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指世间众生所染的三种根本毒害是什么?

作者&投稿:愚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说的 众生皆苦 是什么意思~

众生皆苦 是“佛教四谛”中的“苦谛”
苦谛:即众生皆苦,不论是天上的天道众生,还是我们人道生灵,以及地狱的受难众生,享福或者受苦的,其本质都是苦的,故而在六道中,就不能免于因缘聚合,轮回无休,一切无常。

扩展资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相传在公元前五至六世纪(藏传佛教的记载中更早)便已产生。佛教以无常和缘起思想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思想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以“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为基本教理,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成就佛果为最终目的。
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佛教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从某种程度上,它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的面貌,同时,也促使它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四谛

佛教指有生命的东西。有时专指人和动物。《无量义经.十功德品》:“我等当以愿力,普令一切众生使得见闻读诵书写供养,得是经法威神之力。”《敦煌变文汇录.妙法莲花经变文》:“念念欲求无上道,心心只愿度众生。”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佛说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则为这贪财好贿,所以不能成佛。”明邵璨《香囊记.祈祷》:“清都贵神,妙林经卷,祈禳众生,广开宝殿,星冠鹤氅礼重玄。”清龚自珍《发大心文》:“我生天下,慧照天人,多闻第一。当念众生,少见寡闻,于一切处,自疑自骇。我当令其到心皆平,而以度之。”

【众生】

梵语bahu-jana,jantu, jagat 或 sattva 之意译。音译仆呼那、禅头、社伽、萨埵。又译作有情、含识(即含有心识者)、含生、含情、含灵、群生、群萌、群类。‘众生’一语,普通指迷界之有情。杂阿含经卷六(大二·四○上):‘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载,无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于世,故称众生。俱舍论光记卷一解为受众多之生死,故称众生。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大乘同性经卷上谓,众生系以五蕴等众缘假合而生,故称众生。又不增不减经载,法身为烦恼所缠,往来生死,故称众生。一般以为无明烦恼所覆,流转生死者为众生。若广义言之,佛及菩萨亦含摄于众生之中。摩诃止观卷五上(大四六·五二下):‘揽五阴通称众生。众生不同:揽三途阴罪苦众生,揽人天阴受乐众生,揽无漏阴真圣众生,揽慈悲阴大士众生,揽常住阴尊极众生。’〔杂阿含经卷四十五、法华文句卷四、大乘义章卷六、往生论注卷上〕

【众生】

(术语)梵语萨埵Sattva,仆呼善那。新译曰有情,旧译曰众生。众生有多义:(一)众人共生之义。法华文句四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间,无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言众生。此据最初也。’(二)众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众生。法鼓经曰:‘万法和合施设,名为众生。’注维摩经二曰:‘生曰:众生者众事会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义章六曰:‘依于五阴和合而生,故名众生。’大经慧苑疏曰:‘众法成生,亦名众生。’法华文句四曰:‘若揽众阴而有,假名众生。此据一期受报也。’(三)经众多之生死,故名众生。不曰众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般若灯论曰:‘有情者数数生,故名众生。’大乘义章七曰:‘多生相续,名曰众生。’法华文句四曰:‘若言处处受生,故名众生者。此据业力五道流转也。’俱舍光记一上曰:‘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摄死,故言众生。死不必生,如入涅盘,故不言众死。’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萨埵,此言有情,有情识故。(中略)言众生者,不善理也,草木众生。’

【众生(梵jantu、bahu-jana、jagat、sattva,巴satta,藏skye-ba-po、skye-bo man%-po、h!gro-ba、sems-can)】

一般而言,此词系指具无明烦恼,流转生死之迷界凡夫;然若就广义而言,则亦含摄悟界的佛、菩萨等。音译禅头、社伽、萨埵、仆呼缮那;又称有情、含识、含生、群萌、群类、禀识等。《杂阿含经》卷六云(大正2·40a)∶‘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摩诃止观》卷五(上)云(大正46·52c)∶‘揽五阴通称众生。众生不同∶揽三途阴罪苦众生、揽人天阴受乐众生、揽无漏阴真圣众生、揽慈悲阴大士众生、揽常住阴尊极众生。’又,《大智度论》卷二云(大正25·72b)∶‘如诸法中涅盘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

关于众生的语义,有多种说法,兹分述如下∶

(1)‘与众共生’∶如《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世本缘品〉云(大正1·145a)∶‘尔时无有男女、尊卑、上下,亦无异名,众共生世故名众生。’

(2)‘受众多生死’∶如《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一云(大正28·603a)∶‘云何众生世?众生谓五道中生,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中,是名众生世。’《往生论注》卷上云(大正40·831b)∶‘有论师泛解众生名义,以其轮转三有,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

(3)‘众缘和合而生’∶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一云(大正25·286c)∶‘但五众和合故强名为众生。’《大乘同性经》卷上云(大正16·642b)∶‘众生者,众缘和合名曰众生。所谓地、水、火、风、空、识、名色、六入因缘生。’

(4)‘法身为烦恼所缠,往来生死’∶如《不增不减经》云(大正16·467b)∶‘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

另外,诸经论对众生、有情二语的范围亦有异论。或谓有情系指一切有情识的生物,而山川、草木、大地等乃属非情(又称无情),众生则兼摄有情、非情二者;或谓有情与众生为同体异名

三毒:贪、嗔、痴。
但是,如果有“三毒:贪、嗔、痴”这些概念,就是有分别,有分别就是“贪、嗔、痴”。
所以佛说不要有分别,没有分别才能没有“贪、嗔、痴” ;
但是没有分别也不对,因为“没有”也是有
真正的态度是:管他有没有呢,甚至连“管他有没有呢”这种心态头没有。该干嘛干嘛,这是开悟圣者的态度。咱们不可能做到。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三毒:贪、嗔、痴。
贪是指贪欲;嗔是怨恨,得不到、不满足自己、于自己不利就怨恨;痴就是愚痴,没有智慧就愚痴。

贪嗔痴,佛法所讲的三毒烦恼,修学的根本就是要熄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

贪、嗔、痴三毒。

贪、嗔、痴


佛教,三毒
指世间众生所染三种根本毒害,即贪、嗔、痴。道教受佛教义理影响,认为世间众生之所以沦入苦海。受诸烦恼,不得解脱,皆因后天习染三毒所致。《道典论》引《元始智慧正观解脱经》:“言烦恼者,总名三毒。谓贪嗔痴能害众生法身命,故名之为毒”。又云:“所言贪者,引取无厌,染欲爱著,联绵无...

佛教里头讲述的三界是指哪三界?
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1、欲界为地狱、饿鬼、畜牲、修罗、人间及六欲天之总称。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故称欲界。2、色界又作色天、色行天。乃有净妙之色质的器世界及其众生之总称,位于‘欲界’上方,乃色界天人之住处。此界之众生虽离淫欲,不着秽恶之色法,然尚为清...

在神话传说中,三界是指人界、神界、魔界吗?六道是指哪六道?
1、三界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因三界迷苦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在佛教术语中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道。在萨满教术语中则指宇宙上、中、下三界。道家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神仙也。“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2、六道...

宝莲灯里所说的“三界”指的是什么?谢谢回答
【三界】(梵trayo dha^tavah!,巴tisso dha^tuyo、tayo dha^tavo) 佛教世界观用语。指众生所存在的三种界域。又称三有。其意义略如下述∶ (1)欲界∶指有食欲、淫欲、睡眠欲之处,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及六欲天。 (2)色界∶指有净妙色法之处,即四禅天。 (3)无色界∶指无有色法之处,即四...

四圣谛的四圣谛的次序
⑴、有情世间:众生的身心活动,称为有情世间。⒈根据众生的种类来分:一、天道;二、人间道;三、修罗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 六、地狱道。⒉根据三界来分别:佛教术语中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道1、欲界:有饮食、睡眠、情爱(淫欲),这三种欲望。欲界的众生皆...

大悲的意思大悲的意思是什么
大悲,首先是一个佛教术语,指的是对世间苦难和众生痛苦的深切同情与怜悯。这种悲悯之心不仅限于个人的苦难,更是对一切有情众生所经历的痛苦的广泛关怀。在佛教中,大悲通常与菩提心、慈悲心等概念相联系,是修行者追求解脱和成就佛果的重要品质。从字面上来看,“大”表示广大无边,&ldquo...

道教中的三界六道和佛教中的三界六道有什么区别。
道教所说的“三界”是指天、地、人三界,指的是整个世界或是宇宙范围。在佛教术语中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道。而六道据我所知,那是佛学术语,指有情生活、轮回于其中的六个界别,即: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

佛教三道六界什么意思
佛教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按其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又称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人六种,而“色界”与“无色界”的众生均属于天人道,称为“六道”。世界上很多宗教都有轮回学说...

三界六生(道)指什么
人指人道,是佛教所说的六道轮回之一,众生生命表现形式的一种。梵文音译为摩兔沙、或末奴沙。据佛教解释,人由色、受、想、行、识等五种物质及精神因素和合而成。据《立世阿毗昙论》说,在六道中,人具有八种性质,一是聪明,二是为胜,三是意细微,四是正觉,五是智慧增上,六是能别虚实,七是圣道正器,八是...

佛门所说的欲界,色界,无色界分别指的是什么?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色界是虽无欲,却仍有形,有相,有物质的世界,无色界指超越物质之世界,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之天界。1、欲界 欲界是一个佛教用语。佛教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从六趣本身,又将天、人、阿修罗称为三善趣或三...

广安市14744883912: 佛教三毒是什么 -
龚萍同铭: 佛教三毒,指世间众生所染三种根本毒害,即贪、嗔、痴.道教受佛教义理影响,认为世间众生之所以沦入苦海.受诸烦恼,不得解脱,皆因后天习染三毒所致.

广安市14744883912: 观音经中的三毒 -
龚萍同铭: 三毒,佛学名词.指一切痛苦的根源---贪、嗔、痴.贪为饿鬼之源,嗔为地狱之源,痴为畜生之源.三毒指的是贪欲、憎恨、愚痴.愚痴是三毒中最根本的一个.人生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有贪、嗔、痴三毒的存在,贪让人永不满足,嗔让人产...

广安市14744883912: 佛教3毒是什么 -
龚萍同铭: 佛教所说的三毒是指贪、嗔、痴.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1)贪,执著于内心喜好的外物,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2)嗔,执著于内心厌恶的外相,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3)痴,引发贪嗔的缘由,不明事理的实相,不明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降伏三毒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即以戒为师,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广安市14744883912: 佛教三毒是什么
龚萍同铭: 贪,嗔,痴

广安市14744883912: 佛教三毒和六弊是什么 -
龚萍同铭: 佛教说的是三毒六贼,, 三毒是贪嗔痴,贪,就是贪爱之心,嗔,就是嗔恨心,痴,有情感就是情痴. 六贼,是眼耳鼻舌身意,这6根让我们被幻境带走,轮转无边,只有让6根不随境界走,守住清净心才能超越轮回

广安市14744883912: 佛教戒律嗔痴是什么意思 -
龚萍同铭: 嗔痴(chēn chī ),佛教中贪嗔痴三毒之两毒. 1、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

广安市14744883912: 谁能帮我讲解一下佛语中的“贪癫痴” -
龚萍同铭: 是“贪嗔痴” 佛教中的三毒: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治疗此三毒的方法: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戒,是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

广安市14744883912: 我想知道如何解释贪嗔痴 -
龚萍同铭: 佛教中的三毒:贪,是对于喜好的偏执;嗔,是对于讨厌的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

广安市14744883912: 为什么会有'嗔痴'型的人呢?
龚萍同铭: 应该是:贪、嗔、痴佛教三毒,指世间众生所染三种根本毒害,即贪、嗔、痴.道教受佛教义理影响,认为世间众生之所以沦入苦海.受诸烦恼,不得解脱,皆因后天习染三毒所致.《道典论》引《元始智慧正观解脱经》:“言烦恼者,总名...

广安市14744883912: 佛教中贪嗔痴指的什么意思? -
龚萍同铭: 1、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