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世纪的宇宙探索,致敬一群仰望星空的孤勇者

作者&投稿:鲍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这个时代,科学家乃至人类对宇宙有两个最关心的问题, 一是“在其他恒星周围是否也有类似地球的行星?”,二是“暗物质到底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基于人类近一个世纪的宇宙 探索 之上,对于浩瀚无垠的宇宙来说,人类想要一探究竟,是一个不知道尽头在何方的工作。


但这又有何妨,一直以来,人类对于头上这片星空,这个宇宙都充满着好奇,而 探索 宇宙也让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飞跃,人类的认知也不断提升。


正如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雷蒙德所说: “宇宙的广袤无垠绝非人类所能想象。但我们人类却为一些事,把全部精力花在与同胞的争夺打斗上。只要用这台望远镜简单地看上一眼,我们就会知道那些事根本微不足道。”


他口中的这台望远镜也就是这本书的主角帕洛马天文台及其望远镜,科学家称为“巨眼”,和主角相伴的还有一群卓越的拥有着无限好奇心的科学家们,他们有着超强的洞察力,技艺精湛,勇敢而富有创造力。他们经常互相竞争,但也会相互合作,用毕生的精力推动着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最近看了一本非常精彩的书《宇宙百年 探索 》,这本书不仅独家记录了天文学家在帕洛玛天文台 探索 宇宙奥秘的科学历程,更是向这群拥有 探索 宇宙伟大梦想的科学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01 .

/

宇宙的边缘前哨

向探险者发出召唤


纵观天文学的发展 历史 ,早期的威尔逊山天文台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而后来的帕洛玛天文台的建立在后期的天文学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这里不得不提到帕洛玛天文台的创建人乔治·埃勒里·海耳。他一生致力于收集更多来自宇宙的光,先后四次主持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


他先在家乡芝加哥市附近,为叶凯天文台建造了以太40英寸折射望远镜,第一次打破了世界上最大望远镜的纪录(至今仍是同类中的巨人)。


后来,海耳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当地位于五大湖区,经常雾气腾腾,天气状况不佳,导致这台望远镜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他立刻离开五大湖区,来到了晴空万里、山峦起伏的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在靠近帕萨迪纳市的山上建立了威尔逊山天文台,并为它建造了两台反射望远镜。


1908年他先建了60英寸口径的望远镜。九年后,他又建造了第二台名为胡克的100英寸望远镜。


其实,海耳心里明白,要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这项宏图大业,绝不会止步于100英寸的胡克望远镜。他的梦想是有朝一日建造一台更大望远镜。


1928年,海耳在《 时尚 芭莎》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 “宇宙的边远前哨,如同深埋的宝藏,自远古以来,一直在向探险者发出召唤。” 但遗憾的是,由于身体原因,他没能看到他落成开光的那一天。


后来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下,200英寸的望远镜在帕洛玛山天文台安家落户,媒体称这个台庞然大物为“巨眼”。这台宏伟的壮观的仪器吸引着天文学家来到这里。


图为:帕洛玛天文台


而这个众人眼中的“巨眼”带着海耳 探索 宇宙的雄心,不负众望地展开了以前未曾预料到的 探索 。它很快就成了蓬勃发展的射电天文学和红外天文学的重要战斗伙伴,在认证伽马射线暴和X射线暴的源头并描述其特征的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台大望远镜兑现了它的“承诺”,给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带来希望,让宇宙变得触手可及。科学家们在热切期盼的同时,也在筹划着如何最好地 探索 宇宙的重大奥秘。


02 .

/

两大巨头互相合作

出现惊人发现


在帕洛玛天文台落成后,真正奠定天文台科学成就,对整个天文学研究事业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是21世纪的一位瑞士籍物理学家弗里茨·兹威基,他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获得了X射线晶体学博士学位,后进入威尔逊山天文台进行工作。


他发现威尔逊山天文台的60英寸和100英寸望远镜视场较小,每次只能拍到寥寥几个星系,照这样的进度,天文学家怎么办才能寻找到值得探究研究的天体呢?这个问题后来出现了转机。


图为:威尔逊山天文台


1929年,一位名叫伯恩哈德·沃尔德马尔·施密特的光学仪器工程师发明了一件完美的工具。他找到了改正快速大视场反射镜光学缺陷的办法——在光束中插入一块特殊校正玻璃板。


他用此法制造了一台相机原型,这台样机不仅能够拍摄广角图像,而且成像清晰,即使在视场边缘图像也不会发生畸变。顺利解决了兹威基看到的这些问题。


1950年初秋,威尔逊山天文台一位重要员工巴德前往帕洛玛山,用200英寸望远镜为仙女座星系拍摄了第一张照片。圆顶里有冰箱用来存放照相底片,底片上涂着一层对蓝光敏感的感光乳剂。


巴德钟爱观测,对工作一丝不苟且技术超群。 他只在天气条件最好的时候观测,他宁肯让这台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闲等一晚上,也不愿用它去看爱眨眼的小星星。


这次他选用光电管的测量结果去对比哈勃的造父变星的星等。光电测光的结果更加准确,由此推算出M31(仙女座星系)的距离,与哈勃通过造父变星推算出来的,相差两倍!


图为:仙女座星系


1952年在罗马举办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巴德将他的发现公之于众,畅销杂志和报纸纷纷报道此事,激发了公众对宇宙的想象。


1958年,65岁的巴德办完退休手续,不等自己的代表性巨作发表出来就去欧洲长途旅行了。斯沃普则继续勤奋地测量着底片上记录的光点,并把它们转换成图表和曲线。


但谁也没想到,巴德再也无法回来了。


1960年,巴德因术后并发症去世,只能由他的搭档斯沃普独立完成他们的项目。斯沃普带着巴德的梦想尽全力把所有数据全部整理出来,还完成了巴德曾经希望由自己来做的事——对于分属两个星族的造父变星,找出它们各自的周光关系。


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70年代,天文学家看到可观测宇宙尽头的富星系团绝非易事,需要两台望远镜紧密协作。


随着遥远星系团的数据逐步累积,警报信号突然出现——被研究的星系团自身的一些性质竟然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化,之前科学家们试图把星系作为研究工具所得出的数据出现了很大偏差。


其实, 他们一直忽略了一个最最关键的因素——天体在不断演化, 然而这个演化效果会对宇宙学研究造成很大影响,足以让备受追捧的宇宙学参数变得面目全非。把星系团当做工具去丈量宇宙就是死路一条,天文学家们对大批数据做过多轮检查后,测光误差仍然很大。


1999年,桑德奇回顾自己为了确定宇宙的几何性质而辛苦奋斗数十载的事业,把最后推算出来的宇宙曲率参数形容为“鸡肋”。令人伤心的是,人们慢慢发现,星系团里最亮的星系其实复杂莫测,桑德奇依靠传统方法认识宇宙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


这么多年呕心沥血的天文观测工作难道付诸东流了吗?


但后来他们意识到,他和同行们为200英寸望远镜研发的强大设备和收集的星系团数据,对其他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宇宙学研究不再制作与把星系团当做研究工具,转而把注意力放在了星系自身的演化上。这反倒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星系演化,打下了根基。



03 .

/

向宇宙更深处 探索

一场迷人又冒险之旅


1997年5月8日,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教授乔治·乔尔格夫斯基正在与学生们用200英寸望远镜观测。射电天文学家戴尔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新发现一个伽马射线暴。


天文学家目前认为,伽马射线暴的光学余晖是电子在盘旋落入激波驱动的磁场时,发出的同步回旋辐射。伽马射线暴发生后,立即出现一堆狭长喷流,朝着彼此想对的方向喷涌而出。这些喷流的速度接近光速,不出几秒钟就击穿恒星外层,把恒星内部的物质抛掷到宇宙空间。


图为:伽马射线暴


星系盘中的大质量恒星在垂死挣扎中会引发伽马射线暴, 让天文学家可以借这个宝贵机会一瞥恒星形成区的物理环境——宇宙中金属的产生。


于是,天文学家把 探索 的目光从发光天梯转向了吸光物质,从此一脚踏入更深远的早期宇宙。但由于星系际气体非常稀薄,想要探测他们发出的微弱的光芒非常困难,但探测势在必行:宇宙演化的大部分 历史 就保留在错综复杂、内容丰富的宇宙网状结构里。宇宙网中遍布原初气体。气体吸积、冷却、凝聚成恒星和星系。后者又发出辐射,突出富含金属的物质碎屑。


于是, 宇宙网就有了双重功能——既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子矿脉,也是存放辐射和金属物质的仓库。



到了20世纪,有2个问题在天文学家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第一个问题:在其他恒星周围是否也有类似地球的行星?

第二个问题:暗物质到底是什么?


兹威基对后发星系团里单个星系的运动速度进行分析后惊奇地发现, 星系们跑得太快,星系团早就该四分五裂了。但星系团似乎一直安然无恙,所以必有某种物质在约束着星系,让它们紧紧地抱成一团。 他考虑了各种解释,最后提出星系团里一定有许多不发光的“暗物质”,充当着引力粘合剂。


虽然无法直接观测到,但兹威基推断,要想解释自己的观测结果,除了暗物质,不可能是其他东西。



很多人开始纷纷猜测暗物质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钻石,有人说是砖块,甚至还有人说是星系晕中几千万亿个极小的黑洞。但都无法给出定论。


随着天文观测的发展,原本要寻找暗物质,却演变成寻找系外行星。年复一年地搜寻带来日益丰硕的成果。就这样,新技术解锁了更弱、更细微的信号。事情往往就是如此,研究团队原本向着一个目标大步迈进,后来却发展成一场向着意想不到的目的地不断前行的接力赛。


20世纪30年代对“暗物质”本质的 探索 ,让天文学家见识到宇宙中最明亮的天文现象。在这个穿插交织着科学发现的故事里,科学家们本想弄清楚暗物质(这种神秘物质维持着星系的稳定,让它不至于四分五裂)的特性,为此大力发展观测技术,就为了去明亮的地方寻找暗淡的东西。


没想到,他们没找到暗物质,却找到了褐矮星,还开发出搜寻系外行星的技术。 找到系外行星,并最终研发出寻找类地行星所需的高分辨率一起。



图为:褐矮星


这股强烈的欲望驱使着他们对全天展开快速、深度的巡测。日益完善的探测设备、计算机以及数据分析工具让这些巡天观测成为可能。


通过这些观测,天文学家最近已找到数千颗系外行星,还看到了越来越多难得一见的天文现象。这些数据有助于天体物理学家去探寻宇宙的起源。



其实,除了宇宙观测本身,和观测带来的巨大数据量,我们也看到了这些天文学家们日常工作的缩影: 面对着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他们带着极大的热情,在漆黑的夜晚,与望远镜作伴,闻着机油气味,站在环绕圆顶的通道上仰望星空。在他们眼中,在帕洛玛天文台观测犹如“一场盛大浪漫的冒险”。


他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带着人类走出太阳系,走出银河系、到达恒星、星系、星系团,直到宇宙的最深处。


他们会面临种种挑战、会陷入僵局,但依然怀着对宇宙的憧憬向往,和为了人类认知的变革,选择孤独地站在这座“天文孤岛”上,为人类开启宇宙 探索 的美好时代, 可以说,他们的才智、勇气和浩瀚无垠的宇宙一样引人入胜。




很小的时候就有一个很古怪的想法,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在太阳系里,太...
宇宙中的物质只能是处于一种无限的循环往复之中,生生不息永无穷尽。可以说无限的宇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难以想象的,早已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范围!宇宙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对宇宙的研究和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这就是宇宙,一个人类永远也无法解开的迷!严格说来宇宙大爆炸理论本身就是一个很难被证实...

《三体》一书中,宇宙有哪些秘密?
反人类恶的一种价值观,其实就是让人类敬畏自然,鼓励人类 探索 世界, 所以《三体》如今并没有拍出来一个能看的电影,这也是刘慈欣不交给好莱坞拍的因素! 它不仅仅是一部精彩的小说,更重要的是其内容具有一定的 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同样由于这个原因,《三体》更是获得了素有“ 科幻诺贝尔文学奖 ”之称的 雨果...

从外太空、水、到人类世,一位地理学家眼中的地球故事
克兰用 6 个小故事,带领我们 探索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宇宙中看,地球是一个美丽而明亮的星球。山川、河流和陆地参与塑造了这个物质世界,生命在这里繁衍。人类崛起,无论是人类造成的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人口压力、资源枯竭,还是迈向未来的卫星通信、城市化、生态保护,这些议题都指向同一种宏观的知识——地理。人类的...

宇宙是存在于五个世纪之中的,那我们在哪个阶段呢?
在137亿年前,宇宙诞生于一个奇点的大爆炸之中。爆炸过后,宇宙中的一切开始慢慢冷却下来,然后形成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行星、恒星、星系等,在这些天体中,其质量最大的往往是最厉害,也是位于最中间的,而那些质量较小的就会在宇宙中到处流浪。等过了几十亿年后,太阳系在宇宙中诞生,随后地球也...

宇宙生命之谜的阅读目的是什么
2、赵晓梅,主编,主要作品有《吉祥草》、《写作教程》、《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等。宇宙生命之谜的主要内容是: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三、宇宙探索的发展历程 1957年10月,原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

南极冰川下发现古外星文明,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吗?
白令陆桥原来位于阿拉斯加和欧亚大陆之间,后来被海水淹没,消失在1万年前。冰河世纪末的时候,在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之间出现了一片土地,后来也就被称为是白令陆桥。人和动物通过白令陆桥,由亚洲走到了美洲。但是细长头骨的发现,却暗示着有一个古文明从中东迁移到今天秘鲁所在的位置。秘密太空计划的告密者「...

一个天文理科男的“追星”之旅
他的“追星”足迹始于好奇心,也终将随着那颗热爱 探索 的心,向着宇宙的深处追寻。 一个天文“理科男”的日常 我叫王凯翔,目前在北大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读博。我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室女座星系团里面的矮星系和球状星团。可能大家听起来会比较陌生,但2019年网络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很热门的科学事件——天文...

简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18世纪中叶,康德等人还提出,在整个宇宙中,存在着无数像我们的天体系统(指银河系)那样的天体系统。而当时看去呈云雾状的“星云”很可能正是这样的天体系统。此后经历了长达170年的曲折的探索历程,直到1924年,才由E.P.哈勃用造父视差法测仙女座大星云等的距离确认了河外星系的存在。 近半个世纪,人们通过对河外...

一光年到底有多远,一个人花一辈子的事件不停走能走完吗?
所以说不要小看一光年,那是我们常人无法企及的距离。光年固然是一个人类命名设定的单位,目的也是为了我们可以更好的计算各个天体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更好的研究外太空。不过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愿意相信光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一直到18世纪上半叶,人们才接受了这个理论。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

一块电池用半世纪,遨游宇宙就靠它了?
但因为太阳能面板上的尘埃太多需要清除,怠工……瞧,这就是太空探索使用太阳能的局限,那么,如果使用核能呢?最成功的典范 一想到外太空的能源获取,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是外太空没有大气层遮挡,阳光猛电力足。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在宇宙探索上,核能实在是要比太阳能优越得多!

康县13815074434: 作文我的心愿400字 -
郴新麝香: 我的心愿 在每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都萌生过不计其数的心愿.有的人希望能考取好大学,有的人想当一名宇航员.总之,这些美好的心愿将激励他们朝着奋斗的目标前进.我也不例外.我的心愿则是能当上一名探索星空的天文学家,为人们探...

康县13815074434: 人类探索宇宙的成果有那些 -
郴新麝香: 1.“新地平线”将飞向冥王星探索太阳系最遥远行星去几十年来,人类一直在发射各种探测器探索太阳系内的行星,现在,该是拜访最遥远的行星冥王星的时候了.美国“新地平线”号探测器定于美国东部时间17日13时(北京时间18日1时)借助“宇宙神-5”火箭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长达9年的太空之旅.2.引力论和宇宙论量子理论与相对论是二十世纪物理学两大支柱,也是二十世纪物理学所取得的最辉煌的成果.然而,对于爱因斯坦本人最为看重的广义相对论研究,其进展不能令人满意.3.“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并发现有水的证据

康县13815074434: 人类对空间探索的资料 -
郴新麝香: 说起宇宙,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有一种神秘感.“宇”是一个空间的概念,表示无边无际,“宙”是时间的概念,表示无始无终.这两个字的含义充分表达出宇宙在空间上的无限性和在时间上的无穷性. 在宇宙中大约有十亿个星系.大家都知...

康县13815074434: 人类探究宇宙的大致历程 -
郴新麝香: 1、古时候,人类只能用肉眼来仰望星空,对宇宙的认识是模糊而又充满想象的. 2、1609年加利略开始用望远镜来观测较近的行星,他发现目星有四个易见的小点,即是它的卫星,从此开创的观测的新纪元. 3、到了1781年,人们已经可能通...

康县13815074434: 作文《保护地球》 -
郴新麝香: 您好!《保护地球》当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在太空遥望自己的家乡时,人们这才惊讶地发现,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中,唯有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才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 生命意味着蔚蓝,而蔚蓝意味着生命;使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能...

康县13815074434: 飞船对人类了解太空有哪些作用?人类探索太空已经取得哪些成果? -
郴新麝香: 宇宙飞船能载人到太空,能助人在太空中搞试验和探索太空中各种秘密.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很长,现在己知,太空中存在许多星系,如银河系等,又知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月球是地球卫星,火星上有冰有水有甲烷存在,很可能有生命存在,...

康县13815074434: 宇宙的尽头在哪? -
郴新麝香: 在20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太阳系几乎就是一切,不相信太阳系以外还存在其他星球.到1900年,人们又认为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至于银河系的大小,当时最大胆的估计是宽约2万光年(光年即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距离,约等于...

康县13815074434: 人们为了探索月球付出了哪些努力 -
郴新麝香: 月球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是离地球最近的星体,也是人类太空探索第一站.千百年来,人们用美丽的神话祈盼的诗歌表达飞向月球的愿望.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

康县13815074434: 银河系和宇宙 -
郴新麝香: 1.1 银河系结构及太阳的运动 晴夜仰望,但见天穹深邃,星体闪烁,银河高悬,流星飞驰.自古以来,群星构成的壮丽图案不但形成许多动人心弦的神话传说,更激励科学家们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16世纪前人们只能凭肉眼见到六、七千颗星体,...

康县13815074434: 关于太空的资料(简单一点,低级一点,不要太复杂) -
郴新麝香: 水星,最接近太阳的行星,英文译文:墨丘利 金星,排列第二的太阳系行星,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太白”或“太白金星”,英文译文:维纳斯 地球,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也是现代科学目前确证目前惟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火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