒家经典的礼是西周时的“周礼”.

丹东市18352077375: 礼节的礼是什么意思 -
荀弯银屑: 《于丹〈论语〉心得》的第47页,引用了《论语·子罕》中的一段话:“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于丹这样解释: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他尊礼,守礼,行礼,并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一种自我修养.

丹东市18352077375: 孔子礼的含义是什么? -
荀弯银屑: 转:念孔子 仁政魁首,而立之年写“春秋”,一部论语,撑起多少王侯.开门立宗列国游,中庸六艺传神州,上古灯一盏,光照在千秋.不曾有金衣玉食,也不是将相王侯,不是王侯胜似王侯,铸就中华魂魄,万代留.昔有夫子教仁德,今盼圣君光社稷.德照九州复礼乐,子民谢恩万叩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