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世界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历史阶段?

作者&投稿:淡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有哪些~

  第一个阶段,是以引进、移植与选择为主要标志的。
  现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起,从主导的一面看,可以说是在现代外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冲击下,中国的人文社会研究者所作的一种自觉的反应。20世纪前半叶,大体上先是引进、移植,继而通过时代的选择,也出现了近似于同一时期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那样逐步分化发展的态势。
  第二阶段,以革新、建设与曲折为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人文社会科学经历了一次革命的洗礼。这场洗礼的基本点,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各个学科的改造和建设。这一革新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学习运动和批判运动的方式进行的。它的积极方面,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在一个生产力相当落后的国度启动了划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和思想文化建设工程,在某些学科领域出现了有科学预见、有本土特色、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成果。连续开展的批判运动也有明显的消极影响,主要是阶级斗争庸俗化、扩大化,学术问题政治化,科学研究封闭化,在不同程度上否定了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品格,误伤了一批学科和学派、学者。
  第三个阶段,它的标志是:开放、重建与发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复苏,始于1978年中国哲学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是对3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命运的深刻历史反思,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论述深入人心,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开放、重建与发展的根本指针。1979年,邓小平指出,就可比的方面说,现在也应该承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比外国落后了,必须下定决心,急起直追。他说,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需要强调的是,在一定意义上,邓小平理论不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精华的综合体现。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初创、奠基阶段。此阶段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重点,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新的科研体系框架,创建科研和教学机构,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初创、奠基阶段。此阶段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重点,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新的科研体系框架,创建科研和教学机构,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
  第二阶段,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遭受严重破坏的时期。“文化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把“左”的错误推向了极端,使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遭到空前浩劫。
  第三阶段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冲破“左”的束缚,排除“右”的干扰,从恢复走向繁荣。

扩展内容
人文学科(humanities)这一名称本身就是科学所界定的,是20世纪对那些被排拒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学科的简便总称。现代哲学是由科学形成时清除出来的东西界定的,其他现代人文学科则首先以古典语文学的形式出现,其后衍生出历史、现代语言甚至艺术史。
人文学科的主干可以现成地用人们常说的“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来指称,或者再加上艺术。较广义的“人文学科”则还可以包括诸如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语言学、考古学、乃至含有人道主义内容并运用人道主义的方法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
基本特征编辑
人文学科的一般特征,主要是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比较(尤其是后者)中展开:
⒈根源性:人文学科可以说是今天许多其他学科、尤其社会科学诸学科的母体,它们大多是近代以来从其分化出来的。
⒉历史性:与社会科学相比,它主要是纵向的,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根基深厚,眼光长远,这不仅对深入认识现代社会及其未来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认识人类的历史本身亦是一自在的目的。
⒊差异性:或者说联系于各民族,各文明传统的特殊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较注意探讨普遍规则,而人文学科则与各民族的特性紧密相关,它不仅有助于个人确立恰当的认同,也提醒人们注意文明和文化的差异性、多元性、以及交流和互补。另外,人文学科还有一种联系于个人的特殊性,它注重个别。
⒋综合性、贯通性:人文学科相对来说眼界广阔,适用广泛,它们不是太重视具体专业的界限(或者说本身是领域宽广的专业),它着眼于培养通才,或者说使任何专业的人才都有一广博的眼光和胸襟,有专业以外的知识和对文学、艺术、道德的较高鉴别力。
它尤其与语言文学有关,重视通才、通识、“君子不器”;或不为小器而正欲成大器,具有某种业余性,不仅中国古代的君子之学如此,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亦然。
⒌经典性:人类公认的经典绝大部分可说是人文经典,而学习人文学科的主要方法也是亲近大师,了解经典。
⒍悟性:更重智慧而不是知识、定律。它不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那样注重普遍规律和累积知识,而是更注重一种智慧和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紧张和有创造性的探讨过程而非固定的结论。它对个人的独创性留有更浩大的空间和更多样的表现形式。
⒎非实用性:对外在物质条件和利益的某种独立性和距离,人文学科一般不像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那样依赖实验条件,物质条件,当然,另一方面,由于它并非直接实用的学科,它一般也不能给其学习者或从业者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但将带来一种心灵的丰富和满足。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初创、奠基阶段。此阶段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重点,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新的科研体系框架,创建科研和教学机构,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
第二阶段,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遭受严重破坏的时期。“文化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把“左”的错误推向了极端,使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遭到空前浩劫。
第三阶段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冲破“左”的束缚,排除“右”的干扰,从恢复走向繁荣。
0 4

鹅子野心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2018-05-14
关注
中国早期社会学的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中学释西学,具体表现在严复的群学思想上。
第二阶段是以西学发明中学,具体表现为社会科学是如何作为晚清国家派拯救国学利器的。
第三阶段是以社会学的学科形成的本土化,具体表现为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社会学的专业设置逐渐以从教育会大学为主扩展至国立大学,教学和研究上逐渐上将西方理论和概念与本土材料结合起来。
第四阶段是以社会学学科实质的本地化。
中国早期社会学家开始将眼光投入更为细微的地方社区,民间村落和底层群体的生活之中,许多社会学家还直接投身到社会建设中去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初创、奠基阶段。此阶段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重点,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新的科研体系框架,创建科研和教学机构,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
第二阶段,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遭受严重破坏的时期。“文化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把“左”的错误推向了极端,使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遭到空前浩劫。
第三阶段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冲破“左”的束缚,排除“右”的干扰,从恢复走向繁荣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bai事业的发展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du段,是哲学社zhi会科学的初创、奠基阶段。此阶段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重点,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新的科研体系框架,创建科研和教学机构,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
  第二阶段,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遭受严重破坏的时期。“文化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把“左”的错误推向了极端,使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遭到空前浩劫。
  第三阶段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冲破“左”的束缚,排除“右”的干扰,从恢复走向繁荣。中国早bai期社会学的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du段。
第一阶段是以中学释西学,zhi具体表现在严复的群学思想上dao。
第二阶段是以西学发明中学,具体表现为社会科学是如何作为晚清国家派拯救国学利器的。
第三阶段是以社会学的学科形成的本土化,具体表现为自20世纪20年代后期,社会学的专业设置逐渐以从教育会大学为主扩展至国立大学,教学和研究上逐渐上将西方理论和概念与本土材料结合起来。
第四阶段是以社会学学科实质的本地化。
中国早期社会学家开始将眼光投入更为细微的地方社区,民间村落和底层群体的生活之中,许多社会学家还直接投身到社会建设中去

20世纪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它应该是可以分为这个三个阶段的,一个是发展阶段,一个是发展中期阶段,另外一个就是发展持续中的这么一个阶段。

有一句诗写得好“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百花争艳,它不争;百花凋谢,它却开。它便是“东风第一枝”——梅花。时值红梅公园梅花节盛大开幕,我和妈妈也慕名前往游园、赏梅,一饱眼福。

一跨入公园大门,阵阵梅花的暗香就扑鼻而来。我随香而行,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美丽的红梅。远远望去,红色的梅花艳若桃李,灿如云霞,又如燃烧的火焰,绚丽异常。白色的梅花冰清玉洁,雪白无瑕,令人望之起敬。粉色的梅花更是如描似画,好像儿童的脸庞,透着三分稚气。

我疾步走近,这里的梅花千姿百态,美丽极了。那些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就像是一个个倒着的小水滴;那些张开了少许的小花朵,好似一个个小未成熟的小桃子;还有的红梅已经完全绽放,就像是一串串红色的风铃,微风拂过,就发出哗啦啦的笑声。

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朱砂梅了,粗壮的树干曲折而上,褐色的老枝像铁铸般向四周伸展,老枝上抽出了一些挺拔的新枝,缀着一朵朵朱红的花。细瞧,梅花有五片花瓣儿,圆圆的,一层一层的,中间是金黄色的花蕊和褐色的花丝,宛如无数美丽的蝴蝶,停歇在嫩绿的新枝上。春风吹来,从花蕊上飘出的淡淡清香,令我陶醉不已,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王冤的《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不但喜欢梅花盛开时的漂亮姿态和迷人的清香,更喜爱它那高贵的品格:它有不怕寒流、傲霜耐雪的顽强性格;它有高洁雅淡、坚忍不拔的高贵气质。

梅花,是最顽强、坚韧的花。它的色,秀丽而不妖娆。它的香,清幽而淡雅。它的姿,苍古而清秀。我爱那“东风第一枝”——梅花。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话,他是在不断的进行中的,他现在不来不久的更新下来,他会达到一个顶峰的一个状态。


请举例说明近代或现代中国人拥有自信力的例子
1、抗美援朝的胜利 1950年6月到195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志愿军入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是建国初期三大运动之一。中朝人民联合作战,沉重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我国的安全,维护了远东和世界的和平...

求几个中国人为国争光的故事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879年,广东佛山县出现了第一家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巧明火柴厂。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帝国主义忙于战争,输入中国的商品,包括火柴数量都大为减少;加上五四运动爆发,中国人民奋起抵制日本货,提倡国货,全国各地又兴起了办火柴厂的热潮,在短短几年中,全国...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指明了道路。因此在我们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正确选择人生目标和发展道路,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极重要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冲突是由于资产所有者所拥有的高生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是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经济体制的改革很关键,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经济焕发活力,中国人的思想也逐步打开,伟大的中央集体的领导也是很重要的。 云杉林晖 | 发布于2012-07-17 举报| 评论 0 0 改革开放和加入wto .. jys281118666 | 发布于2012-07-07 ...

搜集古代中国文明比西方先进的具体实例
这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的机器人。 此外,在《拾遗录》等书中,还记载了古代机器人登台演戏、执灯伴瞎等机巧神妙。 12.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欧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项技术,比中国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3.铁犁: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欧洲人到17世纪...

中国人上过月亮吗
截止2016年,中国人还没有上过月亮。登月是指人类利用自身开发的载人航天器将人类的宇航员送上月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未来可能将建立沿月球轨道飞行的实验室,把月球作为登上更遥远行星的一个落脚点。飞上月球,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就在20世纪后半期,人类终于成功实现了这一伟大梦想。1969...

如何看待西方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20世纪西方文学对于以往文化和文学的压缩以及对于未来文化和文学的开拓 ,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作出了现代性文学与文化模式的参照。 2 0世纪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对于中国人性品质与社会文化结构的冲击和改造 ,另一方面是对于中国古典审美观念的改造。延伸至 2 0世纪后期 ,西方对于...

中国人的年龄分段?
中国的年龄分段:1.幼儿 0岁—2.5岁 (1)婴儿期0-3周月;(2)小儿期4周月—2.5岁;2.童年。2.5岁—6岁 幼儿期2.5岁后—6岁;3.少年。7岁—17岁。(1)启蒙期7岁—10岁;(2)逆反期11岁—14岁;(3)成长期15岁—17岁。4.青年。18岁—40岁。(1)青春期18—28岁;(2)成熟期29—40岁...

日本人一再的获得诺奖,为什么历史悠久的中国却不多?
在20世纪日本可以说是世界上的几大强国之一。而中国在20世纪初还处在水深火热当中,那个时候的人们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中国尚未统一,敌人还在虎视眈眈,所以那时候的中国人想的是要如何解放中国,富强中国,根本没有心思去开展什么科学研究。此消彼长之下,日本的科研水平就远远高于中国了。二,中国...

有没有一本在介绍中国历史的同时又介绍同时期世界历史的书?_百度知 ...
每章最后的“东西方世界”一节,别具匠心和视野。宋明之后,尤其是十六世纪开始,西方政治文明突破性地发展起来,科技之光兴起,中西方的发展遂于此分道扬镳,并终于导致十九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不堪收拾。今天的人在扼腕叹息之余,更应该明白到,不仅仅从中国来看中国历史,和不仅仅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未来...

麻章区19860133645: 简述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概貌?人文社会科学 -
荆田补中: 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初创、奠基阶段.此阶段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重点,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新的科研体系框架,创建科研和教学机构,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

麻章区19860133645: 如何认识和理解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特点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
荆田补中: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特点:一,是社会实践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较以往更为充分地体现出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实践的依存性.首先,没有哪一门主干学科,不是以...

麻章区19860133645: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荆田补中: 20世纪推动和制约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1,世界格局三次重大变化推动时代主题不断深化,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影响.2,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当代全球问题日益尖锐,加快了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化的步伐.

麻章区19860133645: 人文社会科学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哪些地方 -
荆田补中: 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 (1)对创作主体文艺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 (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 (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 (4)对文艺与社会---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索.

麻章区19860133645: 20世纪中后期5大科学成就
荆田补中: 20世纪中后期5大科学成就 30年代以来,物质基本结构、规范场、宇宙大爆炸、遗传物质分子双螺旋结构、大地构造板块学说以及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理论的创建,...

麻章区19860133645: 20世纪推动和制约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有哪些 -
荆田补中: 标准答案:答:20世纪推动和制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主要有:(1)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2)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3)日益尖锐化的全球问题.

麻章区19860133645: 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世界科学有哪些新发展 -
荆田补中: 20世纪初科学革命两大成就 20世纪的科学是在19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如热力学与电磁学理论、化学原子论、生物进化论与细胞学说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世纪的三大发现(X射线、放射性、电子)导致了20世纪前30年的物理学革命,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成为20世纪科学发展的先导和基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