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在打仗的时候真的不会杀使者吗?

作者&投稿:彘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交战规则主要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春秋时期诸侯派的使者是不可侵犯的。人权在近代受到高度重视,但在封建社会却没有人权。古代版本的“日内瓦公约”没有规定不能杀害囚犯和有关人员。相反,杀害战俘和屠城的事件时有发生,如白起坑杀赵军战俘40万人,扬州10日杀害大批战俘和平民。

虽然古代战争不能像现代战争那样受到尊重,但它非常重视人权,但它尊重双方使者的潜规则,即“两军交战,使者不斩首”。这场充满鲜血和烈火的古老战争是如此激烈,甚至连敌人的妇女、儿童和老人都被彻底杀死。使者也是对方的人马。他们为什么享受这样的“人性化”待遇?

“两军交战,不斩首使者”起源于春秋时期,宋朝华元作为使者,独自前往楚军军营谈判,要求楚军撤出宋国都城,两国停止交战,而华元作为人质,来到楚国。这一规则逐渐演变为“两军作战,不斩首使者”。在激烈的战争中,使者是双方沟通的媒介,负责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意思。如果连对方使者也不能幸免,那就意味着不可能和解。

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来说,可能会出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局面,也可能引起激烈的反抗。例如,明朝嘉靖年间,蒙古国想与明朝进行贸易往来,就派石天爵、满受秃等使节与明朝谈判。由于世仇的关系,使臣都是在城内直接被杀的,蒙古汗汉在秋天大发雷霆,军队直接入侵边疆,给明朝带来了极大的边疆麻烦。

如果你站在两个战国的弱势一方,就不能轻易攻击对方的使者,因为你需要知道,一旦开始,就没有谈判的资格,也就是号角要求直接作战。对于弱国来说,当他们准备好谈判时,这意味着你们国家现在正处于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如果你不仔细思考,轻率行事。很容易失去谈判的机会。

对方不会给你任何呼吸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英明的君主不会轻易与强国的使节作战,他们大多数都会以礼相待。毕竟,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必须表现出求人的态度。而且很有可能在这个谈判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双方将领也明白,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其实质是利益诉求不一致。如果政客们不能谈论它,他们只能在战场上看到它。他们需要通过战争获得必要的利益,如共同边界问题引起的战争。而且,战争只是一种手段。军队是为政治服务的。将军的士兵在战场上流血,还有马的尸体,最后甚至可能得不到抚恤。所以将军们很不愿意战斗,这是最好的和解方式。

不用杀对方的使者,引起对方的反感。和谈后的道路被打破了。也有一些政客只是想给对方增加一些压力,不想扩大局势。经过一场小争吵,他们将回到谈判桌上。如果将军不知道如何杀死使者,他只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所以当聪明的将军看到对方的使者时,他不会不问为什么就杀人。

使者通常是无害的,没有侵略性。他们的目的只是传递信息。如果这样一个手无寸铁的人被杀了,就会被别人看不起,在道德讨论的层面上处于下风。这种情况在强调礼节的春秋时期尤为严重。当时,战斗非常“规则化”。战斗就像王子的朋友。提到宋襄公与楚国的战斗,楚军渡江时,宋襄公本可以打过去。

他本可以完全胜利,也可以在楚军处于一个好的阵营时打败楚军,但宋襄公认为,宋朝的军队最终是因为不仁义而被打败的。在古代,即使在战争中,人们也能讲仁义。有没有理由杀死一个手无寸铁的使者?战国时期,这种战争礼节已经丧失,但斩首者却没有。

古人认为,战斗要靠勇气和自信,特别是基层官兵,他们希望在战场上看到鲜血。如果司令官杀了特使,看来他不是一个正义的师。军队外出作战时会害怕一个小信使。士兵的士气在战场上会损失很多,精神上会有更多的负担。相反,它可以提高敌人的士气。他们认为敌人的军队是不公正和无耻的。甚至去传递信息的使者也会被杀死,士气也会大大提高。

当然,不杀使节不是绝对的。杀使者也可以鼓励你的一方,但他们大多发生在抵抗侵略的情况下。例如蒙古人攻打南宋都城的时候,为了减少伤亡,就让使者进城劝宋军投降,但宋军却把使者的头砍了下来挂在城头上,以表决心,大大鼓舞了士气,并成功把蒙古大汗蒙哥击毙。使臣不可杀,自己的才干和勇气也很突出。他们可以用三英寸的舌头在刀刃之间游动。




古代为何会遵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斩了会怎样?
不斩来使,这是在春秋战国时不成文变形成的规矩,一是来使并没有攻击力;二是杀了传话筒还怎么交流。如果偏要斩杀,斩杀一方实力强的话,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只能留下一个不好的名声;要是斩杀一方实力弱,斩了人家的来使,就只能等着被打了。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诸侯国,诸侯国之间实力不均等...

为什么“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如果真斩了来使,会有什么后果呢?_百度...
俗话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战场上流传的法则,但是纵观各朝各代似乎也有破例,那么既然是双方既定的游戏规则,斩杀对方使者意味着什么?会有哪些后果呢?我们今天不妨讨论一下 “两兵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出自周朝,当时特别崇尚礼仪的周朝认为杀死前来谈判的使者,便是“非礼也”,并强调...

古代两方交战为什么不斩来使?如果斩了来使会怎么样?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一种战争默契,是双方为了实现战争利益最大化而做出的妥协。如果在交战过程中斩杀对方使者,那就代表着这场战争会不死不休。战争的目的不是杀人,而是通过暴力的手段来获取利益,所以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就是尽可能的通过外交手段来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战争对双方来说...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做法,为什么古代一定要坚持,不怕来刺探军情吗...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句话我们看古代电视剧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为什么这句话能够让古代人一直遵循呢?第一,遵循战争文化 以前古代人打仗要师出有名,如果是师出无名,那么你发起的这场战役必将会受天下人耻笑,结果必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也是战争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礼仪,这样的...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什么时候制定的,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定?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当年楚国向齐国派出使者,洽谈相关事宜。按理说如果想早日到达齐国的话,必须要从宋国走。然而楚庄王却特意命令使者要绕过宋国。因为宋国一向非常高傲,根本瞧不起楚国,他们认为楚国都是野蛮人。因此,楚国也讨厌宋国。本来按照楚庄王的吩咐,使者只要绕过...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清朝试过一次,后果是什么?
古时候打仗,有一个不成为的规则,叫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个规则尽管没有什么组织进行强制性的规则,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历朝历代的人都是遵循这个规则的。稍微过火一些的,会把敌国的使者抓起来打一顿送回去,但是也不会杀掉使者。“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三国演义》中有个不太起眼的细节...

古代战争中,为何会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
经过楚庄王的威逼利诱,解杨才答应下来。可是当解杨来到望城中的楼车上,就大声疾呼战争是外交的延伸,如果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次动干戈的观点来看,能不死人就能获得利益的事,谁都愿意,因此使者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在今天看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对使者的基本保障...

为何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规则,违背了会怎样?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战争中双方共同的需要。这是双方进行外交战的必要手段。只有双方的外交渠道畅通,双方才能施展各自的计谋。使者,也是战斗在外交战线上勇敢的战士,他们随时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使者被杀也是谋略的需要。这里面有着双方统帅的博弈。比如,诸葛...

古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为什么不能斩来使?斩杀了又会怎么样?
古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有很多原形成的这条规则,首先我们知道有一句战争名言,那就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战争只是一个手段,最终他还是要去达到一定的战略目的的,而死者其实就充当了两个国家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如果双方能够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那么很有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可以说,这对双方...

为什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会有什么后果?
田广听说之后,认为郦食其出卖了他,恼羞成怒之下,烹杀了郦食其,并率兵逃跑。郦食其作为使者,本来完成了任务,结果为韩信所坑,被齐王所杀,死得的确有点冤。而韩信也暨此平定了齐国。总结下来,不斩来使,是遵守交战规则,或者想利用使者,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而斩杀了来使,通常情况下,则...

邻水县13831181197: 两国交战为何不斩来使?这种传统好象至今都在用
柏吕血府: 不斩来使的理由大家说了很多,我补充一下为什么还有很多斩来使的 斩来使一般发生在本方不愿意和对方谈判的情况下,一可以起到震慑敌人的效果,二相当于断了谈判的念想,激励本方军队死战. 以下情形下比较容易出现斩来使的情况 1、复仇战,本方占优,对方请降,不受降. 2、本方弱势,对方招降,斩来使,死战到底. 3、来使太嚣张,怒了...

邻水县13831181197: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什么意思? -
柏吕血府: 春秋时期诸侯派出的外交使节是不可侵犯的.公元前596年楚国派出申屈出使齐国,楚庄王特意嘱咐不要从宋国经过.宋国执政华元听说了,觉得这是对宋国的莫大侮辱,就设伏击杀死楚国使者.楚庄王为此“投袂而起”,出动大军包围宋国国...

邻水县13831181197: 古代当信使的人真倒霉主帅一句话,命斩来使,送信的人就被砍了,谁还
柏吕血府: 要分情况:一般规定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但有个别将军为了一定目的或杀鸡给猴看或心胸狭窄等各种原因也会把来使杀掉. 作为送信的人是最没有办法的,不送的话自己人会先杀掉你,送的话,运气差的也会当工具一样送掉姓名,但有的凭借自身的勇气和胆略化危为安,《三国志》中不乏这样的好汉.

邻水县13831181197: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斩了能怎样? -
柏吕血府: 使臣只是传递正式消息的,对国家并没有什么破坏性.一般斩来使只是一时怒气,但是在道义上就败了 麻烦采纳,谢谢!

邻水县13831181197: 为什么两国交战不杀信使.
柏吕血府:信使是通信的使者,两国即便交战也仍是要对话的(譬如下战书,媾和,谈判传信什么的),要对话就要靠信使,如果你斩了信使,那就无法通信了. 不过也有特例,就是一方认为与对方没有什么可讲的,或要羞辱对方,那他们就会拿信使开刀,信使可就很惨喽,所以我说,信使这还是个苦差,不过薪水应该还是很高的.

邻水县13831181197: 为什么两国交锋,不杀密探? -
柏吕血府: 两国交战 不斩来使 密探也是来使所以说不会杀掉 再就是为了军事需要不杀他们,为了得到另一方的军事情报可能会对他们进行劝降. 因为密探掌握着双方军事情报,谁拿到了就会在战争中占先机

邻水县13831181197: 为什么古代两国交战不杀信使? -
柏吕血府: 一 表示自己有胸怀,有气度 二 自认为是文明的军队,不会无故杀戮不携带武器的人员. 三 军人、武士的尊严:对不携带武器的敌人不会主动进行攻击. 四 只有疯狂且仇恨到极点才会对敌军使者下手. 五 虽然双方在进行战争,但是必要时敌对双方还是需要进行交流、协作和谈判的,杀掉敌军使者,就是断绝了敌我双方的联系. 五 自己也会派遣使者送消息或者礼物给对方,如果斩杀敌人使者,自己方面的使者肯定也会遭敌人斩杀.

邻水县13831181197: 古代的时候打仗,杀敌人的侦察兵吗? -
柏吕血府: 当然杀侦查兵啦,但是不杀送信的,有一句话称“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邻水县13831181197: 为什么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都已经开战了,不杀白不杀啊? -
柏吕血府: 1、复仇战,本方占优,对方请降,不受降. 2、本方弱势,对方招降,斩来使,死战到底. 3、来使太嚣张,怒了... 4斩来使不符合规矩,如其他人啊郭嘉救援啊! 忘采纳

邻水县13831181197: 两国交战,不斩还是不辱来使? -
柏吕血府: 看主事者的心情,心情最好的就不斩来使,心情差一点的就割个鼻子啊耳朵啊舌头啊什么的吓唬一下,心情差的就斩使立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