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朋克”“嬉皮士”的简介。

作者&投稿:翁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嬉皮士文化与朋克文化的区别是什么?~

金属党
蒙古帮(也就是通俗的暴走族和飞车党)
新纳粹
光头党(和新纳粹多少有关系)
赛博朋克(虽然是一种近代科幻的类别,但目前已经延伸成电脑网络的叛逆高手的代称 但完全不等同黑客)
背包客
橡胶背包客(更简单朴素的类似苦行僧的旅行者)
壮游族(比背包客更甚 参见徐霞客)
御宅族(这个你肯定知道……)
跑酷族(这个谁都长鼎拜刮之钙瓣水抱惊知道了……)

还有很多
只要是新生或者衍生的文化就会出现新的族群
比如法国的空间侵入者
(用8BIT电子游戏怪物造型的马赛克瓷砖贴在城市里各个角落的人)
参考资料:自己回答的 不全面

首先说“垮掉的一代”是指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一代。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但是,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罪行,原子弹的使用等等,都使人们一时难以摆脱战争带来的不安和恐惧。20世纪50年代的冷战(1947-1991 美国和苏联 Truman Doctrine)和迫害知识分子的麦卡锡主义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由于原子弹的使用,人们对50年代氢弹的试验成功、人造卫星上天等技术革命和科学成就感到不安,怀疑技术进步不能造福人类。总的来说,第二次世界而大战后,在美国人眼里,历来的“美国梦”变成了梦魇:民主的理想、个人的追求、宗教的信仰不复存在。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失去了作用:现代人合理是失去了联系,没有前途和未来,又无法与人沟通思想感情,只能永远处在孤独异化的困境中。这一切促成了美国50年代排斥一切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垮掉的一代“
嬉皮士(英语Hippie或Hippy的音意译)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嬉皮士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运动,它没有宣言或领导人物。嬉皮士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反应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他们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
披头士,也就是Beatles ,是英国1960s的乐队,和嬉皮士、垮掉的一代没有什么关联。

嬉皮服饰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如橙,绿,黄等,洗白的牛仔裤,或者条纹裤,男人留长发,女人戴花或者花形图案的饰物.一般来说嬉皮士喜欢穿休闲舒适的衣服,面料多为棉或麻.
朋克的特点是发型奇异,比如鸡冠式或者某些部位剃光,头发一般染成刺眼的红色,蓝色,绿色等,要么黑色.黑色的皮衣,皮披风和高帮皮靴,女朋克穿黑色的网眼长统袜或者勾破的黑丝袜.喜欢佩带金属饰物,如金属项链,大的夸张的戒指,背军用包,皮衣上很多金属拉链等.还有,他们看起来总是邋遢懒散.
街头服饰一般来说是宽松得近乎夸张的T恤和裤子,很多人喜欢包头巾,另一种典型的服饰是篮球服和运动鞋,也以宽松为标准.

服装是文化的一种外在体现形式,要明白文化的内涵,还得究其根源.不过要仔细讲的话说来话就太长了,所以在此只概括性地讲一下.
嬉皮文化起源于60年代的美国,并迅速蔓延到欧洲.嬉皮文化主要宣扬和平,反战,反政府对人权的控制和反对当时中产阶级以金钱为主的价值观.所以嬉皮士们向往过一种没有阶级的,自由的生活,他们喜欢流浪,与当时的主流社会背道而驰.这也许是他们不穿西装不打领带,而要穿休闲服原因吧.当然这种极端的自由主义渐渐演变为后来的吸毒,群居,到六十年代末的时候最初的政治观点已经名存实亡了.也许是一个笑话吧,很多当时的嬉皮士都成了后来的雅皮士.
朋克起源于七十年代初的英国,最初是一种具有叛逆性音乐风格.这种音乐提倡简单,不刻意雕琢,反对当时音乐流行化和偶像歌手,体现下层社会的现实等.很快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主要反对越来越物质化的社会,并宣扬无政府主义.他们的服装风格来自于他们反主流的精神,他们瞧不起那些每天穿得干净整洁,工作挣钱,买车打高而夫的人,所以他们"以丑为美",不洗澡,住在破房子里,故意佩戴一般被认为丑的饰物,用破旧的物品.以提醒社会,不是所有人都一样,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你们的价值观.

PUNK, 是兴起於1970年代的一种反摇滚的音乐力量。 PUNK在中国大陆译作"朋克"; 在台湾译作"庞克", 香港则叫作"崩"。 在西方, PUNK在字典是解(俚语)小流氓、废物、妓女、娈童、低劣的等意思 (虽然现在它的意思有了一定的改变)。 从最早由Leg McNeil於1975年创立《PUNK》杂志,之后由Sex Pistols将此音乐形成潮流距今已有25年历史了。 要了解PUNK对世界及对室内空间的影响, 必先了解PUNK的意义及发展。

1970年代的英国

PUNK这一词是被英国人叫唤起来的, 当时战后的英国, 经济萧条, 失业率高企, 而当时美国那边厢的荷里活电影发展得蓬勃刺热, 间接导致英国的电影业一落千丈; 在音乐事业方面, 英国亦是处於低迷状态, 美国正流行著progressive 诗篇式的摇滚乐, 十多分钟的solo, 音乐十分注重技巧化的表达, 而当年的掘摇滚乐逐渐商业化起来, 成为主流的地面商品, 那时候progressive rock 的表表者有YES, GENESIS, KING CRIMSON…。 其实自60年代起, 摇滚乐逐渐步入了一种可悲的境地, 为了商业利益, 乐队及乐手越来越缺乏摇滚乐所应具有的敏感性行(sensitive)及抗争性(complaint)。

势如破竹的"崩"力量

1975年Virgin 唱片公司所签下的label - "SEX PISTOLS"(大陆译名"性枪手")是PUNK的起点。他们发表的专辑"GOD SAVE THE QUEEN"的唱片封套大胆地把英女皇的嘴巴用"SEX PISTOLS"的封条封著。大胆的作风前无来者(及后新浪漫时期英国一队band -JAPAN亦曾在music video 内炸毁毛泽东的俏像), 他们完全的发泄心里一腔的愤恨, 无论对前途、社会都是一种控诉。 这就是PUNK的诞生。

一时之间, PUNK就势如破竹的成为一种狂潮, 因为PUNK是属於大众的文化, 可以极容易使人认同(基於当年英国社会问题), 人们得到宣泄的途径; 而香港当时的许冠杰一曲"半斤八两"亦是受PUNK的文化影响, 写尽打工仔的心态, 可见PUNK的世界性及兼容性(君不见"半斤八两"一碟卖得满堂红?)

三个和弦的音乐

PUNK是物资与欲望、理想与环境的不均衡压缩之下的变形产物, 对物质的敏感是PUNK的重要理念。他们让你感到一种暴躁不安的侵略性与攻击性, 以及对事事都不易满足, 所以PUNK的音乐大都涉及性、药物、暴力等。

"三和弦论"的PUNK是一种极民主的ROCK N' ROLL; 三和弦, 是指一苜歌只是用三个chord (和弦)组成, 完全没有修饰, 直接的、有力的、赤裸的表达他们想说的, PUNK亦没有长篇大论, 只有2-3分钟, 完完全全跟当年的主流相反。

因为PUNK的简单大众化, 使许多PUNK BAND在街头巷尾、车斗里、仓库里响起了他们第一个音符, 音乐已经再不是什麼高深的学问, 因为PUNK有极强的可参与性, 使得PUNK音乐得以普及, 对摇滚乐有著积极的推动作用。

PUNK的演变

尽管PUNK是那麼的负面, 那麼的极端, 但它总算在世界艺术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PUNK的出现, 不只於在音乐世界, 还影响了时装、平面图像、视像及室内装潢。一名作家Malcolm Mclarer说过"If punk was just about music this thing would have died years ago" "pu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in post-war Britain." PUNK亦可能给予意义含糊的新浪漫(POST- MODERNISM )一点栓译。

PUNK的演变之广, 我们可能没有擦觉, 它已经变身成一种行为艺术, 一种思想, 甚至一种人生。 在平面设计方面, 由SEX PISTOLS的唱片封面引发起一种"并贴"的热潮, 当年的海报, 杂志等都以这种方式排版, 对往后的设计业影响钜大。

在时装设计方面, 大家一向可能误解那些PUNK头的人是PUNK友, 那是十分错! 其实PUNK的潮流, 在八十年代的青年人一定经历过, 当年梅艳芳的一身打扮都是受PUNK LOOK影响, 人们还以为梅小姐带领潮流, 其实她也是跟潮流! PUNK LOOK 往往是一种反叛型态, 80年代的男生gel起头发, 一条窄身牛裤, 加上一件不扣钮的白恤衫, 再戴上一个headphone连著腰间的walkman, 已经是一种PUNK LOOK。(可惜香港人只是学齐了人家的outlook,, 但headphone却听著中文流行曲!!)

嬉皮士(英语Hippie的音意译)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嬉皮士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运动,它没有宣言或领导人物。嬉皮士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反应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他们提倡非传统的宗教文化,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

他们批评政府对公民的权益的限制,大公司的贪婪,传统道德的狭窄和战争的无人道性。他们将他们反对的机构和组织称为“陈府”(the establishment)。

嬉皮士后来也被贬义使用,来描写长发的、肮脏的吸毒者。直到最近保守派人士依然使用嬉皮士一词作为对年轻的自由主义人士的侮辱.
60年代的西方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处于极不稳定中,人们在精神上无法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和压力。为求得自我与社会,物质与精神上的平衡,超道德,超社会的“理想主义”即“嬉皮士运动”开始出现,人们用致幻剂,性乱等麻醉自己,逃避现实。而迷幻摇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1964年,英国人发明了迷幻音乐。前文曾提到的3首BEATLES的作品,就带有很浓的迷幻色彩。还有像YARDBIRDS的单曲“EVIL HEARTED YOU”“STILL I’M SAD”等都有很重的回音,如梦似幻。另外,THE ROLLING STONES于1967年推出的“THEIR SATANIC MAJESTIES REQUEST”中也充满了神秘的迷幻气氛。

THE SECOND WAVE第二次浪潮。

在60年代末期英国乐队又横扫了全球,如:NICE, TRAFFIC, PINK FLOYD等。而这些乐队在演绎迷幻上又各不相同。PINK FLOYD早期的作品受迷幻意味颇浓,他们的现场演出更是极具幻觉意味,灯光,音响效果引人入胜;而NICE则是把古典乐迷幻化,听来别具韵味.


朋克风格是什么意思。。什么衣服类型
朋克,这个兴起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反主流的style,廉价低质的代名词。如今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成为我们大家可以接受穿衣态度。提到朋克风,首先想到的就是佩带金属饰品,穿的破破烂烂,还带点吓人的骷髅头的杀马特。那是因为朋克风的起源就是来自于的摇滚乐,强烈的个性与金属摇滚的音乐风格那是"不谋...

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学
这其实是两个问题,朋克和嬉皮。这就像杀马特和广场舞,都不太招人待见但是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嬉皮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生育率激增和经济的大幅度增长,就有一帮非常超前的人开始思考,他们思考以及行为的成果直接作用于我们。楼下有人说这是迷茫的宣泄出来,我不太认同,当然当嬉皮成为一整个运动的时候当然会有跟风狗,...

跪谢!关于punk
脱离了嬉皮们用毒品薰出的昙花一现的***文化与将自身放到远离大众,脱离摇滚本质的半空中的海市蜃楼里的艺术摇滚幻景,朋克以摇滚救世主的面目出现了,它以摇滚乐沉淀出的最为纯粹的,来源于母体的解放欲望,它使年轻人有机会与途径去活得真实,有勇气去唾弃这世上肮脏的一切,去颠覆羁绊人类获得自由的所有圈套,包括...

我想知道非主流在美国叫什么?
非主流 源于 美国的朋克! 也就是嬉皮士!庞克(Punk),是最原始的摇滚乐—-由一个简单悦耳的主旋律和三个和弦组成。诞生于七十年代中期,一种源于六十年代车库摇滚和前朋克摇滚的简单摇滚乐。朋克乐队朋克音乐不太讲究音乐技巧,更加倾向于思想解放和反主流的尖锐立场,这种初衷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朋克情结是什么意思
情结是一心理学术语,指的是一群重要的无意识组合,或是一种藏在一个人神秘的心理状态中,强烈而无意识的冲动。对朋克的无意识冲动 或 朋克用简陋的音乐把他们露骨的叛逆行为提升到了哲学层次,在主观能动性和否定之否定的理论下创造了一种扭曲的责任感和边缘文化现象。嬉皮士们带着"乌托邦"式温和...

朋克青年是什么意思
朋克青年是指拥有朋克风格的,相对比较个性、叛逆的青年。朋克文化是一种起源于1970年代的次文化。最早源起于音乐界,但逐渐转换成一种整合音乐、服装与个人意识主张的广义文化风格。“朋克”两个字,包含了年轻人与成人世界的抗拒,是年轻人冲破所有束缚的渴望,是年轻人青春期剩余能量的释放。朋克青年并...

关于哥特和朋克的服装风格
如果你熟悉新音乐历史脉络的话,就会知道大约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一些乐队分别顶著“后酷朋克(Post Punk Cool)”、“新古典(Neo-Classical)”或者是“新嬉皮(Neo-Hippies)”的招牌,并逐渐混融成日后的哥特摇滚乐派。 如果说早期的PostPunkCool对生命的诠释是沮丧与绝望(比如Ian Curtis——Joy Division的主唱——的...

什么是"朋克"?其来源是什么?
马尔科姆. 麦克拉伦当时的女朋友就是现在的维维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她在伦敦开设了第一家专门出售朋克装束的小店。就是她,使朋克风格成为继嬉皮之后的又一青年运动,也使伦敦的国王路(King Road)成为世界著名的朋克风景线。她以"朋克"为调色板,创造出为现代某些青年喜爱的服饰,也因此被称为"朋克"之...

音乐中的摇滚,dj,朋克等等是什么概念?
但嬉皮士用毒品薰出的这种自慰文化和将自身放到远离大众、远离摇滚本质的空中楼阁里的艺术摇滚亦只是昙花一现。 70年代,PUNK(朋克)这一词汇被创造,就象50年代 ROCK’ N’ ROLL 被创造一样。PUNK(朋克)是被英国人叫起来的,但它最初的源头却在美国,以 MONKS (僧侣乐队)等为旗手。其中最著名的“三和弦论”是...

什么是朋克,什么是哥特,还有类似这样的名词吗?
金属、朋克、哥特、摇滚(这里指狭义的摇滚)朋克文化是朋克音乐衍生的次文化、哥特文化源于中世纪、伴随哥特摇滚的兴起,哥特次文化也开始兴盛摇滚的相关文化不止哥特和朋克还有金属:黑金属民谣金属的异教文化民族文化、纳粹、反人类还有嬉皮文化、emo文化(摇滚文化太多了我就不细说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

额尔古纳市19875603627: 嬉皮士放克朋克是什么
靳泊盐酸: 嬉皮士(英语Hippie的音意译)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

额尔古纳市19875603627: 问一下,“PUNK""FUNK""嬉皮士”各指什么?以及它们的来?
靳泊盐酸: punk就是朋克,是一种风格

额尔古纳市19875603627: 有关“爱之夏”的详细资料 -
靳泊盐酸: 嬉皮士(英语Hippie的音意译)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嬉皮士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运动,它没有宣言或领导人物.嬉皮士用...

额尔古纳市19875603627: 摇滚和朋克的知识 -
靳泊盐酸: 【摇滚的介绍】 [编辑本段] 究竟什么是摇滚呢? 长头发、皮夹克、破了洞的牛仔裤……也是,也不是; 吉他、贝司、鼓……也是,也不是; Elvis Presley、The Beatles、Bob Dylan、Nirvana……也是,也不是;年轻的自由、荷尔蒙的冲动、离...

额尔古纳市19875603627: 什么是朋克啊
靳泊盐酸: PUNK是上世纪美国很流行的一种音乐风格,它带着比较颓废的内容.通常和反政府,反社会,性,暴力等相关,是当时人们在不景气的社会情况下发泄的一种方式.有名的鸡冠头(莫西甘头)就是它的代表,还有就是铁钉装饰如手链,颈圈等,满身打孔--眉钉,舌钉……;皮衣也是朋克们常穿的.但到了现在,PUNK代表着一种风格,而且显得更健康.

额尔古纳市19875603627: 介绍一下朋克? -
靳泊盐酸: punk就是摇滚

额尔古纳市19875603627: 嬉皮士与雅皮士的区别是什么?
靳泊盐酸: 嬉皮士,音译自英语hippy,指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群不满现实的、带有颓废色彩的青年.“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 ...

额尔古纳市19875603627: 常见的服装风格有哪几类呢?
靳泊盐酸: 常见的具体服装风格包括:瑞丽、嘻皮、百搭、淑女、韩版、民族、欧美、学院、... 2、嘻皮风格: 嬉皮士(英语Hippie的音意译)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

额尔古纳市19875603627: 非主流是什么?
靳泊盐酸:据研究,非主流的老祖宗正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朋克(Punk)文化,其中以哥特摇滚风(Gothic rock)和视觉摇滚风(Visual rock)为代表.朋克文化属于后现代虚无主义,以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奇异装扮表现愤怒,破坏,死亡等情绪,风靡于摇滚音乐人和爱好者之间.90年代末,由Punk文化衍生出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它融合了Pop流行元素,在视觉的表现手法上更加多元化,并且开始表达一些忧郁,悲伤的主题,于是便产生了Emo文化,Emo即是Emotional的缩写.Emo文化同样发源于音乐领域,但很快变成了一种时尚风格,风靡于全球的青少年中间.

额尔古纳市19875603627: 摇滚分哪些?摇滚分哪几种类型?英伦金属punk......
靳泊盐酸: 12种摇滚类型 1、酸 性 摇 滚 (acid rock) — 即 迷 幻 摇 滚 , 盛 行 于 60 年 代 中 ... 10、 朋 克 摇 滚 (punk rock) — 70 年 代 中 后 期 盛 行的 一 种 流 行 音 乐 流 派 也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