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为何叫少林寺,少林寺名称的由来?少林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桂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少林寺是和尚居住的地方,少林寺为何叫少林寺,少林寺名称的由来?少林是什么意思?~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

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后来,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以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的祖庭。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由于长时间盘膝而坐,极易疲劳,僧人们就习武锻炼,以解除身体的困倦。因此,传说少林拳是达摩创造的。

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就扬名海内。少林寺和尚13人,在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助战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太宗李世民后来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并特别允许少林寺和尚练僧兵,开杀戒,吃酒肉。庙内有一块《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记述了这一段历史。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成驰名中外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宋代,少林武术又有很大提高,寺僧多达2000余人。明朝到达鼎盛时期。

在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山脚下,有一处塔林,这是唐以来少林寺历代住持僧的葬地,共250余座。这是中国最大的塔林。塔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

少林寺内还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山门门额上悬挂的“少林寺”匾额,是清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山门后大甬道和东西小马道旁立有碑碣数十通,称为少林寺碑林。其中有两通碑刻是留学中国的日本禅僧撰写的。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处。寺名的由来,正如清人撰写的《说篙》中所说:"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它端坐在少室山下的树林之中,故称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由于其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的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也就是少室山的茂密丛林的意思。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

扩展资料:

少林寺历史沿革

北魏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拓跋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永平元年(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经多代发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在南北朝佛教发展高峰期,北周武帝采纳还俗沙门卫元嵩删寺减僧的建议,在建德三年(574年)下令禁止佛教传流,史称北周武帝灭佛,少林寺毁坏严重。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周静帝恢复少林寺,将其改名为陟岵寺。

隋唐宋

隋文帝崇佛,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赐给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再加上其他赏赐,少林寺成为拥有百顷良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 

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至唐宋年间,少林寺拥有土地14000多亩,寺基540亩,楼台殿阁5000余间,僧徒达2000多人。达摩开创的禅宗教派在唐朝兴盛,是唐代佛教最大宗派。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庆历新政失败后,留心空宗者始于汴京(今开封)设立禅院。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左右,报恩禅师在少林寺弘扬曹洞宗风,终使少林寺“革律为禅”。

元明清

元代初,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并统领嵩岳一带所有寺院。福裕和尚住持少林期间,创建了钟楼、鼓楼,增修廊庑库厨,僧徒云集至此演武礼佛。

嘉靖时期,日本倭寇袭扰中国沿海,少林僧侣抗倭有功,因此政府大规模修整寺院,少林寺还享有官府所赐予的免除粮差等特权。其后,少林僧人至少有六次被明朝政府征调,参与战事,并屡建功勋,所以朝廷又多次为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而少林功夫在中国武术界的权威地位也得以确立。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皇帝亲书少林寺(原挂于天王殿,后移至山门)、宝树芳莲(原挂于大雄宝殿,后被火焚)二方匾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少林寺



登封县地方志办《新编少林寺志·沿革》: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又称佛陀)落迹传教而建造。跋陀博通经法,长住少林,翻译佛经,传播佛法。所以山门外东边石坊的四面题额有“跋陀开创”字样。
跋陀在少林寺传授小乘佛教。小乘是以自我解脱为目的早期印度佛教,当时前来少休寺求法的达数百人。慧光、僧稠是跋陀的两个高足弟子。慧光以学显,僧稠以禅著;伹跋陀传法之后,传灯转移,并未继续发展,年老移居寺外。寿终于少林。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印度婆罗门种姓,摩诃迦叶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从海上历时三年抵达广州,然后经南京,北渡长江来到少林寺。在跋陀开创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从此,少林名重一时,成为禅宗祖庭。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达摩传法于慧可后,离少林寺他去,死于禹门,葬熊耳山,造塔定林寺。
达摩的事迹在《续高僧传》和《传灯录》中有较详细的记载,也参杂一些神奇色彩。达摩北魏孝昌年间来少林传授大乘禅法。禅,是梵语“禅那”的略称,即安定,止息杂虑的意思,佛教认为于身为律,于口为经,于意为禅,但达摩所传之禅不同于此,达摩禅的待点在于壁现。就是要以清白无杂的心念去投契佛理。这既不同于印度之禅,也不同于小乘的旧禅,达摩以《楞伽经〉四卷传授弟子。
南北朝时,佛、道盛行。到了北齐、北周,佛寺遍天下,“食之者众;生之者寡”。北周武帝欲革其弊,采用益州成都人卫元嵩“定教先后”的建议,于建德三午(公元574年)五月廿七日,下令禁止佛、道二教传流,僧道尼姑被遣返乡,寺庙庵观遂遭废弃,财产散给王公、臣下,少林寺亦不能幸免,寺像被毁,僧众流亡。唐裴漼《少林寺碑》称:“周武帝,建德中,纳元嵩之说,断释、老之教。率土伽蓝,咸从废毁。”
到大象年间(公元579—581年)北周静帝复行佛、道二教,僧徒重回到少林。静帝又选120名菩萨僧置于寺。重整寺院,寺院名称改为陟岵寺。北周的几个皇后笃信佛教,先后出俗为尼者六人,同时掌握政权的杨坚正图谋代周,也不遗余力地提倡佛教,少林寺由此得到恢复。隋唐间,少林寺从统治者手中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及其它财产,形成寺院庄园。
隋文帝代周,诏令五岳,各建佛寺,广造舍利塔。开皇初午,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诏赐柏谷坞屯田100顷为寺院庄田,少林寺的殿阁佛塔在此时也得到恢复。作为一个百顷的寺院大庄园,隋末农民战争遭到农民军的打击。《少林寺碑》称:“大业之末,此寺为山贼所劫,僧徒拒贼,遂纵火焚塔院,院中众宇,倏焉同灭。”
隋末唐初,少林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赏赐,除了封爵,并赐田四十顷。嵩岳近在京畿,位在嵩岳的少林寺便成皇帝游幸之所,高宗、武后不断到少林寺游幸,每次都有封赐。武则天为其代唐为周的需要,提倡佛教,高抬僧尼。所以少林寺在从武德,贞观到垂拱、开元年间,大规模恢复和修建,到开元十一年少林寺殿宇已华丽壮观“妙楼香阁,俯映为林,金刹宝铃,上摇清汉。”以后少林寺在李唐诸帝的支持下,继续兴盛,即是唐武宗毁佛,禅宗一派仍很发达,少林为禅宗祖庭,所以“海内灵岳,莫如嵩少”。直至宋、元未有衰落,宋代理学兴起,儒佛合流,互为影响。唐、宋年间,少林寺拥有土地14000余亩,寺基540亩,楼台殿阁凡5048问,僧徒达两千乡人。宋雍熙间所藏佛经凡9500余卷。
元代崇佛,对少林僧十分尊崇,据元代《裕公和尚碑》,元世祖命福裕和尚主少林,并统领嵩岳一带所有寺院,皇庄元年(1312)封赠他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追封为晋国公,福裕主持少林,“兴仆起废,训徒说法,施者如丘山,来者如归市。”当时少林寺颇为兴盛,创建钟楼、鼓楼,增修廊庑库厨,金碧辉煌,殿宇一新。中外僧徒云集,演武礼佛,众常两千”。
元末红巾军曾至少林,寺僧逃散,寺院空虚,无人看管,殿宇佛像悉遭破坏。明建立后,少林寺的殿宇楼阁屡经修葺,并有所增建,宣德间,寺僧八百余,寺院整饰,花水满院,正德三年,又翻修禅堂,在月空禅师主持少林期间门人以千计。在嘉靖三十二、三十三年因寺僧抗倭和镇压农民军有功,明朝皇帝又大规模地修整寺院,按旧制重修初祖庵大殿。少林寺“大开法席,四方学徒,众盈五百”。
万历间又增修毗卢阁。万历十年(1582年)皇太后又特赐少林寺精工刻印佛经637函。明朝的王子先后有八人到少林寺出家,少林寻成为“域内巨刹,缁衲之伦,聚众者以千数”,并享有明朝官府赐予的免除粮差等特权。
明末少林寺僧因参与镇压农民军活动,遭到农民军的打击。此后四十余年间,久经劫火,异常冷落萧条。待清朝统治者平三藩、台湾后,广建寺院,少林寺也在这时开始重建,从康熙到道光末的近二百年间,少林寺不断得到修整。其中以雍正十三年(1735)的修整工程为最大。清朝诸帝,对于少林寺特别重视,康熙亲自为山门及大雄宝殿书写匾额。弘历帝于乾隆十五年(1750)亲临少林,夜宿方丈室,写下五言律诗三首。又亲自为佛殿写了五块匾额、四副楹联。
及至清末、民国间,少林寺寺迭遭兵燹。民国十七年(1928)建国豫军与国民军交战时,建国豫军樊钟秀以少林寺为司令部,因寺僧有阴助之嫌,故国民军石友三、苏其铭追至寺,纵火以泄愤,大火延烧,寺僧星散,主要建筑尽为灰烬。民国二十一年,林森、戴传贤、杜月笙等复集资重修。

少林寺 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因其座落在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 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为安顿年年个印度高憎拔陀落迹传教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的五乳峰下,对少室山,群山环峙,众峰耸立,溪水环流,林木茂盛,景致幽雅。佛教界称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誉为禅宗的“祖庭”。因其位处少室山林中,故称少林寺。

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的五乳峰下,对少室山,群山环峙,众峰耸立,溪水环流,林木茂盛,景致幽雅。佛教界称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誉为禅宗的“祖庭”。因其位处少室山林中,故称少林寺。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落迹传教而建造的。因寺座落于少室山阴的丛林之中,故名。正如清景日眕《说嵩》云:"少林者,少室之林也"。

跋陀到少林寺后,长住于此传授小乘佛教。不乘是以自解脱为目的的早期印度佛教。当时前来少林寺求法的达数百人,高足弟子有慧光、僧稠等人。跋陀传法之后,传灯转移,并不继续发展。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漂洋过海到中国,途经广州、南京,然后北渡长江来到少林寺,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寺院逐渐扩大,僧日益增多,少林寺名重一时,成为禅宗祖庭。禅宗是佛教的一派,禅是梵语"禅那"的略称,即安定、止息杂虑的意思,其宗旨是"明心见性,一切皆空"。禅宗修道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修行。达摩曾在少林寺后五乳峰上的石洞里终日面壁了九年,由于年深日久,身影投于石上,留下千古传颂的"面壁石",现在少林寺内还有达摩的面壁影石。达摩在少林寺修行多年,并于北魏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

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佛寺遍天下,北周武帝时采纳元嵩"定教先后"的建议,于建德三年(公元574年)下令禁止佛、道二教传流,当时少林寺也不能幸免,僧众流亡严重。北周大象年间,静帝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复行佛、道二教,并重整少林,同时将少林寺改名为陟岵寺。

到了隋代,当隋文帝即位后,颇重佛教,于是在开皇初年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赐少林寺田地一百顷为寺院庄园,少林寺从此成为一个拥有百顷良田的大庄园。隋末唐初,少林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优厚封赏,赐田地千顷,水碾一具,参战僧人也各有封赐。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也成了李唐最高统治者经常驾临游幸之所,如高宗、武则天不断到少林寺游幸,每次都有封赐,并对少林寺大加增建。到了唐宋年间,少林寺拥有土地14000多亩,寺基540亩,楼台殿阁5000余间,僧徒达2000多人,甚为兴盛。

元明时期少林寺仍很昌盛。元初,世祖命福袷和尚主持少林,并统领嵩岳一带所有寺院。福裕主持少林时,创建钟楼、鼓楼,增修廊庑库厨,金碧辉煌,殿宇一新,僧徒云集演武礼佛,"众常两千"。后福裕被元帝追封为晋国公。

明王朝建立后,少林寺的殿宇楼阁屡经修葺,并有所增建。嘉靖时因寺僧抗倭有功,明朝皇帝又大规模地修整了寺院,寺院并享有明朝官府所赐予的免除粮差等特权。

清朝初期,少林寺也颇为兴盛,康熙亲自为山门及大雄宝殿书写匾额;雍正时创建山门;乾隆皇帝还亲临少林,夜宿丈室,写下众多的诗词、匾额。清末以后,少林寺屡遭兵燹战火,特别是1928年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大火延续四十余天,寺内建筑文物毁环严重。

少林寺从山门到千佛殿,从塔林到达摩洞,从初祖庵到二祖庵,寺内的楼台建筑、佛像雕塑、殿宇壁画、钟磬铸造、栏柱雕绘、台阶石砌、碑刻诗画、古塔石坊等皆为文物古迹之精品,少林寺因而成为中外游客广为游览的海内名寺。正如唐代裴凗在《皇唐嵩岳少林寺碑》中所说的:"海内灵岳,莫如嵩山,山中道场,兹为胜殿。"

建国后,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国家拔巨款对少林寺大加整修,恢复和修缮了少林寺的大部分建筑和文物,并美化了环境,增添了设施,从而使千年古又呈现出金碧辉煌的局面。

少林寺的主体建筑为常住院,是寺中住持及众执事僧们进行佛事活动和起居的地方,也就是人们所通称的"少林寺"。常住院依山而建,中轴建筑共为七进,即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达摩亭和千佛殿,两侧还有六祖殿、紧那罗殿、东西禅堂、地藏殿、白衣殿等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

  少林寺之所以叫少林寺,是因为它建立在少室山阴的幽谷茂林之中,《洛阳伽蓝记》明确记载“少林,少室之林也”。这是少林寺的名称的由来。少林意思就是少室山林,指的是少林寺的地理位置。
  南北朝时,天竺僧人菩提达摩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
  据佛教传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华以4卷《楞伽经》教授学者,后渡江北上,于寺内面壁九年,传法慧可。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


我国佛教十大名寺指的是?
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僧人寒山曾在该寺居住,故改名为“寒山寺”。寒山,又称寒山子,唐代玄宗时高僧,擅长诗文,有诗留世,后人辑为《寒山子诗集》。三、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在中国,称得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为何...

为什么有人说少林寺是洛阳的?
所以说,僧人练武,既是为了强身健体,也是为了保护寺产。“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后,李世民赏赐了大量田产扩建少林寺。少林寺的地产越多,武僧也就越多。当时寺内僧人有两千之多,其中武僧就有五百余名,被民间传说为“五百罗汉”。唐代以后,寺庙要么是只免地税,或者只免丁税(每个成年男子必须缴纳的...

少林寺那三个字是谁写的
少林寺碑林内,两旁碑刻林立,多是唐宋著名书法家的珍品。传说乾隆皇当年游少林寺时,曾立一座石碑,寺僧发觉碑林内有几块石碑竟高出皇帝的石碑之上,也就立即将这几块石碑埋藏地下,最近才将石碑掘出得以重见天日。乾隆十五年游幸于此,夜宿方丈室,并亲笔题词:“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在清朝,...

嵩山少林寺有没有缆车
有,去少林寺不需要坐索道。景区地址: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西麓。开放时间:全年07:00-18:00;8:00-18:00(少林寺院开放时间)。嵩山少林寺有没有缆车?有索道缆车的。地址: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西麓。补充:少林寺并不在山上,去少林寺不需要坐索道。其实少林寺是少室山下林中寺的简称。少林寺和少...

少林寺的拳种有那些?
少林寺养僧兵后,练武就直接与作战相关连,为少林拳术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为了提高实战能力,不仅练拳术、器械、而且也练马战、步战、轻功、气功等。寺 僧还经常邀请各地武术名家指教,各方武术名人也慕名而至,取经送宝,这样,少 林寺实际上已成为全国会武之地,使它有机会博采众家之长,汇集...

十方禅林寺由来简介
禅院与少溪河北岸五乳峰下的少林寺相对而立,清朝顺治十年下院少林寺寂印知禅师重修,为少林寺常住院的下院,是安排朝拜禅宗祖庭的行脚僧人住宿的地方,1958年倒塌,1993年少林寺与郑州少林旅游开发公司签约重新修建。十方禅院,新修建的十方禅院设计精巧,古朴典雅,其中五百罗汉堂塑有神态各异的五百罗汉造像...

嵩山风景区旅游攻略
少林寺 (2) 嵩阳书院: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院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到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文化传统。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 (3) 宝林寺:宝林寺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重要遗产。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古代建筑和佛教文化的精髓...

南北少林有何联系与渊源!?
根据近年来的一些历史和考古专家发掘研究,许多专家认为福建共有三座南少林寺,它们分别就是莆田、泉州、福清三座南少林寺院。其中,创寺最早的莆田南少林寺,据《兴化府志》记载:莆田南少林寺原名“林泉院”,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公元557年),比莆田置县早11年,较嵩山少林寺晚建61年。其次为泉州少林寺,据《晋江县志...

为什么说少林寺武术在唐朝时期威风大震
少林寺僧徒出于保卫寺院财产以及自我健身的需要,也练 拳习武。少林寺是现存的北魏古刹之一,它不仅是佛教禅宗的祖地,而且 还是我国少林武功的发源地。它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县北的少室山北麓,系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为沙门跋陀所建。隋末,天下大乱,少 林寺被毁于大火,直至唐初才得以重建,并...

少林寺武术学校就是少林寺文武学校么,少林寺武校是少林寺开的么。
少林寺武校只是一个名字,少林寺招生总负责人就是释延元法师。少林寺武术学校成立于1987年,是少林寺直属公办院校,目前一万八千名师生,是一所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模式文武学校,学校教学设施完善,有大型的体育场,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健身设施,学校的教学宗旨是全面培养,逐一雕琢,使之文武兼备,...

泉州市13661023717: 少林寺为什么叫少林寺 -
彭伊欧特: 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的五乳峰下,对少室山,群山环峙,众峰耸立,溪水环流,林木茂盛,景致幽雅.佛教界称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誉为禅宗的“祖庭”.因其位处少室山林中,故称少林寺....

泉州市13661023717: 为什么叫少林寺 -
彭伊欧特: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 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后来,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以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

泉州市13661023717: 少林寺名字的由来 -
彭伊欧特: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泉州市13661023717: 少林寺因何称之为少林? -
彭伊欧特: 少林寺因地处少室密林深处因此得名.少室山——嵩山山脉

泉州市13661023717: 少林寺名字的由来?
彭伊欧特: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少林寺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处.寺名的由来,正如清人撰写的《说篙》中所说:"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它端坐在少室山下的树林之中,故称少林寺.

泉州市13661023717: 少林寺为什么叫少林寺
彭伊欧特: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

泉州市13661023717: 嵩山的寺庙为什么叫少林寺?
彭伊欧特: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

泉州市13661023717: 少林寺为什么叫少林
彭伊欧特: 少林寺因建在少室山下的密林中故而得名.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19年(公元495年),距今年已有1500年的历史

泉州市13661023717: 少林为什么叫少林?武当为什么叫武当? -
彭伊欧特: 少林源于少林寺! 寺庙的由来是因为它建于少室山的密林中中,而取起名! 武当源于武当山 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它是闻名的道家之圣地!

泉州市13661023717: 少林寺的少林二字的由来? -
彭伊欧特: 河南嵩山少林寺,是我国的佛教胜地,由于它在佛教禅宗中的重要地位和少林武术而闻名于世.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19年(公元495年),距今已有148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印度沙门和尚跋陀长途跋涉来到中国北方,受到虔信佛教的北魏孝文帝的敬重,给他设立禅林.后来他随帝南迁,在洛阳复设静院,敕以居之.他见嵩山很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有意在“花”中立寺.孝文帝便令登封知县在少室山阴,五乳峰下松柏叠翠的幽谷茂林之中,依山辟基,修建寺院.“少林者,少室之林也.”因而取名“少林寺”.寺前迸珠溅玉的山泉汇成一道小河缓缓东流.古诗云:“五里溪声十里山,数许梵刹万松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