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七条

作者&投稿:惠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

读《东周列国志》,如黑熊掰玉米,掰后篇而忘前篇。

读不及一半,暂时罢读。

因为越读越觉得书里出现了两个是非之地: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算得上是两个古代史上最大的古战场,无数古人在那里用生命和智慧肉搏,因权力和地位开战。把“智慧”和“勇敢”发挥到极致,将“狠毒”与“狡诈”运用至娴熟。已到了“礼乐崩坏”的地步。

虽然知道随后会有一系列圣人跃然纸上发挥出他们的贤能挽救这种残破局面,但长久面对这两个刀光剑影的时代,心理上还是比较排斥。若再读到圣人被追杀、遭冷遇的场景,更是万难接受……

暂时罢读,也是想让心灵缓一缓。

因为自感现在还没有驾驭此书的定力。

(二)

书路道阻难行,暂且剖析一下生活在古代社会的四种人:

古人也有智愚、善恶之分。

智者善,圣贤;智者恶,奸侫。

愚者善,棋子;愚者恶,禽畜。

圣贤少,治国齐家平天下,生可历三朝以德昭世;死可流千古任人瞻仰。如道儒墨、关文岳……

奸侫多,贪婪狠毒诬良善,生则涂炭生灵,死必遗臭万年。此类人,如洪水恶兽毒蛇灾瘟。

棋子、禽畜,皆为普通大众。前者多,守法公民,虽无才德,但不敢越法池一步,也算遵守社会秩序;后者少,人皮恶畜,虽不似奸侫般涂炭无数,行为却令人发指,稍不如意便报复无辜……

古人的行为,已成往事,往事不可更改,只可引以为鉴,以正今人之仪。

故读书启智探道,须辨善恶良莠。善智当扬效,善道当蹈之;恶智必摒弃,恶道宜封之!

否则智必反行、道必远之!

然而,自忖虽善却愚,又无智善之人点拨,常觉昏瞆不已。

(三)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答:成者善,败者恶!

成者若非善而得人心,何以成?败者若非狠拗失人心,何以败?

然善者亦多败,因其智慧驾驭不了善良,以至盲善;恶者亦有成,不过以智巧掩恶罢了。但后者本性如狐尾,终会败露!

但后者如桧,前者如飞。其胜败应不在当世,而在身后的千古……

(四)

观人评事,须持一颗公道之心。

无公道之心,则易目瞆心迷,不辨良莠,不识善恶。

不可人云亦云,不可偏听偏信,不可屈一个好人,不可纵一个恶人。

凡事须先明心正己,再以公正而论是非。

何为好人?未作恶者,作恶又回头者,改恶从善者皆为好人。

何为恶人?常作恶者,作恶不悔改者,恶上加恶者皆为恶人。

是善是恶、孰智孰愚,史碑不及神明更明。

然信史碑者多,信神明者少。

何为神明?神明并非历代人所塑造的各种神仙偶像,更非宗教所言“唯一真神”!

神明遍地都是,即古往今来每一个人自己的良知。

史书纸片也!碑铭石块也!良知却是每个人生而有之,死而不灭的数据,终会被未知存储、破译并解密。

(五)

人言其恶,众人皆言其恶,其自己良知无恶无愧,便非恶人。

人言其善,众人皆言其善,其自己良知有恶有愧,仍是恶人。

因此,人不可因人言恶而破罐子破摔,仍须坚持自己的善良,善良不为让人知,只为滋养良知。

人亦不可因人言其善便以为自己可藏恶匿恶,仍我行我素,恶行纵然无人知,却已耗尽良知。

(六)

善属阳,恶属阴。

善如鹿马,恶似豺狼。

恶者无道,善疑、善诽、善毁灭;善者有道,能容、能忍、能体谅。

(七)

有恶方知善之可贵,有善方知恶之可恼。但二者少一个,则另一个也将不知其存在。此亦天道。

恶可不知善而增其恶,善不可不知恶以与恶抗衡。

因此,欲除恶,必先知恶;知恶,则恶可抑。

恶之所以为恶,因其不知善之可贵;善之所以从善,因其鄙恶之凶狠。

恶若知善之可贵,必弃恶从善;善若知恶之性状,方能降恶。

除恶之法,化恶从善为上。若赶尽杀绝,则变善为恶了。

如此一想,《东周列国志》还是应该继续读下去的。


七字罪是什么?
盛怒和悲伤之下的米尔斯无法控制自己,开枪打死了约翰——他犯了“愤怒”之罪,是完成7条训诫的最后一人。 看着米尔斯被押上警车,威廉面对夕阳默默无语。 想像或者宿命 影片的英文名字只有一个醒目而惊心的单词——“Seven”,它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7天造亚当,取出亚当...

五逆十恶罪都是什么?
3、杀阿罗汉,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无法可学。又名应供,应受人天供养故也。众生即当供养恭敬,以为种福之田,况行杀逆;若行此事,是为逆罪。律云:杀阿罗汉者,不许出家受具足戒也。4、破和合僧,谓比丘集众行布萨时,和合作法,若后来者,当随顺寂默,或当出避。若以嗔恶之心,破其...

重罪十条和唐律“十恶”有什么不同?
北齐律所规定的重罪十条:“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隋唐直至明清封建法典所规定的十恶,就是在此基础上稍加损益而成的。隋时将重罪十条改为十恶,并将其中的叛、降两条合并...

十恶业是哪十恶
佛教中的十恶是指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悭贪、嗔恚、邪见。是招苦果之业因。是身口意所行的十种恶行为,又作十不善业道。十恶业之杀生(身造者)杀生者,谓自杀,亦教人杀,断害一切众生之物命也。凡是杀蚊虫杀蚂蚁,这也是杀生。杀牛杀猪,也是杀生。虽然杀生,可是业报不太...

七个恶魔分别对应的是哪七宗罪?
“Seven”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三节写道:“有一条大红龙,七头,也戴着冠冕??火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撒旦也是地狱...

江西一男子背负7条人命,被判死刑后却仍在法庭上叫嚣,他为何要这么做...
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对法律没有敬畏之心,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罪行和过错。依法治国,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该男子缺乏对法律最基本的敬畏之心。我们都非常清楚,法庭是一个比较严肃的地方,而且法律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该男子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而且居然还敢在法庭上叫嚣,面对自己的罪行和各项...

十恶不赦的首恶是什么,十恶指详细内
公务员考试题:我国古代"十恶不赦"中的首恶是什么?

鬼最怕的七种人
马车走着走着突然就不动了,马上蹿下跳嘶叫~太爷爷说感觉车子很重,然后就看到车尾部有一个黑影在坐着,他知道是遇见鬼了(以前多次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它用杀猪刀划破中指,在身上画了三个圈,默念一些咒语,后来车子就动了。后来爷爷和我们讲,鬼通常最怕七种人:鬼最怕屠户 屠户因为宰杀牲畜...

古代七大罪名是什么
七、“窃盗” 即偷东西。理由是“反义”,即不合乎应守的规矩。 七出内容与之类似,语出《仪礼。丧服》包括: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整体来看,七出和七去的内容大多是以夫家整体家庭家族的利益为考量,凡是因为妻子的行为或身体状况,不能符合于这个考量,夫...

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看看鲁迅这七条遗嘱,当真是个狠人
(一) 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一文钱—— 但 老朋友的,不在此例。1936年9月5日,距逝世44天之前,病重的鲁迅写下了杂文《死》,待到这时他还不忘开命运的玩笑:如果我富有千万,早就被人催着把遗嘱写好了。可现在谁也不提,我索性也留下一张罢。于是,鲁迅留下了七条遗嘱,这第一条...

巴彦县18011529578: 《中医》中的十恶十善指的是什么? -
仍吕乳疾: 呵呵,你这里好像有个概念性的错误,中医里面没有什么“十善十恶”,有的只是“五善七恶”.这是中医外科用来预测病情轻重的.具体如下: 五善 1、心善:精神爽快,言语清亮,舌润不渴,寝寐安宁 2、肝善:身体轻便,不怒不惊,指甲...

巴彦县18011529578: 佛教善恶的标准是什么? -
仍吕乳疾: 善有三个层次的标准,善的反面即为恶,心行达不到善的要求即是恶.1、下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不贪婪、不嗔恨、不愚痴、不恶口伤人、不挑拨离间、不说漂亮话恭维人,不说假话、大话和空话,不偷盗、不邪淫...

巴彦县18011529578: 什么是善念 行善分为那些事如何行善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
仍吕乳疾: 行善:行,行为.善美好的.行善的含义是指,一切美好的、积极向上的行为谓之行善. 念从今、从心,即今心.不是过去,不是将来,只是现在,此时此刻的心谓之念. 人有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和既无所谓快乐也无所谓痛苦的感受....

巴彦县18011529578: 佛教善恶怎么理解?? -
仍吕乳疾: 佛陀回答说:「村长!我要问你,你若有适当的想法,你就回 答.假如有人一直杀生、偷窃、邪淫、说谎、两舌、恶口、绮语、坏心眼、邪恶见,在他死后,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为他祭杞、析祷、礼赞、合掌...

巴彦县18011529578: 有关善恶的名言名句10个 关善心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
仍吕乳疾: 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2、一言之善,重于千金.——葛洪3、善恶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莎士比亚4、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康德5、恶意和仁慈都是放大镜,但前者的放大倍数更大.

巴彦县18011529578: 善与恶的区别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
仍吕乳疾: 〈七〉积善 我问佛:为何人有善恶之分?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人性”本是空白,何来善恶之分 【善恶是时.时非善恶.善恶是法.法非善恶.所谓的善恶 也只是由你的心来决定】 善恶四种标准∶(一) 对己对他都有利的是善...

巴彦县18011529578: 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 -
仍吕乳疾: 利他为善,损他为恶.说明一下,利己并不损他不为恶,如果利己的同时也能利他,同样是善.损他就已是恶,为了利己而损他,更是恶上加恶.佛教并不反对利己,佛教反对的是损他,提倡的是利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彦县18011529578: 如何理解善恶?
仍吕乳疾: 在佛教里,应该如何认知善与恶? 其实,如果按佛教的逻辑去分析,里面的善与恶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因为佛教所做的是,管好自已,不去管其它人.管也是很有限的管.这才是它最最常见的做法.因为佛教就是叫那些佛教的人不要去管人世...

巴彦县18011529578: 佛教如何看待善恶? -
仍吕乳疾: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善恶业感流转);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清净解脱涅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