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中窦娥反抗性之我见 窦娥冤中窦娥的反抗精神

作者&投稿:撒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摘 要:《窦娥冤》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斗争精神和生存渴求,主人公窦娥通常被认为是极富反抗精神的勇士。然通过剧本解读考察窦娥的反抗性,会发现窦娥拒绝婚姻,是出于对封建贞洁观的固守,临死前许下的三桩誓愿,是她进行自觉反抗的唯一体现,对天地的坚定信仰,又注定了她不会对天地、官府进行反抗。
  关键词:窦娥;反抗性;封建;贞洁观;天地
  作者简介:徐秋琴(1988-),女,汉族,浙江嘉兴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2011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图分类号]: 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6-00-02
  《窦娥冤》是元杂剧作家关汉卿的名作,以其强大的悲剧精神享誉剧坛。对于剧作的悲剧精神,传统解释认为,窦娥身上的反抗性是其悲剧精神突出的重要原因。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窦娥有反抗性”是个伪命题。
  窦娥是否具有反抗性?反抗,反对并抵抗也。窦娥固然是有反抗性的。她没有一直逆来顺受,她有着明确的追求和反对对象,并进行了坚决的抵抗。戏中,窦娥有着众多的斗争对象,包括张驴儿父子、她的婆婆、官府(天地)以及社会等。窦娥是否反抗了社会?她的反抗是否具有自觉意识?通过剧本分析,笔者认为,窦娥在无意间反抗了社会,她的反抗有一部分是带有自觉意识的。
  一、窦娥对婚姻的反抗,是出于对封建贞洁观的遵守和维护
  剧中,窦娥对张驴儿父子和婆婆的反抗,是由窦娥不愿嫁于张驴儿为妻引起的。愚以为,窦娥这方面的反抗,只是为封建而反抗。
  当窦娥知道婆婆答应了要嫁给张驴儿的父亲,还要将她嫁给张驴儿,她一面极力说服婆婆改变主意,一面坚决反对嫁给张驴儿。她用以说服婆婆的理由大致如下:公公生前辛苦置办家业,使婆媳不愁吃穿,她们不需嫁人以寻求依靠,婆婆若改嫁,更会对不起死去的公公;婆婆已是六十开外之人,再嫁他人会惹人耻笑。可惜婆婆一来要报答张氏父子的救命之恩,二来怕对方威胁自己生命,三来张氏父子已在门口等候,她开不了口回绝人家。面对婆婆“事已至此,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的劝说,窦娥作了退让的同时,更加坚守了自我,她回应说:“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
  为什么窦娥坚决不顺从婆婆呢?这在第一折中并无直接交代,在其余几折中倒可以寻着些线索。婆婆收留了张氏父子在家中住,窦娥觉得“非亲非眷的,一家儿同住,岂不惹外人谈议?”她还担心婆婆在背地里把她许给了张驴儿,会连她也“累做不清不洁的”。在张驴儿的父亲误食了毒汤暴毙,张驴儿要窦娥随顺了他,便不计较父亲的死时,窦娥的婆婆为保全其性命,也劝她从了他,但窦娥以“一马难将两鞍鞴”,妇女不能出嫁两次的封建道德规范,把婆婆挡了回去。而窦娥对太守梼杌的证词说她“原是有丈夫的,服孝未满”,因而坚决不从。
  至此,不难看出,窦娥反对四个人两两结合的理由,无非就是要贞心自守,忠诚于死去的丈夫,保持清白之身,不至于惹人闲话。再说得简洁明白些,就是一个“贞”字。外人们眼中的是非黑白的准则,不就是封建贞洁思想的顽固沉淀,而这正是窦娥最看重的。窦娥拒婚,不为张驴儿趁机强求、为人不正,却时时念着再婚是对前段婚姻的亵渎,是对自身清白的毁灭。
  另一方面,窦娥是寂寞的。年纪尚轻却要独守空房的滋味肯定不好受,“催人泪的是锦烂熳花枝横绣闼,断人肠的是剔团圞月色挂妆楼”,长夜漫漫,何以消遣?然而,寂寞不能让她妥协。她欣赏孟姜女哭倒长城,推崇浣纱女为表诚意而甘投大水,她愿意幻化成屹立在山上的望夫石!她呼唤着对所谓的爱情的忠贞。但是,退一步讲,窦娥享受过真正的爱情么?她很可能和中国历史上千千万万的女子一样,甘心于命运的安排,和一个男子早晚相对却没有丝毫的爱情可言。
  毫无疑问,窦娥是一个命运悲苦的人物,她三岁丧母,七岁离父,因抵债被送给蔡家做童养媳,结婚两年又成了寡妇,但这一系列的苦难打击也没有搅起她生活中的涟漪,她忍受着寂寞,守护着婆婆,等待着父亲。这是一个典型的贞洁孝女形象。如果不是张氏父子乱了她的生活,她会继续默默地、亦步亦趋地向着高大的贞孝牌坊前进。这里不是说她有意识地追求什么,而是指她心中根深蒂固的那一套行为准则。
  窦娥不对婆婆言听计从,反对婆婆的嫁人的决定,无疑是对家长权威的反抗。窦娥的善良和孝顺,在戏剧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她对婆婆的关爱,可以从很多细节中看出来,比如婆婆索钱长久未归她担心不已,比如为了不让婆婆受苦她甘于承受毒杀他人的罪名,又比如去刑场的路上怕婆婆见了悲伤而要求刽子手走远路。另一方面,窦娥对婆婆的“忤逆”也很明显。张驴儿拉窦娥拜堂时,她怒道 “婆婆也,你岂不知羞”;后来送汤之时,窦娥一时气愤,更是说“可非心,可耻!妇人家直凭的无仁义,多淫奔,少志气”,也是有感于婆婆将张氏父子留于家中,既不忍回绝,又试图说服自己。可以说,这是对婆婆间接的指斥。是什么让窦娥做出这等违背孝道的事?正是她希望婆婆不背离贞洁之道的强烈愿望。
  二、三桩誓愿,是窦娥自觉反抗性的唯一体现
  窦娥临刑前许下的三桩誓愿,被普遍认为是窦娥反抗性的生动体现,“反映出在那个时代人民的反抗性”[1]24,即民众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抗争。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这三桩惊天动地的愿望。
  第一桩:“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第二桩:“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第三桩:“我窦娥死得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悬挂在旗杆顶尖的白练,如何接得住刀落后喷溅出来的全部热血,炎热的三伏天如何能够突然降下三尺瑞雪,一个人的冤情怎么会导致一个地方大旱三年?似乎只有第三桩愿望有成真的可能性——天公不作美,三年滴雨不下。窦娥许下这三桩听来荒谬之至却一一应验的愿望,是要证明自己“死得委实冤枉”。依笔者之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和“大旱三年”是窦娥受冤的强有力证据,也是她仅存的一点自主反抗性的体现。


窦娥的冤案是怎样平反的?
《窦娥冤》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首先,写出了窦娥性格的丰富性。在她身上,既有善良温驯、孝顺忠贞的一面,又有刚强倔强、反抗邪恶的一面,是二者的对立统一。同时这些优秀品质还和一定程度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揉和在一起,使之成为下层女子的典型代表。...

概括窦娥冤之间的人物矛盾
被冤杀死后她的鬼魂还请求父亲收养婆婆。(2)、她的刚强不屈表现在;对张驴儿的欺凌迫害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在公堂上,她面对贪官酷吏据理争辩;在法场上,她指天骂地发下誓愿愤怒抗争;死后鬼魂诉冤,一争到底。(3)、窦娥的反抗性格是随着戏剧冲突的发展而逐渐展现出来的。第三折“法场”突出地...

《窦娥冤》中窦娥为何许下三桩誓言?目的何在?
三桩誓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但是,如果把它的作用只局限在这一点上,是不全面的。为什么呢?窦娥在谴责天地鬼神的时候,对世界的主宰者:天和地,发出了埋怨和呵骂,她愤怒的发出了“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第三折)的怒吼。在当时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高中语文必修四窦娥冤
有人说,窦娥反对的、否定的只是封建官吏中的贪官酷吏,并非整个的封建制度,窦娥的反抗精神是有时代局限的。你认为,对窦娥的反抗精神应当怎样评价较为妥当?第二个问题:《窦娥冤》是一出悲剧。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窦娥“有价值的东西”表现在...

窦娥到底为什么冤呀?
窦娥,遭受无辜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窦娥的冤情无处伸张,愤怒得指天骂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还临死发出誓愿:她的鲜血要溅在刑场的白绫上,六月天飘起漫天大雪,当地亢旱三年。

浅析窦蛾的节烈和孝道
窦娥性格中既有温柔贤慧的一面,又有刚烈坚毅 的一面。贤慧媳妇的苦难令人回肠荡气,悲从中来;刚烈性格的抗争,叫人义愤填膺,怒火中烧。窦娥的刚烈性格满足了悲剧在这方面的要求,从而使《窦娥冤》的悲剧冲突具有不可调和的尖锐性。窦娥在临死前,怨天责地,并发下三桩誓愿:一要刀过处头落,一...

《窦娥冤》——窦娥身上的封建性和其悲剧性
其实没读过剧本应该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想先仅凭借一点悬空的琢磨把自己有些片面单薄的想法说一下。之前看书的时候就在想,都说《窦娥冤》是世界性的大悲剧,那么悲在哪里?又是凭借什么在世界上找到立足之地?如果说故事情节,那么未免是太浅了。本子里最重要的更应该是里面塑造的人物:人物的性格、...

关于窦娥的故事?
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发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窦娥冤》中血溅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是什么意思?
这是是窦娥被冤斩首前发下的三大誓愿:是说窦娥被砍头后的血不流落到地上却飞溅到刑场的白布上;夏天降雪;连续三年不下雨。《窦娥冤》中窦娥临刑时天降大雪,窦娥指天呼冤,誓言死後血溅旗上、六月降雪及大旱三年。其後都一一应验。三年後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任廉访使,重审此案,为窦娥平反冤情。

《窦娥冤》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啊
《窦娥冤》的写作背景:元朝时,为了满足蒙古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军事的需要,一些蒙古大臣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在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下,各族劳动人民都过着悲惨的日子,尤其是受到歧视的汉人和南人,冤案多得数也数不清。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

宁武县17789006164: 窦娥冤的人物分析 -
江饲广东:[答案] 窦娥的性格具有双面性.首先我们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她的叛逆与反抗.她的性格的一面就是这种不屈的精神.面对张驴儿的陷害她不屈服,即使是在法场之上也要对社会进行最后的诅咒,以表白自己的冤屈.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她性格中的另一面....

宁武县17789006164: 在《窦娥冤》中,窦娥的反抗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江饲广东: 窦娥的反抗精神在《窦娥冤》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窦娥对封建势力进行了强烈反击,她不仅对代表封建势力的张驴儿父子进行了强烈反抗,还对太守桃杌、昏官楚州太守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控诉,表现出她对元代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和...

宁武县17789006164: 窦娥人物形象
江饲广东: 窦娥作为一个善良、勤劳,本想恪守封建礼教的普通劳动妇女,却被封建社会一步一步地吞噬掉,她被迫逐步走上反抗道路的性格发展过程是很有代表性的,她那正直、刚强的性格以及宁死不屈、死而不屈的顽强斗争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也强烈地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这使她在中国古代文学人物画廊中占据着引人注目的地位.窦娥这个形象也成为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正面人物形象,鼓舞着他们向黑暗、邪恶势力进行不屈的斗争.

宁武县17789006164: 窦娥的性格 - 400字!谢谢! -
江饲广东: 既有善良温顺的一面,也有刚强不屈的一面. (1)、窦娥的善良表现在:她默默忍受命运加给她的种种灾难,甚至恪守封建妇道,准备苦度一生“早将来世修”;她尽心侍奉婆婆,处处爱护婆婆,在公堂上,她可以忍受“一杖下,一道血,一层...

宁武县17789006164: 作者是怎样刻画窦娥的善良与反抗性?作者是怎样刻画窦娥的善良与反抗
江饲广东: 窦娥冤》第三折《法场》:《法场》一折戏是这个悲剧的高潮.在前面两折戏中,窦娥还是一个头脑里充满了贞节、孝顺等封建伦理观念安分守己的善良妇女,她完全信赖...

宁武县17789006164: 在《窦娥冤》概括窦娥的性格,请引例说明. -
江饲广东: 首先,窦娥具有坚强的反抗精神.窦娥的反抗经历了一个由安于命运到与命运抗争的发展过程.窦娥小小年纪就经历了人生的重大不幸,但她默默地忍受着,她开始时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之于“命运”,认为“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是“前世...

宁武县17789006164: 窦娥冤的第三折反映了窦娥什么样的思想性格特征 -
江饲广东: 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窦娥谴责天地鬼神,第二部分写窦娥与婆婆诀别.第三部分写窦娥临刑发下三大奇愿,三个部分贯串了一个“冤”字,由冤生怨——由冤生悲——由冤生誓.前两个部分显示了窦娥性格中坚贞刚烈和善良敦厚的不同侧面,第三个部分进一步表现了窦娥对含冤而死的不甘心,不瞑目,从而更集中更充分地展示了她的反抗精神.三个部分层相递进,逐步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了窦娥的叛逆精神. 有一股怨气,“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 还有恨,“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很无奈悲哀,“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有屈无处伸,这种痛苦是无法言喻的

宁武县17789006164: 如何评价窦娥冤中的窦娥 -
江饲广东: 冤死如何评价窦娥这一形象关汉卿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命运,表达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窦娥冤》是中国古典四大悲剧之一,作者关汉卿塑造了窦娥这一平...

宁武县17789006164: 窦娥冤的反抗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
江饲广东: 不逆来顺受!作为古代女子,敢于指天骂地.这说的是窦娥.至于窦娥冤的反抗精神:揭露当时社会的腐朽统治 .

宁武县17789006164: 《窦娥冤》第三折可以划分为哪三个场景?各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性格? -
江饲广东: 标准答案: 本文节选的第三折共可以划分为三个场面,那么在这三个场面中各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性格呢?流露出什么样的情绪? (1)第一场景:指斥天地 ①为什么要指斥天地? 天道不公,平白受冤,内心悲愤因而指斥 ②流露出她怎样的情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