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甲午战争的朝鲜版“太平天国”有怎样的意义?

作者&投稿:枞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朝鲜半岛爆发了由“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是朝鲜半岛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同时,它还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上面这段分析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各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中介绍中日甲午战争之时通常都是用类似的表述,也就是说,是朝鲜发生了乱局,日本趁机而入准备实现侵略野心并对传统东亚霸主清朝进行打击,最终获胜。

这当然是历史的大致走向,没有问题,作为中国人,自然更加关系的是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至于这里面很关键的一个信息容易被忽略:这个最终导致整个东亚实现大变局的朝鲜“东学党”,到底是个什么组织?

根据教科书所说,它领导了朝鲜(这里指朝鲜王朝,包括了现在的朝鲜和韩国)的农民起义,那么这是不是一个类似搞起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之类的组织呢?其实,这两者还真的有点相似,但也不完全一样,要介绍“东学党”,首先要了解朝鲜半岛的情况。

19世纪,立国已经400年的朝鲜王朝也已经有了一些疲态,高层政局混乱、腐败加剧、底层社会矛盾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都已经出现,而除了这些内部矛盾外,朝鲜王朝还面临一个问题:外部侵略势力!

朝鲜自1392年立国以来,一直奉行“事大主义”的国策,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朝鲜王朝的国家安全,朝鲜王朝历史上受过的比较大的侵略一共有两次,一次是从1592年开始的,刚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带着日军侵朝,也就是“壬辰倭乱”,但这一次在宗主国明朝军队的帮助下,日军被清扫出去;另一次则是17世纪,新兴的满清势力侵略日本,这一次迫使朝鲜王朝背盟,从明朝的藩属变为清朝的藩属,虽然朝鲜王朝“欣慕中华,鄙夷蛮族”,对此极为不甘,但为了自保仍然接受了这一屈辱的条件,不过从大体方面来看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朝鲜仍然是中华王朝的属国。

从此开始,朝鲜已经200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事,总体也还安稳,但是19世纪开始,西方列强侵略东亚,和宗主国大清一样,朝鲜王朝没有了解西方的任何兴趣,1860年代中期,朝鲜实际执政者兴宣大院君统治闭关锁国,迫害国内外的基督徒,并连续挫败法国和美国的渗透(当然,这本质上是因为西方当时对朝鲜兴趣不大,而不是朝鲜本身实力强大),但时局动荡,朝鲜这个“东方君子国”自然不可能独善其身,终于朝鲜也开始被打破大门了,不过彻底打破朝鲜大门的不是西方国家,而且其老对手日本。

1871年“辛未洋扰”,美国入侵朝鲜王朝

此时的日本不比以往,经过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已经渐渐成为近代国家,这完全不是日本能够抗衡的,1876年,依靠西方先进武器的日本军队挑事成功,迫使朝鲜签订《江华岛条约》,日本取得自由勘测朝鲜海口、领事裁判权、贸易等权利。随后列强纷至沓来,到1882年《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缔结,朝鲜的门户全面开放。

朝鲜民族危机爆发,内政不休,强敌环伺,在这个背景下,社会也开始愈发动荡。此时朝鲜的掠夺者主要就是日本,朝日贸易额占了朝鲜对外贸易额的80%,日本资本投机商廉价收购朝鲜大米、大豆、棉花等农产品,然后运到日本高价出售,从中牟取暴利,日本财阀控制了朝鲜的渔业,金融业等,这种空前掠夺使得朝鲜人民更加民不聊生;而朝鲜王朝政府此时是腐败无能,民众愈加不满。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民变是不可避免的,就类似中国爆发太平天国运动一样。

不过那个时候大部分民众思想水平都不高,要把他们组织起来,通常需要一种“粘合剂”,主要就是宗教或者预言之类的东西,这一点中国读者肯定熟悉吧,从“大楚兴、陈胜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一直到“拜上帝教”,中国的民变领导一直是这样搞的。

但是,朝鲜和中国的情况毕竟不太一样,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时,中国华南地区被西方势力渗透已久,而且当时中国的社会矛盾主要还是贫苦人民和腐败官吏之间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还不是很重(中国民族矛盾大幅加重还要到甲午战争之后),所以搞起太平天国民变的是“不土不洋”的拜上帝教。

朝鲜不同,朝鲜王朝有着浓厚的。

“小中华思想”,对儒家的尊崇比中国更甚,儒家知识分子影响力很大,西方思想被斥为异端邪说,佛道等思想则有些被边缘化,所以尽管朝鲜王朝当时奉行的朱子学已经维持不了社会稳定,但在朝鲜的社会背景下,其酝酿出的组织,也不会是“拜上帝会”这种“非主流”组织但而是更接近儒学正统的集团,这就是“东学”。

“东学”的历史其实非常久,1860年,朝鲜庆尚南道庆州人,出身于没落士族地主阶级的贵族崔济愚创办了“东学”,什么叫“东学”?这其实就是和西学相对,意图抵制当时已经渗透到朝鲜的天主教。

“东学”其实有着浓厚的宗教背景,崔济愚8岁开始接受儒家教育,才能非凡,但他出身于庶子,在等级森严的朝鲜王朝社会是无法参加正常科举的,他无以为业。便去遍游名山大川,访师求友,数年之间,他把儒、佛、道三教教义之长短进行反复的比较,糅合教义,创立了“东学”。

“吾道不是儒、佛教, 也不是道教。而吾道是儒、佛、道教之合一。”——崔济愚

封建朝廷自然是很不喜欢这种组织(朝鲜朝廷也反天主教,但封建朝廷绝不可能喜欢民间结社),1864年3月10日,由控制政局的兴宣大院君下令处决他,其“东学”也被朝廷斥责为异端邪说。

但思想是无法被禁彻底的,以庆尚、全罗二道为中心,朝鲜王朝有了大批“东学”信徒,这些人就被叫“东学党”。至于为何是在庆尚道和全罗道,大家看看地图就知道,这里是朝鲜半岛最南边的沿海地区,也是受西方影响相对更深的地区。

一开始,“东学党”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只是一种新式的,以儒学为基础的宗教,并没有什么反抗社会的主旨,信徒们也就是求个精神信仰,对抗西方思想,崔济愚被害后,朝鲜“东学”信徒不断上书朝廷,要求为崔济愚伸冤和获得东学布教的自由,朝廷自然不可能同意此事,所以,矛盾就开始激化了,“东学党”开始有了反抗官府的意图。同时,随着日本侵略势力的渗透,这些人开始反日。

东学徒开始公开活动,连续召开“参礼集会”、“伏阙上疏”、“报恩集会”三次集会,前两次还只是要求为“东学”正名,为“教主”伸冤,但到了第三次“报恩集会”,“东学党”公开提出“惩罚贪官污吏, 驱除倭洋势力”的口号。

同年3月23日,东学领导部颁发了《东学人榜》,其中提到:“……到今生灵,几至填空者,方伯守令贪虐无道,有势豪家武断无节,以致涂炭之境。若不及今扫清,则何时有国泰民安?”

“东学党”是有组织能力的,所以,这些人决定聚众起事,而此时在日本势力和朝鲜本国贪官污吏的掠夺下,朝鲜人民极为困苦,所以,民变开始了,有点像朝鲜版的“太平天国”。

次年1月10日,东学党领袖全琫准率领农民军队在全罗道古阜郡举行起义,反抗当地郡守赵秉甲的压迫,课本上提到的“东学党起义”正式爆发。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4月28日,全琫准的起义军攻下重镇全州。攻占全州后,起义军准备进攻首都汉城。朝鲜王朝大震,武力镇压失败,朝廷一方面派人去和起义军议和,6月10日,在朝廷同意了起义军提出的包括严惩贪官污吏、烧毁奴婢文契等12项要求后,双方签订了《全州和约》,起义军后撤兵。

但同时,朝鲜王朝还向宗主国清朝求救,清军的介入对镇压朝鲜农民起义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因为当时朝鲜朝廷与起义军已经议和。但清军的介入,为日本出兵朝鲜提供了借口,最终就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再之后的历史大家应该就很熟悉了。

那“东学党”后来怎么样呢?“东学党”是反日的,控制了朝鲜的日本人自然不可能容忍,东学党再次起义,人数20万,遭日军和朝鲜官军镇压。

这次镇压是很血腥的,这是朝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据估计有30—40万起义者及其眷属被朝鲜统治者和日本军杀害(朝鲜总人口也就2000万的样子),其中日军大本营下达了对东学党“无条件杀戮”的命令,杀得朝鲜八道一片血雨腥风。

此事我国政府一般称为“东学党起义”,而当时的朝鲜地主阶级和朝鲜朝廷,则将东学党人视作中国历史上的黄巾军、白莲教等“异端”,蔑称为“东徒”、“东匪”,但随着时光推移,由于东学党“反日”,所以后期民族主义情绪较高的朝鲜和韩国两国政府对此评价都开始变高,现在朝鲜政府称为“甲午农民战争”,而韩国多称“东学农民运动”或“甲午东学乱”(韩国国史教科书直到1965年仍将甲午农民战争称为“东学乱”,但1970年后就改以“东学农民运动”或“东学革命”)。

朝鲜政府发行的纪念甲午农民战争(东学党起义)的邮票如何评价“东学党起义”呢?

首先,毋庸置疑,导致此次起义的根源当然是当时朝鲜下层民不聊生。“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当时朝鲜民谣。

如同甲午农民战争的一位领导者吴知泳的描述。“凡此种种,万民涂炭,村村哭声连天,人人怨声载道,八道(朝鲜行政区划,将全国分为八个道)民心惶惶。两班(朝鲜贵族)官吏以至富豪,既鱼肉百姓,民恶能不以为敌?!彼之生存,全仗百姓,何故置吾民于死地?故百姓日夜盼国亡,有言必称亡国,曰:‘此朝必亡,非亡不可,何不早亡?’”

但由于朝鲜的特殊情况(儒家信条极为浓厚,王室威望很高,一般民众也只是愤怒贪官,而尊崇王室),“东学党”并不像中国历史上一些起义一样,直接说要改朝换代,而是有种类似“清君侧”的忠君保国思想。

 农民军以茂长为根据地,全奉准、孙化中、金开南等发布了《茂长倡义文》, 阐明了农民军起义的目的:“今之为臣,不思保国,徒窃禄位掩蔽聪明,阿意敬容,忠谏之士,谓之妖言,正直之人,谓之非徒,内无辅国之才,外多虐民之官司, ……吾徒虽草野遗民,食君之土,服君之衣, 不可坐视,国家之危,而八路同心,亿兆询义,今举议旗,以保国安民,为死生之誓。”

而同时,“东学党”还是朝鲜民族矛盾加剧后的表现,“东学党”多次围攻基督教教堂,并提出“反基督教”的檄文,而后期日本人势力庞大之后,日本侵略势力成为这些农民军的主要对手,比如第二次甲午农民战争后,全奉准向全罗道监司朴济顺发送的信中称,“……况兹国有艰患,岂敢以外饬内诱,容息于天日下,下瞬之命战?日寇动兵,逼我君父,扰我民黎,人忍说乎?…

总体来说,东学农民战争是具有反封建性质的农民战争,但由于朝鲜特殊情况,农民军是在 “君臣有义”为主的儒家思想基础上进行反封建斗争,其不反王室,也不想推翻朝廷,所以不能说是“农民革命”,同时,“东学党”还带有民族革命的排外色彩。“东学党”的理念较为朴素:清扫一切洋人,倭夷;消灭一些腐败官吏,就能澄清时局,实现所谓“尧舜圣人之世”。

那“东学党”后来又是怎么发展的呢?其实这个宗教现在还在,农民战争失败后,“东学党”残余势力发生分化,部分组织开始亲日,李容九(著名韩奸)等起义者放弃了“斥倭斥洋”的理念,转而与日本人妥协;而更多的东学军继续加入义兵运动及其他反日运动,成为日本殖民势力的眼中钉。

1905年,“东学”第三任教祖孙秉熙改东学教为“天道教”,以与“天主教”相对,同时为了与亲日派李容九创立的侍天教做区别,韩国现约有280所天道教教堂,约有113万名信徒。而朝鲜的政党中有天道教青友党,主要由信仰天道教的农民组成。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开端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开端 中日出兵 朝鲜问题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突破口,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对开战的要求更加迫切,同年,时任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第一次帝国议会的“施政演说”中抛出了所谓“主权线”和“利益线”的理论,将日本本土作为主权线,中国和朝鲜半岛视为日本的“利益线”,声称日本“人口不足”,必须武力...

甲午战争时朝鲜有海军吗?
朝鲜有海军,朝鲜海军的旗舰据说是清朝福州船政生产的第一批蒸汽军商两用船,当时被赐予朝鲜,这也成为了朝鲜唯一的一艘蒸汽战舰,只不过可怜的朝鲜在1881年与日本的海上冲突(对于日本来说是冲突,对于朝鲜来说就是举国海军覆灭的战役)中,这艘战舰被日本命中了数炮,导致锅炉爆炸沉没。甲午时期朝鲜的海军...

甲午战争是??为全面占领朝鲜,进而以朝鲜为跳板,吞并中国而蓄意挑起的...
”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共进行了五次对外战争,中法和约是唯一一个没有割地赔款的和约。当时的环境应当说对中国的自强相当有利。甲午战争前,远东地区基本是俄、英争霸,中国和日本的情况虽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制约。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国...

甲午战争朝鲜到底支持谁?清国还是日本?
当然支持中国清政府了,中日甲午战争就是因为朝鲜起兵的!是朝鲜求助于清朝!清朝也知道这场战争避免不了,也是老大之争,不过没想到会是以失败告终。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也就更加的腐败,彻底失去了霸主地位!也逐步走向灭亡了!

中日甲午战争发生于哪年
中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这场战争主要源于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以及两国在朝鲜半岛和东北地区利益的冲突。当时,清朝政府虽然进行了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引进西方技术来强化国家实力,但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落后仍然严重。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朝鲜爆发东学...

甲午战争后的朝鲜还是中国的附庸国吗
甲午战争后的朝鲜是清朝政府签定“马关条约”后的附属国,而中国仍旧是独立国家。

甲午中日战争是否为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在朝鲜的土地上打的)?
第二 清兵退兵后 日本直接攻打朝鲜 拘谨朝鲜国王 成立傀儡政府 并且在丰岛海面偷袭清朝运兵船 甲午战争开打 可见 日本蓄意挑起战争 以侵略朝鲜为手段 激怒清政府以达到开战的目的 而清政府的出兵朝鲜的目的 除了保家卫国 也是为了帮助属国朝鲜赶走侵略者 所以 战争的性质一目了然 有点像大明万历援朝 第...

甲午战争是什么为全面占领朝鲜,进而以朝鲜为跳板,吞并中国而挑起的?
必然要先占领朝鲜.甲午战争说得简单点,是清政府的自卫战争,仗都打到家门口来了,不还击就太不象话了。无奈国力衰微,被日本打败.后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赔款割地,台湾岛就在那个时候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中日甲午战争的详细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8188.html?wtp=tt ...

甲午战争简介: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哪一年?
而日本因获得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军力迅速强盛,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对外扩张之路。战争过程中日甲午战争的整个过程,包括3个阶段:第一阶段,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在朝鲜半岛及海上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之战,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至11月22日。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

甲午战争:日本妄图使朝鲜脱离清政府控制
甲午战争前,朝鲜仍是中国的附庸国。当时的朝鲜仍处于封闭自守的封建王朝控制下,生产力落后,国内政局飘摇。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加强发展在朝鲜的势力,并通过外交手段,力争使朝鲜脱离清政府控制,成为“独立国”。由于没有足够的实力作后盾,外交努力并不太成功。1884年,日本趁中国忙于中法战争之际,驻...

鄯善县15394656167: 八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知识点 -
愚姬余甘: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1.鸦片走私:(1)背景:英国为了改变贸易不利局面,向中国走私鸦片.(2)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摧残国人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2.林则徐禁烟:(1)措施:在广州...

鄯善县15394656167: 请介绍下朝鲜东学党起义介绍有关起义的事表谈甲午中日战争
愚姬余甘: 东学党起义发端于全罗道古阜郡,事非偶然.一八九二年,古阜郡郡守赵秉甲走马上任.他本是个著名的贪官,巧取豪夺,诛求不已,农民尤无噍类,早有愤愤不平之意....

鄯善县15394656167: 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问题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中的
愚姬余甘: 七上学的是中国近代史,不管什么版本,大同小异 主要记住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过这个考得不多).圆明园一般都会有,但是很容易,关键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哪个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哪个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这两个容易混淆.如果问为什么战败,只要答“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就可以得1/3左右的分了,两次鸦片战争还可以答对列强不了解,甲午可以答慈禧过生日要军费.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考得不多,太平天国只需知道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和北伐失败.太平天国覆灭的原因是内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你的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等问题没问题,我们怎么提供全部答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