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的注释译文

作者&投稿:后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山市》的翻译注释~

原文

作者: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译文
蒲松龄(清代)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公子禹年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惊讶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寺院呀。过了一会儿,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檐高高翘起,这才知道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低低的城墙,有六七里长,竟然像一座城市。其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量可以用亿万来计数。忽然刮起了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都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高耸仿佛与天相接,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打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里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用手指指着数上去,已经不能计算层数。房间越高,亮点越小;数到第八层,亮点只有星星那么小;再往上就昏暗地看不分明了,数不清它的层次。低层楼上的人们来往匆匆,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渐渐低矮下来,可以看见楼顶了;渐渐地,又变得跟平常的楼房一样;渐渐地,又变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缩成拳头一般大小,再缩小成为豆粒一般大小,终于完全消失。
我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铺,跟尘世上的情形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人们又管它叫“鬼市”。
选自《聊斋志异》蒲松龄

重点字词解释
1. 奂山 解释:县。旧淄州县有奂山,也做焕山。
2.然数年恒不一见 解释:但是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恒,经常。然:但是。
3.青冥 解释:青色的天空。
4.相顾 解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5.近中 解释:附近。
6.禅院 解释:寺院。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7.无何 解释:不一会儿。
8.飞甍 解释:两端翘起的房脊。甍,屋檐。
9.始悟 解释:才明白。
10.未几 解释:不久,过一会。
11.高垣睥睨 解释: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
12.连亘 解释:接连不断。
13.居然城郭 解释:竟然变成城郭了。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14.中有楼若者 解释:其中有的像楼台的。
15.堂若者 解释:有像厅堂的。堂,厅堂。
16.坊若者 解释:有像牌坊的。坊,牌坊。
17.历历在目 解释:清晰的出现在眼前。
18.莽莽然 解释:一片迷茫的样子。莽莽,广大。
19.依稀 解释:隐隐约约。
20.乌有 解释:虚幻,不存在。
21.危楼 解释:高楼。危,高。
22.霄汉 解释:云霄与天河。
23.窗扉 解释:窗户。
24.洞开 解释:敞开。
25.裁如星点 解释:仅仅像星星点点。裁,同“才”,仅仅。
26.黯然缥缈 解释:黯淡下来,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黯然,昏暗的样子。
27.屑屑 解释:忙碌的样子。
28.凭 解释:靠着。
29.不一状 解释:形状不一样。
30.逾时 解释:过些时候。逾,越过。
31.倏忽 解释:突然。
32.人烟市肆 解释:人家和商店。

通假字
乌有:没有。乌,通“无”。
裁:通“才”。
然数年恒不一见:“见”同“现”

古今义词
直接
(原文: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古义:一直连接到
今译:不经过中间的事物。

一词多义

(原文:然数年恒不一见)
但是,而然(表转折)
(居然城郭矣)
竟然(放词尾)

(原文:见宫殿数十所)
几,几个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表示计数。

都抄几遍以及多读几遍,熟能生巧,语文就是靠读的,不能偷懒

①一落索:《词谱》卷五:“欧阳修词,名《洛阳春》。张先词,名《玉连环》。辛弃疾词,名《一络索》。”按贺铸词,有“初见碧纱窗下绣”句,名《窗下绣》。清吴绮词,名《玉联环》。毛本注云:“《清真集》作《洛阳春》。”按:《六一词》有《洛阳春》词,即此调,又名《玉联环》,皆北宋之旧名。《词统》作《一络索》。双调46字。上、下阕各23字4句3仄韵。
②共:介词,同、跟。春山:古诗中一般将美人的秀眉比喻为春山。春山:春天里的山野。
③可怜:可惜。长皱:指经常愁眉不展。
④湿:沾湿,打湿。此句用李商隐《天涯》:“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枝。”及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忆君清泪如铅水”诗意。
⑤恐花也、如人瘦:罗忼烈云:李清照《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程垓《江城梅花引》“一夜被花憔悴损,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朱淑真《菩萨蛮》“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皆自清真句化出。
⑥清润:形容她吹萧时乐声清亮幽润。玉箫:玉制的箫,此处为箫的美称。闲久:闲置巳久,久未吹箫。
⑦知音:喻知心人。
⑦但:只。取:助词,表动态。亭:古代设于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舍。 清·刘熙载《艺概》指斥周邦彦词“周旨荡”,20世纪八九十年代报纸杂志亦不乏贬斥之词。其实,《清真集》编入“春景”类,描写闺情之作的词,情感真挚、内容丰富,委婉含蓄、别开生面,这首小令就是其中一首。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首先描写女子的外貌。以“春山”喻眉毛,以个别代整体,写人之美,五代冯延巳即有“低语前吹频转面,双眉钦恨春山远”。美成用“争秀”二字,有意同“春山”比秀,比“春山”更秀。“争”字意味深长,以动写静,更见生动。因为词人善于点化,化腐旧为新鲜,远比“淡淡春山”、“淡扫蛾眉”、“春山八字”、“眉蹙春山”具有新意。
“可怜长皱”充满词人的主观情感。“春山”喻眉颇具清俊之气。上句写外貌,下句表现内心愁怨。只描摹秀眉之美,让人想象其容貌之俊。层层翻出新意。
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承上,以花喻人的容貌,写哀怨情况。“清泪滴花枝”形容女子因伤心而落泪,呈现出一个美的画面,虽非首创,确也奇异。唐·白乐天《长恨歌》用“玉容寂莫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描写杨妃伤心掉泪;冯延巳《归自谣》用“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亦系客观描写,而周词运用翻进一层的手法。用花瘦比人瘦,古人诗词也用过,宋·黄庭坚《蓦山溪》‘‘春风透,花枝瘦,正是愁时候”写伎女陈湘,也是客观描写,没有写出诗人内心之感受。而周词活用前人词句,不重复前人意思,另辟新境:似乎少女娇嫩的脸上,连几滴眼泪都禁受不得,会“滴破胭脂脸”。着眼于花,花人合一,用笔深婉。同宋-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词人无限的怜惜之情,渗透着词人无尽的关切之感。推陈出新,别出心裁,曲折顿挫,摇曳生姿。将那委婉的情致、深厚的意韵,有层次地有深意地不断传出,故有“词家神品”(王又华《古今词论》)之赞誉。
上片主要写外貌,下片着力写内心。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清润”句承上,从侧面烘托女子的低沉情绪、满腹愁思。写其愁恨,先写“玉箫”,是象征,作陪衬。人物的风姿、孤寂从“知音稀有”中显露无遗。“知音稀有”是全词之主旨,也是愁恨的原因。既说明其才艺出众,又点出其歌伎身份。昭君出塞,尚有琵琶以寄幽怨,词中女子连托玉箫以寄相思的心情都没有了,深化了“知音稀有”的程度。
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欲知”、“但问”与上片“可怜”、“莫将”前后照应,连属成句,巧设问答,运用相同的笔法,既像是女子自我内心的剖白,“顾影自怜”,又像是词人对女子的深切怜悯与体贴人微。“日日倚栏”、“亭前柳”,会使人不禁想起唐·王昌龄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见柳就会引发离愁,触动闺情。词中女子日日倚栏凝望,离愁别恨,日积月累,积久弥多,足见闺怨之深。杨柳是愁怨的见证,“愁”而但问“亭前柳”。最后轻点一笔,一切都得到解释,全词也一气贯通了。据清·叶申芗《本事词》卷上(天籁轩刊本)云:“周美成精于音律,每制新调,教坊竞相传唱,游汴尝主李师师家,为赋《洛阳春》云……李尝欲委身而未能也。”“欲知……但”,虚词的使用,显示出一种跌宕生姿的态势,回荡着愁恨的旋律。点出“日日愁”,同上片“可怜长皱”上下呼应,又“问取亭前柳”同“莫将清泪滴花枝”前后照应,进一步渲染。向亭前柳“问取”,暗示因离别而伤感而愁怨,含蕴深沉。
一曲小令,化用前人诸多诗词名句,自成佳制,别创新意。诚如《乐府指迷》所云:“下字运意,皆有法度,往往自唐诸贤诗句中来,而不用经史中生硬字面,此所以为冠绝也。”沈义父所说值得仔细体味。宋·张耒《秋蕊香》‘‘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依旧”,可以作为这首词的注脚。
“闺情”这个题目,是宋词中常见的。但周邦彦词写得新颖别致,不同凡响。闺情词自必以描写闺中女子为主,此篇不同凡响,就在于在同类题材中,篇幅短小而内容丰富,无称艳的辞藻,无刻意的雕饰,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含蓄委婉的笔致、清淡雅致的风格,给人以轻松率意之感。
这首词以“知音稀有”为主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知音之叹是传统的题材。从上古“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古诗十九首》之五《西北有高楼》),到中古“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唐·杜甫《哭李常侍峄》),“知音谙吕”,“知音识曲”。自先秦、汉魏,乃至唐宋,“知音”一词时见出现。就是周邦彦《清真集》中,也时有知音之叹,如《意难忘》‘‘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至于(玉楼春》所谓“玉琴虚下伤心泪,只有文君知曲意”,乃是词人感伤官场难逢知己而向青楼混迹之悲;《风流子·新绿小池塘》、《少年游·并刀如水》中的女子,以及这首词中的女子,都是写歌伎知音之叹,同时也寄寓了词人个人的知音之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倚阑”二句写景俊逸,拟诸诗境,有“十里晓风吹不断,乱红飞雨过长亭”意境。“落霞”二句寄怀天末,离思与落霞孤鹜齐飞矣。
罗忼烈《周邦彦清真集笺》:《古今词话》所引《耆旧续闻》,谓此亦为李师师作。此盖应歌之词,代妓而作耳,苟如《续闻》所言,则作者方主李师师家,又何离恨之有?亦自相(牛氐)牾也。
刘斯奋《周邦彦词选》:李清照《醉花阴》词:“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脍炙人口。此词亦有“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之句,情味似稍逊。然李词确系女性口吻,周词则属男子言语,亦至为明显。至于得句孰后孰先,其间有无渊源影响,则不可考矣。
钱鸿瑛《柳周词传》:本词是周邦彦少年时作品,描写的对象是年轻女子,很可能是歌妓。主要写她内心不为人知的深深悲哀。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译文 | 注释 | 赏析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宋代]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写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柳眉是那样的秀美,只有妩媚的春山能与之比美,可惜它却皱得紧紧的。别让泪水打湿了花枝,使花儿...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作者,全文?_百度...
北宋 周邦彦 《一落索》 2、参考译文: 眉毛比春天的青山还要秀丽,可惜的是一直皱着。不要让清澈的眼泪沾湿盛开的花枝,否则恐怕花也会悲伤得象人一样消瘦。 虽有玉萧,却无心吹奏,让它闲置已久,因为知音太少了。想知道她为什么每天要倚着栏杆发愁吗?去问亭前杨柳就可知道。 3、...

眉共春山争秀的解释是什么
解释:柳眉是那样的秀美,只有妩媚的春山能与之比美,可惜它却皱得紧紧的。别让泪水打湿了花枝,使花儿也像人一样消瘦。诗词名称:《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本名:周邦彦。字号: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钱塘(今浙江杭州)。出生时间:1057年。去世时间:1121年。主要作品:《拜星月...

眉共春山争秀宋词赏析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以青山比喻女子的眉毛,前人诗词中也常有,例如冯延巳《鹊踏枝》:“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但这只是客观的描写,美成在这首词中用了“争秀”二字,是说女子的眉在有意和春山比秀,而比的结果是眉比春山更秀。如果不用“争”字,直接说,眉比青...

《临江仙·寒柳》解
“转教人忆春山” 。“春山”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本意是春天的山峦,因为常把女子的眉毛比作远山,所以经常用来指女子的眉毛。如周邦彦《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吴礼之《雨中花·眷浓恩重》“眉扫春山淡淡,眼裁秋水盈盈”。所以此处,词人思念的对象——女子,开始...

包含秀字的诗句
3、《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宋代: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 4、《阳羡歌·山秀芙蓉》 宋代:贺铸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 解佩投簪,求田问舍。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原文_翻译及赏析
婉约 , 少女爱情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宋代·周邦彦《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

古代形容眉毛的诗句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4.关于眉毛的古风句子有哪些 (1)他的一对又黑又长的剑眉倔强地朝两鬓高挑着。 (2)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3)那天鹅般的黑眉,分明地、弓儿似的、婀娜地弯曲着。 (4)四方脸上一...

柳叶眉关于眉毛的诗句
苏轼《乌夜啼·寄远》“ 莫怪归心甚速,西湖自有蛾眉。” 晏几道《鹧鸪天》“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毛滂《诉衷情·三月八日仲存席上见吴家歌舞》“桃花髻暖,杏叶眉弯,一片春风。”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6.形容柳...

关于春山诗句有哪些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2.有关“春山”的诗句有哪些 《果山春郊即事七首》年代: 宋 作者: 吴泳 晴岚扑扑染人衣,龢意溶溶接岸陲。

连城县18565731306: 一落索的周邦彦 《一落索》赏析 -
攸倪澜琪: 一落索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此为写离愁之闺情词.词的上片由思妇外貌之美到其内心之愁,下片着意表现其内心和愁情.全词结...

连城县18565731306: 眉共春山争秀,清瑞玉箫闲久,是啥意思 -
攸倪澜琪: 意思如下:眉共春山争秀:柳眉是那样的秀美,只有妩媚的春山能与之比美清瑞玉箫闲久:那清亮圆润的玉箫声已经很久听不到了选自《一落索》周邦彦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

连城县18565731306: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一落索  ... -
攸倪澜琪: 小题1:这首词刻画了一位美貌而愁苦的思妇形象.通过“共春山争秀”的眉峰、“花如人瘦”等写出她的容貌之美;通过峨眉“长皱”、“泪滴花枝”、“玉箫闲久”、“倚栏”、“问亭前柳”等,表现了她内心愁怨. 小题2:①比喻.“眉共...

连城县18565731306: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一落索              周邦彦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 -
攸倪澜琪:[答案] 小题1:这首词刻画了一位美貌而愁苦的思妇形象.通过“共春山争秀”的眉峰、“花如人瘦”等写出她的容貌之美;通过峨眉“长皱”、“泪滴花枝”、“玉箫闲久”、“倚栏”、“问亭前柳”等,表现了她内心愁怨.小题2:...

连城县18565731306: 周邦彦的那首“眉共青山争秀”的词牌是什么?
攸倪澜琪: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周邦彦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这是一首写思妇闺情的小令.古代妇女,特别是一些贵家妇女,既不从事生产劳动,也没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终日闲居闺中,无所事事.人闲着,思维器官却不能闲着,伤春恨别,闺怨闺情,就占据了她的思想领域.唐宋诗词中就有不少作品是写这类题材的,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

连城县18565731306: 一落索的诗意是什么? -
攸倪澜琪: 标题 一落索 作者 吕渭老 年代 宋 内容 宫锦裁书寄远.意长辞短.香兰泣露雨催莲,暑气昏池馆.向晚小园行遍.石榴红满.花花叶叶尽成双,浑似我、梁间燕. 注释 【注释】:

连城县18565731306: 眉共( )山争秀..那个空格应该填什么?
攸倪澜琪: 答:那个空格应该填"春".

连城县18565731306: 一落索的词牌简介 -
攸倪澜琪: 《一落索》为宋词词牌名,一般为46字.从宋至清,留下许多首以《一落索》为词牌名的名作,其中以周邦彦《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为著.

连城县18565731306: 一落索的解释谁有啊?老师让要!谢谢 -
攸倪澜琪: 标题 一落索 作者 王安中 年代 宋 内容 梦破池塘杳杳.情随春草.尊前风味不胜清,赋白雪、幽兰调.秀句银钩争妙.殷勤东道.蛮笺传与翠鬟歌,便买断、千金笑.免费 注释 【注释】:

连城县18565731306: 关于春天的诗有什么? -
攸倪澜琪: 蓦山溪 大石 湖平春水,荇萦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云渐起.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