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月食与历法?

作者&投稿:窄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古代,我们的祖辈们根据月相变化(即由于日、地、月相对位置的变化,人们看到的不同形状的月亮形成了各种月相,如蛾眉月、弦月、满月和新月。月相的周期大约为29.53天)的规律,编制了历法。
中国在天文学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从远古时期开始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并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形成了独特的天文学体系。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众多领域中,历法是其核心。
中国古代历法不仅仅涉及历日制度的安排,还包括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动及位置的计算,恒星位置的测量,每日午中日影长度和昼夜时间长短的推算,以及日月交食的预报等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历法的编制相当于近现代编算天文年历的工作。
为了适应农牧业的发展,我国历史上曾制定过100多种历法。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古代历法的记载,这表明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历法。商代时期,我国古代先民就已经知道利用大月和小月,以及自然现象的周期变化,将12个月视为1年,并在年终设置闰月,称为“十三月”。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科学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最早的成文历法就出现在这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天文学家,如鲁国的梓慎、晋国的卜偃、郑国的裨灶、宋国的子韦、齐国的甘德、楚国的唐昧、赵国的尹皋和魏国的石申等,他们都推动了天文历法的发展。
汉朝初期的历法基本上沿用了秦朝的颛顼历。汉武帝时期,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人受命编制汉历,最终选定了邓平编制的太初历,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实行。太初历以365日为回归年长度,29日为朔望月长度,规定以正月为岁首,并首次引入了中国独创的二十四节气,首次计算了日月交食的发生周期。太初历所采用的行星汇合周期的数值也较为准确,是自有科学历法以来,第一部完整传世的历法。
《三统历》是西汉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开始实施的历法。西汉末年的刘歆将董仲舒的唯心主义“三统说”(即历史循环论,认为天之道周而复始,黑、白、赤三统循环往复)融入太初历,稍作扩充,更名为三统历。由于它与乐律、易数、五行等相结合,并试图用神秘的方式解释历法中一些数据的来源,在理论上违背了科学和实践,对后世历法的改革产生了不良影响。《三统历》不仅系统阐述了邓平的八十一分法,还补充了许多原来简略的天文知识和上古以来的天文文献考证,成为《汉书·律历志》历法部分的蓝本。
《三统历》实施100多年后,“历稍后天”。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三统历》的误差变得更大,于是,章帝下诏改行《四分历》。《四分历》是由当时任左中郎将的贾逵和其他治历者集体修订的。贾逵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经学家,他是刘歆的弟子贾徽之子,通晓经史,并精通天文学,颇有造诣。
公元412年,北凉赵厞创作《元始历》,打破了以前立法中19年7闰的限制,规定在600年中间插入221个闰月。可惜赵厞的改革没有引起当时人的注意,例如著名历算家何承天在公元443年制作《元嘉历》时,还是采用19年7闰的古法。
《大明历》也称“甲子元历”,由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祖冲之创制,是一部较为先进的历法。《大明历》成历于刘宋大明六年(462年),当时祖冲之33岁。《大明历》规定一回归年为365.2428日,是我国赵宋统天历(1199年)以前最理想的一个数据。在制历时首先考虑岁差。所谓“岁差”就是由于地球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其他天体的吸引作用,地球自转的方向发生缓慢而微小的变化。因此从这一年的冬至到下一年的冬至,地球上看,太阳并没有回到原来的位置,而是岁岁后移,这也就引起了24节气位置的变动。祖冲之确定每45年11月差1°,这个“岁差值”虽很不精确,但引进“岁差”编制历法,是历法有了更科学的基础,而且在天文学中“回归年”和“恒星年”两个概念被区分开来。这是在我国首次求出历法中通常称为“交点月”的日数为27.21223日,与近代测得的数据(27.321222)极其相近。所谓“交点月”就是月亮在天体上运行的路线有2个交点(也叫黄白交点),月亮2次经过同一交点的时间叫交月点。在当时天文学的技术条件下,祖冲之能得到这样精密的数字,令人惊叹。《大明历》采用了391年中设置144个闰月的新闰法,比古历的19年7闰更为精确;《大明历》还首次引入了“岁差”的概念,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又称夏历或中历。有人把它叫作“阴历”,但这很容易造成误解。事实上,我国的农历既不是纯粹的阴历,也不是纯粹的阳历,而是一种阴阳历。它使用阴历的历月,这可以保证每个历月中的第十五天或第十六天都遇上满月。同时,它又采用阳历的平均年长,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于回归年的长度。为此,在农历中平均每隔2年多的时间,就要在一年中额外增加1个月,称为“闰月”,例如闰五月、闰七月,等等。凡是有闰月的年份就是“闰年”,一年之中有13个月;没有闰月的年份则是“平年”,仍为12个月。
中国在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但用中华民国纪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采用公历纪年。


古代中国人对月食研究到什么程度了
《汉书·天文志》说:“日不(fǒu)蚀朔,月不蚀望。”引句里的“不”读作“fǒu”,是鸟向上飞,有浮而遮掩的含义。“蚀”是损伤、侵蚀的含义。古人认为,日月食是天域发生的损伤天象,受到“物”的侵害,所以用“蚀”字,留下“天狗吃月亮”的神话。日食发生在传统历法的“朔月日”,农历初一;...

中国的农历是一种什么历法
农历的优点 1、农历属于阴阳合历,是兼顾了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农历是定历,它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闰月的不发生频率和发生频率对应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其它天象如日出日没,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

日食和月食是怎样发生的?
这样,日、月食现象就同月相联系起来。根据这一原理,我国古代就以日食来检验历法。如果日食不发生在初一,那么,历法上的朔望推算肯定成了问题。——交点条件:日食发生在朔,月食发生在望;但逢朔未必发生日食,逢望未必发生月食。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的朔望都不发生日、月食。这是因为,白道和黄道之间有5°9′的交角(...

汉人天文历法
早在传说时代,就有专门负责观测天象的官吏,他们的工作延续到后世,如设立观星台、司天台等机构。这些机构致力于观测天象、推算历法,使得汉文献中对日食、月食、恒星、彗星、太阳墨子等天象的记录,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的,而且详尽完整。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制造的天文仪器,如浑仪,其原理和关键部件至今仍被现代...

"没有望远镜的时代,他是如何精确知晓""日食月食""时间的?"
在古代没有望远镜的年代,人们如何精确预测日食和月食的时间?古代科学家通过研究天文历法,掌握了计算日食月食时间的公式。对于古人而言,日食月食被视为不祥之兆,预示着可能发生的灾难。古人曾认为日月食是由阴气抵御阳气造成的,后来王充提出日月食是由阴阳之气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张衡在《灵宪》中进一步...

中国古代历法
中国古代的历法

科普丨为什么不是每个十五都会发生月食?
转盘的四个部分刻上了年分和泛希腊运动会:科林斯地峡运动会、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尼米安竞技会和皮西安竞技会;以及两个次要的运动会:在希腊多多纳举行的 Naa 运动会和另一个未知其名的运动会。 研究人员发现,安提基瑟拉机构不仅可以计算月相、指导历法、推算日月食,还能模拟整个太阳系天体的运动,可谓功能十分强大了...

天文与历法
天文与历法 . Xuejun Lin 现在国际通用的格里历法源于1582年。中国从1912年正式采用格里历法。历史上中国一直采用农历历法,沿用至今。中国农历属于阴阳历。也就是说,在设定年,月的时候,不光要考虑太阳的运行,也要把月亮的运行考虑进去。格里历法是阳历,主要考虑太阳的运行。一些穆斯林国家采用阴历,只考虑月亮的运行。

中国农历是谁发明的
1、农历历法的发明者: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明朝末年,因为依前元郭守敬所定历法预测日月食连连失误,所以明廷只好重订历法。这时候西方传教士已经和中土有所接触,初步了解欧洲天文学成就,且已经受洗为基督徒的明代天文学家徐光启,就建议请西洋人协助修历。2、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无从考究,...

月食发生时的月相是
日食是因为月亮挡住了太阳光,也就是“太阳--月亮--地球”成一直线 月亮夹在太阳地球中间,这个时候月球的全部阴暗面朝向地球。相反的,月食的时候,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也就是“太阳--地球--月亮”成一直线 地球夹在太阳和月亮之间,这个时候月亮的全部亮面朝向地球。我们伟大的农历历法起到了作用,阴...

郏县17170412446: 什么是月食?
广英全泽: 月食的原理和日食类似.在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球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食都发生在“望”,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这和每逢“朔”不都出现日食是同样的道理.在一般情况下,月亮不是从地球本影的上方通过,就是在下方离去,很少穿过或部分通过地球本影,因此,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月食.每年月食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

郏县17170412446: 什么是月食
广英全泽: 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郏县17170412446: 什么是月食...!!!
广英全泽: 月食的原理.在农历十五、十六,月亮运行到和太阳相对的方向.这时如果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如果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产生月偏食.当月球进入地球的半影时,应该是半影食,但由于它的亮度减弱得很少,不易察觉,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食都发生在望(满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这和每逢朔不都出现日食是同样的道理.在一般情况下,月亮不是从地球本影的上方通过,就是在下方离去,很少穿过或部分通过地球本影,因此,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月食.每年月食最多发生3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

郏县17170412446: 什么是日食和月食? -
广英全泽: 日食,又作日蚀,在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发生.这时对地球上的部分地区来说,月球位于太阳前方,因此来自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被挡住,因此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合的状态时发生.日食分为日偏食、日全食、日环食.观测日食时不能直视太阳,否则会造成失明.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月食只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前后.

郏县17170412446: 什么叫做日食和月食? -
广英全泽: 太阳,月球,地球运行引起的星相.总是发生在阴历初一,但并不是每逢阴历初一都会发生日食.因为月亮绕地球转的圈子和地球绕太阳转的圈子不在一个平面上.在地球上看月亮,有时候月亮从太阳的上...

郏县17170412446: 什么是日食和月食?
广英全泽: 日食就是月亮把太阳的光挡住了 使太阳的光无法射到地球上月食就是地球把太样的光挡住了 使月亮没有光可以反射到地球

郏县17170412446: 月食是什么啊 -
广英全泽: 月食的形成:条件:若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在其后面会形成地球的本影区和半影区,当月球位于半影区时,因为有光线照射到其上面,此时不会形成月食,只是月亮看起来暗一些;当月亮位于本影区时,完全没有光线照射到其上面,这时会形成月全食,当月球有一部分进入本影区时,会形成月偏食.问题:日食和月食出现在什么时间?答案:一般日食出现在农历(阴历)初一,月食出现在农历(阴历)十五.这是由日、地 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来确定的(要结合农历的历法知识)

郏县17170412446: 介绍一下日食和月食? -
广英全泽: 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即农历初一当日.此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但因太阳轨道(黄道)与月球轨道(白道)成5°9′交角,故并非每次朔日皆有日食发生,而日食发生时,日月两者皆一定在“黄白交点”(升交点或降交点)附近发生. ...

郏县17170412446: 日食,月食是什么? -
广英全泽: 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在民间传说中,称此现象为天狗食日.日食只在朔,即月球与太阳呈现...

郏县17170412446: 月食是怎么回事?? -
广英全泽: 食和月食与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置直接相关;由于地球和月亮都是不透明的星球,其本身也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亮其实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有机会到太空中看看我们的地球,你也会发现她比月亮更加漂亮.我们的地球是多彩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