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或者诗文的特点?

作者&投稿:祖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诗什么特点~

押韵,

【古风】

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古体诗】

亦称"古诗"、"古风"。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四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五言诗】

诗体名。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六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杂言诗】

诗体名。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乐府】

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歌行】

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

【赋得】

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
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我们可以说. 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於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於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词大概产生於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像王维
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於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a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 、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2] ,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3].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 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 在形式上它们就等於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4]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於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於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属於古体,有些属於近体。
(二)五言和七言
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诗简称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古风分为五古、七古,这只是大致的分法。其实除了五言、七言之外,还有所谓杂言。杂言指的是长短句杂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其中偶然也有四字句、 六字句、以及七字以上的句子。杂言诗一般不别立一类,而只归入七古。甚至篇中完全没有七字句,只要是长短句,也就归入七古。这是习惯上的分类法,是没有甚麽理论根据的。

中国诗词乃中华文化浓缩的精粹,也是世界诗词花圃中的一朵奇葩。其流传年代之久远,古今作家之众多,格律之严谨,音韵之铿锵,以及诗体、词体、词调之数以千百计(清陈廷敬、王奕清所编词谱),定唐宋元词调为825调),甚至如坚贞不二的文天祥借《正气歌》以明志并弘扬正气;明末抗清名将瞿式耜、张别山的视死如归的狱中唱和,更是世界各国诗人所绝无仅有的。

如上所述,我们就不难看出中国诗词扎根之深及其强劲的生命力。因此,作为中国当代诗词作者有责任传承中国这一古典文化精髓,大力推动诗词发展,使之古为今用,让诗词为新时期服务。为此,谨陈述对诗词发展中的实践体会与刍议,以供研讨。

(1)熟背诗词三百首,即令无师也自通。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就有这方面的实践与体会。我真正学写诗词,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我被错划右派,家被抄了,人被斗了,所藏的《长庆集》、《李太白集》、《剑南诗抄》……都被焚了!我认为诗是中华文化的精萃,李白、苏轼、白居易更是诗人中的精萃,连他们也要斩尽杀绝,岂不是秦始皇愚民政策的卷土重来。为此,我既心痛又愤懑,我发誓要象西汉初年的博士们那样把诗词背下来,我处处收罗抄录,用小本藏于身上。不管劳动多累,搭车、吃饭、上厕所、睡觉前都要背诗,且常温习,周而复始,坚持不懈。同时暗地把感慨和愤懑,参照背下的诗词的平仄声韵写下来。就这样,我居然能背诗词各五百首,也次第写有诗词约五十首。

因此对已经学写诗词的人,参照我上述的方法通过背诵、温读,只要坚持不已,能背上诗词三百首,无师自通是完全有可能的。

(2)用诗词抒写重大事件是完全可能的。诚如老友诗人苏仲湘先生所言,“诗词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化工程,其形式调畅,体制整饬玲珑,音韵铿明,饶有节奏美。诗词长于抒情,能以简驭繁,于极小空间浓缩极大心灵感受。”因此对重大事件,只要熟悉原委,重点立纲,刻划典型,分清层次,起承转合,是完全可以写好的。我写《贺新郎•读散宜生诗,悼聂绀弩先生》,《沁园春•敬悼文坛泰斗巴金老人逝世》,写七言古诗《簰洲悼歌行》也是如此。但仍需一提的是,在我读到报纸上有关簰洲溃口、高建成及16勇士救人壮烈牺牲的报道时,我受到了极大的感动,我觉得如果写不好这首诗,我便对不起这些牺牲的烈士,我是含着泪水,梳理素材,突出典型,重点润色,数易其稿,才写成这首悼歌行的。

(3)诗词用韵仍应以平水韵为宜。目前有一部分人主张创作诗词,今人需用今韵,不能泥古。借口改革,编出现代诗韵,宣传推广使用。殊不知现代音韵应以普通话为准,而普通话没有入声,只有阴平、阳平。这样,不但部分仄声变成了平声,而且,专叶入声韵的《忆秦娥》,则不知如何处理了!岂不是把以古色古香为特色的诗词,人为地弄得不伦不类?因此,我认为诗词用韵仍以用平水韵为宜。

(4)叶韵务求自然清畅,切忌牵强雕凿。这里姑举拙作诗词各一首为例:

诗:过阳朔九马画山

漓江风景信清幽,半日棹行兴味悠。

九马画山方露面,一船游客尽抬头。

迷离巨幅悬崖壁,隐若通衢竟骥骝。

奋鬣长嘶穿雾去,神形俱写壮千秋。

词:鹧鸪天•春游东湖

日日劳形案牍中,不知湖上已春浓。夭桃新浴霏霏雨,垂柳微斜款款风。 携妇孺,乐从容。赏花欢笑过桥东。行行频拍花前影,兴尽归来落照红。

以诗而言,由船行半日到观看九马画山,诗如江水,一路滔滔。顺口吟来,叶韵清畅。且于平淡中显灵动,自然之至,绝无牵强雕凿痕迹。而词亦下句紧跟上句,上下关联,环环相扣,一气贯通,相互呼应。叶韵亦韵随意到,毫不牵强。总之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诗词多所涉猎,富有积累,然后能运用自如,意到韵随,不为韵困。

(5)动静相成景都活,摇曳生姿如美人。诗词抒写景物,必须动静相成,有静有动,景都鲜活,不啻一幅速写画,所写景物跃然纸上矣!试以拙作《满庭芳•东湖探春》为例:

满庭芳•东湖探春

宠柳笼烟,娇花怯日,东湖浅笑舒眉。轻移画舫,摇碎绿琉璃。波上白鸥识我,掠篷过,重绕依依。谁家女?欢歌击水,高唱少年时。神怡。登岸去,沉吟香径,款步芳堤。看团队春游,竹外红旗。盛世赏心乐事,情愉极!喜赋新诗。还呼酒,杏林买醉,归路夕阳迟。

整首词就像是铺开一幅速写画,静动皆备,生趣盎然。一入眼,只见鹅黄的新柳像笼着烟,娇嫩的花像害怕太阳。东湖美人浅笑舒眉地向你走来。轻轻地移动着船,可不经意把一湖绿色的琉璃给摇碎了!波上翻飞的白色江鸥好像认得我似的,它掠船而过,又再次回来,依依不舍地绕着船飞。那是哪家的少女,她欢快地唱着歌又击打着湖水,高声地歌唱她黄金般的少年时光。精神愉快极了!我又弃船登了岸,在有花的芳香小路上沉吟着诗,在有芳草的堤上缓步而行。竹林的外面飘动着红旗,那准是少年团队在集体春游。在这兴隆的时代欣赏着景物,真是心情愉快极了!我高兴地写下了诗,还在杏花林里叫了酒,算是花钱醉了一回,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已经很迟了!全词景物次第出现,或静或动,或静中有动,动静相成,跃然纸上。这可以说是我写景最生动最成功的一篇。

(6)吟到真情处,呜咽泪自流。清人林昌彝。在他的《射鹰楼诗话》中说:“作诗贵情挚,情挚则可感人。”诚哉斯言!诗词创作只有用真情实感,才能叩动读者心弦,引起共鸣。“慈母手中线,逆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真情语也,所以孟郊诗《游子吟》,千秋之下,犹能感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真情语也,所以白居易的《琵琶行》,至今仍有遗响。我三十年后返乡,写了十六首《清平乐•还乡吟》,其中绝大部分我都是流着泪水写成的。如:

萍飘寄旅,梦绕乡关路。偏是到家心更苦,惆怅此情难诉。 平生阅尽狂澜,归来华发苍颜。为觅儿时踪迹,溪桥过后重看。

长街半日,攘攘无人识。辽鹤归来惊世隔,只有乡音如昔。 叩门伫立移时,门开笑问阿谁?道姓讶如初见,称名喜极还悲。

天涯倦旅,江上重凝伫。砥柱一桥飞架处,当日惊涛戏渡。 少年击水豪情,书生胆气纵横。怒海沉浮劫后,倚阑静听江声。

青山无语,依旧斜阳暮。问晚百蝉争噪树,不道还乡人苦。 忆母在我童时,倚闾常唤儿归。白发苍茫此际,唤儿又有阿谁?

真是字字酸吟,催人泪下。

2000年5月老妻病逝,鼓盆之痛,成悼亡诗词11首,此录三首,以示创痛之深。

悼亡

百年好合忝为夫,五十春秋沫互濡。

风雨方舟同激励,险艰世路共搀扶。

诗残莫续惊雷后,梦好难圆断雁孤。

赋罢悼亡心欲碎,九泉亦感念吾无?

注:亡妇姓汪名念吾



问君超脱寄何方?往事萦心感未忘。

含泪曾为抚怆痛,载歌同喜庆重光。

相依生死蒙青眼,共历险艰划黑帮。

今日幽明终异路,相思哭罢夜凄凉。

注:重光指右派问题得到平反

采桑子

空床卧听南窗雨,夜也沉沉,心也沉沉,诗赋悼亡和泪吟。 遗容相对还如昨,卿也声喑,我也声喑,欲诉相思待梦寻。

患难夫妻,幽明异路,诗赋悼亡,一字一泪,人生至情,哀痛极矣!

(7)创作诗词应以真善美为主旨。所谓真,就是动真情,说真话,写真景;所谓善,就是存王国维所说的“赤子之心”,怀至善之意,与邪恶为敌。诗人既真且善矣,始能言他人之所不敢言,写他人之所不能写,发他人之所不曾发。始能金声而玉振。发瞆震聋,推波挽澜,斯方为美。而美亦即颂扬一切美好事物,如实描写一切美妙场景。

(8)诗词必须营造境界。就是说诗人在接触外界境物的氛围时,必然有会于心。正如王国维所言:“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皆须臾之物,惟诗人能以此须臾之物,镌诸不朽之文字,使读者自得之。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此大诗人之秘妙也。”这种秘妙,我认为就是大诗人所营造得境界。这种境界,“内足以撼己,而外足以感人”。王国维又说: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因此,诗人在诗词中必须营造境界。即抓住瞬间心与物会的感受,用诗的文字记录下来。这里以我文革中的《浣溪沙•秋意》为例:

嘹唳初惊雁阵横,一枝梧叶一秋声,芦花白发为谁生! 霜冷西园残蝶梦,风多高树断蝉魂,寒天落日下芜城。

这首词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中的1967年秋,我早被错划右派,当时武汉工厂停产,学校停课,两派斗争日烈,打砸抢甚嚣尘上,人心惶惶。词虽言秋意,实指当时社会与我实况。“芦花白发为谁生!”忧国忧民的境界展示了!而“霜冷西园残蝶梦,风多高树断蝉魂,”可以说是我悲苦右派生涯的自况。而末句“寒天落日下芜城”,则不啻放声一哭,悲凉的境界尽露了!

(9)诗词贵在创新。在创作诗词时,要尽量避免使用陈词滥调,援笔锐意求新,不但诗词之句要创新,而且诗词之意也要创新。只有创新才不落俗套,也只有创新才能自造天地。这里且以拙作《贺新郎•题九马画山》为例:

谈笑齐惊讶!问何人?醉挥巨笔,竟留佳话。想是女娲补天后,有兴乘闲戏耍。将九骏涂成岩画。快走腾骧各尽趣,更长嘶奋鬃神形写。真似幻,幻非假。 泛舟几度临崖下。叹人间,难寻伯乐,骥骐低价。弩马九衢纷驰骛,骏骨黄金谁舍?怎得似,如斯九马,迥立雄风扬千古,且声名昭著高而雅。山水耀,誉华夏。

这首词首先借神话传说中炼石补天的女娲,说她在补天之后,有兴致偷闲露一手玩玩。把九骏在这里涂成了岩画。它们有的快走,有的飞跃,各逞各得能耐,有的还奋起鬃毛长长地嘶鸣的样子。真的又像幻觉,说它是幻觉,但它分明又不是假的。下阕我就发起伯乐难遇的感慨。说明明是千里马,竟被廉价卖了!劣马们反在京都大路上跑来跑去。再要像郭傀那样花黄金买千里马的骨头,谁舍得啊!我们哪里比得上这九匹马,它们高高地站在崖上,千百年扬着它们的雄风,并且声名昭著,既高尚又雅致,辉耀着山川,也誉满了华夏。

全词叶韵流畅自然,构思新巧,用语也新。

(10)诗词必须严格遵守格律。自从毛主席和陈毅同志经常发表诗词以来,许多领导们沸沸扬扬附庸风雅,捋袖大干。有的到三峡走了一趟就借题发挥,发表诗词。有的甚至由不知格律到不论格律。念奴娇一百字,反正他一个也不少。念奴娇有平韵格,但一般都是仄韵格,他则平仄通叶。总之,领导将诗词发至报社,报社只能发表。虽然作者名利双收,但至于贻笑方家,误导他人,则在所不顾了。

有人埋怨诗词格律太严,特别是词,要求更高,因此说填词是戴着镣铐跳舞,但只有戴着镣铐也能跳好舞,才是最好的舞蹈家。因此,我觉得诗词必须严格格律,一方面让那些想妄捞名利的人知难而退;同时也让真正写诗词的作者中规中矩地写好诗词,再创辉煌.

1、诗的特点: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情言志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语言的音乐美

诗歌语言特别要求富有音乐性,音乐美可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因素,包括节奏、音调、韵律等。诗句要求节奏鲜明、音调和谐,符合一定韵律,吟诵动听感人,具有音乐美。

2、词的特点:词是合乐的歌词,所配合的音乐是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由于这种文体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 首先,词必须有词调,词调是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调的名称叫词牌。有的词牌原来和词的内容有关。

扩展资料:

诗词的相关书籍:

1、《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10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 共计900卷,目录12卷。

2、《全宋词》是中国近百年来最重要的古籍整理成果之一。宋词和唐诗均为中国古典诗的艺术高峰。清代所编《全唐诗》是家喻户晓籍,现又新编出《全宋词》,堪称中国文学的双璧。全书共五册,荟萃宋代三百年间的词作。

3、《乐府诗集》的文学体裁为乐府歌辞,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在《乐府诗集》中,则首先著录古辞,使读者了解曹操等人的作品不过是依古辞的曲调而拟作的新辞。此书还把后人各种拟《陌上桑》而作的诗,都附在后面,如《采桑》、《艳歌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日出行》等等,由此可见,《陌上桑》对后来文人的种种影响。

又如,把陆机的求仙诗《东武吟行》和鲍照的《代东武吟》编排在一起,可见同一曲调,可以谱写成内容完全不同的各种诗歌。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诗词



中国园林与中国诗文

中国园林,名之为“文人园”。它是饶有书卷气的园林艺术。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先生的匠心。 因为建筑与园林结合得好,人们称之为有“书卷气的高雅建筑”,首先誉之为“雅洁明净,得清新之致”,两者意思是相同的。

足证历代谈中国园林总离不了中国诗文。而画呢?也是以南宗的文人画为蓝本。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归根到底脱不开诗文一事。这就是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

南北朝以后,士大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避嚣烦,寄情赏,既见之于行动,又出之以诗文。园林之筑,应时而生。续以隋唐、两宋、元、直至明清,皆一脉相承。白居易之筑堂庐山,名文传诵。李格非之记洛阳名园,华藻吐纳。

故园之筑出于文思。园之存,赖文以传。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园实文,文实园,两者无二致也。造园看主人。即园林水平高低,反映了园主之文化水平。自来文人画家颇多名园,因立意构思出于诗文。

除了园主本身之外,造园必有清客。所谓清客,其类不一,有文人、画家、笛师、曲师、山师等等。他们相互讨论,相机献谋,为主人共商造园。不但如此,在建成以后,文酒之会,畅聚名流,赋诗品园,还有所拆改。

明末张南垣,为王时敏造“乐郊园”,改作者再四。于此可得名园之成,非成于一次也。尤其在晚明更为突出。一般是指士大夫思想,而士大夫可说皆为文人,敏诗善文,擅画能歌,其所造园无不出之同一意识,以雅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了。

园寓诗文,复再藻饰,有额有联,配以园记题咏,园与诗文合二为一。所以每当人进入中国园林,便有诗情画意之感。如果游者文化修养高,必然能吟出几句好诗来,画家也能画上几笔明清逸之笔的园景来。

汤显祖所为《牡丹亭》而“游园”、“拾画”诸折,不仅是戏曲,而且是园林文学,又是教人怎样领会中国园林的精神实质。

“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靡外烟丝醉软”,“朝日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其兴游移情之处真曲尽其妙。是情钟于园,而园必写情也, 文以情生,园固相同也。

清代钱泳在《覆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一言道破,造园与作诗文无异,从诗文中可悟造园法,而园林又能兴游以成诗文。诗文与造园同样要通过构思,这其中还是要能表达意境。

中国美学,首重意境,同一意境可以不同形式之艺术手法出之。诗有诗境,词有词境,曲有曲境,画有画境,音乐有音乐境,而造园之高明者,运文学绘画音乐诸境。能以山水花木,池馆亭台组合出之。

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者,实以诗文造园也。

诗文言空灵,造园忌堆砌。故“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风荷举”。言园景虚胜实,论文学亦极尽空灵。中国园林能于有形之景兴无限之情,反过来又生不尽之景,恍筹交错,迷离难分,情景交融的中国造园手法。

《文心雕龙》所谓“为情而造文”,我说为情而造景。情能生文,亦能生景.其源一也。诗文兴情以造园。园成则必有书斋、吟馆,名为园林,实作读书吟赏挥毫之所。故苏州网师园有看松读画轩,留园有汲古得绠处,绍兴有青藤书屋等。此有名可徵者。

还有额虽未名,但实际功能与有额者相同。所以园林雅集文酒之会,成为中国游园的一种特殊方式。历史上的清代北京怡园与南京随园的雅集盛况后人传为佳话,留下了不少名篇。

读晚明文学小品,宛如游园。而且有许多文字真不啻造园法也。这些文人往往家有名园,或参予园事,所以从明中叶后直到清初,在这段时间中,文人园可说是最发达,水平也高,名家辈出

计成《园冶》,总结反映了这时期的造园思想与造园法,而文则以典雅骈骊出之。我怀疑其书必经文人润色过,所以非仅仅匠家之书。

继起者李渔《一家言·居室器·玩部》,亦典雅行文。李本文学戏曲家也。文震亨《长物志》更不用说了,文家是以书画诗文传世的,且家有名园,苏州艺圃至今犹存。至于园林记必出文人之手,抒景绘情,增色泉石。而园中匾额起点景作用,几尽人皆知的了。

中国园林必置顾曲之处,临水池馆则为其地。苏州拙政园卅六鸳鸯馆、网师园濯缨水阁尽人皆知者。当时俞振飞先生与其尊人粟庐老人客张氏补园,(补园为今拙政园西部),与吴中曲友顾曲于此,小演于此,曲与园境合而情契,故俞先生之戏具书卷气,其功力实得之文学与园林深也。

其尊人墨迹属题于我,知我解意也。造园言“得体”,此二字得假借于文学。文贵有体,园亦如是。“得体”二字,行文与构园消息相通。

因此曾以宋词喻苏州诸园:网师园如晏小山词,清新不落套;留园如吴梦窗词,七层楼台,拆下不成片段;而拙政园中部,空灵处如闲云野鹤去来无踪,则姜白石之流了;沧浪亭有若宋诗;恰园仿佛清词,皆能从其境界中揣摩得之。

设造园者无诗文基础,则人之灵感又自何来。文体不能混杂,诗词歌赋各据不同情感而成之,决不能以小令引慢为 长歌。

何种感情,何种内容,成何种文体,皆有其独立 性。故郊园、市园、平地园、小麓园,各有其体。亭台楼阁,安排布局,皆须恰如其份。能做到这一点,起码如做文章一样,不讥为“不成体统”了。

扩展资料:

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文学风格

从文学风貌论,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风格则是宛转流动、纵横多姿。《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又说“放情长言曰歌”、“体如行书曰行”,二者风调互异。

《诗薮》论七古亦云:“古诗窘于格调,近体束于声律,惟歌行大小短长,错综阖辟,素无定体,故极能发人才思。李、杜之才,不尽于古诗而尽于歌行。”则在七古、七律之外,因其风格的差异视七言歌行别为一体。

《昭昧詹言》说“七言古之妙,朴、拙、琐、曲、硬、淡,缺一不可。总归于一字曰“老”,又说“凡歌行,要曼不要警”。

“曼”即情辞摇曳、流动不居;“警”即义理端庄、文辞老练。这些评论,都揭示了七言古诗与歌行在美感风格方面的不同。尽管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以七古的笔法写歌行、以歌行的笔法写七古,一度成为时尚,然而在总体上仍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异。

举例来说,杜甫《寄韩谏议注》、卢仝《月蚀诗》、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李商隐《韩碑》等,只能是七言古诗;而王维《桃源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长恨歌》、韦庄《秦妇吟》只能是七言歌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诗词



中国古典诗词言短意长,其语言具有朦陇美、含蓄美和凝炼美,而中国古典诗词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体现在语言的“活”方面

这个话题好大哦,我觉得中国几千年的古文化里,可以从三个字来分析----形,神,韵。形:讲究的是对称,细腻,华美;神:。。。也可以从中国功夫(如,太极等)里研究他们的共性(自己分析吧,我语文没学好,呵呵);韵,诗文就讲究韵,大家都知道的,园林艺术也可以从风水之说来研究。不好意思,我给点这些的提示性的东西,希望能帮到你!


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有那些
1、《竹枝词》作者:唐代刘禹锡 诗文: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释义: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2、《子夜秋歌》作者:唐代李白 诗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如何读懂一首古代诗歌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某...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急征!爱国诗词!越多越好!
5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 5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 爱国诗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无人会, 登临...

国庆的古诗词
或者查阅相关资料,及时解决问题。4、培养兴趣与习惯:学习古诗文需要有兴趣和习惯的支持。可以通过参加诗词朗诵会、诗词比赛等活动,或者与喜欢古诗文的同学一起交流、分享学习心得等,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定期练习等,以保持学习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对诗词的理解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c.表颜色...

中国古代诗词有哪些成就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

古代诗歌的定义和分类是什么
(5)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6)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

关于中国名胜古迹的古诗词
周振甫讲古代诗词\/周振甫著, 2005苏轼\/董森, 杨哲编著, 2005诗文地理\/方东来主编, 2004.9学生古诗文鉴赏辞典 [专著]\/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陆,诗偈卷·书画卷\/赖永海主编;张宏生,章利国著, 2000千古好诗\/徐中玉主编;萧华荣选注, 2000中华诗词鉴赏辞典\/傅德岷主编·爱国卷, ...

中国诗词史?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史 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早在西周至春秋时代,我国...风格清新自然;二是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或慷慨悲壮,或雄...奠定了宋诗健康发展的基础,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恢复关注现实的传统,宋诗注重气骨、长于思理的倾向...

中国诗词发展史?!
欧阳修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恢复关注现实的传统,宋诗注重气骨、长于思理的倾向愈益明显。北宋诗坛影响最...诗是距今三千年左右的《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三百零五篇,古称《诗》或《诗三...2008-11-06 诗词的发展史 38 2007-11-25 中国诗歌发展史 348 2013-11-21 中国的古诗词的发展...

南陵县19593595839: 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 -
仪齿肯特:[答案] 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有着和其他体裁截然不同的特点.归结为五个方面:1,竖起性是诗歌的最基本特点.诗总是表达强烈情感的.屈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表现的是屈原高尚情操和矢志不移的精神;杜子...

南陵县19593595839: 各类古诗的特点是什么? -
仪齿肯特: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

南陵县19593595839: 钱钟书谈中国诗文中关于中国诗的特征有哪些
仪齿肯特: 钱钟书谈中国诗文中关于中国诗的特征: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的风格: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南陵县19593595839: 中国诗的特征有哪几点? -
仪齿肯特: 注重意象,是其最大特点之一

南陵县19593595839: 中国古诗的诗史特征 -
仪齿肯特: 1.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孟浩然、卢纶、李益等:特点: 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王维:《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过故人...

南陵县19593595839: 中国古诗什么特点 -
仪齿肯特: 古诗词发展 中国文学自神话传说开始,上下几千年,名篇佳作,浩如烟海.每一时期产生的文字作品和所运用的文学形式都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体现着当时的文学思潮和风格.格律诗的产生、发展、成熟和衰退也不无例外地体现着这...

南陵县19593595839: 谈中国诗从全文看,中国诗有哪些特征?作者整体上是运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些特征 -
仪齿肯特:[答案] 从文本看,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是:早熟;富于暗示(怀孕的静默);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方诗歌共通.作者是通过中西方诗歌的比较得出这个相对完美的“中国诗的一般印象”的.

南陵县19593595839: 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
仪齿肯特: 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西方诗歌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最后才有抒情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歌发展初期已经出现,这种“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以致影响...

南陵县19593595839: 回答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特征 -
仪齿肯特: 韵律和格式,简单的说,句有定字,字有定韵.

南陵县19593595839: 我国诗歌创作的特点 -
仪齿肯特: 基本有三个特点1)颂歌的兴起,并迅速成为诗歌的主导性潮流,是本时期诗歌的最突出的特点.2)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异,追求诗人的“自我”跟阶级,人民的“大我”相结合.3)本时期叙事诗创作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建国50年的诗歌史上是少有的,也是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又一突出特点.4)诗歌的形式变化,发展和丰富.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