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作者&投稿:历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样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1、持续改进的组织机构
要推行持续改进,应当有一个负责改进的管理机构。
改进管理组织的主要职责在于:
a、提出持续改进的方针、策略、主要目标和总的指导思想;
b、进行跨职能部门的或规模较大的质量改进项目的策划,并组织项目的实施;
c、为持续改进提供必需的资源,包括进行培训;
d、制定组织持续改进的计划,并组织实施;
e、对各部门的质量改进进行监督、协调,并提供保障;
f、对质量改进成果进行测量、评价和奖励;
g、负责QC小组活动的管理;
h、接受员工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其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督促落实;
i、定期对质量改进活动进行评审,以寻求改进的机会。
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之一来确定这样的管理机构:
a、由最高管理者授权,由组织内部某一部门(如质量管理部门)来负责持续改进的管理工作;
b、若组织庞大,亦可成立专门的持续改进管理机构;
c、由最高管理者负责,在组织内建立一个质量持续改进的委员会,有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组成并定期开展工作,但具体的管理工作依然需要指定一个常设机构来负责。
一般而言,组织的质量改进的途径可以分为纵向分层次惊醒的质量改进和横向跨部门的质量改进。组织的质量改进大多是由纵向分层次进行的。组织有组织的项目,部门有部门的项目,班组有班组的项目,个人有个人的项目。不能因为个人项目小就忽视个人小木,也不能因为有了上一层次的项目就不进行下一层次的项目的改进了。只有广泛开展各个层次项目的改进,才能说这个组织已经保持了持续改进,也才能说真正达到了GB/T 19000-ISO 9000族标准的要求。对于跨部门过程的质量改进,则应主要注意及时识别改进的机会,在各部门之间建立并保持联系,组织负责改进的机构应参与到该类项目质量改进的策划、组织、协调和监督中来,并防止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对于车间、班组等基层单位的持续改进,要使其把握以下要点:(1)、应有专人负责持续改进的组织工作;(2)、定期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头脑风暴法”会议,寻求改进机会;(3)协调改进过程;(4)、负责向组织申报质量改进成果;(5)、负责接受员工关于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最重要的是,负责改进的管理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持续改进抱有热情,并自觉主动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为全体员工树立一个榜样。那种对员工冷漠或者固步自封的人,不应做这种工作。

2、持续改进环境的建立
a、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领导。标准中多处要求最高管理者对持续改进工作予以支持和领导。事实上,最高管理者对持续改进的认识是组织持续改进环境的关键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归纳起来,最高管理者在持续改进中有如下几大职责:制定并向被管理者传达持续改进的目标;以身作则,持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过程;培育一种广泛交流、相互合作和尊重个人的环境;采取必要的手段,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够改进自己的工作过程;进行质量改进策划,必要时制定质量改进计划;为持续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对持续改进进行鼓励并将改进的成果纳入有关标准、制度和规范之中,以巩固已取得的成绩。
b、确立持续改进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持续改进环境往往需要有以满足顾客要求和设置更强竞争的目标为中心的、新颖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其中包括:将注意力集中与满足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产品质量生产、形成、实现的全过程,即整个质量环中需要进行持续改进,而不仅仅是在生产现场;展示管理者应尽的义务、领导作用和参与情况;不论是在协同工作中还是个人活动中,始终强调持续改进是每个员工工作的一部分;通过改进过程找到问题的所在;持续不断地改进所有的过程;利用数据和信息充分地交流与沟通;促进协同工作和尊重个人;依据对数据的分析进行决策。
c、具体制定企业持续改进的目标。具体的目标要与企业总的经营目标紧密结合,并突出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和过程的效果和效率。这些目标应明确易懂、积极可行、恰如其分,并且能够用于测量持续改进的进展情况。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策略与措施应该被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必须一道工作的全体人员所理解和赞同。持续改进目标还应定期进行评审并反映出不断变化的顾客期望。
d、各级管理者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和配置资源。各级领导者(当然也包括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和配置资源,为创造持续改进环境履行必要的领导职责并承担义务。由于认识上或体制上的原因,个别管理者对员工的质量管理改进要求(意见和建议)往往采取推诿、抵制、压抑和反对的态度。这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是一种破坏持续改进环境的错误行为,必须坚决纠正。
e、相互促进的工作关系。应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公开交流、沟通与合作,以消除企业和员工之间影响过程效果、效率和持续改进的障碍,包括与供应商及顾客的公开交流。沟通与合作。
f、全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上至企业最高管理者,下至现场员工,都应在质量管理原理和实践、质量改进方法的应用方面得到教育和培训,树立起质量意识与持续改进的思想。

3、持续改进活动开展
a、持续改进的项目。质量改进的项目分为对产品本身的改进、对产品过程的改进和对管理过程的改进。此外,质量目标的调整和提高、可好提出的需优化的服务、内外审出现的严重不合格项都应确定为改进项目。现实中常常遇到的质量缺陷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操作方面造成的缺陷,称为操作者可控的缺陷;另一类则是由于管理方面造成的缺陷,称为管理者可控的缺陷。对前者的改进,主要是研究员工的操作方法,其改进措施通常包括改变操作方法和加工顺序,但有时也有技术上的改进;对后者则主要是研究有关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其改进措施一般包括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改进两个方面。由于在质量管理中后者占的比重高达80%,这就要求在持续改进中必须实事求是对待质量问题,不能将质量问题推到员工头上。在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时,应当更多地从管理的角度,从领导的责任方面去寻找。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和巩固质量改进成果时,都要在管理因素上多下功夫。同时,管理是质量改进的主要对象,就决定了质量改进的主体主要是组织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而不是生产工人。因此,“三结合”模式的QC小组往往能比纯工人组成的QC小组更容易取得成效、巩固成果。
b、机遇的把握。把握持续改进机遇的要点:首先,要不断寻求改进机会,而不是等待出现问题再去抓机会;其次,从监视和测量中去寻找改进机会;再次,从广泛的信息来源中去寻求改进机会;最后,从质量改进的过程或结果中寻求改进机会。另外,当企业发生变革、以质量获得效益、重塑企业形象、生存发生危机或可赢得市场机遇时更应注重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的重大作用。
c、持续改进的策划。通过策划,制定出适合组织的中长期、年度以及具体持续改进项目的计划,以指导持续改进工作。持续改进计划的内容包括:改进项目、改进目标、过程步骤(完成期限)、责任分工、资源保障(人、财、物)等。
d、持续改进的控制。可制定持续改进控制程序,充分发挥组织控制、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的作用,对持续改进活动加以引导和控制。尤其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手段,克服持续改进中来自包括来自领导层、专业人员和员工各方面的压力,以减小阻力。
e、持续改进的测量。为了识别和诊断以确定改进机会,也为了测量质量改进活动的结果,组织应建立一个客观的测量系统,同时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规定相应的测量部门。
GB/T 19001-2008和GB/T 19004-2008也都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应开发并建立一个与其运作性质相适应的测量系统,并将“测量、分析和改进”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板块”之一。组织的测量系统首先要满足日常测量的需要,其次也要满足质量改进的需要。对质量改进的测量是对比改进前后的情况,以确定质量改进的效果,它至少包括两次测量,一次是改进之前,一次是改进之后。这两次测量应在相同的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对质量改进的测量应当注意:所有的测量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必要时应进行多次测量已进行统计分析;要克服夸大质量改进效果的倾向,测量和分析都必须实事求是;为了克服上述现象,对持续改进测量的结果应当进行评审或认定。
f、持续改进的评审、确认和验证。
与改进一样,改进的评审也应分层次进行。对组织持续改进的评审主要是针对组织范围是否坚持了持续改进以及针对组织质量改进计划和重大项目来进行,这种评审一般应当纳入组织的管理评审中进行,作为管理评审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质量改进项目的评审则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可能是在组织一级,也可能只在部门一级,还可能只在承担该项目的组织或QC小组内进行。而对基层单位持续改进的评审一般带有检查、审核的性质,目的是促进基层单位持续改进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开展。这种评审可以由组织负责改进的机构组织进行。在对持续改进项目进行验证和确认时,应出具验证报告。
持续改进结果经确认后,需保持下来,把变革的成果纳入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中。包括对规范/操作/管理程序及方法进行更改;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确保这些改进成果称为有关人员工作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g、持续改进的评价。可以选用如下方法对持续改进进行评价:顾客评价法、企业评价法、专家评价法、产品性能评价法、过程效率评价法、质量成本及价值增值评价法。
总的说来,可以用以下图表来表示持续改进的流程:

四、持续改进的常用方法
1、PDCA循环方法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所以又被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1)、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PDCA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行动。P阶段:包括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找出的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四个步骤。D阶段:只有一个步骤,即实施计划。C阶段:也只有一个步骤,即检查效果。A阶段:包括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和把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两个步骤。
(2)PDCA循环的特点:
a、循环不停地转动,没转动一周提高一步;
b、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
c、PDCA循环是一个综合性的循环。

2、质量改进方法
a、QCC方法。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s),即品管圈,又名质量控制圈、质量小组、QC小组等,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公司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环,在自我启发及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以全员参与的方式,不断地进行改善及管理自己的工作现场的活动,就是“品管圈活动”。品管圈注重尊重人性,建立愉快的现场;发挥人的能力,开发无限的脑力资源;改善企业体质,繁荣企业精神。组织可按以下方式引入QCC:有进行机构调查;与高层管理讨调查结果;向决策者执行特殊计划;从各个部门挑选主管人员进行特别深度的培训计划;向对此问题拥有最好能力的人员进行培训;在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培训后,在高级管理层中形成质量改进小组,解决主要的组织机构问题;通过协调部门,由培训者对所有工人进行质量概念的意识培训;协调部门保持自愿组成品质圈的工人的记录;组成部门级别、班组级别品质圈,并进行培训。QCC应坚持按员工自愿参加、自愿结合,自愿组合的原则,采用适宜项目与组织特点的方法来组建,主要包括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品管圈的运行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借助流程图表,对问题进行定义;通过搜集数据,来分析问题,确定原因;通过数据的搜集与分析,来找到最深层的原因;确定解决办法,选择合适的解决办法;预见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在试验的基础上实施解决办法,并检查其实施情况;定期实施;追踪/回顾品管圈解决问题的工具(包括脑力激荡法、流程图表、搜集数据、曲线图、柏拉多分析等)。
b、TQM方法。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即全面质量管理,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永续经营的管理途径。TQM以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繁荣;用户至上;强调用数据说话;突出人的积极因素为基本指导思想,秉持预防原则、经济原则、协作原则、按照PDCA循环组织活动和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对践行它的全员、全过程、全企业发生作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和质量教育工作等,基本内容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c、6σ质量管理方法。“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为了达到6σ,首先要制定标准,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不断改进,最终达到6σ。现己形成一套使每个环节不断改进的简单的流程模式: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6σ管理具有对顾客需求高度关注、高度依赖统计数据、重视改善业务流程、积极开展主动改进型管理和倡导无界限合作等特征,一般按照辨别核心流程和关键顾客;定义顾客需求;评估企业当前绩效;改进6σ管理法流程;流程设计、重构与系统整合的基本流程加以推行。推行的关键在于项目选择的改进、改进模式的选择以及6σ管理的领导原则。
d、ZD计划。ZD计划(zero defect program),也成无缺点或零缺陷运动,指组织中的下on工业人员以无缺点为最终目标而拟定当前的目标,以期努力达成,而后再进一步提高目标要求的活动。一般而言,无缺陷运动以每一从业人员均须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树立“无缺点”理念为前提,在一个核心(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二个基本点(有用的和可信赖的)、三个需要(任何组织都要满足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和供应商的需要)和四个基本原则(质量就是符合要求;预防的系统产生质量;质量的工作准则是零缺陷;必须以质量代价(金钱)来衡量质量表现)的基本原则下,按建立组织、制定目标、建立建议制度和评价表扬的程序加以实施。

五、持续改进的审核要点
随着ISO 9000族标准的改版,持续改进的地位得以一次又一次的提升。最早的87版本系列标准中,由于认识的局限,几乎没有质量改进有关术语出现,为此ISO 9000族标准收到广泛的批评。94年发布的有限修改版将质量改进写进了ISO 9004中,但由于依然未能将其融入质量管理体系之中,质量改进与质量管理体脱节,致使很大一部分组织没有将质量改进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要素对待。从2000版标准开始,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已被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了体系之中,持续改进已成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对组织持续改进工作的审核也已随之日益凸现其重要性。
标准要求:GB/T 19000标准中“持续改进”的定义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里的循环活动”,条款8.5.1对持续改进做出了如下要求:8.5.1持续改进 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这就决定了持续改进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通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建立、实施、评审和调整,确立持续改进的方向;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产品、过程的趋势和不足,评价顾客满意的信息,调整质量管理体系的输入和输出;通过内、外部审核不断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并想高层领导提出体系改进的建议;通过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改进,使不合格不再发生或者不发生;通过管理评审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作出改进措施的决定。

仅供参考
改进是指为改善产品的特征及特性和或提高用于设计、生产和交付产品的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所开展的活动;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持续改进的对象是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一、持续改进的目的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企业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最高管理者应对持续改进做出承诺,全体员工要积极参与持续改进的活动。

二、持续改进的现状:

三鹿事件、毒胶囊事件让我们不难想到这些企业没有抓质量吗?它一定少不了质量管理系统,同时,还会有各种经质量部门认证的“合格”后颁发的一系列证书。那么,在质量体系运行中是否有效运行?难道没有持续改进吗?……

目前许多企业多数没有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他们对持续改进的认识仍停留在表层,遇事处事,当出现不合格产品产生退货时,质量管理部门没有对产品缺陷进行分析,售后服务也没有对服务过程进行反馈,整个质量管理体系孤立运行。因此,对不符合问题原因的识别很关键,作为持续改进过程的输入,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持续改进的效果。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识别不符合的原因活动有多种,通常采用的一致改进的方法是:基于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通过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评价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不合格,当然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方法,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最终导致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而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在企业范围内理解并掌握这种一致的改进的方法,可以快捷有效地实施持续改进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

企业在持续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持续改进的主动性不够

企业为满足“审核要求”而采取的一些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多数情况只停留在问题的表层面上,局限在针对审核中已出现的问题,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认为自己已达到了很好的水平,不是主动地“出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是等着别人来查找问题,企业还能谈持续改进吗?

2.领导重视不够

领导是一个组织方针和目标的制定者,是任务分工的策划者和资源的分配者,领导的承诺和积极参与,对建立并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并使相关方获益是必不可少的。有些企业领导并没有意识到质量体系对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只是因顾客的要求而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其心态仅停留在为了拿到一张证书,那么,企业肯定会陷入两套体系的困境中。

3.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差

部分企业的体系文件操作性不强,作业文件更新滞后。有的企业无视设备更新、人员变化和顾客提出的新要求,认为作业文件可有可无,原来的作业文件不能够及时更新,仍按惯例操作,我行我素,出现问题,悔之莫及。

4.员工培训实践效果差

培训实践效果分三方面,一是为了完成年度员工培训计划,编制的培训内容不全面,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企业的发展毫无促进效果,二是培训照本宣科,无实战效果,训而无用,不能将所学用于实践中,培训后,依然是“原来该怎么干现在还是怎么干”三是培训对象脱层,不重视,如参加标准培训的管理层人员不参加,认为那是操作人员的事情,到实际生产中出现管理与操作不一致,面对问题说不清。

5.内审员素质需进一步提高

企业在审核中,审核员对审核的内容只是看到一些表面的东西,就认为企业的体系运行符合要求,不能够继续往下查;在现场审核,缺乏观察和思考,走马观花,往往只看到表面,看不到实质,找不出问题的证据,最终不能发现问题所在。由于缺乏耐心和细致,为完成任务,勉强开具的不符合,既没有说服力又没有指导意义,由于审核水准下降,导致受审核方心生懈怠、厌烦情绪。

6.执行力度低,各种监督检查流于形式

企业每年实施的内审活动、产品质量审核、以及工序质量审核等质量检查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有些企业由于内审人员水平有限再加上人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每次内审只找一些容易整改的问题开出几项不合格报告来应付各级领导和外审,而实际存在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也很严重。另一方面还存在下发的不符合项只是针对该问题整改,不注意全面的检查,举一反三,导致于下一次来审核,又发现重复问题发生。因此,整改后续的检查、监督力度不够,对纠正、预防措施这一项改进工具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有效运行“持续改进”的对策

如何让持续改进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有效运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是摆在所有已获证企业面前的一个既现实又迫切的问题。质量管理是企业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企业的一个永恒目标。如何持续改进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应当把握好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持续改进工作

持续改进的积极意义不是发现问题后被动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而是从追求卓越的角度,如何使企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如何做得更好。有效的持续改进活动首先是主动的,有目的的改进活动、涉及到单一、局部或区域性、整体性等不同层面的改进,且能为企业拓展更大的升值空间。持续改进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境界,
持续改进工作的好坏体现了企业管理的优劣程度。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逻辑结构看。持续改进是企业正常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持续改进,就等于切断了企业管理通向更高层次的通道,其管理将会在固有水平上循环。最终导致体系僵化或失效而被市场淘汰。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市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必须与时俱进。在原有的管理和技术平台上以渐进的方式通过持续改进而逐步发展、积累到一定阶段或程度,把持续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推进新的高度。因此,决不应该把自身的管理和产品维持在原有水平上,必须全力推动持续改进工作,使企业的管理和产品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
一个企业要不断地追求卓越,关键不在于本身存在多少问题。而在于是否有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随时寻找自身的弱点和弱项,采取措施、持续改进。一个企业无论存在什么问题,只要持续地实施改进,企业与过去相比就会更强。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能促使企业进步的改进需求和机会,因为失去一次持续改进的机会,就会失去一次提高和完善企业管理的机会。

2.改变观念,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学家费根堡姆博士指出:“公司领导是质量成功的关键”。有力的质量管理的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是十分重要的,当今的竞争趋势已经不是单靠个人在质量上的努力所能决定的,而是要有一种环境,在公司内建立一种框架,使每个员工都积极投入质量改进活动中去。因而,公司的质量领导的作用倍加重要。领导不但要积极参与质量体系建设,规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为体系的运行提供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领导者的模范带头作用,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鼓舞、激励和承认员工的贡献,教育、培训并指导员工,在工作方式上做到透明、务实、以身作则,为企业持续改进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

3.重视体系文件的适宜性

质量管理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由于内部管理的变化或外部环境的变化,使最初编制的一些支持性的管理文件的某些要求已不适宜,特别是加强第三层次的作业文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也在不断发展,无论是从引进新设备、人才、及新方法的探索,则企业的三层次文件也要与时俱进,根据实际,广泛征求意见,逐步修改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优化每项质量活动的流程,不符合实际的操作逐一取消,使其在符合标准的前提下更具有可操作性,更利于质量控制,不仅保证了文件的适宜性和充分性,也能够提高全员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意识。

4.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员工质量意识

首先是从实际出发,科学编制培训内容,采用多种新颖别致的培训方式,结合听、查、看、问,互动的方式引起员工的学习兴趣,利用图解、分析与讨论的方式,与学员实现沟通交流,加深了理解,实施培训有考核,真正达到培训目的,提高培训质量。其次是培训要有针对性,要注重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做到有的放矢,区分不同层次定好培训计划和培训讲义,管理层培训些什么,操作层培训什么。应有一定的区别和针对性,才能提高培训质量。

5.提高内审员队伍的内审水平
众所周知。一批高素质的内审员队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标准的进步、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最初被认为是合格的内审员如果不追求自身素质的持续提高,那么,他就很难满足时代发展和企业持续改进的要求。在内审过程中,内审员不仅仅是执行检察任务,不只是能找出问题的所在,更主要的是要如何指导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教会遇到问题应该怎么做等。因此,依靠外界培训、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实践交流等途径来持续提高内审员的素质是成功内审的坚实基础。

6.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一种能力,其内涵广泛,包罗各种学科、方法、思想的概括,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在≤一分钟提高执行力≥书中写到:没有执行力,就没有企业成长;构建执行力,从成功决策开始;导向执行力,制定合理的企业流程;贯彻执行力,要从领导者做起;推动执行力,发挥“激励”的效果;提升执行力,要拿起沟通的武器;促进执行力,倡导团队力量。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就应该做到推动持续改进的执行力度,针对审核发现的问题,要彻底整改,加大纠正、预防措施的监督力度,检查整改后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杜绝问题的重复发生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整改不到位。

7.坚持开展群众性QC小组活动

在推行质量管理体系中,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改进问题的有效机制,进一步推进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促进全员、全过程、全企业的参与,倡导QC小组活动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应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云锡股份冶炼分公司2005年,针对63焊锡的一次浇铸合格率低度问题开展QC活动,通过生产过程中搅渣温度不够,搅渣时间不足等主要原因,制定了详细的对策措施,
并认真按计划实施,提高了63焊锡的一次浇铸合格率;2006年锡锭产品的外包装原来是用10#铁丝进行捆扎,捆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运输途中若被雨水淋湿导致生锈,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因此,冶炼分公司“三人行QC小组”,针对锡锭包装从材料的选取和捆扎方式上进行改进,摸索,对塑钢带进行了粘接强度试验,采用全塑钢带打捆,并在捆扎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改善了产品包装、外观质量,提高了用户满意度。2008年锡锭浇铸从人工手动浇铸改为机械自动浇铸;工艺上新建了氧气站、煤气站。2009年澳斯麦特炉、烟化炉、沸腾炉运行了富氧熔炼焙烧;氧化锅、合锡锅、离心锅由原来烧煤升温改为煤气燃烧等新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产品产量。在环保方面,也实现了节能减排。因此,坚持开展QC小组活动是企业持续改进的保障。

综上所述,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精髓,是为了向本企业及其顾客提供增值效益、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所采取的提高活动过程的效果和效率的措施,改进是一个持续的、永无止境的过程,戴明博士提出了PDCA循环的改进模式,朱兰博士将改进过程定义为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只有通过持续改进才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持续有效。

1、持续改进的组织机构
要推行持续改进,应当有一个负责改进的管理机构。
改进管理组织的主要职责在于:
a、提出持续改进的方针、策略、主要目标和总的指导思想;
b、进行跨职能部门的或规模较大的质量改进项目的策划,并组织项目的实施;
c、为持续改进提供必需的资源,包括进行培训;
d、制定组织持续改进的计划,并组织实施;
e、对各部门的质量改进进行监督、协调,并提供保障;
f、对质量改进成果进行测量、评价和奖励;
g、负责QC小组活动的管理;
h、接受员工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其及时传达到相关部门,督促落实;
i、定期对质量改进活动进行评审,以寻求改进的机会。
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之一来确定这样的管理机构:
a、由最高管理者授权,由组织内部某一部门(如质量管理部门)来负责持续改进的管理工作;
b、若组织庞大,亦可成立专门的持续改进管理机构;
c、由最高管理者负责,在组织内建立一个质量持续改进的委员会,有相关的部门和人员组成并定期开展工作,但具体的管理工作依然需要指定一个常设机构来负责。
一般而言,组织的质量改进的途径可以分为纵向分层次惊醒的质量改进和横向跨部门的质量改进。组织的质量改进大多是由纵向分层次进行的。组织有组织的项目,部门有部门的项目,班组有班组的项目,个人有个人的项目。不能因为个人项目小就忽视个人小木,也不能因为有了上一层次的项目就不进行下一层次的项目的改进了。只有广泛开展各个层次项目的改进,才能说这个组织已经保持了持续改进,也才能说真正达到了GB/T 19000-ISO 9000族标准的要求。对于跨部门过程的质量改进,则应主要注意及时识别改进的机会,在各部门之间建立并保持联系,组织负责改进的机构应参与到该类项目质量改进的策划、组织、协调和监督中来,并防止部门之间推诿扯皮。对于车间、班组等基层单位的持续改进,要使其把握以下要点:(1)、应有专人负责持续改进的组织工作;(2)、定期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头脑风暴法”会议,寻求改进机会;(3)协调改进过程;(4)、负责向组织申报质量改进成果;(5)、负责接受员工关于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最重要的是,负责改进的管理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持续改进抱有热情,并自觉主动地改进自己的工作,为全体员工树立一个榜样。那种对员工冷漠或者固步自封的人,不应做这种工作。

2、持续改进环境的建立
a、最高管理者的支持和领导。标准中多处要求最高管理者对持续改进工作予以支持和领导。事实上,最高管理者对持续改进的认识是组织持续改进环境的关键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归纳起来,最高管理者在持续改进中有如下几大职责:制定并向被管理者传达持续改进的目标;以身作则,持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过程;培育一种广泛交流、相互合作和尊重个人的环境;采取必要的手段,使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够改进自己的工作过程;进行质量改进策划,必要时制定质量改进计划;为持续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对持续改进进行鼓励并将改进的成果纳入有关标准、制度和规范之中,以巩固已取得的成绩。
b、确立持续改进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持续改进环境往往需要有以满足顾客要求和设置更强竞争的目标为中心的、新颖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其中包括:将注意力集中与满足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产品质量生产、形成、实现的全过程,即整个质量环中需要进行持续改进,而不仅仅是在生产现场;展示管理者应尽的义务、领导作用和参与情况;不论是在协同工作中还是个人活动中,始终强调持续改进是每个员工工作的一部分;通过改进过程找到问题的所在;持续不断地改进所有的过程;利用数据和信息充分地交流与沟通;促进协同工作和尊重个人;依据对数据的分析进行决策。
c、具体制定企业持续改进的目标。具体的目标要与企业总的经营目标紧密结合,并突出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和过程的效果和效率。这些目标应明确易懂、积极可行、恰如其分,并且能够用于测量持续改进的进展情况。达到这些目标所需的策略与措施应该被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必须一道工作的全体人员所理解和赞同。持续改进目标还应定期进行评审并反映出不断变化的顾客期望。
d、各级管理者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和配置资源。各级领导者(当然也包括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身作则、持之以恒和配置资源,为创造持续改进环境履行必要的领导职责并承担义务。由于认识上或体制上的原因,个别管理者对员工的质量管理改进要求(意见和建议)往往采取推诿、抵制、压抑和反对的态度。这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是一种破坏持续改进环境的错误行为,必须坚决纠正。
e、相互促进的工作关系。应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公开交流、沟通与合作,以消除企业和员工之间影响过程效果、效率和持续改进的障碍,包括与供应商及顾客的公开交流。沟通与合作。
f、全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上至企业最高管理者,下至现场员工,都应在质量管理原理和实践、质量改进方法的应用方面得到教育和培训,树立起质量意识与持续改进的思想。

3、持续改进活动开展
a、持续改进的项目。质量改进的项目分为对产品本身的改进、对产品过程的改进和对管理过程的改进。此外,质量目标的调整和提高、可好提出的需优化的服务、内外审出现的严重不合格项都应确定为改进项目。现实中常常遇到的质量缺陷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操作方面造成的缺陷,称为操作者可控的缺陷;另一类则是由于管理方面造成的缺陷,称为管理者可控的缺陷。对前者的改进,主要是研究员工的操作方法,其改进措施通常包括改变操作方法和加工顺序,但有时也有技术上的改进;对后者则主要是研究有关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其改进措施一般包括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改进两个方面。由于在质量管理中后者占的比重高达80%,这就要求在持续改进中必须实事求是对待质量问题,不能将质量问题推到员工头上。在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时,应当更多地从管理的角度,从领导的责任方面去寻找。在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和巩固质量改进成果时,都要在管理因素上多下功夫。同时,管理是质量改进的主要对象,就决定了质量改进的主体主要是组织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而不是生产工人。因此,“三结合”模式的QC小组往往能比纯工人组成的QC小组更容易取得成效、巩固成果。
b、机遇的把握。把握持续改进机遇的要点:首先,要不断寻求改进机会,而不是等待出现问题再去抓机会;其次,从监视和测量中去寻找改进机会;再次,从广泛的信息来源中去寻求改进机会;最后,从质量改进的过程或结果中寻求改进机会。另外,当企业发生变革、以质量获得效益、重塑企业形象、生存发生危机或可赢得市场机遇时更应注重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的重大作用。
c、持续改进的策划。通过策划,制定出适合组织的中长期、年度以及具体持续改进项目的计划,以指导持续改进工作。持续改进计划的内容包括:改进项目、改进目标、过程步骤(完成期限)、责任分工、资源保障(人、财、物)等。
d、持续改进的控制。可制定持续改进控制程序,充分发挥组织控制、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的作用,对持续改进活动加以引导和控制。尤其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手段,克服持续改进中来自包括来自领导层、专业人员和员工各方面的压力,以减小阻力。
e、持续改进的测量。为了识别和诊断以确定改进机会,也为了测量质量改进活动的结果,组织应建立一个客观的测量系统,同时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规定相应的测量部门。
GB/T 19001-2008和GB/T 19004-2008也都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应开发并建立一个与其运作性质相适应的测量系统,并将“测量、分析和改进”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四大板块”之一。组织的测量系统首先要满足日常测量的需要,其次也要满足质量改进的需要。对质量改进的测量是对比改进前后的情况,以确定质量改进的效果,它至少包括两次测量,一次是改进之前,一次是改进之后。这两次测量应在相同的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对质量改进的测量应当注意:所有的测量普遍存在变异现象,必要时应进行多次测量已进行统计分析;要克服夸大质量改进效果的倾向,测量和分析都必须实事求是;为了克服上述现象,对持续改进测量的结果应当进行评审或认定。
f、持续改进的评审、确认和验证。
与改进一样,改进的评审也应分层次进行。对组织持续改进的评审主要是针对组织范围是否坚持了持续改进以及针对组织质量改进计划和重大项目来进行,这种评审一般应当纳入组织的管理评审中进行,作为管理评审的一个重要内容。对质量改进项目的评审则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可能是在组织一级,也可能只在部门一级,还可能只在承担该项目的组织或QC小组内进行。而对基层单位持续改进的评审一般带有检查、审核的性质,目的是促进基层单位持续改进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开展。这种评审可以由组织负责改进的机构组织进行。在对持续改进项目进行验证和确认时,应出具验证报告。
持续改进结果经确认后,需保持下来,把变革的成果纳入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中。包括对规范/操作/管理程序及方法进行更改;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确保这些改进成果称为有关人员工作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g、持续改进的评价。可以选用如下方法对持续改进进行评价:顾客评价法、企业评价法、专家评价法、产品性能评价法、过程效率评价法、质量成本及价值增值评价法。
总的说来,可以用以下图表来表示持续改进的流程:

四、持续改进的常用方法
1、PDCA循环方法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所以又被称为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1)、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PDCA的含义如下: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行动。P阶段:包括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找出的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定措施计划四个步骤。D阶段:只有一个步骤,即实施计划。C阶段:也只有一个步骤,即检查效果。A阶段:包括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和把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两个步骤。
(2)PDCA循环的特点:
a、循环不停地转动,没转动一周提高一步;
b、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
c、PDCA循环是一个综合性的循环。

2、质量改进方法
a、QCC方法。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s),即品管圈,又名质量控制圈、质量小组、QC小组等,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公司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环,在自我启发及相互启发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以全员参与的方式,不断地进行改善及管理自己的工作现场的活动,就是“品管圈活动”。品管圈注重尊重人性,建立愉快的现场;发挥人的能力,开发无限的脑力资源;改善企业体质,繁荣企业精神。组织可按以下方式引入QCC:有进行机构调查;与高层管理讨调查结果;向决策者执行特殊计划;从各个部门挑选主管人员进行特别深度的培训计划;向对此问题拥有最好能力的人员进行培训;在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培训后,在高级管理层中形成质量改进小组,解决主要的组织机构问题;通过协调部门,由培训者对所有工人进行质量概念的意识培训;协调部门保持自愿组成品质圈的工人的记录;组成部门级别、班组级别品质圈,并进行培训。QCC应坚持按员工自愿参加、自愿结合,自愿组合的原则,采用适宜项目与组织特点的方法来组建,主要包括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品管圈的运行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借助流程图表,对问题进行定义;通过搜集数据,来分析问题,确定原因;通过数据的搜集与分析,来找到最深层的原因;确定解决办法,选择合适的解决办法;预见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在试验的基础上实施解决办法,并检查其实施情况;定期实施;追踪/回顾品管圈解决问题的工具(包括脑力激荡法、流程图表、搜集数据、曲线图、柏拉多分析等)。
b、TQM方法。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即全面质量管理,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永续经营的管理途径。TQM以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繁荣;用户至上;强调用数据说话;突出人的积极因素为基本指导思想,秉持预防原则、经济原则、协作原则、按照PDCA循环组织活动和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对践行它的全员、全过程、全企业发生作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和质量教育工作等,基本内容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c、6σ质量管理方法。“σ”是希腊文的一个字母,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偏差值,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测量出的σ表征着诸如单位缺陷、百万缺陷或错误的概率性,σ值越大,缺陷或错误就越少。6σ是一个目标,这个质量水平意味的是所有的过程和结果中,99.99966% 是无缺陷的,也就是说,做100万件事情,其中只有3.4件是有缺陷的,这几乎趋近到人类能够达到的最为完美的境界。6σ管理关注过程,特别是企业为市场和顾客提供价值的核心过程。为了达到6σ,首先要制定标准,在管理中随时跟踪考核操作与标准的偏差,不断改进,最终达到6σ。现己形成一套使每个环节不断改进的简单的流程模式:界定、测量、分析、改进、控制。6σ管理具有对顾客需求高度关注、高度依赖统计数据、重视改善业务流程、积极开展主动改进型管理和倡导无界限合作等特征,一般按照辨别核心流程和关键顾客;定义顾客需求;评估企业当前绩效;改进6σ管理法流程;流程设计、重构与系统整合的基本流程加以推行。推行的关键在于项目选择的改进、改进模式的选择以及6σ管理的领导原则。
d、ZD计划。ZD计划(zero defect program),也成无缺点或零缺陷运动,指组织中的下on工业人员以无缺点为最终目标而拟定当前的目标,以期努力达成,而后再进一步提高目标要求的活动。一般而言,无缺陷运动以每一从业人员均须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树立“无缺点”理念为前提,在一个核心(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二个基本点(有用的和可信赖的)、三个需要(任何组织都要满足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和供应商的需要)和四个基本原则(质量就是符合要求;预防的系统产生质量;质量的工作准则是零缺陷;必须以质量代价(金钱)来衡量质量表现)的基本原则下,按建立组织、制定目标、建立建议制度和评价表扬的程序加以实施。

五、持续改进的审核要点
随着ISO 9000族标准的改版,持续改进的地位得以一次又一次的提升。最早的87版本系列标准中,由于认识的局限,几乎没有质量改进有关术语出现,为此ISO 9000族标准收到广泛的批评。94年发布的有限修改版将质量改进写进了ISO 9004中,但由于依然未能将其融入质量管理体系之中,质量改进与质量管理体脱节,致使很大一部分组织没有将质量改进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要素对待。从2000版标准开始,质量改进和持续改进已被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了体系之中,持续改进已成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对组织持续改进工作的审核也已随之日益凸现其重要性。
标准要求:GB/T 19000标准中“持续改进”的定义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里的循环活动”,条款8.5.1对持续改进做出了如下要求:8.5.1持续改进 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这就决定了持续改进的内容包括以下内容:通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建立、实施、评审和调整,确立持续改进的方向;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产品、过程的趋势和不足,评价顾客满意的信息,调整质量管理体系的输入和输出;通过内、外部审核不断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并想高层领导提出体系改进的建议;通过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改进,使不合格不再发生或者不发生;通过管理评审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作出改进措施的决定。

1.要取得领导的支持,使企业真正将ISO9001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认真的得到执行。
2.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内审员的作用,不断的发现问题,在体系文件中加以完善和固化。
3.认真的执行内部审核,尽可能多的发现问题,尤其是管理漏洞,然后指定措施整改。
总之,在工作中将PDCA思想灌输到每个人(尤其是管理者)的思想中,使之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自我进行PDCA.

需要老板的决心,需要员工的理解配合,咨询师建立的管理体系要符合企业的实际状况,也就是9000八项管理原则的第二条,全员参与。相互配合,
1,一套完善的并且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体系,
2,决策层推行的力度,
3,中层管理和基层的理解配合。
前提是这套体系真正的给企业带来方便,而不是照猫画虎。


企业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有哪些?如何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1、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是通过建立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来实现的。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贯彻质量方针;当情况改变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要求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作为组织开展质量活动的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提供证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用以展示质量管理体系,证明其与顾客及第...

如何加强企业质量管理
企业要象“顾客一样了解质量”,建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质量体系,并将该体系贯穿于整个价值链当中。下面,来了解下如何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企业如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1、树立动态质量管理理念动态质量管理是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的一个不断循环的管理过程。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质量管理手段,又称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如何去学习掌握?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作为一名新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开始学习:一、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如ISO9001, ISO14000等标准规范,熟悉标准的条文规定。二、参考本公司或从网上查找...

如何学习提高物业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物业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培训,将服务导向的价值理念灌输给员工,改善员工工作态度,促进员工团结合作,以提供最高品质的服务。专业技术技能培训不管是对清洁工、维修工、绿化工和保安员都是相当重要的,内容包括物业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培训(只要是物业管理相关知识,他们必须知道答案,而不能说“这不是我...

质量管理方法有哪些
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阶段,其特点是仅“抽样检验”产品,因而不能控制产品质量。统计质量阶段,其特点是强调用管理统计方法,从产品质量波动中找出规律性,以采取有效措施,使生产过程各个环节控制在正常状态之中来保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以向服务对象提供满意的产品...

质量管理体系如何运用在我们平时
一、加强对流程的管理,努力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流转和监督、监控、考核、评价 当质量体系建立起来以后,不能整天只是将这些名目繁多的体系标准与文件要求摆在桌面上,挂在口头上,而没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来。针对此,信息化工具要能够提供一系列的流程支撑体系,通过信息化的流程实现这些标准体系文件精神的...

浅谈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在工程项目中,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提供保证,还要依据合同对业主提供保证。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为主,专职质量员、技术员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其所有质量活动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和改进措施,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发挥全员...

质量管理体系
针对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使组织获得成功。质量管理是组织各项管理的内容之一。最高管理者可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指导下,领导组织进行业绩改进。”论述了组织应采用的管理方式是系统、透明的;组织获得成功的途径是针对所有相关需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作用...

产品质量如何进行管控
按照“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各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有所依据,新手也能通过学习“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较快地熟悉工作,尽快进入角色。 二、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使厂务公开的内容切合了职工的实际需要。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is09000的一项重要质量管理原则。对...

如何来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
当然只有质量理念还是不够的,质量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就要员工主动地去学习质量工具方法并实际有效地运用到平时正常的工作当中去。2. 一个好的监督考核体制能刺激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运行,那么监督考核制度如何来制定呢?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好“目标管理法”,并将目标管理法与监督考核体制结合起来管理...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8669836088: 怎样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
乜沿愈风: 1.要取得领导的支持,使企业真正将ISO9001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认真的得到执行.2.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内审员的作用,不断的发现问题,在体系文件中加以完善和固化.3.认真的执行内部审核,尽可能多的发现问题,尤其是管理漏洞,然后指定措施整改.总之,在工作中将PDCA思想灌输到每个人(尤其是管理者)的思想中,使之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自我进行PDCA.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8669836088: ISO9001认证企业如何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
乜沿愈风: 一、质量方针为企业指明 了质量方面的总方向 质量方针应当是对企业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并成为企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质量工 作的总体指导原则,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统一质量认识、建立质量意识、明确质量方向.建立质量方针...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8669836088: 如何推进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
乜沿愈风: 烟草在线专稿 引:为提高行业综合管理能力,广西钦州烟草于2006年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并通过了体系认证.2010年下半年,钦州烟草将质理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整合,并对体系版本进行升级,发布实施.如今,四年...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8669836088: 如何才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
乜沿愈风: 织组应积极采用过程方法,按下列过程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改进其有效性, 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度:识别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确定为确保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配备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过程的运行和对过程的控制.监视、测量和分析过程.实施必要的措施,对过程进行持续改进.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8669836088: 建立、实施、保持、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有哪些 -
乜沿愈风: 建立、实施、保持、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有: 1.确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识别和确定顾客(市场)需求,对一个组织而言,实质是树立一个正确的营销观念. 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不...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8669836088: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方式 -
乜沿愈风: 从上而下,可用6 sigma专案来串联体系的改善; 可用流程优化专案进行体系的优化; 可推动QCC专案进行员工的自动与自发改善.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8669836088: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基本活动和步緅 -
乜沿愈风: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基本活动:在改进的实施过程中,巡查和识别异常现象,及时处理出现的不合格和潜在的不合格,预防和避免重复发生,确保过程能力的持续性,满足顾客的要求.持续改进的两个主要程序:一、纠正措施的程序.1、巡查.2、识别.3、制定纠正措施.4、实施纠正.5、验证.6、评价.7、总结.二、预防措施.1、每月汇集《数据信息分析报告》.2、召开分析会,识别不合格.3、确定潜在的不合格.4、制定预防措施.5、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实施预防措施.6、质量监督部门验证.7、评审.8、总结.简而答之,仅供参考.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8669836088: 如何持续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
乜沿愈风: 1加强监督检查力度,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实施有效的质量监视和测量,是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一项重要质量活动.质量监视和测量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抽样检查的方式,对所有质量管...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8669836088: 质量体系持续改进的一般方法主要是只关于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的操作过
乜沿愈风: 总体思路还是按PDCA循环,具体就是通过内审,发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改进,并对改进效果进行跟踪和评审,使体系不断完善.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8669836088: 如何通过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的持续改进
乜沿愈风: 一、实现企业的持续改进主要在纠正预防程序、统计分析、内审、目标管理、管理评审等流程上进行构建. 二、在于以上方面的实际运作,如果构建很好,而没有按规定去做,也是无法达到持续改进的,另一方面就是人员的能力,能力不足也达不到持续改进要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