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族谱?你姓李吗?

作者&投稿:扶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姓家谱辈分~

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2、东山一支李氏家谱字派: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3、高桥一支李氏三修族谱字派: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是、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南、雅、其、祥、合,西、都、本、度、呈。和、敦、现、左、有,富、有、庆、安、平
5、善邑曲江李氏一支家谱字派: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扩展资料:
李姓族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家州谱学会存有115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姓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
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强宗族团结,明确怎样为人处事。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姓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序文介绍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李氏家谱

李姓起源

一、 寻根溯源:

李姓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也是世界头号大姓。人口大约有八千七百多万,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则少于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比例仅在4%左右。在台湾排名第五位。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并排站在一起,能够环绕地球一圈半。

李姓起源于今河南鹿邑。鹿邑古称苦县,春秋时先属陈国,后归楚国,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即李姓始祖老子(李耳)的出生地。从远祖皋陶到大唐脉裔是李姓由萌芽到壮大的历程。李姓血脉中的12个政权(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58个帝王,无数将相名臣,是中国历史上所建的政权最多的姓氏。李姓为唐代国姓,唐以后蕃衍兴旺,蔚为望族。

考李姓的起源和得姓始祖,归结起来,主要有九:

第一种说法: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木子”救命成李姓。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征,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理利贞逃到陈国苦县,为躲避纣王的追杀,利贞母子隐姓埋名一路乞讨。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因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贞,至利贞十六孙李乾,字敬一,又名元果、其野。任周御史大夫,妣益寿氏,生子耳(即老子)。这种说法最早由唐朝李延寿提出。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第二种说法:指李为姓说。《史记·正义》引《玄妙内篇》云:"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此说以老子为李姓得姓始祖。今鹿邑仍有民间传说,李母怀胎81年,在李树下分娩,李耳诞生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李母呼道:"我的老儿子",因而名之"老子",老子一诞生就用手指着李树,自认李姓。

第三种说法: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第四种说法: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第五种说法:李树图腾说。直至今天,在我国个别少数民族中仍可找到以氏族图腾为姓的事例。如云南克木人中的野猫氏、水鸟氏和虎氏等。《东夷源流史》:"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并以李树为神树,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如李白家有桃李园,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

第六种说法:源于虎图腾说。此种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龚维英著《原始崇拜纲要》中说:李耳亦楚语,即虎。老子故国陈,灭于楚,故得为楚人。陈属淮河流域,正呼虎作"李耳"。老子之亦名李耳,理由在此。李耳应是陈楚民间对虎的俗称。今陈地民间相传,老子生于庚寅年,属虎。当时苦县一带方言称虎为"狸儿",故亲邻戏呼老子为狸儿,后渐演变为"李耳"。

第七种说法:源于老姓说。这种说法主要源于对老子姓氏的考证,认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李姓源于老姓。古文字学家唐兰认为,老子姓李名耳的说法不确实,郭沫若、马叙伦、陈独秀等人同意唐兰之说。高亨进一步考证,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曾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等人皆举其姓,独于老子则称"老聃"而不称"李聃";称"老子",而不称"李子",所以"明见老子原姓老矣。"

第八种说法:少数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边朝鲜族常见姓氏有李姓。

第九种说法:为北魏代北复姓所改。北魏时有代北复姓叱李氏、高护氏,随孝文帝入中原后,改为单姓李氏。见《魏书官氏书》、《通志.氏族略》。

二、 迁徙分布

纵观历史,李姓人氏大体形成两大系源。一支在陇西,即今甘肃省境,一支在赵郡,即今河北省境。以这两支为主,形成了中国李姓的源流,不断向全国各地播迁。据《李氏族谱》记载,在陇西这一源系中,出了李渊一家。他们建立唐王朝之后,随唐王朝的强盛,李姓也日趋强盛。源于赵郡的那一源系,繁衍情况更甚,在不几代的时间里,就成为当地的盛族,高居张、王、刘、赵诸大姓之上。以后,河北这支李姓家族,先后分成三组,西到山西,东到山东、安徽,南到河南、湖广,扩迁到更大的范围。

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

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

三 郡望堂号

(一)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子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二)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四、历史名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 传说老子活了200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的结果。后人纷纷效仿,求仙问道成为历朝历代许多皇帝和大臣的头等大事,道教由此兴盛。老子也被奉为教主,称“太上老君”。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世民:即唐太宗,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人称"诗仙"。

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五代时南唐国主,著名词人,世称李后主。李煜不仅擅长诗文、音乐,而且书法极佳,写字用颤笔作扭曲之状,十分遒劲,状如寒松霜竹,取名为“金错刀”。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李时珍:明代杰出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闻名于世。

李自成: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被称为“闯王”。

当然,现代还有:李嘉诚,李光耀,李小龙、李敖等。

五、胜迹:福建永定李氏宗祠


朋友 你姓李吗?
那你可真幸运
好多为人都姓李
李大钊
李时珍
李清照......
等..

我姓李。3001、 四川南充:云开长远逸,永简南封庄,文声庭而参,荣仕芳秀年。
3002、 南阳李氏:云龙凤虎,克绍祖武。
3003、 辽宁李氏:云南发向,山东广昌;明初耀祖,金凤海洋。
3004、 湖北李氏:云(树)鹏洪(光)展(玉),桂(明)兰同绵;沐思承惠,普化达权;循规秉度,碧合珠连;世基良善,永远荣全。
3005、 潜阳李氏:云礽尊祖妙永,元康本宗从,厚世启大光,荣化时代廕,中和奕叶新。
3006、 青海李氏:云师养尔林,永福胜山青。
3007、 潜阳李氏:沄述云妙善,元仲仕玉庆,日东启大光,荣化时代廕,中和奕叶新。
3008、 山东淄博:云、田、洪、成、信、行。
3009、 潜阳李氏:云贤延至伯友,道仲胜世廷,永兴隆万代,长远富贵昌,中和奕叶新。
3010、 青州李氏:云、学、长、玉、洪。
3011、 应城李氏:云映大载,唯祖有德,永世克昌。
3012、 梁山李氏:云 永 安 桂(广)树(大),梦(开)兰(昌)成(运)……峻峰光辉照,全民庆吉祥。
3013、 章丘鹅庄:云志厥忠[云毓万孝],庆延鸿绪,敦本维良;运际隆盛,哲司呈祥。
3014、 河南李氏:云、忠(纪)、良、道、金。
3015、 河南商丘:云忠为可继,胜善尚修明。
3016、 某地李氏:云中文广,大开昌运。
3017、 资兴李氏:毓秀钟灵,焕彩含芬,蔚为国华,世代流馨。
3018、 侃公子裔:毓元启应,夫宜奕至;履秩秉睿,允昌会成;修道立德,象贤希圣;学宗孔孟,儒绍周程;杨名上国,建绩大庭;联芳济美,世祚诒荣。
3019、 山东莱州:在、朝、座、钟、铭。
3020、 重庆李氏:在开先正,学宗大成。
3021、 某地李氏:再、克、廷、忠、孝、杰、义。
3022、 湖茫李氏:再如承先祖,文嗣仕永昌;德厚能继美,声名必远扬。
3023、 某地李氏:在、善、加、邦。
3024、 某地李氏:在盛通光,存廷文正;明德永照,世代荣昌。
3025、 云南广南:在思学廷占,成向贤子天。
3026、 蓼村李氏:再思原仲仁志大,萝添应惟崇宗祖;安邦定国遵文武,永佐朝廷世代兴
3027、 某地李氏:再、维、通、光、昌、盛、秀。
3028、 浏阳麻园:再兴华胜润,厚德本延长;兆起英才盛,光昌太有常。
3029、 湖北利川:再至元华仁之大,梦中英雄同曾祖;安邦定国君成武,永佐朝庭一世清。
3030、 湖北十堰:再、中(忠)、仕、子。
3031、 沅陵蓝溪:占(正、才)高思显达,继世永贻芳;德泽长中秀,仁怀必自强;传家唯孝敬,俊杰振朝纲;先祖建功业,智子善文章;共和顺民意,科学能兴邦;青莲育精华,族盛源隆昌。
3032、 河南李氏:占、魁、光、宗、耀、族。
3033、 广西融安:占、太、天、森、云、开、荣.......。
3034、 南京祖籍:占文锡武,集俊培英。
3035、 四川仪陇:章、崇、中、明。
3036、 某地李氏:章、世、福、志。
3037、 云南李氏:章、世、如、文、王。
3038、 某地李氏:兆、长、汝、志、国、家。
3039、 山东微山:肇崇思来,忠诚为质,耕读教佳。
3040、 湖北李氏:兆、大、明、美。
3041、 杞县李氏:兆殿尤允升,世泽德如玉。
3042、 湖南江华:肇国源世顺,大云仕泽。
3043、 某地李氏:兆国之光,茂建功德。
3044、 某地李氏:肇基德厚,思佐景期;胜应可贤,逢发生枝;星联辅相,运启文章;士培英俊,治进纯良;家修廷献,恩赐名扬;期承祖泽,永耀南方。
3045、 湘乡桥头:肇基宏复远,廷芳毓景魁;扬光锡善庆,名登献策台。
3046、 江苏淮安:兆、金、洪、健。
3047、 湖北枣阳:兆理华新启,德发万龙长。
3048、 河南信阳:兆启淮昌;英俊刚强。
3049、 山东日照:兆其绪宗,业一申首。
3050、 东海李氏:兆、庆、佃、学、爱 。

3051、 某地李氏:兆、庆、同、新、立、志。
3052、 温州畲族:肇世子文,国土伯永,必有忠信;思宗荣昌盛,诗书振家声;明钦清日茂,祖德保安邦。
3053、 嘉禾李氏:造物资陶铸,民彝气至刚;经纶襄育煦,基序溯源长;高峻赓崧岳,睦雍颂棣棠;谋贻绵燕绪,宝鼎祝馨香。
3054、 安徽李氏:昭献略凡祥,令德唯存幼。
3055、 江苏李氏:兆、学、生、元。
3056、 山东泰安:召、轩、绪、衍、祥。
3057、 湖北武汉:昭兹来许,方元成家,诗书经义,圣之英华,若启后昆;必绍前贤,克绳祖武,孝友为先,文人蔚起,才士 ?生。
3058、 山东临沂:泽、高、举、庆、云、禄,风(音)、林(音)、名(音)、记(音)、祥(音)。
3059、 四川自贡:泽、大、国、永、长、江。
3060、 浏阳大和:则日相芳,南山寿长;家传正道,世代荣昌;贤才广毓,登进循良;清芬永诵,载美秋阳。
3061、 山东滕州:泽润民康泰,恩生翰林新。
3062、 成都新都:泽绍鸿基远,向修骏烈传。
3063、 某地李氏:哲圣振立,国家必安。
3064、 某地李氏:泽、永、胜、世、海、天、常。
3065、 江西永丰:振、朝、登、盛(圣)、隆、国。
3066、 某地李氏:振、崇、维、和、广。
3067、 某地李氏:振春长再兴,本固之茂胜。
3068、 河南滑县:振德宗心传,兴基志道延。
3069、 蓟州祖籍:振、凤、玉、树、国、永。
3070、 江苏徐州:振、贵、成、四、相、仰、先。
3071、 江苏丰县:振、桂、学、新。
3072、 许昌禹州:振、国、书、文。
3073、 某地李氏:振(政) 、厚、维(伟)、国、永。
3074、 某地李氏:振家中心静,思明正柄西;连怀玉布广,文纪存金红。
3075、 山东平阴:振京佩得衍,金玉(毓)上(尚)连惠,怀月扬中宪。
3076、 某地李氏:振胜玉宝祝,发明亮光才。
3077、 山东黄县:振恕维家远怀忠。
3078、 安徽蒙城:振、文、怀、德、有、永。
3079、 安徽怀宁:振文一元业,方知定太平;道克传新发,才宜达盛名;直良延世泽,忠厚肇家声。
3080、 某地李氏:振、兴、伟、中、华。
3081、 湖北公安:振自应传敬,承贤才绍泽,鸿修永义方。
3082、 浙江鄞县:振助朝纲,世敦孝友。
3083、 山东枣庄:镇存明龄东玉殿,田锡广德会禀文。
3084、 苍南沿浦:镇瑞启朝鸣,志作友士宗;文世如君则,开元德景荣。
3085、 山东李氏:镇、万、世、贤、孝。
3086、 山东枣庄:增安传荣炳,国家培文,鸿修永焕。
3087、 某地李氏:珍才仲理仁,文必思宗祖,永远万世秉公;?必文仲思祖,才福廷继凤;朝国正天心,世秉公忠。
3088、 河北沧州:桢成田恩子洪连,锡汉权炳增钧润。
3089、 孝感孝昌:曾传嘉善,基祚彝常;文扶世运,士奕?国昌。
3090、 四川盐亭:贞德乐道,仕约贤良;文明永守,邦家之光。
3091、 安徽庐江:增红常吉传,立继正家山 。
3092、 蚌埠长淮:曾阶庭玉广,家传国学红。
3093、 湖南湘潭:真理克修,源远本立。
3094、 某地李氏:曾文(章宪秀策)第邦,维盘光明;永世(远)国绪(大),万(际)兆传(昌)允;瑞开洪图,承先延祚,培(阮)振(绍)家声;祥麟俊凤,宣扬令明,严守庭训;裕后庆宗,深思光(庞)义,福寿祯荣。
3095、 某地李氏:珍锡洪昌国,定一显常忠。
3096、 贵州水城:真希奇昶,哥胜刚宗;志天仲崇,万应世成。
3097、 安徽长淮:增偕廷玉广,家传国学宏。
3098、 江苏淮安:珍、彦、永、登、同、章、万。
3099、 常德李氏:曾应朝尚,正先试春;治经周代,长永聚庆。
3100、 资中太平:征、应、验、世、声。
3101、 湖南衡阳:贞元永会合,国运庆隆昌;忠孝传家远,诗书济世长。

3102、 潜阳李氏:浈远贞受富,永仲公德希;应世昌谨守,元宏登庸庆,仁智奕叶新。
3103、 潜阳李氏:浈远贞妙芳,伯士显风仁;应春维绍光,荣化时代廕,中和奕叶新。
3104、 自贡富顺:真、正、大、光、明。
3105、 湖北武汉:正、帮、成、中、少。
3106、 重庆涪陵:正本兴家秀,光朝佐永清;德成昭云汉,仁尊懋道英;学修邦之彦,时显国以明;其宗能代启,文林作嘉名。
3107、 湖北钟祥:正朝安邦,万世兴祥;明选中国,祖耀宗常;一官德清,三元治保;君臣照运,自家高登。
3108、 某地李氏:正传文中(风)明,振成建金昌。
3109、 湖北钟祥:正大传家永,文明启世长;道德绍先志,修治祖克昌;积善增余庆,训子有义方;勤俭创业本,耕读名俱扬。
3110、 广东潮汕:正大长为志,扬徽卓立功。
3111、 某地李氏:正、大、鼎、光、明。
3112、 陕西李氏:正大光明昌,达科联家方。
3113、 湖南澧县:正大光明,承先丙志;德尔道之,忠孝结义。
3114、 湖北随州:正、大、光、明、道、德、成。
3115、 湖北钟祥:正大光明道,天国传家兴;继承祖先德,万世永安定。
3116、 湖北钟祥:正大光明记中天,道德仁义孝元年。
3117、 沅江团山:正大光明可,发元茂德功;学立家声远,诗书道业隆。
3118、 湖北李氏:正大光明世,永远传中开,若起待人朝,忠厚保万年,诗书礼家乐。
3119、 湖北钟祥:正大光明,万世荣昌;朝文夕武,报国兴邦;勤俭朴实,富裕安康;忠孝仁义,俊秀弘扬。
3120、 湖北武汉:正大光明,行义敦仁;学修文选,道德为先。
3121、 重庆垫江:正大光明,修仁行义,道德家传;世守基绪,敦本崇源。
3122、 湖北襄樊:正大光明,修齐治平。
3123、 贵州仁怀:正、大、光、明、显、贵。
3124、 四川仁寿:正、大、光、明、友、龙。
3125、 湖北钟祥:正大光明,元士文泽;万代尚昌,如克孝友;道德锡佳,忠厚传家。
3126、 某地李氏:正大光明,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3127、 湖北钟祥:正大光明,忠良善贤;诗书启智,文美华章;崇尚科学,耀祖兴邦;吉兆瑞林,家国永昌,传承千秋。
3128、 重庆李氏:正大光明世,忠良孝顺家。
3129、 某地李氏:正大光明忠寅照,洪如万事玉成金。
3130、 某地李氏:正大光明,祖廷天元开,万家必胜在。
3131、 某地李氏:正大宏明士,中原德立全。
3132、 四川宜宾:正大如光,世代荣昌。
3133、 某地李氏:正、道、传、家。
3134、 四川筠连:正道维守和顺,长存敦仁从本,怀德永兴代有,祥泽世载勋明,印龙红玉诗书,学海福寿乾坤。
3135、 某地李氏:正德由来远,忠诚作儒生;本根培植厚,世代应堪庆。
3136、 某地李氏:正德作本,志学有成;克行大道,家国永清。
3137、 南京李氏:正国士学文,世代永隆兴;祖德乾坤大,诗书裕后昆;箕裘绵奕骥,礼乐振家声。
3138、 衡阳井田:正景福原,志思大茂,恭宽信敏,惠承宗兆,文昌开泰,治道光明,孝弟力田,端重彝伦,本义昭仁,允存定则,振启家声,克修竣德。
3139、 湖北监利:正敬德思,盛光昌振。
3140、 湖北恩施:正龙时银长,光大祖吉昌,永发福安康。
3141、 广西隆林:正明忠停现,四代影兴隆,国代园思安。
3142、 江苏赣榆:正、木、有、玉。
3143、 山东济南:正、亮、先、仁、德。
3144、 缙云李氏:正恺大小,四五六佰;庆千文继承,仁鲁参宏夔;齐整慈祥惠,和忠肃恭懿;明允笃诚宣,圣广渊冯翼。
3145、 陕西西乡:正日大光明 增发文章成;占得魁必仲,永做国忠贞。
3146、 某地李氏:正(音)如(音)广孝明,纯良恭(音)天(音)让。
3147、 四川汉源:正如启崇,锡绍成志学。
3148、 巴中南江:正生成荣华,鸿基光昌。

3149、 四川中江:正生一??,春前玉??;良材???,永世??观。
3150、 江苏沭阳:正相楷彭,汉均应庭;克宗元允,华宝国赐;玉宏明义,继业乃恩;修俊启本,耕腾来鹏;雅陶有范,典摸晋仁;廉洁清秀,瑞福乾坤。
3151、 安徽淮南:正为金保,国安良素。
3152、 四川中江:正学先光大,逢开世永成,茂盛生德秀,魁占上林时。
3153、 四川江安:正、永、文、林、胜。
3154、 某地李氏:正运天地念,朝丞登上品,世代万年兴,文武大学开。
3155、 河南邓州:正裕厚培,长春肇庆;尔履惟恒,端本崇敬。
3156、 湖北钟祥:正照德宏兴国,定知家有光明。
3157、 福建李氏:正自大学继,鸿儒道法传;时中国乃泰,至善家方延。
3158、 陕西汉中:正、志、兆、新。
3159、 四川犍为:子必永文德,才仲仁有世;嘉正其可学,志能上朝廷。
3160、 湖北麻城:子崇永正朝宗德,孙经安邦定吉祥。
3161、 汉寿李氏:子崇永绍正,懋育协资生;本固枝弥远,花繁实益盈;厚培恒毓秀,广植定敷荣;佳致清风酿,高标晓露凝;荫垂依峻极,庆锡自天成。
3162、 河北唐山:子、承、祖、德、远。
3163、 成都新都:子成昌太,秀发毓;文达君国,永世兴长。
3164、 重庆丰都:子芳元占仕,正学维洪大,朝廷明月照,永应增发祥。
3165、 湖北阳新:子芳应单正,兴国世永运;祖德发祥远,名儒尚邦华。
3166、 广东仁化:子甫文善道,应思妙曰德;芳学有载孔,顺慈化克佩佳,则世孚厚泽。
3167、 陈山李氏:子、光、仲、堂、春。
3168、 邵东李氏:子贵原文才,必仲仁世永,显宗汝再兴,荣华绍大成;祖德光家国,诗书启哲贤,贻谋振百代,惠泽应绵传;吉祥能耀远,宏祥福禄延,清操登泰岳,睿智溢东洋。
3169、 某地李氏:子弘文仕大,凤成必盛昌;铭德维克俊,福寿永吉祥。
3170、 锦潇堂李: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3171、 塘溪楼下:子若崇才立,裔犹巨派长;传家为孝友,弈世庆荣昌。
3172、 重庆李氏:子、仕、希、宏、应、登、元。
3173、 山东单县:子守先人(仁)业,家传道德经;五千言尚在,与国庆同兴。
3174、 福建龙岩:子孙万代隆,乾元永吉昌。
3175、 福建晋江:子、维、成、钦、有、国。
3176、 湖南永州:子、学、生、尚。
3177、 海南李氏:子、愈、焕、振、国。
3178、 湖北李氏:子月秀得正亭愉,洪祖基列白事昌;大朝天空万事顺,永远无闻起豪光。
3179、 四川剑阁:子兆藩成占,宗定国泰安;元朝锦兴顺,得(昌)发永正康。
3180、 湖北钟祥:治昂万智,应峦元升;如崇汉世,德顺光前;安邦定国,秀启文贤。
3181、 上湘李氏:志必仁本政,文仲湖廷钦,就可世宗。
3182、 哈尔滨李:自秉诚永茂,天宝久远长,安居世正福,乐业其传祥。
3183、 山东济南:志春玉岭孟,守保怀庆广。
3184、 山东即墨:自春云广太,少茂世新传;同真洪古庆,双鹿永长年。
3185、 湖北钟祥:志大光明,德正永昌;兴国传家,万世安康。
3186、 河南开封:志(治)、 芳 、广 、继(纪)。
3187、 绥化李氏:自国永清,凤鸣岐山秀。
3188、 江苏泗阳:志、继、前、仁。
3189、 陕西紫阳:自继绍家增福,文章启运长;兴传承道学,万世永隆昌。
3190、 山东枣庄:自、敬、兴、广。
3191、 某地李氏:自、俊、文、尚。
3192、 某地李氏:自立根煦成,维嘉(家)本兴生。
3193、 滕冲叠水:自立根肇守,诚振本性生;天其钟有庆,端显永炳文。
3194、 某地李氏:自立维善,积德恒延;文明蔚起,克绍青莲。
3195、 吉林德惠:自、连、万、树、长、晓。
3196、 东北李氏:志、念、元、化、忠。

蒽,我姓李, 作为第一大姓 我也很感兴趣,好象姓李在以前是叫理氏,第一人是叫李利贞。李家名人也很多 到唐朝时发展到顶峰 李姓成为国姓。那时候皇帝赏赐了很多达官贵人李姓

山东日照李氏:云 文 玉 永 为 家

以超过一亿

仅明士和夫 有人知道吗?


李氏家族族谱字辈
据我所知福建省古田县杉洋镇有个“凤林祠”几乎是福建以及周边李姓的总祠堂,可以说那里就是李姓的发祥地,你不妨到他们的网站去查找你想知道的更多情况。另外,寻踪会族的人不是在凭什么字辈,而是论“世”,比如第三十、第四十世,因为字辈是各个支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产物,比如上述的这八个字...

李姓起源于哪里,祖先是谁,都出现过哪些著名历史人物?
后理氏改为李氏,有两种说法:一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因直谏得罪商纣王,理姓家族面临灭族之灾,理徵之子利贞逃至伊侯之墟避难,因食李子充饥,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改姓李氏;二是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后裔,因祖上世镇码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

姓李的是什么族?
汉姓为“李”、苗姓为“孟恩路”,这是他们实行“子父连名制”的一种特殊写法。苗族中的李氏,有些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有的已与李氏的原义无关。例如,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民起义中有个起义军将领叫李洪基,但他并不姓李,“李”系他的苗语名字“拟”的讹写,而“拟”在苗语...

家谱代表着一个家族的兴旺,李氏陇西堂家谱都有什么辈分?
家声景运方新万国安仁呜

李姓的起源
李姓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 ),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李拼音:lǐ 释义:1、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

了解李姓的来源和李姓历史名人
(最佳答案哈)我写多点,你在自己截取。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姓李。他们常开玩笑地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听老师说,姓氏是一种文化,很值得研究。于是,我们几个姓李的同学对李姓的历史和现状做了一次调查。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

李姓的来源
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

李姓的来历和渊源
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理姓家族将面临灭族之灾。在这种情况下,理徵有一儿子叫利贞,便逃至伊侯之墟避难。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

谁知道李氏族谱?
"朝开文运 兰桂莲芳 士生俊秀 邦国之光"在李氏家谱里面的3300例找下。但是朋友我也姓李在里面却找不到,我们的字辈。据我们的长辈族人说的是我们属入的是“大礼堂”不知道是不是这三个字,反正是接近这三个字的读音。但是确实在3300例没找到我们的字辈。朋友你如果找到了顺便帮我看看。(书, 继...

李氏家谱字辈大全我姓李,我知道一些字排(世,龙,其,昌,开)不知道这是属...
把以上这些东西收集得越丰富越好,然后在网上寻找宗亲网、姓氏网,发布寻亲信息。也可以在当地论坛发帖,再或者搜索加入当地QQ群,进入祖地群、同支派群等和宗亲交流,也可以在一些族谱数据库平台网站搜索。在网上联系上祖居地宗亲后,要向他了解祖居地相关情况;当大量资料能够确认对接上以后,可以到祖居...

霍州市13262972813: 李姓家谱辈分 -
独怎赛治: 你可以参考4、陇西堂李氏七修族谱字派 跟你的比较合李氏家谱字派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

霍州市13262972813: 李姓字辈排行
独怎赛治: 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

霍州市13262972813: 请问李氏家族的辈分谱是应该怎么排的,我知道的是良、书、纪、名、休? -
独怎赛治: 李姓家族,辈序是"元、美、光、先、绪、敦、修、大、守、成、广、传、家、仕、本、唯、学、可、长、荣”.李姓家谱介绍 李姓族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家州谱学会存有115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

霍州市13262972813: 李姓族谱; - --充.登.正.先.守.清------字辈谁补全 -
独怎赛治: 李氏家谱字派 1、陇西堂李氏一支五修族谱字派(部分) ……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

霍州市13262972813: 李姓的族谱 -
独怎赛治: 福建连城县蓬峰镇的文川

霍州市13262972813: 李氏家谱 -
独怎赛治: 姓他是中国的一个大姓.在《李氏家谱》中,按字辈排谱自然就很难了.全国各地的李氏有所不同.要知道山西省洪桐县一代那可是中国百家姓的发源地.在此仅谈李氏家谱(不能单纯的讲夏津一个地方.) 例如老祖籍洪桐县一代现有传世的为...

霍州市13262972813: 李姓起源家谱 -
独怎赛治: 源于嬴姓和姚姓,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和舜帝姚姓的后代结合的后代,或出自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颛顼和舜帝后代一说:李姓祖先之一是伯益,伯益是帝颛顼的裔孙.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

霍州市13262972813: 李氏辈分 大家帮我查下 我有什么大家族吗? -
独怎赛治: 李姓是第一个大姓,来源也很复杂.相传,李姓出自黄帝,其始祖皋陶是黄帝孙颛顼的后裔.皋陶在帝尧时任“大理”之官,主管司法,并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史称“五刑” 在漫长的发展中,李姓还出现了许多名人.如老子(李耳)是著名思...

霍州市13262972813: 谁有山东李氏族谱 -
独怎赛治: 谱名:[山东海阳]八甲村《李氏宗谱》;编辑人:(清)十四世李俊 修 (民国)十七世李绪恩续修;版本: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正月 民国二十四年(1935)正月 始迁祖:李氏原籍江南常州府无锡县博洛村,明洪武时迁山东宁海州南岛居焉.明永乐二年(1404)始祖李富徙居天自家. 收藏者:青岛丝绸公司离休干部(天自家村人)李思浦 备注:明代后期天自家李氏已分成三个居落.天自家原系大嵩街的一个征屯,属莱阳地界,新发展的两个居落在留格庄河东属宁海地界,三处隔河相望,距离不足半里、光绪末年把三甲、六甲、八甲三个自然村纳入官方册籍作为行政村.天自家村始废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