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余秋雨:文化苦旅并不苦--2.寺庙

作者&投稿:尘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背景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

原文分析

1.散文开篇就描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吴山庙,一个是学校,通过对比来反映出它们的兴衰。

还记得吗,离尼姑庵一箭之遥的西北边,是吴山庙。同是晨钟暮鼓,却一衰一荣,一静一动,一冷一热,对比明显。 尼姑庵废弃时,风光全都到了吴山庙。等到尼姑庵变成了小学校,一切又都变了。衰的,静的,冷的,是吴山庙;荣的,动的,热的,是学校。

每家每户的每个早晨会产生更大的对比!

老一辈的人们会选择去庙里烧香拜佛念经

而小辈人们选择去学校上学

作为知识阶级的代表,老师也是不喜欢传统老派的做法。

2.第二节描述了两个场景下各自的环境,二者唯独的共同点都是“上课”

庙里的钟,又一次响起,还传来了清脆的木鱼声。紧接着,是吴山庙的醒禅和尚领着诵经,老太太们跟着一起诵。虽然听不清语句,但那音调,能把四周的田野稳稳罩住。

何老师已经在上课,课目内容是几个女教师一起凑的,今天的课名是“常识”,正讲着地球。听到了诵经声,何老师皱了皱眉,便走下讲台,来到教室的西窗前,伸手把那扇新装的玻璃窗关上了。诵经声,也就关在了外面。

最清晰的诵经声响起在晚上,那时全是男声,没有老太太的声音跟着了。照寺庙里的说法,这是和尚们在“做课”。居然,他们也用了一个“课”字,与学校黏着了。

那时,学校里的女教师们也正在做一件与“课”字有关的事,那就是备课。黝黑的田野里,只有两道灯光,吴山庙的蜡烛灯和学校的煤油灯。别的屋子,买不起蜡烛和煤油,天一黑就黑到底了。

村民们喜欢从自家木窗口,看这两道灯光。因为这地方山阻水隔,自古以来一到夜晚全都归属于土匪。土匪分两帮,头领分别是陈金木和王央央。陈金木比较有钱,匪徒们夜间出来时提的是黑罩铁皮灯笼;王央央钱少人多,匪徒们夜间出来时提的是红纸竹篾灯笼。过去只要远远看到这两种灯笼,各村百姓就会赶快关门,在窗缝里屏息静听。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金木和王央央都曾让徒众扬言,愿意参与抗日,不再骚扰百姓。果然,夜间这两种灯笼也少了。

早在这两种灯笼还经常出没的时候,它们对于庙里的灯光也只敢绕道而行。匪徒都有点怕佛,不敢靠近。于是,多少年了,乡村夜间,只有匪灯和佛灯。一邪一正,一野一文,在进退交错、消长明灭。终于,匪灯渐黯,佛灯孤悬,幸而又加入了学校的灯。

村民半夜起身,朝窗外一看,即使睡眼惺忪,也笑了一下。

窗边竹几上,放着老太太念经要背的香袋;边上,是小孩子上学要背的书包。

3.第三节中,描述了意一件小事两种文化所产生的的分歧,以及一篇文章而引发的老师对寺庙的看法。两者都具有很强的社会代表性,实际上体现了思想文化所存在的差异。

文中和尚和老师救援小羊的行为发表了看法。

所以文章中后面的描述似乎给了我们答案。

两个和尚被老师的行为 所呆住了。

何老师也没有看和尚,看了就要打招呼,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她对寺庙、和尚都很生疏,只能放轻语气给孩子们解释:“这树刚种下,还嫩。等你们毕业,这树也就长大了,这路也就成了林荫道。那时正是大热天,你们可以阴阴凉凉地到县城考中学。”

原来, 老师心中的“惜生护生”,范围要大一点,包括树,包括林荫道,包括孩子们的成长,包括考中学。

从此处可以看出,学生和老师还是比较抵触寺庙文化。直到一个同学的一篇作文,使老师对寺庙的看法变了。

题目是“一件奇怪的事”。一个学生写的是,他在四岁时被一个土匪抢走,村民追赶,土匪抱着他躲进了庙会, 但从庙会出来后土匪变了一个人 ,把他送回了家。他回想起来,觉得这事很奇怪。老师认为这篇作文有点意思,专门组织了一场课堂讨论。

对话如下:

通过对话可以了解到,土匪迫于无奈进入寺庙,不与任何人交流便犹如得到了净化,实在是令人惊奇,也是的老师对寺庙产生了好奇,决定亲自去一次。

文中描述道第一次进庙的老师,看得很慢。出来后,对学生说,那地方可以多去去。似乎暗示着寺庙是一个被人们遗忘而对人们很好的地方。

4.本章节,两种文化通过孩子们为载体,描述了两种思想的正面碰撞,以此便产生了文化上的交流。

讲述了老师教学生唱歌,想用 歌声与正在念经的和尚们比赛。

但是醒禅和尚说认为歌唱的挺好,让孩子们一句句再念一遍,他跟着写。写完并问:“写得好,是你们老师写的?”

学生们第二天上学时转告何老师,和尚称赞她的歌写得好。

但是何老师一听就笑了,说:“ 我怎么写得出来?那是李叔同写的。人家可是有名的音乐家 。”

孩子们告诉和尚写歌人的名字:李叔同。又说:“这倒是与五磊寺的弘一法师重名。”他仰头想了一会又笑了,“法师持戒森严,对于这种歌舞娱乐,他一听就会掉头离去。”

“弘一法师?‘弘一’两个字怎么写?”孩子们觉得有责任把和尚的每句话,告诉何老师。

最后老师一句 李叔同就是弘一法师!怎么,他到了五磊寺?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五磊寺离吴山庙不远,却隔着几道山,一道山就是一个“磊”,翻过去太不容易。但是,五磊寺在佛教界地位很高,吴山庙只是它的“下属单位”,醒禅和尚常去。

后面老师们去拜访五磊寺,引发了一系列的文化看法: “果然是他!我们的学生唱着他的歌去与和尚比赛,没想到他自己做了和尚!”“那么精通现代的文化教育,怎么回过头去投向了佛教?”“这是倒退,还是提升?”“肯定是提升,只是我们还太浅薄,悟不了。”

5.最后一章作者表达了看法

学生以为老师不会相信这种寺庙文化,所以选择偷偷隐瞒!

正说着,吴山庙的钟声又响起了,和尚们诵经声也响起了,悠扬而婉转,低沉又绵长。何老师听了一笑,说:“好了, 佛在说,动身吧 。”

此时此刻已经说明了,老师已经相信了这种文化,其实这也是作者的态度。


余秋雨主题演讲五大语法重建中国茶文化
中国文化巨匠余秋雨在一次重要演讲中提出了一个创新观点,主张通过“健康”、“科学”、“流通”、“青春”和“古典”五大语法来重塑中国茶文化,以期使其更具现代性和国际影响力。他首先指出,当前中国茶文化的理论与实际生产之间存在断裂。古代的茶文化尽管充满诗意,但在实际茶业发展中却显得随意而被动,...

余秋雨经典名句文化苦旅
二、如果人生和历史都是拔离了琐碎事物的建构,那么它们也就不属于现实世界。——余秋雨《文化苦旅》三、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余秋雨《文化苦旅》四、水面之下,漂动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真不知它们如何飞越万里关山...

余秋雨话三国文化:余秋雨对文化的四句话
●任何一部中国文学史,遗漏了曹操是难以想象的,而加入了诸葛亮也是难以想象的。 ●诸葛亮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君臣之情,曹操在文学上表达的是天地生命。 ●曹操,一心想做军事巨人和政治巨人而十分辛苦,却不太辛苦地成了文化巨人。有时我们喜欢把中华文明说成是“汉唐文明”,但是,不要忘了,在汉代和...

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 分章内容简介
余秋雨《文化苦旅》语言的诗化现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现的更为突出,比如《江南小镇》这篇文章中的语言就显得那么的富有诗意,特别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联,例如“浅诸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等;还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诗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种诗韵味儿。另外在《庙宇》中作者详细叙述了“胖和尚”与“瘦...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文化内涵
摘要:《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作者凭借山水人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精神。本文试从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人文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来探讨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文化内涵。 关...

余秋雨山居笔记文化典故摘录
4.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5.我轻轻地叹息一声,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四篇
范文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一部洋溢着智慧与感慨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1992年。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将读者引领进了一场文化与人生的深邃之旅。在这部作品中,余秋雨以自己的人生历程为背景,融汇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洞见,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文化苦旅——余秋雨
文化之痛——文化运动带给人类的悲痛 天人对话——作者与爷爷余鸿文、曾远风雨、余颐贤的对白 为妈妈致悼词——追悼妈妈对自己写作的影响 祭笔——感悟笔与写作的故事 感悟:不得不说,余秋雨先生的作品,都具有很深的含义,一般他的书,我不看两遍是看不懂的,然而在看这本书时,由于里面的内容,...

如何评价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整本书写的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地所在,里面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读者这本书,就像在山水间跋涉,时不时穿插人生的回忆,这种回忆又渗入了书中的文字中。读了几章后,我想:历史本身也不会否认一切真切的人生回忆会给它增添声色和情趣吧。培根说过,历史使人...

为什么说余秋雨的散文被称为文化散文
的连载不无相关[1],同时又跟余秋雨的四处讲学,到处演讲、传播己说不无关系,可以说余在讲学的过程中也制造了一大批自己的忠实读者(依我看来,恰恰是这批年青的读者在其后成为了他的不断出版的书籍的购买军主力――当时几乎清一色都是在校的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又因应试教育之苦而导致文化、...

丰镇市19511422847: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
厉清六合: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说中国文化是太平洋的话,那么余秋雨就是一个航海家,而我也勉强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随者.一路上,余秋雨引领着我去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领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深思着中国文...

丰镇市19511422847: 《文化苦旅》读后感 -
厉清六合: [《文化苦旅》读后感](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常考,不要过分认真,《文化苦旅》读后感.)前些时候舆论对该书及作者争议颇多,如今看过并粗略的研究一下,觉得议论是理所当然的.总体评价这本书:文化苦旅,不苦很酸,文...

丰镇市19511422847: 余秋雨有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记录了余先生探求文化的旅途的经历、感受、感想,“苦”字不只是言说旅途劳顿,更重要的是隐含着对文化保护的深深忧虑,我们都有出过门的经历,是不是也有什么“苦”的感受,人生途 -
厉清六合: 余秋雨老师说过、这个世界对於会写作的人不需要太多!所以我也没有本事来为楼主写了!我想应该不会有其他人写的了吧!因为800并不是人人都写得出的!若非有一定功底的人是不会来写给楼主的!咱们都是喜欢余秋雨老师及其作品的人!!那就空余只是希望能聊聊读后体会、不过我有点怕楼主的文化功底过高、会有点卑微感!!!!

丰镇市19511422847: 余秋雨对文化苦旅所持有的个人观点 -
厉清六合: 作家余秋雨在其著作《文化苦旅》中写道:“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

丰镇市19511422847: 余秋雨文化苦旅赏析 -
厉清六合: 杂文有品(现代文学院) 初识余秋雨——赏析《文化苦旅》-姜涛 我第一次接触到余秋雨先生是从《文化苦旅》一书开始.最初只是在众多书籍中随手找一本来做冲淡时间之用,就随手取了这本.见书名即为“苦旅”,我便当是游记欣然读起....

丰镇市19511422847: 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
厉清六合: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第一次在实地考察中国文化中得到的感悟,由于我们大多数人对中国文化缺少细致的观察与思考,所以第一次读余秋雨自然会有一些陌生和不理解,不懂的地方就跳过去,总有一天你会醒悟文字背后的深意,我建议你看看余秋雨的《借我一生》和《霜冷长河》,这两本书比较适合你,《霜冷长河》也专门是为中学生写的. 另外,读书是在别人的人生和精神领域中游览,是一种享受,不要老带着一种提高作文的目的去读,过多的目的性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困扰,静下心来去读,你会发现余秋雨的文字是独具魅力的! 加油!

丰镇市19511422847: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厉清六合: 心灵的旅行——读《文化苦旅》有感台灯下,一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抛尽世间烦恼,尽情地来一次心灵的旅行.翻开书,我的心仿佛已经沉浸其中,怎么也唤不回.看着“莫高窟”,心里不由得想到当置身其中,会是何其雄伟.再...

丰镇市19511422847: 读文化苦旅你觉得余秋雨是一个怎样的人 -
厉清六合: 我认为余秋雨是一个文化旅途中不懈的跋涉者.不管别人对他还有怎样另外的评价.曾读过《文化苦旅》这部文学著作,书中充分的展现了余秋雨深刻的文化感悟力、深厚的史学功底和渊博的文学知识,他凭借着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寄情于山...

丰镇市19511422847: 余秋雨《文化苦旅》中任意六篇读后感 -
厉清六合: 初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总是感叹于他那伸张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语.是什么使得作者笔下的文章能够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显得游刃有余?是一种阅历,一种修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处不见证着他那沧桑而深邃的足迹....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