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寓言阅读题

作者&投稿:蓟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寓言故事(含翻译)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叶公好龙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

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自 相 矛 盾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刻舟求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

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

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

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郑人买履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

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麽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自相矛盾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

(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

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

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

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

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

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2. 十则寓言故事及其寓意,要文言文的那种

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寓意:福祸相依,我们要善于用冷静的头脑,辩证的眼光看待福与祸。

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好事和坏事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换。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⑩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寓言意义: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先发两则了。

网上可以查到。

3. 寓言(文言文)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

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的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

便返回家中取尺码。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拔苗助长 原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 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刻舟求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

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其父善游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①。

婴儿啼。人问其故②,曰:“此其父善游!”——《吕氏春秋》 [注释] ①方——正。

引——拉着。 ②故——缘故。

[提示] 爸爸是游泳的能手,他的孩子并不一定就会游泳,这里没有什么遗传关系。人的思想、才能、技艺都不能靠遗传,而必须靠刻苦的学习和实践去获得。

齐人偷金 [原文] 齐人有欲得金者,请旦被衣冠①,往鬻金者之所②,见人操金③,攫而夺之④。吏搏而束缚之⑤,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 人⑥,徒见金耳⑦。”

——《吕氏春秋》 [注释] ①清旦——清早。被——同“披”。

②鬻(yù)——卖。 ③操——拿着。

④攫(jué)——夺取。 ⑤搏(bó)——捕捉。

束缚——捆绑。 ⑥殊(shū)——完全。

⑦徒——仅仅。耳——而 [提示] 人们常用“利欲熏心”来形容那些“财迷”。

偷金的齐人就是一个典型。严重的发财思想迷住了他的心窍,使他想问题、看问题的方法非常主观、片面,甚至到了只见金子不见旁人的地步。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犯这种只想着个人利益的错误。 齐宣王射箭 [原文] 宣王好射①,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②,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③。

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④,中关而上⑤。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⑥!”宣王悦之。

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

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尹文子》 [注释] ①好(hào)——喜欢,爱好。

②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喜欢别人说自己能拉硬弓。说,同“悦”。

强,硬弓。 ③石———重量单位。

古时每石一百二十斤,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左右。 ④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他)把弓拿给臣子们看,臣子们都试着拉弓。

引,拉弓。 ⑤中关——拉弓拉到半满。

关同“弯”。 ⑥非大王孰(shú)能用是——除了大王谁能用这张硬弓。

孰,哪一个。是,这,这个。

这里指弓。 [提示] 齐宣王明明只能拉开三石力的弓,手下人却说是九石力的弓,捧得齐宣王自己也以为就是这么回事,最后落了个名不符实的坏名声。

所以会出现这种结果,一是因为齐宣王的周围有一帮曲意逢迎的小人,更主要的是因为齐宣王自己爱听悦耳的奉承话。这则故事对于我们今天净化社会风气也有现实意义。

杞人忧天 [原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亡所寄②,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③,因往晓之曰④:“天,积气耳,亡处亡气⑤。

若屈伸呼吸⑥,终日在天中行止⑦,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⑧,日月星宿不当坠耶⑨?”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⑩,亦不能有所中伤(11)。”其人曰:“奈地坏何(12)?”晓者曰:“地积块耳(13),”充塞四虚(14),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15),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

4. 古代文言文寓言故事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土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牧童与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一日曝(pù晒)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fǔ拍手)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chù收缩)入两股间,今乃掉(摇摆)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5. 文言文寓言故事

穿井得人①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②,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③,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字词注释】

①选自《吕氏春秋》。②溉汲:取水。③穿井:挖井。

【诗文翻译】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外边去取水,所以总有一个人在外边奔波。后来他家挖了一口井,于是对人说:“我挖了一口井,家里就多了一个人。”有人听见这话,就向另外的人传话说:“丁家挖了一口井,井里出来一个人。”于是全国的人都争相传播这样一条奇闻。消息传到了宋国国君那里。国君派人到丁家去查问。丁家的人回答说:“我们是说挖井之后多出一个人的劳力可供使用,不是说从井里挖出一个人来。”

启发:这个故事从丁氏的穿井引出传话的出入,说明传言易讹,凡事须亲自调查,这样才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6. 文言文寓言故事

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麽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1、杯弓蛇影

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顿愈。

2、截竿进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坚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3、鹬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既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4、拔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稿矣。

7. 寓言故事(文言文)寓言故事,要简短的,有寓意的,不要《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ǜ)锲(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地点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途径应灵活有变.两小儿辩日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问其故(2).一儿曰:“我以(3)日始出时去(4)人近,而日中(5)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6),及(7)日中则(8)如盘盂(9),此不为(10)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11),及其日中如探汤(1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13)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4)!” 寓意:1.片面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要从更多的角度看事物.2.再大的学问家,也有不懂的事情.3.不能不懂装懂,要实事求是.。

8. 急需五篇文言文的寓言

刻舟求剑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

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注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买椟还珠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原文: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译文: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邯郸学步 出处:《庄子·秋水》 原文: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译文: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走路很好看,就赶去邯郸跟人家学习步法。可是,他不仅没有掌握邯郸人走路的独特技能,而且忘记了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结果只好爬着回家了。

《愚公移山》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翻译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

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画蛇添足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

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

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壳,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

9. 寓言故事《考试》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 病。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 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寓言故事 。

9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 )A.季子投师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纪昌学射箭2. “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东施效颦 B.邯郸学步 C.刻舟求剑 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A.郑国 B.燕国 C.赵国 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画龙点睛 B.画蛇添足 C.叶公好龙 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 )A.猴子 B.狐狸 C.蛇 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A.狮子 B.老虎 C.狐狸 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A.珍珠 B.箱子 C.包 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为虎作伥 B.亡羊补牢 C.狐假虎威 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 )A.公明仪 B.张僧繇 C.孙叔敖 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自相矛盾 B.杞人忧天 C.塞翁失马 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 )2.“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3.《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非常高兴。

( )4.《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 )5.《染丝》是墨子出游,路过一个染行,看见有人在染丝。

( )6.《万字》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若浅尝辄止,盲目自满,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 )7.《晏子的车夫》中晏子的妻子说要跟他离婚。

( )8.《螳螂捕蝉》中:“螳螂捕蝉”的下一句是“黄雀在后”。 ( )9.《夸父追日》中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作了一大片梨林。

( )10.《穆公失马》讲的是秦穆公在韩地打仗时发生的故事。 ( )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 王屋 2.郑人买履3.粗脖子病 4.钟子期5.隔壁王二不曾偷 6.曲高和寡7.东施 8.杯弓蛇影9.井底之蛙 10.厨师二、选择题。1. C 2. B 3. D4. B 5. A 6. B7. D 8. C 9. A10. D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6. √ 7. * 8. √ 9. * 10. √。




文言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大全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考虑情况的变化,按照事物的发展来办事。 6. 初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找一一篇短一点的,要有4个加点字解释,一 自护其短( 北人食菱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
3.家富,且“天雨墙坏”. 4.教育人们不可因人废言,要看意见正确与否.(四)1.《淮南子·人间训》 刘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擅长、善于. 逃跑. 带领. 因为.3.(1)这一损失怎么就不会变成好事呢?(2)靠近边塞的人家,战死的青壮年占十分之九.4.寓言 祸与福和可互相转化...

画蛇添文言文阅读答案
15.你能说出这个寓言的寓意吗?请写在下面。(2分) ___ 参考答案: 12.他的 指酒 于是 没 13.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替它添上脚呢? 14.画蛇添足 15.告戒人们不要做多余的事。 3. 画蛇添足文言文阅读题 在这儿了:(祝你好运) 文章来自: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 文言文(11分) 楚有祠(祭祀)者,...

文言文阅读及赏析
吉林卷15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范仲淹读书时的轶事)、人物性格特征与感情态度、作品意义、阅读感受等方面的把握程度。这是除了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之外考查频率最高的点。 解答时务必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不...

言语文言文阅读答案
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C 2.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②阳光是灿烂的微笑,它用温情融化坚冰,以坦然直面人生,让人平添信心和力量.(答案不限于此,言之成理...5. 张衮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崔玄伯,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有俊才,拜阳平公...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买鸭捉兔
1. 苏轼的买鸭捉兔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 1原文昔有人将猎(1)而不识鹘(2),买一凫(3)而去。 原(4)上兔起,掷之使击(5),凫不能飞,投(6)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 至三四。凫忽蹒跚(7)而人语(8)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9),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10)?”其(11)人曰:“我谓尔(12)为鹘...

盲者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盲者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盲人笑着说:“如您所言,这是只知盲人的盲,却不知不瞎的人全都是瞎子啊。盲人何尝就盲啊?我眼睛...看以:用即:就类:像 小题1:大王就把各位盲人叫来问他们:“大象像什么东西?”(2分)小题1:D小...

南辕北辙文言文阅读答案
南辕北辙文言文阅读题目 1、《南辕北辙》出自于《 》;2、《南辕北辙》讲述的故事内容是( ),寓意是( );3、此寓言故事以后形成了一个成语是( ),与其意义相近的一个成语是( ),与其意义相反的一个成语是( );4、此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5、翻译句子 (1)告臣曰:‘我欲之楚。

鹦鹉噪虎文言文阅读答案
这是这篇寓言故事给我们的深层次启示.。 3. 说虎文言文阅读题说虎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 说虎 老虎的力量同人相比,所差不止一倍。 虎爪牙锋利,而人没有那样的尖爪利牙,老虎的力量又比人大几倍,所以人被虎吃掉,没有什么奇怪的。然而虎吃人不常见,而虎皮人常常铺它用它,为什么呢?

5年级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5年级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作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参考答案】(1

九江县15624005441: 课外文言文阅读(4分)阅读寓言《曾子杀彘》,回答小题.(6分)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 -
谢终克洛:[答案]小题1: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错译“欺”、两个“子”字每个扣0.5分;后一句的“是”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判断句的特点未译出要扣1分.) 小题1: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只...

九江县15624005441: 《智子疑邻》文言文题1.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2.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_______... -
谢终克洛:[答案] 1.天雨墙坏不筑;有亲缘 2.富翁:不得智子疑邻

九江县15624005441: 文言文阅读.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 ① 以银碧,垂翡翠之纶 ② ,其持竿处位即是 ③ ,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 -
谢终克洛:[答案] 1.B 2.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究实效.

九江县15624005441: 螳螂捕蝉文言文阅读答案1.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它的喻意是 .我国古代还有一个与螳螂有关的寓言故事,并且从中也提炼出一个成语 ,比喻自不量... -
谢终克洛:[答案] 1、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它的喻意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身后的祸患.】.我国古代还有一个与螳螂有关的寓言故事,并且从中也提炼...

九江县15624005441: 文言文阅读理解,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解释句中的“其”字①:... -
谢终克洛:[答案] “其”字①:富人的 ②:富人的 ③:家中的④:那⑤:他们的 寓意:它告诫准备讲话的人能从中得到这样的启发:当你说话的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话对与不对,还要想一想自己的地位和处境,是否适合发表这样的意见.而对...

九江县15624005441: 画蛇添足文言文阅读题 -
谢终克洛: 原文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九江县15624005441: 文言文阅读:关于“智子疑邻”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
谢终克洛:[答案] 1.宋国有一家富人,天下雨墙被毁坏了,他家的儿子说:“不修补,一定将要有盗贼.”他邻居的老人也是这么说,晚上果然大量丢失他的财产,他家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而怀疑邻居家的老人.2.被盗的原因是:富人并没有去修补墙...

九江县15624005441: 有盲子道凅溪语文文言文阅读 -
谢终克洛:[答案]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要固执己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勇于探索创新.社会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物竞...

九江县15624005441: ...完成15题.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 -
谢终克洛:[答案] B;C;B;C5.①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想成为一头孤小猪,哪里可以呢?②你马上离开,不要污辱我.③终身不做官,以使自己的心志愉快.1.点拨:这里的“衣”是动词,穿,指“披”.2.点拨:认为.其余都是“以……为”.3.点拨:判断句....

九江县15624005441: 阅读寓言故事《鹦鹉灭火》,完成下面各题.(14 分)有鹦鹉飞集 ① 他山,山中禽兽皆相 ② 爱.鹦鹉自念 -
谢终克洛: 参考译文:一只鹦鹉飞到一座山上栖息,山中的禽兽都很喜欢(爱护)它.鹦鹉想,在这里虽然感到很快乐,但不是我长久居留的地方,于是便飞走了.禽兽们都舍不得它离开.过了好几个月,山中突然发生火灾.鹦鹉远远地看到了,心里非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