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

作者&投稿:之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 篇1

  《回忆我的母亲》,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作者以简单的语言,平实的文字,流露着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恩。读了《回忆我的母亲》,更增加了我们对这位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无限崇敬与怀念。记得小学的课文里就已经学过这篇文章,不过儿时的幼稚并不能领会文中的内涵和深意,只是机械地朗读与背诵,如今人到中年,懂得了育养子女的艰辛与酸楚,再细细品味着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与怀念,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那已年迈的老母亲。

  母亲现已年逾古稀,育有四个子女,我在家中排行最小。计划经济的年代,物资是极其匮乏的,粮油、布料等等的生活必需品都是凭票供应,那时家庭的主要目标就是吃饱穿暖,偶尔来个客人留着吃饭,那时饮食也没有现在这样方便快捷,也就是炒盘花生米,再加个炒鸡蛋什么的(因为我们是回民,禁食猪肉),我们也只能端着碗远远地望着,是断断不能伸筷子的,这是母亲定的家规。谁要是过生日了,那天他的午饭里必定要加个鸡蛋,以示庆贺。尽管条件艰难,每逢年节,母亲定要做上满满一大桌子的美味,让我们兄弟几个风卷残云,美美地吃上几顿大餐,特别是过年,家中再难,母亲也要给我们置办一套新衣,说新年要有新气,穿着新装去亲戚家拜年是最惬意的事,那时,最盼望最难忘的就是过年了。

  1978年冬,我大哥参了军,那天他穿着崭新的军装,戴着个大红花,整条街道敲锣打鼓地欢送,我在后边屁颠屁颠地跟着,逢人就自豪地说,这人是我的哥哥,那是自我记事以来家里发生的第一件最大也是最令人兴奋的一件事,喜悦洋溢在家庭的每个角落。没想到,没过一个月就传来中越即将开战的消息,而我大哥所在的十三军正在开赴云南前线,母亲闻讯如雷轰顶,整日以泪洗面:大哥58年出生,正逢三年自然灾害,吃了不少苦,弟妹们出世后,又担起了不少家事,这如今去了部队好不容易谋个前程,没想到是要去打战,子弹不长眼,生死难料啊!看着母亲哭得死去活来的惨景,我们无言以对,只有呆呆地望着......。那时消息封锁得极其严密,家中不时有干部模样的人前来做工作,母亲为了得到更多的前线消息,借钱托人买了一部收音机,我记得很清楚,上海产海燕牌晶体管收音机,那个年代几个月的工资啊!就是为了收听“美国之音”,因为那里每天播报前线战事,伤亡数字以及各类虚虚实实,辨不出真假的小道消息。母亲说,不管怎么样,每天只要能听着这方面的消息,我就能感觉离他的距离更近一些,这在当时可是要冒极大的政治风险的,一位母亲为了孩子她什么也不顾了。庆幸的是,战事结束后,大哥平安地回国了,还考上了军校,这也算是对母亲最大的安慰了。我永远也不能忘记几年后母亲和大哥见面时那母子相拥而泣的悲喜场面,一声:我的儿啊!道尽了母亲那无时不刻不在牵肠挂肚、肝胆欲裂的生死相随。

  岁月的年轮承载着人生的沧桑,慢慢的我们都已长大成人,各自成了家,立了业,而母亲也渐渐地老了,但是她的脸上永远洋溢着慈祥的微笑,焕发着热情的容光。每逢节假日,回家吃团圆饭是母亲最高兴的事情,早早地她就端着个胖胖的身子,两只脚如风火轮似得穿走于菜市场与超市之间,置办着一天的伙食,吃的、喝的、零食一应俱全。母亲做的饭菜还是一如既往地可口,只是油重了些,我们劝她少放些,她总是说你们小时候条件差,油不够吃,现在条件好了忍不住总要多放几勺。我们美美地吃着,喝着,高兴起来她也偶尔小缀两口,满脸的红晕甚是好看。年轻时含辛茹苦地抚养子女,年老时并不要求我们为她付出,我们给她购置衣物,塞些零花钱,母亲总是说:“我有养老金,不需要你们为我花钱,只要你们过得幸福,做娘的心也就安定了。”这就是一位母亲的伟大情怀。

  母亲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我们回家的步伐,母亲像一把巨伞支撑着大家庭的幸福温暖,趁着母亲健在的日子我们定要好好地陪着她安享晚年,免得让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而成为一生的遗憾。

  《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 篇2

  这篇回忆性散文在写作语言上朴素、平实。作者用一系列生活琐事来表现母亲的伟大,感情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我在讲授这篇课文第二课时时,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比较到位,在创新方面则表现在思考上的创新。针对平行班的学生,在归纳全文主旨上,以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尤其是在拓展学生写作方面,首先是老师做示范,范写课文中的语句,再让学生根据要求来进行随堂写作。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提高学生思考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然而,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在课堂上需要改进的方法还很多。第一,就自身而言,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激情不够,语速较慢,模式单一,感知课文时,没有先感染自己再由此去感染学生,这种状况容易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精力不集中或者是完全没听讲。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方面,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

  《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 篇3

  鼠标来回滚动,心意烦乱,窗外的雨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的思绪与这雨声赛跑......

  滚到到朱总司令选集这篇文章《回忆我的母亲》,我停下来了,说不清楚是什么力量,可能因为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都那么伟大的缘故吧。我也总喜欢写一些关于母亲的文章来表达从小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爱之情,世界上每个母亲都应该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母亲又是不一样的。

  往下看,我的眼眶湿润了,自1907年朱总司令离开家乡,直到母亲去世这25年间,未见过自己的母亲,这期间为中国革命奉献自己的一切。记得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母亲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却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真实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就是共产党的“官”,人民心中的“官”。

  现在每次回家,母亲和我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要嫁得太远了,怕你嫁得太远,回趟娘家不容易,如果丈夫不好,恐怕回来一趟都难”,我深深的理解我的母亲。自古以来忠孝两难全,我们无法抓住时间,我们赶不上母亲老去的速度,能做的就是不管多忙,多累,都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常回家看看。

  透过窗户,雨也渐渐小了,拨通电话,“喂,妈......”

  《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 篇4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正是作者朱德笔下那个不停劳碌着的母亲吸引了我。

  文中,作者不仅爱母亲,更是敬佩母亲的性格。母亲一生都没有脱离劳动,特别勤劳。她身形高大,力气也不输于一般男人,她可以做许多男人做的事。在朱德眼中,母亲是万能的,仿佛有了母亲,就不会惧怕一切困难。

  文中的母亲能把看似一般的东西变得不一般。比如,她可以在严重缺乏粮食的年代,做出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使全家人吃得滋滋有味。作者把这些小事都深深地记在心里,通过这一些的描写,我能感受到那时农民生活的满足感与幸福感,更多的是暖心。

  这位母亲还拥有很多母亲都有的特点——节俭,由于她的聪明能干,在家庭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也能让全家人吃饱穿暖,自己种田种菜,自己纺纱织布,一件衣服往往要几个人都穿过了才舍得扔。尽管生活那么艰苦,也不对生活有过任何抱怨。

  母亲对待儿女们也十分和蔼,但又很有原则,不允许她的孩子染上一点不好的习惯。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么贫穷的母亲保持着一颗乐善好施的心,经常周济比他们更穷的亲戚。

  战争年代,他们一家人被迫分离,而母亲依然坚强。战争激发了作者的爱国之心,母亲总是在全力支持着,为了革命,朱德多年离开家乡,甚至没有音信,母亲给了儿子很多理解和慰勉。这样的母亲是多么地深明大义!我为作者能够拥有这样的母亲而深感到幸福。

  母亲的精神深深地镌刻在作者心里,作者在文章结尾从小我上升到大我,从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民族和党。这样的伟大母亲于是培养了一个伟大的儿子——我们的革命领袖朱德。

  文章中的母亲那能干、仁慈、坚强、节俭、大义深深地吸引到了我,所以我最喜欢这篇课文。

  《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 篇5

  《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很长,时间跨度很大,叙述事件上又很散很平实,对于上公开课来说,它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我对张丽芳老师选择这一课来开展示课,是又佩服又好奇。张老师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怎么浓缩这篇文章呢?她会抓住什么点来入手呢?她会设计什么样的课堂活动呢……课前的我是在心里问了好多问题。

  教师手中有一根放风筝的“绳子”。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时一定要透过它看似“散”的外形去抓住它的“神”。兰老师说张老师这节课上得非常“正”,“正”是因为张老师抓住了这篇文章的核心价值,就是母亲对朱德精神品质的影响。是的,张老师在课堂中以“精神寻根之旅”作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在这个核心问题的引领下,把母亲对朱德精神品质的影响又细化成“母亲给了我怎样的影响”“我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回忆母亲的”两个子问题。在第一个子问题中,张老师给到了学生2—13段这样一个限定的范围。可以说子问题的提出对于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路径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向,同时范围的限定又避免了学生盲目的在文本中上蹿下跳,为后续问题的展开做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铺垫。第二个子问题“我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回忆母亲”,张老师在引导学生寻找关于抒情、议论的句子,侧重“我”的角度,这就是一个具体叙述到精神层面的逐步渗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渐渐地对文章由“散”聚焦到母亲对“我”精神层次的滋养。张老师的这节课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中她处处带着学生,又处处放手让学生去做,抓住文章的“神”,也抓住了教师手中的“绳”。她手中的这根“绳”可以把学生放出去自由“飞翔”,又能在恰当的时候把学生拉回来。

  教师手中有一把量学生的“尺子”。再好的课堂如果不建立在学情的基础上,那也课堂效果也就变成了“虚无”。张老师手中始终有一把衡量学生的尺子,什么时候学生需要扶一把,什么时候学生需要搭个台阶,张老师都清清楚楚。学生在找寻母亲给“我”影响的句子时,关注的是文字层面,张老师就适时地提醒学生标点符号上的特殊性:“如果把‘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改成顿号会怎样呢?”;学生关注的是日常的叙述,张老师就提醒学生关注“修饰性的”词语,如第5段中“自然”“常见”“不但……还”等词的品味。正是在基于学情基础上的扎实引导,所以学生在最后的主旨拔高上才显得水到渠成,扎扎实实。

  一些关于文本的思考。张老师的这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文本学习,对于我来说也是实实在在的学习。真正的学习是会引发思考的,重新研读文本,我也试图在文本看似“形散”的基础上理出一些自我的解读。

  有关文中的一些时间节点。纵观整个文本,我发现文章有确切时间的描述是从第8小节开始,1895年—1900年,在这一个时间段里,母亲对于朱德的影响有一个跳跃式的进展,母亲“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这一启发由母亲自身勤劳习惯、宽厚仁慈等这些习惯和品质的影响跳跃到精神层面的觉醒和追求,是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从1905—1908—1909—1919——1944这几个时间段中,可以说每个节点对于“我”的成长来说都是有深刻意义的,外出求学,回乡教书,去参加新军和同盟会,唯一的一次母子相聚。而这些时间的跨越中,母亲的形象精神一直在背后默默的影响着我,激励着我。

  有关叙述角度的转换。文章有关母亲的文字描写是从第三小节开始,而在第3—8段的叙述中,每节都是以母亲为叙述视角的,大部分句子都是“母亲怎样怎样”,基本是侧重于母亲本身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叙述。而从第9小节开始,叙述的角度开始转换,视角开始以“我”展开,侧重于我的学习和革命历程以及自我情感中体现出来的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我对她的感激怀念之情。

  当然,文本的探究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什么样的角度适合学生?什么样的程度利于学生?张丽芳老师的这节课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以文本的核心为“绳”,以学情为“尺”,才能带着学生扎实地行走在文本的天地里。(王金花)

  《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 篇6

  读完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之后,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这篇文章。说不清楚是什么力量,使这篇文章在我的脑中总是余音绕梁挥之不去。可能是每个人都有母亲,每个母亲又都是那么伟大的缘故吧。经过这许多年后,再次到网上找到这篇文章,又仔细地温习了一次。这文章是相同的,但由于我人生经历不同了,感触也有了新的改变。

  小时候,妈妈是天。由于有妈妈的存在,做事情时总是有仗义,这构成了我自信的基石。每当害怕时,只要想到有妈妈的保护,便不怕了。每当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只要想到有妈妈的帮助,便有了挑战一切困难的勇气。每要当犯错误时,只要想到妈妈会生气的,便停止错误的妄想而克制住自己的行为。

  我的妈妈是幼教老师,她的梦想是写一本关于幼儿教育的书。她总跟我说,希望我长大后有出息,到时候就可以为我写一本书,写一本如何培养孩子成才的书。可是我知道我并不聪明,每当老师讲高深的问题时,我总是反应很慢,每当考试时,我总是非常紧张非常害怕。妈妈告诉我笨鸟要先飞,勤能补拙。妈妈也知道我没有别的孩子聪明,可是她总是让我向聪明的孩子学习,可是有时候有总东施效颦的感觉。妈妈让我向伟人学习,结果我向马克思学习不收拾屋子,向牛顿学习不会做饭,向爱迪生学习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厌其烦的向老师提问。结果我的初中老师,告诉我这些知识到高中会学到;高中老师告诉我,这些知识到大学会学到;大学老师告诉我,这些知识还是要自已研究吧。

  小时候我非常迷信妈妈的话,我认为我妈妈是老师,我妈妈告诉我的知识一定是对的。有一次我和老师犟一个文字的读音问题,我底气十足的告诉老师,这是我妈教我的,不会错的。后来经过查字典,证明是我错了。是我妈告诉我的知识是错的。这是我第一次对我妈妈的话产生怀疑。

  小时候妈妈告诉我要谨慎和女孩交往,不许对女孩子笑。于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克制自己尽量不要对女孩笑。结果我连心中曾经喜欢过的女孩长得什么样子都记不得。妈妈告诉我看人要看心灵美,不要注重外表美。结果我找了个不漂亮的女朋友时,妈妈却问我,你为什么不找个漂亮女孩啊?从此我开始疑惑我妈妈对我的忠告了。

  小时候总是觉得妈妈不理解我,每天对我说的话几乎都一样。“你要好好学习。”“你怎么还不学习?”“怎么又玩了?快学习去!”其实有时我已经学得很累了,可是由于妈妈不认为我学累了,所以还得继续学下去。有时真是挺痛苦的。

  我家在家村,可是我的爷爷家,姑姑家,叔叔家都在市区居住,而且都是住的楼房。于是我问妈妈:“妈妈,我们家什么不能住上楼房呢?”妈妈告诉我:“你好好学习,长大了考大学,然后上班挣钱了,就能买起楼房了。”我又问妈妈:“那得多少年啊?”妈妈无语了。

  小时候妈妈总是教育我,要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要舍小家,为大家。可是,现在却对我说:“你不去上班,天天陪在我身边多好?”

  我上高中时,妈妈告诉我,只要我学习好,别的什么都不用我做。我上大学时,妈妈已经不能负担我的学费和生活费了。妈妈总对我说,你什么时候能挣钱啊?某某家的孩子,初中毕业就上班了,现在已经能够挣钱了,你也得挣点钱啊。于是我硬着头皮当起了我最不喜欢的职业――家教。其实我不喜欢当老师,我总觉得花时间来教别人,是浪费时间,倒不如花时间来当学生,去多学习点知识。上大三的时候,放假已经不在家呆了,我开始想办法挣钱,结果借钱办了个小公司,结果因为经营不善,转让了。回想起来,当时胆子还真挺大呢。

  长大后,来到了梦想中的鞍钢。继承了爷爷的工作,圆了父亲的鞍钢梦,妈妈实现了她的愿望。妈妈如释重负,突然间得了病,变得不能说话了,不能走路了。原来一直是在各方面照顾我的妈妈,变成了需要被照顾的人。

  妈妈得病后,几天没洗脚了,于是我打来热水给妈妈洗了脚。这是我第一次给妈妈洗脚。感觉很温暖,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看到小时候妈妈给我洗脚时妈妈脸上祥和的微笑。

  现在妈妈的病好些了,我一有时间,就回家看妈妈,帮妈妈洗洗脚,按按腿,聊聊天。看着妈妈头发花白了,说话动作像个小孩子。我不再迷信妈妈的话,我要自己掌握我的人生,掌握我的未来了。真希望她老人家能够健康长寿,能够看到我们的国家发展得日益强大,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中国人的幸福生活是由中国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愿天下儿女齐努力,为全天下爸爸妈妈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工作吧。

  《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 篇7

  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是什么?世界上最平凡而又最伟大而伟大的人是谁?读了《回忆我的母亲》,我再一次深切地感到,这种爱就是母爱,这个人就是母亲!

  在这篇朴素优美的文章里,朱德同志怀着崇敬的心情,讲述了母亲感人至深的事迹,唱出一首发自肺腑的对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深情颂歌:

  作者小时家境贫困,正是靠母亲的勤劳简朴、聪明能干,才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母亲是坚韧顽强的。在连年大旱的日子里,农民饥饿破产,作者一家大年除夕被迫分散,然而,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又是那样的深明大义,她“节衣缩食”,供儿子上学,是为了“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以反抗嘿社会“。后来,作者“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朱德同志作为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一位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勋的革命家,他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母亲的支持、母亲的鼓励又怎能分开呢?

  我掩卷深思,眼前不由得地出现一幅动人的画面:在千佛山的四面亭旁,有一株被称为“抱子树”的古槐。老槐树的根从地里冒出来,又向四面八方伸去,就像巨大的龙爪一样。从老槐树的根上,又长出一棵小槐树,树干挺拔,枝叶茂密。那老槐树弯曲的以成了半片的树干,正好压在小槐树的上方,为它遮风避雨。

  年深日久的风吹雨打,把老槐树的树干挖了个洞,小槐树穿洞而出,好象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从妈妈的怀里露出个小脑袋。好一片母子情深!

  真是人固有之,树亦宜然。母爱存在于万事万物,母爱比天空还要宽广。

  落伍者要想不被淘汰,必须付出数倍于他人的汗水;同样,我们的国家还比较落后,要实现“四化”,必须加倍努力学习各种有益的知识。

  是的,祖国母亲!我们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的妈妈。我们每时每刻生活在她的怀抱里,享受着她的爱。在她的甘甜的乳汁哺育下,我们茁壮成长;在她的灿烂文化和优美传统的熏陶下,我们奋发向上;在她的正确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母亲的爱是无私的、真挚的、博大的 。“我们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的思情”。在我们体会到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时,一定回产生这样的感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400字
当时买这本书的原因只有一个,里面有这篇文章《回忆我的母亲》,我深爱之。这篇文章我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读过,朱老总写于1944年4月5日,在那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难免会有些时代的烙印,掺入了一些阶级感情,但朴实的字里行间,无不表达着对母亲朴素的爱和深深的愧疚!正好这次毛概课老师要交篇读后感,想了想,我再次...

读了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
第四,要真实自然.就是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是怎样受到感动和怎样想的,就怎样写.把自己的想法写的越具体、越真实,文章就会情真意切,生动活泼,使人受到启发.从表现手法上看,读后感多用夹叙夹议,必要时借助抒情的方法.叙述是联系实际摆事实.议论是谈感想,讲道理.抒情是表达读后的激情.叙述的语言...

回忆我的母亲2-13段回忆了哪些往事 表现了什么
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展示母亲的美德,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赞颂、感谢与怀念。《回忆我的母亲》是早期创作的记叙性散文,记叙了作者母亲的生平,为母亲而写下的散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回忆我的母亲》是深切悼念自己母亲的回忆性散文,文中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是美的典型。艺术...

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400字拜托各位了 3Q
当时买这本书的原因只有一个,里面有这篇文章《回忆我的母亲》,我深爱之。这篇文章我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读过,朱老总写于1944年4月5日,在那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难免会有些时代的烙印,掺入了一些阶级感情,但朴实的字里行间,无不表达着对母亲朴素的爱和深深的愧疚!正好这次毛概课老师要交篇读后感,想了想,我再次...

《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文中哪些段落是议论?这些议论有什么用?_百 ...
《回忆我的母亲》的议论、作用和特点如下:1.课文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一段,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有富于力度的动词,有表示强调的虚词,表达了作者极为浓郁的情感。2.第7段中“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留有深刻的...

初中的《回忆我的母亲》的母亲文中经历了哪些事情?
《回忆我的母亲》的母亲文中经历的事情:1885-1900前后 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母亲“没有灰心”,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的反感1905 节衣缩食;供子读书1908 支持我参加革命;1919 离开土地就不舒服;1924-1927 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1937 过着勤劳的农妇生活;1944 86岁高龄仍“不辍劳作”。...

回忆我的母亲是什么顺序来写的?
《回忆我的母亲》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出了母亲一生的经历,同时又兼顾了体现母亲崇高品德的几个方面。这么一来,恰当而又自然地突出了这位革命母亲的最大特点热爱劳动,支持革命。读后给人留下了经久不忘的印象。《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早期创作的记叙性散文,...

回忆我的母亲主要内容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早起创作的记叙性散文,记叙了作者母亲的生平,为母亲而写下的散文集。其主要内容是朱德同志怀着真挚的深情,回忆了母亲勤劳、朴实的一生,歌颂了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妇女的崇高品德,表达了自己将继续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坚定志向。 1、原文 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朱德 得到母亲去...

回忆我的母亲中下列句子分别体现出了母亲怎样的品质
体现出了母亲吃苦耐劳,热爱劳动,支持革命的品质。《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录,它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语言十分质朴、简洁。在平实平静流畅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充分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已任而难求两全的境地,使慈母眷眷的心和赤子拳拳的心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回忆我的母亲双重视角有哪些?
《回忆我的母亲》开门见山,用简洁明朗的开头给全篇定下了自然清新的基调: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质朴无华的语言,既交代了文章的写作缘起,又高度概括了母亲勤劳一生的特点,成为全篇回忆母亲优秀事迹的一个十分清晰的总的枢纽。这...

金川区19881041573: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所著散文) - 搜狗百科
斐翟喘可: 《回忆我的母亲》读后感 http://www.mylove123.com/sort010/1911.html 读后感范文

金川区19881041573: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主要内容.感想 都要简介 -
斐翟喘可:[答案] 本文主要精选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作为重点来叙写母亲的一生.文章选材精当,布局巧妙,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开头,先概括出母亲一生的特点“勤劳”,总领全文,以下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回忆记叙.中间,集中...

金川区19881041573: 回忆我的母亲有感 作文 -
斐翟喘可:[答案] 读了朱德的故事,使我对革命时代的事有所了解,当时的社会问题极其复杂,为了选择自己的理想,以及现实,他放弃了很... 自己却一直犯着同样的错.朱德的母亲给了他一个勤劳的习惯,使他没有被困难吓倒,使他走上革命的道路,为人民做出自...

金川区19881041573: 六年级的《怀念母亲》读后感 作文300—400字 -
斐翟喘可: 读《怀念母亲》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怀念母亲》. 母亲,这个词是我们大家熟悉的饿不能再熟悉了.但是,有谁真正关爱过母亲呢?母亲给了我们无限的母爱,而我们却没有发现在母亲背后隐藏着的辛酸. 李羡林爷爷的母...

金川区19881041573: 阅读《回忆我的母亲》(节选),完成1——6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 -
斐翟喘可:[答案] 1.①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②鼓励“我”走上革命的道路. 2.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 3.“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4.因为“创造...

金川区19881041573: 《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母亲一生值得叙述的事迹很多,本文选择了哪《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 -
斐翟喘可:[答案] 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与无比崇敬之情1.母亲是个好劳动(作者小时候)2.遭遇退佃搬家和天灾时母亲没有灰心(1895-1900前后)3.节衣缩食,借钱供作者读书(1905)4.支持、慰勉作者参加革命(1908)5.离开土地就不舒服(1919...

金川区19881041573: 《回忆我的母亲》贾平凹 1.本文回忆了有关母亲的哪些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2 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 -
斐翟喘可: .我打喷嚏时.和母亲开玩笑;每当我写作时母亲总看着我.看久了便叫我出去走走.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无比思念和爱之情.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自述的特点,读完后很感动,感觉母爱很伟大

金川区19881041573: 《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在哪些时间阶段写了母亲经历过的那些事情,分别表达了母亲的哪些思想感情? -
斐翟喘可:[答案] 主要讲了母亲生了十三个子女,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母亲教我许多生产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我们被迫分家,又遇天灾,母亲节衣缩食供我读书,支持我参加革命,知道党困难依然再家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抒发了我...

金川区19881041573: 《回忆我的母亲》中“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斐翟喘可:[答案] 含义深刻,既寄寓了作者把党、革命、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又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与怀念之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