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读后感

作者&投稿:汪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导语:读《驿路梨花》读的是一股清新之气,似梨花的淡淡幽香飘到了现实中一般,渺茫却又非常吸引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驿路梨花》读后感,希望能带给你启示。

  【篇一】《驿路梨花》读后感

  我们活着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追求些什么?我们在这个社会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这就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我认为我们中学时学过的一篇短短的散文就很完美地解答了这个问题。这篇散文就是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当年老师是怎么给我们讲解《驿路梨花》的呢?——“通过记叙我国云南省哀牢山中路边一个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地歌颂了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们相互关怀崇高的道德风尚。”

  这样解释有错么?没错,但这决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我从小到大从来不是一个好学生,绝非那种在课堂上就能吸收老师微言大义的有心人,所以在当初语文老师讲《驿路梨花》时,少年懵懂的我对这文章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共鸣和感动,甚至我记不起当时是在偷偷看武侠小说还是在跟同位儿臭贫。在多年以后,我看了很多书、经历了许多事,思考了很多问题,尤其是接受了很多宗教思想,突然有一天,我想起了曾经学过的这篇课文,《驿路梨花》。天呐,我蓦然发现这篇散文把我逐渐成形的人生观阐释得太形象、太富于诗意了!

  我把《驿路梨花》原文附在后边,详细内容请你自己细看吧。文中的山路就是这个世界,赶路的旅人就是我们。我们来这个世界上走一遭,不过短短的几十年,只是匆匆的过客。我们从降生的那一刻起,直到我们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为社会创造价值之前,一直在享受其他人建设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这就如同《驿路梨花》中享受茅屋中的免费食宿的“我们”。在向社会索取之后,我们还有责任回报,补充茅屋中的粮食、水、干草,对茅屋进行修葺,使以后的过路行人能都享受到方便。实现这样的良性循环,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篇二】《驿路梨花》读后感

  大山深处,古驿道边,红红的`笼火映着满天皎洁的梨花,那幽远的芬芳随风飘向天涯……每一朵花,都好像哈尼姑娘纯真的笑颜,那是从心底开出的最真最美的花。无论是谁,不由得你不陶醉在这真与美之中。

  人们很少有不喜欢花的,因为无论大小,颜色如何变化,每一种花都有它美丽的地方,而没有一种花会引起人的恶感。所以,像蝴蝶一样,花成为人们心中普遍的美的象征。如果要形容一种事物的美丽,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像花一样”。但美往往不能长久,花儿总要凋零,自然界中花的美丽总是在开谢中不断轮回,而不能成为心目中记忆的永恒。于是,我们常常为春去花落而叹息,对这自然的规律无可奈何。

  在匆匆的一生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受到各种困难的搅扰,大到失去了信心希望,小到走错了路。在这种时候,茫然看着身边来去的人潮,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自己,那一刻的孤独与仿徨,是任何痛苦都难以比拟的。在这个时刻,一声轻柔的问讯,一个理解的微笑,乃至一个关切的眼神,都会使心灵变得踏实,世界仿佛一下子明亮起来,就像有无数的鲜花在开放,这一雪中送炭的真诚的关怀,并不需要很多,只要有一丝来自心灵深处的温暖,就足以融化所有困难与凄凉的坚冰。

  这才是人世间最美丽的花朵。她化身为问讯、微笑和眼神,她开在每一颗至真至纯的心灵里,任凭风吹雨打,永开不败,永不凋零。

  【篇三】《驿路梨花》读后感

  《驿路梨花》讲述的是一个爱的传递的故事。我和老余在深山老林走了多时,又累又饿。恰好,我们遇到了一个小茅屋,屋子里有水,有米,还有柴,就是没人。我们生火做饭,吃饱喝足后,遇到了一个瑶族老人。我们以为老人就是主人,不料不是。老人也曾在这里歇脚,这次是回来给主人送粮食的。老人说,屋子是一个叫梨花的瑶族小姑娘建的。第二天,我们遇到了一群瑶族小姑娘,老人赶忙上去道谢。可是她们中间没有梨花,而且房子也不是梨花建的。房子是解放军为了方便过路人建的,她们也经常过来照料小屋,补充食物什么的,来方便过路人。

  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建造屋子的解放军早就离开了这里。不过,屋子留下了,爱和温暖也留下了。

  “梨花”是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第一次出现是“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因为是环境描写,意在渲染一种美好的气氛,也为下面小屋的出现作了铺垫。不过,最好要展开描述。幸好。紧接着又写了“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算是稍稍弥补了一下不足。

  “主人”第一次出现加了引号。其实,这里加不加引号都是有道理的。加引号的目的是,显然是表示特殊含义,因为瑶族老人不是真正的主人。其实,这里的引号也是不必要加的。因为,看不完整篇文章,是不了解真相的。

  经过了几番误会,我们终于明白了,原来“主人”是解放军啊。可是,“主人”早就到别的地方执行任务去了,而且,可能再也不会来了。那么,小屋不就成了“无主”的了吗?当然不是,文中出现的我和老余、老猎人、梨花妹妹等都是小屋的“主人”。以后,谁来到这里,谁就是他的主人。

  文章表达的是一种人性的美好——方便他人,传递温暖。文章写于1977年,那还是一个人性淳朴的年代。而现在,尽管社会文明有了很大的进步,可是人性的高低未必赶得上当时的水平。说当今人心不古,似乎有些过了。可是,真的还有很多让人心寒的现象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今时代再看看这篇文章,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这篇文章重新回归教材,也是很有必要。它所担负的德育任务,已经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

  不禁想到了一个外国的视频——《爱会传递》。大意是,一个乞丐扶起了一个倒地的滑板少年,滑板少年就无帮助老太太过马路,老太太帮助了没有零钱打电话的年轻女子……就这样,大家一直把爱传递下去。这个时候,耳畔响起了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有语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无缘”是没有条件,“悲”是怜悯。众生有苦难,一定要帮他、救他。为什么帮他、救他?因为他跟我是一体,他苦就是我苦,他乐就是我乐,我们是一体。

  无论哪一种信仰,都是大慈大悲的,都是希望每人都安享人生的。按照眼下流行的话说,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但愿,有幸读到这篇文章的人,能够心花怒放,通体生香。




读老山界的收获,急啊、、、
又如《钓胜于鱼》结尾:“老者的背影消失在山坡的绿丛里,惟日光照去,他的发色与鱼的鳞色俱闪银光。”以景色衬托老教授此时此地的悠闲、恬静心情。 ⑦引用式。即引用警句、名言、诗句、经典著作、俗语、谚语等作文章的结尾,达到“立语言而居要”。如《驿路梨花》结尾:不由得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关于雷锋的读书心得
我们这个社会将是“雷锋精神代代传,驿路梨花处处开。” #关于雷锋的读书心得【篇5】# 雷锋,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啊!他,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的无私奉献,学习他的刻苦,学习他的善良,学习他的一切一切。我们要学习他的无私奉献,学习他的刻苦,学习他的善良,学习的他乐于助人,学习他的一切一切。 以前当我刚刚...

作文的开头结尾,好的高分赏
倾听夜色。旖旎,婉约,有些缠绵,有些忧郁,缭绕,挥之不去,挥之不去的忧郁和缠绵。闭上眼,细细品味,静静倾听,就如缓缓的小溪,沿着曲折的山径,款款而来,丝丝萦绕,袅袅展开,一遍又一遍……苍茫的夜色之中,听着这样的天籁之音,如泣如诉,似怨似嗔,四周是静静的,细细聆听,那种味道,沁入...

小学生运用诗词来写作文
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是化用了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琼瑶的《庭院深深》也是化用了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 用诗词入题,扮出了许多美目。如《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诗...

语文课外阅读技巧
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有:1、联系上下问解释词语的意思:方法1、顾名思义,采用扩充关键字的意思,然后连接成一句话方法方法2、找近义词的方法,注意要能替代到文中,仍保持通顺方法方法3、结合这个词所描述的对象具体描述。2、选择正确的读音。一般出现的是多音字,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文章中的词语作出恰当的...

作文分几类
又如:学生习作《生活需要笑声》开头:“笑一笑,十年少”,生活需要欢乐,生活需要笑声…… 两篇文章直截了当的开头,直接进入主题,就更容易使中心突出,读者读起来也容易抓住要领,掌握内容,深刻了解主题。 3、景物描写开头法 用景物描写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可以铺垫情节,导出下文。 如:《驿路梨花》中开头描写...

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提取码: ay3j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现在中学语文都有哪些课文
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陨石 [宋]沈括 每周一诗 5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6游子吟 [唐]孟 郊 第四单元 视听(三) 画面 16三个和尚 17小蝌蚪找妈妈 18没头脑和不高兴 19渔童 20骄傲的将军 每周一诗 7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8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第五单元 ...

初中语文作文全方面收集处理办法
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如《怀疑与学问》。 例2.“起录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双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 b.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例如: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

驿路梨花的读后感
《驿路梨花》读的是一股清新之气,似梨花的淡淡幽香飘到了现实中一般,渺茫却又非常吸引人。作者试图通过梨花来表达两方面的意思,现实的梨花奉献了袅袅的幽香,而象征的梨花更是让人在大山之中感受到了沁人心脾的关怀。这两方面的结合启发读者在生活中寻找梨花,并且去充当一朵梨花。文章很像散文,其实...

天津市17061142908: 驿路梨花(彭荆风创作的小说) - 搜狗百科
旗沿嘉比:[答案] 读《驿路梨花》读的是一股清新之气,似梨花的淡淡幽香飘到了现实中一般,渺茫却又非常吸引人.作者试图通过梨花来表达两方面的意思,现实的梨花奉献了袅袅的幽香,而象征的梨花更是让人在大山之中感受到了沁人心脾的关怀....

天津市17061142908: 读驿路梨花有感四百字 -
旗沿嘉比: 《驿路梨花》读后感——心花 大山深处,古驿道边,红红的笼火映着满天皎洁的梨花,那幽远的芬芳随风飘向天涯……每一朵花,都好像哈尼姑娘纯真的笑颜,那是从心底开出的最真最美的花.无论是谁,不由得你不陶醉在这真与美之中.人们...

天津市17061142908: 初读《驿路梨花》有什么想法? -
旗沿嘉比: 在匆匆的一生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受到各种困难的搅扰,大到失去了信心希望,小到走错了路.在这种时候,茫然看着身边来去的人潮,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自己,那一刻的孤独与仿徨,是任何痛苦都难以比拟的.在这个时...

天津市17061142908: 课文里《驿路梨花》的作者彭荆风给了我我哪些启示? -
旗沿嘉比: 本文通过记叙哀牢山顶,密林深处一座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生根,开花的动人情景,歌颂了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精神.

天津市17061142908: 驿路梨花读完后,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500字 -
旗沿嘉比: 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只要是在公共环境中就需要遵守公德,因为假如我们是一个不遵守功德的人,就会受到别人的抵触.

天津市17061142908: 驿路梨花,最苦与最乐内容简介,精彩语句,我的收获(写法借鉴,其实,感想等) 一个都行,再加一个多分 -
旗沿嘉比: 1、《驿路梨花》,现已成为初一上学期的语文第九课. “驿路梨花”出自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原意为可以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驿路梨花》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2、《最苦与最乐》,为梁启超写作的一篇短文,出自《梁启超全集》,2016年入选人教社新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5课.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 选文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天津市17061142908: 《驿路梨花》给予我们温室的感觉,但简陋的小茅屋能否给“我”和老于带来的这 -
旗沿嘉比: 能给我和老余带来温馨的感觉,因为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迷路时,却在这时出现了小茅屋,里面也有齐全的东西,给人一种从困境中逃出来后的一种喜悦的感觉,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天津市17061142908: 赏析驿路梨花200字 -
旗沿嘉比: 《驿路梨花》描写梨花的句子赏析: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赏析:以自然环境美烘托出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入优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