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舞蹈的西周时期

作者&投稿:太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舞蹈的西周~

礼乐教化周武王领导各方国部落,一举灭商,在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朝。西周初年制礼作乐,汇集整理了从远古到周初歌颂对推动人类进步有贡献领袖的乐舞,如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大韶》、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以及歌颂武王伐纣的《大武》,合共六舞,史称《六代舞》。分文舞、武舞两大类。 周代将这些乐舞用于礼仪祭祀。各种不同等级的人,用不同规模的乐舞,等级严明,不容僭越。同时又编制《六小舞》,用以教育国子(即贵族子弟,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可说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教材。《六小舞》大都是古代民间舞,如舞缯(丝绸)的《帗舞》、舞羽毛的《羽舞》、《皇舞》、舞盾的《干舞》、舞牛尾的《旄舞》、舞袖的《人舞》。自此以后,雅乐舞体系建立。雅乐舞一直延续到清代,各朝各代均按本朝歌功颂德的需要而增删、编制。直至当代,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带仍保存了从中国大陆传去的雅乐舞。有的地区,用于祭孔,有的地区按自己国家的需要加以改编。流传到韩国的雅乐,用于祭礼,1995年,韩国的祭礼乐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山东曲阜孔庙,至今仍用雅乐祭祀孔子,是旅游观光的项目之一。雅乐在世界流传了3,000多年,但由于它刻板僵化,仅仅成为祭礼仪式,毫无艺术感染力,又无欣赏价值,早在公元前四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已渐趋衰落,不受人们的欢迎。 孔庙、孔林、孔府.八佾的佾字,音逸,马融注:“佾,列也。”八佾舞,由舞者执羽而舞,以八人为一列,八列则八八六十四人。这是天子祭太庙所用的人数。邢昺《疏》说,天子所以八佾者,案《春秋》隐公五年左氏《传》,公问执羽人数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左传》杜预注,《公羊传》何休注,皆说,诸侯六佾,六六三十六人。大夫四佾,四四十六人。士二佾,二二为四人。邢《疏》又引服虔《左传解谊》说,诸侯用六,为六八四十八人。大夫四,为四八三十二人。士二,为二八十六人。后儒以为,八音克谐,然后成乐,每列必须八人,当以服氏之说为允。 尽管周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因袭商代,而且宗教观仍占统治地位,但是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却已大不相同了。殷人信尚鬼神,周人则尊神而远之;加上“殷鉴不远”的历史教训,促使周王朝制订了“礼乐”制度。雅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由此,周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宫廷雅乐体系。雅乐,即中国古代祭祀天地、祖先、神灵以及祝祷风调、雨顺、丰收等典礼时所演奏的音乐形式,它体现在当时的宫廷郊社、庙宇宗堂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例如最为西周统治者推崇,便是被后来的儒家奉为典范的“六代之乐”。这些乐舞不仅反映出当时统治者“王者功成作乐”的心态(如《乐记》:“夫乐者,象成者也。”意指所奏的音乐,象征着战争得胜利),同时也反映出西周的“礼乐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周礼.春官.大司乐》中道:“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表明当时已指定了严格的音乐制度,即王的乐队和乐器可以排列为东西南北四面;诸侯可排列三面;卿和大夫可排列两面;士只可以排列一面。由此可见,这种带有等级的“礼乐制度”,事实上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而设定的。 广西花山岩画和云南沧源岩画中,都有戴着长长羽翎或披羽的人。古代传说:禹征有苗30天,有苗仍不服。于是收兵,“舞干羽于两阶”。70天后,有苗归服了。禹用干(防御性武器)和羽(表示和平愿望的橄榄枝),于是有苗归服,战争停止了。雅乐舞体系中的另一大类──文舞,就是拿着羽毛和籥(编管乐器)舞蹈的。云南晋宁石寨山滇王墓出土的贮贝(当时的钱币)器盖上,刻有一群手执羽毛的舞人纹样。滇王庄跷,本楚国将领,奉命出征云南。秦灭楚国后,庄跷定居云南,被当地民族拥护为滇王,故滇王墓随葬品中,有不少带有中原文化特色的文物。至今白马藏人,还有用漂亮羽毛向姑娘求爱的风俗。羽毛是勇敢、智慧猎人的标志,容易受到姑娘的青睐,故送羽毛求爱。 ──刑天舞干戚原始时代,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常常发生掠夺或血亲复仇的战争。既有战争生活,就产生了反映战争的舞蹈,如甘肃黑山岩画中的操练图;云南沧源岩画中手执干(盾)戚(斧)的人物形象;阴山岩画有杀战俘庆功的舞蹈场面:一个没有脑袋的尸体张臂躺在地下,头颅则滚到一个手执牛尾、兴奋起舞的舞者的脚步下。 宁死不屈的刑天精神,传为千古佳话:刑天氏与帝争战。帝胜,砍掉刑天的头,葬在常阳之山,刑天不屈,以乳为眼睛,以肚脐为口,手执干(盾)戚(斧)而舞。刑天宁死不屈,虽死仍战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炎黄子孙。手执干戚而舞,成为古代典型的武舞,是雅乐舞体系中的一大类。与后世武术中的各种器械术,戏曲中的把子功以及舞蹈中的《剑舞》等等是一脉相承的。

舞蹈纹陶盆带尾饰的人物形象,既是狩猎劳动生活的反映,又带有图腾崇拜的遗迹。图腾是氏族的标记和保护神,所以人们崇拜它。新疆呼图壁巨幅生殖崇拜岩画,震惊了世界考古学界。它明白无误地展示了人类祈求子孙繁衍、氏族兴旺的强烈愿望。在男女交合的图像下,有两群动作整齐、欢舞狂跳的小孩,他们是人类的希望和未来。 传说中的远古音乐,充满神秘色彩,因其特点是以歌、舞、乐三者融为一体的表现形式,故后人统称其为“原始乐舞”。原始乐舞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反映部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代表特征的音乐,如“朱襄氏之乐”说的是因干旱求雨的事;“阴康氏之乐”是健身驱湿的乐舞;“伊耆氏之乐”反映出先民以“腊祭”祈求丰收的愿望;及“葛天氏之乐”勾画出先民进入农业生产阶段的生活图景等。另一类则是与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密切相关的音乐,如歌颂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和夏禹功绩的乐舞便是。这一时期的乐舞内容,集中地体现出人类的生存行为,及求索于自然的心态。例如在“葛天氏之乐”的乐舞:“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其中提到的八首歌曲中,《载民》是歌颂承天载民的土地;《玄鸟》是崇拜氏族的图腾── 一种寓意吉祥的黑色小鸟;《遂草木》祝愿茂盛的草木;《奋五谷》祈求五谷的丰收;《敬天常》歌颂上天的恩赐;《达帝功》歌颂上天的恩德;《依地德》歌颂大地的抚育;《总禽兽之极》祈祷上天多赐予鸟兽,使人民安居乐业。 在很多传述原始时期的文献中,不仅记载了当时音乐的大致形态,同时也涉及一些乐器。如《吕氏春秋.古乐篇》中提及:在远古的朱襄氏时期,不仅风沙很大,而且气候十分干燥,植被散落,子种无果;这时有一个叫士达的贤人制造了五弦的瑟,用来求雨,以此帮助人们过安定的生活。其中的“五弦瑟”,可推断为原始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当然,也有很多历代传承和出土的音乐文物,可以印证中国有着很悠久的音乐文化历史。如1985年,考古学家在河南舞阳贾湖村东的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发掘出25支竖吹骨笛,专家们对其中的一支古笛进行了测定,证明它发出的音是一个完整的七声音列。根据碳14的测定,这些骨笛距今约有8,000多年的历史,它表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有了音高的概念。另外,在出土的音乐文物中较多为埙,它的形状通常多为卵形,平底,有一个吹孔,一个或若干个音孔。原始时期的埙也为研究古代音阶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例证。 中华民族,常自称是“龙的传人”。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一种意想的动物,是神圣权力和祥瑞的象征它的形状,是许多民族图腾形状的集合体。它显示了远古时代,中华大地的不同氏族,在不断联合、兼并、融合的过程中,创造了龙的形象。因此,龙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辽西红山文化遗址墓葬中,发现蚌塑龙形。由于造型大,形象逼真,被视为“华夏第一龙”。早在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龙”字,龙字有多种写法,有片甲骨是:“十人又五见龙在田,又雨。”从汉经唐到明清,有关龙的记载,史不绝书,至今民间还有舞龙求雨的风俗。每逢节庆,中华大地,以及全世界的华人聚居区,都有翻腾飞舞着的风采各异的龙舞。如华丽的彩绘巨龙,用朵朵莲花组成的“百叶龙”,满身香火、口中喷火的“火龙”,以人体组成的“肉龙”、“人龙”,板板相联、连绵不断的“板龙”,以及小型的“纸龙”、“段龙”、“板凳龙”、“手龙”等等。龙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周武王领导各方国部落,一举灭商,在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朝。西周初年制礼作乐,汇集整理了从远古到周初歌颂对推动人类进步有贡献领袖的乐舞,如黄帝的《云门》、尧的《咸池》、舜的《大韶》、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以及歌颂武王伐纣的《大武》,合共六舞,史称《六代舞》。分文舞、武舞两大类。 周代将这些乐舞用于礼仪祭祀。各种不同等级的人,用不同规模的乐舞,等级严明,不容僭越。
同时又编制《六小舞》,用以教育国子(即贵族子弟,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可说是中国最古老的舞蹈教材。《六小舞》大都是古代民间舞,如舞缯(丝绸)的《帗舞》、舞羽毛的《羽舞》、《皇舞》、舞盾的《干舞》、舞牛尾的《旄舞》、舞袖的《人舞》。自此以后,雅乐舞体系建立。
雅乐舞一直延续到清代,各朝各代均按本朝歌功颂德的需要而增删、编制。直至当代,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带仍保存了从中国大陆传去的雅乐舞。有的地区,用于祭孔,有的地区按自己国家的需要加以改编。流传到韩国的雅乐,用于祭礼,1995年,韩国的祭礼乐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的山东曲阜孔庙,至今仍用雅乐祭祀孔子,是旅游观光的项目之一。
雅乐在世界流传了3,000多年,但由于它刻板僵化,仅仅成为祭礼仪式,毫无艺术感染力,又无欣赏价值,早在公元前四五百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已渐趋衰落,不受人们的欢迎。
孔庙、孔林、孔府.八佾舞之初献
八佾的佾字,音逸,马融注:“佾,列也。”八佾舞,由舞者执羽而舞,以八人为一列,八列则八八六十人。这是天子祭太庙所用的人数。邢昺《疏》说,天子所以八佾者,案《春秋》隐公五年左氏《传》,公问执羽人数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左传》杜预注,《公羊传》何休注,皆说,诸侯六佾,六六三十六人。大夫四佾,四四十六人。士二佾,二二为四人。邢《疏》又引服虔《左传解谊》说,诸侯用六,为六八四十八人。大夫四,为四八三十二人。士二,为二八十六人。后儒以为,八音克谐,然后成乐,每列必须八人,当以服氏之说为允。 尽管周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体系因袭商代,而且宗教观仍占统治地位,但是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却已大不相同了。殷人信尚鬼神,周人则尊神而远之;加上“殷鉴不远”的历史教训,促使周王朝制订了“礼乐”制度。雅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由此,周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宫廷雅乐体系。雅乐,即中国古代祭祀天地、祖先、神灵以及祝祷风调、雨顺、丰收等典礼时所演奏的音乐形式,它体现在当时的宫廷郊社、庙宇宗堂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例如最为西周统治者推崇,便是被后来的儒家奉为典范的“六代之乐”。
这些乐舞不仅反映出当时统治者“王者功成作乐”的心态(如《乐记》:“夫乐者,象成者也。”意指所奏的音乐,象征着战争得胜利),同时也反映出西周的“礼乐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周礼.春官.大司乐》中道:“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表明当时已指定了严格的音乐制度,即王的乐队和乐器可以排列为东西南北四面;诸侯可排列三面;卿和大夫可排列两面;士只可以排列一面。由此可见,这种带有等级的“礼乐制度”,事实上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而设定的。 广西花山岩画和云南沧源岩画中,都有戴着长长羽翎或披羽的人。古代传说:禹征有苗30天,有苗仍不服。于是收兵,“舞干羽于两阶”。70天后,有苗归服了。禹用干(防御性武器)和羽(表示和平愿望的橄榄枝),于是有苗归服,战争停止了。雅乐舞体系中的另一大类──文舞,就是拿着羽毛和籥(编管乐器)舞蹈的。
云南晋宁石寨山滇王墓出土的贮贝(当时的钱币)器盖上,刻有一群手执羽毛的舞人纹样。滇王庄跷,本楚国将领,奉命出征云南。秦灭楚国后,庄跷定居云南,被当地民族拥护为滇王,故滇王墓随葬品中,有不少带有中原文化特色的文物。
至今白马藏人,还有用漂亮羽毛向姑娘求爱的风俗。羽毛是勇敢、智慧猎人的标志,容易受到姑娘的青睐,故送羽毛求爱。 ──刑天舞干戚
原始时代,部落或部落联盟之间常常发生掠夺或血亲复仇的战争。既有战争生活,就产生了反映战争的舞蹈,如甘肃黑山岩画中的操练图;云南沧源岩画中手执干(盾)戚(斧)的人物形象;阴山岩画有杀战俘庆功的舞蹈场面:一个没有脑袋的尸体张臂躺在地下,头颅则滚到一个手执牛尾、兴奋起舞的舞者的脚步下。 宁死不屈的刑天精神,传为千古佳话:刑天氏与帝争战。帝胜,砍掉刑天的头,葬在常阳之山,刑天不屈,以乳为眼睛,以肚脐为口,手执干(盾)戚(斧)而舞。刑天宁死不屈,虽死仍战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炎黄子孙。手执干戚而舞,成为古代典型的武舞,是雅乐舞体系中的一大类。与后世武术中的各种器械术,戏曲中的把子功以及舞蹈中的《剑舞》等等是一脉相承的。




西周雅乐舞蹈的西周雅乐舞蹈文化
西周强化乐舞的政治意义和教化作用,把传统乐舞和当时新创制的乐舞加工整理,名为“六舞”或“六代之乐”,其中有:《云门大卷》、《大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根据《周礼·春官·大司乐》的说法,《云门》为黄帝时的乐舞,用以祭祀天神;《大章》为尧时所创,用以祭祀...

周代舞蹈的“礼乐”表现在哪些地方?
“礼乐”是西周舞蹈文化核心内容。“礼”规定了“乐”的种种表现形式和内容,而“乐”必须配合“礼”的等级制度,这些都特别体现在周代人们对乐舞祭祀对象和所用乐队人数上。 例如,周代的“六小舞”祭祀对象按照古籍《周礼·地官》所记载的是: 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帔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教羽舞,...

周代乐舞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西周的《六代舞》体现了周人乐舞制度核心“礼”,它鲜明地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和血族制度的原则精神。礼不但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得到尊重和体现,还通过教育手段灌输给贵族的青年子弟们,使西周形成了以尊礼为目标的礼乐教育体系。贵族青年们学习的内容,除了礼仪射御之外,舞蹈方面也有“大舞”、“小舞...

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录
葛天氏舞名《广乐》,三人操牛尾而歌八阙,祈求五谷丰登、鸟兽繁殖。黄帝舞名《云门》,《凤鸟天翟》舞是帝喾时的图腾舞。这些远古氏族的乐舞充满了青春与力量的斗争生活,反映了原始宗教的祈求幻想和巫术礼仪。周代礼乐集古代舞蹈之大成。夏禹建立奴隶社会后,西周时期统治阶级认识到乐舞的社会作用,制定...

中国古代宫廷祭祀舞蹈为什么会从“制礼作乐”变成“礼崩乐坏”?_百度...
西周时期,王室的权威是很大的,诸侯也都安分地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不敢僭越半分。这个时候的宫廷舞蹈,标准非常严格,规则也很详细。比如著名的“六乐舞”,就有很详细的标准和规则,甚至还规定多大年纪的人可以学什么样的舞,多高等级的人可以观看什么样的舞蹈等等。在这种礼制之下,天子和诸侯,...

中国的全部舞蹈有哪些?
中国舞蹈大致分类:1 源头 ▪ 原始乐舞;▪ 原始乐器;▪ 龙舞传人。2 夏商 ▪ 巫舞;▪ 傩舞;▪ 夏商之颂。3 西周 ▪ 八佾舞;▪ 礼乐史诗;▪ 羽舞;▪ 武舞。4 秦汉时期 ▪ 汉代名舞;▪ 长袖善舞;▪...

西周的舞蹈整体局面和风貌是怎么样的?
在西周时期舞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活日常。他们每到吃饭之前,或者是茶余饭后,都要进行一定的舞蹈。西周时期的舞蹈主要一共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种是拿着一些青铜器,在原地进行舞蹈。而另一种就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带上好看的配饰进行一定的舞蹈。所以这两种舞类在当时也是非常的盛行~

中国古代舞蹈史有三个高峰时期、是哪三个?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
由于唐朝国立强盛,政治稳定,对外贸易发达,文化交流频繁,这就为乐娜艺术的萦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二、相同点:1、都是长治久安的盛世大一统王朝。2、皇帝政治都有相对清明的时期,所以带来人们艺术上的追求。三、不同点:1、政治文化不同。2、对异民族文化吸收不同所带来的舞蹈风格迥异。

传统舞蹈有哪些
据传,这个歌舞戏,在宫廷宴会中上演,民间艺人在街头也表演,由此鲜明说明它是一出很...>> 问题五:中国古代舞蹈有哪些种类 一、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祭祀:兵舞、舞、羽舞、皇舞 巫礼:兵舞、舞。 驱疫 教育:小舞有《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 贵族子弟舞《云门...

宫廷舞的中国宫廷舞发展历史
通过学习乐舞,使这些贵族子弟可以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音律和谐,舞蹈应节,就可以用来祭祀天神、人鬼、地祇,这样邦国和睦,万民和谐,宾客安抚,远人臣服,万物兴盛。五是用于宴享。当时表演的舞蹈有弓矢舞等。西周时的宫廷舞在殷商乐舞的基础上,在“以德配天”的观念下...

始兴县17316716366: 中国古代的 乐 指的是 什么 什么 什么 三位一体的艺术 -
龚筠复方: 我们首先来看先秦时期的舞蹈.西周时期注重“制礼作乐”.“制礼作乐”的“礼”,指的是周初确立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用以区别等级贵贱.它包含了仁、义、智、信、忠、孝、悌、廉等伦理范畴;“乐”在中国古代指的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它以情感为中心,善于协调人际关系.那么,将“礼”的内容赋予“乐”的形式,以“乐”求“礼”,天下大同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剩余1684字)

始兴县17316716366: 中国古代的舞蹈 -
龚筠复方: 一、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祭祀:兵舞、帗舞、羽舞、皇舞 巫礼:兵舞、帗舞. 驱疫 教育: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 贵族子弟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

始兴县17316716366: 西周时期的“六舞”也称什么舞? -
龚筠复方: "六舞”被称做“先王之乐”, 1.六种乐舞.谓黄帝之《云门》、尧之《咸池》、舜之《大韶(?)》,禹之《大夏》、汤之《大濩》、武王之《大武》. 2.六种乐舞.谓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六舞”主要用于周代宫廷祭祀...

始兴县17316716366: 西周时期的“六舞”也称什么舞?
龚筠复方: 周代乐舞大致可分五类: 一, 六代乐舞——简称六舞,大多是先代流传下来的古乐舞.包括黄帝《云门》等,多加了周的《大武》 二, 小舞——规模较小的乐舞. 三, 散乐,夷乐 四, 四夷之乐 五, 宗教性乐舞

始兴县17316716366: 为什么说二周时期是我国古代舞蹈史上的第一个集大成时代? -
龚筠复方: 周代是我国舞蹈史上第一个集大成的时代,因为1、西周整理了从前的乐舞,称为《六代舞》用来祭祀不同的祖先.2、西周统治者以舞蹈为基础制礼作乐,制定宗法制...

始兴县17316716366: 中国古代有什么著名舞蹈? -
龚筠复方: 中国有着非常丰富的舞蹈遗产,古代著名的舞蹈作品很多,这里只选几个有代表性的舞蹈作介绍. 一、《大武》是周代编创的歌颂武王伐纣获得胜利的乐舞作品,属《六舞》之一.共分为六段:(一)在一段击鼓声后,舞队从北面上场,舞者都...

始兴县17316716366: 汉民族的特点说说文化特点 -
龚筠复方:[答案]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拥有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这就是礼乐文化,周礼非常繁缛,...

始兴县17316716366: 六代舞和六小舞在西周雅乐文化体系中的表现和作用 -
龚筠复方:[答案] 表现?表现形式?表现方式?作用的话,祭祀用吧.还是历史意义? 我看见一个有意义的: 西周的礼乐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相传由周公制定.周公所制定的礼,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后来发展为区...

始兴县17316716366: 请详细解释一下礼乐制度 -
龚筠复方: 周代是最早对“礼”(祭祀、朝飨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时代,这就是所谓制定礼乐.据说这一重大措施是周初的大政治家周公开始颁行的.礼乐制度影响及于其后几千年一直到清代结束,每个时代的具体内容...

始兴县17316716366: 你知道中国的音乐之最吗 -
龚筠复方: 我国最古老的骨笛,是1987年5月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城北22公里处的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中的一只距今约8000年的骨笛.我国最古的乐谱,是在敦煌石窟中发现的1800多年前的《木简乐谱》.我国最早的大型歌舞,是西周时期的宫廷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