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要卷五十六(2)

作者&投稿:直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太和九年十二月敕。宜令起居郎起居舍人。准故事入阁日。赉纸笔于螭头下记言记事。

  开成三年。魏?自左补阙授起居舍人。紫宸中谢日。文宗谓之曰。以卿论事忠切。有文贞之风。故不循月限。授此官。又谓之曰。卿家有何旧图书诏。?对曰。比多失坠。惟簪笏见存。上遂令进来。时宰相郑覃奏曰。在人不在笏。文宗曰。郑覃殊不会我意。此即甘棠之义。非在笏也。?将退。又召诫之曰。事有不当。即谏论奏对。曰。臣顷为谏官。合伸规讽。今为起居。职在记言。臣不敢辄逾职分。文宗曰。凡两省官并合论事。勿拘此言。寻以本官兼值宏文馆。

  大中六年九月敕。郎官御史遗补。皆有月限。唯起居未有分明制置。自今以后。特恩超擢外。宜中满二十个月为改转。

  左右补阙拾遗

  垂拱元年二月二十九日敕。记言书事。每切于旁求。补阙拾遗。未宏于注选。瞻言共理。必藉众才。寄以登贤。期之进善。可置左右补阙各二员。从七品。左右拾遗各二人。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行列次于左右史之下。仍附于令。至天授二年二月五日。各加置三员。通前五员。大历四年十二月一日。补阙拾遗各置内供奉两员。又七年五月十一日敕。补阙拾遗。宜各加置两员。

  天授三年。左补阙薛谦光上疏曰。戎夏不杂。自古所诫。夷狄无信。易动难安。故斥居塞外。不迁中国。前史所称。其来已久。然而帝德广被。有时朝谒。愿受向化之诚。请纳梯山之礼。贡事毕则归其父母之国。导以指南之车。此三王之盛典也。自汉魏以后。遂革其风。务饰虚名。征求侍子。谕令解辫。使袭衣冠。筑室京师。不令归国。此又中叶之故事也。较其利害。则三王是而汉魏非。论其得失。则拒边长而征质短。殷鉴在乎往世。岂可不怀经远之虑哉。昔郭钦献策于武皇。江统纳简于惠主。咸以为夷狄处中夏。必为变更。晋武不纳二臣之远策。好慕向化之虚名。纵其习史汉等书。官之以五部都尉。皆失计也。窃惟突厥吐番契丹等。往因入侍。并叨殊奖。或执戟丹墀。策名戎秩。或曳裾庠序。高步黉门。服改毡裘。语兼中夏。明习汉法。睹衣冠之仪。目击朝章。知经国之要。窥成败于图史。察安危于古今。识边塞之盈虚。知山川之险易。或委以经略之功。令其展效。或矜其首邱之志。放使归蕃。于国家虽有冠带之名。在夷狄广其从横之智。虽有慕化之美。苟悦于当时。而狼子孤恩。旋生于过后。及归部落。鲜不称兵。边鄙罹灾。实由于此。故老子曰。国家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在于齐民。犹不以示之。况于夷狄乎。又按汉桓帝迁五部匈奴于汾晋。其后卒有刘石之难。向使五部不徙。则晋祚犹未可量也。鲜卑不迁幽州。则慕容无中原之僭。又按汉书陈汤云。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工。然犹三而当一。由是言之。利兵尚不可使胡人得法。况处之中国。而使其习见哉。臣窃计汉初冒顿之强盛。乘中国之虚弊。高祖馁厄平城。而冒顿不能入中国者。何也。非兵不足以侵诸夏。力不足以破汾晋。其所以解围而纵高祖者。为不习中土之风。不安中国之美。生长碛漠之北。以穹庐贤于城邑。以毡罽美于章绂。既安其所习。而乐其所生。是以无窥中国之心者。为生不在汉故也。岂有心不乐汉。而欲深入者乎。刘元海。五部离散之余。而卒能自振于中国者。为少居内地。明习汉法。元海悦汉。而汉亦悦之。一朝背诞。四面响应。遂鄙单于之号。窃帝王之宝。贱沙漠而不居。拥平阳而鼎峙者。为居汉故也。向使元海不曾内徙。正当劫边人缯彩曲糱。以归阴山之北。安能使王弥崔懿。为其用邪。当今皇风遐覃。含识革面。凡有虺性。莫不怀驯。方使由余效忠。日磾尽节。以愚臣虑者。国家方传无穷之祚于后。脱备守不谨。边防失图。则夷狄称兵。不在方外。非所以肥中国。削四夷。经营万乘之业。贻厥孙谋之道也。臣愚以为愿充侍子者。一皆禁绝。必若在中国。亦可使归蕃。则夷人保疆。边邑无事矣。
 

  通天二年六月。孙万荣寇陷河北数州。河内王懿宗拥兵不敢进。比贼散。懿宗奏请族诛沧瀛等州百姓为诖误者。左拾遗王求礼廷折之曰。此百姓等。素无良吏教习。城池又不完固。则畏惧苟且从之。今请杀之切。将违背天道。而懿宗拥强兵十余万。闻贼将至。辄退走保城池。罪当诛戮。今乃移祸于草泽诖误之人。以求自免。岂是为臣之道。请先斩懿宗。以谢河北百姓。群官愕然。谓之切当。遂令魏州刺史狄仁杰充使。安抚流移。后圣历二年。右补阙朱敬则。告绝罗织之徒。上疏曰。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强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急耕疾战。人繁国富。遂屠诸侯。此救弊之术也。故曰。刻薄可施于趋进。变诈可陈于攻战。兵犹火也。不戢自焚。况锋镝已销。石城又毁。谅可易之以宽泰。润之以淳和。八风之乐以柔之。三代之礼以导之。秦既不然。淫虐滋甚。往而不返。卒至土崩。此不知变之祸也。陆贾叔孙通之事汉王也。当荥阳成皋之间。粮馈已穷。智勇俱困。不敢开一说。效一奇。进豪猾之材。荐贪暴之客。及区宇适平。干戈向戢。金鼓之声未歇。伤痍之病尚闻。二子顾盼雍容。绰有余态。乃陈诗书。说礼乐。阐王道。谋帝图。高皇帝忿然曰。吾以马上得之。安事诗书乎。对曰。陛下马上得之。安可马上治之乎。高皇默然。于是陆贾着新语。叔孙通定礼仪。始知天子之尊。方觉皇帝之贵。此则知变之善也。向使高祖排二子而不收。置诗书而不顾。重攻战之吏。尊首级之材。复道争功。张良已知其变。拔剑击柱。吾属不得无谋。即晷漏难逾。何十二帝乎。亡秦是续。何二百年乎。故曰。仁义者。圣人之蘧庐。礼乐者。圣人之陈迹。然则祝词向毕。刍狗须焚。淳精已流。糟粕可弃。仁义尚舍。况轻于此者乎。自文明草昧。天地屯蒙。二叔流言。四凶构难。不设钩距。无以应天顺人。不峻刑名。不可摧奸息暴。故置神匦。以开告端。曲直之影必呈。包藏之心尽露。神道助直。无罪不除。人心保能。无妖不戮。以兹妙算。穷造化之幽深。用此神谋。入天人之秘术。故能计不下席。听不出闱。苍生晏然。紫宸易主。大哉伟哉。无得而称也。岂比造攻鸣条。大战牧野。血变草木。头折不周。可同年而语乎。然而急趋无善迹。胶柱少和声。拯溺不规行。疗饥非鼎食。即向时之妙策。乃当今之刍狗也。伏愿览秦汉之得失。考时事之合宜。审糟粕之可遗。觉蘧庐之须毁。见机而作。岂劳终日乎。陛下必不可偃蹇太平。徘徊中路。伏愿改法制。立章程。下怡愉之词。流旷荡之泽。刓萋菲之牙角。顿奸险之锋铓。杜告讦之源。绝罗织之迹。使天下苍生。坦然大悦。岂不乐哉。




机关单位会议纪要
会议的精神和议定事项。常务会、办公会、日常工作例会的纪要,一般包括会议内容、议定事项,有的还可概述议定事项的意义。工作会议、专业会议和座谈会的纪要,往往还要写出经验、做法、今后工作的意见、措施和要求。要敢于负责,正视信访问题,不推诿扯皮,确保一方稳定。二是要纠正不负责任的做法,牢固树立责任...

关于魏延的诗句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曹魏若是占领汉中,将严重威胁巴蜀。 当时蜀汉的五虎上将俱在,有...的一号功臣,没有任何嘉奖,却要因为“莫须有”的“脑后反骨”被斩,试问给谁这样的待遇谁的心里会

淡渗二苓汤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3枚,灯心5茎,水煎,热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六引《修月鲁般经》淡渗二苓汤由于是纯天然中药材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药材的精华,把一些对人体无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进入人体内时吸收快、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种姓的历史名人
历史上,种姓中的名人众多,《汉书》中记载的有种兢、种邵、种拂、种辑等,其中种邵是洛阳人,在汉献帝时曾做过益州刺使。唐代有种如愿。宋代有种世衡、种放、种谔、种朴。明代有南宫知县、咸宁人种云龙、宁夏参将种兴,及宁夏总兵种勋。仲山甫:周宣王时卿士,食采于樊……佐成中兴之治。仲山甫是...

李白关于秦岭诗句
《文选》卷五十六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一夫当关:一人守关。莫开:不能打开。 19.锦城:。 7.描写秦岭夏天景色的句子 1、苍苔留虎迹,碧树障溪声。 翻译:绿色的苔痕上留下了老虎的爪印,翠绿的树林遮蔽了溪流的声音。 语出:孟贯(唐)《过秦岭》 2、白云回望合,青霭入...

史记的歇后语和故事以及成语各4个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史记 项羽本纪》 2 背水...史记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史记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史记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史记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史记卷六十 三王世家...

大西瓜,猜三个数字分别是什么,会采纳
大西瓜,猜三个数字分别是 365。瓜熟蒂落 guā shú dì luò 【解释】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十六:“体地法天,负阴抱阳,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时。”【结构】紧缩式。【用法】一般作谓语、...

“他”字组词有哪些?
排他法则、去而之他。他字释义:读音:[tā]笔画数:5 部首:亻 基本释义:1、古代汉语里不分人与物,都可以用,如“其他的”。2、现代汉语里,主要用于称呼“男士”,他区别于她,区分男性和女性的,第三人称时,不分男女,如他们可以统称男女,也可以指代未知性别的人。3、他亦是姓氏。

关于蜀道难诗句大全
《蜀道难》: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中的调名,内容多写蜀道的艰险.今存《蜀道难》诗除此之外,尚有梁简文帝二首,刘孝威二首,阴铿一首,唐张文琮一首.李白此诗大约是在长安送友人入蜀而作,本阴铿《蜀道难》"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之意.2.噫吁嚱:蜀方言.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

《旧唐书》卷五十六 列传第六(3)
武德五年,士弘遣其弟鄱阳王药师率兵二万攻围循州,刺史杨略与战,大破之。士弘惧而遁走,潜保于安城之山洞。王戎亦以南昌来降,拜为南昌州刺史。戎于是召士弘藏之于宅,招诱旧兵,更谋作乱。其年,洪州总管张善安密知其事,发兵讨之,会士弘死,部兵溃散,戎为善安所虏。张善安者,兖州方...

桑日县13826194528: 唐会要的作者是谁? -
羽英骨肽: 记载唐代典章制度的专书.一百卷.北宋王溥撰.王溥(922~982),字齐物,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后周宰相,宋初罢相,迁官至太子太师. 会要体裁和《通典》的主要区别在于,《通典》是历代典章制度沿革的综合叙述;会要则是有关典章制度原始资料的摘录.唐德宗时,苏冕撰成《会要》四十卷,记唐初至代宗时典故.宣宗时,崔铉等人撰《续会要》四十卷,记德宗至武宗时故事.宋人王溥采择唐宣宗以后故事加以续补,撰成《唐会要》一百卷,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正月进呈.

桑日县13826194528: 政书的会要和会典 -
羽英骨肽: 断代式政书主要有会要、会典等.会要有宋王溥编撰《唐会要》(100卷)、《五代会要》(30卷),南宋徐天麟编撰《西汉会要》(70卷)、《东汉会要》(40卷),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现存366卷).清代学者补撰《春秋会要》(4卷)、《秦会要》(26卷,清孙楷撰、徐复订补)、《三国会要》(22卷)、《明会要》(80卷)等.其中《唐会要》、《五代会要》、《宋会要辑稿》等史料价值较高.就某一朝代而言,会要所收集的材料比“十通”更为丰富、详细.明清官修的会典,不以门类汇辑材料,而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为纲,注重章程法令和各种典礼.“十通”与会要、会典可相互参照、考稽.

桑日县13826194528: 《唐会要》对王皇后的记录情况是怎样的呢?
羽英骨肽: 《唐会要》对此则无半句记载,对王皇后的全部记录就二十来个字:高宗皇后王氏,永徽元年正月五日,立为皇后

桑日县13826194528: 什么是我国最早的断代政书 -
羽英骨肽: 《唐会要》是记述唐代各项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始称《新编唐会要》,现简称《唐会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会要》专著.

桑日县13826194528: 翰林待诏是否属于稗官 -
羽英骨肽: 应该不属于.翰林制度是从唐至清特有的一项职官制度.“翰林”之名汉代已有,本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所在.唐代开始作为官及官署名,最初的性质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唐会要》卷57“翰林”),文学、经术、僧道、书画、琴棋、阴阳等各色人士以其专长听候君主召见,称“翰林待诏”.唐玄宗时,较多地选用文学士人,称“翰林供奉”,用于起草诏令,议论时事.

桑日县13826194528: 《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唐景龙元年(707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这说明当时 -
羽英骨肽: B试题分析:唐朝时期,商业活动和“市”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材料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凡不是州县治所所在地,不得设立市场,这说明农村地区的草市不是法定的正式之市,故选B.A、C、D都与材料信息不符.

桑日县13826194528: 唐代宗李豫贞懿皇后子女有哪些
羽英骨肽: 儿子:韩王李迥,出生后就封延庆郡王.而根据《唐会要》的记载,在元年(即上元二年,761年)建丑月,李迥以“皇太子第三男”的身份,被祖父唐肃宗册为延庆郡王.和他一同受封的是他的次兄、唐代宗嫡子李邈.女儿:华阳公主,大历七年(772年)因为有病而为道士,赠号琼华真人.等到她临终时,唐代宗亲自前往探望,亦为此咬伤了手指.华阳公主去世后,唐代宗哀痛过度,多天不肯进食,数日不愿上朝,直至臣下劝阻他才复膳听政.

桑日县13826194528: “龙”由哪九种动物组成的? -
羽英骨肽: 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龙生九子不成龙的说法,也就是说龙的九种子嗣都不是龙,而是九种不同的动物.这个传说有很多个版本,各不统一,不过基本上都是九种动物排名的差异,对于九种动物本身基本都是一样的. 李东阳《怀麓堂集》中记载...

桑日县13826194528: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会要体专著是什么?
羽英骨肽: 是北宋王溥撰写的《唐会要》,是记述唐代各项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一百卷,始称《新编唐会要》,现简称《唐会要》.王溥(922-982),字齐物,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曾任后周宰相,他于宋太袓建隆二年(961年)正月进呈《唐会要》.

桑日县13826194528: 猜一猜,似鸟非鸟天上飞,似鱼非鱼水中游是什么 -
羽英骨肽: 太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