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赏析苏轼的浣溪沙

作者&投稿:易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苏轼这首【浣溪沙】 的赏析!!~

浣溪沙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二十三日,与程乡令侯晋叔、归善簿谭汲同游大云寺,野饮松下,设松黄汤,作此阕。余家近酿,名之曰“万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


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携壶藉草亦天真。

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

【注释】①洛浦尘:指洛水。曹植《洛神赋》中说:“陵波微步,罗袜生尘。”意思是说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就像走在路面上腾起细细的尘埃一样。②锦袍:和下文的“谪仙”意思一样,都指李白。《新唐书李白》:“白浮游四方,尝乘月……着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③携壶:这里是携带酒壶的意思,也是一种容器的名称。一般指行医。④藉草:坐卧在草垫上。藉:垫衬。⑤天真:这里指不受礼俗拘束的品性。⑥轻黄:这里是鹅黄,淡黄的意思。⑦松黄汤:一种药剂。清"顾元交《本草汇笺》:‘松黄即花上黄粉,有除风止血之能。”⑧万家春:苏轼为自己亲手酿造的酒取的名字。⑨野梅新:岭南梅花有的开花很早,大概在农历十一月左右就绽放。


【鉴赏】

全词清新秀丽,想象丰富,表现了词人寄情山水,纵情畅饮的闲适,自然也可以感受到苏轼内心借酒排愁的苦闷。

小序主要介绍了时间、同游者、游览的经历及饮酒时的场面,特别提到了喝松黄汤、饮“万家春”酒的细节,富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上片前两句“罗袜空飞洛浦尘,锦袍不见谪仙人”。当时作者与游伴同坐在松树之下,望着奔流的江水,忽然想起了曹植笔下的洛神女神步履轻盈地在水面飘行的样子,又想起自称“谪仙人”的李白身着锦袍坐于船上顺江而下的情景,心中无比神往,但又无法真正的见到,顿生遗憾。“携酒藉草亦天真。”看看自己,带着酒壶,随意地坐在草垫上,不受礼俗拘束,也很自由,很美好。

下片“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写的是松黄汤和“万家春”酒。松黄汤里的松花粉颗粒如淡黄的玉粉,营养丰富,使人益寿延年;自己亲自酿造并自己命名的“万家春”酒,芳香浓郁,酒质如雪花在浮动。作者一身轻松,面对着美景、美食、美酒,开怀畅饮,乐在其中。“醉归江路野梅新。”喝得尽兴,顺着江路醉醺醺地回返,忽看到有几枝野梅在路边刚刚绽放,可以想象,心中是何等的惬意和喜悦。

这首小词从想象引发,表达了对自由美好飘逸境界的向往和羡慕,也对自己闲适自由的生活感到满意,忘情于自然,忘情于美酒,实际上是排遣被贬后的郁闷。全词格调清雅,飘逸俊秀,清新自然而又稳健洒脱,展示了作者后期的创作风格。


【相关链接】

●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59岁。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把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作旧党要员处置,贬苏轼知定州。就任落两职,追一官,贬知英州(今广东惠州市)安置,流放到时为瘴疠之乡的岭南。苏轼十月三日到惠州,寓居嘉佑寺,当月十二日,与幼子苏过同游白水佛迹,浴于汤池。十月十三日,与程乡令侯晋叔、归善簿覃汲游大云寺,野饮松下,设松黄汤,作此词。

●元佑七年正月,东坡先生在汝阴。州堂前梅花大开,月色鲜霁。先生王夫人曰:“春月色胜如秋月色。秋月色令人凄惨,春月色令人和悦。何如召赵德麟辈来饮此花下?”先生大喜曰:“吾不知你能作诗耶!这真是诗家的语言啊。”遂相召,与二欧饮,并作《减字木兰词》云:“春庭月午,影落春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轻风薄雾,都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共离人照断肠。”(《丛话》前四十)

●苏东坡躬耕之地,占地约十亩,在黄州城东约三分之一里,坐落在山坡上。房子在顶上,共三间,俯见茅亭,亭下就是有名的雪堂。雪堂前面有房五间,是到黄州后二年的二月雪中竣工的。墙是由诗人自己油漆的,画的是雪中寒林和水上渔翁。后来他就在此地宴请宾客。宋朝大山水画家米芾,那时才二十二岁,就是到雪堂认识得苏东坡,并与苏东坡论画。宋朝诗人陆游是在孝宗乾道六年(—一七0 )十月到的东坡,是苏东坡去世后约七十年。他曾记述雪堂正中间挂着苏东坡一张像,像上所画东坡身着紫袍,头戴黑帽,手持藤杖,倚石而坐。苏东坡当时是真正耕做的农夫,并不是地主。

浣溪沙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浣溪沙 寓意 炙手无人傍屋头,萧萧晚雨脱梧楸。谁怜季子敝貂裘。 顾我已无当世望,似君须向古人求。岁寒松柏肯惊秋。 浣溪沙 即事 画隼横江喜再游,老鱼跳槛识青讴。流年未肯付东流。 黄菊篱边无怅望,白云乡里有温柔。挽回霜鬓莫教休。 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西江月 重九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阮郎归 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女亘]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 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座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南乡子 自述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醉落魄 离京口作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浣溪沙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词至苏轼,题材、意境、笔法等皆有拓展,此前词中绝少出现的农村田园风光也出现在苏轼词中。元丰元年(1078),徐州春旱后得雨,苏轼到石潭谢神,作了一组《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   一片截取农村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枣花的香气,缫车的响声,卖瓜人的悠然,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图画。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缫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的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响缫车”一句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细心、兴奋。“牛衣古柳卖黄瓜”一句则换了一个角度写作者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 “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苏轼虽然身为士大夫,内心却对农村田园怀有亲近之心,自谓"使君元是此中人",此处漫不经心的"敲门试问",与"野人家"之不分彼此,可见一斑。其中“试问”一词写出了作者既满怀希望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

前两句写景、地点和时间。“远林屋散尚啼鸦”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三三两两的几家房屋落座在远处的林子里还有乌鸦在鸣叫。表示这里很静,很凄凉,也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很孤寂!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回忆家园的乡间小道,待到酒醒后向家乡的方向望着,却看到“天涯”阻隔!表示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要回去却隔着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表示此时的景色,也表露出此时的心情!虽然很想家,很孤寂,但是还有月光相伴,路还长着呢?

浣溪沙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宋苏轼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作为徐州知州的苏轼曾率众求雨;初夏降雨,他又率众谢雨。在赴徐州城东石潭祭神谢雨途中,他看到雨后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他又接触了男女老少各种类型淳朴的农民,心情兴奋,欣然命笔,写下了这组著名的《浣溪沙》小词。把农村生活扩大到词的题材中来,这是苏轼的创举。这五首《浣溪沙》宛如一组北宋...

苏轼浣溪沙赏析
这首《浣溪沙》描绘了苏轼在元丰五年谪居黄州时游蕲水清泉寺的所见所感,展现出他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通过细腻描绘山下兰溪边的美景,如兰芽短浸溪水,松间沙路洁净无泥,以及傍晚雨中子规的啼叫,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尽管杜鹃的啼声本易引发旅愁,但苏轼沉浸于大自然的...

苏轼的浣溪沙的赏析
浣溪沙1 作者: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1,村南村北响缫车2。牛衣古柳卖黄瓜3。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4。全部注释 1.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簌簌,下落貌。2.缫车,抽丝工具。3.牛衣,《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原文及翻译赏析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赏析三 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当时有人传言:将虎头置于潭中,即可致雷雨。作为州官,苏轼曾依其说到离城东20里远的石潭求雨,并作有《起伏龙行》诗以记其事。得雨后又赴石潭谢雨。其关怀民生之心,从这一求一谢中表露无遗。这组《浣溪沙》即作于谢雨道上,词共五首,描写了...

苏轼浣溪沙原文及赏析
扬州赏芍药樱桃 芍药樱桃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洛阳初夏广陵春。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浓点柳枝唇。尊前还有个中人。这首词是苏轼在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四月所作,当时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充任淮南东路兵马统辖,知扬州军州事。词中描绘了扬州芍药和樱桃的美丽,以及当地的赏花习俗。上片描绘了...

浣溪沙 苏轼 赏析
苏轼的《浣溪沙》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个充满变幻的春天景象,词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他通过沈约的典故,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多病的困境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沙上不闻鸿雁信"暗示了词人与外界的联系中断,而"唯有落花知"则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这首词揭示了词人虽身处逆境,但...

苏轼《浣溪沙》解释与赏析。
浣溪沙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注释】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

寥寥数语道尽人生至理,如何赏析苏轼的《浣溪沙》?
寥寥数语道尽人生至理,赏析苏轼的《浣溪沙》:《浣溪沙》这组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市任刺史时需作。那年春天,徐州出现了比较严重大旱,做为官吏的苏轼曾率军到城东区二十里的石潭祈雨。得雨后,又与老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便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道路上写出的。 此词为作者在徐州市所写的...

浣溪沙 苏轼(赏析)
苏轼《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唯有落花知。�注�①池馆:周围有水池的屋子。②沈郎:即多病的诗人沈约,这里指词人自己。③鹧鸪:一种鸟,其啼声俗谓似“行不得也哥哥”。【赏析】词人为我们讲了一个忽...

浣溪沙苏轼的主旨
表达了作者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和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描写了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的优雅景色,表达了作者...

绵阳市15069944050: 苏轼浣溪沙赏析 -
连缪速碧: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原文:浣溪沙·...

绵阳市15069944050: 苏轼《浣溪沙》解释与赏析. -
连缪速碧: 浣溪沙 苏 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注释】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

绵阳市15069944050: 浣溪沙 苏轼 赏析(山下兰芽短浸溪) -
连缪速碧:[答案]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 松林间小路清沙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杜鹃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 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 不必烦恼叹白发,多愁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这时作者谪居黄州...

绵阳市15069944050: 苏轼《浣溪沙》赏析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 -
连缪速碧:[答案] 1.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2.谁道”两句,...

绵阳市15069944050: 苏轼《浣溪沙》赏析,要重点! -
连缪速碧:[答案] 浣溪沙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释】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

绵阳市15069944050: 浣溪沙 苏轼 赏析 具体到每一诗句 -
连缪速碧: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译文山脚下的小溪里浸泡着短短的兰花, 林间小路干净一尘不染, 傍晚的绵绵细雨中...

绵阳市15069944050: 求,浣溪沙(苏轼的)赏析.(不要啰嗦的,50字内). -
连缪速碧:[答案] 浣溪沙2 作者: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2.萧萧暮雨子规啼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休将白发唱黄鸡5. 全部注释 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镇.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

绵阳市15069944050: 诗歌鉴赏:苏轼的《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1、分析上阙如何写景的?2、此情唯有落花知用了什么表...诗歌鉴赏:苏轼的《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
连缪速碧:[答案]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作者先用简笔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风、云、水、燕、泥等颇初春气息的景物.

绵阳市15069944050: 苏轼的浣溪沙 鉴赏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连缪速碧:[答案] 上阙用的是顶针手法. 全词是写诗人对自己的年纪表示感慨,但是也是自勉,(白发也可以在上一层楼.) 括号里的话有待斟酌.

绵阳市15069944050: 浣溪沙 苏轼 赏析 具体到每一诗句 -
连缪速碧:[答案]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 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