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全诗翻译

作者&投稿:吉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译文:

我刚到庐山时,山谷奇异又秀丽,是我平生从未看到过的,我的两眼几乎是应接不暇,于是就产生了不想要作诗的念头。不久看到了山中的僧人,他们都说“苏子瞻来了”。我便不自觉做了首绝句:“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但又暗笑前面说的荒谬,又再做了两首绝句:“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和“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当天,有人把陈令举的《庐山记》拿给我看,我便边走边读,看到其中说到徐凝、李白的诗,不觉好笑。一会儿到了开先寺,主僧向我要诗,于是作了一首绝句:“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在山南来回已有十多天,认为景色很优美,不能用语言描述完。若从中要挑选最好的,那就不得不说漱玉亭、三峡桥,所以做了这两首诗。最后和摠老一起游玩了西林时,再做了首绝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写庐山的诗都在这里了。

原文: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 是故人。”

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旦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旋入开先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往来山南地十馀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最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余庐山诗尽于此矣。

出处:宋·苏轼的《东坡志林》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本文出自宋·苏轼的《东坡志林》此书所载为作者自元丰至元符年间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

诗文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作者是谁?
它告诉我们的道理: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该事物。出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出自于宋朝诗人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全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的道理是: 人如果置身在一件事物当中,是难以看清楚事物的真正面貌的。这句诗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原文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因为,由于。该句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什么意思
不知道庐山真正的样子,只是因为自己就在这座山里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简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全诗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里.鉴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出自谁的诗词?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原文:《题西林壁》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自缘身在此山中”的全诗
《题西林壁》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注释 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出自《题西林壁》,全诗如下:作者:宋代文学家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白话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苏轼的诗作《题西林壁》,这句诗的意思是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从宏观出发,这样才能摆脱主观成见。原文 题西林壁 苏轼 〔宋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

潢川县15693869080: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作者是谁?全诗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
姓琰乳块: 作者是宋代苏轼. 全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

潢川县15693869080: 全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
姓琰乳块:[答案]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

潢川县15693869080: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 -
姓琰乳块: 题西林壁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潢川县15693869080: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全诗 -
姓琰乳块: 题西林壁 [作者] 苏轼 [全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

潢川县15693869080: 谈谈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姓琰乳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于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全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描写的是庐山的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为什么不能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身在深山之中.它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们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看问题的出发点就不同,对待事情的认识就不全面.现在人们常常用这句话来劝戒自己和别人——要想认清事物的真相,就要超越狭小的范围.

潢川县15693869080: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整首诗,并且带意思 -
姓琰乳块:[答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潢川县15693869080: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
姓琰乳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朝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潢川县15693869080: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
姓琰乳块: 翻译是: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这两句告诉我们: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潢川县15693869080: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意 -
姓琰乳块:[答案]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因为自己在庐山里.鉴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

潢川县15693869080: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 全诗 诗意 由来(故事) 思想感情 道理 用法(谁曾用过,现在····· -
姓琰乳块:[答案] 基本信息作品:题西林壁 体裁:七言绝句年代:北宋作者:苏轼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西林:即庐山西林寺.缘:因为.此山:指的是庐山.侧:侧面.各不同:不相同.直译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