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有什么人文知识么

作者&投稿:定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婺源古镇的人文简介~

据《赣东北方言调查研究》一书记载,婺源是江西重要的徽语区之一(另有两处是德兴和浮梁)。婺源古属吴中楚尾,正式建制于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分休宁县(今隶安徽省)和乐平县之地而置,长期属歙州(后相继改为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民国时属安徽省,1935年后改属江西。但是,1947年-1949年又一度划归安徽。因此,自公元720年至今,婺源方言已流传了1200多年,是江西地区流传较为久远的方言之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婺源,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江南曲阜”和“书乡”。由宋而下,文风愈显强劲,有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选入《四库全书》172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百代文气造传世名流,文学家朱弁,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大师朱熹,明篆刻家何震,清经学家江永,科学家齐彦槐,铁路之父詹天佑,现代医学家程门雪,都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悠久的历史,让婺源方言保持了古朴儒雅的特点。如人们熟知东司、出恭、承让、大小乔、没者也、有亦无、不对榫等极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词语,在婺源方言中运用极为广泛。此外,婺源方言对“之”字的理解与用法特别接近古汉语。“之”用在句末,作语气助词,表示已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如“吃之,去(ké)之、没(mé)之”。这种用法,在婺源东部方言中,同样适用于“兮”,如“吃兮、去兮、没兮”。此外,古汉语中不常见的“相”代第一人称的情况,在婺源方言中也可以找到,如“相帮”(帮我一把)。除了古老之外,婺源方言还有富有节奏、感染力强等特点。如表示程度加强的“甜津津”(音zěn)、“苦醨醨”(音lí)、“稠搅搅”、“稀淌淌”、“细珍珍”、“粗蒿蒿”、“慢偷偷”、“急熊熊”、“松哈哈”、“紧扎扎”、“香喷喷”、“臭哄哄”(音hèng)、“乌兮兮”(音xì)、“绿翡翡”(音fì)、“穷岌岌”、“死没没”……念起来,很亲切,这种方言的特色是普通话所不及的。 全县面积2947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与庄园”之称。这里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7度,年降水量为1821毫米。 此外,婺源的民间艺术也十分富有,典雅的徽剧是京剧的源流之一,古朴的傩舞被称为“古典舞蹈活化石”,甲路抬阁艺术享有“中华一绝”的美名,独具韵致的茶艺表演风姿迷人......婺源博物馆,馆藏之多,品位之高,国内罕见,有“中国县级第一馆”之称。

人文历史
婺源各地名的由来
在凡地名的由来,或因地形状,或袭方位,或取画情诗意,或纪念名人,或托兆仙迹。一地的得名,又与该地的文化、知识、风情、习俗有关,犹如生活在为婴儿取名。计较者,往往挖空心思,既有祝福,又寄于期望,如此等等。
婺源是千年古县,受儒家学说影响较大,文化底蕴渊厚,因而取地名或雅或俗,颇为考究。
如菊径、桃溪、荷田、篁村、蕉源、梅林、草坞、如黄析坑、桑树园、银杏丘、芙蓉岭、柿树湾、苦竹山……
如龙腾、凤游山、象山、鹅峰、鹤溪、鱼潭、如凤凰岭、狐狸岩、老鼠尖、金鲤桥、野猪浆……
如琵琶墩、燕窝亭、牛角尖、琥珀山、风车斗、扑锅形……
如虹关、霞港、云峰、雪山……
如长溪、中云、大畈、横坑、高寨、低源、里村、处坑、前坦、后田……
如一家祠、双桂、三花尖、四亩坳、王珠山、六房、七里亭、八角亭、十堡、千槎、万贯洲……
婺源的一些舞文弄墨者,将地名凑成一副副对联,甚有趣味。
燕子(岭)回头(岭)啄旁皮(岭),东望(村)西望(村);
潭公(岭)对镜(岭)插芙蓉(岭),里妆(村)外妆(村)。
岭下即岭脚(村),走前坦(村)绕荷田(村),好入桃源(村)观景象;
源口有源头(村),流长溪(村)穿硖石(村),转李坑(村)出清泉。
上严田(村)下严田(村),两田夹路(村);
左汾水(村)右汾水(村),双水盘山(村)。
龙腾(村)江湾水(河),凤游(山)芙蓉尖(峰)。
清华著名学者江永,也曾为家乡江湾镇的诸山岭,写过一联:燕子回头见洋际;谭公对镜望芙蓉。
婺源在春秋时期,被称为桐?(桐?,即山多不曲之意)之地,经过历史动荡而出现几次大迁陟,一些失意官宦和儒家布衣,睹此间锦山绣水,安家者有之,隐居都有之。星术人士认为婺源景象万千,及胎毓钟灵的好地方,若蓄意教化,定必人文发达,墨皇浩瀚。儒家与星术家心有灵犀一点通,于是对地方的命名,自有独到之处。
随手拈来几例。
唐乾符年间,歙县篁墩汪万武逃乱至婺源北线,风天破晓,遂前定居之所取名晓起,勉励后人珍惜光阴。
又:北宋金紫光禄大夫李德鸾,取“占用从田之签,以严治家”之意为村取名严田,这位老者对仕途实有厌烦,只好劝子孙躬耕了。
又:北宋末年,徽州桐城主薄余道潜于婺源行径而走,行至沱川,觉得景致非凡,竟随手在溪边倒插罗汉松一支,不久插支长出绿时,大呼“养人宝地”。因该地盛产毛竹,故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诗,取村名篁村并定居之。
又:南宋时,胡某人婺源择址定居,见一红豆杉酷似巨笔,树旁一石犹如砚石,迎面峰峦仿如笔架,三景呼应,呈“文房”之状,遂举家而居,并定名方思山。方者,房也,占居也,《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方之。”思,思考。这地名的意思是:占定此地该思考其景其状,要奋读图进。
又:俞某建村于水潭旁,期望俞(鱼)姓繁衍发达,特筑拱桥紧锁水田,取村名为锁口潭。
又:鹤溪洲位于段莘河中游,面积二三华里。南宋岳飞曾屯兵于此并开垦此洲种稻,获粮谷甚丰,岳遂将该洲改为万贯洲。
又:鳙溪村因鳙鱼溯洪水至此,遂名。元末,朱元璋率兵路过,登山观景,见山头旷野有田数百亩,先赞曰:“好大的畈!”明朝建国,朱当上皇帝,故改村名为大畈。
婺源景色特佳,佳地必有佳名,文人骚客兴致所来,各相为地方取名,其富有诗情画意的名称也便应运而生了。

礼仪待客的习俗
自古以来,婺源就是礼仪之邦,民风俭朴,讲究坐不争上,食不争多,行不争先的“三不”礼节;与人交往,诚售为上;与人交谈,书往往来,对人尊呼,对已谦称;入私塾学馆,尊师为父。
对长辈按辈份称呼,平辈间称哥称嫂或直呼其名。对店主称老板、老板嫂(娘),对雇员、工匠称师傅。对有学识的人称先生。对老人称婆称公。邻里之间,有带小孩名称呼某家爸、某家*的。本县民间,向来聚族而居。族人人相见按字辈称呼,虽年高而辈分低者,仍称哥道弟,平辈之间直呼乳名。已婚妇女对男家长辈或平辈,随子女称呼,如夫兄称伯,夫弟称叔,夫嫂称伯母,夫弟称叔母;对丈夫父母称公婆;对丈夫叔伯夫妇及祖辈称叔公、叔婆、伯公、伯婆,太公、太婆。亲族以外冠以对方男子名讳,老者呼某某公,某某婆,中年者呼某伯、某伯母,某叔、某婶。家长对孩子自幼教会称呼。
旧时,祭祖、敬神、拜年、祝寿、新婚拜堂、幼辈拜会长辈、下级拜会上级均行跪拜礼。平辈相见,男子以抱拳作揖为礼,女搭手躬腰道“福”。
来客要请坐、奉茶、敬烟。为到家中的客人斟茶不能满,而酒是要斟满的,有“浅茶满酒”或“七分茶八分酒”之说。乡间待客更为热情,多以煮荷包蛋或以鸡蛋煮面条招待。客人进餐,小孩不得入座挟菜。给客人端茶、送饭须双手捧献。客人告辞须加挽留,告别时须送客出门,并招呼“慢走”、“有空来嬉”。路遇外乡熟人,要招呼回家吃饭。
过去,村、镇街道,村与村之间多以青石小道相连。要道每隔数里或山岭头建有路亭,有专人烧水供茶,给路人避雨歇息解渴。婺人元代池州教授王仪在其《过五岭》一诗中曰:“五岭一日度,精力亦已竭,赖是佛者徒,岭岭茶碗设”。此俗由此可见一斑。
挂喜轴寿联这是最能体现礼仪待客的事,主人家都十分慎重。婚事喜轴,娘舅为大,挂在堂前正中。姑爷次之,姨夫再次之,其余亲眷按辈份依次类推。师傅的喜轴,可以与姑爷、姨夫并列。朋友的喜轴,要分路近路过、辈份大小。若是新郎自己的朋友,又属本府县的,则与新郎平辈者并列;若是祖父朋友,属本府县的,与姑爷、姨夫并列;客府客县者,与娘舅并列(或另借一间屋挂在堂前正中)。娘舅不论新、堂、均按年龄大小区分。新郎父母的娘舅、姑爷、姨夫,一般由其子送礼,若有挂名参加者,另借一间屋为其张挂及开席。表舅亦同样。娘舅本人未到,由儿子代送贺轴的,贺轴仍按规矩挂正中,但安席时,儿子不能代父坐首席首位。娘舅已过世的,其子不能再以其父辈衔送贺轴。娘舅过继别姓,如不恢复原性,或改变已姓者,不算娘舅。其他尊长在姓氏这一点上亦是同样。喜轴挂自己屋为“正屋”,另借屋为“偏屋”。喜轴挂在上堂,左厢为乐,俗称“大边”,右厢为西,俗称“小边”(以人在上堂脸朝在门定左右厢)。尊长辈、父亲朋友、同辈依次从上横头挂完“大边”,新郎自己朋友、平辈挂“小边”,尤以新郎姐夫、妹夫为最小,挂末尾。屋小,贺轴挂不下可以重迭挂,但落款要现出来,也可分挂于“偏屋”。寿联女婿挂正中,侄女婿次之,外甥妇婿再次。其后以侄儿、表侄儿为序。总之,从小辈到做寿者本人的平辈(年龄小于做寿者)为止,两厢依次张挂。祝寿是女婿“半子之份”的充分体现,儿媳只是陪衬,只送寿鞋、寿衣,不送寿礼和寿轴。

最佳旅游时间
婺源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雾日较多。一年四季都可以去玩。但春天是婺源旅游最好的季节,尤其是4月。漫山的红杜鹃,满坡的绿茶,金黄的油菜花,加上白墙黛瓦,五种颜色,和谐搭配,胜过世上一切的图画。

交通
婺源的交通及通讯也较为便利。景婺黄(常)高速婺源段已于2006年11月完工,拉近了与周边城市的距离,铁路的建设已列入交通规划中,到周边地区的机场(如:南昌、景德镇、黄山、衢州)也较方便。营运班车可直达上海、杭州、温州、宁波、金华、衢州、绍兴、东阳、义乌、乐清、南昌、上饶、九江、景德镇、黄山等地,婺源有专业的旅游车队,可从县城北站到达各景点,交通便利。通讯上实现手机乡乡通,各景区均有基站。

清华镇之晨 彩虹桥之梦 觅婺源人文之精髓
婺源 目前隶属于江西上饶市 以玉山县德兴县婺源县可以构筑一个近等腰三角形 婺源县就在三角形角端 在皖、浙、赣三省交界地

婺源境内没有名山 而北面安徽黄山 南面福建武夷山与中段的三清山珠连串一线上 却衬托出婺源“郁郁层峦夹岸青,春溪流水去无声。烟波一棹知何处,鶗鸠两山相对鸣。”那幅纤巧秀美的山水国画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则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赞美家乡婺源

可以说 现在的婺源自然景观 得益于周边名山的地质演变

1 婺源之源

婺源是江西省内为数不多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 历史上曾长期归属安徽管辖 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 也就是为什么婺源徽派建筑群屡见不鲜的原因

婺源 历史悠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 并于唐朝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农历正月初八日正式设立 县治设清华 隶歙州
公元901年(天复元年) 县治由清华迁至弦高(今紫阳镇) 之后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9月4日国民政府决定 婺源划属江西 隶江西省第五行政区 之后
1946年民国三十六年八月 又划回安徽省 隶属第七行政区
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 属华东区赣东北行政区
1952年10月 属江西省上饶专(地)区至今 上饶市至今

2 清华镇之现状

a 清华镇之位置
浙源水与古坦水汇合处的清华镇 其历史 与婺源一样源远流长 她位于婺源县北部的五峰尖北麓 距县城北偏西二十二公里的,以清溪萦绕 华照增辉而名

b 东源村
东源村 千年的历史 是清华镇的组成部分 目前唐朝婺源建县时 其古建筑物如县衙门就设在村的胡氏宗祠早就荡然无存 据称 一棵1300多年的苦槠树是唯一历史见证物

目前 东源村 仅有四十余户 登上村中4层高楼平台 周边徽派建筑物 已经稀见 而4-5层的建筑物 犹如鹤立鸡群

c 清华镇建筑

屋顶眺望清华镇 杂乱无序的新建筑物 完全没有了徽派建筑风格 与山外简单方便的建筑风格吻合
天上不时飞过成群的麻雀 对面屋顶上 养着成群鸽子 不知道是不是信鸽还是肉鸽 再没有见其他飞行动物
和其他江西山区那般 户户屋顶有太阳能热水器 户户屋顶有卫星天线 高耸入云的天线与远处的山峦遥相呼应 不知道是增添了美观还是破坏了自然景观

街上唯一时代性老建筑 就是国营鄣公山垦殖场场部 现为清华镇供电所 还有青砖建筑物--鄣公山总场卫生所

d 清华镇生活图
文革前后 清华镇一带归属国营鄣公山垦殖场管理 目前镇上周边村生活着的垦殖场退休职工 每月领400元左右的退休金

以前国营鄣公山垦殖场 也算赣东地区比较富裕的地区 是上饶地区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乐意前来的地方

清晨7点前 镇上街道上 少见行人 街两侧商店 小吃店还未开启 到是古坦水溪边 已经有农家在洗东西

清晨7点一过 有坡度的街上 开始喧哗起来 有行人了有车辆了 周边店铺纷纷开张

清华镇上 摩托车队也压上街头 而彩虹桥班车 以中巴为主 也开始候客

3 双河村

双河村 在清华镇浙源水东侧 和清华镇一桥之隔 也有千年建村史 一条双河街穿村而过

当地居民也不清楚现在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究竟有多少年代 虽一桥之隔 估计比镇上的人穷 所以新建筑物寥寥无几 徽派古建筑外观犹在 如果有钱被修缮一下儿 就可以与思溪延村建筑物争辉

村民们生活 与镇上居民就有明显不同 仍会捧着各自的饭碗聚在双河街吃饭 交流各自信息 而当照相机对着他们 则会害羞躲闪

4 双河大桥
清[华镇]岭[脚]公路 即去浙源理坑路况极差

旧桥 估计5,60年代建造 用土砖垒起 路幅宽 约4米 估计已经没有修复的价值和保存价值 两边栏杆部分已经断裂 路面铺就碎石简单应付交通 一旦下雨 泥泞不堪 危险很大

新双河大桥 目前已经打好河桩 按当地人的期望 今年底前就可以通车 问题是 如果桥造好了 通浙源理坑路没有根本性的改观 那桥的作用有限

5 宋代廊桥-彩虹桥之梦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彩虹桥 清华镇北侧河上 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建于南宋 已有八百年 她全长一百四十米 由六亭五廊构成长廊式人行桥

何时开始丧失交通功能 没有人说得清

目前 成为婺源重要景区 除彩虹桥 还有登云桥 文彭小西湖 生态保护神--石碣 舂米水礁作坊 鸳鸯树 水乡风情-漂游 等风景区组成

彩虹桥与登云桥一高一矮、一大一小的连接 两桥桥名的巧妙组合 祈盼吉祥、发达 正是古人对子孙后代的祝愿 无论读书、做官、行商……登青云 飞黄腾达 光宗耀祖

正是古徽州桥名文化的精髓 讨口彩与讨前程

每一个外地旅游客 都会在桥上走走 在河上石路走走 抛弃晦气 带来祥云

彩虹桥被封为中国第一廊桥

美国电影“廊桥遗梦”也为彩虹桥出名 带来了爱情浪漫的色彩

6 山秀水灵人杰

去婺源观油菜花 是外地旅游客追捧的项目之一 秀山 云雾让婺源油菜花 更显妩媚

婺源是“水乡” 川流密布 清澈见底 一个山环就有一个水面 一个水面就有一个山村 一个山村就有一座小桥 山-水-村-桥 构筑一幅美妙的人文景色
当村边小溪 水影中的粉墙黛瓦古民居 和浣衣女的身影 就是一幅难得的“江南水乡”的天然画卷

“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写照了婺源人杰 能农能文 自宋至清 全县考取进士550人 仕宦2665人 历代文人学士著作3100多部 其中172部进入《四库全书》

那婺源现代人在这方面 目前是如何呢?婺源人没有提供数据

7 月亮湾畔遭遇采茶女

同伴下月亮湾河上泛舟之际 看到了一位邻近村的采茶女在采茶 她自我介绍 她已婚 有个4,5岁的女孩子 丈夫在外地打工

和采茶女聊起了茶叶

婺源茶 源远流长 公元856年就有文献记载 唐代开始被生产 宋朝《宋史●食货》称婺源谢源茶为绝品 明清两朝代 开始成为朝廷供品

比较可惜 婺源茶 至今未能在中国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虽现在在县镇主要干道上 “婺源绿茶” 广告铺天盖地 但要在茶市场上发条头 看来任重而道远

8 婺源山里人的生活习俗亟待改善

山里已经可以用管道的水 当地人还是偏爱去河溪边洗东西 成为他们不变的风俗 虽说是是外来旅游者争相拍摄的一道风景 当地人实际行为却污染了水源 降低了下游人们的生活质量

他们每天用化学洗涤剂洗衣服 洗蔬菜洗家禽洗鱼等食品 洗家中杂物 吃的用的穿的物品在同一条水溪中洗涤 给下游造成了污染 给自己生活带来隐患

若水源一旦难以自净 那山里人生活质量 将必定下降

婺源 塑造绿色生态环境就是一句空话

目前 许多水溪上 随时可见各种杂物垃圾 让人不堪入目

9 婺源方言透视人文

婺源方言 在山里 不同的村庄之间 差别很大 虽然彼此听的懂 却未必都会说

举例
时间 有点规律可以掌握
如早晨-白天-晚上 婺源人 以“家”结尾 即说朝家-日家-夜家 而上午-中午-下午 读为 上昼-当昼-下昼

生活方面 很形象化
如吹牛==抄天 能干==扎筋 改嫁==起身 出嫁==分人家 玩==嬉

赣东的江西人 受徽派文化的熏陶 在语言在行为上 有江西人一面 也有徽派人的一面 这将区别其他地域的江西人和安徽人

有人引申“泰山归来不看岳” 婺源归来不看村

有人认为 婺源山中 村如诗画城亦诗画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如此美妙的感觉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游婺源 若能寻到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感受 那就不枉此行

10 婺源受追捧的另类解释 探婺源北纬30度之谜 物竞天择

婺源悠久的历史 陈迹古风 其古遗迹古遗址古墓葬等等 婺源明清遗风 其明清建筑宗祠民居等等 婺源佳木怡情 其千百余年名木古树等等 无不对现代人构成极大的诱惑

造就婺源独特魅力性 与其位于神秘北纬30度地带有密切相关

婺源具体地理位置是 东经117.83 北纬29.25 而其地球另一端 西经62.17°就是神秘的百慕大群岛[百慕大(英)哈密尔顿(Hamilton)-64.47 32.17 ]

在地球北纬30度 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神秘地带

有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有最低最咸--死海 有最咸的海--红海 有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 有最深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是大江大河入海口--长江、尼罗河、密西西比河、阿拉伯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是中国著名自然景观--黄山、庐山、峨眉山、长江三峡、杭州湾钱塘江潮、神农架所在地

是古代文明与遗址所处之地 其中有远古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其中有古文明遗址:金字塔、玛雅遗址 巴比伦空中花园 和中国的三星堆

另外 石油储量最多地区--中东地区等也在北纬30度 上海、四川盆地也在北纬30度

那是什么因素造就北纬30度有这么奇特之处

气候观点 北纬30度 温度带是处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 它的降水相对比较丰沛 植物相对比较茂盛 温度也比较适合人的生存 最适于人生存的地带

地质板块观点 地球由七大板块构成 其中六大板块的冲撞重合地带 都在北纬30度(附近) 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抬升 形成了海拔都在五千米以上世界最高的世界屋脊

玄学观点 人是一个小的宇宙 整个地球、整个宇宙又是一个大活体 人的身体上面就有筋络穴位和敏感地区 这样一些敏感地区恰巧是在地球的从赤道到极地三分之一 这个地带也似人体丹田的部位 即地球的30度线这个附近 丹田的部位 丹田的部位是人体的命门所在 是肾脏一些人体重要器官所在的地方

婺源为什么会是中国许多旅友们钟情之地 也就不难以理解

数据

1 婺源地理位置 东经117.83 北纬29.25 属神秘北纬30度地带
我国四至点(53°N,4°N;73°E,135°E)
浙江 桐庐 119.65 29.8
浙江 临安 119.72 30.23
安徽 黄山 118.1 30.2
安徽 绩溪 118.57 30.07
安徽 安庆 117.03 30.5167
三清山 北纬28°54’、东经118°03’

2 两大水库 段莘水库 彰公山水库 成为人造高山平湖 是农业学大寨的产物

3 游婺源建议 上海出发 周末2天半 一般以北线和东线为主 如车到晓起江岭 步行庆源段莘到虹光浙源 当地车接回清华镇 次日 彩虹桥思溪延村月亮湾或李坑

4 七大板块 即是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还有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

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婺源历代名人: 朱弁 朱熹 江永 詹天佑

补充:没有人想要故意骗分 别骂人 没意思

婺源徽剧
徽剧是一个富有特色的地方剧种,也是闻名全国的一个大剧种。婺源徽剧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徽剧剧目通俗易懂,声腔艺术雅俗共赏。徽剧传播地域广泛,不仅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它地方剧种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徽剧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戏曲发展史研究很有价值。
婺源徽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清乾隆年间,(老)“庆升”、“彩庆”、“同庆”、“大阳春”等徽班就先后在婺源搭班演出。嘉庆三年(1798年),当时为武英殿大学士曹振镛回乡祭祖时,将其父曹文埴创立的“华廉”戏班改为“庆升”班,并将该戏班带回婺源晓镛。此后陆续有20多个徽剧班社先后在婺源演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号称“京外四大徽班”的“庆升”、“阳春”、“同庆”、“彩庆”徽班。
与此同时,婺源当地也先后组建了不少徽班,并以自己的不同特色向外发展,四处巡回演出。光绪年间,婺源中云村王旺金组建“洪福林班”,演员以婺源人为主,在皖南和江西、浙江毗邻地区演出。此外,“梓坞班”、“仙舞台”、“王和福”、“新阳春”、“新鸿春”等班社,在安徽、江西和浙江一带演出、扩展。
20世纪40年代,因农村经济衰落,婺源乡间的徽班先后解散,徽班艺人一部分组织串堂班,一部分改行务农,农闲节庆进行业余演出。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重新成立婺源徽剧团,经过抢救、挖掘、整理,婺源徽剧重获新生。1958年,婺源徽剧团以传统徽剧《水淹七军》、《金得山拿虎》、《扈家庄》、《百花赠剑》参加江西省戏剧会演。1959年又以传统徽剧《汾河湾》参加古老剧种赴京汇报演出,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好评。
2006年,婺源徽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婺源傩舞
傩舞是远古时期举行“驱鬼逐疫”祭祀仪式时跳的一种舞蹈。它源于原始巫舞,孔子在《论语》中就有“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的记载。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又称“舞鬼戏”。在古代人们用傩舞来表达的是对祖先的崇拜和敬畏,人们相信表演傩舞能够保护自己的村庄,能够让村里户户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每年的春节期间以及重要的节日,婺源都会表演傩舞。婺源傩舞主要分布在中云镇坑头村,镇头镇游山村,许村镇汾水村,秋口镇长径村、李坑村、金竹坑村,江湾镇江湾村、古蜀地村、粟木坑村,段莘乡庆源村,沱川乡理坑村、溪头村等地。其中秋口长径村和段莘乡庆源村两处的节目最丰富,表演最精彩,保留较完整。
婺源傩舞不仅流传广,而且所表演的节目内容也相当丰富,据调查有傩班10多个,节目100余个,不同名称节目60余个,其中既有原始的表现迎神逐驱鬼的《搭架》、《追王》,又有反映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开天辟地》、《太阳射月》、《孟姜女送寒衣》、《刘海戏金蟾》、《丞相操兵》、《关公磨刀》,模拟动物习性的《舞仙鹤》、《双猴捉虱》,还有一些表现嬉戏玩耍和棍棒对打的《单棒》、《双棒》、《舞小鬼》及模仿农耕狩猎动作的《耕田》、《捉鸟》等等。
婺源傩舞,曾于1953年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86年以来,婺源傩舞资料先后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中华舞蹈志·江西卷》及日本木耳社出版的《中国汉民族的仮面剧》等专著。2005年傩舞节目《追王》、《孟姜女送寒衣》、《丞相操兵》参加“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中外傩艺术展演”,分别荣获“金奖”和“优秀表演奖”,2006年婺源傩舞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婺源三雕
婺源“三雕”艺术主要附着于徽州“古建三绝”(古民居、古祠堂、石牌坊)身上,为砖、石、木三种民间雕刻艺术的总称。
婺源“三雕”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起源于唐代,明清时期达于鼎盛。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主要有四:一是徽商的兴盛;二是徽州文风鼎盛;三是封建住宅等级制,使富而不贵的徽商在住宅的布局和装饰上不得不有所顾忌;四是徽州“邑中多巧艺”,明清时徽州百工竞技,会使出浑身解数,巧夺天工,为三雕艺术的辉煌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与机遇。
“三雕”艺术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明清建筑的装饰部件和家居用具等各个方面,且融装饰艺术与建筑结构为一体,互为连缀,相得益彰。但三雕艺术有别于绘画艺术,其表现形式要求以“刀”代笔,立足于一个“雕”字。因此工匠在立意构思时,要对造型构图方法、技巧以及视觉效果等做全盘考虑。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可分层次运刀,最后将整体的构图化为简略而又不失局部细致入微的刻画。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镂空雕和线刻等来造型。雕刻精巧高超,或纤细,或粗犷,或严谨,或奔放。
2006年,婺源“三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婺源歙砚
歙砚,因砚石产于婺源县溪头乡的龙尾山而又名龙尾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唐代,婺源属歙州,因以州名物而习惯称歙砚。
龙尾砚石质优良,具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觳里,金声而玉德”之特点,为历代所推崇。苏东坡为求得龙尾砚曾写下了赞誉有加的《龙尾砚歌》,黄庭坚在其《砚山行》中留下了“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的感叹,蔡襄更是由衷发出了“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的感慨。龙尾砚天然纹理美观多样,有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银晕、龙鳞、玉带、豆斑等数十个品种。
如今,婺源制砚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汲取书画、金石、石雕等艺术门类的营养,生产出更具文化意蕴,同时也更具现代审美意识的砚台,被当代书画家誉为“砚国明珠”。
婺源歙砚制作技艺已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婺源江亮根同志为国家级歙砚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
此外,婺源茶艺、婺源文化空间、婺源抬阁、婺源豆腐架、婺源灯彩、婺源纸伞制作技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等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文指的是哪些东西?
这些人就被称为“人文学者”,后来人文学者所做的学问就变成了“人文主义”,到19世纪的欧洲又有所谓的人文学科,20世纪英美的大学里面也开始出现所谓的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意思不是说人文的东西用一种科学的理论来解释,而是说对于人的各面的一种求知、对于人的知识的一种探讨。人文思考从根基处说是...

国学知识有哪些
道家哲学 道家哲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为代表。道家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无为而治,强调道的无为、自然、朴素等原则。在国学知识中,道家哲学教导人们如何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达到生命与自然的合一。诗词文化 国学中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包括古代的诗歌、词、曲等...

应激源的分类有哪些
应激源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其属性,布朗斯坦(Braunstein,J.J.)将这些应激源分成四类。第一类为躯体性的, 即借助于人的肉体而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如强烈的噪声、震动、高温、辐射、微生物和疾病等。第二类为心理性的,指发端于个体头脑中的各种紧张性信息,如心理冲突、...

什么是人文科学
【释义】:1.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同是人类的自我认识。 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

人文主义精神起源于古希腊,体现这一观点的有哪
新兴的资产阶级为着发展生产需要文化科学知识。 【分析】智者学派兴起的背景,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的本身、“知识就是道德”。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复习要点] 14~16世纪的欧洲 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分析 马丁?,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体系是‘人文...

人文是什么意思
人文,是人类文化的简称,是人站在自身或者其它的角度,用自己或别人提出的方法对世界中已知或未知存在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符合世界发展规律的又能被大众接受的属于个人主观的知识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要提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科技奥运是说:08年奥运会有含有高...

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3.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的宝贵的思想财富。4.国情省情市情时事政治相结合,省情市情考的少。5.人文知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考点分布较为零散,需要充分积累。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对较新的部分已经考在时政里,传统理论比重有所...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与历史有关
肯定是有关联的,文史不分家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如果说关联最密切的就是语文考察的文言文阅读中古文化常识那一块。 古文化常识中经常会出四个选项让你辨析哪个是错误的举个栗子:我们在历史中会学伯牙,管仲这两个人物,如果你对他们足够了解,就会在做文化常识题时一眼看出“兄弟排行称谓:伯仲叔季”是对的我再举一个...

有什么网站能够了解到各方面的知识?
1、知乎。知乎是网络问答社区,连接各行各业的用户。用户分享着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对于概念性的解释,网络百科几乎涵盖了你所有的疑问;但是对于发散思维的整合,却是知乎的一大特色。2、豆瓣。该网站以书影音起家,提供关于书籍、电影、音乐等作品的信息...

我们为什么需要人文学科?
基本特征 1、根源性:人文学科可以说是今天许多其他学科、尤其社会科学诸学科的母体,它们大多是近代以来从其分化出来的。2、历史性:与社会科学相比,它主要是纵向的,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根基深厚,眼光长远,这不仅对深入认识现代社会及其未来发展是不可或缺的,而且认识人类的历史本身亦是一自在的目的。

新宁县14796956585: 为什么婺源是中国最美的乡村? -
左祝严迪: 婺源的美不仅仅是生态环境好,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婺源位于江西东北部,和皖南接壤,为古徽州的一部分.这里是理学家朱熹的故乡,以自然的山水景色和独特的徽州建筑民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也是近年来风光摄影家云集的地方...

新宁县14796956585: 江西婺源,,请详细介绍 -
左祝严迪: 婺源,地处江西东北部,东距浙江衢州150公里,南距上饶150公里,西距景德镇80公里,北距黄山120公里,是镶嵌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一颗绿色明珠.这里保存良好的一座座古村落,是生态文明的绿宝石,是建筑艺术的博览园,是宗族制度...

新宁县14796956585: 婺源民居有何特点?
左祝严迪: 江西婺源地处赣东北,与皖南、浙西毗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 村”.它的美,除了山川之迷人(峰峦、幽谷、溪涧、林木、奇峰、异石、古 树、驿道、亭台、廊桥...

新宁县14796956585: 婺源有什麽特色? -
左祝严迪: 婺源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油菜花很有名.婺源的民间艺术也十分富有,典雅的徽剧是京剧的源流之一,古朴的傩舞被称为“古典舞蹈活化石”,甲路抬阁艺术享有“中华一绝”的美名,独具韵致的茶艺表演风姿迷人.在婺源,春可赏五色芳菲,夏可探清幽奇洞,秋可观漫山红叶,冬可访平湖鸳鸯.

新宁县14796956585: 婺源简介 -
左祝严迪: 婺源县位于赣东北(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北部.婺源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婺源东西分别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景德镇毗邻,南隔铜都上饶德兴市与世界自然遗产“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

新宁县14796956585: 江西婺源出过哪些名人?我的老家是江西婺源的,可我从没回过老家.对
左祝严迪: 我是玉山的. 婺源县位于上饶市东北部,与浙皖两省交界,面积2947.5平方公里,人口33.3万.婺源县现为国家AAA级旅游区. 婺源县建县于唐朝开元28年(公元740年...

新宁县14796956585: 知道江西婺源吗?
左祝严迪: 概况 婺源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它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安徽、浙江两省交界,刚巧处于黄山、庐山、三清山和景德镇旅游金三角区域.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盛赞婺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新宁县14796956585: 婺源江湾谭公岭建于什么朝代,有什么典故 -
左祝严迪: 婺源的传说,孕育在时间的深处,以民间版本的艺术形式口耳相传.这是散落在婺源神奇土地上的文化积层,原始的生长,流传的再创作,增加了婺源传说的生命力.这些传说,如藤蔓一样,缠绕在婺源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地方风物上,...

新宁县14796956585: 婺源啥意思 -
左祝严迪: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皖赣浙三省交界处,是上饶市所辖的一个县.婺源是古徽州府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婺源东西分别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景德镇毗邻,南隔铜都上饶德兴市与世界自然遗产“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和国家历史名城古徽州首府歙县.境内古村落遍布乡野,保存完整,拥有婺源油菜花(春季)、鸳鸯湖、大鄣山瀑布、大游山、江湾镇等著名景点.婺源还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新宁县14796956585: 到江西婺源旅游应该注意什么 -
左祝严迪: 婺源旅游注意事项: 一、鞋子以运动、户外、登山类为佳,衣服以宽松、休闲装为佳. 二、夏季旅游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尽量少食油腻食品,以防引起消化不良. 三、婺源山泉水多,并且富含矿物质,但不宜痛饮,容易引起肠道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