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作者&投稿:徵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轼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苏轼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进士。宋神宗时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逝常州,追諡文忠。其文汪洋恣肆,其诗清新豪健,其词豪放一派;于书法丰腴跌宕,自创新意,于绘画则喜作枯木怪石。存世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原文】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1,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2,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3,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4。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5,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取焉。 《传》6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7。四岳曰:「鲧可用8。」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9。」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注释】 1尧:陶唐氏,史称唐尧。舜:有虞氏,史称虞舜。禹:亦称大禹、夏禹,其子启建立夏朝。汤:又称成汤,建立商朝。文:周文王姬昌。武: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建立周王朝。成:武王之子周成王。康:成王之子周康王。成康之世,号称大治。 2哀矜:怜悯。惩创:惩治警戒。 3吁:叹其不然之词。俞:应许之词。 4虞、夏、商、周之书:《尚书》中有《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5吕侯:周穆王司寇,史录其事作《吕刑》。 苏轼6传:指《尚书》孔安国传。 7皋陶:舜时掌刑法之官。宽:宽恕。 8四岳:官名,总掌四岳诸侯之事。鲧:四岳推举鲧治水。后失败被杀,其子禹继而治之。 9方命:逆命不从。

【译文】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在位的时候,那是多么无微不至地爱护百姓,为百姓着想,并且用对待仁人君子的礼仪来对待黎民百姓。有人做了一件好事,便奖赏他,还用诗歌的形式来赞扬他,以此肯定他的做法并勉励他坚持下去;有人做了一件坏事,便惩罚他,并满怀怜悯痛心地教训他,用这种方式来使他弃恶从善、悔过自新。所以人们表示赞成或反对的感叹声,喜悦欢欣或悲伤忧愁的感情,在虞、夏、商、周的书里都有记载。成王、康王先后去世以后,穆王继承王位而周朝开始衰败,但是他仍然召见他的大臣吕侯,告诫他要谨慎地使用刑罚。他的话忧愁而不悲伤,威严而不愤怒,慈爱而又果断,对无辜者充满了同情和怜悯,所以孔子认为《吕刑》有可取之处而把它选进《尚书》中。 《传》说:「对将要奖赏的人即使有所怀疑,也还是照样奖赏他,这是为了推广恩德啊;对将要处罚的人若有疑惑要免于处罚,这是为了谨慎地使用刑罚啊。」尧在位的时候,皋陶担任法官,将要处决犯人,皋陶三次说「杀」,尧帝却三次说「赦免」。所以百姓都畏惧皋陶执法的坚决,而庆幸尧帝量刑的宽大。四岳建议说:「鲧可以用。」尧帝说:「不行。鲧常常抗命违众。」过后又说:「就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帝不同意皋陶处决犯人的意见,却接受四岳用鲧的建议呢?圣人的用意,从这里大致也能看到啊。《尚书》上说:「对罪行有疑惑,只能从轻发落;对功绩有疑惑,仍要重奖。与其杀死一个无辜的人,宁可自己承担执法不严的罪责。」唉!再没有比这更仁至义尽的了。可以奖赏,也可以不奖赏,奖赏他就过于仁厚了;可以处罚,也可以不处罚,处罚他又过分严厉了。过于仁厚,仍不失为君子;过分严厉,就会成为残酷无情的人。所以仁厚可以过分,严厉却不能过分。 古时候奖赏不单纯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单纯用刀和锯。用爵位和俸禄作奖赏,那只能把奖赏的范围局限在享有爵位和俸禄的人们之中,而无法奖赏这个范围之外的人;用刀锯来处罚,这只能把刑法的威力施加在罪犯头上,而对未犯罪的人则无威慑力可言。过去的帝王深知天下做好事的人多得赏不胜赏,如果用有限的爵位和俸禄作奖赏是根本不够奖赏的;也深知天下做坏事的人多得罚不胜罚,光用刀锯是无法制裁的。所以凡是对赏罚对像有所怀疑的都一概用仁厚的态度来处理。用对待仁人君子的礼仪对待黎民百姓,使黎民百姓相互督促著向仁人君子学习,所以说这是忠厚到了极点啊。 《诗经》说:「君子如果喜欢好的,祸乱就会迅速结束。君子如果痛恨坏的,祸乱就会很快平定。」君子使祸乱迅速平定,难道有什么奇招异术吗?该喜就喜,该怒则怒,不过始终不失仁厚罢了。《春秋》一书的要点便是,制定法律贵在严肃,而处罚人则贵在从宽。根据其褒贬的原则进行赏罚,这也是忠厚到了极点啊。

【评析】 本文是嘉祐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的一篇策论。文章质疑儒家典籍中的「疑」字,援引古时仁者以忠厚为本进行赏罚的事例,阐述了仁政的思想,认为忠厚在于以「君子长者之道」治国,而不全在于刑与赏。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对此文评价很高,曾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昭苏县19287608651: 苏轼的故事 -
尧毓阿茉:[答案] 1、年少轻狂的苏轼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副对联:“识... 2、苏轼撰文“欺”判官 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

昭苏县19287608651: 刑赏忠厚之至论的翻译文章 -
尧毓阿茉: 原文: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昭苏县19287608651: 苏轼人生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各个时期的 -
尧毓阿茉:[答案] 早期的《行赏忠厚之至论》中期的《江城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曹子方咏茅庵横琴图》、《欧阳晦夫惠琴枕》.十月在广州观王进叔琴、画、论琴,并作《书王进叔所蓄琴》. 正月哲宗卒,徽宗立.旧派三十余人赦归...

昭苏县19287608651: 北宋苏轼所写的文言文 -
尧毓阿茉: 《刑赏忠厚之至论》 《范增论》 《贾谊论》 《石钟山记》 《晁错论》 《记承天寺夜游》 《重巽以申命论》 《进策》 《策总叙》《黠鼠赋》 《策略》五篇 《策别课百官》六篇 《策别安万民》六篇 《策别厚货财》二篇 《策别训兵旅》三篇 《策断》三篇

昭苏县19287608651: 求苏轼的主要事迹和精神品格 -
尧毓阿茉: 苏轼“欺”师 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考官梅圣对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但对上文拿捏不准.在苏轼拜见他时,梅问及尧和皋陶对话的出处.苏轼笑答:“想当然耳.” 实际上,上面典故出自《礼记》,发生在周公身上,苏轼考试时候记到尧上了,但居然蒙过了老师梅圣,可见功力非凡. 表现了苏轼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这算品格吗/hehe

昭苏县19287608651: 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轶事典故 -
尧毓阿茉: 《刑赏忠厚之至论》是苏轼二十一岁考进士的试卷文字.宋人曾作为逸话流传,说欧阳修主持嘉祐二年的礼部考试,请诗人梅圣俞阅卷,梅阅此文后以为有“孟轲之风”,荐于欧阳修.此时欧阳修门下士曾巩也在同试,他俩认为此文优异,可能...

昭苏县19287608651: 苏轼的趣事! -
尧毓阿茉: 1、年少轻狂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苏轼啊苏轼,天下的字知多少?人间的书有几何?中国上下数千年,多少个朝多少个代,有多少种...

昭苏县19287608651: 文言文 出人头地 的意思(译文) -
尧毓阿茉:[答案] 【原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 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

昭苏县19287608651: 苏轼的成名作是什么 -
尧毓阿茉: 《刑赏忠厚之至论》

昭苏县19287608651: 苏轼的简介及写作背景 -
尧毓阿茉:[答案]作家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 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