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笔记44| 里虚人的补药-小建中汤

作者&投稿:江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〇〇、“伤寒”,阳脉濇,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健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

阳脉 是寸的部位,是表, 濇 代表阳气不够,虚了; 阴脉 是尺的部位,是里,指少腹部, 弦 代表有寒水在里面,即里寒,会肚子痛,先给小建中汤,不好的话,再给小柴胡汤。

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劈,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

如果芍药三的话,就是桂枝汤了。小建中汤中芍药是桂枝的两倍,同时加饴糖也就是麦芽糖,故 小建中汤来自于桂枝汤 。《伤寒》到《金匮》的经方中,只有两个地方用了补药,第一个补药就是小建中汤,以桂枝汤为基础。

最多见的小建中汤证是小孩子在身上:肚子痛,不吃饭,鼻子的山根是青色的。重用芍药去腹痛,桂枝降逆,麦芽糖味甜,健脾胃。小建中汤一下去,谷物类食物的胃口大开。

少阳证的主脉就是弦脉,摸的时候感觉很细,像吉他弦,按下去的时候跳得很强。 小建中汤的主证是虚寒的腹痛 。

总之,小建中汤的治证有:小孩子不吃饭、肚子痛、想胖的人。想瘦的人喝桂枝汤即可。

这个条辨换个角度讲, 当看到病人有伤寒中风的表证但又平素里虚时,先开小建中汤, 等吃好了变成纯表证时,再对证开桂枝汤或葛根汤或麻黄汤,也就是说,要 里实才可发表 。

用量及煎煮法:

桂枝3钱,白芍6钱,炙甘草2钱,生姜2片,红枣12枚。七碗煮三碗,去滓,加一勺饴糖融化,温服一碗,日三服。

一一二、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甘故也。

炙甘草已经够甜了,再加饴糖更甜,平常喜呕的人、抽烟的人、喝酒的人,肠胃太虚寒,小建中汤喝下去不收的,立马吐。

一一三、“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只要有小柴胡汤证中的一证,就可以开了。比如:头痛、恶寒、恶心,不管前面的麻黄汤证,有恶心就用小柴胡汤。这些都是张仲景根据经验定的法则,只要在少阳证时阻止住邪,内脏就不会生病。

一一四: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汤”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如果是小柴胡汤证,却误下了,或刚好吃坏肚子,只要证还在: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恶心,再给小柴胡汤即可,因为里面有人参,人参贵,可用党参代替。

柴胡汤为施转少阳之枢,使淋巴水道油膜等通畅,内外之交通无梗,运用甚广,功效亦倍于它方。

一一五、“伤寒”,二三日,心中悸动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本来 心中悸而烦 ,用 茯苓甘草汤 就可以了。这里用小建中汤是因为病人本身里虚:脸色清淡暗黄、小孩子不吃东西、人很瘦。

得了伤寒,有表证又里虚的人,直接开小建中汤。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三五)
伤寒论第119条辨: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原文解释】这个太阳证,就是中风,伤寒,如果加了温针,一定会惊,会让病人受到惊吓。这个惊吓,也有可能是看到针上面烧火,而受到惊吓,还有一种就是津液伤到了,津液伤到了,也会造成惊吓。人身上皮肤表面有一定的温度,皮肤表面有一层水气在上面,...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24|经方为什么多用阳药?
三五五、“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多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厥阴证本来厥逆,治到只剩“ 指头寒 ”代表治对了,元气在慢慢恢复。“ 小便利色白者 ”,热在退,胃口慢慢打开,都是好现象,突然吃东西都是...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0二)
1. 伤寒论第86条辨: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原文解释:经常流鼻血的人,若用发汗法,会出现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拘急、两眼直视、眼球不能转动、不能睡眠的症状。2. “衄家”指经常流鼻血的人,不宜发汗。若额上天仓位置凹陷,表明三阳经血虚。发汗药物会...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二)
伤寒论第107条辨: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原文解释】太阳伤寒,病至八九日,若误用攻下法,病人可出现胸闷、心烦、惊惕、小便不畅、胡言乱语、全身沉重、不能翻身等症状,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外感太阳伤寒,病至八九...

《伤寒论》笔记22|有表证但不可发汗的两种情况
“浮紧”是伤寒,浮是表,紧是寒,表受寒使皮肤毛孔缩小,汗水不能透发影响到水的循环,会全身疼痛,一般用汗法。本应开麻黄汤,但“尺中迟”,寸为阳为卫,尺为阴为营,是津液不够,说明病人没有资格开发汗药。麻黄力量很强,会把血里的水排出,若本身血亏的人喝了麻黄汤后血会更亏,因为...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20|中医看回光返照
三四六、“伤寒” ,始发热六日, 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素饼”,微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井前六日,亦为九日,为厥...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五六)
【伤寒论第141条辨】若寒实结胸,无热证者,宜与三物小白散。(三物小白散)【原文解释】若见寒实结胸,其症状为结胸,但无热证表现,此时宜用三物小白散治疗。寒实结胸,其中的“实”代表有物质积聚,可分为寒热两种。热证的表现包括口渴、烦躁、脉数和舌苔黄。而寒证则不同,不可误用大小陷...

《伤寒论·三阴病》笔记21|厥阴证忌发汗
三五〇、“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前厥者,必发热;前热后厥者,必厥深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一二曰至四五日,病在进,病到厥阴,有发热现象都是好现象。发热后又冷了,“热深厥亦深”,热到极限时会看到寒症,外面高热里面寒甚,里面寒微外面热也...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九四)
10. 理解药材的药性对于中医开方至关重要。当读伤寒论或金匮要略时,能够迅速识别并应用适当的方剂,如四逆散。11. 在治疗腹满时,无论实证还是虚证,常加入厚朴。对于卧起不安,加入枳实。心烦时,则加入栀子。这样,病人能够得到改善,睡眠质量也会提高,这些都是治疗过程中的补救措施。

伤寒论读书笔记(十):小陷胸汤
伤寒论读书笔记(十):小陷胸汤的智慧<\/ 仲景大师在《伤寒论》中,对小结胸病的精准洞察令人叹为观止。小陷胸病,症状聚焦于心下,轻按即感疼痛,脉象呈现浮滑的特征,这时候,张仲景为我们开具了小陷胸汤,以清热涤痰,破解胸中结滞。小陷胸汤的妙用在于其精心调制的三味良药:黄连(一两,...

天元区15098759240: 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是什么原因?越详细越好. -
宇文舍丽珠: 续;实人伤寒...,虚人伤寒,,,.应先辫其症之表,里虚,实.表,实证者;以祛外邪为主.可[汗]之...里虚证者以扶正为主.宜[建]其中...然仍须辫明三阴病,三阳病.三阴病[多]属里虚寒症,宜建其中...三阳病[多]是表热实症,可发其汗...但发其汗或建其中均须有[度]不可太过矣.

天元区15098759240: 伤寒论中治疗肾气不足的方子有哪些 -
宇文舍丽珠: 肾气丸.肾寒的有附子汤,四逆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白通汤,真武汤,乌梅丸也行.

天元区15098759240: 心血不足气阴虚 -
宇文舍丽珠: 心血不足心律失常时的治则是: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用归脾汤(《济生方》):党参15g,黄芪20g,白术15g,茯神15g,酸枣仁10g,龙眼肉15g,当归15g,炙远志6g,木香6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方用人参、黄芪、白术、...

天元区15098759240: 伤寒论里有没有治疗阴虚症的,方子? -
宇文舍丽珠: 伤寒论主要以六经辩论. 手足太阴,厥阴,少阴,太阳,阳明,少阳. 阴虚可用六味地黄丸.

天元区15098759240: 感冒运用解表法的禁忌有哪些?
宇文舍丽珠: 解表法运用失当,有耗阴、伐正之弊端.所以,《伤寒论》提 出解表剂的若干禁忌证. (1) 营气不足.《伤寒论》说:“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 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

天元区15098759240: 发热汗多,心烦躁扰,谵语,小便黄赤短少,面色潮红,口唇红干,舌苔黄,质红绛而干,脉滑数有力是什么病 -
宇文舍丽珠: 内热太盛,可考虑白虎汤,虚人加人参.

天元区15098759240: 何为"里实证""里虚证"谢谢 -
宇文舍丽珠: 证名.亦称内实证. ①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所出现的证候.证见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②停痰、瘀血、食滞、虫积等所致的证候.《景岳全书·传忠录》:“里实者,或为喘为满,或懊憹不宁,或躁烦不眠,或气血积聚结滞腹中不散,或寒邪热毒深留脏腑之间.”治宜根据证候相应采用祛痰、理气、活血、消食导滞、杀虫等法

天元区15098759240: 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 -
宇文舍丽珠: 体质壮实的人患风寒感冒可以直接用发汗解表的方药治疗,气虚感冒的病人要在补益中气的基础上使用发汗解表的方药,不可只发其汗而不扶正,否则易犯虚虚之戒.

天元区15098759240: 白芍药的各家论述 -
宇文舍丽珠: 1.《本草图经》:芍药,根亦有赤白二色.崔豹《古今注》云:芍药有二种,有草芍药、木芍药.木者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非也.古人亦有单服食者安期生服(钅东)法云芍药二种,一者金芍药,二者木芍药.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