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偏方:中医常识伤寒的诊断及治疗的制作方法

作者&投稿:淡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病人及带菌者都是传染源,病源随粪、尿、呕吐物等排出体外,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或食物,引起疾病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多。
一伤寒的诊断:
1.流行病学:当地伤寒流行,患者无伤寒病史与伤寒菌苗接触史,有与伤寒患者密切接触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大多为3-4×109/L左右,并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性粒细胞消失为特征。嗜酸性粒细胞随病情好转而逐渐上升。高热时可有轻度蛋白尿;10-20%有黑便或肉眼血便;大便潜血阳性者更多。
△血培养:是本病确诊的依据。第7-10病日血培养阳性率可达90%,第3周降为30-40%,第4周常为阴性。故应在体温上升阶段,抗生素应用前作血培养,要提高阳性率。采血量不应少于5毫升。
△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对已使用抗生素治疗,血培养阴性者尤为适宜。
△粪便培养:在本病任何阶段,均可从粪便中分离到病原菌。第1周时阳性率10-15%,第3-4周时可达80%左右。3%患者粪便排菌可超过1年。
△尿培养:第3-4周培养阳性率较高,约25%。
△免疫学检查:肥达氏反应用于本病诊断已近90年。病后1周出现O、H凝集素,第3-4周时可达90%,其效价随病程而递增,第4-6周达到高峰。约10%患者肥达氏反应始终阴性。应用标准抗原检测,未经免疫者O凝集素≥1:80,H凝集素≥1:160时有诊断价值。病程中应逐周复查,效价依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上升4倍以上才有意义。O凝集素增高提示为沙门氏菌属感染,而H凝集素则可鉴定沙门氏菌组别。预防接种后,H凝集效价明显上升,可持续数年之久,在其他疾病时可出现“回忆反应”。肥达反应的特异性不强,故评价时需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近年来有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抗体,较肥达氏反应特异、敏感和快速。
二伤寒与其他几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1.粟粒性结核:长期发热,呈消耗病容,中毒症状显著,与本病表现相似。但该病盗汗及呼吸道症状较突出,脉搏增快,胸片可见大小一致对称均匀分布的结节性病变。抗痨治疗有效。
2.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可有发热,全身中毒表现,白细胞总数不高,甚至相对缓脉等酷似伤寒的表现。但该病往往先有胆道、泌尿道或用腹腔内感染等原发病灶。病程中易出现休克、DIC等。白细胞总数虽不高,但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培养可检出致病菌。
3.病毒感染:热程可长达10-14天以上,白细胞总数不高;一般肝脾不大。肥达反应和细菌培养阴性。病程有自限性。
4.何杰金病:热型多样,多汗,有肝脾肿大及淋巴结肿大。但无明显毒血症状,白细胞不高。确认需有淋巴结病理检查为依据。
5.布氏杆菌病:长期发热,肝脾肿大,粒细胞正常或低下。有与牧畜(牛、羊、猪)接触或饮用未消毒的乳制品史,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热(波浪型),常有转移性关节疼痛或肌痛,出汗较多。血或骨髓培养可分离出布氏杆菌,Wright凝集反应可呈阳性。
6.恶性网状组织病:本病也可见持续发热、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但病情进展快而凶险,出血与贫血显著。同时骨髓中可见异常增大的网状细胞,胞浆丰富,核染色质细而成网状,多有核仁并有淋巴样、单核样及多核巨细胞等异常类型的恶网细胞。
7.斑疹伤寒:也有发热、皮疹、脾肝肿大。但本病发病急骤,体温上升迅速。脉搏也增速,皮疹增多,脱落后有色素沉着。白细胞在正常范围或稍增,中性粒细胞常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外斐氏反应阳性。应用特效抗生素(氯霉素、四环素等)后24-48小时体温即可退至正常。
8.流行性出血热:发热短程自退,热渗(肿)并存。皮疹多呈出血性,肾脏损害早而严重,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见异型淋巴细胞与血小板减少。临床呈五期经过。
三现代医学治疗:
1.一般护理:
发热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退热后可根据具体情况,由轻度活动到逐步恢复正常生活。随时观察体温、脉搏和血压变化,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卫生,防止褥疮与肺部感染。饮食应给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发热期间,宜用流质或细软无渣饮食,少量多餐。恢复期病人饮食亢进忌吃质坚渣多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诱发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发生。
2.药物治疗:
△氯霉素:每日2-3次,每次0.5克,口服。当体温降达正常后1-2日可减为半量,疗程14-21日。间歇疗法可减少复发率,初用量与上同,当体温降达正常后再用3日,停药5-7日,再用半量约1周,总疗程同上。用药期间应定期(1周)查白细胞计数。
△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每次2片,口服,疗程为2周左右。对磺胺过敏、肝肾功能减退与孕妇患者慎用,后者服本品期间停止哺乳。
△氨苄青霉素:限用于白细胞显著降低(3×109/L以下)或对以上两药治疗无效的伤寒患者。由于本品在淋巴液内浓度很高,且以活性形式自胆道排出,具有肝-肠循环作用,因此对胆囊感染、孕妇和带菌者尤为适宜。分3-4次肌注或静脉滴注,疗程为2-3周。
△呋喃唑酮:复发率较低,对造血系统无明显影响。每日600-800毫克,分4次口服,待体温降至正常后,减半量服用5-7日即可停药。但它退热慢、对胃有 *** 并可能导致末稍神经炎。
△甲砜霉素:为本病次选药物,结构和氯霉素相似,在体外的抗菌效能较氯霉素略弱,对骨髓的毒性不着,常用1.5-2克/日,分3-4次口服。疗程与氯霉素相同。
四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湿阻卫气型:
症状:恶寒发热,头痛身重,午后热重,胸闷脘痞,面色黄滞,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
方药: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10克,半夏9克,赤茯苓12克,杏仁10克,生薏仁30克,蔻仁10克,猪苓12克,泽泻10克,淡豆豉12克,厚朴12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2.湿重于热型:
症状:身热起伏,午后热增,头重身重,困乏纳呆,胸闷脘痞,腹胀便溏,渴不思饮,苔白腻或白腻兼黄,脉濡。
治法:宣气化湿、佐以淡渗。
方药:三仁汤加减。
杏仁12克,蔻仁12克,薏仁15克,半夏10克,厚朴12克,通草10克,滑石20克,竹叶1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3.湿热并重型:
症状:发热渐高,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心烦脘痞,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溏而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化湿清热。
方药:连朴饮加减。黄连10克,厚朴、菖蒲各12克,半夏10克,山栀10克,淡豆豉10克,芦根2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4.热重于湿型:
症状:身热壮盛,口渴引饮,面赤大汗,气粗,脘痞身重,苔黄微腻,脉象洪大。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白虎汤加减。知母12克,生石膏2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厚朴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5.热入营血型:
症状:身热夜甚,心烦,时有谵语或神昏不语,斑疹隐隐,便血,舌绛少苔。
治法:清营泻热,凉血散血。
方药:清营汤加减。水牛角30克,生地黄20克,赤芍15克,黄连10克,山栀子10克,地榆15克,丹皮12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6.气虚血脱型:
症状:腹部不适,大便出血,量多,身热骤降,颜面苍白,汗出肢冷,脉象细数。
治法:补气固脱止血。
方药:先服独参汤,后用黄土汤加减。灶心土30克,生地黄20克,白术12克,制附子10克,阿胶12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7.气阴两伤,余热未清型:
症状:面色苍白,形体消瘦,神疲懒言,或低热不退,脉细弱,舌质嫩红,苔黄而干或光剥无苔。
治法:益气生津,清解余热。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10克,生石膏、太子参各15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淮山药20克,薏苡仁15克,白扁豆20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五对伤寒的预防:
△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及带菌者。患者停用抗生素后1周,每周作尿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者,方可解除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尤其要注意保护水源,注意饮食消毒,做好粪便、污水、垃圾的管理和处理。
△提高人群免疫力,在本病流行区可进行预防接种。国内常用伤寒、副伤寒甲、乙的三联混合菌苗。成人每周1次,连续3次,分别以0.5毫升、1.0毫升、1.0毫升菌苗作皮下注射。为维持足够的免疫水平,每年应加强注射1次,接种后2-3周,O凝集素效价即上升,维持数月,而H凝集素效价持续较久。预防接种可大大降低发病率。

提醒您:伤寒的诊断及治疗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面对暴饮暴食中医护胃有方的制作方法
经常胃痛或吐酸水的患者,应少吃稀饭并且在两餐中间及睡前,吃一些苏打饼干缓解。营养学专家也建议胃病患者,可多吃包心菜类及使用橄榄油、葵花油及鱼油。可少量饮用鲜奶则是无碍,但大量饮用并不建议,至于调味奶则不适合。提醒您:面对暴饮暴食中医护胃有方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性腹痛的制作方法
配合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另外,平时注意预防和调养,饮食有规律,不暴饮暴食,不恣食生冷、煎炸、油腻之品;注意饮食卫生,蔬菜要洗净煮熟,瓜果要洗净去皮,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腹部保暖。提醒您: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性腹痛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肠道感染的制作方法
中药保留 *** 适应范围较广,但也有严格的禁忌症,如严重的痔疮、过度衰竭或有严重的心脏疾患、有肠道出血的病人均应应忌使用。结肠癌、直肠癌引起的肠梗阻的病人,应在医师严密监护下使用。提醒您: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肠道感染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胃病巧用“心药”医的制作方法
” 翟大夫说,消化系统疾病往往跟饮食和情绪有关。相对而言,饮食好调节,情绪却不太容易控制。现代人由于工作紧张、竞争压力大或者离异、下岗等原因,往往心情郁闷,甚至常常“气得吃不下饭”,中医却认为“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生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强装微笑掩饰,但是胃肠不会作假,它会恶心...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阴虚湿热瘀结型痛经证治的制作方法
初伤阳、久之寒湿化热毒而伤及阴分。女子经期子宫内膜脱落以排旧血,此时宫壁伤口型开露未愈合,水湿邪浊之毒直冲伤口,胞宫极易受害。温暖之经水突遇寒凉之水湿,胞脉必骤凝不行,此为痛经一因。常有妇人在行经期吃冷饮或腹部受凉而得痛经,可证实胞脉遇寒凝结不行能引为痛经。按现代医学观点:...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经验探讨的制作方法
从病因分析也离开内外二因,外因多由感受时邪,疫疠及饮食不节,内因多由正气不足及情志所伤致阴阳失调...然而急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因此,并非一般湿热所能说明,乃为天地间一种异气所感,因此,必用疫毒的概念,...提醒您: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经验探讨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红斑狼疮中医研究之一的制作方法
中医认为病程日久,实证渐退,耗伤脾肾,气血生化无源,临床上表现出气血两虚脾肾不足,以虚损症状为主。 治则:健脾补肾,益气养阴 方药:狼疮双补方加减:黄芪白术生熟地山萸肉当归枸杞子杜仲续断龟板胶落得打泽泻茯苓 临床应用:本方具有脾肾双补、气血双补的功效,常用于病程较长,体质较差,身体衰弱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中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制作方法
中药浴、热敷、熏洗、红外线照射、磁疗等,其效尤佳。天津医大三院风湿科采用通痹汤与甲氨喋呤(MTX)或青藤碱、氯喹和雷公藤多甙联合用药,并酌情辅以中药离子导入及六联针穴位或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各期AS35例,多获良效。提醒您:中西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肿瘤化疗期如何选择中医药的制作方法
放化疗本身,以中医的理论归纳,属于祛邪、攻邪范畴,临床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攻邪之后,因为容易伤及正气,所以应该调补和顾护正气。所以,放化疗期间选择中药,应该照顾这一时期的临床特点,使西药的攻邪与中医的扶助正气相互协调好,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放化疗期间,患者有正气亏虚、脾胃虚弱...

民间偏方:中医常识中医观汗知病的制作方法
□劳心汗:系指心窝部和两 *** 中间部位多汗,多因忧、思、惊、恐过分而伤及心脾所致。常见于劳心过度的知识分子。 □会阴汗:汗出局限于会阴和外生殖器部位,常见于外阴瘙痒症、 *** 炎等妇科病,亦可出现有异味的会阴汗。 □腋臭汗:汗臭如狐骚气味,腋窝部的大汗腺分泌异常所致。多见于青...

寻乌县15647222292: 三个月五次月经,血块比较多,痛经 - 痛经 - 复禾健康
贯呢再畅:[答案]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寻乌县15647222292: 风寒咳嗽该怎么样治疗呢? - 久久问医
贯呢再畅: 你好,这样的情况,要及时的治疗.日常应合理饮食,加强护理,注意保暖,避免风寒等不良刺激,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等积极控制感染,咳嗽应用右美沙芬,奥特斯等,至于枇杷露等,也可应用,具体应遵循临床医师的指导.

寻乌县15647222292: 电视剧《大国医》是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在央视八套黄金剧场播出后,获得观众好评.下列中医著作中,被誉为“万世宝典”的是() -
贯呢再畅:[选项] A. 《本草纲目》 B. 《伤寒杂病论》 C. 《黄帝内经》 D. 《千金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