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中“心乐之”“乃记之而去”两个之字的解释

作者&投稿:学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石潭记中的乃记之而去中的而字怎么解释~

表顺承

而1、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2、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3、表(从……到……):从上~下。以上是“而”的解释。我觉得应该是连词表顺接,就是动作的承接,“乃记之而去”便记下它就走了,承接“记”和“去”两个动词

第一个之:代词,代表前面看到的情况(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第二个之 代词 代指前面的景色

乃记之而去 翻译 于是记下了所有的景色后离开了

在这里不翻译!只是一个用来连接词语的字,读起来比较通顺罢了


小石潭记的心乐之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心里感到高兴。一、原文:节选自《小石潭记》唐代: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二、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翻译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的意思:隔着一片竹林,听到流水的声音,像玉佩玉环在碰响,悦耳的水声使我心中快乐。出自:文言文《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_百 ...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出自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句话的翻译文是“隔着一片竹林,听到了流水的声音,好像腰上佩戴的玉佩和玉环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我的心里感到非常愉快!”《小石潭记》是一篇记叙文。这句话用的是记叙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中的“比喻”表现手法。这里把...

心乐之的乐是什么意思 心乐之的出处
1、心乐之的乐释义:以……为乐,对……感到快乐。2、出处:《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原文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

《小石潭记》作者“心乐之”句子
“心乐之”:心情的喜悦之情.“念无与乐者”:共同游乐的人. ...孤独,想却没有可以欢乐的朋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作者在这句话中也同时寄托着以天下... .三个乐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心境....

小石潭记中作者一乐一忧如何理解 小石潭记一忧一喜该如何理解
《小石潭记》中的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种乐是暂时的,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调。《小石潭记》中作者的心情由心乐之到悄怆百幽邃,这一乐一忧表现了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小石潭记中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写“悄怆幽邃”怎样理解作者这种...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原文节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

心乐之 之什么意思
之表示潭水。心乐之出自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全文为: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

小石潭记一文中如何理解两个乐字一个乐是什么第二个乐是什么?
第一乐,“心乐之”,是听到“如鸣佩环”的溪水声,清脆悦耳,未见其潭,先闻其声,故而心中高兴。第二乐,潭中鱼“似与游者相乐”,水中的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自由自在,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其实也是作者柳宗元想与鱼儿取乐的心境。寄情山水,暂且欢乐。

小石潭记中 心乐之读音
1.“心乐之”读音为xīn lè zhī。“心乐之”是心以水声清脆为快乐的意思。2.常有争议的是乐的读音。现在仔细解释乐字用法和读音。看下面只有乐 ( lè )才有“高兴”的意思,所以读( lè )。乐 ( lè )(1)ㄌㄜˋ(2)高兴;喜悦:快~,~事,~观,~滋滋。(3)喜欢;很愿意:~意,...

明溪县13544232222: 小石潭记中“心乐之”“乃记之而去”两个之字的解释 -
望庾莪术:[答案] 第一个之:代词,代表前面看到的情况(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第二个之 代词 代指前面的景色 乃记之而去 翻译 于是记下了所有的景色后离开了

明溪县13544232222: 《小石潭记》中的“乃记之而去”的“乃”是什么意思是“于是”吗? -
望庾莪术:[答案] 对的 是“于是” 要相信你自己

明溪县13544232222: 小石潭记中的乃记之而去 -
望庾莪术: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

明溪县13544232222: 小石潭记中 心乐之 的 之字 何译 -
望庾莪术:[答案] 之:代词,代表前面看到的情况(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

明溪县13544232222: 乃记之而去的去呢?什么意思??? -
望庾莪术: 1、“乃记之而去”出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2、 去:离开、离去.3、《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明溪县13544232222: 《小石潭记》中、乃记之而去 怎么翻译? -
望庾莪术: 去也 有人译,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乃记之而去,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有人译:刻字“xxx到此一游“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明溪县13544232222: 之 字的用法 -
望庾莪术:[答案]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之”比较多,用法也较复杂,有作代词用的,也有作助词、动词用的;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若死... 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明溪县13544232222: 小石潭记中作者对小石潭为何先心乐之后为什么又匆匆记之而去
望庾莪术: 因为当时作者被贬谪异地,心有不甘,为此才去小石谭一游,带给他些许快乐,但作者依旧还是个被贬之人,于是匆匆而去.希望能帮到你

明溪县13544232222: 小石潭记原文加点字词解释 -
望庾莪术: 心乐之:以……为乐 以为:作为皆若:都好象 下澈:向下同乐:快乐 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斗折蛇形:名词作状语,像斗一样,像蛇那样凄神寒骨: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以其境:因为 去:离开A、作者是怎...

明溪县13544232222: 小石潭记的中心思想及内容 -
望庾莪术: 《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本文抒情上偏向于浓墨重彩,情感强烈,或抚今追昔,或伤时感怀,或心忧家国,或思亲念旧,以极强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