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作品出处

作者&投稿:兆昆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其内容为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该书被认为由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为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思想,意在表明真正的智慧与辩才往往表现得不显山露水,显得拙笨和不善言辞。这种观点与现代社会追求的表面的聪明和口才形成鲜明对比。

《道德经》自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道教奉为经典。有学者认为此书被分为八十一章可能受到了道教九九归一思想的影响,但内容的分割可能不够自然。清代魏源首次将《道德经》分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道德经》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也是道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它通过“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观念,向我们传达了对智慧和辩才的新认识,强调内在的智慧和真实的情感价值。在当今社会,这种思想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外在表现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在品质的培养。

《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学者和思想家,其对“道”与“德”的深刻探讨,不仅揭示了宇宙的运行规律,也为我们提供了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以更加谦逊和真实的态度面对生活和挑战。

《道德经》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哲学层面,还对艺术、文学、政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提倡的和谐、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和追求。《道德经》的智慧之光,照亮了历史的长河,也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大巧若拙章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此人可能是...
B 试题分析:最刚直不阿的人,却好象胆小怕事以至于委屈自我,顺从他人;最有技巧的人,却好象很笨拙;最具有雄辩才能的人,却好象愚讷。静胜躁,寒胜热,其实都是矛盾(阴阳)双方互为转化的规律,运用这一辨证原理去治理国家,其具体措施就是用“清静”二字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这体现了老子的辩...

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智若愚 什么意思
这是道德德第四十五章!全文是~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最美好的东西好象残缺了什么,但是它的作用不会停止。最充盈的东西好象空虚,但是它的作用不会穷尽。最正直的东西好象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像...

大成若缺原文及翻译
大成若缺原文及翻译如下:《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春秋-老子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译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解读巜道德经》45章大成若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净为天下正。译文:完美的事物好像有所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充实的东西好像有点空虚,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最直的东西好像弯曲,最巧的东西显得很笨拙,最好的口才似乎不善言辞。清静战胜躁动...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哲学道理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性比如人 的智慧与愚钝 当矛盾一方过于强的时候就会转向另一方及物极必反 因此会有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大意是什么?
出处:盛极而衰,盈满则亏--孔子 反义词:月亏则盈 水满则溢 近义词:物极必反 二、大巧若拙 [ dà qiǎo ruò zhuō ]释义:拙:笨。 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出处: 春秋《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文学作品示例:宋释崇岳 《题张四直...

大屈若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什么意思
最直的看起来好象弯曲,最灵巧的似乎十分笨拙,最会说话的人好象缺乏口才.

大什么若什么成语
大什么若什么成语只有7个,如下所示:1、大辩若讷 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2、大巧若拙 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3、大智若愚 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4、大...

读《道德经》札记(38):大智若愚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有一组词语: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最完满的东西好象有欠缺,最充盈的东西好象空虚,最直的东西好象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象笨拙,最卓越的辩才好象言语迟钝。咋读这段话,感觉不太好理解。其实,道理是显而见的,它体现了老子的...

万载县13651707306: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搜狗百科
桂耐坤灵:[答案] 出处: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作者:老子 (李耳)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万载县13651707306: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出自何处?作者是谁? -
桂耐坤灵: 成语:大直若屈 拼音:dà zhí ruò qū 解释: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亦作“大直若诎”. 出处: 《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成语:大巧若拙 拼音:dà qiǎo ruò zhuō 解释: 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出处: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成语:大辩若讷 拼音:dà biàn ruò nè 解释: 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出处: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万载县13651707306: 形容人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却很谦虚的成语 -
桂耐坤灵:[答案] 大智若愚指有智能的人不露锋芒.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大巧若拙指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不露锋芒多指...

万载县13651707306: 形容一个人取得辉煌时不张扬,很谦逊的成语! -
桂耐坤灵:[答案] 大智若愚 指有智能的人不露锋芒. 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大巧若拙 指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 出处:先秦·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不露锋芒 多指有意地将自己...

万载县13651707306: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介绍 -
桂耐坤灵: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dà qiǎo ruò zhuō dà biàn ruò nè )解 释 若:似.拙:笨拙.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 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 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出 处 先秦·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用 法 主谓式;作定语、分句;指不暴露自己示 例 马南邨《燕山夜话·艺术的魅力》:“真正的大画家,却是~,独创新面貌.近义词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反义词 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万载县13651707306: 大直若屈,大智若拙,大辩若讷出自哪里 -
桂耐坤灵: 老子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万载县13651707306: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分别是什么意思? -
桂耐坤灵: 基本释义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出 处 《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王弼注:“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 例 句 语言达到如此“大音稀声,~”的境界可谓难得.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大智若愚 反义词 :不可一世

万载县13651707306: 成语大巧若拙的典源 -
桂耐坤灵: 近义词: 大智若愚 反义词: 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用法: 主谓式;作定语、分句;指不暴露自己 解释: 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出处: 先秦·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例子: 谒后语: 谜语: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说:“最圆满的好似欠缺,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可是它的作用永无终极.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会辩说.疾走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