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廉正的人!

作者&投稿:夕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的历史上三个著名的廉洁为官的人~

于成龙:
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乃山西永宁(今离石)人。明崇祯年间,他曾考取过副榜贡生,倡导经世之学。清取代明而起后,他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被提为广西罗城县知县,从此开始了其清正廉明的仕途生涯。此后,由于其政绩昭著,又屡被提升。曾先后出任四川合州知州、湖北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及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职。168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两江总督任所。死后被谥为“清端”。其著作有《于清端公政书》。康熙二十年,其任直隶巡抚时,康熙就曾称誉他是“清官第一”,其病逝不久,康熙于同年南巡时,又在“延访吏治理,博采舆论”,对各级官吏进行稽核考察的过程中,再次称赞说:“原任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操守端严,始终如一”,其“居官清正,实为天下廉吏第一”。

郑板桥:
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又是清代著名的诗人,金石、书画家。他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时,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深为百姓拥戴,有诗为证: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人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于谦:
是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监察御使,他很注重清廉自律。宣德年间,他由河南巡抚调京任兵部侍郎时,河南幕僚劝他:“你不向上司献金玉,就带上点土特产吧!如绢帕、蘑菇、线香之类的。”于谦听罢仰面大笑,笑罢秉笔赋诗以明志: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碍阎罗话短长。
诗里行间的蘑菇、绢帕和线香是供人们使用的,如果都被当官的拿去讨好了上司,就会给人民生活所需带来困难,不要让老百姓指戳脊背。从此“两袖清风朝天去”挂上他的门楣,以示不为利禄所动。“两袖清风”还被引申为“品德正直清廉官员”的代名词。
于谦为官之清廉刚正,一生家无私积,是与他青年时代读书写下言志诗《石灰吟》密切关联的: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周:周公
春秋:孔子、子产
战国:蔺相如
汉:司马迁
晋:陶渊明、嵇康
唐:魏征、长孙无忌、李白、杜甫
宋:文天祥、苏轼、曾巩、欧阳修、包拯
明:海瑞
清:郑板桥、金圣叹、林则徐
清廉,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qīng lián,指的是清白廉洁。“廉”被封建士大夫奉为立身处事的根本。流传至今的许多清正廉洁的故事,不禁令人肃然起敬,由衷地称赞这些清正廉洁之士。
指清介廉洁。
《庄子·说剑》:“诸侯之劒,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东观汉记·周泽传》:“拜太常,果敢直言,数有据争,朝廷嘉其清廉。” 唐 方干 《上张舍人》诗:“此地清廉惟饮水,四方焦热待为霖。”《老残游记》第十五回:“此人姓 刚 ,名 弼 ,是 吕谏堂 的门生,专学他老师,清廉得格登登的。” 聂绀弩 《古时候的公务员》:“但他们的清廉未必是他们的君主所喜悦的。”

清代 于成龙 号称天下第一廉吏
于成龙少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到较正规的儒家教育。顺治十八年,已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下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死一逃。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在困境中,同来的五名从仆不久或死或逃,而他以坚强的毅志,扶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今四川合川市)知州。离罗城时,他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出现了百姓“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们无天矣!’追送数十里,哭而还”的感入情景。有一瞎子不愿离去,说:“你主仆二人身无分文,此去合州相隔千里如何到得,我瞎子是一个无用之人,但懂点相术,沿途为你们化一口饭吃吧。”于是由这瞎子一路护送才得以到合州上任。于成龙官到两江总督,每顿仍以糠粥主食,青菜为拌,因此江南百姓昵称其为“于青菜”,这是他的廉政。于成龙不仅清廉,而且能干。他所任之处都是积重难返之地,但他每一到任就大力鼓励百姓开垦耕种,惩治豪强,处治贪官污吏。他身为“治官之官”,于成龙始终把整顿吏治放在工作的首位。他指出:“国家之安危由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识其顺逆之情”。“以一夫不获曰予之喜,以一吏不法曰予之咎,为保郅致政之本。因此,贪官闻之色变,而百姓称之为“于青天”。
他出仕二十多年,官到直隶巡抚时,康熙恩准他回乡葬母。其妻为他散发就寝时,不禁落泪。于成龙问其故,其妻说:“昔日为你梳发,一头青发为妻一手拢都拢不过来。为何第二眼瞧时竟换成了这满头的白发,还只剩下这稀疏的一撮。”于成龙安慰道:“为夫的头发虽然白了、少了,可为夫的官是越做越大啊!” 我看到这情景不禁感动得流泪。
于成龙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下至莱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
人能做到如此勤政廉洁真是不容易,他的精神和英名永存人间,为后世称颂!

寇准

包清天包拯。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没有


古代有哪些廉政的官员
诸葛亮:死时,家中只有田数十亩、桑树数十棵;张之洞:死时,家中无钱按着规格制度办丧事,还是老佛爷拿出体己钱帮助办了丧事;徐向前:星期天,戴着老花镜给孩子补鞋;

历史上的廉政清官有谁
廉政清官,不一定有成绩,不一定有成就,并且往往与官场不和谐,被重多的人排挤。所以,这样的人,往往入不了史。入不了正史。你看象清朝有名的什么刘罗锅,纪晓岚,其实都不算有多么多么廉洁,他们只能说相比起来,贪的少点。真正的廉的就是前一段电视里演的于成龙。

“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是怎样炼成的
要把“执政为民”的宗旨化为自觉的工作理念,勤勤恳恳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干实事,始终牢记“难耐清贫莫为官”的古训,知足常乐,安贫乐道,把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四是要始终率先垂范,永葆清正廉洁的干部形象。廉洁自律,是每位领导...

关于历史名人清官的廉政故事
时人王世贞以九字评之:“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明�6�1周晖:《金陵琐事》卷一)朱良亲睹海瑞如此简朴的行囊,以及士大夫凑钱为海瑞买棺的情景,感慨万分,惟恐后世人不相信有这等事,特地写下这首吊海瑞诗,以期与山河作证,让海瑞的两袖清风长留人间。事实上,海瑞生前...

做官最重要的就是廉洁,古今中外关于廉洁的故事有哪些?
三国时,胡质在魏国任州郡长官近三年,死后家无余财,只有朝廷赏赐的衣服和数箱书籍而已。对他的廉洁操守,人人称道。胡质在荆州任刺史时,其家眷都在京都。一次他的儿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时,胡质拿出一匹绢给他,让他路上做盘缠。胡威跪在父亲面前说:“爹爹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

巩义古代有哪些为官的在任时清正廉洁的故事
1472年,他考中进士,授官户科给事中,从此登上官路,他一生做官四十年,直做到尚书,他都始终坚持清正廉洁,他有三不喜:一是不喜随意弹劾官吏;二是不喜为子弟亲友争功或谋取好处;三是不喜金钱财物。 他初为官时任给事中,给事中是言官,纠劾百官是其分内的事情,可是陈寿却从不弹劾朝廷官吏,他的这种做法让人...

关于名人的廉政故事
对他的廉洁操守,人人称道。胡质在荆州任刺史时,其家眷都在京都。一次他的儿子胡威到住所去看望他,等回家时,胡质拿出一匹绢给他,让他路上做盘缠。胡威跪在父亲面前说:“爹爹为官一向清正,不知此绢从何而来?”胡质说:“吾儿不必怀疑,此绢是我的俸禄所余。”胡威谢过父亲的赏赐,遂骑驴上路。一路...

,乐乐的爸爸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国家干部,这一天,走后门的送礼人来了的作 ...
为官之廉尤如棋中之帅,廉不存,何以立身;帅不保,全盘皆输。4、立党为公,底气才能足;廉洁从政,腰杆才能硬。面对恭维奉承做到不迷乱,防止精神贿赂入空虚;面对物质利益做到不伸手,防止礼尚往来失公允;面对不该参加活动做到不参加,防止人情世故陷泥潭。5、防微杜渐,勿使小节成大恶;反腐倡...

找历史人物的廉政小故事(要简短)
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象。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妻子...

“雍正一朝,无官不清”,历史上雍正是反腐的?
清朝时期,出现了赫赫有名的“康乾盛世”,但在这其中还有一任雍正皇帝,其在位时间仅有十三年,但是在这十三年的时间内,雍正帝以反腐为核心,整饬吏治,耗羡归公,推行养廉,令当时的官场在一定程度上清正起来,于是便有了“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为了整治贪官污吏,雍正帝用了很多方法:查处...

虞城县15169006613: 为官清正廉洁奉公的人有哪些 -
阴实迪尔: 狄仁杰.包拯.海瑞.纪晓岚

虞城县15169006613: 自古以来有哪些为官清正.廉洁奉公的楷模 -
阴实迪尔:[答案] 宋朝的包拯包大人,算吧? 还有明朝的海瑞, 还有近代的人民好干部焦裕禄,不知算不算.

虞城县15169006613: 请列举出我国古代以及当代为官清廉正直的人,并写出事例.(各2人)除包拯、董宣外 -
阴实迪尔:[答案] 我想下面的事例因该对你有帮助:1.陆贽上书“防微杜渐” 唐朝宰相陆贽廉洁守法,别人送他的礼物都拒不接受.唐德宗看到他这样“苛求”自己,觉得有点过分,就劝他说:“卿清慎太过,诸送馈,一皆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

虞城县15169006613: 我国古代为官清廉的人及其事件 -
阴实迪尔:[答案] 1. 狄仁杰(公元 607-700 ),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州、豫州刺史...

虞城县15169006613: 海瑞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清官 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为官清廉的人吗 -
阴实迪尔:[答案] 1明朝的于谦,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进士.1449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在这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于谦挺身而出,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败瓦剌,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 于谦为官清正,当年宦官王振专权,百官大...

虞城县15169006613: 古代的官正清正,廉洁奉公的人有谁 -
阴实迪尔: 1.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虞城县15169006613: 请写出你知道的廉洁人物,以及他们的感人事迹.拜托啦! -
阴实迪尔: 海瑞 临死时,别人问他有什么遗言,海瑞告诉仆人将5钱柴火钱还给户部,说是经过自己测量后,户部多给了5钱柴火钱.死后,皇帝赐谥号忠介,送葬时,全城的百姓都赶来送葬 杨震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德才兼备就征召他,举荐他为“茂才”...

虞城县15169006613: 海瑞是我国的清官,我国还有哪些为官清廉的人?请概述关于他的一件事 -
阴实迪尔: 同一朝代的著名清官有于谦,他的《石灰吟》至今还代代相传.最有名的事迹是两袖清风:于谦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当时各地...

虞城县15169006613: 求廉政的人物的资料 -
阴实迪尔: 狄仁杰--狄仁杰(公元607-700),字怀英,唐朝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应试明经科(唐代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从而步入仕途.从政后,经历了唐高宗与武则天两个时代.初任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改任侍御史,历任宁...

虞城县15169006613: 有关“廉洁”的人物,故事 -
阴实迪尔: 杨震四知 汉代华阴人杨震,通晓经文,风雅清正,志存高远,人称关西孔子.他曾推荐“贤人”王密做昌邑县县令.一次,杨震因公事路过昌邑县,晚下榻于馆驿.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