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是什么

作者&投稿:卞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操大军的著名战役,时间是208年?这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双方亦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
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扩展资料:

战争背景
曹操进军江陵,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封为列侯,连同蒯越等人,被封为侯爵的一共有十五人。曹操下令从狱中释放韩嵩,用朋友的礼节来接待他,让韩嵩评价荆州人士的优劣,都加以提拔任用。任命韩嵩为大鸿胪,蒯越为光禄勋,刘先为尚书,邓羲为侍中。
江东孙权在鲁肃的建议下,派鲁肃到夏口窥探虚实,鲁肃抵达后,听说曹操大军已向荆州进发,便日夜兼程前往,等他到达南郡时,刘琮已经投降曹操,刘备已经向南撤退。鲁肃便直接去见刘备,在当阳的长坂与他相会。鲁肃传达了孙权的意图,与刘备讨论天下大事,对刘备表示诚恳的关心。
曹操从江陵出发,将要顺长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危急,我请求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于是他就和鲁肃一起去见孙权。
诸葛亮在柴桑见到孙权,对孙权说:“天下大乱,将军在长江以东起兵,刘备在汉水以南召集部众,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基本已经消灭北方的主要强敌,接着南下攻破荆州,威震四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战争日期:208年七月 ~208年十一月
地点:乌林(今湖北蒲圻西北)
结果:孙刘盟军胜利
作战各方:曹操 刘备,孙权
指挥官:曹操 周瑜、程普、刘备
兵力:约160,000 约50,000

赤壁之战:长坂之战–乌林之战–江陵之战

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至次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之赤壁长江南岸今湖北蒲圻西北)地区,大败曹水军的著名战略性决战.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参见曹操统一北方战争),欲吞并江南、统一天下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修建玄武池,训练水军,作向南方进军的准备。七月,亲统大军10余万南征荆州.企图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八月,荆州牧刘表病亡,次子刘琮请降.荆州水军数以千计的蒙冲、斗舰,悉归曹操所有,曹军实力大增,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省)的刘备,闻讯后率部南撤。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省),并率精骑追击南逃的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追及击溃刘 备军。刘备退至夏口(今武汉境),曹操继续南下。占领江陵,并乘胜向江东进军。
曹军的作战部署大体是:以赵俨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枣阳东南)太守兼都监护军,监领虎威将军于禁、平狄将军、平虏将军朱灵、破虏将军李典、荡寇将军张、奋威将军冯楷等7军,统一指挥他们在汉水、淮水之间的行动。荆州(州治在今湖北襄樊市)方面,曹操在江陵<今湖北江陵)、襄阳、樊城等要地留兵驻守,自率主力沿汉水、长江东进。曹操企图先击歼刘备于樊口,然后顺江而下,兼并东吴。
面对当时严峻的局势,刘备决定联吴抗曹,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退至夏口后,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共谋抗曹大计。当时东吴部分谋臣慑于曹军号称80万的声势,主张议和,孙权在和战之间犹豫不决。诸葛亮与鲁肃、周瑜等对当前的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指出刘备虽在长坂战败,但仍有一定实力,现在收拢的部队和关羽的水军精兵尚有万余人,刘琦的部队也不下万人,如果与东吴的军队联合作战,实力相当可观。曹军号称八十万,实际上只有十五六万人,加之后方不稳,远征疲惫,不服水土,不习水战,只要善于利用曹军的这些弱点,联合抗曹,定能取胜。孙权因而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即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领3万精锐水师,与刘备军会合约5万,进驻夏口。是年冬,曹操凭恃军威,骄纵轻敌,拒绝谋臣谏议,亲统大军水陆并进,直逼江南。孙刘联军自夏口溯江而上,与曹军相遇于赤壁。
曹军以步骑为主,面临大江,立刻失去优势,新编及新附荆州水军,战斗力较弱,又遭瘟疫流行,以致初战不利,退长江北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孙刘联军夹江对峙。为减轻江上风急浪颠,曹操下令用铁链和木板连接战船,犹如城堡,使步骑兵可在上驰骋,以利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意欲谋攻,以求速战,遂采纳黄盖提出采用火攻的计谋。针对曹军连环战船,黄盖派人给曹操送伪降书,并与曹操事先约定投降时间。

十月的一天,黄盖率蒙冲、斗舰10艘,满载易燃的枯草干柴,灌以油脂,外用布幕围住,上插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另备速度快的走轲,系于蒙冲、斗舰之后,以便纵火后官兵换乘撤离。时值东南风急,黄盖领战船扬帆直驶曹军水寨。曹军官兵见黄盖来降,“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毫无戒备。联军战船接近曹营时,曹军戒备松懈,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卷六十五)。在南岸的孙刘联军主力船队乘机擂鼓前进,横渡长江,大败曹军.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救,当即自焚余船,引军退走。联军迅疾追击。曹操经华容道(今湖北潜江南)逃脱,自还北方,留满宠驻当阳,曹仁<守江陵。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遣甘宁袭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率部进围甘宁,周瑜率军救援,大破曹仁军。刘备回师夏口,欲溯汉江迂回曹仁后方。次年,曹仁被迫撤退。赤壁大战后,曹操鉴于失败教训,大治水军,进控江淮。孙权继续与刘备联盟,以抗拒曹操。刘备乘势取得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均在今湖南境)等四郡,自任荆州牧,作为西取益州(治今成都市)的基地,逐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点评:此战,孙刘联军面对强敌而不惧,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以弱胜强,创造了辉煌战绩,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乘势向江南进军,一举夺占荆州。在此关键时刻,本应集中力量,彻底追歼刘备,然后再图东吴。而他却骄傲轻敌,同时攻打两个敌人,以致促成孙刘联合抗曹,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江南是水网地区,利于水战,而曹军长期在北方征伐,不习水战。曹操在进军之前虽然训练了一些水军,但战斗力不强;在进军中虽然又收降了荆州水军,但军心不稳。在这种情况下,要同以水军立国的东吴进行水上较量,显然是舍长就短,结果为孙刘所乘,遭到失败。

孙刘联军在赤壁水战中,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不为强敌所吓倒,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通过冷静的分析,既看到曹操16万大军压境,其势汹汹,又看到曹操后方不稳,部队远来疲惫,不服水土,不习水战;既看到刘备新败,兵力不足,又看到有利的战场条件和拥有善于水战的五六万水军,从而具备了取胜的基础。

二、联合抗曹,打击主要敌人。孙权和刘备虽有矛盾,但大敌当前,如果不联合起来,势必被各个击破;而联合起来,就相对地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曹军创造了条件。

三、积极迎战,先机制敌。采取这一方针,是符合当时情势的。一则曹操轻取荆州,发展过快,兵力不集中,占领区不巩固,正可乘其立足不稳而击之。二是乘战略要地樊口尚在刘备手中,曹军尚未达成水陆分进合击之际,迫曹军于江上水战,挫败其水军,使其难以顺江东下。三是曹操恃胜而骄,先给以迎头痛击,使曹军上下震惊,混乱被动。

四、以长击短,出其不意。利用擅长水战的优势,对远来疲惫,不善水战而又麻痹轻敌的曹军,出其不意地采用火攻,然后乘敌混乱,迅速投入主力,实施有力的突击,击败曹军。赤壁一战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曹操失败,无力再向江南进军,孙权和刘备则乘胜发展势力,扩张地盘,这就为以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
七月秋,曹操亲领大军十余万南下荆州,用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的话来说是“乘破袁绍之势以下荆、吴”。企图一举消灭刘表和江东的孙权,统一天下。正当曹操疾趋宛、叶之时,八月间刘表病逝。九月,其次子刘琮在新野(今属河南省)不战而降于曹军。荆州水军数以千计的蒙冲、斗舰,悉归曹操所有,至此曹军水战实力大增。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的刘备,闻讯后率部南撤。

当时江陵(今湖北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草、兵器等,因此刘备一方面由樊城向江陵撤退,另一方面命关羽带领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九月,曹军亲率精骑五千,包括亲兵虎豹骑,追击刘备,在当阳长坂坡(今湖北当阳东北)击溃刘备军后占领江陵。

曹操至江陵后,立即采取安顿州吏民的措施,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

贾诩劝说曹操先利用荆州的资源、休养军民、稳定新占地,可是曹操并没有理会他的建议。曹军的作战部署大体是:以赵俨为章陵(郡治在今湖北枣阳东南)太守兼都监护军,于禁、张郃、朱灵、李典、张辽、冯楷等七军,统一指挥他们在汉水、淮水之间的行动。荆州方面,曹操以曹仁和夏侯渊驻守江陵,以曹洪驻守襄阳,另以一部水陆军由襄阳沿汉水南向夏口。曹操亲率一部连同新附荆州之众顺江而下,攻打东吴。

当曹操南下时,孙权派鲁肃出使荆州,吊刘表丧,兼说刘备同心御曹。鲁肃与刘备相遇于当阳,后刘备用其计折向东南汉水方向撤退,和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并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联军退至夏口(今湖北武汉汉口),图谋联合孙权抗击曹操。刘备遣诸葛亮随肃往东吴共谋抗曹之计。

诸葛亮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孙权已接到曹操威胁的书信,信上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孙权不愿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曹操,又顾虑孙刘联军不能与曹操相匹敌。孙权部下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和张昭为首的主和派也展开了激烈争辩。诸葛亮为孙权分析敌我双方的利弊:“豫州(刘备)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他指出(一)曹操劳师远征,士卒疲惫;(二)北人“不习水战”;(三)荆州之民尚未心服曹操。诸葛亮的结论是如果孙刘联合,定可取胜。

鲁肃又用激将法进言,说服了孙权,同时劝孙权立即把周瑜从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召回。周瑜支持诸葛亮和鲁肃的意见,先后分析曹军的弱点,指出:第一,曹军疲惫不堪;第二,“又今盛寒,马无藁草”第三,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既而进步分析了曹军的实际力量,指出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

孙权增强联刘抗曹取胜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精锐部队三万人,沿江而上至夏口,与刘备统军两万多人会合,共同抗曹。

兵败乌林 :周瑜率领的军队在樊口与刘备回合。然后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曹军相遇。曹军新编及新附荆州水军,战斗力较弱,又遭瘟疫流行,以致初战不利。曹操不得不把军队“引次江北”,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双相对峙。

北兵不惯船上生活,曹操下令用铁索将战船连锁在一起,以减轻风浪颠簸。周瑜部将黄盖建议采用火攻战术以败曹军:“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并即决定让黄盖用诈降接近曹操战船。黄准备了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帷幕伪装,上插与曹操约定的旗号。

时值隆冬,多刮北风,但按气象规律,几天严寒日过后,以常见有少暖之日,风向亦或变为东风,南风。据说,十一月十二日甲子日(合公元208年12月7日)这一天,晴空风暖,傍晚南风起,及至午夜风急,黄盖以准备的船舰出发,顺风驶向曹船。到了江的中心,黄盖手锯火把,使众兵齐声大叫:“降焉!”曹军官兵毫无戒备,“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离曹军二里许,黄盖遂令点燃柴草,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各营。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在南岸的孙军主力船队乘机擂鼓前进;同时刘备也自蜀山向乌林进发。盟军横渡长江,大败曹军。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救,当即自焚余船,引军退走。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曹操沿华容小道(今湖北监利北),向江陵方向退却,加以瘟疫、饥饿,曹军损失大半。幸得张辽,许诸等接应,才得脱险。至江陵城下,曹操恐后方不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守江陵,满宠驻当阳。

后果 :赤壁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诸侯自然在道义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既然曹操具有如此的优势,孙刘联军的战绩更以辉煌。此战,孙刘军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果断、以少胜多的的著名战例。赤壁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未有机会如此大规模南下荆州。曹操集团也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遣甘宁袭取夷陵(今湖北宜昌),曹仁率部进围甘宁,周瑜率军救援,大破曹仁军。刘备回师夏口,欲溯汉江迂回曹仁后方。次年,曹仁被迫撤退。孙权继续与刘备联盟,以抗拒曹操。刘备乘势取得荆州大部,包括武陵(郡治在今湖南常德)、长沙、桂阳(郡治在今湖南郴县)、零陵(均在今湖南境)等四郡。稍后又夺得刘璋的益州。孙权据有江东,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曹操没有乘胜把刘备彻底击溃。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曹操当时既新平江汉,威慑扬越;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楫棹之利,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

传统的评论一般忽略的一面是疫病流行因素。曹操把失败原因归於疾病,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裴松之评论赤壁之战是说:「至於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役大兴,以损凌厉之峰,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 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Rafe de Crespigny 认为乌林之战实是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

赤壁的位置
多年来,学术界对於「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争论的焦点是蒲圻说、嘉鱼说与黄州说何者为是,其余四说难以成立。
1. 蒲圻说: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主是说。三种说法,蒲圻说较为可信,因为近年蒲圻的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出版了《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赞同上述观点。
2. 嘉鱼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3. 黄州说:还有一说认为赤壁在今武汉以东地带。唐朝杜牧和北宋苏轼都把黄冈(古黄州)西北的赤鼻矶(今「东坡赤壁」)视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前赤壁赋》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赤壁之战

曹操兵败赤壁,完全是意外,因为血吸虫病

1.

曹操经200年官渡之战、207年北征乌桓,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

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后,立即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

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南下荆州,讨伐孙权。

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2.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认为:“曹操当时既新平江汉,威慑扬越;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楫棹之利,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

3.

传统的评论一般忽略的一面是疫病流行因素。

曹操把失败原因归于疾病,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裴松之评论赤壁之战是说:“至于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役大兴,以损凌厉之峰,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

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 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4.
传说与演义
后代的文学家在以此次战争为题材而创作诗、文、小说时,又往往有意地渗入了夸张、附会的成分。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全书最重要、规模最大、人才最集中的战事。从第四十二回刘豫州败走汉津口,鲁肃来夏口吊刘表之丧开始,接下去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第四十七回“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锁战船北军用武”、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到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都是描述赤壁的战事。

《三国演义》则绘影绘声地描写了周瑜的营帐驻在今鄂州市之西山,孙、曹鏖兵之处在三江口。

传说、演义,和历史有较大的区别。

5.
史料
主要的第一手史料是陈寿著《三国志》。

《三国志》之《魏书》、《蜀书》和《吴书》中有许多矛盾。

最近30年,考古发现开始补充正史记载。1973年出土了东汉晚期的铜马镫一件,印有东汉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的瓦砚一台,并有东汉铜镜、陶瓷器和箭镞等。1976年,在赤壁山下一米多深的土层中发现沉船上的铁环、铁钉、东汉铜镜等物。同年,又在赤壁山上发现铜、铁、玉带钩各一件。

6.

赤壁的位置
多年来,学术界对于“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争论的焦点是蒲圻说、嘉鱼说与黄州说何者为是,其余四说难以成立。

蒲圻说: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主是说。三种说法,蒲圻说较为可信,因为近年蒲圻的赤壁陆续有大批的器物被发掘。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出版了《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赞同上述观点。蒲圻现名赤壁市。
嘉鱼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黄州说:还有一说认为赤壁在今武汉以东地带。唐朝杜牧和北宋苏轼都把黄冈(古黄州)西北的赤鼻矶(今“东坡赤壁”)视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前赤壁赋》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7.

外国人这么说
de Crespigny, Rafe (1969). The Last of the Han: being the chronicle of the years 181-220 A.D as recorded in chapters 58-68 of the Tzu-chih t'ung-chien of Ssu-ma Kuang.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entre of Oriental Studies.

The romantic tradition that originated with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differs in many details from historical accounts. This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ethos of later times, particularly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de Crespigny 2007:483). In particular, the Shu kingdom was viewed by later literati as the "legitimate" successors to the Han empire, so fictionalized accounts assign greater prominence to the roles of Liu Bei, Zhuge Liang and other heroes from Shu than historical records warrant. This is generally accomplished by minimizing the importance of Wu commanders and advisors such as Zhou Yu and Lu Su (de Crespigny 2004:xi). While historical accounts describe Lu Su as a sensible advisor and Zhou Yu as an eminent military leader and "generous, sensible and courageous" man, the novel depicts Lu Su as being unremarkable and Zhou Yu as cruel and cynical (de Crespigny 2004:300; 305–306 29n). Both are depicted as being inferior to Zhuge Liang in every respect.

Wholly fictional incidents were added to the historical accounts and repeated in popular plays and operas. Examples from the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nclude Zhuge Liang using magic to call forth favorable winds for the fire ship attack, and his strategy of using straw boats to borrow arrows. The fictionalized account also names Zhuge Liang as a military commander in the combined forces, which is not historically accurate.

赤壁之战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扫平河北,北征三郡乌桓,消灭袁氏残余。
建安十三年元月,曹操回到邺郡,造玄武池训练水军,准备南征,统一天下。
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率大军十余万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死,九月,曹操到新野,刘琮投降,曹操兵不血刃取得荆州。
刘备败走长坂坡,被曹操派遣的精锐骑兵追上,刘备军主力被歼灭,刘备侥幸逃到夏口,与关羽、刘琦等汇合。
与此同时,孙权的使者鲁肃与刘备取得联系,刘备派诸葛亮为使前往孙吴,准备联合抗曹。诸葛亮以高明的外交手段成功缔结了孙刘联盟,联合抗曹。孙权派都督周瑜统率吴军精锐三万人,迎战曹操于乌林、赤壁。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周瑜先长江水战挫败曹军,紧接着在乌林火攻,曹操败走华容,引军北还,失去了统一天下的良机。

从曹操南征到引军败走近半年的时间,而赤壁之战持续则一个多月,这次战役周瑜以三万精锐大败曹操十余万大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而曹操失去统一的机会,三国鼎立的局面拉开。
这次战役也是对后汉三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战役。

是东汉末期到三国时期的三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其他两次分别是: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蜀国刘备和吴国陆逊的彝陵之战
赤壁之战应该是最著名的一次,因为在三国演义中,为了显示诸葛亮的才智,特地把这场战役大肆粉饰,把诸葛亮弄得像是一个神仙一样,还有孔明借东风这一出
其实这场战役是孙刘联军和曹操大军的战斗,孙刘联军只有几万人,曹操有二十多万(历史记载),孙刘联军最后用火攻取胜,联军统帅是周瑜。
诸葛亮只是刘备的军师,只是负责两军的外交,帮助联系两军,确立联盟关系,共同抵抗强敌。相当于一个外交官+军师的角色

三国时期,一场非常重要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刘备和孙权联军,在赤壁击败曹操。并确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有:淝水之战、官渡之战等


赤壁之战中谁定计火攻曹操?
壁之战时,黄盖是周瑜手下最得力的干将。当时,东吴诸位老将以程普为首,可是程普自以为自己追随三代君主,资格很老,完全不把年纪轻轻的周瑜放在眼里。而孙权任命周瑜为都督,而让程普担任副都督,更是让程普不满。而多年之后,孙权曾经安排自己的兄弟和吕蒙一起担任前敌左右指挥,可是吕蒙说,当初,正是...

赤壁之战小学课文全文
《赤壁之战》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可是要渡过大江,非坐船不可。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就像平地一样。他只等兵士练...

赤壁之战的内容
唐朝杜牧和北宋苏轼都把黄冈(古黄州)西北的赤鼻矶(今「东坡赤壁」)视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前赤壁赋》称:「西望夏口,东望武昌(今湖北鄂州市)。」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吴国的孙权、蜀国的刘备统领军队在长江赤壁(今中国中南部湖北省蒲圻西北,一...

赤壁之战是谁和谁打
问题六:赤壁之战曹操到底想打谁? 您好,若说去到赤壁之战的阶段时,曹操的目标已经是先追杀刘备攻占江夏郡作占据整个荆州,然后一鼓作气再攻克东吴,即是说先打刘备再打孙权了,然而他这时经已认定江夏郡必然能拿下,所以史料记载他也提前向东吴下战书,下战书时他根本就未拿下江夏,更显得这几年时时打胜仗令到这...

白壁关之战的经过,你有哪些了解?
李世民的主力部队一直坚守不战,宋金刚的内心也渐渐不安起来。在此期间,同盟国吕崇茂、王行本等人均被唐军吃掉。而且他派出的尉迟敬德营救吕崇茂,也被李世民派来的秦叔宝、殷开山击败。那还不算,更要命的是,他已经断粮了!一连一百多天坐吃山空,一座粮山,也要吃空了。而且他的运粮通道,也早就被...

导致曹操在赤壁之战时战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也是说曹操战事失利、获胜无望后,不得不选择撤退,此时自己烧了自己的船和带不走的大宗物资。《三国志》中多处都记载了赤壁之战与疾病的关系,列举几条:曹公军不利于来壁,兼以疫死。(《三国志·蜀书·刘焉传》)时又疾病,北军多死,曹军引退。(《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太祖征荆州还,于...

赤壁之战,黄盖的诈败计谋再普通不过,曹操为何没能识破?
——这三场战役直接影响了汉末乱世的最终走势图。其中,壁赤之战是规模最宏伟、博弈最精彩、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也是最血腥的一场战役。仅曹操一方,即动用了的近二十万的大军,孙刘联军投入的兵马也不下于五六万。最终以黄盖的诈降计谋,上演了一出火烧赤壁的剧情,使曹军的损失将近大半,被...

《赤壁之战》翻译
S版六年级上册《赤壁之战》译文 曹操在大寨中,与各位将领商议,只等待黄盖那边有没有消息。那一天东南风起猛烈地刮了起来。程昱进帐告诉曹操说:“今天东南风刮起来了,应该多加提防。”曹操笑着说:“冬至时节,阳气复生,这个时候,偶尔有东南风也不奇怪?”军士忽然报告说江东有一只小船来,说有黄盖...

当曹操的赤壁之战碰上刘备的夷陵之战,究竟哪一个人败的最惨?
自然是刘备败的最惨!虽然说曹操的赤壁之战和刘备的夷陵之战都是大败而归,但是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曹操损失的并不是自己的主力军,而刘备损失的却是蜀国的精英战队,是蜀国的主力军。曹操只能说是在计划的第一步失败,还会造成沉重的伤害,就撤兵回去了,而刘备却是元气大伤,自己在此丧命不说,...

促使“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粮草的问题;北方进攻南方,地方不熟悉;疫病;忽视了当地特殊的气候

白城市17760275061: 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 搜狗百科
自宏牛黄: 战争日期:公元208年七月~公元208年十二月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

白城市17760275061: 赤壁之战的意思是什么? -
自宏牛黄:[答案]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魏与蜀汉,东吴在赤壁这个地方发生的一次战役.诸葛亮巧用火攻之计打败了曹操八十万大军.曹军伤亡残重,自此再不敢冒然南下攻蜀.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白城市17760275061: 赤壁之战的意思是什么? -
自宏牛黄: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魏与蜀汉,东吴在赤壁这个地方发生的一次战役.诸葛亮巧用火攻之计打败了曹操八十万大军.曹军伤亡残重,自此再不敢冒然南下攻蜀.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望采纳,谢谢

白城市17760275061: 赤壁之战是什么意思?? -
自宏牛黄: 战争日期:公元208年7月~12月 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败曹操军队,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

白城市17760275061: 赤壁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啊?是谁与谁打的? -
自宏牛黄:[答案] 赤壁之战 一、概述: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扫平河北,北征三郡乌桓,消灭袁氏残余.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元月,曹操回到邺郡,造玄武池训练水军,准备南征,统一天下.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七月,曹操率大军十余万南征...

白城市17760275061: 赤壁之战讲的是什么,一两句话就行 -
自宏牛黄: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的作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白城市17760275061: 赤壁之战讲的是什么中的一个故事 -
自宏牛黄: 讲的是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时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一战击败袁绍占据绝对优势,成为天下所有势力中最强大的存在.在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之后开始准备南下征伐...赤壁之战就从这里开始,这个时候南方势力中,最强的是孙...

白城市17760275061: 什么是赤壁之战 -
自宏牛黄: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双方亦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白城市17760275061: 赤壁之战讲了什么 -
自宏牛黄: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刘备、孙权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