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名的由来

作者&投稿:少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州名字的由来??~

苏州名字的由来是隋朝杨坚开皇9年灭掉陈国后因吴州有姑苏山,取“苏”重新命名为苏州。
隋朝建立后,改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隋开皇9年,即公元589年,杨坚消灭陈国后废除吴郡重新建置,因为城西有姑苏山的原因,改变吴州为苏州,这是苏州得名之始。

扩展资料:
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因反叛骚乱频繁,危及苏城安全,故杨素于苏城西南横山(七子山)与黄山之间另筑城廓,州、县治悉移新廓,至今该处地名仍称新郭。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复苏州为吴州,3年(公元607年)又改州县制为郡县制,吴州复称吴郡。
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复吴郡为苏州。7年(公元624年)将隋代迁出的州、县治迁回原址。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苏州为吴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称苏州。
光化元年(公元898年),苏州成为吴越国的领地,改称中吴府。后梁开平3年(公元909年),吴越王钱镠分吴县南部地另置吴江县,吴江建县自此始。
太平兴国3年(公元978年)吴越纳土归宋,恢复苏州建置,转属两浙路转运使。政和3年(公元1113年)敕升苏州为平江府,属江南道浙西路,于是苏州又有平江之称。
元贞元年(1295年)升昆山、常熟、吴江、嘉定四县为州。元末至正16年(公元1356年)张士诚入据平江,建大周政权,一度改称隆平府,次年张士诚接受元朝封册,复改为平江路。
明太祖吴元年(公元1367年),改平江路为苏州府,隶江南行中二书省。永乐19年(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南京成为陪都,以江南为南直隶省,苏州府属之。
清以后改南直隶为江南省,置左、右两布政使。苏州仍称府,属县不变,隶右布政使。
咸丰10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国李秀成进驻苏州,以苏州为省会,建苏福省,实行省、郡、县三级制。同治2年(公元1863年)清军攻陷苏州,恢复建置如旧。

清宣统3年(1911年)10月10日(公历,以下同),辛亥革命爆发。11月5日,苏州宣布独立,原江苏巡抚程德全自称苏军都督,设都督府于苏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州

苏州秦汉时为吴郡的郡治吴县所在地,吴郡领地包括浙江会稽钱塘江以西的杭州、湖州、嘉兴和吴县以东以北的无锡、常州、镇江。隋朝开皇九年(589 年)隋文帝废吴郡, 将吴郡郡治吴县以城西南的姑苏山(穹窿山、渔阳山、灵岩山天平山天池山、大阳山、横山、上方山、旺山七子山的总称)定名为苏州。

苏州重要地名来历及含义
人民路:宋代称大街。后因形如卧龙,遂名卧龙街。后改护龙街。抗战胜利后,一度改为中正路,解放后更名为人民路。

十全街:原名十泉街,因旧有十口古井得名。后改为十全街。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友谊路,1980年恢复称十全街。

十梓街:由原十梓街、严衙前、天赐庄合并而成,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红旗东路。严衙前为明代学士严呐故里。1980年统一称为十梓街。

道前街:由原道前街、府前街、卫前街合并而成,明清两朝为衙署集中地,卫前即苏州卫治前,府前即苏州府署前。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红旗西路,1980年统一称为道前街。

干将路:由原干将坊向东延伸,合原松鹤板场、濂溪坊、新学前、狮子口统称为干将路。干将坊为宋前古坊,因其正东有干将门及干将墓而得名。

白塔东路:由原东白塔子巷、中由吉巷、二门口合并而成。原东白塔子巷有白塔,由塔得名。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井岗山东路,1980年称为白塔东路。

白塔西路:由原西白塔子巷和古市巷合并而成。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井岗山东路,1980年称为白塔西路。

观前街:玄妙观在宋代名天庆观,故街名天庆观前。因观内遍栽桃树,花时灿若云锦,所以又名碎锦街。到元代天庆观改名玄妙观,街名随即改为玄妙观前,后又演化为观前街。

临顿路:据<<吴地记>>载,吴王亲征东夷时,曾在此临时停顿休息,宴赏军士。后在此置馆建桥均以临顿命名。路亦以此得名。

桃花坞大街:唐、宋时期,苏州城西北隅阊、齐门之间遍栽桃树,称为桃花坞,旁有桃花河,是当时春游赏花的胜地。宋朝太师章粢父子在此筑别业,亦称桃花坞。后人就以此作为街名。

山塘街:唐代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发起开凿山塘,此街濒于山塘水,故名为山塘街。

平江路:平江取自苏州地名。宋代称苏州为平江府,元代改为平江路。

石路:为清末洋务派盛宣怀所辟,以石子铺路而名。

景德路:近代由原郡庙前、朱明寺前、景德寺前、申衙前、黄鹂坊合并拓建,改名景德路。因古景德寺而得名。

五卅路:1925年上海爆发五卅运动,苏州各界发起募捐声援。后用上海退回的捐款修筑了此路,取名五卅,以作纪念。

宫巷:玄妙观在唐代曾名紫极宫、开元宫,巷正对宫门口,故名。

太监弄:明代有金玉、如意两太监在此居住,遂名太监弄。西段曾名青年路,因基督教青年会的名。

仓街:清代为长洲、元和两县官仓所在地,有豫顺,青邱等仓,故名。

司前街:古名织里桥南街。后在此设司狱司署,遂改名司前街。

皮市街:因古代皮市所在得名。

书院巷:以宋代鹤山书院的名。

长洲路:以旧长洲县署所在地而得名。

元和路:以旧元和县署所在地而得名。

学士街:古名药士街,因药士得名。或因明代大学士王鏊住宅在此而该称学士街。

枣市街:约在宋朝,这里以枣子市场为主,故名。

留园马路:清末盛宣怀所筑。原称五福路,俗名留园马路,是苏州最早的一条马路。

南浩街:因阊门以南护城河称为南濠而得名南濠街,后称南浩街。

百家巷:据《平江城防考》载:东汉顾训五世同堂,家有百口,衣食均等,长幼有序,因以所居名百口桥,巷亦因此得名。

旧学前:长洲县学原设于此,明嘉庆二十年县学东迁,此处即称为旧学前。

吴趋坊:吴趋是宋以前的得古坊。吴趋即吴地歌曲。

古吴路:以旧吴县县衙所在而得名。

北局:明代在此设立专门供奉皇室丝织品的织造局,清初又在城南另建织造府,遂称此处为北局。

察院场:明代曾设都察院与此,故名。

范庄前:宋代范仲淹所创义庄所在地,故名。

憩桥巷:相传吴王率军出征时曾在此憩息,旧有憩桥,巷因桥得名。

羊王庙:因古有羊王庙而得名。南朝刘宋时,羊玄保任吴郡太守,为官清廉寡欲,离任后百姓思之,故为其立祠庙,原称羊太庙,演变为羊王庙。

皇废基:元末张士诚占领苏州称吴王,将春秋时的子城作为王府。1367年,张士诚兵败纵火将王府烧成一片废墟,故有皇废基质称。

锦帆路:原为河,即子城城濠,相传吴王与宫女乘锦帆之舟游乐于此,故名锦帆泾,又名锦泛泾,以两岸桃李春日花开倒影水中如泛锦而得名。近代填河筑路,仍名锦帆。

专诸巷:专诸为春秋时勇士,为阖闾刺死吴王僚,被杀后,相传葬于此地,故名专诸巷。

朱家园:北宋末,朱勔为徽宗经办“花石纲”致富,自营园林于此,名“同乐圃”。朱家园即其遗址。

宜多宾巷:原名糜都兵巷。糜都兵系宋代武将糜登,都兵为其职衔。糜凳曾练兵以抵御北兵入侵。里人追念,将其故里名为糜都兵巷,后讹为宜多宾巷。

富郎中巷:宋代刑部郎中、秘书监富严所居,故名。

侍其巷:宋代“善士”侍其沔所居,故名。

铁瓶巷:相传有仙人枕铁瓶卧此,故名。

尚书里:古名修竹巷。明代尚书吴宽居此,遂于宏治17年改名为尚书巷,后改巷为里。

闾邱坊巷:北宋时为朝议大夫闾邱寿终宅第立坊,因名得坊。

孔付司巷:原名孔夫子巷,因古有孔夫子庙。明代付司孔镛居此,遂更名为孔付司巷。

胡厢使巷:原名胡厢使桥巷,俗名胡厢使巷。厢使为古代官名。

大儒巷:古为大木巷,转为大树巷。后因明代大儒王敬臣居此而转为大儒巷。

燕家巷:因原有燕国夫人庙,故名。

船坊巷:据《平江城防考》,舫是“坊”之讹称,船舫巷原为船坊巷。此处是古代船坊所在地,故名。

石匠弄:古有石作居此,故名。

唐家巷:古名官太尉桥巷。明代有千户唐岳住此,因改唐家巷。

醋库坊:为官立储醋场所,即醋库所在地,故名。

庆元坊:南宋时武状元周虎将军居此,庆元2年立坊名庆元坊。

神道街:宋名雍熙寺巷,因直对雍熙寺的名。明初,在雍熙寺故址改建府城隍庙,遂改巷名神道街。

三茅观巷:有一道观曰三茅观而得名。

吴殿直巷:宋代天圣年间殿中丞吴感所居,故名。

慕家花园:清康熙年间,由慕氏所建遂园,俗称慕家花园,因以命巷。

颜家巷:以宋代工部侍郎颜度居此而得名。

社坛巷:旧长洲县社稷坛所在,故名。

东麒麟巷:古名骑龙巷。相传附近河中有龙潭,曾有万鲤来潮之异,故名骑龙巷,今讹作东麒麟巷。

邾长巷:本作朱张巷,元代时有逸民朱清、张瑄居此,故名。今讹为邾长巷。

丁家巷:宋代淳化年间丞相丁谓故里,故名。

潘儒巷:宋代章倞居此,名章桥巷。明代潘时用居此,改称为潘时用巷,今转作潘儒巷。

桐芳巷:元末张士诚曾作桐芳阁于此,故名。

窑基弄:相传古窑所在,曾于蔡汇河头东掘得古陶器如韩瓶状者无数。

接官厅:此乃是清代迎接官吏的埠头,原有屋三间。

皇亭街:原有康熙御碑亭一座名万寿亭,俗名皇亭,街因此得名。

朱进士巷:明代进士朱纨所居,故名。

彭义里:清代彭氏义庄所在,故名。

五龙堂:五龙堂建于唐贞元年,宋淳熙年间香火大盛,又名灵济庙,旧有龙潭。弄名以此命名。

镇扶司前:明代镇扶司衙门设此,故名。

文丞相弄: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而名。文天祥号文山,南宋末年任右丞相。

小仓口:清吴县和丰仓所在,故名。

皇宫后:因在万寿宫后而得名,万寿宫俗称旧皇宫。

百狮子桥:以桥命巷。百狮子桥为一宋桥,以桥栏雕百狮闻名,现已拆除,仅留弄名。

草鞋湾:以三多桥得名。三多为旧时祝词,即多福多寿多子。

梅家桥弄:宋代诗人梅晓臣(圣俞)居此,故名。

铁局弄:元至正年有铁匠局在内,故名。

书院弄:再旧学前原平江书院旁而名。

蒋庙前:因蒋侯庙得名。

承天寺前:因承天寺得名。承天寺为一古佛寺,宋代名能仁寺。

雍熙寺弄:因雍熙寺弄得名。“雍熙”取自宋代年号。

祥符寺巷:因祥符寺得名,北宋有“大中祥符”年号。

狮林寺:因狮林寺得名。狮林寺建于元代,寺后之花园即狮子林。

天官坊:此乃明代为大学士王鏊宅第所立得坊。

文衙弄:因明代大学士文震孟居此,故名。

恤孤局:亦称恤孤局前。恤古局是过去抚育孤儿得机构。

占鱼墩:本作鲇鱼墩,以形名。

佑圣观弄:因佑圣观得名。佑圣观为一道观。

宝莲寺前:因宝莲寺得名,宝莲寺为一古佛寺。

北浩弄:因阊门以北一段护城河称北濠而得名。今讹为北浩弄。

席场弄:旧时居名多在此织席,故名。

网上找了一下,没有可用的资料:苏州古时称吴,又称姑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苏州,沿用至今。苏州城建于公元前514年,虽历经2520年的沧桑,但整个城池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基本上仍保持宋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枕河”等水乡城市的独特风貌。苏州古城区河道总长35公里,有桥梁170多座,是我国河、桥最多的城市,被世人赞誉为“东方威尼斯”。苏州城的建造者是当时已成为吴王阖闾的大将伍子胥,名为阖闾城。春秋时期,这里就成为吴国的都城,城市的名称中自然还保留有许多有关吴王阖闾,伍子胥以及美女西施德的印记。

网上找了一下,没有可用的资料:苏州古时称吴,又称姑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苏州,沿用至今。苏州城建于公元前514年,虽历经2520年的沧桑,但整个城池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基本上仍保持宋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枕河”等水乡城市的独特风貌。苏州古城区河道总长35公里,有桥梁170多座,是我国河、桥最多的城市,被世人赞誉为“东方威尼斯”。苏州城的建造者是当时已成为吴王阖闾的大将伍子胥,名为阖闾城。春秋时期,这里就成为吴国的都城,城市的名称中自然还保留有许多有关吴王阖闾,伍子胥以及美女西施德的印记。

苏州秦汉时为吴郡的郡治吴县所在地,吴郡领地包括浙江会稽钱塘江以西的杭州、湖州、嘉兴和吴县以东以北的无锡、常州、镇江。隋朝开皇九年(589
年)隋文帝废吴郡,
将吴郡郡治吴县以城西南的姑苏山(穹窿山、渔阳山、灵岩山天平山天池山、大阳山、横山、上方山、旺山七子山的总称)定名为苏州。

苏州秦汉时为吴郡的郡治吴县所在地,吴郡领地包括浙江会稽钱塘江以西的杭州、湖州、嘉兴和吴县以东以北的无锡、常州、镇江。隋朝开皇九年(589
年)隋文帝废吴郡,
将吴郡郡治吴县以城西南的姑苏山(穹窿山、渔阳山、灵岩山天平山天池山、大阳山、横山、上方山、旺山七子山的总称)定名为苏州。


地名后的 “州” 是怎么来的?
自从在边境设立节度使后,节度使发展成为州之上、道之下的行政区。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尽罢天下节镇所领支郡,从此全国诸州直辖于中央,州的长官称知州事,简称知州。辽代诸州有节度州、刺史州之分,分别置节度使和刺史。金代的州隶属于路,分节镇州、防御州、刺史州3类,以节度使、防御使、刺史...

州字由来
“州”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州的古字形像水中有小块陆地,本义是水中的一块块陆地,这个意思后来写作“洲”。“州”又用作中国古代的地理区域划分单位,后来演变成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水中的陆地”是“州”的本义。后来“州”被用来指行政区划。当“州”有了第二个意义时,人们为了对...

古代地名中很多都加了个州字。
据《山海经》记载,“州”始于夏禹治服洪水后,在天下置九鼎,设九州。古人命名实际存在的地名,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二.是根据当地居民的特征;三.是根据当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州”字的含义,臀也,区划,户籍编制(2500户),聚也。或谓“州”与“洲”通用,意为水泽中可...

为什么中国的地名要以州而取名`
明代的州有直隶州和属州之分。直隶州上隶于京师或各布政使司,地位视府;属州上隶于府,地位视县。州的长官也称知州。清承明制,直属于布政使司的州称直隶州。直隶州有属县,是相当于府一级的地方行政区。隶属于府的州,称散州、属州,是相当于县一级的地方行政区划。直隶州和州的长官都称为知...

古代的地名里为什么大多都有个“州”字,用其它不行吗?
6. 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诸侯王的分割,带有“州”字的地名数量剧增,一个州的管理范围远大于现代的地市。7. 一些古代的州名虽然沿用至今,但其所指区域已有所变化,如古代的扬州实际上指的是江南地区,而现在的扬州只是一个城市。8. 类似地,三国时期的荆州其管辖范围与现今的荆州市并不完全相同,...

“州”和“洲”有什么区别
而取用“州”字呢?这就需要从历史上找答案了。“州”是我国的一种行政区划,远在秦朝以前我国有九州。东汉时将全国划为十三州。此后,地方行政上基本上分州、郡、县三级。直到明、清时,州的范围缩小了,州的名称相应地就增多了,今天凡带“州”字的地名的由来,多与古代的州名有直接关系 ...

为什么中国那么多地名带“州”
1. 中国历史上的“州”字地名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州”是天下的分区名称,传说大禹治水后,将陆地划分为九州。2. 秦朝实行郡县制,并未设立“州”级行政单位。直到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于公元前106年设立部刺史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称为“州”。3. 除了这13个州,汉武帝还在三...

为什么中国好多地名都带有一个“州”字这个州字是什么意思啊_百度知 ...
中国许多地名中包含“州”字,这个字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单位。在历史上,“州”作为地方行政单位的大小各异,并且后世多用于地名之中。目前,它仍然作为中国民族自治行政区划的一种形式存在。例如:- 潮州、高州、广州、化州、惠州、雷州、连州、梅州等广东省的地名。- 滨州、德州、胶州、莱州、...

古时候的“州”,现在的“州”是什么意思?
“四海九州”是指代全中国而言,并非地球上的大洲大洋,特别是“州”与“洲”有所不同,因为地球上的“洲”多一个水(氵)旁,是指四周被海洋水域所包围的陆地。其实“州”字在造字之初原本是表示水中高地的意思,相当于某个水域中的岛屿,比如长沙湘江江心的橘子洲,南京白鹭洲公园内的湖心岛之类,...

为什么中国那么多地名带“州”
例如,江苏省的苏州、泰州、扬州等地级市,其名称源自古代的"州"。浙江省的杭州、台州等地名也带有"州"字,它们同样是现代的地级市。这些城市名称的延续,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也反映了行政单位名称的演变。目前,中国有43个地级市的名称中包含"州"字,它们分布在多个省份,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

庆元县18897718777: 苏州地名的来历 -
秘郝敏立: 网上找了一下,没有可用的资料:苏州古时称吴,又称姑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称苏州,沿用至今.苏州城建于公元前514年,虽历经2520年的沧桑,但整个城池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基本上仍保持宋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枕河”等水乡城市的独特风貌.苏州古城区河道总长35公里,有桥梁170多座,是我国河、桥最多的城市,被世人赞誉为“东方威尼斯”.苏州城的建造者是当时已成为吴王阖闾的大将伍子胥,名为阖闾城.春秋时期,这里就成为吴国的都城,城市的名称中自然还保留有许多有关吴王阖闾,伍子胥以及美女西施德的印记.

庆元县18897718777: 苏州名字的由来?? -
秘郝敏立: 苏州名称由来 相传商代末年,周君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历.季历有子昌,古公亶父认为昌有兴王业的才能,想把君位传给季历再传于昌.泰伯、仲雍了解了这一意图后,为尊重父意,避让君位而逃避到当时被称...

庆元县18897718777: 苏州市的市名是什么意思?
秘郝敏立: 苏州 隋代始称苏州,因城西南有姑苏山,故别称姑苏.

庆元县18897718777: 苏州有哪些别名?这些名称分别有什么历史渊源?(要简单点) -
秘郝敏立: 苏州,中国城市,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可以看看百度百科,挺全的,不错 http://baike.baidu.com/view/2239.htm

庆元县18897718777: 明朝苏州叫什么 -
秘郝敏立: 在明代,苏州是一个府,即苏州府,比今天苏州市要大,下辖吴县、长洲县、常熟县、吴江县、昆山县、嘉定县和太仓州,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苏州市和上海苏州河以北的各个区.

庆元县18897718777: 28个城市名称的来历 ( 每个省不能超过2个 )能简略尽量简略,不好抄. -
秘郝敏立:[答案] 1.济南的由来:济水之南 2.烟台市,因有烟台山而得名,且源远流长. 3.沈阳的由来:沈水之北谓之沈阳.过去人们把浑河称为沈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因其座落在浑河北面,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叫沈阳. 4.鞍山的由来:鞍山之名源于明代鞍山驿堡,...

庆元县18897718777: 苏州是个什么城市?
秘郝敏立: 苏州 区号:0512 邮政编码:215000 位置: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长江三角洲,东靠上海,南临浙江,西濒太湖,北依长江. 面积: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古城区14.2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总人口590.97万,...

庆元县18897718777: 注释:姑苏城,指的是苏州城 -
秘郝敏立: 是的,注释:姑苏城,指的就是现在的苏州城.姑苏之名的由来苏州,雅称姑苏.姑苏之名缘何而来?东汉哲学家王符谈了它的出典.其中《边议篇》载:"范蠡收债于姑胥,盖胥者舜臣名,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吴者也,故名其地曰姑胥,历代转音为姑苏.这就是说,吴地本为胥的封地,因而被称作姑胥;而在吴语中,胥、苏二字音相近,姑胥就演变成姑苏,苏州才有了姑苏城的名称.

庆元县18897718777: 地名的由来(170字)作文 -
秘郝敏立: 下地名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是各民族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的“活化石”.我国一些市县地名的得名来自各种因 素,有的地名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地名与历史和地理地貌有关,有的与神话传说有关.了解地名的历史形成过 程,可...

庆元县18897718777: 请教苏州木渎古镇名字的由来 -
秘郝敏立: 相传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